农业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167
颗粒名称: 农业志
分类号: K294.2
页数: 52
页码: 535-586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发展情况。
关键词: 甘南藏族自治州 农业志

内容

第一章农业体制变革
  第一节土地制度改革
  —、土地占有
  共和国成立前,甘南境内的土地占有形式基本上有4种,即:寺庙土地、土司土地、地主土地与个体农民土地。
  (一)土司占有土地
  1.兵马田地
  卓尼土司制度,始于元、明,延至民国,其辖区最盛时,包括现在的卓尼、迭部和舟曲南部的广大地区,面积3万平方公里,属民3万5千户,近10万人口。其辖区内的土地均归土司所有。群众耕种的田地都属“兵马田地”和寺院“僧田”,只有使用权,没有买卖权,僧田只准转佃,租种人死亡或外迁,土地归还土司僧纲。外来户租种“兵马田地”,需待原租种家族缺嗣,并请土司批准,发给执照方可承租使用,俗称“吃田地”。凡租种“兵马田地”者,对土司必须履行兵役、“乌拉”(服差役)、纳钱粮、柴草等各种义务。平时耕作放牧即“下马为民”,战时聚集岀征即“上马为兵”。给土司交纳的粮食贡物,按各旗出产的不同而确定,农区每年缴纳粮食、油籽、禾草、猪、羊、野鸡。农林兼有区除交纳粮食外,还要交木材、木炭、狼肚(羊肚菌)、蕨菜等。牧区交牛、羊、酥油、烤猪和少量的官钱。下迭桑巴旗交黄金12两,无金则折交银币600元。黑番四旗每旗交纳200元,除交土司之外.还需负担“长宪”(旗长)、“仓官”(收粮官)、总管、大小头人等所摊派的粮食、马料、肥猪、烤猪、酥油、水酒、烧柴等物,遇诉讼、纠纷时,还要交“鞋脚钱”、“衙门钱”等。
  2.户世田
  “户世田”是朝廷册封给土司的土地,所有权和占有权均属土司。主要分布在卓尼土司衙门周围十六掌东,具体由小头目负责管理。
  “户世田”的耕作形式是:由十六掌东农户提供剩余劳动,土司提供籽种和肥料,每年轮耕一半。农户自带农具、口粮,从运肥、播种、锄草、收割、打碾以至入库等全部生产流程均由他们负担和完成。生产劳动方式属集体耕作的性质,生产的粮食除提留次年籽种外,全部上交土司仓,由义仓贮存,以防备荒年救灾和用作战争、祭祀、进贡以及土司的其它所需费用。耕作“户世田”的农户不具有任何所有权,只有负担劳作的义务,而且祖祖辈辈依附在这块土地上不能外迁。此外,土司还拥有一部分自留地.也叫做“租粮田”。这部分土地采用租佃的形式出租给十六掌东中耕种“户世田”的农户。
  (二)寺庙占有土地
  1.佛教寺院占有
  自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第一世嘉木样创建拉卜楞寺之后,政教合一制度逐渐形成并完善。几百年来,这种制度成为甘南藏区基本政治组织形式。寺院享有政治、经济上的特权,占有相当数量的生产资料。黎宗华、李延恺合著的《安多藏族史略》中写道:“半农半牧区的寺院,则是土地、房屋、水磨、草山、牲畜兼而大批占有,自己不经营,亦租与当地农牧民耕耘或放牧.缴纳一定粮食和畜产品;处于纯牧区的寺院,也占有大量草山和牲畜,租与牧民放牧,亦按各自规定缴纳畜产品。”在甘南藏族地区,农牧民所租种的寺院、土司、土官的土地统称为“恰萨”(意为纳税田),自耕地称为“哈萨”(意为祖业田)。寺院土地所有制是政教合一制的统治在甘南形成和发展以后所出现的一种土地所有形式。这种所有制,共和国随着合作化的开展而逐步削弱,一直到1958年实行民主改革、社会主义革命运动和实现人民公社以后方彻底消除。
  2.西道堂占有
  西道堂既是中国伊斯兰教的一个独立教派,又是具有雄厚资产的农、商、林、牧、副及农产品加工各业统筹经营的经济实体,一切财产属集体所有,统一管理、统一经营、统一分配的特殊社会经济组织。西道堂创建于光绪十六年(1890年),其农业也随着管理体制的逐步完善而迅速发展起来,到1949年,共有13个农庄和4个农业点,有耕地9924亩,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990多人,年产近110万公斤粮食(洋芋五折一),近8万公斤油料,饲养3000多头(匹)大小牲畜(不包括牧场、商队、乘马)。西道堂的土地,起初由教民自带,以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而大量购入。其大部分为下属各农庄种植,只有少量出租和借种(救济)。教民绝大多数集中农庄居住,在集体食堂统一就餐。农业收入的分配,一是供给农庄人员和商、林、牧加工业人口的食粮,二是提取农产品加工业的原料及积累。农业管理在西道堂有总经理,各农庄有负责人,他们均由教主委派。农庄和西道堂为务农者配发衣服等其它生活用品。西道堂占有土地在1958年民主改革后收归人民公社集体所有。
  (三)地主占有土地
  据王志文1942年《甘肃省西南部边区考察记》调查:“临潭县自耕农占72.2%,半自耕农占25.3%,租耕农2.5%。”但没有土地占有量的记载。据1950年舟曲县摸底统计,全县共有农耕土地159432亩,总农户为12642户,其中无土地户987户,占总户数的7.10%;地主人均占有土地21.7亩,占总土地的32.33%;贫农人均占有土地2.1亩,占总土地的30.27%;雇农人均占有土地0.4亩,占总土地的1.08%。
  (四)个体农民占有土地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发展,在封建土司、地主土地所有制中,个体农民所有制开始萌芽,他们不同程度的拥有少量的“祖业田”,这些小块土地的所有权属农户,可以自由买卖或典当。由于战争和自然灾害等,从外地迁入境内的人口日益增多,为了生存,他们开垦荒地,逐渐有了土地,出现了农户开始购置私有田产现象,遂产生了富裕农户。
  二、土地改革
  1950年6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颁布施行。1951年10月12日,临潭县在寇家桥乡(今扁都乡)开始土地改革试点。舟曲县在坪定乡进行了土地改革试点。经过发动组织贫雇农民群众,划定阶级成份,没收征收财产和分配胜利果实三个阶段工作,到年底试点顺利结束。临潭、舟曲两县在取得土改经验的基础上,分别组织了50多名各界中上层人士前往参观。参观者亲眼看到在民族杂居地区进行的土地改革中,照顾了地区和民族特点,贯彻了民族政策。先后成立了包括有各族各界中上层人士参加的土改委员会。接着,分期分批,大规模地展开了土地改革运动。
  1952年2月至4月,临潭全县完成了土地改革。1952年1月30日,舟曲县在14个乡开始了第一期土改;12月250,在县境边区的9个乡进行第二期土改,先后历时7个月,在占全县总人口79.3%的23个乡95个行政村完成了土地改革。同年,当时属岷县的西尼沟行政村也进行了土改。全州农区参加土改的农户共25523户,没收征收土地81104.29亩。共划定地主562户,占参加土改总数2.2%;富农407户,占1.6%;贫雇农11585户,占45.4%;中农和其它成份12969户,占50.8%。分得土地的贫苦农民共9715户(缺西尼沟)。经过土地改革,农村各阶层土地占有量发生变化,贫雇农、中农土地占有量明显增加。
  舟曲县土地改革前后土地占有对比表单位:亩
  临潭县寇家桥乡土改前后土地占有对比表单位:亩
  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的夏河、碌曲、玛曲、卓尼的土地改革均实行“不分不斗,不划阶级”的政策和坚持保护、发展牧主经济在内的牧业生产方式。在土改中,卓尼土司主动捐献在临潭境内所辖的“兵马田地”,并动员在临潭居住、确定达到地主条件的藏民群众献地5000亩。临潭西道堂也献地1700多亩及耕牛(150头)、牛车、粮食等和白洋2万元。
  随着土地制度改革的完成,自治州内耕地全部归集体所有。其后虽给农民划自留地、实行联产承包等,但土地归集体所有的性质没有改变。
  第二节经营管理体制
  —、互助合作化
  1950年卓尼自治区新堡区(今卓尼县藏巴哇乡)4户农民,在劳模罗进荣带领下,组成了新联互助社。1951年2月,转为常年互助组。接着这里又出现了5户农民组成的友爱互助组,这是在甘南最早组织的农业互助合作组织。1952年春,夏河县二区三乡的3户农民组成尕道光互助组。随着西固、临潭两县土地改革的完成,党政组织及时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化的道路,在积极分子带领下,互助组相继建立。临潭县当年就建成210个互助组,至1953年7月召开第二届互助组长会议时,全县季节性互助组已发展到2119个,常年性互助组发展到132个。甘南藏族自治区1953年底已有常年互助组4790个,入组农户占总农户的42%。
  1954年在整顿、巩固、提高已有合作组织的同时,试办初级农业合作社2个:即临潭县扁都乡建立12户农民组成的哈东滩农业生产合作社和舟曲县坪定乡13户农民组成的坪定农业生产合作社。10月,中共甘南工委第一次会议确定:在农业区,开展以互助合作为中心的农业生产运动,教育群众走大家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11月27日到12月22日,中共甘南工委举办了有县、区、乡各级干部133人参加的互助合作训练班,到1955年底,全区农业生产合作社达99个,入社农户4572户,占全区总农户的13.6%;经过整顿和新组建的互助组3007个。随着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和发展,舟曲、临潭县都先后分期举办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会计训练班,并派干部到农村帮助合作社建立账务,健全财会管理制度。
  1956年,夏河县在麻当、卓尼县在完冒试办了民族联社。是年,全州共加入各类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户23213户,占总农户的41.06%,其中舟曲、临潭两县入社农户分别占总农户的93.6%和85.71%,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初级合作化。
  1957年春,卓尼县建起60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2月底,建起36个高级社,104个初级社,23个牧业社。夏河县建立131个初级社和25个牧业社。舟曲县建立64个高级社,入社农户8801户,初级社119个,入社11556户。临潭县建立高级社95个,入社10670户,初级社115个,入社11761户,最大的社514户,最小的30多户,一般在50户以上300户以下。舟曲、临潭两县基本实现高级农业合作化。是年全州共建立各种农业生产合作社772个,其中高级社195个,初级社529个,牧业社48个。
  到1958年2月,卓尼县实现了农牧业合作化,夏河县在半农半牧区基本实现了合作化。
  二、人民公社
  1958年在很快平息反革命叛乱后,全州掀起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革命运动,从根本上废除了一切封建剥削制度和封建特权,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1958年8月,舟曲县率先将17个乡并为9个农村人民公社,实现人民公社化。接着临潭县、夏河县、卓尼县均于9月上旬并乡建社,实现人民公社化。同期,碌曲、玛曲县由个体经济“一步登天”,实现人民公社化。全州共建立农村人民公社47个,成为全省最先实现政社合一人民公社化的地区之一。
  1959年随着全州行政区划调整为洮江县、临潭县、龙迭县和德乌鲁市,人民公社随之并为35个,1960年后又调整为47个,入社户数62057户,283819人。1962年初,各县又恢复原名称和建制并增设迭部县,人民公社(乡、社)数调整为120个。1969年为103个;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时为104个。
  1958年大跃进和1959年时,人民公社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农林牧副渔统一经营。公社实行“劳武结合”的军事组织形式,将生产大队和生产队改称营、连,一切生产资料包括土地、水利设施、农用机械、粮食、牲畜和公共建筑等归公社所有,取消社员自留地和家庭副业(包括养殖业),否定农村集市贸易,无偿平调生产队、大队的劳力、畜力、财力、物力、土地等生产资料,仅临潭(包括卓尼县)、舟曲两县,平调折价1831.08万元。在群众生活上,推行集体食堂,实行半供给制,“劳动不计报酬,吃饭不要钱”,搞“水利化”、“厂场化”、“卫生村”,盲目深翻耕地,搞“夜战”、“兵团作战”、“大炼钢铁”等,挫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人、财、物的极大浪费和损失。
  1962年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简称六十条)和《关于改变农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单位问题的指示》,甘南的农区(临潭、舟曲两县)公社实行以生产队为基础的土地、耕畜、农具、劳力“四固定”,半农半牧区和牧区(夏河、卓尼、迭部、碌曲、玛曲五县)公社,实行公社建乡专管行政,太队为公社管理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社队两级所有),全州共落实基本核算单位2745个。在1963年以后开展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半农半牧区和牧区的公社又上升为乡级,与农区一样实行政社合一的“三级所有”体制。农村人民公社的分配制度,除上缴国家(税金等)和留作再生产部分外,再提留公积金、公益金后给社员进行分配。社员分配先后采取“按劳分配加照顾”、“两基本保一基本”、“人劳比例”等办法,并一直延续到1980年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才逐渐消失。
  甘南州农村人民公社时期主要年度收益分配表,单位:万元、%
  三、联产承包
  1980年初,甘南州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派出工作组到农村进行调査,在总结各县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州扩大农业生产责任制。是年11月底,舟曲县实行包干到户的队761个,占总数的97.31%,农户17115户,占总户数的95.84%,人口88753人,占总人数的97.53%,1981年中共甘南州委提出:“放开手脚,积极地推广群众所欢迎的各种生产责任制。”是年,全州广大农区全部实行了生产责任制。1984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下发后,甘南从自身实际出发,延长土地使用承包期,在农村明确宣布耕地承包期延长至15年以上,三荒地、小区域治理承包期在50年以上,并积极鼓励群众种草种树,谁种谁有,允许继承。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连年丰收。1990年农村全部发放了土地使用证。
  第三节机构沿革
  一、行政机构
  清代以前甘南无专门农业机构。民国时期,农业隶属县政府建设科,个别县称第三科。共和国成立后,开始设有专门农业机构。1953年10月1日甘南藏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后,农业归属建设处管理,1956年5月建设处分设为农林处。:1957年1月设农业局,农林处改称农林水利处。1958年9月农林水利处改为农林水利局,10月增设农垦局。1960年10月农业处又改为农林处。1966年5月农林处改称农业处,统管全州的农业工作。1968年州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下设农牧组。到1970年,农牧组改为农牧局。1972年农牧局分设为农林局、畜牧局。1975年11月14日,州革命委员会成立综合办公室、农业学大寨办公室,农业归属两个办公室。1976年1月10日农林局机构恢复,7月19日成立农牧办公室。1978年4月设立农业机械化办公室。1979年2月21日撤销农牧办公室。1982年7月撤销农业机械化办公室。1986年11月成立农牧委员会。
  1990年底,全州农业行政管理机构7个,均为州、县人民政府职能部门,职工71人,其中行政干部30人,技术干部30人,行政拨款57.06万元,办公、住宅面积6096平方米,固定资产184.3万元,大小汽车13辆。
  二、事业机构
  1956年甘肃省农林厅增设甘南农业试验场,9月份临潭县建立了5个农技区站。其后,州县农业技术推广、科研、良种等事业机构相继成立,逐步健全。至1990年底,全州有农业事业机构22个,职工420人,其中行政干部38人,技术干部157人,工资总额97.69万元,办公、住宅面积16961平方米,固定资产307.79万元,耕地1600亩,果园400亩,汽车16辆、拖拉机8台,科教仪器58台。
  农业技术推广站1956年成立合作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夏河县、临潭县、卓尼县、舟曲县共成立区农业技术推广站15个,有职工60人,此时农业技术推广站以推广新式农具、推广优良品种、拌种为主要工作。
  1958年8月,农业技术推广站一律改为农业技术服务站。年底新设甘南农技总站,编制8人;新设夏河县、临潭县、卓尼县、舟曲县4个县站,每站编制6人。
  1961年8月各县(市)农技站撤销。1963年初各县(市)又陆续恢复,至1964年4月,全州共有农技站6个(碌曲、玛曲两县无),职工22人,其中州农技站5人。1968年州农技站改称州农林水利工作站,1972年水利分设,设州农林工作站。至1978年全州设州、县7个农林工作站(玛曲无),38名技术干部,其中州站8名。1985年7月31日州农林工作站更名为州农业技术推广站 (林业分设)。1990年底,全州有6个农业技术推广站(碌曲、玛曲无),职工163人(州站19人),其中技术干部76人(州站13人),半脱产农技员72人;有固定资产94.7万元。
  种子公司
  1957年州种子站成立,有技术干部1人;随后临潭、卓尼、舟曲、夏河县相继成立种子站,各有职工1人,与县农技站合署办公。I960年因人员、办公条件限制,州种子站自行消失。1965年州种子站重新成立,与州农林站合署办公。1974年州革命委员会批准州种子站编制5人,夏河县、临潭县、卓尼县、迭部县、舟曲县种子站各编制3~5人。1978年1月州种子站与州农林站分设,为科级农业事业单位,归属州农林局领导,12月4日州革委会批准在原州种子站基础上成立种子公司,仍为科级农业事业单位。1990年5月,州种子公司更名为州种子管理站。1990年底,全州6个种子公司(含管理站2个),70名职工(州站24名),其中技术干部34人(州站11人)。有固定资产72.96万元,种子精选机1台,良种经营量707吨。
  农业科学研究所
  1958年,州农业试验站成立,有职工4人,土地52亩。1959年10月,州农业试验站改称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同年成立临潭县农业科学研究所。1960年11月农业科学研究所撤销。1961年4月恢复,有职工4名,土地52亩,房屋6间。1962年,农科所机构被精简,人员重新分配。1963年冬州农业试验站重新成立,1965年4月被撤销。1975年4月卓尼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成立,有职工11人。1976年3月6日州革委会决定成立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与州农林工作站合署办公。同年迭部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成立,有职工5人,耕地80亩。1977年8月夏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成立,有职工16人;10月舟曲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成立,有职工5人,耕地20亩。19.78年1月,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州农林站分设办公。1990年底,全州仅有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各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84年以前相继撤销、合并),有职工43人,其中技术干部18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11人。固定资产32万元。
  农牧业集体经济经营管理站
  1977年中共甘南州委批准在州农牧办公室设立经营管理科,编制5人,从事农村、牧区人民公社的经营管理工作。1978年1月州农牧办公室经营管理科撤销,成立州人民公社经营管理站。1984年6月,州人民公社经营管理站改为州农牧业集体经济经营管理站,仍为科级事业单位,归属州农林局领导。1990年底,全州4个经营管理站(州站、临潭、卓尼、舟曲3个县站),有职工22人,其中技术干部16人。
  麻牙园艺试验场
  1974年3月13日州革委会批准成立麻牙园艺试验场,配备干部5人,工人5人,进行筹建工作。经过17年的建设,1990年底全场有职工52人,其中技术干部3人,临时工30人,有耕地500亩,果园400亩.年产水果100〜150吨,有固定资产31万元,年生产收入12万元左右。
  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1984年9月,州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甘南州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甘南州农村应用技术广播电视学校,为科级事业单位,一套机构,两块牌子,编制5人。1984年底迭部县农业(农村应用技术)广播电视学校成立,有教职工4人。建校后,全州农广校共开设6个专业,毕业学员80人。1990年底,全州两个农业(农村应用技术)广播电视学校有职工9人,其中教员4人,固定资产15.80万元,有500元以上科教仪器3台。
  第二章种植业
  第一节种植业条件
  —、耕地
  1990年全州耕地总面积103.24万亩,其中:山地85.37万亩,占82.67%,山地中水平梯田9.60万亩;川地17.87万亩,占17.31%;水浇地6.94万亩。
  临潭、夏河两县耕地面积最大,占全州耕地面积的56%。1978年以来,全州农作物播种面积97万亩左右,其中粮食作物70万亩,经济作物13万亩上下,其它作物14万亩左右。
  1990年甘南州各县耕地面积表
  甘南州1980-1990年耕地面积变化表单位:万亩
  二、土壤
  甘南的土壤从海拔1170米的河谷到4920米的高寒山地,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土壤类型各异,垂直分布比较明显。
  根据甘南州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共有13个土类、27个亚类、40个土属。其中:耕种土壤有14个土属、21个土种。
  高山草甸土类分布于西倾山、积石山、岷山、迭山等各大山体,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带,即迭部、卓尼、夏河、玛曲等县的高寒湿润地区。本类型土壤有8394615亩,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14.44%。
  亚高山草甸土类全州各县均有分布,以碌曲、玛曲、夏河3县面积最大。本土类上承高山草甸土,下接黑钙土或灰褐土,处于海拔2700一4000米之间,共有20644557亩,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35.52%。
  甘南州土壤系统状况表亚高山草原土类
  分布在夏河县海拔2750一3700米的九甲、甘加、麻当等乡。本土类面积有1370224亩,占全州土地面积的2.36%。处在高山草甸土之下灰褐土之上,分布于半干旱地区。土壤颜色以暗灰棕为主,质地多为中壤,粒状结构,粉粒状为主。
  黑钙土类
  分布在卓尼县的城关、阿子滩、扎古录、完冒、申藏,临潭县的扁都、三岔、龙元、长川、新城、卓洛、术布、羊沙、陈旗等乡(镇);夏河县的那吾、扎油、博拉、阿木去乎、牙利吉等乡,地处海拔21800~3000米的山坡坡地,总面积共1548782亩,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2.67%,有较厚的腐植质层。
  栗钙土类
  分布于临潭县扁都、城关、卓洛等16个乡镇海拔2700一2900米的地区。面积571072亩,占全州总面积的0.98%,是临潭县的主要耕种性土壤。
  暗棕壤
  分布在舟曲县的大峪、武坪、插岗乡,迭部县花园、卡坝乡一带海拔2600一3900的半山阴坡、高山半阳坡处。面积有1635371亩,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2.81%。
  棕壤
  分布于舟曲县海拔2300一2600米和迭部县海拔2800〜3500米的高山深切割山体的阴坡和半阴坡,垂直于暗棕壤之下。面积3823632亩,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6.58%。
  褐土类
  分布在舟曲县海拔1200〜2300米阳山山坡、迭部县海拔3000〜3100米的山地阳坡和2600〜2800米的阴坡。面积3590884亩,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6.18%。
  灰褐土类
  分布于碌曲、卓尼、临潭县洗河沿岸及夏河县的大夏河沿岸,海拔高度在2200一2600米之间。总面积9283090亩,占全州总面积的15.97%。
  沼泽土
  面积942538亩,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1.62%。
  泥炭土
  面积918982亩,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1.58%。
  高山寒漠土和水域及其它
  合计为946184亩,占全州土地总面积的1.63%。
  全州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5%,含氮为0.15%;含磷0.039〜0.71%,一般为0.05%;含钾2.14〜2.56%。由于气温较低,有机质得不到充分溶解, 土壤养分远远不能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第二节种植业区域
  甘南州中东部山地为主要农业区域,东南部高山峡谷为农林区,中北部山地为农林牧区。根据发展种植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全州种植业分为3个生产区域。
  东南部温暖半干旱区
  包括迭部县旺藏乡以下和舟曲县全境,共26个乡,种植业分布在海拔1200〜2000米的河谷地带,自然条件好,热量充足,既有各类粮食作物,又有蔬菜、油料等多种经济作物。该区粮食作物占总播种面积的98%,经济作物占2%,种植业基本上是单一的粮食生产。在粮食作物中,小麦、玉米、青棵等作物与豆类、洋芋等作物的比例为6:1。在经济作物中油料占75%。
  白龙江洮河大夏河沿岸冷温半湿润区
  包括夏河县曲奥至王格尔塘乡;临潭县冶力关至新堡乡;卓尼县藏巴哇至柳林镇和迭部县尼傲至电东乡等海拔2040一2500米之间的2镇23个乡,种植业以粮食作物为主。
  中部寒冷湿润区
  包括卓尼县大族、恰盖等9个乡;临潭县石门、术布等1镇12个乡;夏河县唐采昂、九甲等2镇14个乡;碌曲县3个乡,共计3镇38个乡。种植业分布在海拔2600一3200米之间,以粮食作物为主,主要有青棵、春小麦、豌豆、马铃薯等;经济作物以油菜、胡麻等油料作物为主,油菜居主导地位。
  第三节种植业结构
  粮食作物是甘南州种植业的主体,油菜、饲草和蔬菜等其它作物处于从属地位。1970年,粮食作物占总播种面积的90.85%,经济作物仅占5.05%,其它作物占4.33%。1980年,粮食作物占总播种面积的87.63%,经济作物占8.10%,其它作物占4.27%。全州粮食比重大,经济作物、饲料偏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种植业结构发生了变化,经济、饲料作物发展较快,比重增大,结构趋于合理。1990年,全州粮食作物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72.87%,经济作物占13.45%,其它作物占13.68%。甘南州部分年度作物面积变化表单位:万亩
  第四节耕作制度
  —、轮种
  甘南由于地形复杂,海拔高差大,农业生态环境多样,广大农民群众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了适合当地自然条件,具有地方特色的多种耕作制度。临潭、卓尼、夏河、迭部县的相当一部分地区有“三三制”、“三头停”的种植制度,青棵、小麦、其它作物(包括豆类、马铃薯及油料)各占三分之一,每三年一次轮作,既可种地养地.又保持了各种作物播种面积的大体平稳格局。在高寒山区,有种一年歇一年、种半山歇半山和种二歇一制。在白龙江河谷地区有一年两季和两年三季制。一年两季区主要是冬小麦、玉米进行换作;两年三熟则为春播玉米或蚕豆、马铃薯、油料等一冬小麦一复播谷糜、养麦等作物为主要形式。在土地耕作上有伏秋早翻、深翻,深秋打糠、春季浅耕、适当播种等办法。个别地方还有留高茬免耕的办法。所有这些栽培耕作制度,在特定地区的不同时期对农业生产发展,都曾起到良好作用。
  二、间作
  民国时期,在舟曲县有少量的玉米间作黄豆、马铃薯间作蔬菜等形式。共和国成立以后,发展了以下几种间作形式:玉米间作豆类、马铃薯间作豆类、马铃薯间作蔬菜等形式。
  三、套作
  1983年至1985年,州农技站技术人员在舟曲县进行冬小麦套种玉米栽培技术试验成功,解决了两季不足一季有余这个当地农业生产上的突出问题,并总结冬小麦套种玉米的栽培技术规程,在白龙江两岸大面积推广应用。
  1986年,夏河县农林站住点的技术人员在麻当乡开展蚕豆套种大黄芥栽培技术研究,改混种为蚕豆套种大黄芥获得成功,在大夏河沿岸的的曲奥、麻当、王格尔塘等乡推广。
  八十年代,农业科技工作者进行了套种、复种等研究。1990年,州农技站在临潭县陈旗乡开展《粮食作物套种复种及带状种植技术推广》课题,从第一年的试验情况看,马铃薯套种蚕豆比单种马铃薯增产2.5一23.6%,示范推广田比单种马铃薯增产20.4%,比单种蚕豆增产47.9%;蚕豆套大黄芥比单产粮油明显增产;小麦、青棵收割后气温高、热量足,复种北海道养麦能正常成熟,取得亩产北海道养麦112.5公斤的成绩。
  第五节劳动力投入
  1949年全州有农村人口25.82万人,农村劳动力15.82万人,占农村人口的61.40%;1990年农村人口达到47.95万人,农村劳动力27.67万人,占农村人口的57.70%。1990年农村人口、农村劳动力比1949年分别增长85.71%和74.57%。
  1990年从事农林牧副渔五业的劳动力为23.07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83.37%。其中种植业劳动力13.11万人,占农村劳动力的47.38%,占农林牧副渔业劳动力的56.83%。
  按照行政区域划分,有72.69%的种植业劳动力分布在临潭、舟曲两县,夏河、迭部、卓尼3县次之,碌曲有少量从事种植业人口,玛曲县基本不从事种植业生产,无种植业劳动力。
  1949年全州每个农村劳动力平均生产粮食62.5公斤,1990年达到298.5公斤,增长3.77倍,按种植业劳动力计算人均生产粮食达到630公斤。第三章农作物生产
  第一节粮食作物
  —、小麦
  小麦是甘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1936年夏河县小麦播种面积1842亩,占总播种面积的12.32%,产量18420市斗,占粮食作物总产的14.7%。1941年,临潭、卓尼县小麦播种面积占各类作物总面积的13.31%,亩产约37.5公斤。1949年,全州小麦播种面积5.1万亩,占播种面积的19.8%,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23.4%,亩产46.5公斤,总产237.715万公斤,占粮食作物总产量的23.9%。1990年,全州小麦播种面积20.46万亩,是1949年的4倍,占播种面积的28.67%,亩产127.4公斤,比1949年提高1.74倍,总产2607.48万公斤,比1949年增加9.97倍。
  甘南州春小麦和冬小麦都有,其播种面积比例大体为2:1。在种植业区划中主要产区分为2个种植区:白龙江灌溉冬麦区,包括舟曲县和迭部县旺藏乡以东,海拔2300米以下的白龙江沿岸各乡;川台阶地春麦区,包括迭部旺藏乡以上,夏河县大夏河沿岸和卓尼、临潭两县洮河沿岸海拔2200-2600米的浅山和川台区各乡镇。
  小麦的栽培制度:在白龙江沿岸灌溉冬麦区,有冬小麦、玉米或春小麦、养、糜、谷等其它秋粮的一年二熟制,有两年种一季冬小麦(一季春玉米,一季其它秋粮)的两年三熟制。八十年代以前,主要通过种植高产品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八十年代以后,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推广,小麦与夏玉米的间套种植发展较快。出现了以小麦为主的多熟制。在洮河、大夏河沿岸川台地春麦区,均为一年一熟。但也有小面积小麦收割后复种小秋作物、蔬菜、饲草等,或小麦与豆类间作套种的。过去在春小麦产区,主要实行青棵一一小麦一一豆类(或马铃薯、油料)的轮作制度,八十年代后在川台阶地和一些浅山沟谷平地,出现了青棵被挤上山地,实行豆类(或马铃薯、油料)一一小麦的两年轮作,小麦种植在好地好茬口上。
  甘南各地小麦过去一直实行撒播,“朝天一把籽”。自治州成立以后,逐步提倡推广条播、机播。至今,撒播仍是主要播种方法。
  消灭麦田杂草:在1949年前,大部分地区麦田杂草严重。共和国建立后,逐步提倡、宣传锄田拔草。七十年代末期,大力推广化学除草,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通过拔除、化学药剂防除及其它措施,已基本上控制了麦田杂草的危害,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历史上甘南地区小麦播种地的施肥量很少,以炕灰、生灰、踏灰、土坷垃灰为主,配合一些厩肥等有机肥料。大部分地区实行高茬收获(留茬20厘米以上)以秸杆还田,增加肥力。1949年后,逐年重视了圈肥、堆制土肥、绿肥及人粪尿等有机肥料的施用。五十年代末期开始,曾先后制作施用细菌肥料、腐殖酸类肥料,开始推广使用硫酸钱等无机肥料。八十年代后,随着硫酸二氢钾、磷酸二彼等复合高效无机肥料的推广,无机肥料的施用量明显增加,逐步占有一席之地。
  二、青棵
  青棵又称棵大麦,由于其耐寒、喜光、适应性强,产量比较稳定,秸杆是较好的饲草,因而一直是甘南州粮食作物中播种面积居首位的作物,也是栽培历史悠久的作物之一。青棵在全州农作物种植地区均有栽培,其种植上限达海拔3100米,以海拔2400米〜2900米之间种植最广。
  青棵在长期栽培中,选育了不少优良的农家品种。1980年至1981年全州农作物品种资源调査中征集青棵地方品种12份。其中肚里黄、长青棵、长芒青棵、麻青棵、白青棵、六棱青棵及迭部紫青棵等地方品种,在生产中一直是各青棵栽培中的主要品种,产量高且稳,品质好,为农民所喜爱。肚里黄青棵曾先后被省内各地及青海、四川等地引进,不仅是优良的生产品种,而且是良好的育种材料。
  甘南州青棵绝大部分为春种性,冬性的面积很小。以一年一熟制为主,有小面积收获后复种小秋作物,如糜、养及饲草、蔬菜等。
  青棵播种主要为撒播,亩播量接近25公斤。主要病害有大麦条纹病、黑穗病,主要虫害为麦鞘毛眼水蝇等。三、豆类
  甘南州豆类生产中,栽培较广的有蚕豆(群众称为大豆)、豌豆(群众称为小豆),豆类生产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
  豆类亦为甘南州古老作物之一。据资料记载:1936年,夏河豆类栽培已发展到3500多亩,其中豌豆2158亩,蚕豆1389亩,分别占总播种面积的14.43%和9.29%,产量达32577市斗,其中豌豆1763市斗,蚕豆14946市斗。豆类在夏河、临潭、卓尼、舟曲、迭部各县均有种植。蚕豆在海拔1800〜2700米、豌豆在海拔2600〜3000米之间广为种植,大豆(黄豆)主要在舟曲、下迭白龙江河谷川台地种植。
  豆类生产中,当地农家品种一直占优势。农家品种在临潭、卓尼县主要有马牙蚕豆、羊眼蚕豆,夏河县有夏河白大豆、夏河红大豆,舟曲有边藏白大豆等。八十年代,夏河县、临潭县等地引进临夏大白蚕、临蚕2号等,生长良好,在河谷川地及水肥气温条件较好的地方,替代了农家品种。
  豌豆主要地方品种有白豌豆(又叫白小豆)、麻豌豆(又称麻小豆)。七十年代曾引进多拉夫等品种,很快被淘汰。
  大豆(黄豆)主要地方品种有白黄豆、麻黄豆、黑黄豆、绿黄豆等。
  豆类在栽培中是青棵、小麦的良好前茬,是种地养地的最理想作物。在“三三制”中为豆类一青棵——小麦,在川地两年轮作中为蚕豆——小麦。
  蚕豆播种均为开沟溜籽。有杠杠种植、种一空一、种二空一等多种。豌豆基本为散播,播后不糯。蚕豆锄草一次,中耕一至二次。豌豆不锄仅拔大草,或者不锄不拔。蚕豆施农家肥,近年开始加施磷酸二鞍等无机肥料。播前蚕豆、豌豆多用土法拌种,实际上起施用种肥的作用。蚕豆病害主要有锈病、赤斑病、根腐病等;虫害主要有蚕豆根瘤象等,很少防治。
  四、马铃薯
  马铃薯俗称洋芋,为甘南州主要作物之一,栽培历史久远,为农民群众喜爱的食品及蔬菜,也是饲料及加工原料。马铃薯在甘南各地均有种植,分布在海拔1600〜3000米之间。以海拔2000-2600米之间种植较集中,产量高、品质好。甘南州马铃薯品种资源也较丰富。农家品种有蔓洋芋、龙眼洋芋、红洋芋、马洋芋(又名兰洋芋)、牛洋芋等;引进品种有深眼窝、一窝猪、55、胜利1号等品种,都在生产中发挥过一定作用。马铃薯在生产中采用切成薯块作为种子,其种植方法有种一杠隔一杠,种两杠隔两杠及穴播等多种方式,近年开始进行推广地膜覆盖栽培、整薯播种、基尖脱毒和脱毒马铃薯籽种技术,在生产中已逐渐开始发挥作用。马铃薯生产历史中,还出现过芽栽技术,对防止环腐病的发生和传播起过良好作用。在栽培中有些地方采用间作套种其它作物如油菜、蚕豆等,均为小面积或作试验。
  甘南州马铃薯田间管理大部分为锄草一次、培土一次,个别地区有铲草一次、锄草一次、培土一次,有培土两次的,也有只锄不培土的。
  马铃薯以多配施灰粪为好。但甘南地区的许多地方马铃薯施肥量较少,这是马铃薯产量低的主要原因。
  马铃薯是中耕作物,因而也是小麦、青棵的良好前茬。主要病害有马铃薯环腐病、晚疫病、病毒病等,每年在播种前各地一般主要用药剂拌种处理防治环腐病。害虫对马铃薯危害不甚严重,一般不进行防治。
  五、玉米
  玉米俗称包谷,主要出产在舟曲县,迭部县下迭地区也有种植。
  玉米是高产谷类作物。1971年全州播种4.3万亩,占粮播面积的4.55%,亩产137.3公斤,总产量588.27万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5.72%。1980年全州播种面积3.65万亩,占粮播面积的4.19%,亩产169公斤,总产617.03万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6.19%。1990年,全州播种面积3.09万亩,占粮播面积的4.33%,亩产129.7公斤,总产400.65万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4.85%。
  根据不同自然条件类型,玉米种植区划分为河川玉米区、半山玉米区。河川玉米区处于海拔1800米以下白龙江河谷川地,适宜种植中晚熟品种.亩产较高;半山玉米区处于海拔1800〜2000米半山地带,适宜种植中早熟品种,亩产较低。玉米地方品种有小黄包谷、小白包谷,春、夏播种均可,早熟。舟曲山川均可种植,品质好,抗逆性强,亩产200公斤左右。目前在高山地区也有少量种植。引进品种有金皇后、维尔156、陕单1号、双跃150号、白马牙等。近几年来,地膜覆盖玉米、小麦套种玉米等新技术的推广,发挥了显著的增产效益。
  1984年在舟曲弓子石乡首先进行地膜覆盖鲁玉4号玉米栽培试验获得成功,1985年面积达到35亩,平均亩产400多公斤。1986年,舟曲农技站技术人员在舟曲南峪乡进行地膜覆盖栽培中单2号杂交玉米试验,使亩产达到523公斤。目前,主要种植的是中单2号、鲁玉4号、掖单4号等杂交种,亩产一般达到400〜600公斤。1990年,完成杂交制种413亩,生产杂交种籽4.54万公斤,加上调入杂交种子,杂交玉米种植面积达2万多亩,地膜覆盖栽培达1.53万亩,小麦套种玉米面积0.63万亩。
  六、其它粮食作物
  甘南州种植的粮食作物除了青棵、小麦、豆类、洋芋、玉米外,尚有零星种植的大麦、黑麦、水稻、高梁、养麦、糜、谷、筱麦、燕麦等,这些作物产量低,有的抗旱耐瘠,有的适宜于特殊环境,有的生长期短,是复种的理想作
  物,所以长期延续不辍。
  第二节经济作物
  一、油料
  油菜油菜俗称油菜籽或油籽。据考证,甘南州是小油菜的原始产地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油料作物播种面积逐年扩大,八十年代随着市场的开放,发展更为迅速。1990年全州油料播种面积12.77万亩,亩产51.03公斤,总产量651.65万公斤。
  油菜喜阴湿、温凉气候,具有很强的抗寒能力。耐寒、耐贫瘠,抗倒伏,对热量条件要求比较低,对气候适应能力较强。在州内海拔3100米以下地区均可种植,分布范围广。夏河、临潭、卓尼、舟曲、迭部各县及碌曲部分乡均有栽培。甘南州栽培的油菜以春油菜为主,也有少量的冬油菜。主要为白菜型、芥菜型和甘兰型。海拔2500米以下地区的洮河、大夏河、白龙江沿岸可种植甘兰型油菜和芥菜型中晚熟品种大黄芥、大红芥等;海拔2500米以上地区种植芥菜型和白菜型的小油菜,小油菜种植面积占油菜种植面积的90%左右。
  历史上生产用的品种均为自治州地方品种,主要有黄芥、红芥、黑芥、白芥、牛尾稍、迭部油籽、红油籽、小油籽、东黑芥等。共和国建立以后陆续引入大量外地品种,在生产中曾有过影响。自治州育成品种有芥菜型的白芥1号、甘芥2号等多种。甘兰型油菜丰产性好,1990年全州种植约9000亩,最高亩产曾创造过257.5公斤的记录。
  胡麻亦称亚麻,有纤维用、油用和油纤兼用3种。甘南州栽培的胡麻主要属油纤兼用型,少量属油用型。胡麻具有耐高寒、耐瘠薄、耐干旱等特点,州内临潭、卓尼、夏河、舟曲、迭部各县均有少量种植。历史上胡麻播种面积较人,除产油外,还要织麻布。1949年以后,麻布用量大幅度降低,胡麻播种回积也逐渐减少。七十年代全州胡麻播种面积5000亩左右,1973年达到6339亩,亩产50公斤。八十年代下降到3000亩左右,1988年以后下降到1000亩,1990年播种1300亩,亩产54公斤,总产6.76万公斤。
  州内主要种植的胡麻地方品种有高脚胡麻、矮脚胡麻、夏河胡麻、白胡麻等,引进品种有天亚、陇亚、定亚等良种。
  蔓菁种植历史悠久,早熟,亩产50〜75公斤,其油品质较差,除种子榨油外,其余部位均可食用。在临潭、卓尼两县洮河中下游山坡地零星种植。
  芸芥油质差,临潭、卓尼两县洮河中下游利用搏荒山坡地零星种植,将其籽蒸熟后作肥料。
  二、药材
  甘南药材栽培历史悠久,其面积五十年代为数百亩,平均亩产50公斤以下。六十年代发展到2000多亩,平均亩产最高达到70公斤,七十年代末接近4000亩,八十年代变化较大,最高达9000多亩,平均亩产量最高达116公斤。一般播种3000至5000亩。亩产55〜70公斤,最低的平均亩产22公斤。:1990年,药材播种面积3200亩,亩产64公斤,总产20.52万公斤。
  甘南栽培的药材中,首属当归,面积大,历史悠久。所产当归,寸身大,茬口色白,质实,油质足,质量佳,是优质的岷当,主要产地为临潭、卓尼、舟曲县。1980年全州播种面积0.84万亩,亩产116公斤,总产108.95万公斤。1985年播种面积0.10万亩,亩产67公斤,总产6.71万公斤。其次是党参,栽培时间约10多年,舟曲县博峪乡有大面积种植的纹党,年产量5万公斤左右。舟曲县其它乡和临潭、卓尼县的部分乡也有零星种植。栽培药材还有大黄,适宜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二阴地种植,在海拔较低的地区也有零星栽培,栽培历史仅10多年。红花,八十年代在临潭、卓尼部分地区开始栽培。木香,零星栽培已有多年。试验栽培的药材还有:天麻、猪苓、贝母、板兰根、半夏、羌活、丹参、赤芍等e
  三、甜菜
  1949年以后开始引进种植。“四五”期间(1971〜1975年)全州播种面积4500亩左右,平均亩产约200公斤,总产量90万公斤,以后播种面积减少,八十年代仅数百亩。1990年播种200亩,亩产675公斤,总产13.5万公斤。舟曲、迭部、临潭、卓尼、夏河各县均有分布。除作制糖原料外,尚作饲料。
  四、烟叶
  舟曲县境除中牌乡栽培区域比较集中外,其它乡仅有零星分布。该县烟叶种植历史悠久,有一定声誉,称“西固叶子”。七十年代播种面积仅数亩到数十亩。八十年代增加到200亩以上。1990年播种面积300亩,亩产91公斤,总产2.73万公斤。
  五、大麻
  舟曲、迭部、临潭、卓尼各县均有零星种植,舟曲面积稍大。1949年到1980年,每年播种200亩左右,八十年代以后降到百亩以下,亩产量约50公斤。
  六、棉花
  仅在舟曲县白龙江沿江一带的大川、城关等乡种植。八十年代以前,每年种植3000亩左右,八十年代以后降到百亩以下。亩产量由数公斤到20公斤。1990年种植100亩,亩产23.3公斤,总产量2330公斤,亩产量为历史最高水平。棉花地方品种有大棉花、线棉,引进品种有奥光棉、兢兢1543、斯3177等,斯3177品种亩产可达25公斤。
  七、蚕桑
  蚕桑生产是舟曲县自共和国建立以后新发展起来的一项产业。1957年成立舟曲县蚕桑技术指导组,并在资金上给予支持。1961年拨专款28540元,加快了蚕桑业的发展。
  1958年,舟曲县有新老桑树12994株,桑叶产量144245公斤,育苗25.5亩,出圃7900株。养春、秋蚕种350张,单产茧21.41公斤,总产茧5787.81公斤。1960年产茧5166公斤,栽桑13500株。1961年,共建起35个养蚕单位,产茧4838.5公斤。1965年育桑苗23.1亩,全年植桑6.1万株,产茧3628.43公斤。1971年产茧2589.5公斤。八十年代后逐年降低,1984年产茧125公斤,1985年产茧100公斤,1987年产茧60公斤。1988年以后停止,桑树保有600余株。第三节蔬菜瓜类
  甘南州蔬菜、瓜类每年种植3000一4000亩。临潭、卓尼、夏河、舟曲、迭部、碌曲县均有种植。甘南地方品种有6个科、14个种、19个亚种,还有相当数量的引进品种。
  白菜
  夏河、临潭、卓尼、舟曲、迭部县均有种植。
  甘兰
  夏河、临潭、卓尼、舟曲、迭部、碌曲均有种植。
  菜花引进品种,州内大部地区均有少量栽培。
  圆根
  有汉圆根和洋圆根。卓尼刀告、尼巴、扎古录等乡种植比较集中;临潭、夏河、舟曲、迭部县有零星种植。
  萝卜
  有水萝卜和冬萝卜,全州各县均有零星种植。近年又引进绿萝卜进行试验栽培。
  胡萝卜
  有黄萝卜和红萝卜之分,喜水肥、耐寒,无病害,品质好,耐贮存。夏河、临潭、卓尼、舟曲、迭部县均有种植。
  芫荽(香菜)
  喜水肥,耐寒冷,无病害。临潭、卓尼、夏河、舟曲、迭部县均有栽培。
  葱
  喜水肥,耐寒,产量较高,品质较好,无病虫危害。全州除玛曲县外都有栽培。
  韭菜
  有宽叶韭菜和窄叶韭菜,喜水肥,抗霜冻。窄叶韭菜品质好。临潭、舟曲、夏河、卓尼、迭部县均有栽培。
  百合
  1986年夏河等县引进少量栽培。
  菠菜
  喜冷凉,对土质要求不严,夏秋均可播种。临潭、卓尼、舟曲、迭部、夏河、碌曲县均有零星种植。
  刀豆
  舟曲、临潭、夏河、迭部县有零星栽培。
  苦豆(香豆)
  茎叶及种子均有芳香味。临潭、卓尼县有零星栽培。
  红豆
  舟曲县有栽培,历史悠久。
  辣椒
  舟曲、迭部县栽培,历史悠久,辣味强。
  茄子
  舟曲、迭部零星栽培。
  番茄
  舟曲可露天栽培,迭部、临潭、卓尼、夏河县采用塑料棚、温室零星栽培。萬苣(萬笋)
  舟曲、迭部、临潭、卓尼、夏河均有零星栽培。甘南州境内栽培的瓜类有南瓜、黄瓜、瓠子及少量西瓜。
  番瓜(菜瓜)
  舟曲、迭部、临潭、卓尼、夏河等县均有栽培。
  南瓜
  零星分布在舟曲、迭部、临潭、卓尼、夏河县。
  黄瓜
  主要在舟曲县栽培,迭部、临潭、卓尼、夏河县仅在塑料大棚内或温室内有少量栽培。
  瓠子
  舟曲县栽培。
  西瓜
  舟曲有零星种植,迭部曾试验种植。
  第四节农作物生产实绩
  甘南州1949〜1990年部分年度小麦生产情况表
  甘南州1949〜1990年部分年度青棵生产情况表甘南州1949-1990年部分年度豆类生产情况表
  甘南州1949-1990年部分年度马铃薯生产情况表
  甘南州1949-1990年部分年度油料及油菜生产情况表第四章农田建设
  第一节耕地开发
  自西汉以来,由于中原地区大量向西部移民,内地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也随之被带到甘南地区,白龙江、洗河、大夏河沿岸开始了垦殖耕作。随着历史的推移,耕地面积逐步扩大。到共和国建立初期耕地面积达32万亩ol958年,由于片面强调“以粮为纲”,大搞支边垦荒,建立农场,全州开垦草场120万亩,耕地面积迅速增加。
  1979年至1986年,自治州调整产业结构,实行退农还林还牧,先后四批农转牧36个乡、1145个村民小组,退耕地54.97万亩。转牧后,利用耕地建立饲草料基地。1986年种牧草11.9万亩,种饲草9.9万亩,种饲草科13.6万亩。
  第二节耕地利用保护
  临潭、舟曲县为甘南州的主要农业区。临潭县耕地除全钾和速效钾含量较丰富之外,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51%,全氮为0.152%,全磷为0.076%,速效磷为8ppm,土壤养分含量远远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需要。舟曲县耕地,河谷地带土壤熟化程度高,养分含量较丰富,质地疏松,透气性能好,是全县的主要稳产高产地区。半山地带的耕地,一般干旱缺水,土壤质地松,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有机质含量低,缺氮缺磷。亚高山地带的耕地,气候比较寒冷,微生物活动差'有机质不易分解,养分难以释放,产量较低。
  为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岀更多财富,提高耕地利用率和生产率,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增施有机肥,用养结合,提高土壤肥力;大力开展中低产田改造,因地制宜开展梯田和沟坝地建设,使之成为保水、保肥、保土的基本农田,并推广防旱抗旱的耕作栽培技术;在川、水地以平田整地为主,积极推广精耕细作、培肥土壤等耕作措施,逐步扩大灌溉面积.充分发挥川、水地的优越条件。
  第三节土壤改良
  —、性土改良
  性土主要分布在临潭县中部川地河谷带和舟曲县的武坪、八楞一带,这种土“湿时一把泥,干时下不了犁”。农作物播种后,出苗率只有70%。1953年临潭总结了掺沙改良的经验,把沙与粪拌匀掺入土中改良效果好,使试验田的单产比建国前提高了55%,平均亩产338.5公斤。
  二、石头土改良
  石头土(黄绵沙土),其缺点是土壤中的大石头多(直径1〜2寸),耕种困难,耕层浅,不保墙。1957年龙迭县弓子石村(今舟曲县)总结出垫土改良法,即在原来的土层上加厚土层,疏松了土壤,扩大了作物根系活动范围,增强了水养分的保存能力,改土以后比改土前增产2.17倍。
  三、盐土改良
  夏河县王格尔塘乡的改良经验是把烂草铺在地上,然后耕翻.将草埋入土中,烂草在分解过程中,所产生的酸性物质与土壤中的碱起了中和作用,同时掺杂了有机质,使土壤疏松,增强灌水洗盐的效果,减轻盐分积累。
  四、河畔沙地改良
  河畔沙地由于质地较细,表层水分易蒸发,加之河坝地表气温高,往往形成烧坏作物的现象,造成减产,群众采取掺和肥土的方法,将肥土搬到沙地,铺土1〜2尺厚进行改良。
  五、干旱土壤改良
  据第二次土壤普查,全州旱地1269137亩,占净耕地面积95.36%,地面坡度大,不易蓄水保墙,因此,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对这种土壤的改良,主要通过兴修水利,扩大灌溉。对尚无灌溉条件的主要采取修建梯田、条田等农田建设,还采取铺沙压田、地膜覆盖等措施,增强抗旱保墙能力。
  六、硝酸水灌溉土改良
  硝水灌溉的土壤,板结严重,播种后出苗不齐。群众采取播种后铺沙的改土措施9施沙量各地不一,一般每亩在1000公斤左右。
  第四节农田基本建设
  一、平田整地
  全州从五十年代就开始农田基建工作,1964年毛泽东发出“农业学大寨”号召,全州掀起了平田整地的学大寨运动,是年全州修水平梯田2341亩,培地境5861亩。1970年从年初到年末改土造田3.7万亩,修条田3900亩,与河争地1130亩,铺沙压田17亩。1973年全州共修水平梯田35100亩,与河争地2475亩,至1975年全州耕地面积由1953年的60.80万亩扩大到117.63万亩,全州粮食总产由1953年的2415.29万公斤提高到1975年的10634.92万公斤。1976年以后,“农业学大赛”运动不再提倡,农田基建基本停止。1982年全州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后,部分农民在自己承包地进行平田整地,但规模不大。1985年后,每年州县计划部门都安排农田基建任务,各县因地制宜,治理沟坝地、与河争地、联合搞水平田等农建工程,成效较明显。
  二、深翻
  从五十年代开始甘南州的部分县乡深翻耕地。起初用铁锹深翻,随之用各种步犁、双轮双诈等农具翻地。到五十年代末,州境内国营农场首先利用大中型拖拉机对耕地进行深翻。至六十年代,部分农村人民公社也用大中型拖拉机深翻耕地。1971年,全州耕地深翻面积达46万亩。1972年,深翻耕地面积增加到64.3万亩,为最高水平。以后3年保持在10万亩至20万亩之间。1976年,深翻耕地面积又升到28万亩。1977年以后,逐年减少,到1980年,下降到5万亩。1982年后,全州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部分农民对自己承包地进行深翻,但规模很小。
  三、“三田”建设
  三田即梯田、条田、沙田,七十年代“三田”建设规模大,效果好,成绩突出,兴修水平梯田20多万亩,为州内农业的稳定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约10年时间,全州农田基本建设几乎处于停滞状态。1987年以后,农田基本建设引起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三田”建设又开始起步,截止1990年,共完成“三田”建设16000亩。
  第五节农田灌溉
  共和国成立以来,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水利事业的发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在修整梯田和条田、开荒、治理河滩、扩大耕地的同时,自治州还兴建了许多水利工程。
  1953年全州有水浇地23874亩,1954年增加到36049亩,1.955年增加到41729亩,1956年又增到99750亩。1959年全州在水利建设上投入劳力15000多人,整修水渠158条,全州扩大灌溉面积38807亩。
  至1975年全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16.32万亩,其中保灌面积12.15万亩,实际灌溉面积6.13万亩,全州共有水渠1123条、1588.8公里。
  至1990年,全州有各种水利设施431处,有效灌溉面积6.942万亩,保灌面积5.454万亩,实际灌溉面积4.454万亩。
  一、灌溉区域
  甘南州农田灌溉主要分布在舟曲县、临潭县、迭部县和卓尼县的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部分川地、台地地区。临潭县的南部灌溉区常旗川700亩,上下窑头川100亩,秦关羊化川900亩,总寨川1500亩,石旗川300亩,共计3700亩。从总寨溉区继续延伸,可灌溉到郑旗的巴杰一带川地,灌溉面积增加到约6000亩。临潭县的东部灌溉区主要在陈旗乡的磨沟、梨园、中寨、王旗4个村庄约1000余亩土地。迭部县白龙江沿岸灌溉区,灌溉面积2000亩。卓尼县东部灌区灌溉面积3000亩地。舟曲县白龙江沿岸、拱坝河沿岸及其它川谷地区, 灌溉面积2万余亩"二、灌溉形式
  甘南州因受地理条件的限制,无大中型农田灌溉工程,多为零星小片灌溉。灌溉形式以水渠引流灌溉为主,提灌引流为辅。
  水渠引流灌溉有临潭县的总寨水渠,位于临潭县南新堡、总寨二乡境内,是州内第一条引洗河水灌溉农田的水利工程。此工程始于1965年,工期历时5年,渠道全长30公里。临潭县的磨沟水渠,位于县境东部陈旗乡,这是州内农田灌溉建设中较早的水利工程。此工程始建于1957年,渠道全长约3公里。由于这条水渠的灌溉,当地的粮食单产由不足百公斤提高到300-400公斤。
  迭部县旺藏乡的九龙峡水渠,位于乡境白龙江右岸,此水渠始建于1971年2月,渠道全长11公里,水渠投产后,使旺藏粮食生产明显提高。
  卓尼县东部洗砚乡的寺下川水渠,位于乡政府以北15公里处,引羊沙河浇灌寺下川台地,渠道全长7公里,受益面积千余亩。八十年末期,临潭、卓尼两县着手兴建东部提灌区,并在部分地区开始见到效益。
  第五章农技推广
  第一节良种繁育推广
  共和国成立以前,甘南各族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驯化并引进了众多的农家品种。共和国成立以后,良种推广工作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机构逐步健全。广大农业技术人员与群众一起在引进、选育、推广良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为甘南的农业生产发展做出了贡献。
  —、地方品种
  1980年至1990年,根据国家农业部和省农业厅《关于开展农作物品种资源补充征集》的通知精神,甘南州抽调60名农技人员,组织成立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作物品种资源调查征集队,在全州6个县、66个公社、189个大队、502个生产队共征集资料381份,其中地方农家品种163份,近缘野生种66份。
  征得的小麦地方品种有:毛麦、白麦、白趙麦、老芒麦等17种;大麦地方品种有舟曲大麦1种;青棵地方品种有肚里黄、长芒青棵、麻青棵等12种;糜子地方品种有白糜子、红糜子、黄糜子、黑糜子等4种;谷子地方品种有大白谷、小白谷、红谷、黄谷等13种;蚕豆地方品种有马牙蚕豆、羊眼蚕豆等5种;豌豆地方品种有白豌豆、麻豌豆两种;大豆地方品种有黑黄豆、白黄豆、绿黄豆、麻黄豆4种;马铃薯地方品种有龙眼洋芋、红洋芋等5种;养麦地方品种有大甜养、小甜养、黑苦养等6种;油菜地方品种有黄芥、黑芥、牛尾梢、小油菜等9种;胡麻地方品种有高脚胡麻、低脚胡麻等3种;玉米地方品种有小黄包谷、小白包谷2种。
  1982年至1985年,受省农科院和全国大麦品种资源协作研究组的委托,由甘南州农科所负责全省的大麦品种资源调查征集和整理鉴定工作,共征集大麦品种1900份,有307份进行了种植鉴定,并编写出版了《甘肃大麦品种志》等科技资料。
  小麦地方品种玉米地方品种
  青棵地方品种
  豌豆地方品种
  谷子地方品种蚕豆地方品种
  荞麦地方品种
  大豆地方品种
  马铃薯地方品种
  胡麻地方品种油菜地方品种
  糜子地方品种
  二、优良品种引进
  民国时期品种引进主要由脚户、车户、商贩等民间引进。共和国建立以后,州农业试验场、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科学研究所、种子站及各县良种场、种子公司,大量引进农作物试验品种,至1971年全州共引进试验各类农作物品种460个,其中:小麦360个,青棵16个,豌豆4个,玉米42个,马铃薯22个,油菜6个,棉花5个。至1990年,全州共引进试验各类作物品种累计600个。
  三、优良品种繁育
  1960年7月,甘南州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做好以夏收夏选为中心的夏季生产的通知》,在全州麦区广泛开展了穗选、片选等群众性的选种。是年全州共调入各类作物良种67.82万公斤,其中仅阿勃麦良种33.14万公斤,马铃薯优良品种32.96万公斤,同时建立良种繁殖田7.8亩。
  1979年至1981年,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完成了肚里黄青棵的提纯复壮工作。1981年种植肚里黄青棵种子田100亩,当年给种植青棵区提供质量好、纯度高的肚里黄青棵1万公斤。
  1983年以后,良种繁殖由州县种子公司与生产基地农户签订良种繁殖合同,良种繁殖专业户种植时所需的种子、化肥等由种子公司提供,繁殖的种子由种子公司收购、在州内调剂,其余部分由农户相互串换。1984年全州建立种子特约繁殖基地9处,种子专业户525户,良(原)种繁殖面积983.7亩,收购良种6.26万公斤。1988年良种基地面积达1.57万亩,繁殖良种262万公斤。1990年全州共建良种基地1.2万亩,其中小麦6631.26亩,生产良种196.4万公斤;青棵3164亩,生产良种61.4万公斤;油菜2118亩,生产良种18.85万公斤。州县种子公司收购良种9.79万公斤,组织串换135.75万公斤。
  四、良种推广
  小麦
  1949年以前冬春小麦种植品种主要有老芒麦、毛麦和红、白铿麦等,亩产仅50公斤左右。五十年代主要推广了玉皮麦、甘肃96号、南大2419等;1957年全州推广玉皮麦种子就达14.97万公斤,甘肃96号种子达13.64万公斤,加上其它良种,良种播种面积占小麦总播种面积的73%,全州小麦平均亩产从1949年的46.5公斤提高到78公斤,完成了小麦品种的第一次换代。
  六十年代主要推广了阿勃、阿夫小麦品种.零星推广了蜀万8号、阿桑、华中77号等。1965年阿勃、阿夫小麦良种在全州推广面积为1.8万亩。这些品种推广以后代替了玉皮麦、甘肃96号等小麦品种,实现了小麦品种第二次换代。至1965年,全州小麦平均亩产90.5公斤,1970年小麦亩产达105.5公斤,使全州粮食总产首次突破1亿公斤大关。七十年代主要推广了甘麦系、天选系和武都5号等小麦品种,1976年全州小麦良种面积占小麦播种面积的75%,平均亩产量一直在100公斤以上,为小麦第三次换代。八十年代主要推广了晋2148、临农14、渭春1号、高原338、成良1号、陇春10号、陇春11号、广临135等小麦品种,实现了小麦第四次换代,使全州小麦良种面积达87%,平均亩产量提高到127.4公斤,同时创出亩产过千斤的纪录。八十年代末期,引进推广了高原602、甘春16号等耐寒、稳产的小麦优良品种,已成为接班换代品种。1990年,小麦良种推广面积达16.82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82%。
  青棵
  肚里黄、长芒青棵一直是全州的主栽品种,1981〜1985年.州农科所对肚里黄青棵进行了提纯复壮,提高了质量、纯度,使其在农业生产中发挥了更好的增产作用。1990年青棵良种推广面积15.73万亩,占青棵播种面积的69%。马铃薯
  五十年代引进推广了西北果洋芋,六十年代推广了深眼窝洋芋,七十年代推广了大白花、小白花、渭会2号、反修2号、四斤黄等洋芋品种。八十年代主要推广了临薯系、武都系。
  玉米
  主要在舟曲县种植,1949年以后引进推广了金皇后,七十年代推广了维尔156、英粒子、庆单1号等玉米品种。八十年代推广了中单2号、鲁玉4号、酒单2号等玉米品种。
  油菜
  油料品种在初期主要种植大黄芥、大红芥等,1973年从青海引进门源小油菜进行试验推广。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中期先后引进推广了优质高产的甘兰型油菜奥罗、托尔、WW1256等品种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河川地种植。1987年从青海引进青油241油菜品种,在八十年代后期青油241和甘芥1号在全州均有一定面积的推广。1990年油菜良种推广面积4.44万亩,占油菜总播面的36%。
  蚕豆
  共和国成立前后一直种植马牙蚕豆、羊眼蚕豆、红蚕豆、白蚕豆等地方品种。1986年〜1988年,州种子公司从临夏引进了大白蚕、临蚕2号蚕豆品种,在临潭县冶力关乡和夏河县的王格尔塘乡种植观察试验,开始推广并作为搭配品种,到1990年时已成为有些地方的主体品种。1990年蚕豆良种播种面积达4.5万亩.占蚕豆总播种面积的62%。
  五、良种经营
  (一)经营方式
  种子贷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甘南州农业生产落后,人民生活极度困难,少粮缺种问题十分严重。1953年建州以后,政府以贷款、贷放种子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1955年临潭县发放贷款4274.5元,解决了949户农民在种子、耕畜、农具等方面的困难。夏河县发放种子贷款2266元,购入种子7484公斤,解决了183户的缺种困难。1954〜1956年,累计发放各种贷款138万余元,大部分用于购买种子。
  自由借贷
  1955年临潭县发动群众互相借贷种子72071公斤,解决了955户缺种困难,夏河发动群众相互借贷种子27330公斤。
  以粮换种
  1949年以前,种子兑换在农户之间进行。共和国成立以后,农技种子部门经营的种子在以粮换种时各计各价或直接销售,供给农民种子。
  赊销
  州县种子公司成立以后,为了解决灾区和贫困地区农民用种问题,曾实行了赊销供种,同时给良种繁殖基地的种子户也实行赊销。
  预约购销1980年以后,州县种子公司与种子繁殖基地种子户签定合同,按合同春播前预借种子或赊销种子、化肥,交种时扣回预借或赊销部分;再以粮换种,加付10%的差价,销售时加10%的管理费。
  议购议销共和国建立以后,种子部门对蔬菜、饲料种子一直实行议购议销。根据市场价格收购,销售时加10%的管理费。
  补贴供种共和国成立以后,每当受灾时,政府对种子实行补贴。
  (二)经营数量
  1963年调进阿勃小麦种子6500公斤。1964年调进阿勃小麦种子11万公斤,燕麦种子8.5万公斤。1965年全州调入各类农作物种子67.82万公斤。1977年全州调入种子38.2万公斤,其中小麦31.2万公斤。1979年全州种子经营量24.23万公斤,1980年50.13万公斤,1982年82.93万公斤,1983年63.70万公斤,1984年62万公斤,1988年180.95万公斤,1990年146.15万公斤。
  第二节肥料
  一、有机肥料
  有机肥料来源广、种类多、数量大,是甘南州农村的主要肥料。由于一般农家都能就地取材,自行积制,故又名农家肥料,年包括人粪尿、家畜粪尿、堆泯肥、绿肥、土杂肥等。五十年代初期,各级政府禁止农民烧生灰、踏灰,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养分。故在全州农区大力提倡人有厕所畜有圈,有机肥料积制迅速发展。到1990年,全州农家肥使用面积达95万亩,施用量143万吨,平均每亩1500公斤。以厩肥、人粪尿为主要肥源,通过样品化验分析,平均有机质6.95%,全氮0.236%,速效磷0.278%,速效钾0.86%。全州以143万吨农肥计算,其中有机质9281.89吨,氮3151.569吨,速效磷2377.13吨,速效钾11485.01吨。氮、磷、钾比例为1:1.754:3.644。亩施有机肥养分是:有机质97.70公斤,氮3.32公斤,磷2.5公斤,钾12.08公斤。在农肥结构中,大牲畜粪尿占70%,羊粪尿占15.37%,人粪尿占7.7%,猪粪尿占5.12%,炕土占1.31%,菜籽饼占0.11%,草木灰占0.0023%。据1990年前的调査测算,全州农区理论农肥精肥(无土及其它杂物)的最大蓄积量可达到2362580吨,平均亩施农肥2486.9公斤。由于受自然条件和人为习惯的影响,全州农肥建设中的主要问题有精肥积攒过程中的肥效损失严重;草木灰积攒不科学;部分农肥未腐熟就施入农田;有些地方将大牲畜粪肥作燃料;施肥水平差异大。
  人粪尿人粪尿的肥分含量比其它有机肥料高,含氮较多,为鲜重的0.5~0.8%,含有机质为鲜重的5〜10%,含磷酸0.2〜0.4%,含氧化钾为0.2〜0.3%,其中70〜80%的氮素呈尿素态,易被作物吸收利用,同时人粪尿中的碳氮比较小,施入土中易分解,利用率比其它有机肥料高。所以,人粪尿一般作为速效氮肥施用,是粗肥中的细肥。
  畜粪尿是猪、牛、马、羊等牲畜的粪尿,含有较多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养分,是一种优质的完全肥料,容易分解、腐熟。
  畜圈粪肥以猪、牛、马、羊粪尿为主加土、褥草、饲料残渣混合积制而成的肥料。马厩肥是含有机质较多、养分含量中等的有机肥料。马厩肥中土占比例较小,肥料质量较高。牛圈粪含水分较多,是一种分解腐熟慢、发热量小的冷性肥料。羊圈粪含有机质氮、钾多,易分解,是迟、速效养分兼备、养分含量较高的优质肥料。畜圈粪在州内一般作基肥。
  堆肥及能肥是以作物桔杆、杂草、树叶、绿肥、垃圾、河泥等为主要原料,混合不同数量的泥土和人、畜粪、尿积制而成。堆泯肥养分含量丰富,材料来源广,制作容易,一般堆肥含有机质15〜25%,氮0.4一0.5%,磷酸0.18〜0.26%,氧化钾0.45〜0.70%;一般滙肥含有机质25%,氮0.5%,磷酸0.25%,氧化钾0.6%,而高温堆肥的养分含量则高于一般堆泯肥。在热量条件较好的农区堆滙肥积制施用较多。
  土杂肥为拆换的炕土、陈墙土及灶灰、炕灰、生灰等。过去当地的群众有在田间以土块烧生灰的习惯,多在山地施用。随着肥源的扩大,土杂肥施用逐年减少。
  二、无机肥料
  五十年代末到六十年代,州内开始小面积试验施用化肥,七十年代开始大面积推广使用。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化肥施用数量逐年增加。1970年,全州化肥施用总量为519吨,到1990年已达到2299吨。
  氮素化肥甘南州常用的氮素化肥有硝酸鞍、碳酸氢鞍、尿素,一般都用作基肥,硝酸鞍还可用作种肥深施。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初期氮肥使用量较大。八十年代中期始,复合肥用量增大,氮肥施用逐渐减少。
  磷素化肥
  主要有普通过磷酸钙和重过磷酸钙。1978年,全州磷肥施用量1492吨,亩均施用1.43公斤,1990年施用343吨。
  钾素化肥
  主要有氯化钾、硫酸钾,1990年全州钾肥施用量33吨。其它还有复合化肥、微量元素肥料。
  甘南州历年化肥用量统计表
  年度化肥总量 (吨)其中亩均施量 (公斤)
  第三节综合技术推广
  —、栽培技术研究
  甘南广大农民群众,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在栽培技术方面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合作化时期,各级行政部门、技术部门总结群众生产经验,进行推广应用,取得了一定成绩。六十年代曾兴起的以“样板田”为中心的栽培试验研究工作,七十年代搞的“大寨田”、“丰产田”,对栽培技术的试验研究也起了一定作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全州的栽培研究逐年向综合、定量、大面积、突出高阴湿地区特点及向农业综合技术的方向发展。(一)高寒灌区春小麦丰产栽培研究
  州农林站、夏河县农林站于1983年至1984年在夏河县王格尔塘进行春小麦丰产栽培试验,探索了中产田向高产水平发展的途径,由过去单纯依靠密植增穗转变到控制穗数争取穗重,走低群体壮个体的路子。其关健栽培措施是培肥地力,选用良种,合理密植,精细管理。1983年,小麦高原338品种亩产达到614.75公斤,创造了全州春小麦亩产最高成绩。
  (二)高寒阴湿地区青棵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1984年至1986年,州农科所、临潭县农林局在临潭县城关镇古城山旱地开展了高寒阴湿地区(海拔2810米,年均气温3.2C,年降水量626.7毫米)青棵丰产栽培技术研究。试验研究结果说明.品种、播期、密度、化肥用量及配比均有显著增产效应。其最优组合:品种为肚里黄.播期4月120,密度(基本苗)27〜30万株/亩,化肥用量及配比(纯氮、纯磷)6.3:3.2(公斤/亩)。关健栽培措施是选用良种、增施化肥、适期早播、合理密植、化学除草等互相关联的综合性措施。百亩丰产田取得平均亩产274.7公斤,为试验前3年平均亩产的2.3倍。
  (三)白龙江河谷灌区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白龙江河谷灌溉地区是甘南州农业生产气候条件最好的地区,一年可收两季或两年收三季。八十年代以前,主要用引进优良品种提高产量,取得了明显效益。七十年代搞“三种三收”,未能成功。从1987年开始,州农技站、舟曲县种子公司开始小麦套种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试验,经过4年努力,解决了播期、播幅、密度、方式、施肥量、管理等一系列栽培技术,玉米亩产翻了一番。至1990年,套种面积达5000多亩,平均每亩增产200公斤。结合杂交玉米的种植和覆膜等技术的综合运用,白龙江河谷灌溉区的产量向亩产吨粮发展,并且扩大了两季收获地区。
  (四)油料作物栽培技术研究
  1983年至1985年,州农技站在卓尼县纳浪乡进行了奥罗油菜丰产栽培试验,不仅解决了奥罗油菜在该地区种植不成熟的问题,而且取得了亩产257.5公斤的全州油菜高产纪录。1985年至1987年,州农科所在临潭县卓洛乡开展甘南高寒地区小油菜丰产栽培试验示范,使小油菜从粗放耕作、盲目投入的传统经验型向智力开发、改革耕作技术、配方施肥的科学型发展,亩产从40〜50公斤提高到113公斤。
  1985年至1987年,夏河县农技站进行了蚕豆套种大黄芥丰产栽培技术试验研究。解决了套种的方式、比例等一系列栽培技术问题。
  (五)大田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
  1984年舟曲县农技站在弓子石乡下湾村(海拔1800米),小面积试验地膜覆盖种植鲁玉4号玉米获得成功,1986年州农林局在舟曲县南峪乡将地膜覆盖技术用于春播玉米,获得了早熟8天、亩产增加63.4%的良好效果。以后玉米地膜覆盖栽培面积迅速扩大,1990年舟曲县已发展到1.5万多亩。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原栽培地区玉米的产量和品质,解决了舟曲半山地区积温不足中晚熟高产玉米品种不能成熟的问题,使高产品种在半山地区得以发展,鲁玉4号等种植到海拔近2000米的地区,全县增产150多万公斤。扩大了复播玉米的栽培地区,使二年三熟区的一些地方,成为一年两熟区。1989年,临潭、卓尼县农技站,应用覆膜技术于马铃薯生产,也收到了增加产量的效果。至1990年,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已应用到了玉米、马铃薯、蚕豆、油菜等作物的大田生产中。
  (六)其它作物栽培技术引进研究
  在大田作物栽培技术研究试验提高的同时,州农科所于1978年至1980年进行了“高寒地区塑料棚蔬菜栽培试验”;1985年至1987年科委进行了“高寒阴湿地区温室蔬菜栽培技术试验”;1985年开始,州农科所大面积蔬菜栽培采用覆膜栽培技术;1987年至1989年麻牙园艺场“提高草莓生产能力试验”、州农科所“草莓引种试验”等课题研究,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综合技术推广
  共和国建立以前,甘南地区没有推广过农业科学技术。共和国建立初期,政府部门向农民做了一般性的科技宣传、教育和技术指导,供销部门供应物资,粮食部门调进良种,政府、金融部门在资金上予以支持,开展了病虫害防治、硫酸鞍施用、步犁及其它新式畜力农具的推广使用。1956年推广良种43.18万公斤,有小麦、青棵、玉米等,推广山地步犁7部,水车10部,化肥有硫酸铁、农药滴滴涕、六六六、白砒及赛力散。
  六、七十年代在搞好州、县农业技术推广站良种推广、农机具推广、化肥施用、病虫害防治、栽培耕作制度的改革、农田基本建设等工作外,都建立了自己的基地,坚持走“试验、示范、推广”的道路,使先进的农业技术首先在基地上开花结果,“看得见,摸得着”,然后普遍推广。
  八十年代后农业技术推广工作,采取边试验、边推广的办法,特别是八十年代末期,农技部门开展的综合技术承包工作,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得以迅速推广,广泛应用。
  丰产栽培试验示范
  州农林工作站1980年在夏河县完东滩公社采用推广良种、调整作物布局、合理施肥、适时灌水等技术,使193亩粮食作物平均亩产达329公斤,其中119亩小麦平均亩产达365.5公斤;1981年在临潭冶力关公社李子沟生产队13户社员中(占全队户数的54.2%)开展了综合农业增产技术示范,使13户的平均亩产比上年增加23.9公斤;州农林站和夏河县农林站1983年至1984年联合在夏河县王格尔塘进行的小麦丰产栽培试验,取得了101亩春小麦平均亩产400多公斤、1亩亩产592公斤的好成绩。1984一1986年,州农技站和舟曲农技站在舟曲县弓子石、南峪乡进行地膜覆盖春玉米的栽培试验获得成功,1990年在全州3县26个乡推广种植,均取得了良好增产效果。
  大面积综合技术承包
  这种承包是由行政部门和技术部门共同承包的双轨制,通过承包,提高技术覆盖率,增加整体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科技意识,实行科技兴农。1988年至1990年,州农技站、州农科所承包了省农科院主持的《高寒阴湿地区70万亩粮食作物丰产栽培技术试验示范》项目的6万亩粮食作物整乡技术承包,分别在临潭县城关镇、流顺、冶力关乡,卓尼县纳浪乡具体实施,通过合理调整作物布局、良种良法配套、增施肥料、积极进行病虫害防治四项基本技术,3年平均亩产比基数提高50公斤,举办培训班31期,培训农民8667人(次),印发材料3065份。该项目完成了承包任务,荣获农业部丰收一等奖。1990年开始,由州农林局牵头主持,临潭、卓尼、舟曲、夏河、迭部5县农林(牧)局的农技站、农科所、州种子站参加的30万亩粮食作物整乡技术承包,占全州粮食播种面积的44%,涉及5个县,36个乡,281个村委会,38442户。计划以4年的时间,使30万亩平均亩产增产40公斤,承包的第一年,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有推广良种、调整作物布局、改进耕作播种技术。开展以拌种为主的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灭草灭鼠、间作套种、覆膜栽培、扩大复种、施用微肥和稀土微肥、根外追肥、应用固氮菌及植物生长调剂素等10多项技术及水浇地改进灌溉等措施,培训基层干部及农民技术员722期、19166人(次),印发科技资料9025份,建立科技示范村46个,示范面积34.2万亩。第一年平均每亩增产粮食16.1公斤,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第四节植物保护
  一、病虫害调查
  共和国成立以后,省州农业科技工作者对全州病虫害作了调查研究。1964年舟曲农技站调查全县农作物病害46种,虫害63种,鼠害4种„1982年和1984年卓尼县农业部门调查,全县农作物病害88种,虫害201种,鼠害3种。
  1981一1983年,由州农技站负责组织专业调查队,先后在舟曲、迭部、卓尼、临潭、夏河、碌曲6县的61个公社500多个生产队(场、站)开展了农业虫害天敌资源调查,同时调查了农业虫害。采集、整理制作各类昆虫标本3000多份,其中害虫天敌115种,隶属2个纲(昆虫纲、蛛形纲)、8个目、34个科,其中有61种为省内新纪录。农业害虫天敌优势种群为食蚜蝇、瓢虫和草蛉。食蚜蝇以短翅细腹、斜斑鼓额为优势种。瓢虫以七星、多异、模斑为优势种。麦田草蛉以丽草蛉、中华草蛉为优势种。初步鉴定农业虫害5目、30科、183种。
  (一)病害
  有小麦条锈病、小麦叶锈病、小麦杆锈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散黑穗病、小麦杆黑粉病、小麦网斑病、小麦叶枯病、小麦根腐病、小麦杆枯病、小麦颖枯病、小麦白杆病、小麦线虫病、小麦黄矮病、小麦白粉病、小麦丛矮病、小麦赤霉病、小麦全蚀病、小麦条纹病、小麦云纹病、小麦坚黑穗病;蚕豆锈病、蚕豆褐斑病、蚕豆轮纹病、蚕豆根腐病、蚕豆赤斑病、豌豆根腐病;玉米大斑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花叶条纹病、玉米小斑病、玉米黑粉病、玉米锈病;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黑胫病、马铃薯环腐病;油菜菌核病、油菜病毒病、油菜霜霉病、油菜白锈病。
  (二)虫害
  有麦二叉妍、麦长管螃、玉米妍、蚕豆妍、棉妍、麦红吸浆虫、麦黄吸浆虫、麦杆蝇、青棵穗蝇、麦鞘毛眼水蝇、豆杆黑潜蝇、豌豆潜叶蝇、小麦叶蜂、粘虫、麦穗夜蛾、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非洲喽姑、华北喽姑、沟金针虫、细腹金针虫、褐纹金针虫、麦长腿蜘蛛、玉米红蜘蛛、麦蜻象、棉红蜘蛛、麦茎蜂、麻天牛、玉米螟、绿斑鲁夜蛾、白边切夜蛾、红棕狼夜蛾、小云斑鲍金龟卿、褐鲍金龟咖、褐茶丽金龟岬、背臀毛绒金龟蚪、粗绿彩丽金龟娜、黄褐金龟艸、紫玛绒金龟艸、黄曲跳脚、油菜兰跳艸。
  二、田间杂草调查
  1978年,州农林局在夏河、临潭、卓尼等县进行了田间野燕麦杂草调查,农田野燕麦草每亩有40〜60万株,严重地块高达150万株。野燕麦危害减产粮食一般为30〜50%,每年损失粮食250万公斤左右。1979年州农科所技术人员调查,全州野燕麦危害面积达60余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80%。同时进行了田间野燕麦草化学药剂防除试验,并获得成功。
  1989年至1990年州农技站与各县农技站配合,对全州农田杂草进行了调查。在5县(临潭、卓尼、夏河、迭部、舟曲)、30个乡(镇)、48个行政村的1009块作物田块采集标本253份,经鉴定隶属2门、32科、92属、126种。
  主要杂草有:野燕麦、苦卖菜、马齿觅、看麦娘、蒲公英、冰草、芦苇、夏枯草、乌豆草、苦芥、灰条菜、猪秧秧、扁蓄、黄蒿。
  三、病虫测报与植物检疫
  1983年州农技站在临潭县冶力关设立观察点对地下虫害进行观察,同年在夏河县王格尔塘下滩生产队以麦鞘毛眼水蝇、小麦白粉病等为主要观察对象初步进行观察。1985年根据省植保植检站安排,舟曲县农技站、临潭县农技站分别建立舟曲城关和临潭新城两个测报点,对常发性农作物主要病虫如麦妍、小麦条锈病、小麦白粉病、粘虫病等进行系统地观察,积累了一定的资料,及时发布病虫预报,为开展大田防治提供了依据,减轻了病虫对农作物危害造成的损失。
  植物检疫是防止危害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保护农业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是植物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甘南州植物检疫工作起步较晚,1983年开始确定人员参加了植物检疫的培训工作,并由省农业厅发证,配备专职检疫员,开始有人员专司植物检疫工作。1988年10月,由州农林局主持召开了植物检疫工作联席会议。同月,根据农业部、省农业厅的部署,开展了一次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各县农技站抽调人员,分赴各乡(镇)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提高了广大干部和群众对植物检疫工作的认识,使植物检疫的目的和意义深入人心。
  1989年至1990年,由州农技站牵头,各县农技(林)站参加,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了对植物检疫对象的普查工作。普查情况表明,以小麦线虫病在州境内分布最广,其分布范围在临潭、卓尼两县的16个乡(镇),危害品种为当地使用时间较长的地方品种,发生程度一般在千万分之一左右。防治上群众多采用淘种除虫瘻的办法,故没有造成大的危害;毒麦在夏河、临潭、舟曲3县都有零星分布,由于各地都采用了田间拔除防治,发生量在千万分之一以下;豌豆象在卓尼县调查中采到有豌豆籽粒被虫蛀的迹象,但未采到成虫标本。到1990年底全州建立植物检疫机构6个,配备专职植物检疫人员8名。
  四、病虫草鼠害防治
  (一)病害防治
  小麦锈病
  小麦锈病俗称黄疸,分条锈、叶锈、杆锈病3种,是小麦易发且危害严重的一种病害。小麦锈病在全州每年都有程度不同的发生,舟曲县冬麦区发病严重,临潭、卓尼、迭部、夏河春麦区发病较轻,轻则减产5〜10%,重则减产20〜30%。共和国建立以前对锈病束手无策,共和国建立后,特别在七八十年代全州广泛开展化学药剂防治,此病基本得以控制。主要防治方法选用抗(耐)锈病良种、药剂防治,其中以化学药剂“粉锈宁”防治为主。
  小麦黑穗病
  小麦黑穗病有腥黑穗病和散黑穗病两种,此病在全州小麦种植区均有发生,在五、六十年代用赛力散拌种防治。七十年代基本控制病害。1985年以后,用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农药拌种防治效果更好。
  大麦坚黑穗、散黑穗病
  这两种病在全州种植大麦和青棵的地方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发病率一般在10〜20%。防治方法与防治小麦黑穗病相同,主要是种子处理,八十年代此病得以控制。
  蚕豆锈病
  蚕豆锈病在全州种植区均有发生,对蚕豆产量有一定的影响。防治方法主要有选用抗病早熟品种、轮作、药剂防治等。
  马铃薯环腐病
  马铃薯环腐病俗称转圈烂、黄腿圈。在全州马铃薯种植区均有发生,损失较大。防治方法主要有:从无病区调种,建立无病留种田繁殖种薯,选用抗病品种,淘汰病薯,切块时进行切刀消毒,进行芽栽和整薯播种,药剂浸种等。八十年代此病基本得以控制。玉米黑粉病
  玉米黑粉病又称灰色、灰玉米等,是玉米的常发病。玉米早期被害后,植株矮小,影响生长,重者形成空杆。雌雄穗被害后,结实减少或全部变成黑粉,对产量影响很大。防治方法主要有消灭菌源。苗期结合田间管理拔除病株,实行轮作倒茬、选用抗病品种等。
  玉米丝黑穗病
  此病为玉米的常发病,一旦发生,损失较大。防治方法主要有:选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拔除病株、药剂拌种等。药剂拌种主要采用福美双(1:1)可湿性粉。
  (二)虫害防治
  粘虫
  粘虫是一种“暴食性”害虫,在舟曲、迭部、临潭、卓尼、夏河等县发生较为严重,一般每2至3年发生一次,危害较重时减产10〜20%。主要防治方法有:利用黑光灯或糖、醋、酒液用谷草、或用浸过敌敌畏稀释液的玉米芯在成虫盛期诱杀,用辛硫磷或敌敌畏乳剂稀释1000〜1500倍,在幼虫三龄前喷雾防治。
  地下害虫
  地下害虫主要有蟻姑、蟒蜡、金针虫和小地老虎,在全州程度不同地普遍发生,主要防治方法有精耕细作、适时注水、合理施肥、土内施药。为避免招引霉菌寄生和传播毒病,应铲除杂草、烧掉虫卵、药物拌种或用乐果乳油稀释喷雾。
  黄曲条跳䖬
  黄曲条跳䖬俗称菜蚤、土跳蚤等,在全州均有发生,主要危害油菜、白菜、芥菜、萝卜等。防治方法采用清除田间枯叶、烧毁消灭成虫、撒施毒土或用稀释辛硫酸、敌敌畏液喷洒。
  (三)杂草防治
  野燕麦
  野燕麦又称黑燕麦、燕麦草等,在全州普遍发生,严重地块一般减产30〜50%,是粮食生产的一大危害。防治方法主要在野燕麦未成熟前拔除或捋去燕麦籽;轮作倒茬,将麦类作物与豆类、马铃薯等轮作,通过多次锄草减轻危害;休闲地早春耙糠保墙诱发野燕麦出苗,经过几次春浅耕、伏深耕即可大量灭除不同土层的野燕麦。
  七十年代采用了化学药剂防除。播前土壤处理用60%青燕麦1号乳剂或燕麦敌2号,配成毒土撒施,施药后用耙纵横耙两遍。苗期喷药:用新燕灵乳剂于燕麦3〜5叶期喷洒,或用15%燕麦灵乳剂将野燕麦一叶一片地进行叶面喷甘南州历年病虫害发生、防治面积单位:万亩、吨
  雾。1980年防除面积在5.27万亩,此后全州在农业生产中大抓野燕麦草防除工作,基本控制了野燕麦草的危害。
  阔叶杂草阔叶杂草主要有苦卖菜、大刺菜和藜(灰条菜)等,这些杂草在全州农田里均有发生,危害也严重。八十年代以前,防治办法只有人工拔除和轮作,八十年代以后在全州零星药剂防除,主要使用2.4DJ丁酯除草剂,效果较好。
  甘南州农田杂草发生、防治面积单位:万亩、吨
  甘南州农田鼠害发生、防治面积单位:万亩、吨
  第五节农机具推广
  —、原始农具
  镢头
  甘南境内使用的镢头分尖镢、板镢与近于尖、板镢之间的俗称二刀子,多用于开沟、壅土、刨挖,是当地使用较普遍的农具。
  锄头
  州内锄头分尖嘴锄、板锄两种,多用于锄草和壅土。
  镰刀
  州内多使用短柄镰刀,刀刃呈月牙形,多用于割麦、割草。
  犁
  全州各地至今仍使用传统木犁。
  连枷
  多用于脱粒小麦、青棵、油菜、豆类(主要起拍打作用)。风畚车
  木制,用手摇,用于谷物糠、粒分离。大部分地方仍用此工具。
  背斗
  用竹蔑编制而成,是州内常用农具之一。
  二、新式农具
  1953年全州开始推广新式农具,至1957年底,推广山地步犁2229部、双轮双锌犁231部、双轮单禅犁36部、铁辕7寸步犁13部、播种机10台、收割机16台。在此阶段新式农具发展较快,1958年第一季度供给农业社各种新式农具3088部,十二行畜力播种机由1957年的10台增加到60台。
  1959年全州山地步犁10766部,深耕犁176部.7寸犁3643部;楼7000架,五、七行播种机277台,十二行播种机410台,马拉收割机36台,小麦脱粒机52台,扬场机7台;喷雾器1200台,喷粉器1400台;木轮大车1470辆.木轮包胶大车1885辆。
  三、农业机械
  甘南农业机械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推广使用阶段
  1971年以前,因国家大力支持,手扶拖拉机、柴油机、脱谷机、磨面机、榨油机等在州内逐步推广。到1971年末,全州有农用拖拉机94台/4681马力,手扶拖拉机87台/882马力,机动脱粒机184台,机引农具110部,农用机械332台/2045.5马力,排灌动力机械15台/469.9马力。
  发展阶段
  1977一1981年,全州农业机械发展较快,机械拥有量逐年增加,到1980年底,全州拥有拖拉机458台25033马力,手扶拖拉机932台10970马力,机引农具547部,机动收割机61台,机动脱粒机1460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1292部,农产品加工动力机械2416台23974马力,排灌用动力机械719台11531马力,农用汽车146辆,胶轮大车410辆,架子车36335辆。
  转型阶段
  1982一1990年,由于农业生产体制变革,农业机械的使用管理由集体经营转为个体经营或联户承包经营,大、中型拖拉机使用减少,场上作业机械由于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管理不善,损失严重,数量逐年减少。而小型农机具使用量增加,特别是粮油加工机械和饲料加工机械(柴油机、电动机)发展较快。到1990年,全州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76台,小型手扶拖拉机735台,小型四轮拖拉机1255台,农用动力机械3486台,农用载重汽车278辆,耕作机械932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2250台,其中磨面机1783台,榨油机431台。半机械化农具109308台(部)。第六节农业投资
  一、农业基本建设资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国家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甘南州农业基本建设投资也逐渐增加。1980年,全州农林牧渔水利业基本建设投资实际完成422万元,其中种植业投资完成47万元。1990年全州农林牧渔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实际完成227万元,比1980年减少48.30%,其中种植业投资完成90万元,比1980年增长91.48%。
  截止1990年,全州农村固定资产净值达44387万元,其中农业24002万元;兴修各种水利灌溉工程431项,其中自然灌溉渠道377条,机电提灌工程42处,水库2座。
  1978年至1984年,支援农村人民公社投资总额247.03万元,其中1979年投资达113万元。
  二、农业事业费
  1952年至1962年全州农业事业费总投资支出共188.22万元。其中:1952年仅190元,1954年120元,1956年为4.65万元,1960年为5.64万元,1962年为7.89万元。11年间平均每年投资17.11万元。
  1978年农业事业费77.23万元,1979年99.55万元,1984年124.20万元,1986年152.7万元,1990年152.10万元。
  三、农业贷款
  1953年至1974年全州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发放农业贷款2087万元,其中农业银行1274万元,农村信用社840万元,年均95万元。1981年703万元,其中农业银行446万元,农村信用社257万元。1990年4317万元,其中农业银行2651万元,农村信用社1666万元。1990年农业贷款数额比1953年增长45倍。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农业贷款的投向也有很大变化。贷款对象由集体贷款为主逐步变为以农户为主,贷款以种养业为主转为面向整个农村经济,特别是新的农业技术推广(如地膜覆盖栽培)所需生产资料和乡镇企业贷款增加很快。
  甘南州农业现代化情况表单位:万亩、吨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南藏族自治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