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饲草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111
颗粒名称: 第二章 饲草料
分类号: S963.22
页数: 11
页码: 366-376
摘要: 据1979〜1982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然草地资源调查:全州600亩以上连片的天然草地总面积为3758.3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3559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95%。全州草地共分7个草地类,17个草地组,29个草地型。
关键词: 畜牧业 饲草料 甘南藏族自治州

内容

第一节草场
  一、草地类型分布及面积
  州内草原广阔,牧草丰茂,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和优势资源。据《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区划资料》统计:全州草地总面积为4084.51万亩,占全州总面积的70.28%。大面积连片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夏河、碌曲、玛曲、卓尼4县,临潭、迭部、舟曲草地多与农田、森林相间,具体为临潭县123.16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3.02%;卓尼县498.5万亩,占12.2%;迭部县227.34万亩,占5.57%;舟曲县128.14万亩,占3.14%;夏河县1000.24万亩,占24.49%;碌曲县741.2万亩,占18.14%;玛曲县1365.93万亩(其中包括州级使用草地面积62万亩),占33.44%。据1979〜1982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然草地资源调查:全州600亩以上连片的天然草地总面积为3758.3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3559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95%。全州草地共分7个草地类,17个草地组,29个草地型。
  (一)高山草甸草地类
  主要分布在境内积石山、西倾山、岷山、迭山、达里加山、太子山、白石山等较大山体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总面积201.5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为199.6万亩,占全州可利用草地面积的5.61%。平均亩产可食鲜草165公斤,17.69亩草地可载养1个羊单位。
  (二)亚高山草甸草地类
  此类草场分布垂直高度带幅在2700一4000米之间,是州内天然草地的主体,属分布面积最大,利用价值最高的草地类。总面积1992.1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1911.7万亩,占全州可利用草地面积的53.71%。平均亩产可食鲜草374.72公斤,7.79亩草地可载养1个羊单位。
  (三)亚高山灌丛草甸草地类
  分布在州内林线以上的山地阴坡及河谷两岸环境潮湿的地段。总面积1260.8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1188.3万亩,占全州可利用草地面积的33.39%,平均亩产可食鲜草291.03公斤,10.03亩草地可载养1个羊单位。
  (四)林间草甸草地类
  此类草地是由局部森林采伐或火烧后迹地上产生的次生植被形成,主要分布在迭部、舟曲、卓尼、夏河等县的林区,总面积42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11.3万亩,占全州可利用草地面积的0.32%。平均亩产可食鲜草236.31公斤,12.36亩草地可载养1个羊单位。
  (五)盐生草甸草地类
  此类草地是在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发育的以耐盐高大禾草为主的草地,多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河谷滩涂地上。总面积5.6万亩,其可利用草地面积5.3万亩,占全州可利用草地面积的0.15%。平均亩产可食鲜草479.75公斤,6.09亩草地可载养1个羊单位。
  (六)沼泽草甸草地类
  此类草地是在土壤过湿条件下发育形成的,在州内呈零星分布。主要分布在玛曲县黄河沿岸和高山夷平面地带。总面积207.6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为199.7万亩,占全州可利用草地面积的5.61%。平均亩产可食鲜草454.46公斤,6.43亩草地可载养1个羊单位。(七)山地草原草地类
  分布在白龙江、洮河、大夏河及其支流的河谷阳坡下部与低山丘陵阳坡,海拔多在1500〜2700米之间。总面积48.7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为43万亩,占全州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21%。平均亩产可食鲜草160.78公斤,18.16亩草地可载养1个羊单位。
  二、草地质量
  甘南草地以草群杆身长、籽实饱和度高、盖度良好为显著特点。由于州内各类草场多种植物共生,提高了草地植被的覆盖度,增强了草原植被的稳定性、耐牧性,也是州内草地牧草产量高、草质营养丰富、自然载畜量大的主要原因。
  全州草地通过产草数量和质量来划分草地类型等级。“等”表示草场质量,以牧草适口性、营养成分和利用程度分为五等;“级”表示草地产草量,共分为八级。根据中国北方草地资源调査办公室拟定的等级划分标准和州内各类草地植物组成、利用程度及产草量判定,全州参加评价的草地面积共3758.3万亩, 其中可利用总面积3559万亩。
  甘南州各县草场产草量分级统计表单位,万亩第二节饲草资源
  一、天然草地饲草
  州内天然草地牧草丰茂,植被平均覆盖度在60%以上。组成草地植被的植物有94科、369属、947种,其中可食饲用植物890种,占总种数的94%。在适口性强、营养丰富、饲牧价值较高的植物中,禾本科有:垂穗披碱草、老芒麦、短柄草、看麦粮、小糠草、华雀麦、多节雀麦、无芒雀麦、大雀麦、发草、紫芒大麦、白草、猫尾草、垂穗鹅观草、硬杆鹅观草、青海鹅观草、华灰早熟禾、光檸早熟禾、草地早熟禾、密花早熟禾、赖草、马唐、宾麦草、紫羊茅、中华羊茅、藏异燕麦、细柄麦、双叉细柄茅、小画眉草、狗尾草、大针茅等109种;豆科有:救荒野豌豆、窄叶野豌豆、广布野豌豆、三齿野豌豆、野豌豆、歪头菜、花苜蓿(阴山扁蓿豆)、白花草木樨、黄花草木樨、天篮苜蓿、牧地香豌豆、塘谷耳黄萇、多枝黄英等35种;莎草科有:华扁穗草、蒿草、矮蒿草、高山蒿草、线叶蒿草、四川蒿草、岷县蒿草、喜马拉雅蒿草、玛曲蒿草、密生苔草、黑褐苔草等21种;菊科有:瑞岑草、草地凤毛菊、草甸凤毛菊、川藏蒲公英、狗哇花、绒叶刺儿菜、细叶亚菊等42种。还有蔷薇科、蓼科、藜科等17科49种。植物中能降低草地生产力或家畜误食致病的有毒、有刺植物统称毒害草,是标志草地退化的草种,有毛萇科的甘青乌头、园叶乌头、铁棒槌、翠雀花、单花翠雀、飞燕草、毛萇等;罂粟科的有糙叶黄堇、红花缘绒蒿、节裂角茴香等;豆科的有黄花棘豆、光叶黄花、苦马豆等;大戟科有:泽漆、猫眼草;龙胆科有喉花草、大花龙胆;禾本科有醉马草等。
  除以上所列外,境内还有百合科、茄科、菊科、瑞香科等天然牧草共10科23属69种,多分布于次生裸地、重牧退化草地及旱化灌木草丛草地。
  全州可利用草场平均亩产鲜草336.67公斤,鲜草总贮藏量1295506.16万公斤。
  二、人工栽培饲草
  甘南历史上就有小面积圈滩栽培饲草的习惯,品种以1年生燕麦草和圆根为主。大面积围栏种草、耕地退耕种草始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1980年到1985年,全州累计种草面积达32.49万亩,平均亩产青干草.462.96公斤,总产达1.5亿公斤。在种草总面积中,耕地退耕种草19.4万亩,占59.71%,三荒地种草13.09万亩,占40.29%。栽培的多年生草种有:紫花苜蓿、红豆草、老芒麦、垂穗披碱草、无芒雀麦和2年生草木樨;1年生草种有:青燕麦、箭舌豌豆和青油菜。
  1971-1988年间,州草原工作队、州畜牧兽医研究所、畜牧学校、各县草原站、州县国营牧场及牧草种子繁殖场站等单位从国内外先后引进、驯化了一批优良草种,经过筛选后在全州进行区域试验,确定老芒麦、垂穗披碱草、中华羊茅、无芒雀麦、燕麦、圆根、春箭舌豌豆7种优良草种为甘南人工栽培饲草的基本品种,另选定大雀麦、华龙早熟禾、阴山扁蓿豆等有发展前途的草种为试种品种。
  三、农作物秸衣饲草
  州内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有青棵、小麦、蚕豆、豌豆、大麦、油菜籽、谷子、糜子、高粱、玉米等。这些农作物的秸衣为畜牧业贮藏着丰富的饲草资源,年总产16075.03万公斤,饲用量14039.34万公斤,占总产量的87.34%。全州每年各类秸衣的贮量比重情况各有差异。全州农作物秸衣产量饲用量统计表单位:万公斤
  第三节饲料资源
  据198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饲料资源调查,州内饲料资源可分为谷实、糠鉄、饼粕、多汁性块根、糟渣、藤蔓树叶、动物骨血内脏、矿物质8类。
  一、谷实饲料
  谷实作为饲料的品种有玉米、蚕豆、豌豆、青棵、燕麦等。以1983年统计数据为例,是年全州粮食总产量7440.27万公斤,饲料留量共1577.85万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21.27%。其中,玉米130万公斤,占饲料留量的8.24%;蚕豆446.63万公斤,占饲料留量的28.31%;豌豆286.55万公斤,占饲料留量的18.16%;青棵546.34万公斤,占饲料留量的34.63%;燕麦168.34万公斤,占饲料留量的10.67%。另外从外地调入134.36万公斤。
  谷实饲料中的玉米除舟曲县有少量种植外,大部分从外地调入。蚕豆种植地主要分布在卓尼、迭部两县,舟曲、临潭、夏河等县亦有少量种植;豌豆除玛曲县外,其它各县均有分布,其中以临潭、夏河两县的种植面最广,产量最高。青棵主要分布在夏河县,占总产量的52.34%,临潭、卓尼、迭部、碌曲4县亦有少量分布;燕麦主要分布在临潭县,占总饲料留量的40.18%。
  二、糠麸类饲料
  糠麸类饲料包括小麦、青棵麸皮、玉米皮、糜糠、谷糠、高梁糠等。总产量345.18万公斤,饲料总量338.69万公斤,占总产量的98.12%。在糠麸饲料中,麸皮319.49万公斤,饲料量312一89万公斤,占糠鉄饲料总量的92.38%;玉米皮15.86万公斤,饲料量15.86万公斤,占4.68%;糜糠4.43万公斤,饲料量4.43万公斤,占1.31%;谷糠4万公斤,饲料量4万公斤,占1.19%;高梁糠1.52万公斤,饲料量1.52万公斤,占0.45%。糠麸饲料产地主要分布在舟曲、临潭、卓尼、迭部、夏河等县,碌曲、玛曲多依赖外地调入。
  三、饼粕类饲料
  主要有菜籽饼和胡麻饼(当地俗称油渣),总产量154.93万公斤,饲料量124.83万公斤,占总产量的80.75%。其中菜籽饼148.86万公斤,饲料量119.71公斤,占80.41%;胡麻饼6.1万公斤,饲料量5.12万公斤,占83.93%。菜籽饼的主要产地分布在临潭、卓尼两县,夏河、碌曲等县亦有分布,胡麻饼的主要产地在临潭、卓尼及舟曲县。
  四、多汁饲料
  多汁饲料主要包括马铃薯、圆根、甜菜、各类蔬菜等多汁类根叶品种。总产量4186.04万公斤,饲用量1458.12万公斤,占总产量的34.84%。其中马铃薯2026.95万公斤,饲用量146-37万公斤,占7.22%;甜菜5.57万公斤,饲用量5.29万公斤,占94.97%;圆根1817.61万公斤,饲用量1272.36万公斤,占70%;蔬菜296.19万公斤,饲用量31.21万公斤,占10.54%;甜菜叶3.63万公斤,饲用量2.9万公斤,占79.89%。多汁类饲料除玛曲、碌曲两县夕卜,其余各县均有分布。
  五、糟渣饲料
  糟渣饲料主要有豆腐渣、醋糟,其次有少量的粉渣和酱渣。总产量109.06万公斤,全部饲用。其中豆腐渣68.18万公斤,占总产量的62.52%;醋糟23.4万公斤,占总产量的21.46%;粉渣2.03万公斤,占1.86%;酱渣0.45万公斤,占总产量的0.41%。糟渣类饲料在全州各地均在数量不同的分布,产地以城镇较为集中。六、藤蔓树叶类饲料
  主要包括各类庭院种植树叶及农作物藤蔓等。总产量1256.36万公斤,饲用量588.23万公斤,占总产量的42.84%,其中树叶总产量1044.01万公斤,饲用量536.24万公斤,占总产量的51.36%;马铃薯蔓总产量212.36万公斤,但未加工调制,尚未推广饲用。
  七、动物骨血饲料
  动物骨血饲料主要指家畜宰杀后的鲜血、内脏、杂骨等,总产量894.23万公斤,其中鲜血量83.68万公斤,占9.36%;内脏253.73万公斤,占28.37%;杂骨556.82万公斤,占62.27%。产区以玛曲、碌曲、夏河县为主。
  八、矿物质饲料
  矿物质饲料贮存于各类矿藏之中,主要有石膏、石灰石、盐碱土等。州内石膏总贮藏量为7238万吨,石灰石2200万吨,主要用于建筑业,尚未在饲料工业中开发利用。民间仅沿袭牲畜舔食盐土的习惯,少量饲喂食盐。全州各地牧区、半农半牧区及农区均有固定的盐土点供牲畜舔食。
  第四节饲草料种植
  一、草种繁育经营
  (一)草种引进
  1960年,甘肃省草原工作队和西北畜牧兽医所牧草研究室分别在河曲马场和玛曲县设点,引进国内外饲草种子86种,进行栽培试验和推广。1973年河曲马场引进饲用大麦、青棵、燕麦共28个品种进行栽培试验。1977年,从皇城羊场引进老芒麦种子750公斤,种植300亩,次年种籽未完全成熟。此外,还对引进的其它优良草种27种进行栽培试验。1981〜1988年,州草原工作队在合作点共引进草种123种,其中禾本科91种,豆科32种。经试种成功并推广的品种有老芒麦、察北披碱草、无芒雀麦、紫羊茅、扁穗冰草、饲用燕麦等41种。采集当地野生优良草种31种栽培驯化繁育草种,并向州外交流。州草原工作队还在夏河甘加设点进行引进草种试验,先后引进草种58种,其中禾本科36种,豆科18种,其它科类4种。在禾本科中能结籽成熟的品种有老芒麦等20种;豆科草中有草原豌豆、聚合草2种。同时,碌曲、夏河、玛曲等县及部分国营场站积极引进牧草进行种植试验及推广,逐步选留了一批适宜本地种植的牧草。
  (二)草种繁殖
  1966年建立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加牧草种子繁殖场,拥有试验地5500亩,拖拉机6台,联合收割机3台,农机具配套,从耕翻播种,收割脱粒,清杂入库基本实现机械化。该场以繁殖草种为主,年产量20〜30万公斤。1979年,从山丹军马场引进山丹老芒麦草种,当年种植441亩,次年收获草种5万公斤,平均亩产113.9公斤。至1990年已为全州提供各类种子410万公斤,是州繁殖饲草种子的主要基地。当时,夏河县种羊场和县饲料厂的夹东滩饲料基地,已有年产燕麦种子20万公斤的能力。各县亦分别建有自己的种子基地,农牧户也开始建有种子田,种植面积扩大。1985年全州共种植饲草27.8万亩,收获燕麦籽150多万公斤,多年生草籽15万公斤。
  (三)种子经管
  全州饲草种子年调剂量一般在40〜60万公斤之间,其中调出量约5〜15万公斤,主要品种有燕麦、老芒麦、垂穗披碱草等,大部调往州外的临夏、定西、陇南等地,部分还远销青海、西藏、宁夏、河北、云南、四川等省区。1960年,甘南州人委调拨各地燕麦种子51.5万公斤,苜蓿、草木樨、萝卜种子2.69万公斤。同年还下达了60万公斤草籽采集收购指标。
  六十年代中期,草种收购量逐年增加,七十年代草种购销趋于稳定,八十年代初,草种经营量逐年上升,1985年全州调运经营各类草种45.85万公斤。
  1983年由团中央、农牧渔业部、教育部、林业部发起组织的全国青少年 “采集草籽树种,支援甘肃改变面貌”活动,支援甘南多类草种2.05万公斤。
  二、饲草料种植
  历史上甘南虽有人工栽培牧草的习惯,但多以小面积的圈滩栽培为主,牧区的牲畜补饲主要依靠打贮天然牧草。1953年5月,甘坪寺种畜场在甘加仁爱村开垦饲草基地400亩,当年种植青燕麦,每亩收青干燕麦草600公斤,为牧区种草开创了先例,此后在各县开始推广,但种植面积较小。
  1966年开始恢复弃耕地平整种草,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是年,全州共恢复弃耕地种植饲草78万亩。“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片面提倡“以粮为纲”,提出“开光荒山,牛羊上山”的错误口号,将大面积饲草地垦为农田,牧草种植濒临停顿,仅在农作物无法成熟的牧区继续种植青燕麦补饲牲畜。
  1976年后,全州饲草料种植业又开始恢复,种植面积逐步增加。是年全州种植各类饲草8.84万亩。1983年达到12.14万亩。1984年全州饲草种植进入高潮,部分地区转入退耕地种草和三荒地种草。是年,共种植饲草23.54万亩,其中夏河县种植4.12万亩,碌曲县2.31万亩,玛曲县0.63万亩,卓尼县2.62万亩。夏河县牧机站自成立以来,以机耕种草、改良草原为主要业务,到1985年,机械化种草累计达26万亩,其中种植多年生牧草11.5万亩,耕翻种草8.1万亩,划破补播种草6.9万亩,创造了全州耕翻种植人工草场亩产鲜草1500公斤的纪录,相当于天然草场亩产量的7~8倍,仅1985年就收获青干草4000多万公斤,收燕麦籽150多万公斤,多年生草籽15万公斤。1987年,碌曲、玛曲、夏河3个牧业县实行了草场承包责任制,调动了群众自筹资金搞围栏种草的积极性,是年国家投资123万元,集体投资0.25万元,群众自筹7.1万元,共围栏种草25.7万亩。1990年,全州种草17.49万亩,其中三荒地种草0.63万亩,草田轮作种草0.5万亩,种植一年生饲草16.31万亩。
  第五节饲草料加工
  一、饲草料青贮
  从1958年开始,州内各地应用新技术加工调制农作物秸秆和人工栽培牧草,全州共青贮饲草料2285万公斤,碱化饲料795万公斤。
  1960一1974年,州内牧区县主要以饲草料基地种植的青燕麦、青油籽等饲草料调制青干草,窖贮或晾干备冬春补饲。1972年时,全州牧区已有266个生产队建立了饲草料基地,共种植各类饲草料2.5万亩,青贮饲草3206万公斤, 贮饲料44万公斤。
  1975年碌曲李恰如牧场用青燕麦草、青干草、圆根等作原料,试制青贮饲草获得成功。次年,玛曲县尼玛公社沙河大队试制青贮饲料3.5万公斤获得成功。1977年9月下旬起由李恰如牧场在郎木寺公社贡巴大队试贮青饲料9窖,共贮各类饲草25万公斤,翌年春季开窖,全部青贮成功。青贮野草和燕麦草,单贮颜色呈黄绿色,混贮的呈黄褐色,都有微酸的果香味,品质良好。此后在全州进行推广。1978年除临潭、舟曲2县外,其余5县共建青贮窖146个,青贮青燕麦和野生牧草190万公斤。
  1983年,夏河县畜牧局在曲奥、王格尔塘试种青贮玉米21.6亩,亩产青秆0.32一0.52万公斤,用塑料袋青贮389袋,共68万公斤,用塑料薄膜堆垛覆盖青贮2堆、16万公斤,均获成功。:1989年全州青贮饲料170万公斤,氨化饲料5万公斤。青贮饲草料在州内已全面推广。
  二、饲料加工
  共和国成立后甘南的饲料加工业才逐渐起步,但加工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发展缓慢。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有了较快的发展。1984年,州畜牧兽医工作站在夏河桑科种羊场进行颗粒饲料的试制和饲喂试验。1985年,卓尼草原站饲料厂首次生产混合饲料5万公斤,来料加工14.92万公斤。1988年,全州各类饲料的生产量已达1034.8万公斤,其中配(混)合饲料367.7万公,颗粒饲料11万公斤,粗饲料305.6万公斤,精饲料87.5万公斤,青贮饲料263万公斤。全州下拨饲料粮87.5万公斤,调济供应135万公斤。饲料粮基本上保证了畜牧系统饲料厂(点)的精料来源。1990年,全州生产配合饲料158.8万公斤,草粉201.5万公斤。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