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畜牧业科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122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畜牧业科技
分类号: F326.342
页数: 8
页码: 399-406
摘要: 1934年,甘南仅有3名畜牧业科技人员。共和国成立后,在国家和兄弟省市的援助下,大量引进科技人才,并采用“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结合本地的业余培训和专业教育,为全州培养了大量人才。
关键词: 畜牧业 科技队伍 业务培训 甘南藏族自治州

内容

第一节科技队伍建设
  一、科技队伍
  1934年,甘南仅有3名畜牧业科技人员。共和国成立后,在国家和兄弟省市的援助下,大量引进科技人才,并采用“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结合本地的业余培训和专业教育,为全州培养了大量人才。至1990年底,全州共拥有畜牧兽医及草原专业技术人员351名,其中畜牧专业114名,兽医专业204名,草原专业33名。
  二、业务培训
  1954年6月下旬,甘南藏族自治区政府在夏河举办各县畜牧业劳动模范、保畜模范、部落头人、畜牧干部参加的畜牧业生产讲习会,44名学员参加学习。1956年4月16日至28日,中央农业部派专家协助夏河兽医防治站举办了“绵羊化兔化牛肺疫弱毒疫苗讲习班”,州内18名技术人员参加学习;4月下旬,临潭县举办一期106名饲养员、配种员、农村兽医和骗匠参加的畜牧兽医技术训练班,给学员讲授牲畜饲养和预防疾病的基本常识。12月1日,区政府举办的畜牧干部训练班在夏河开学,150名各族青年学习畜牧兽医有关知识,6个月后充实各县兽防部门,增强了兽防力量。
  1958年甘肃省畜牧厅在兰州举办草原调查培训班,甘南有6人参加。1959年省畜牧厅又在夏河美武公社举办了为期40天的全省草原训练班,甘南有14人参加,学习草原调查、科学管理、培育建设等知识。1980年甘南州畜牧局委托州草原队主办两期草原专业培训班,各县畜牧局长、草原站长、畜牧站干部、国营牧场和各牧业公社负责人共60余人参加学习。1979一1981年,省畜牧厅在兰州先后举办了草场资源讲习班3期,甘南州的23名科技人员参加了学习。1980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在甘南州举办了第一期畜牧业学习班,学期45天,由专家讲授草原培育改良和利用、甘南草原现状和今后合理利用及建设的意见,结合甘南实际介绍了考察澳大利亚草原建设情况。1984年8月,甘南州畜牧局举办了一期种草养畜学习班,各县畜牧局长、草原站长和乡镇长共53人参加了学习,重点讲授牧草收贮、调制、利用及牲畜合理淘汰、放牧管理等内容。1987年全州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1期,培训牧民798人次。
  三、专业教育
  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学校1959年6月省农林厅批准,甘南州政府决定成立乐海畜牧学校。学校初建时校舍建筑面积940平方米。学校开学后有教职员工21人,其中教员10人。校内曾建立实习牧场,存栏牲畜3529头(只),并建立饲草料基地1000亩。从1959年至1962年4年里,先后招收了畜牧兽医专业4个班级,学生189名,毕业了两个班级37名,分配到全州各县牧区基层单位。1962年因国家处于暂时困难时期而被撤销。
  1966年中共甘南州委决定重新恢复畜牧学校,将校址设在夏河县桑科公社。同年抽调干部筹资修建。1970年西北民族学院停办,该院畜牧系的教授、讲师32人连同实验仪器设备全部下放到桑科畜牧学校,由甘南州革命委员会命名成立“甘南桑科畜牧兽医专科学校”。1971年1月开始招生,设畜牧兽医专业,学制1年,不包分配,社来社去。1971年至1974年9月招收4期学生共171人,毕业168人。1975年10月经甘肃省编委批准,畜牧学校正式改名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学校”,增设了兽医专业,学制两年,在全省范围内统一招生,仍实行社来社去的方针。
  1978年实行了统一招生制度,兽医专业改为3年制,招收高中毕业生,学生毕业分配纳入国家计划。1981年8月,学校迁往合作,校园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先后投资建成了教学楼、实验楼、师生宿舍、生活用房等8500多平方米。同年增设了畜牧专业,学制3年。1984年增设了草原专业,学制3年,1985年起开始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改为4年。1984年又增设了畜牧经济管理专业。截止1988年,学校共有教职员工84人,其中教师39人,高级讲师4人、讲师12人,助讲12人,教员5人,助理兽医师4人,教学辅助人员3人,技术干部10人,行政干部9人,工人25人。开设有畜牧、兽医、草原、牧业经济管理、畜牧兽医综合5个专业,9个班级,在校学生373人,并设有12个实验室和1个兽医门诊部。
  1971年以来,先后毕业学生15届,19个班,计875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360人,占42%;包括社来社去的6届6个班346人,1978年恢复统一招生制度后招生的9届12个班529人,均分配到生产第一线,成为甘南畜牧业战线上的一支生力军。
  四、专业技术职务评聘
  1979年开始给部分业务技术人员恢复和晋升了技术职称。至1982年底,全州598名畜牧兽医草原技术人员中:州畜牧局畜牧站、牧研所、检疫站、草原站、畜牧学校、河曲马场、甘加籽种场、玛曲渔场等9个单位的147名专业技术人员中有27名获中级职称,74名获初级职称。
  1987年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至1988年底,全州463名畜牧系列技术人员中,获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有18人。这18人中除3人退休外,其余15人被甘南州人民政府聘任为副高级职务。同时被聘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25名,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222名。
  第二节畜牧业科技推广
  一、羊群小搬圈培育割草场
  1962年开始,在碌曲县郎木寺和采海公社对羊群坐过圈的草场逐年进行观察测定,1965年在两社测定样方413个,1966年总结了贡巴牧民培育草场的实践,总结出“羊群小搬圈、培育割草场”的经验,亩产鲜草由原来的270公斤增至到1410公斤,提高4.6一7.1倍。经羊群自然施肥后的草场草层中禾草的比例由原来的28%增加到88.8%,成为草层的主体,禾本科牧草的营养指数由原来的50.28%增长到97%,反映了草地牧草植被组成的改善和牧草品质的提高。这一廉价培育割草场的方法,便于群众掌握和应用。1970年以来在全州推广,已成为培育草场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草原喷洒农药灭鼠技术
  1974一1975年,由甘南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主持,碌曲、夏河、玛曲3县草原站协作,完成了“氟乙酰胺溶液喷洒草场灭鼠试验”。两年中采用小区重点试验,大面积试验相对照,用大面积喷洒检验小区试验结果的办法进行试验,在3个县的小区试验面积600亩,大面积试验12.7万亩,喷洒过的地方基本上消灭了鼠害。以0.2%的溶液浓度,对高原鼠兔的平均灭效在95%以上,对中华覇鼠的灭效在88.8%以上。大面积喷洒的抽样检查,其效果和小区试验结果完全一致。植物地上部分的残毒期为15天,根系的残毒期可长达1月以上,既不影响牧场季带轮牧,又延长了药物杀灭地下鼠的有效期,起到了地面鼠和地下鼠一齐灭的效果。
  三、草场改良
  1976一1980年,甘南州草原工作队根据甘肃省科委所列项目,与夏河县草原站、甘加公社协作进行了“甘加干旱草原改良试验”课题。甘加试点在5年内通过围栏耕翻播种建立人工草场3100亩,平均亩产鲜草750公斤,比当地原始植被产草量提高2倍。对3200亩围栏的天然草场,通过施肥、灌溉、除莠、灭虫等综合培育,平均亩产鲜草556.5公斤,比原产量提高1一15倍。通过引种栽培试验,筛选出在甘加地区表现高产并能成熟结籽的禾本科牧草20种,亩产量较天然草地产量提高1〜2倍。
  四、野生牧草驯化
  1983一1987年甘南州草原工作队主持完成了州科委下达的“当地野生优良牧草栽培驯化研究”课题。在所采集32种野生牧草中初步筛选出有栽培驯化前途的草种13种,经过5年的小区栽培观察,普遍具有良好的栽培性状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参试的13种牧草,适宜建立人工割草地的草种有大雀麦、中华羊茅、短芒披碱草、麦滨草、耐酸草、长穗鹅观草和歪头菜;适宜建立刈牧兼用或放牧型草地的草种有冷地早熟禾、华灰早熟禾、紫羊茅、小糠草、陕甘胡卢巴和紫花苜蓿;这些草种在建立混播型草地和用于天然草地补播改良方面,有着很广的选择余地,适用于不同用途的优良组合,对当地各种天然草地有着良好的适应性。
  五、激素催生牧草
  1985年甘南州草原工作队和州畜牧局技术人员,在甘加牧草种子繁殖场和州草原队合作试验田内,对草地早熟禾、老芒麦和燕麦等禾本科牧草进行三十烷醇的施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三十烷醇对燕麦、2年龄老芒麦、6年龄老芒麦的饲草产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6年龄老芒麦较对照地每亩增产59.33公斤,2年龄老芒麦较对照地每亩增产260公斤。
  六、稀土微肥使用
  1988年卓尼县草原工作站在上卓、甘藏、大族、阿子滩等地推广了稀土微肥在牧草生产上的应用。经过对燕麦、箭舌豌豆进行稀土拌种、喷洒,采用单播、混播并建立对照区,共种500亩。测定结果,燕麦与箭舌豌豆混播牧草喷稀土溶液,亩产草量提高26.8%。箭舌豌豆稀土拌种,亩产草量提高31.7%。混播牧草稀土拌种亩产草量提高23.9%。牧草施用稀土微肥,具有刺激生长作用,合理施用是提高牧草产量的有效措施。
  七、生物毒素灭鼠
  生物毒素是一种高效、无二次中毒、无残留、不污染环境、确保人畜安全的新型杀鼠剂,可克服化学药物灭鼠时出现的不良后果。
  1988年甘南州草原工作队主持,在河曲马场示范推广了青海省生物药品厂生产的C型肉毒梭菌外毒素灭鼠,并现场举办了采用生物毒素灭鼠培训班,玛曲、卓尼、临潭、迭部等县草原站派人参加了学习。实施灭鼠面积1一2万亩,灭效达96一6%。
  1989年夏河、玛曲两县利用生物毒素灭鼠面积达到23.6万亩,平均灭效86.1%。1990年夏河、玛曲、卓尼、河曲马场用生物毒素灭鼠面积共86万亩,平均灭效86%。
  八、人工招鹰灭鼠
  鹰是鼠的天敌,人工设置鹰架招鹰灭鼠是控制鼠害的有效方法。1989年夏河县草原站在桑科达久滩设置鹰架108根,控制鼠害面积1一15万亩;1990年设置220根,控制面积13万亩。同年,碌曲县草原站在采海滩设置鹰架32根,控制面积13.5万亩;玛曲县草原站在尼玛乡的完玛、秀玛设置鹰架300根,控制面积13.8万亩;卓尼县的完冒沟设置鹰架30根,控制面积5万亩;州草原站在河曲马场设置鹰架120根,控制面积5万亩。全州共设置鹰架1098根,控制鼠害面积51.45万亩。同时开展广泛宣传,保护鼠虫天敌鹰、隼、猫头鹰、艾虎、鼬及猛禽、食虫鸟类等益鸟益兽,提高控制鼠虫害的能力。第三节畜牧业机具
  一、原始牧业工具
  共和国成立前,甘南的畜牧业机具发展几乎为空白,广大牧民用原始工具进行各种劳动。如用树枝缠绕拔牛羊毛,继而发展到用绳子拔毛或用刀子割毛;用自制皮袋摔打分离酥油到木筒杵打酥油;用皮袋吹燃牛粪火;用牲畜胃囊装填酥油等。种植饲草料时用牛羊踩种;交通工具均以马、牛代步。其余各类劳动以手工操作,方式原始落后。
  二、牧业机械
  1941年,甘肃省水利林牧服务公司引进一批小型奶油分离机,在夏河拉卜楞建立奶品加工厂,为牧机引进之始。
  1958年,省畜牧厅给甘南调拨120型剪毛机械和拖拉机两台,州供销社调来柯特式电动剪毛机1台,手摇奶油分离机5台,饲料粉碎机4台。
  1962年,省民委无偿拨给甘南电动4头剪毛机59台,6头剪毛机8台,奶油分离机14台,440公升奶油分离机10台,550公升奶油分离机7台。
  1973年碌曲县郎木寺乡购置拖拉机、割草机、剪毛机等50多台。1975年,省兽医总站给甘南配发电动气雾免疫机30台。1975年,夏河县阿木去乎乡有拖拉机11台,架子车1000多辆,马车10多辆。1977年10月4日至13日,由甘南州农办、畜牧局、科技局、水电局4个单位联合召开的全州草原建设座谈会上提出了 “加速实现牧业机械化”的倡议。是年,州外贸局用4.9万美元购入荷兰产的106型液氮机1台,日本产冷藏贮精器30个。1978年夏河县甘加乡有大中型拖拉机7台,剪毛机14台。
  1985年全州拥有各种畜牧业机械7660台(件)。其中,饲料粉碎机702台,饲料打浆机2台,牧草播种机2台,割草机37台,搂草机9台,捆草机7台,草捆拣拾机1台,草捆运输机2台,垛草机1台,钏草机8台,剪毛机85台,挤奶器2台,动力奶油分离器52台,手摇奶油分离器6750台。
  1990年全州拥有各种畜牧业机械18205台(件)。其中有拖拉机2258台,饲料粉碎机1008台,剪毛机44台,手摇奶油分离器14834台等。三、牧业机械推广
  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引进大量羊毛剪刀,在农村牧区用奖励、救济、出售等形式向群众推广。至1957年推广毛剪毛刷等1250余件。
  1962年5月,省农牧厅、省民委、州畜牧局联合在碌曲培训机械剪毛技术人员和机械维修人员;7月份在碌曲县采海乡和玛曲县尼玛乡机械剪毛羊8300多只。1963年5月下旬,给碌曲县培养机械剪毛员35名,在玛艾乡剪毛羊18000多只。1964年碌曲县培训机械剪毛员45名,在东海、拉仁关、玛艾推广4头剪毛机20台。是年6月21日一7月20日,东海、拉仁关、郎木寺、玛艾等4乡和李恰如牧场机械剪毛羊11.63万只,占4乡16万只羊的75.5%。在拉仁关还进行了人工剪毛和机械剪羊毛的竞赛。结果剪1只羊毛机械用40〜50秒,人工用4~5分钟,另外机械剪的毛茬低(0.2〜00.5厘米),每只羊比人工多剪羊毛1〜2两,手工剪的长短不一,有时还会戳伤羊皮。同年,省畜牧厅先后给玛曲草原站和甘加牧草籽种繁殖场调拨东方红一54型拖拉机2台,TD一41型拖拉机32台。:1965年省畜牧厅给甘南培训畜牧机械师8人,是年5月,省畜牧厅、州畜牧处派干部到夏河、碌曲协助举办机械剪毛学习班,共培训机械剪毛员153人,并给各县下达了机械剪毛任务,碌曲县成立了机械剪毛指挥部,此年用机械剪羊毛21万只。
  1965年7月,甘南州农机厂将12台打酥油机运往科才、东海、郎木寺等乡示范销售。玛曲县草原站用拖拉机在弃耕地中播种多年生牧草3700亩,燕麦草5400亩。
  1979年1月,夏河县列为全国畜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县,建立了夏河县牧业机械推广站,实行事业编制,企业管理。该站先后购进大中型拖拉机、汽车及牧草耕作、收割等机具120台(件),配备了运输、耕翻、播种、耙磨、碾压、收割、打捆等整个生产过程的全套机械,承担了全县机械化草原改良和牧草人工种植任务。至1985年,夏河县机械化种草11.5万亩,机耕翻地种草8.1万亩,划破补播种草6.9万亩;1979年5月下旬〜6月上旬,夏河县美武乡在当江滩开展了机械化灭鼠工作,县草原站采用喷雾汽车,165型担架式喷雾机、工农16型背负型喷雾器联合作业12天,用氟乙酰胺灭鼠面积达2.59万亩;同年6月,省草原队在夏河县举办了全省流动剪毛机师资训练班,来自河西、甘南8个牧业县的30名藏、蒙、汉族基层技术人员参加学习。7月2日,由碌曲县牧业机械厂试制成功的机械化药淋装置在碌曲安装试用,每小时药浴羊1000一1500只;是月,省兽医总站给甘南增拨气雾免疫机6台。1980年,州科委扶持李恰如牧场,购进安装了一台药淋机,每小时可淋浴羊1000只,提高工效4〜5倍;7月21日〜22日,碌曲县采海、李恰如牧场用飞机补播草籽11529斤;7月26日〜8月7日,用飞机进行草原灭虫2.82万亩。1981年省畜牧厅投资在甘加、桑科、美仁、桑科种羊场安装了5台药浴机。1984年12月省畜牧厅投资的省列重点项目夏河县颗粒饲料厂建成投产,州畜牧站协助夏河桑科种羊场安装一套小型颗粒饲料加工机械亦投入生产。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南藏族自治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