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106
颗粒名称: 畜牧业志
分类号: K294.2
页数: 92
页码: 351-442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业发展情况。
关键词: 畜牧业志 甘南藏族自治州

内容

第一章畜种
  第一节优势畜种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甘肃省的主要牧区之一,这里有享誉全国的河曲马,素称“高原之舟”的牦牛,草地型藏羊类的甘加羊、欧拉羊、乔科羊以及以肉质细嫩而著称的蕨麻猪,还有骗牛、山羊及黑紫羔羊等畜种资源,形成了全州畜牧业经济的基础。
  —、河曲马
  河曲马是全国优良马种之一,主要分布在黄河首曲草原地带,包括甘肃的甘南、四川的阿坝、青海的河南等地,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的曼尔玛和阿坝藏族自治州的索克藏所产河曲马品质最佳。河曲马俗称“南番马”、“洮州马”、“吐谷浑马”、“乔科马”等,以其身躯高大、体格雄健著称,古有“洮州之马天下闻”的美誉。1954年由西北畜牧部正式定名为河曲马。
  品种特征
  河曲马的体质类型以粗糙结实为主,属兼用型略偏挽用。品种内部兼用偏挽约占50%以上,挽用型占25%左右,其它类型较少。毛色以黑、青、骋、栗居多,其中24.17%的有白章别征,这在国内其它马种中很少见。体型结构匀称,头略长,约占体高的三分之一,头形中直头较多,兔头、半兔头次之,耳长敏捷,鼻孔开放,唇厚灵活,下唇微垂,脑深广,胛较低,背长,腰短平直,尻宽短,腹部充实,四肢关节筋腱发达,蹄广平,质疏松,有龟裂。成年公马平均体高137.21厘米,体重346.27公斤;母马平均体高132.47厘米,体重330.95公斤。
  品种性能
  河曲马幼驹发育较快,初生公驹体尺与成年公马体尺比较:体高为58.96%,体长为42.22%,胸围为41一16%,管围为34.8%;初生母驹与成年母马体尺比较:体高为61.9%,体长为43.3%,胸围为42.27%,管围为47.74%。公马5岁、母马4岁达到体成熟。河曲马繁殖性能较强。营养良好的母马2周岁性成熟,3周岁即可配种,4周岁产驹。繁殖期公马为13年左右,母马为16年左右。最长寿命公马为33岁,母马为28岁。母马一生可产驹12一13匹,6~12岁为产驹盛期,受胎率一般为67%,最高可达83.16%。繁殖成活率平均为80%。
  河曲马性情温顺,气质稳静,挽力强,速度中等能持久,疲劳恢复快。最大挽力可达370公斤,骑乘速度最快每分钟可达800米左右。一人乘骑再加20〜30公斤行李,可日行60公里左右,驮载100-125公斤,可日行50公里左右。两马拉双锌犁,役作8~10小时,可耕熟地10亩以上。
  河曲马对高寒多变的气候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在终年放牧的条件下,体内贮存脂肪能力强,夏秋上膘快,冬春降膘慢。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乘骑行走自如,特别具有善走沼泽草地的能力。剧烈运动后,20〜40分钟后即可恢复正常的呼吸和脉博。其强壮的四肢,结实发达的筋腱、韧带,特别擅长负重远行。.细密光滑的被毛和皮肤褐色素沉着的特征,具有吸热保暖御寒的作用。抗病力强,发病率低,治愈率高,牧马很少发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疾病。
  河曲马在州内主要分布在玛曲、夏河、碌曲等县,而以玛曲县及国营河曲马场所产数量最多,品质最优,为全州中心产区。1949年甘南河曲马存栏5.7万匹,五十年代发展较快,1955年曾一度增长到9.98万匹,创历史最高水平。六十年代初经济困难时期的存栏曾急剧减少到3万匹左右。从1964年后又逐渐恢复发展,存栏逐年增加,1980年增长到8.71万匹。1990年底,全州河曲马存栏8.73万匹。
  二、牦牛
  牦牛是在高寒生态环境中将野牦牛长期饲养驯化而选育成的特有牛种,牦牛对青藏高原寒冷的气候和严酷的自然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是牧民群众最主要的生产生活资料,享有“高原之舟”的美称。
  牦牛是甘南的优势畜种,遍布全州7县。1985年全州存栏总数为72.23万头,占牛存栏总数的80.59%。其中玛曲县的牦牛占全州牦牛总数的35.97%;夏河县占30.86%;碌曲县占18.61%;卓尼县占9.75%。迭部、舟曲、临潭3县牦牛数量不多,仅占牦牛总数的4.81%。
  品种特征
  甘南牦牛体质结实,结构紧凑;头较长,额短而宽,微突起;鼻较小,而鼻孔开张;齿质坚硬,门齿宽;舌宽短,唇薄灵活;眼圆大突岀有神。母牛多数有细长的為.,公牛角粗而长,角距较宽,角基部先外伸而后内弯呈弧形,角尖向后且对称。颈短薄无肉垂,脊椎棘突较高,背低稍凹,前躯发育良好。气管粗大、呼吸脉博快,心肺指数高,红细胞直径大,血液中有较高的溶氧量。胸椎较黄牛多1节,肋骨多1对(14对)。后躯发育较弱,腰椎比黄牛少1节(5节)。尻斜腹大,四肢短,骨骼结实。后肢多呈刀形,两飞节距近,蹄小坚实,蹄裂紧靠。雌牦牛乳房小,乳头短,乳静脉不发达,尾椎短,尾毛长而蓬松,全身长毛和绒毛相间,被毛呈开放型。公牛粗犷雄壮,母牛温顺清秀。毛色较杂,黑毛居多,亦有少量褐、灰、黑白花及褐黄等色。成年公牦牛平均体高130厘米,平均体长137厘米,胸围190厘米,管围20.7厘米,体重347公斤。成年母牦牛平均体高110厘米,体长122厘米,胸围157厘米,管围17厘米,平均体重210公斤。牦牛生长发育缓慢,公犊初生体重为成年公牛的3.92%,体高为39.95%;母犊初生体重为成年母牛的6.04%,体高为46.49%。从周岁开始,公牛平均月增重3.34一5.94公斤,母牛月增重1.92〜4.88公斤。
  品种性能
  牦牛有较强的体脂肪蓄积能力,膘情好的牦牛胴体肩、背、臀部均有一层脂肪,肉质鲜嫩,纤维细密。成年阉牦牛平均胴体重127.1公斤,净肉率36.74%,每头牦牛平均产净肉82.71公斤;母牦牛胴体重106-32公斤,净肉率33.46%,每头母牛平均产净肉77.2公斤。
  牦牛属晚熟牛种,公牛1周岁后才有性反射,2.5一3周岁开始交配;母牛2.5一3周岁初配,发情季节6〜10月,周期21天,持续期平均20小时,孕期270天。一般为两年一犊和3年两犊,亦有连年产犊的。其中以单犊居多,犊牛平均成活率93.4%,繁殖成活率54.11%。
  母牦牛一般在4月下旬开始产犊,5月初挤奶,10月底结束,泌乳期170天左右,日均产鲜奶1.79公斤,全泌乳期产奶量150公斤左右,出酥油率8.47%, 牛奶比重1.034,平均乳脂率6%,干酪率3〜3.5%。
  牦牛每年6月中旬剪毛一次,成年公牦牛年产毛1一09公斤,驮牛只剪腹毛和裙毛,年产毛约1公斤。成年母牦牛年产毛0.6一1.8公斤。牦牛尾两年剪毛一次,公牛每次可剪尾毛0.5公斤,母牛可剪尾毛0.1-0.4公斤。牦牛毛中70%为粗毛,30%为绒毛。
  牦牛是州内广大牧区主要的役畜,可用来驮运和骑乘。特别在每年的轮牧季节,牦牛是牧场转移时必不可少的驮畜和乘骑。成年阉牦牛在驮重80一100公斤时,日行20一30公里,可连续驮载4〜5天。在农牧兼营地区,牦牛亦可用来耕地和拉车。
  三、藏绵羊
  藏绵羊是国内古老的粗毛羊种之一,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甘南是藏绵羊的中心产区之一。据1985年统计,全州共有藏绵羊134万只。
  品种特征
  藏绵羊尾小呈扁锥形,体质结实,四肢端正,体躯呈长方形。头部着生刺毛,眼微突,鼻梁隆起,耳长下垂。公羊角粗壮呈螺锥形向外伸展,母羊角细而上伸。胸宽深,背平直,十字部稍高,臀部丰满。被毛为异质粗毛,体躯白色者占50.11%,有杂色斑的占47.15%,全白色仅占1.94%,全黑色占0.8%。成年公羊平均体高71.14厘米,体长75.36厘米,胸围94.39厘米,管围8.67厘米,体重58.67公斤;成年母羊平均体高69.45厘米,体长70.92厘米,胸围88.86厘米,管围8.15厘米,体重46.91公斤。
  品种性能
  甘南藏绵羊早熟性中等,初生公羔体重3.9公斤,是成年公羊体重的6.65%。初生母羔体重3.81公斤,是成年母羊体重的8.12%,羔羊6月龄体重相当于成年羊体重的55.66%,1.5岁相当于73.25%。
  甘南藏绵羊每年6~7月剪毛1次,成年公羊年剪毛量1.13公斤,母羊0.86公斤。公羊毛辫长23.05厘米,母羊20.39厘米;公羊净毛率70.45%,母羊净毛率72.74%;被毛异质,公羊无髓毛(细毛)占45.59%,母羊占45一49%;两型毛公羊占16.06%,母羊占25.66%;正常有髓毛(粗毛)公羊占19.25%,母羊占13.55%;死毛公羊占19.14%,母羊6一24%;成年公羊屠宰率48.05%,母羊44.6%;1.5岁羊屠宰率44.56%,当年公羔屠宰率40.55%。母羊一般1.5岁初配,发情期17.5天,孕期150天左右,成年母羊繁殖成活率66.41%,年产羔一胎,以单羔居多。
  (一)草地型藏羊
  州内草地型藏绵羊占全州绵羊总数的85.56%,草地型中又形成各具特点的3个地方类型:
  甘加型
  主要分布在夏河县甘加乡周围,存栏20余万只。甘加型藏羊偏毛用,体格较小而紧凑,成年公羊平均体重49.33公斤,母羊41.49公斤。躯体白色者约占93.19%,毛被呈开放型,毛辫长26.1厘米,呈波浪弯曲,光泽好,油汗正常,净毛率公羊为68.8%,母羊毛为70.7%;毛被组成中的有髓毛公羊毛占47.58%,母羊毛占24.05%;无髓毛公羊毛占35.12%,母羊毛占38.2%;两型毛工艺价值高,是优良的地毯用毛,剪毛量成年公羊平均为1.41公斤,母羊为1.16公斤。成年羊屠宰率为47.5%,平均胴体重22.2公斤。
  欧拉型主要分布在玛曲县欧拉乡周围,以体格高大粗犷为显著特征。头狭长有肉髯,公羊胸前生有黄褐色“胸毛”,四肢及颈、胸部多为黄褐色,纯白体色极少。欧拉羊偏肉用,羊毛以产绒毛为主,被毛较短而覆盖度差,产毛量低,干死毛含量高,公羊占32.8%,母羊占24.21%;无髓毛公羊占62.85%,母羊占70.09%;两型毛公羊仅占6.2%,母羊占6.11%;无正常有髓毛。成年公羊年产毛1一08公斤,母羊0.77公斤。欧拉羊突出的特点是体大膘肥肉多,成年公羊平均活重可达75.85公斤,母羊58.51公斤;成年羊屠宰率50.18%,胴体重35公斤左右。
  乔科型主要分布在玛曲乔科、碌曲郎木寺等地,体格较大,外形紧凑,属毛肉兼用型。毛辫较长,具有波浪浅弯。被毛中死毛含量较高,公羊占24.3%, 母羊占17.97%;无髓毛公羊占49.25%,母羊占50.53%;两型毛公羊占19.64%,母羊占23.34%;有髓毛公羊占7.03%,母羊占8.72%。成年公羊年剪毛量为1.34公斤,母羊0.95公斤。乔科羊头颈、四肢多杂色,躯体白色者占53.39%,有杂色斑的占40.91%。成年公羊平均体重64公斤,母羊体重52.45公斤;成年羊屠宰率47.9%,平均胴体重25.3公斤。
  (二)山谷型藏羊
  山谷型藏羊分布于临潭、卓尼、迭部、舟曲等气候比较温暖的山谷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当地群众称其为“伏地羊”,是藏羊中古老的一大地方品种。其与草地型藏羊的最大差异表现在角型和体形方面,山谷型藏羊具圆形小弯角和短瘦小尾,母羊中有角者占44.4%,角长约5~10厘米。其毛色全白者占25.4%, 全黑者占1〜2%,头颈、四肢有斑者居多。四肢短,体躯小,肋骨开张较差,胸廓欠丰满,被毛为混型毛,两型毛较多。其平均体高约68厘米,比草地型藏羊低10〜15厘米,体重多在38公斤左右。营养良好的母羊可年产两胎,双胎率3%,年剪毛两次,剪毛量1公斤左右。羔羊成活率62.45%,成年羊屠宰率42%, 平均胴体重16公斤。(三)黑裘皮羊
  黑裘皮羊亦属山谷型藏羊的别种,俗称“洗岷州黑紫羔羊”,产于临潭、卓尼两县的东部地区。黑裘皮羊种是当地群众在长期的人工选育和特殊的自然环境影响下形成的地方绵羊品种,以产黑色二毛裘皮和羔羊肉为主要产品。全州饲养量1.8万只左右。
  品种特征
  黑裘皮羊以通体纯黑无杂色著称,除毛色外,角、蹄等外露骨质表面亦呈黑色。体质结实,结构紧凑,行动灵活敏捷。成年公羊有角,向后向外呈螺旋状伸展。母羊无角,体形小而匀称,后躯比前躯高约3厘米,体长比体高长4厘米。成年公羊平均体高62.8厘米,母羊67.6厘米;成年公羊平均体长61.5厘米,母羊59.5厘米;成年公羊平均体重27.7公斤,母羊27.4公斤。羔羊出生后被毛长2厘米,呈环形状紧贴皮板。
  品种性能
  黑裘皮羊主要以产黑色裘皮闻名,当地群众将所产裘皮分为3种:第一种叫二毛皮,是羔羊生后70天左右宰杀取皮,品级最高。其典型特点是:毛的自然长度不低于7厘米,毛股旺盛,光泽度高,毛穗的尖端呈环形,环形以下有3〜5道弯曲,毛干从根到稍通体黑亮,皮板柔软匀称;第二种叫二剪皮,是羔羊经剪过一次春毛,临近第二次(秋季)剪毛期宰杀取皮,亦称一岁裘皮。这种裘皮的特点是毛股明显,结合紧密,从毛穗尖端到基部有3〜4道弯曲,毛体光泽度高,皮板面积大,保暖耐穿;第三种称老羊皮,即成年羊皮。这种裘皮是当地主要的衣着产品。老羊皮按季节又分为麦索皮和秋槎皮。麦索皮是当年剪过春毛后到6月份宰杀所取的皮,裘皮毛长4〜5厘米,光泽发亮,毛穗部分呈毛笔状,部分呈半环状,呈核桃皮辫样贴在皮板上。9月份宰杀取的皮叫秋槎皮,毛长在7厘米以上,毛股大而松,毛穗有2~3道大弯曲。
  黑裘皮羊除取皮外,产毛量亦颇可观,毛质优良,每年春、秋各剪毛一次,4月中旬前后剪的称春毛,9月中旬剪的称秋毛,亦称八月毛,毛质较春毛为优。成年公羊平均产毛1.13公斤,母羊0.95公斤。成年羊屠宰率为44.32%,胴体,重13.8公斤,公羔羊屠宰率为50%左右,肉味鲜嫩,营养丰富。母羊初配年龄一般1.5岁以上,年产羔1只,多胎多产者极少,分春羔和冬羔,营养良好的母羊多产冬羔,反之则产春羔。冬羔成活率高,羔皮质量好,颇受市场青睐。
  四、藏山羊
  甘南山羊系传统地方品种,当地俗称“投辅”或“据招”,主要产肉、皮、绒毛和乳。山羊肉质细嫩,略有膻味,皮板柔软结实,绒毛纤维细长匀称,羊乳脂肪含量高,营养丰富。山羊生存适应力强,喜攀登石山峭壁采食灌丛枝叶。1949年全州山羊存栏7.4万只;1957年发展到16.51万只;1980年发展到24万余只;1985年底存栏27.76万只,占全州绵山羊存栏总数的17.13%,主要分布在夏河、舟曲、迭部、卓尼、临潭5县,其中夏河县占8万余只。
  山羊全身被毛分两层,外层为长而直的粗毛,内层为细软的绒毛。被毛富有光泽,颜色较杂,大多为白色和黑色,少数为褐、青等杂色。成年公羊平均体重26.4公斤,母羊22.4公斤;成年羯羊胴体重10〜13公斤。成年羊年产绒毛0.5公斤。甘南山羊冬季掉膘少,春末夏初恢复快,填补了当地淡季肉食供应。山羊一般年产一胎单羔,约有10%的母羊一胎产2~3羔。州内山羊因分布地采食范围、植物种类及矿物质等因素的差异而形成了几种具有各自特点的地区性优势品种,其中以岗岔山羊、扎古录山羊、新洮山羊最为驰名。
  (一)岗岔山羊
  产于夏河县佐盖曼玛乡的岗岔地区,素以体格高大而有名。平均体重公羊48公斤左右,母羊34公斤左右。成年羯羊胴体重20〜24公斤,是州内山羊中产肉率最高品种之一。
  (二)扎古录山羊
  产于卓尼县扎古录地区,因该地盐土分布广,灌丛多,植物籽实丰富,所产山羊以膘肥体壮驰名。当地群众曾以该种山羊的膘情形容殷实富厚的人户为“扎古录韜招有里膘”。成年羯羊胴体重20公斤左右,肉质细嫩,肥而不腻。
  (三)新洮山羊
  产于卓尼、临潭两县东部的藏巴哇、洮砚、羊沙、石门、陈旗等地。所产山羊亦称鯉脚山羊,体躯肥壮结实,四肢短小粗壮,被毛丰厚,皮板柔韧匀称, 年可剪毛两次,毛、绒质俱佳,成年羊每只年产毛0.75公斤,产绒0.15公斤。成年羯羊胴体重10一15公斤。是山羊中皮、毛、绒、肉兼用型的典型品种。
  五、蕨麻猪
  蕨麻猪,又称山猪、高原藏猪。主要分布在夏河、碌曲、卓尼、迭部等县的博拉、阿木去乎、卡加、扎油、阿拉、双岔、完冒、沙冒、扎古录、贡巴及白龙江沿岸地区。存留纯种不多,存栏1万只左右。
  蕨麻猪体形矮小,机警灵敏,合群性强,具较强的放牧采食性能,尤喜食蕨麻,耐粗放管理。头较长,呈锥形,耳小直立,额无明显皱纹,体躯短,胸狭窄,背腰微弓,腹下垂,臀窄而倾斜,整体观为一近似桃核状的毛猪。四肢长短适中,健壮有力,蹄小坚实,周身被毛浓密粗长,鬃毛长而坚韧,冬季生棕色绒毛。四肢毛色纯黑,腹部有白色环腰。初生仔猪往往出现纵向条纹,随年龄增长而消失。成年公猪平均体重33.31公斤,母猪35.57公斤,平均体高公猪44.66厘米,母猪47.44厘米;平均体长公猪76厘米,母猪74.06厘米。蕨麻猪生长缓慢,哺乳期每天仅增重54克,断奶后6月龄日增重113克,6~12月龄日增重49克,放牧加补饲日增重92克,周岁猪体重24公斤。母猪4〜5月龄即可初配,孕期120天左右。母猪产龄5~6年,初产母猪年产1窝,复产母猪年产2〜3窝,每窝平均产仔4口左右,最多可达10口。仔猪窝重1.76公斤,产后两周即可随母猪放牧,自由哺乳,哺乳期60天左右,仔猪断奶后平均体重3.36公斤。仔猪成活率受季节气候影响较大,在3~6月份,天暖草丰时成活率可达95%左右;10月至翌年2月,天寒草枯时成活率仅为50〜60%。
  蕨麻猪去势后终年放牧,10月龄体重20〜25公斤,第二年体重达35一40公斤,可产肉24〜28公斤。若在宰前两月加料催肥,活重可达50公斤。屠宰率70%左右。蕨麻猪肉质细嫩、皮薄、膘厚适度、瘦肉多,微粘而不腻,除鲜食外,多作腊肉存食,味鲜美。蕨麻猪的鬃毛粗长坚韧富有弹性,长12〜18厘米,是宝贵的工业原料,每头猪可产优质鬃毛0.15一0.25公斤。肠衣平均长 8.22〜10.05米,圆径24〜30毫米。
  第二节畜种繁育
  一、传统畜种繁育
  (一)马种繁育
  甘南古代马种称“南番马”、“洮州马”,以体高雄健著称,历代多充为军马。约在东晋时期,牧马善骑的吐谷浑部族迁徙此地,随迁的马种给甘南的番马带进了新的血液。唐初,由于和西南亚波斯等国的通商往来,曾运入不少马匹,饲养在陇右一带,与当地马种混牧繁育,使南番马的品种再次优化。唐末,吐蕃等部族屡陷朝廷养马基地,所得马匹多被运送甘南、青海等地牧养。到了元代, 蒙古族随军进入洮西地区,大量蒙古马种与当地马混牧,致使当地原始马种与吐谷浑马、蒙古马及波斯等地的阿拉伯马的血液混合,在高寒、湿润、雨量充沛、牧草丰茂、地势开阔的地理环境中长期适应,加上自然选育和人工择育,繁育岀优秀的地方马种——河曲马。
  在民间传统的繁育技术中,对马匹的选配有严格要求,一般根据母马自然发情规律和排卵季节进行交配,牧区马交配季节选在5~8月,农区提前1月左右。牧区对公母马自然形成的“链子”实行独群或小群配种,1匹公马配10〜15匹母马。配种时间多选在夜间进行,与母马多在夜间11时至次日凌晨5时前排卵的规律相吻合,受胎率高。种公马的选择以体形高大,体肢匀称,四肢端正,蹄大腕细,眼、鼻孔大而有神,毛色黑、褐、骋、栗者为佳。除选留作种公马以外的公马则一律进行阉割,并对失去繁殖能力的种公马及时淘汰。民间对近亲血缘的马匹避免交配,有“儿马不配母”之说。
  中华民国时期,甘南牧马数量颇丰,约存栏10万余匹。在夏河甘坪寺设有种畜场,进行同种选育,曾择选出体型高大健壮的种公马55匹,专给附近牧马配种,仅1944年就为当地母马配种323匹。除此之外,在临潭等地专门有人以家畜配种为业,选优良种公马进行配种,为当地土种马更换血液,采取收费方式有偿服务。共和国成立初期,各级地方政府重视畜种繁育工作,州内马匹数量增加,质量优化,不仅为当地生产提供了大量役畜,每年还提供相当数量的军用马匹,同时还为全国各地提供役用马及种马。仅1953年就给甘肃省内及陕西、河南、山西等地提供役马7000余匹,有力地支援了内地的农牧业生产。
  1951年,甘坪寺种畜场选用当地高大的优秀马种在甘加繁育,次年即产活马驹57匹,为同种繁育开辟了一条新路。1952年配母马111匹。1954年,该场的种公马除在本场集中为附近母马配种外,还组织了5个小组,为甘加牧民配母马159匹。此后直至八十年代,在玛曲县河曲马场等处,曾专门进行同种选育和杂交繁育,不断优化河曲马种的质量,使畜种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
  (二)牛种繁育
  牦牛
  民间以同种选育方式,有意在游牧中让未经驯化的野牠牛混入放牧群与家牦牛交配,更新血液,优化品种,牦牛配种期一般在7〜9月,农区提前1月左右,公母牛同群自然交配,也偶尔采用人工辅助交配。种公牛的选择以体格高大健壮,背平腰宽,胸广身长,腿粗、眼圆、鼻宽、毛长为佳。公母牦牛的混群比例为1:25〜40。公牛中除种公牛外,其余均被阉割,并随时对失去繁殖能力的种公牛及时淘汰。当地牧民对种公牛的选留很重视,并有和相邻地区互换种公牛的习惯。甘南牦牛在长期的同种选育中,曾先后引进过甘孜九龙牦公牛、青海大通半血野牦公牛、天祝白牦公牛等品种进行选配。在自然繁育和人工选育下,已繁育出几个“地方品系”的雏形。如体格较大的碌曲贡巴、李恰如牦牛;繁殖性能强的玛曲齐哈玛牦牛;适应灌丛草场牧放的卓尼车巴沟牦牛等。1976年5月,玛曲县阿万仓乡建立了牦牛选育场;尼玛乡沙合大队建立了牦牛本品种选育群,并选配7头优良牦公牛进行选育,效果显著。
  犏牛
  犏牛是牦牛和黄牛或黑白花牛等杂交的杂种一代牛。犏牛的外形介于父母双亲之间,略偏向母本,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和良好的适应性。犏牛分两种:以公黄牛和母牦牛杂交所生的称真犏牛,主要产于牧区;以公牦牛和母黄牛杂交所生的称假犏牛,主要产于农区及半农半牧区。犏牛的体尺、体重明显超过双亲,土黄牛与牦牛所产犏牛的体重公母分别为575.28公斤和292.09公斤,高岀牦牛50%,高出黄牛100%。犒雌牛的泌乳量相当于牦雌牛的2倍,黄雌牛的3倍;黑白花牛与牦雌牛交配所产的犏牛,体重相当于牦牛的2倍,所产犒雌牛的泌乳量相当于牦雌牛的3〜4倍。公犏牛无繁殖力,耕地和驮运能力比黄牛、牦牛约高1倍,且耐劳苦,耐粗饲,抗病力强,寿命长,是牛种中最优良的役畜品种。老龄犏牛屯肥快,省饲料,育肥4〜6个月,能产净肉200公斤左右。犏牛皮板面积大,韧性好,是优质皮革原料。1985年全州存栏犏牛10万余头,占牛总数的10.72%。
  尕力巴牛
  土黄公牛或牦公牛与犒雌牛交配所产后代称采力巴牛,前者称黄尕力巴,后者称牦尕力巴,均属杂交种间二代牛,其性能、体形均岀现“杂种解体”现象,无论公母,体形和性能均低于黄牛或牦牛,寿命短,耐力差。公尕力巴牛产后即被农牧民宰杀,保证犒雌牛产乳。公尕力巴牛无繁殖力,雌尕力巴牛配牦牛2〜3代后即成为转正牦牛,配黄公牛2〜3代后成为转正黄牛,民间称其为“三辈还祖”。雌尕力巴牛泌乳量150〜200公斤。公尕力巴牛体尺和役用能力略低于当地黄牛,产肉率低于当地牦牛,皮板质量次于黄牛、犏牛。1985年全州尕力巴牛存栏3.95万头,占牛总数的4%左右。
  黄牛
  州内黄牛种属蒙古牛类型。分布于舟曲、迭部、临潭、卓尼及夏河等一江两河流域。由于受地形、饲养条件及品种的影响,一般体形较小,公母牛体高分别为111.85厘米和101.35厘米,比国内平原地区的良种黄牛低约20厘米左右,生产性能较低,役用每对牛每小时耕地1.2亩。同种繁育效应不明显,主要用来与牦牛杂交生产犒牛。黄牛性情温顺,饲养方便,耐力强,寿命长。雌牛泌乳期产乳80一200公斤;皮板结实韧性好,为优质皮革原料。1985年全州存栏黄牛7.79万头,占牛总数的8.31%。
  (三)驴、骡
  当地驴为土种驴,体形矮小,蹄质坚实,耐粗饲,采食量小。主要分布在舟曲、临潭、卓尼、迭部等县的农区和半农半牧区,是州境东南部山区农牧民主要的驮载工具之一。一般驮载量50〜70公斤,日行30公里左右。驴在全州畜牧业中所占比重很小,同种繁育效应较差,繁殖缓慢。1949年全州驴存栏0.75万匹,五十年代发展到1.23万匹,六十年代初曾下降到0.39万匹,六十年代后期恢复,存栏数长期徘徊在1.2万匹左右。1990年底驴存栏1.25万匹。
  当地驴除同种繁育外,还用其与河曲马杂交产骡,所产后代有驴骡和马骡,以马骡较多,骡比驴有挽力强、体格高大健壮及易饲养诸优点。1949年全州骡存栏0.3万匹,五十年代发展到0.48万匹,到1990年底发展到1.23万匹。
  二、优良畜种引进
  早在中华民国时期,当地就开始引进各类牲畜良种,用来改良繁育本地土种,其中以牛、马、羊、猪品种引进较多。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了支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畜牧业生产,从各地选择优势品种,用无偿或有偿等各种方式,为甘南提供各类种畜。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畜牧业生产的发展,品种引进工作愈来愈受到当地政府的重视和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欢迎。
  (一~)牛种引进
  牦牛
  1976年7月,甘南州外贸局从天祝引进白牦公牛14头,投放在玛曲卫当良种场。
  1981年,州计委投资2万元,由夏河那义公社从青海、四川、玛曲等地购入雌牦牛1406头,投放各生产队饲养。
  1982年10月,夏河县从四川省甘孜州九龙县引进牦公牛15头,投放当地牦牛牧群。
  1987年5月,夏河县与碌曲李恰如牧场先后从青海省大通牛场引进半血野牦公牛15头与当地牦牛自然交配。黄牛
  甘南历年从外地引进的黄牛品种有:荷兰牛、赫福牛、三河牛、秦川牛、褐牛、早胜牛、科斯特罗姆牛、黑白花牛、安格斯牛等。
  1935年,夏河甘坪寺种畜场首次引进赫福牛、荷兰牛,到1946年已饲养21头。1953年4月,甘肃省农林厅给夏河县兽防站调拨秦川种公牛2头。1959年,从沈阳灰山牧场引进荷兰牛23头,其中公牛3头,母牛20头,起初饲养在州良种辅导站,后调夏河桑科种羊场。
  1960年,河曲马场引进科斯特罗姆公牛1头,后调往临夏。同年,州良种辅导站从内蒙呼伦贝尔盟引进三河牛250头,其中公牛50头。除本站留养公牛3头、母牛30头外,其余分配各县。1966年,又从该盟引进三河牛136头,分配给夏河、卓尼、玛曲、碌曲等县。1970年又引进三河牛178头,先分配给夏河县,后又专门成立三河牛场集中饲养。
  七十年代,临潭、卓尼两县数次引进秦川牛与当地黄牛混养繁育。1980年,舟曲县引进早胜种公牛22头。1984年,临潭县城关镇从包头引进黑白花奶牛23头。:1985年,省畜牧厅调拨给甘南州褐牛2头,由桑科种羊场饲养。同年6月,州牧研所引进安格斯、黑白花、西门达尔冻精投放玛曲阿孜试验站和阿万仓两个牦牛冻配点。
  (二)羊种引进
  绵羊
  州内历年引进的绵羊良种有:新疆细毛羊、甘肃高山细毛羊、德国美利奴羊、高加索细毛羊、考力代茨盖半细毛羊、边区莱斯特半细毛羊、三北羊、小尾寒羊、阿尔泰细毛羊、罗姆尼——马尔土羊等。
  1951年10月,省农林厅拨给甘坪寺种畜场兰哈种公羊(新疆细毛羊)13只;1958年9月,临潭县引进部分三北种公羊试改当地土种黑裘皮羊。六十年代从新疆引进细毛羊4200余只,分别饲养在西科河羊场、桑科种羊场和全州各地进行纯种繁育与杂交本地土种藏羊。七十年代继续引进新疆细毛羊近千只,七十年代末期,新疆细毛羊的引进陆续停止,改换其它羊种。
  1975年和1976年分两次引进茨盖半细毛母羊120只,公羊20只,投放西科河羊场和夏河、碌曲、玛曲3县。1984年,全州引进甘肃高山细毛种公羊543只,三北羊40只,边区莱斯特种公羊70只,投放各县饲养。1985年,临潭县引进高加索细毛种公羊432只;1988年4月,从山东省引进小尾寒羊22只,分别投放在古战、石门两地饲养。
  其它品种引入数量不等,时间不一。目前,除新疆细毛羊、茨盖半细毛羊、边区莱斯特半细毛羊、甘肃高山细毛羊、高加索细毛羊等品种州内还有存栏外,其它品种已绝迹。
  山羊
  引进山羊良种有沙能山羊、中卫裘皮山羊、盖县绒山羊等。
  1959年,州牧研所引进12只沙能山羊,投放夏河县美武(今佐盖曼玛)岗岔,为山羊引进之始。
  七十年代后,山羊引进以宁夏中卫山羊为主,其它山羊也有少量引进。1971年至1985年,夏河县先后引进宁夏中卫山羊448只,临潭、卓尼、舟曲3县引进400余只。全州共引进3000余只,现仍有大量存栏。
  1979一1980年由州畜牧局、宗教局投资从陕西省引进奶山羊572只,均属瑞士沙能山羊与陕西土种山羊杂交良种,后因适应性差全部死亡和外流。1981年5月,临潭县又从陕西引进奶山羊700余只,投放城关镇饲养。
  1980年,夏河县从辽宁盖县引进绒山羊40只,其中公羊13只,母羊27只,全部投放在麻当乡。
  (三)马种引进
  州内引进马种有:蒙古马、卡拉拜依马、顿河马、富拉基米尔马、阿尔泰马等。1960年起引进苏联重挽马,用人工授精方式选配本地河曲马。1961年7月,州家畜育种辅导站引进1匹苏联卡拉拜依乘挽兼用种公马,为当地13匹河曲母马人工授精。此外,国营河曲马场等牧场亦曾多次引进良种选配。
  (四)猪种引进
  州内引进猪种有:八眉猪、苏大白猪、垛山猪、巴克夏猪、约克夏猪、长.白猪、内江猪、新淮猪等。自六十年代起先后引进垛山猪、巴克夏等优良猪种改良当地猪,又购入临近各地的杂种猪,各类混杂。就数量而言,80%虽是杂种猪,但因血液混杂,饲养管理条件差,杂交优势难以发挥。
  (五)鸡兔种引进
  引进鸡种有:莱航鸡、星杂二八八、九斤黄、景白三系等。引进兔种有:玄狐、银狐、力克斯、安哥拉、青紫兰等。
  (六)其它良种引进
  引进良种有:东北雅罗鱼、虹鱒鱼、新疆水貂、瑞典水貂、意大利蜜蜂、日本二号蚯蚓等。第三节畜种改良
  —、黄牛改良
  州内的黄牛改良工作是从局部的土种选育、杂交繁育逐步转移到规模改良的。1952年,省农林厅给夏河兽防站调拨秦川种公牛2头,当年在拉卜楞一带配母牛144头,开始对当地黄牛导入杂交。1953年改良面扩大到达麦乡。
  1978-1981年,州牧研所与河曲马场、夏河兽防站合作引进海福特、黑白花、安格斯等良种公牛的冷冻精液,在河曲马场和夏河县桑科乡的母牦牛中进行了小范围的改良试验,1983年后,因冻配改良牦牛受胎率低,适应性较弱等原因未能大面积推广。
  黄牛改良在州内规模性起步是从1981年开始,夏河、临潭、卓尼3县率先进行,此后推广到舟曲、碌曲等县。改良以冻配为主,采取点、站结合的方式逐步推广。1981年在临潭古战乡仅设冻配点1处,当年授配母牛23头,次年成活牛犊1头。1982年临潭、卓尼、夏河3县在羊沙、冶力关、八角、大峪牧场、曲奥乡设点5处,是年共配母牛590头,次年即产活牛犊181头。1983年授配母牛1784头,次年产犊成活577头。1984年授配母牛3996头,次年产犊成活1335头。
  1985年,自治州采取对畜种改良实行奖励措施,决定每繁殖成活1头冻配杂种牛,给畜主、冻精站、技术人员各奖励人民币2元。是年全州冻配点站发展到47个,授配母牛4736头,次年产犊成活2011头。1986年设冻配点站39个,授配母牛3686头,次年产犊成活1827头。1987年全州冻配点有38个,授配母牛2765头,次年产犊成活1168头。1988年全州冻配点有26个,授配母牛2483头,其中野牦牛冻精改良502头。至1988年累计授配各类母牛20063头次,产活各类杂种牛犊7098头,繁殖率平均在40%左右。
  二、绵羊改良
  当地绵羊改良,可追溯到1934年夏河甘坪寺成立“西北畜牧改良场”时,该场主要进行绵羊改良和黄牛改良业务,场内曾饲养兰哈羊(新疆细毛羊)265只,用来杂交改良当地藏羊。1952年7月,甘坪寺种畜场引进13只兰哈种公羊,率先在甘加周围宣传改良,次年扩大到麻当乡。
  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前期,采取人工授精和本交相结合方式进行杂交改良,并逐步扩大到全州,杂种羊的数量迅速增加。1978年全州改良羊达到20.86万只,占绵羊总数的18.58%。到八十年代以后,牧区的绵羊改良处于停顿状态,只有临潭、卓尼等半农半牧区仍在坚持。如卓尼县申藏乡从1958年开始绵改,到1984年杂种羊存栏数已占绵羊总数的35%,其中大族村的杂种羊数达到绵羊总数的95%。
  1962年起,全州在用细毛羊改良当地藏羊的同时,由西北牧研所协助河曲马场和玛曲县欧拉乡重点进行半细毛羊杂交试验,到1966年产活杂种羊羔8000余只。经测定,用德国美利奴公羊杂交欧拉羊所产德X德欧一代母羊再用茨盖半细毛种公羊杂交所产茨X德欧二代杂种羊,在冬春有补饲、有棚圈保暖的条件下,能适应当地生态环境,产肉性能不亚于欧拉羊,剪毛量比欧拉羊高2倍,毛质1/3到1/2达到同质细毛和半细毛。1971年,引进茨盖半细毛羊和罗姆尼半细毛羊,在碌曲李恰如牧场和贡巴大队同新藏杂种母羊进行杂交试验,到1974年,这两个点共获得茨X新藏、罗X新藏杂种羊3000多只,经抽样鉴定证明,新茨X新藏二代杂种羊能适应高寒牧区粗放饲养,产肉性能虽稍低于藏羊,但剪毛量却比藏羊提高1一5倍,并有1/3与茨盖羊达到同质。1975年,碌曲、玛曲、夏河3县用茨盖半细毛种公羊同新藏杂种母羊杂交,次年产出一批茨X新藏杂种羊,羔羊成活率在补饲精料的条件下达到98.56%,普通为85%左右。1975年,省、州决定将“甘南半细毛羊育种”作为省列课题,确定李恰如牧场等4场1社3个大队共12万只绵羊作为半细毛羊育种基地,到1976年,7个试点共杂交土种、杂种母羊31868只,1977年生产出一、二代杂种羔羊26658只,成活21521只,成活率为80.73%,繁殖成活率为67.53%。是年,7个点用细毛羊杂交土种羊1758只,用半细毛羊杂交杂种母羊10090只,横交1400只,次年产杂种羔羊27528只,断奶成活22115只,成活率为80.37%,繁殖成活率为68.92%。1978年后,除李恰如牧场等试点单位仍在进行培育试验外,全州绵羊改良工作基本停止,普遍用土种公羊回交杂种母羊。
  三、绵羊改良基地建设
  以两河(大夏河、洗河)一江(白龙江)沿岸的乡镇为绵山羊改良基地,共有69个乡镇。其中以夏河县的麻当、唐东昂、王格尔塘、卡加曼、达麦乡;卓尼县的申藏、阿子滩、扎古录乡;临潭县的古战、新城、流顺、扁都、三岔乡;碌曲县的西仓、双岔乡等15个乡为重点绵羊改良基地。以茨X新藏杂交组合为主进行改良。临潭县的三岔乡为中心建立黑裘皮羊改良小区,改良发展黑裘皮羊。舟曲、迭部两县白龙江沿岸28个乡镇为山羊改良基地,引进良种山羊杂交改良。
  第二章饲草料
  第一节草场
  一、草地类型分布及面积
  州内草原广阔,牧草丰茂,是发展畜牧业的物质基础和优势资源。据《甘南藏族自治州农业区划资料》统计:全州草地总面积为4084.51万亩,占全州总面积的70.28%。大面积连片天然草地主要分布在夏河、碌曲、玛曲、卓尼4县,临潭、迭部、舟曲草地多与农田、森林相间,具体为临潭县123.16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3.02%;卓尼县498.5万亩,占12.2%;迭部县227.34万亩,占5.57%;舟曲县128.14万亩,占3.14%;夏河县1000.24万亩,占24.49%;碌曲县741.2万亩,占18.14%;玛曲县1365.93万亩(其中包括州级使用草地面积62万亩),占33.44%。据1979〜1982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天然草地资源调查:全州600亩以上连片的天然草地总面积为3758.3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3559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95%O全州草地共分7个草地类,17个草地组,29个草地型。
  (一)高山草甸草地类
  主要分布在境内积石山、西倾山、岷山、迭山、达里加山、太子山、白石山等较大山体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总面积201.5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为199.6万亩,占全州可利用草地面积的5.61%。平均亩产可食鲜草165公斤,17.69亩草地可载养1个羊单位。
  (二)亚高山草甸草地类
  此类草场分布垂直高度带幅在2700一4000米之间,是州内天然草地的主体,属分布面积最大‘,利用价值最高的草地类。总面积1992.1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1911.7万亩,占全州可利用草地面积的53.71%。平均亩产可食鲜草374.72公斤,7.79亩草地可载养1个羊单位。
  (三)亚高山灌丛草甸草地类
  分布在州内林线以上的山地阴坡及河谷两岸环境潮湿的地段。总面积1260.8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1188.3万亩,占全州可利用草地面积的33.39%,平均亩产可食鲜草291.03公斤,10.03亩草地可载养1个羊单位。
  (四)林间草甸草地类
  此类草地是由局部森林采伐或火烧后迹地上产生的次生植被形成,主要分布在迭部、舟曲、卓尼、夏河等县的林区,总面积42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11.3万亩,占全州可利用草地面积的0.32%。平均亩产可食鲜草236.31公斤,12.36亩草地可载养1个羊单位。
  (五)盐生草甸草地类
  此类草地是在半干旱气候条件下发育的以耐盐高大禾草为主的草地,多分布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河谷滩涂地上。总面积5.6万亩,其可利用草地面积5.3万亩,占全州可利用草地面积的0.15%。平均亩产可食鲜草479.75公斤,6.09亩草地可载养1个羊单位。
  (六)沼泽草甸草地类
  此类草地是在土壤过湿条件下发育形成的,在州内呈零星分布。主要分布在玛曲县黄河沿岸和高山夷平面地带。总面积207.6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为199.7万亩,占全州可利用草地面积的5.61%。平均亩产可食鲜草454.46公斤,6.43亩草地可载养1个羊单位。(七)山地草原草地类
  分布在白龙江、洮河、大夏河及其支流的河谷阳坡下部与低山丘陵阳坡,海拔多在1500〜2700米之间。总面积48.7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地面积为43万亩,占全州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21%。平均亩产可食鲜草160.78公斤,18.16亩草地可载养1个羊单位。
  二、草地质量
  甘南草地以草群杆身长、籽实饱和度高、盖度良好为显著特点。由于州内各类草场多种植物共生,提高了草地植被的覆盖度,增强了草原植被的稳定性、耐牧性,也是州内草地牧草产量高、草质营养丰富、自然载畜量大的主要原因。
  全州草地通过产草数量和质量来划分草地类型等级。“等”表示草场质量,以牧草适口性、营养成分和利用程度分为五等;“级”表示草地产草量,共分为八级。根据中国北方草地资源调査办公室拟定的等级划分标准和州内各类草地植物组成、利用程度及产草量判定,全州参加评价的草地面积共3758.3万亩, 其中可利用总面积3559万亩。
  甘南州各县草场产草量分级统计表单位,万亩第二节饲草资源
  一、天然草地饲草
  州内天然草地牧草丰茂,植被平均覆盖度在60%以上。组成草地植被的植物有94科、369属、947种,其中可食饲用植物890种,占总种数的94%。在适口性强、营养丰富、饲牧价值较高的植物中,禾本科有:垂穗披碱草、老芒麦、短柄草、看麦粮、小糠草、华雀麦、多节雀麦、无芒雀麦、大雀麦、发草、紫芒大麦、白草、猫尾草、垂穗鹅观草、硬杆鹅观草、青海鹅观草、华灰早熟禾、光檸早熟禾、草地早熟禾、密花早熟禾、赖草、马唐、宾麦草、紫羊茅、中华羊茅、藏异燕麦、细柄麦、双叉细柄茅、小画眉草、狗尾草、大针茅等109种;豆科有:救荒野豌豆、窄叶野豌豆、广布野豌豆、三齿野豌豆、野豌豆、歪头菜、花苜蓿(阴山扁蓿豆)、白花草木樨、黄花草木樨、天篮苜蓿、牧地香豌豆、塘谷耳黄萇、多枝黄英等35种;莎草科有:华扁穗草、蒿草、矮蒿草、高山蒿草、线叶蒿草、四川蒿草、岷县蒿草、喜马拉雅蒿草、玛曲蒿草、密生苔草、黑褐苔草等21种;菊科有:瑞岑草、草地凤毛菊、草甸凤毛菊、川藏蒲公英、狗哇花、绒叶刺儿菜、细叶亚菊等42种。还有蔷薇科、蓼科、藜科等17科49种。植物中能降低草地生产力或家畜误食致病的有毒、有刺植物统称毒害草,是标志草地退化的草种,有毛萇科的甘青乌头、园叶乌头、铁棒槌、翠雀花、单花翠雀、飞燕草、毛萇等;罂粟科的有糙叶黄堇、红花缘绒蒿、节裂角茴香等;豆科的有黄花棘豆、光叶黄花、苦马豆等;大戟科有:泽漆、猫眼草;龙胆科有喉花草、大花龙胆;禾本科有醉马草等。
  除以上所列外,境内还有百合科、茄科、菊科、瑞香科等天然牧草共10科23属69种,多分布于次生裸地、重牧退化草地及旱化灌木草丛草地。
  全州可利用草场平均亩产鲜草336.67公斤,鲜草总贮藏量1295506.16万公斤。
  二、人工栽培饲草
  甘南历史上就有小面积圈滩栽培饲草的习惯,品种以1年生燕麦草和圆根为主。大面积围栏种草、耕地退耕种草始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从1980年到1985年,全州累计种草面积达32.49万亩,平均亩产青干草.462.96公斤,总产达1.5亿公斤。在种草总面积中,耕地退耕种草19.4万亩,占59.71%,三荒地种草13.09万亩,占40.29%。栽培的多年生草种有:紫花苜蓿、红豆草、老芒麦、垂穗披碱草、无芒雀麦和2年生草木樨;1年生草种有:青燕麦、箭舌豌豆和青油菜。
  1971-1988年间,州草原工作队、州畜牧兽医研究所、畜牧学校、各县草原站、州县国营牧场及牧草种子繁殖场站等单位从国内外先后引进、驯化了一批优良草种,经过筛选后在全州进行区域试验,确定老芒麦、垂穗披碱草、中华羊茅、无芒雀麦、燕麦、圆根、春箭舌豌豆7种优良草种为甘南人工栽培饲草的基本品种,另选定大雀麦、华龙早熟禾、阴山扁蓿豆等有发展前途的草种为试种品种。
  三、农作物秸衣饲草
  州内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有青棵、小麦、蚕豆、豌豆、大麦、油菜籽、谷子、糜子、高粱、玉米等。这些农作物的秸衣为畜牧业贮藏着丰富的饲草资源,年总产16075.03万公斤,饲用量14039.34万公斤,占总产量的87.34%。全州每年各类秸衣的贮量比重情况各有差异。全州农作物秸衣产量饲用量统计表单位:万公斤
  第三节饲料资源
  据198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饲料资源调查,州内饲料资源可分为谷实、糠鉄、饼粕、多汁性块根、糟渣、藤蔓树叶、动物骨血内脏、矿物质8类。
  一、谷实饲料
  谷实作为饲料的品种有玉米、蚕豆、豌豆、青棵、燕麦等。以1983年统计数据为例,是年全州粮食总产量7440.27万公斤,饲料留量共1577.85万公斤,占粮食总产量的21.27%。其中,玉米130万公斤,占饲料留量的8.24%;蚕豆446.63万公斤,占饲料留量的28.31%;豌豆286.55万公斤,占饲料留量的18.16%;青棵546.34万公斤,占饲料留量的34.63%;燕麦168.34万公斤,占饲料留量的10.67%。另外从外地调入134.36万公斤。
  谷实饲料中的玉米除舟曲县有少量种植外,大部分从外地调入。蚕豆种植地主要分布在卓尼、迭部两县,舟曲、临潭、夏河等县亦有少量种植;豌豆除玛曲县外,其它各县均有分布,其中以临潭、夏河两县的种植面最广,产量最高。青棵主要分布在夏河县,占总产量的52.34%,临潭、卓尼、迭部、碌曲4县亦有少量分布;燕麦主要分布在临潭县,占总饲料留量的40.18%。二、糠魏类饲料
  糠隸类饲料包括小麦、青棵鉄皮、玉米皮、糜糠、谷糠、高梁糠等。总产量345.18万公斤,饲料总量338.69万公斤,占总产量的98.12%。在糠鉄饲料中,隸皮319.49万公斤,饲料量312一89万公斤,占糠鉄饲料总量的92.38%;玉米皮15.86万公斤,饲料量15.86万公斤,占4.68%;糜糠4.43万公斤,饲料量4.43万公斤,占1.31%;谷糠4万公斤,饲料量4万公斤,占1.19%;高梁糠1.52万公斤,饲料量1.52万公斤,占0.45%。糠鉄饲料产地主要分布在舟曲、临潭、卓尼、迭部、夏河等县,碌曲、玛曲多依赖外地调入。
  三、饼粕类饲料
  主要有菜籽饼和胡麻饼(当地俗称油渣),总产量154.93万公斤,饲料量124.83万公斤,占总产量的80.75%。其中菜籽饼148.86万公斤,饲料量119.71公斤,占80.41%;胡麻饼6.1万公斤,饲料量5.12万公斤,占83.93%。菜籽饼的主要产地分布在临潭、卓尼两县,夏河、碌曲等县亦有分布,胡麻饼的主要产地在临潭、卓尼及舟曲县。
  四、多汁饲料
  多汁饲料主要包括马铃薯、圆根、甜菜、各类蔬菜等多汁类根叶品种。总产量4186.04万公斤,饲用量1458.12万公斤,占总产量的34.84%。其中马铃薯2026.95万公斤,饲用量146-37万公斤,占7.22%;甜菜5.57万公斤,饲用量5.29万公斤,占94.97%;圆根1817.61万公斤,饲用量1272.36万公斤,占70%;蔬菜296.19万公斤,饲用量31.21万公斤,占10.54%;甜菜叶3.63万公斤,饲用量2.9万公斤,占79.89%。多汁类饲料除玛曲、碌曲两县夕卜,其余各县均有分布。
  五、糟渣饲料
  糟渣饲料主要有豆腐渣、醋糟,其次有少量的粉渣和酱渣。总产量109.06万公斤,全部饲用。其中豆腐渣68.18万公斤,占总产量的62.52%;醋糟23.4万公斤,占总产量的21.46%;粉渣2.03万公斤,占1.86%;酱渣0.45万公斤,占总产量的0.41%。糟渣类饲料在全州各地均在数量不同的分布,产地以城镇较为集中。六、藤蔓树叶类饲料
  主要包括各类庭院种植树叶及农作物藤蔓等。总产量1256.36万公斤,饲用量588.23万公斤,占总产量的42.84%,其中树叶总产量1044.01万公斤,饲用量536.24万公斤,占总产量的51.36%;马铃薯蔓总产量212.36万公斤,但未加工调制,尚未推广饲用。
  七、动物骨血饲料
  动物骨血饲料主要指家畜宰杀后的鲜血、内脏、杂骨等,总产量894.23万公斤,其中鲜血量83.68万公斤,占9.36%;内脏253.73万公斤,占28.37%;杂骨556.82万公斤,占62.27%。产区以玛曲、碌曲、夏河县为主。
  八、矿物质饲料
  矿物质饲料贮存于各类矿藏之中,主要有石膏、石灰石、盐碱土等。州内石膏总贮藏量为7238万吨,石灰石2200万吨,主要用于建筑业,尚未在饲料工业中开发利用。民间仅沿袭牲畜舔食盐土的习惯,少量饲喂食盐。全州各地牧区、半农半牧区及农区均有固定的盐土点供牲畜舔食。
  第四节饲草料种植
  一、草种繁育经营
  (一)草种引进
  1960年,甘肃省草原工作队和西北畜牧兽医所牧草研究室分别在河曲马场和玛曲县设点,引进国内外饲草种子86种,进行栽培试验和推广。1973年河曲马场引进饲用大麦、青棵、燕麦共28个品种进行栽培试验。1977年,从皇城羊场引进老芒麦种子750公斤,种植300亩,次年种籽未完全成熟。此外,还对引进的其它优良草种27种进行栽培试验。1981〜1988年,州草原工作队在合作点共引进草种123种,其中禾本科91种,豆科32种。经试种成功并推广的品种有老芒麦、察北披碱草、无芒雀麦、紫羊茅、扁穗冰草、饲用燕麦等41种。采集当地野生优良草种31种栽培驯化繁育草种,并向州外交流。州草原工作队还在夏河甘加设点进行引进草种试验,先后引进草种58种,其中禾本科36种,豆科18种,其它科类4种。在禾本科中能结籽成熟的品种有老芒麦等20种;豆科草中有草原豌豆、聚合草2种。同时,碌曲、夏河、玛曲等县及部分国营场站积极引进牧草进行种植试验及推广,逐步选留了一批适宜本地种植的牧草。
  (二)草种繁殖
  1966年建立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甘加牧草种子繁殖场,拥有试验地5500亩,拖拉机6台,联合收割机3台,农机具配套,从耕翻播种,收割脱粒,清杂入库基本实现机械化。该场以繁殖草种为主,年产量20〜30万公斤。1979年,从山丹军马场引进山丹老芒麦草种,当年种植441亩,次年收获草种5万公斤,平均亩产113.9公斤。至1990年已为全州提供各类种子410万公斤,是州繁殖饲草种子的主要基地。当时,夏河县种羊场和县饲料厂的夹东滩饲料基地,已有年产燕麦种子20万公斤的能力。各县亦分别建有自己的种子基地,农牧户也开始建有种子田,种植面积扩大。1985年全州共种植饲草27.8万亩,收获燕麦籽150多万公斤,多年生草籽15万公斤。
  (三)种子经管
  全州饲草种子年调剂量一般在40〜60万公斤之间,其中调出量约5〜15万公斤,主要品种有燕麦、老芒麦、垂穗披碱草等,大部调往州外的临夏、定西、陇南等地,部分还远销青海、西藏、宁夏、河北、云南、四川等省区。1960年,甘南州人委调拨各地燕麦种子51.5万公斤,苜蓿、草木樨、萝卜种子2.69万公斤。同年还下达了60万公斤草籽采集收购指标。
  六十年代中期,草种收购量逐年增加,七十年代草种购销趋于稳定,八十年代初,草种经营量逐年上升,1985年全州调运经营各类草种45.85万公斤。
  1983年由团中央、农牧渔业部、教育部、林业部发起组织的全国青少年 “采集草籽树种,支援甘肃改变面貌”活动,支援甘南多类草种2.05万公斤。
  二、饲草料种植
  历史上甘南虽有人工栽培牧草的习惯,但多以小面积的圈滩栽培为主,牧区的牲畜补饲主要依靠打贮天然牧草。1953年5月,甘坪寺种畜场在甘加仁爱村开垦饲草基地400亩,当年种植青燕麦,每亩收青干燕麦草600公斤,为牧区种草开创了先例,此后在各县开始推广,但种植面积较小。
  1966年开始恢复弃耕地平整种草,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是年,全州共恢复弃耕地种植饲草78万亩。“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片面提倡“以粮为纲”,提出“开光荒山,牛羊上山”的错误口号,将大面积饲草地垦为农田,牧草种植濒临停顿,仅在农作物无法成熟的牧区继续种植青燕麦补饲牲畜。
  1976年后,全州饲草料种植业又开始恢复,种植面积逐步增加。是年全州种植各类饲草8.84万亩。1983年达到12.14万亩。1984年全州饲草种植进入高潮,部分地区转入退耕地种草和三荒地种草。是年,共种植饲草23.54万亩,其中夏河县种植4.12万亩,碌曲县2.31万亩,玛曲县0.63万亩,卓尼县2.62万亩。夏河县牧机站自成立以来,以机耕种草、改良草原为主要业务,到1985年,机械化种草累计达26万亩,其中种植多年生牧草11.5万亩,耕翻种草8.1万亩,划破补播种草6.9万亩,创造了全州耕翻种植人工草场亩产鲜草1500公斤的纪录,相当于天然草场亩产量的7~8倍,仅1985年就收获青干草4000多万公斤,收燕麦籽150多万公斤,多年生草籽15万公斤。1987年,碌曲、玛曲、夏河3个牧业县实行了草场承包责任制,调动了群众自筹资金搞围栏种草的积极性,是年国家投资123万元,集体投资0.25万元,群众自筹7.1万元,共围栏种草25.7万亩。1990年,全州种草17.49万亩,其中三荒地种草0.63万亩,草田轮作种草0.5万亩,种植一年生饲草16.31万亩。
  第五节饲草料加工
  一、饲草料青贮
  从1958年开始,州内各地应用新技术加工调制农作物秸秆和人工栽培牧草,全州共青贮饲草料2285万公斤,碱化饲料795万公斤。
  1960一1974年,州内牧区县主要以饲草料基地种植的青燕麦、青油籽等饲草料调制青干草,窖贮或晾干备冬春补饲。1972年时,全州牧区已有266个生产队建立了饲草料基地,共种植各类饲草料2.5万亩,青贮饲草3206万公斤, 贮饲料44万公斤。
  1975年碌曲李恰如牧场用青燕麦草、青干草、圆根等作原料,试制青贮饲草获得成功。次年,玛曲县尼玛公社沙河大队试制青贮饲料3.5万公斤获得成功。1977年9月下旬起由李恰如牧场在郎木寺公社贡巴大队试贮青饲料9窖,共贮各类饲草25万公斤,翌年春季开窖,全部青贮成功。青贮野草和燕麦草,单贮颜色呈黄绿色,混贮的呈黄褐色,都有微酸的果香味,品质良好。此后在全州进行推广。1978年除临潭、舟曲2县外,其余5县共建青贮窖146个,青贮青燕麦和野生牧草190万公斤。
  1983年,夏河县畜牧局在曲奥、王格尔塘试种青贮玉米21.6亩,亩产青秆0.32一0.52万公斤,用塑料袋青贮389袋,共68万公斤,用塑料薄膜堆垛覆盖青贮2堆、16万公斤,均获成功。:1989年全州青贮饲料170万公斤,氨化饲料5万公斤。青贮饲草料在州内已全面推广。
  二、饲料加工
  共和国成立后甘南的饲料加工业才逐渐起步,但加工设备简陋,技术落后,发展缓慢。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有了较快的发展。1984年,州畜牧兽医工作站在夏河桑科种羊场进行颗粒饲料的试制和饲喂试验。1985年,卓尼草原站饲料厂首次生产混合饲料5万公斤,来料加工14.92万公斤。1988年,全州各类饲料的生产量已达1034.8万公斤,其中配(混)合饲料367.7万公,颗粒饲料11万公斤,粗饲料305.6万公斤,精饲料87.5万公斤,青贮饲料263万公斤。全州下拨饲料粮87.5万公斤,调济供应135万公斤。饲料粮基本上保证了畜牧系统饲料厂(点)的精料来源。1990年,全州生产配合饲料158.8万公斤,草粉201.5万公斤。
  第三章畜牧业
  第一节古代畜牧业
  甘南畜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洮河、白龙江、大夏河流域古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马、牛、羊、猪、犬、鸡等畜禽骨骼残骸证明,甘南地区的畜牧业从新石器时期即存在和发展。
  夏朝时,居住在甘南地区的羌氐部族,以原始的游牧和猎取为主要生活来源,过着“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的放牧狩猎生活。商周时期,在白龙江和洮河流域,已饲养着猪、牛、羊、马、犬等家畜,供其食用、御寒和祭祀。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设立牧师令主管畜牧。居住在白龙江流域以白马为图腾的羌族善于养马。生活在黄河首曲和洮河流域的羌族部落亦以放牧为主要生产活动。秦末楚汉战乱,牲畜损失严重,特别是马匹,常常供不应求。汉初采取“屯兵戎地”、“移民实边”、“奖励牧畜繁殖”的政策。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天水、陇西、北地、上郡与关中同俗,然而羌中之利,北去戎翟之畜,畜牧为天下饶”。证明当时羌中的畜牧业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
  东汉时,境内还设有归陇西郡辖的牧师苑掌管畜牧业。当地羌民牧养马、牛、羊、猪等家畜,并以马、牛作为耕地和运输的主要役畜。各类畜产品除自食自用外,还用来交易换取其它生活用品。三国时,战争频繁,魏蜀双方经常从羌中、河曲等处牧放牦牛、马、羊的牧区购马充军。曹魏政权还对羌民实施怀柔政策,“劝课农桑畜牧”,饲养豕、牛、马、羊、驴、骡。西晋末,吐谷浑族占据洮西及黄河首曲地,逐水草放牧,设毡帐居住,以肉酪为粮。
  十六国时期,由于战争频繁,各地互相掠夺畜产品,使吐谷浑地区的畜牧业转入低谷,马匹损失尤为严重。唐代,朝廷更进一步重视畜牧业生产的发展,特别重视马政管理。今属甘南的大部分地区成朝廷的养马基地,并经常与邻近的吐谷浑互市。民间养畜以牛羊为主,牛为髦牛(牦牛),羊有蛮羊(藏绵羊)和芍羊(山羊)。吐蕃占据时,以黄河九曲之地为天然牧场,牧养牲畜有马、犬、羊、豕等,并设有管理牧业的司职,管理耕畜者称“楚本”,管理放牧者称“匕牧”。当时已逐渐掌握了牲畜的土种繁育、普通病症的诊断治疗及阉马、驯马技术。“安史之乱”后,吐蕃数次攻陷陇右,尽得官马,徙洮西及黄河九曲牧养,为甘南地区的畜牧业尤其是养马业打下了基础。驰名的优势土种河曲马便从此开始,逐渐演化混血形成。
  确厮啰统治时的牧民以饲养羊、马、牦牛为主。他们已积累了经营牧业生产的丰富经验,尤善养马,还用牦牛和黄牛杂交生产犒牛。
  元代,蒙古族统一全国,境内均属元廷放牧之地。甘肃行省官牧设于夏河甘加等处。在牧区采取大群放牧方式。
  明代,由于军屯、民屯业的兴起,家畜饲养业亦普遍发展,境内临潭、卓尼洮河流域为屯地,多饲牧羊、马、牦牛等畜。清代,境内曾设洮州厅,兼理茶马交易业。其间,今卓尼、夏河、舟曲等地实行部族土司自治,畜牧业发展较快。
  到中华民国时期,甘南的畜牧业已具规模,主要牲畜种类有马、牛(牦牛、黄牛、犒牛),羊(藏羊、山羊)、骡、驴、猪(合作土种猪)等。据张元彬《拉卜楞之畜牧》(新青海1937年5卷一期)统计:“拉卜楞有马35750匹;牛23750头,绵羊116.9万只,山羊3000只,驴有2100头”。据民国30年西北经济研究调查估计:卓尼有绵羊71516只,山羊138191只,马26342匹,牛46910头,猪33960头,乳牛约25000头左右。
  到1949年共和国成立前夕,甘南各类牲畜存栏1207000头,仅拉卜楞寺院有马9500余匹,牛9400余头,羊36000余只。
  第二节机构沿革
  一、行政管理机构
  (―)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局
  1953年10月,甘南藏族自治区成立(旋即改为自治州),在州政府序列设立畜牧处,负责管理全州畜牧业。1961年12月28日,畜牧处更名为畜牧局。1963年10月10日,州畜牧局复名畜牧处。1967年“文革”中,畜牧处受到冲击,工作陷于瘫痪状态。1968年2月,成立州革命委员会,下设3部1室,农牧办公室负责管理全州农牧业生产。年底,自治州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下设农牧局,管理全州农牧业生产。1973年,恢复州畜牧局。1990年州畜牧局内设办公室、草原建设科、计财科、畜牧兽医科、生产经营科教科5个科室,在职职工27人,其中行政人员12人,业务人员10人,工人5人。局直属单位有:州牧研所、州畜牧学校、州畜牧兽医站、州草原工作队、州动物检疫站、河曲马场、玛曲渔场、州畜牧综合实验场等。
  (二)各县畜牧局
  1951年7月27日,夏河成立农牧兽医科,负责夏河、碌曲、玛曲3县的畜牧兽医工作;卓尼成立农牧兽医科,负责卓尼、临潭两县的畜牧兽医工作。各区配有畜牧助理员1名。
  1955年,碌曲、玛曲、舟曲3县相继设立畜牧科,分别管理各县畜牧工作。
  1958年至1962年各县畜牧机构随行政区划的变更而变更。各县先后在县人民委员会下设畜牧科。
  1967年“文化大革命”中,各县畜牧管理机构受到冲击。各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畜牧业均由生产指挥部下属的农牧组负责管理。1968年底,各县先后在生产指挥部下设立农牧局。为科级行政单位,兼管全县农牧业。
  1981年,各县人民政府成立,先后设立畜牧局、农牧局。为县政府下设管理畜牧业的职能机构。
  截止1990年底,全州所属7县中,除临潭、舟曲、迭部为农牧局,兼管全县农牧业生产,夏河、卓尼、碌曲、玛曲4县设畜牧局,为专管各县畜牧业生产的行政管理机构。
  二、畜牧兽医机构
  (一)州县畜牧兽医机构
  1937年,西北兽医防疫处在夏河设立拉卜楞兽医防治站,时有工作人员4名,1941年停办。1942年,甘肃省兽医防治大队下设洮岷分队,在甘南等地巡回防疫。
  1951年4月,甘肃省农林厅在夏河建立拉卜楞兽医防治站,次年更名为夏河畜牧兽医站。后又更名为甘南第一畜牧兽医站。
  1954年8月,原岷县的畜牧兽医站迁往卓尼,成立了甘南第二畜牧兽医站,与更名后的第一畜牧兽医站受省农林厅和甘南自治区政府的双重领导。
  1955年,玛曲畜牧兽医站成立。
  1956年,甘南兽防队、甘南兽医实验诊断室在夏河成立,同年舟曲、临潭、碌曲县畜牧兽医站成立。
  1958年7月1日,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简称牧研所)成立,同时撤销兽医实验诊断室。
  1958年12月,各县建置变更,原县属畜牧兽医机构亦随新建置设立、合并、更名。州牧研所与兽防队合并仍称牧研所。次年4月,兽防队与牧研所分设,称州畜牧兽医工作队。
  1962年1月,各县恢复原建置,各县畜牧兽医机构亦恢复旧称,另设迭部县畜牧兽医站。
  1962年4月5日,成立夏河农畜检疫站。1965年7月20日,州人委决定:原“甘肃省夏河家畜检疫站”更名为“甘南藏族自治州家畜检疫站”;原“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工作站”更名为“甘肃省畜牧兽医防疫总站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分站“。1968年9月,州畜牧兽医分站、牧研所、家畜检疫站归并成立“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站革命委员会”。各县亦先后成立此性质的“革委会” 主持工作,一直维持到1975年初才恢复原建置和名称。
  1978年1月14日,中共甘南州委决定,将原属科级事业单位的州牧研所升格为副县级单位,工作性质亦由服务性逐渐转移为科研技术推广。
  二、兽医网点建设
  1958年全州实现人民公社化后,临潭县各公社组织当地中兽医成立了集体性质的公社兽医站14个。
  1959年龙迭县成立了龙迭县人民公社畜牧部,兽疫防治工作由55个民间兽医承担,曾在1956年至1959年3年中完成预防注射牲畜61902匹(只)的任务。
  1960年生活困难时期,临潭县39名公社不脱产兽医中,有26名回家务农,14个公社站至1961年底仅存7个。
  1960年至1963年10月,全州建起了乡畜牧兽医站22个,有畜牧兽医人员319名,至1968年,全州畜牧兽医机构在原基础上新建乡站47个(夏河11个、卓尼3个、迭部7个、临潭8个、舟曲18个)。
  1968年12月,玛曲县尼玛乡完玛村建起了全州第一个村兽医站。1973年8月,全州畜牧兽医现场会议在玛曲县召开,会议主要学习推广尼玛乡建立三级兽医网,实行中西医结合、开展群防群治的经验。1976年4月中旬,在合作召开的全州畜牧局长、畜牧兽医站长会议上提出了《关于建立全州三级兽医网、巩固发展兽医合作医疗制度的意见》,进一步推动各县乡村兽医服务机构建设的步伐。至年底,全州共建起乡畜牧兽医站84个,配备人员254人(其中含赤脚兽医77人)。玛曲、碌曲、夏河、迭部实现了乡乡有站;并设村兽医所(站)132个,有赤脚兽医331人;牧区每个自然村设防疫员1〜2名,半农半牧区、农区的每个村委会设防疫员1〜2名,共1354名。玛曲县7个乡的32个村在1974年底全部建起了兽医所(站)。
  截止1989年底,全州108个乡镇中,除夏河县拉卜楞、合作两个镇未建站外,其余106个乡镇都建立了乡级畜牧兽医站;甘加、桑科两乡建立了草原分站。除卓尼县的17个乡站1987年由县上确定下放乡政府统一管理外,其余各县的乡站均实行人事、财务、业务3权归县站的管理体制。
  三、检疫网点建设
  1965年以前,甘南州的牲畜检疫由州畜牧兽医工作站、州牧研所及各县畜牧兽医工作站互相协调进行。
  1962年夏河县畜牧兽医工作站抽调2人,在合作建立了甘南州第一个畜禽检疫机构一夏河县合作家畜检疫站。1965年该站更名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动物检疫站。1986年甘肃省畜牧厅批准甘南兽医卫生监督员36名,兽医卫生检疫员127名。1989年底,甘南州动物检疫站有职工18人,全站有髙级兽医师1人,兽医师6人,助理兽医师7人,未定职称1人;兽医卫生监督员5人,检疫员12人,工人3人。主要负责协调全州的产地、市场、运输检疫、兽医卫生监督管理、合作地区的市场检疫(1987年移交夏河县那吾乡畜牧兽医工作站)、业务培训指导等。各县的产地检疫由县畜牧兽医站组织各乡业务干部完成,市场及运输检疫由县站成立的检疫组或指定的专人负责完成。7县(含乡)有兽医卫生监督员22名,检疫员113名。其中碌曲县有监督员3名,检疫员8名;玛曲县有监督员2名,检疫员10名;夏河县有监督员4名,检疫员24名;临潭县有监督员5名,检疫员23名;卓尼县有监督员3名,检疫员17名;舟曲县有监督员3名,检疫员22名;迭部县有监督员2名,检疫员9名。1985年省、州检疫站协助临潭县畜牧兽医站在新城乡设立检疫点,开展市场检疫工作。夏河在土门关,碌曲在桥头设有交通检疫点,辅助工作。
  四、草原管理机构
  1957年7月,甘南州草原工作站在合作成立。同年11月,州畜牧处又拨款3.5万元,协助成立了玛曲县草原工作站。1958年11月,甘南州草原站迁往玛曲,与县站合并称玛曲草原站,并抽调部分人员组建成立了碌曲、夏河两县草原站。
  1962年,各县建置变更后,曾先后成立了草原站,旋即撤销。财产、人员移当地畜牧兽医工作站,各站内均分有1~2名工作人员负责草原管理。
  1976年3月8日,甘南草原工作队成立,与州畜牧所合署办公,有专业人员5名。1979年9月270,甘南州草原工作队单设,负责全州草原建设管理。1983年,卓尼县草原站成立。
  1984年,临潭县草原站成立。
  1987年,迭部县草原站成立;到1988年,全州除舟曲县外,各县先后成立了草原工作站,为科级事业单位。1989年8月,州政府决定将州草原工作队更名为甘南州草原工作站,与全州各县站担负全州草原管理工作。
  1988年,又建立了甘南州草原监理站和玛曲、碌曲、夏河、卓尼、临潭、迭部6县草原监理所,均为事业单位,分别与各县草原站为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第三节畜牧业经济管理
  一、草场管理
  (―)民间管理组织与管理方式
  共和国成立前,甘南地区的草原管理与利用有“兵马田地”和“格尔岗吾”两种形式。
  “兵马田地”制自明清以来,卓尼杨土司,辖境以畜牧业为主,农业为副,农牧兼营。其土地、草原管理的最高首领为土司和僧纲,下设土司衙门及基层组织四十八旗和十六掌采。这些基层组织通过各村、部落的小头人管理民事,土地、草山等主要生产资料属土司所有。给定居地的属民仅划给一份土地、草山,森林则归部落公有,由部落头人管理。领取土地采书(执照)的属民“平时为民,战时为兵”,不论农区种田,还是牧区放牧牲畜,均须按时向土司交纳贡品,牧区以马、牛、羊、酥油等畜产品和土特产品为主。
  “格尔岗吾”制是寺院统辖部落的基层民间组织,意为“帐圈的头人”或牧区管理者。“格尔岗吾”下设“秋德合”组织,专门负责管理草原。每年7月,“秋德合”组织成立,开始统管本部落帐圈的放牧、搬迁、轮牧事宜。以维护部落公共利益为目的,监督部落内外牧民执行格尔岗吾制定的草原管理制度,防止和监视其它部落的侵牧。“秋德合”组织的组成人员采取按户轮流或按小族轮流的方式,每年轮换一次,其成员自带马匹、枪支及食物,由部落头人率领,分巡外、巡内两组,主要担负本部落当年7月至翌年2月间的草山巡视保护任务,直至新的“秋德合”组成。巡外组自接管任务到移交任务为止,一般以春夏至实行草山管制集体轮牧时才重新改组;巡内组自组成到整个草原轮牧后,各户分散放牧为止。每个“格尔岗吾”授权各自的“秋德合”组织对部落内外违犯草山管理制度的事件和当事人进行处罚,视其情节给予罚马、牛、羊、粮食、酥油等物品。每个“格尔岗吾”组织内部的牧民,可在规定的草山区域内自由放牧,对外部侵牧者,则给予严重处罚。
  (二)区域管理与纠纷调处
  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废除了不合理的旧例旧规,建立了各级草原管理委员会,制订了新的草原管理办法,进行区域管理,牧地安排,调解纠纷。五十年代初期,各级草原管理组织以调解草山纠纷为主,到1953年全州共调解各种纠纷1700多件。1959年在甘南州委和州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全州进行了草原调查与规划工作,确定了草原使用范围,调剂了草场余缺,划分了各县、社、队的草原界线,规划季节牧场;建立健全了草原管理组织和制度。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甘肃省实施草原法细则》、《甘南藏族自治州草原管理办法》颁布以来,全州牧区各县都制定了草原管理暂行办法或规定,牧区乡、村成立了由干部和有威望的村民组成的乡、村两级草原管理委员会或小组,使草地管理进入了以法治草,以法兴草的新阶段。全州各地还动用法律手段,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处理了一些破坏草地建设设施的案件。夏河县那吾乡200多亩围栏草地遭到破坏后,县上组织人员进行了调查和处理,给乡政府罚款1.2万元,并在全县进行了通报批评。佐盖曼玛乡围栏草地有12根角铁被盗,部分草地围栏设施被破坏,当地派出所在查处中,对肇事者除罚款外,还给予拘留处罚。1989年玛曲县270亩抗灾保畜基地围栏全部被破坏,即将收割的燕麦草被部分牧民抢收,经济损失达53076.71元。事件发生后州、县畜牧主管部门及时组成调查组,深入现场进行调查。玛曲县人民政府专门召开县长办公会议,作岀处理决定,对肇事者一律罚款200元,凡盗窃设施者,全部交回设施,罚金全部上交县财政专项用于重建围栏。
  (三)草场承包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甘南藏族自治州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政府,对农牧区的经济体制进行了大力的调整和改革。1981年在碌曲县尕海乡进行牧业联产承包到户试点的基础上,在全州牧区推广。1984年6月,州委、州政府召开全州草场承包工作会议,要求加快草场承包步伐,并确定了承包的原则。1987年州委、州政府又召开全州畜牧工作会议,集中讨论了草场承包,做岀了《关于认真落实和完善草场承包责任制的决定》,是年底,碌曲、玛曲、夏河3个牧业县的1481.5万亩草地已实行承包,占3县可利用草地面积2707万亩的52.9%,其中冬春草地占已承包的70%,包到户与联户的80.4%,包到自然村的19.6%,凡承包的草地,由县政府颁发了草原使用证。1990年底,州委、州政府围绕突破畜牧业生产徘徊局面,力争今后5年再上一个新的发展台阶,再次召开全州畜牧工作会议,重新修定颁布《关于认真落实和完善草场承包责任制的决定》,完善了草场承包政策。
  (四)草场围栏
  随着草畜双承包责任制的逐步完善,使草地用、管、建有机结合,实行谁承包,谁建设,谁管护,谁受益,加快了草场建设步伐。碌曲县从1985年至1988年,牧民群众自筹资金7.53万元,4年中每围栏一亩,群众投资比例分别为0.5元、0.8元、1元、1.5元。群众投资比例逐年提高。玛艾乡红科村一个联户承包1.7万亩草地,围成一片,四季草地都在其中,按季划片轮牧。东海、郎木寺等地,以户或联户为单位围建了冬春放牧或供瘦弱牲畜放牧的草地。1987年玛曲县采取了凡要求建设围栏者,均以联户或户为单位自筹资金10%,并与草场承包同步进行,谁先承包并筹足资金谁先围栏。曼尔玛、木西合、欧拉、欧拉秀玛和尼玛5个乡的联户或户自筹资金2.4万元,占全县围栏投资的9%,共围栏草地3608亩。1988年围栏草地18275亩,群众投资4.05万元,占总投资的15%。夏河县1988年围栏2581亩,群众投资1.28万元,占总投资的10%。夏河县的甘加乡、桑科乡将围栏草地承包到自然村,由村民小组统一管理,统一组织放牧利用,有严格的管理制度,落实了责、权、利结合,管、建、用一体化的措施。
  (五)草原监理
  1988年甘南州建立了草原监理站,碌曲、玛曲、夏河、卓尼、迭部5县建立了草原监理所。以县、乡、村草管会和草原监理点为基础,州、县草原监理站(所)为骨干,建立健全了草原监理系统。碌曲、玛曲等县草原监理所依照草原法和州、县政府有关收费规定,开展征收草原费的工作。甘南州草原工作站1990年在碌曲县玛艾乡进行了“草场登记,以草定畜”的调查试点,探讨草原的用、管、建和责、权、利紧密结合的办法,把草场承包单位的草场四界、面积、产草量、草场载畜能力、载畜限额、草场永久性设施等一一造册登记,并发放了使用证。
  二、国营畜牧业经济管理
  (一)国营畜牧业经济
  国营牧场是甘南国营畜牧业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共和国成立前,甘南仅有原国民党中央机关国民经济委员会在夏河县甘加设办的一个小型的甘坪寺牧场。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收了这个牧场。1956年卓尼县新建卓尼县牛场;1958年玛曲县新建了河曲种畜场;1959年河曲种畜场与河曲牧场合并改名为“河曲马场”。1960年以后,卓尼县建立了柏林种畜场、大峪种畜场、县办种猪场等;临潭县建立了三岔种畜场、双合堡种猪场。迭部县建立了县办种猪场。1961年碌曲县任原鼻疽马场的基础上建立了李恰如牧场;玛曲县于1966年新建了卫当牧草籽种场。1964-1966年州政府先后在夏河县甘加建立了牧草籽种场,在玛曲县建立了西科河羊场。1970年在合作多河建立了三合牛场,在达洒建立了甘南州种猪场。
  1977年全州共有国营牧场13个,即河曲马场、西科河羊场、三河牛场、合作种猪场、甘加牧草籽种场、夏河县桑科种畜场、碌曲县李恰如种畜场、迭部县种猪场、卓尼县柏林种畜场、大峪种畜场、临潭县双合堡种猪场、三岔种畜场、玛曲县卫当牧草籽种场。
  1978年州上撤销了三合牛场,临潭县撤销双合堡猪场和三岔种畜场。西科河羊场与合作种猪场分别于1981年、1987年撤销。
  1990年全州共有国营牧场9个,即河曲马场、州牧草籽种繁殖场(原甘加籽种场,搬迁至加东滩)、州畜牧综合试验场、碌曲县李恰如种畜场、玛曲县阿孜畜牧试验站(原卫当籽种场搬迁)、夏河县桑科种羊场、卓尼县柏林牧场、大峪牧场、迭部县腊子口牧场。1985年国营牧场共有职工689人,草场面积98.3万亩,各类牲畜存栏4.36万头(只),占全州牲畜总数的1.57%,其中大牲畜2.57万头,绵山羊1.78万只,猪107头。
  (二)国营牧场简介
  甘坪寺牧场1934年,民国政府国民经济委员会设西北种畜场于夏河县甘坪寺。饲养马122匹,牛56头,羊256只,耕地40亩,房屋15间。1945年,场内有乔科马100余匹、牛70余头,绵羊400余只。1941〜1946年,为当地农牧民授配母马323匹。1949年人民政府接收了甘坪寺牧场,业务以马、牛、羊选种选育为主。1951年场内有乔科马授配母马37匹,受胎35匹,产活26匹。1953年,场内授配49匹,受胎36匹,产活21匹。为群众授配母马72匹。1953年给群众贷出种公马6匹。
  1958年,甘坪寺牧场遭叛匪劫掠,随后交甘加乡代管。1962年有马30〜90匹,归属甘加支建青年农场的畜牧场。这年因支建青年大多回乡,将仅有的牲畜大部卖掉,牧场名存实亡,随之撤销,工人转调桑科农场,技术人员转桑科种羊场。
  甘南州河曲马场
  建立于1959年,由河曲种畜场与河曲牧场合并而成。草场面积有63万亩,1965年各类牲畜存栏19222头(只),其中马4725匹,牛5647头,羊8850只。经营方式以养马为主,养羊、养牛为辅,属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实行差额补贴。
  1970年9月,省畜牧厅撤销后划归农业厅,同年2月移交甘南州革命委员会,命名为“甘南藏族自治州国营河曲马场”。全场草场面积缩小到62万亩,牲畜存栏19386头(只随后几年由于管理得当,每年盈利15万元左右.最髙年度达30万元。
  1979年4月,省属河曲良种牛羊场(原八三军牧场)并入国营河曲马场,同年又收回归省畜牧厅管理,更名为“甘肃省河曲种畜场”。1980年末,河曲种畜场由省畜牧厅再次移交给甘南州政府,更名为“甘南藏族自治州河曲马场”。1986年末全场牲畜存栏27497头(只),其中马7660匹,牛10931头,羊3906只,职工515人,当年盈利0.42万元。1989年种植牧草1400余亩,出售牛、羊肉445.9吨,生产牛奶1049吨,羊毛58吨,牧业总产值215万元,各类牲畜平均总增19.37%,商品率达17.1%。
  碌曲县李恰如种畜场
  李恰如牧场建立于1961年1月,一部分牲畜从已撤销的东海畜牧学校牧场接收,一部分牲畜从全县没收牲畜中调集。1970年县办鼻疽马场并入李恰如牧场,1975年病马全部处理完毕。1971年县办三合牛场撤销,16头三合牛并入此场。1976年经碌曲县委决定,正式定名为“地方国营李恰如种畜场”。
  全场有草山面积12.96万亩,可利用面积9.1万亩。1963年各类牲畜存栏3000头(只),其中羊2000只,牛800头,马200匹。全场有牧工39人,干部8人。截止1979年,共向地方财政上交利润30万元。年底各类牲畜存栏8528头(只),其中牛2706头,马174匹,羊5647只(其中杂种羊4661只),驴1头、鹿1头。场内有房舍206间,其中宿舍、仓库、会议室82间,学校7间,羊舍97间,马棚15间,人工授精站5间,帐蓬15顶,活动铁皮房3个,水磨1座,畜圈31座,拖拉机2台,剪毛机、割草机、马车等牧业机具15部,所有资产折价75.4万元。1975年定为全州半细毛羊培育基地之一,并进行了杂种羔羊育肥屠宰试验。
  夏河县桑科种羊场桑科种羊场建立于1959年,以原桑科农牧场为基础。1962年原甘坪寺牧场撤销后的人员和财产一并转入此场。
  羊场总面积6万余亩,其中耕地2000亩,经营以养羊为主。1963年细毛羊改良观察研究在该场完成。1966年引进新疆细毛羊1300余只,由于管理不善,3年仅增加了4只,场内经营处于亏损状态。:1971年调整了领导班子,改善经营管理,实行科学养畜,逐步转亏为盈。1971年至1978年为社队提供细毛种用羊1600余只,向国家交售羊毛18万斤。1977年总收入达到12万元,比1970年增加了1倍。1983年底各类牲畜存栏达4357头(只),其中牛533头,马18匹,羊3806只(其中新疆细毛羊1490只,细毛杂种羊970只,半细毛杂种羊839只,藏羊507只)。
  迭部县腊子口牧场1984年至1985年迭部县先后将省拨统筹照顾切块资金28万元,集中用于边缘草场的开发利用,组建了腊子口牧场。此场是开发扶贫与科技服务相结合的新型畜牧业生产经济联合体。场址位于迭部县北部铁尺梁、三岔顶、八路沟一带,东接岷县,北连卓尼,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可利用草场约6万亩,属高山草原和灌丛草甸草场,草质较好,水源充足。
  场辖的3个联户承包组18个专业户共62人,进场前人均收入86元。1984年至1985年共购置牛985头,马4匹,绵羊184只。1989年上半年牛存栏2278头,绵羊存栏391只,分别增长了100.51%和112.5%,5年共出栏各类牲畜543头(只),其中商品畜338头(只)。
  1985年第一组10户人的总收入达到3.356万余元,人均收入481.5元,比全县平均水平多出178.5元,相当这10户进场前收入的5.6倍。1988年全场收入8.068万元,比1985年增长了140.41%。人均纯收入722元,比1985年增长了49.95%。1987至1989年偿还贷款4.4万元。
  甘南州牧草籽种繁殖场前身为甘加牧草籽种繁殖场,建立于1964年,场址在夏河县甘加乡。为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差额补贴。经营范围主要生产牧草籽种。有耕地5525亩。1967至1986年累计向社会提供牧草籽种700余万斤,其中燕麦籽种505万斤,老芒麦籽种64.7斤,其它籽种149.9万斤。每年国家补贴4万元左右。1990年初场址迁往夏河县阿木去乎乡加东滩,改名“甘南州牧场草种繁殖场”。隶属州畜牧局畜牧综合实验场,1990年有职工17人,其中干部4人,工人13人,房屋44间,耕地面积3150亩,有大、中型拖拉机4台,其它大、中型农具6台,当年生产燕麦籽18万公斤,油籽3.5万公斤,国家补贴3万余元。
  西科河细毛羊繁育场建立于1966年,建场初期以繁殖细毛羊为主,兼养马、牛,曾先后从新疆、碌曲、玛曲等地购买新疆细毛羊1526只,藏羊8000余只,牦牛1000余头,马200余匹,并接收了州牧研所原欧拉绵羊改良点的种公羊和人工授精器械。1973年场内组建了纯种繁育队,有杂种母羊队、土种母羊队、羯羊队、牛队、马鹿队等7个队。
  1975年省、州决定,改此场为培育半细毛羊为主的繁育场,是年引进周岁茨盖半细毛羊140只,从1977年起进行半细毛杂种羊培育试验,至1980年末繁育岀半细毛杂种羊1100余只。
  1980年末全场共有职工262人,其中干部37人,场部工人22人,牧工203人。各种房舍577间(7735万平方米),大、小汽车3辆,固定资产折价117.6万余元(不包括牲畜)。有各类牲畜3.03万头(只),其中绵羊24468只(纯种羊,杂种羊5000余只),马641匹,牛5089头,大鹿114头。1981年,州政府决定撤销西科河羊场。所有人员、资产移交玛曲县安置处理。
  (三)水貂饲养
  1958年,州商业局从新疆引进水貂40只,因无饲养经验放生于合作扎油沟。1980年12月,州食品公司从新疆引进水貂50只(公12只,母28只),饲养在该公司饲养场,至1983年发展到528只,因貂皮销路不畅,价格低廉,经济效益不佳而全部扑杀处理。1986年,州畜牧局与瑞典环球裘皮贸易货栈合资在合作筹建“南环裘皮有限公司”,当年由瑞典方面引入水貂60只试养,路途死亡22只,运至甘南38只,先饲养在州食品公司猪场,后迁至新貂场,后由于瑞典环球贸易货栈单方面不信守合同致使新建貂场半途而废。1989年存栏水貂96只全部宰杀。
  (四)渔业
  州境有水域面积30万亩,包括河流、湖泊、水库、塘坝、涌泉等。其中河流面积23万亩,占水域总面积的76.7%。黄河玛曲段是州内渔业生产的主要水域,年均捕捞量102吨。玛曲大水冷泉于1977年建立渔场,当年从太原引进美国冷水性虹鱒鱼309尾。1977、1978年先后又从太原、北京、黑龙江等地引进虹鱒鱼发眼卵8.1万粒,鱼苗1万尾,鱼种331尾,成鱼30尾进行试养,1981年试养成功。州内水域现有自然鱼种及引进鱼种共9种:东北雅罗鱼、赤眼鱒鱼、花斑裸裸鱼、黄河裸袭尻鱼、厚唇重唇鱼、极边扁咽齿鱼、鲤鱼、似號条鍬和虹鱒鱼。其中黄河玛曲段及支流中有6种,以极边扁咽齿鱼为主,占捕劳量的80%以上。人工养殖的虹鱒鱼已大量生产,供应市场。鱼苗、鱼卵已推广到外地。此外,州内还开始试养草鱼和讎鱼。
  三、集体畜牧业经济管理
  (一)体制变更
  集体经济是甘南畜牧业经济的支柱。共和国成立后,主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根本变化,逐步开始从私有制向公有制过渡。1958年9月,甘南藏族自治州实现人民公社化,并实行了以队为基础核算单位的公社、生产队两级或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集体所有制。实行了集体劳动、统一核算、统一分配的经营管理制,盲目推行“大寨工分”、“政治表现记工分”,严重影响了畜牧业集体经济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1970年至1978年全州死损各类牲畜284万头(只),其中成畜177.9万头(只),仔畜106.6万头(只)。
  1980年以后,政、社分家,建立了乡政府和农业生产村、组基层组织,普遍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形式有:一是将集体牲畜分包到户,实行保本保值或保本增值,采取仔畜和产品按比例分成的办法;二是作价承包,将集体各类牲畜实行分户饲养,逐头按质作价保本,提留包干,现金兑现;三是将承包的集体牲畜作价,集体收回畜款,牲畜归社员所有。1981年,自治州首先在碌曲县尕海乡进行牧业联产承包到户试点,广大群众非常欢迎,积极性很高。从试点开始,不到半年时间,全州各县、社的牲畜全部承包到户。1984年中央1号文件下达后,广犬牧民吃上了 “定心丸”,“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方针更加深入人心。
  (二)调整产业结构
  1974年,州革委会生产指挥部批准夏河县牙利吉公社转为纯牧业公社,1975年秋,全州开展各行各业的转轨定向工作,纠正乱垦草原的错误行为,扭转重农轻牧的现象。对牧区、半农半牧区社队经过调查摸底后决定:原有17个纯牧公社仍执行“以牧为主,围绕畜牧业生产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偏重于发展牛羊;17个半农半牧公社,草场面积大、牲畜数量多、群众有经营牧业的习惯,执行牧业社队的生产方针;地处二阴地区的32个农业公社转为半农半牧公社,执行“农牧并举、全面发展”的方针。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落实牧区经济政策和以牧为主的生产方针,省、州人民政府将宜牧不宜农地区的退农还牧工作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
  1980年甘肃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将夏河县的那吾、扎油、卡加道、佐盖曼玛、麦西,碌曲县的西仓、双岔、阿拉;卓尼县的恰盖、完冒等10个公社退农还牧,转为纯牧业公社。
  1984〜1986年,分三批将一部分半农半牧业乡村转为纯牧业乡、村。全州先后将夏河、碌曲、卓尼3个县的36个乡(镇)和迭部县7个乡的部分村,共1145个村、27705户、15.16万人、1021.9万亩草地、54.97万亩耕地、56.8万头各类牲畜全部转为纯牧业乡、村,按牧区执行各项政策。
  (三)调整畜群结构
  1979年以来,甘南在畜群结构的调整中坚持“提高总增、控制净增、加快周转、提高商品率”的方针,提倡压缩马、控制羊、发展牛和“提高畜群中适龄母畜比例”,使总体结构逐渐趋于合理。1990年与1978年相比,在整个畜群中牛由28.52%提高到34.53%;马保持在3.99%的水平;羊由68.12%下降到56.87%;猪由4.38%提高到4.61%。适龄母畜比例由原来的37.89%提高到41一77%。其中,适龄母羊由42.43%提高到45.19%;适龄母牛由34.14%提高到40.92%。
  根据当时牧区竞相发展牲畜头数,对草地实行掠夺式经营的状况,州政府明确要求牧区不搞净增,退农还牧区和农区的净增控制在1%以内。各县、乡采取行政手段,严格限制牲畜存栏头数,用合同形式,逐户落实存栏头数和出栏计划,对超合同存栏制定了处罚办法。
  四、个体经济管理
  全州畜牧业个体经济的发展从1956年完成所有制改造后经历了数次大起大落的阶段。个体经济主要以社员自留畜、收益分配、承包户、专业户等形式出现。
  (一)社员自留畜
  社员自留畜从3年自然灾害时开始执行,起初规定为牧区及半农半牧区每户1头牛、每人1只羊。每年清理1次,自留部分归个人,超出部分折价归集体。1962一1963年间,各县所属乡村出现了私分集体牲畜,扩大自留畜的现象,有些社队私下将牲畜分给社员单干,曾使一度不景气的集体经济起死回生。但在1964年的农村社教工作中迅速纠正了这种当时称之为“资本主义的倾向的错误”,重新按标准核定了社员的自留畜,超出部分全部归集体,抑制了个体经济的发展。
  1972年11月,中共甘南州委召开牧区工作会议重新规定:甘南自留畜的限额为牧区按实有人口每人可养1头牛,半农半牧区每户可养1头牛,每人可养1只羊,牧业比重大的不超过2只羊。
  1980年,全州取消了对半农半牧区社员喂养自留畜的限额,进一步放宽了纯牧业公社社员养畜的数量。普遍给社员增划饲料地,一些社队还有计划的安排一部分母畜低价出售给无自留畜或自留畜少的牧户发展牧业生产,各县还安排发放购畜专项无息贷款,鼓励牧民积极养畜发展个体经济。
  (二)收益分配
  1958年时的收益分配统一实行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分配制度。1961年底,在畜产品收购中,调整了购留比例,增加了牧民的留用部分,实行按比例先留后购和收购奖售政策。全州从1961年开始实行羊毛收6留4,皮张收7留3制度。
  “文化大革命”时期,各社队收益分配虽在形式上执行按劳分配的原则,但社员个人所得的每个劳动日值仅在5角左右。1965〜1971年,生产费用低,非生产提留少,社员分配部分约占总收入的84〜92%。
  1971一1975年增大公共积累的提留比例,社员分配比重下降,占80%左右.有些还占不到60%。碌曲县贡巴大队1974年总收入26.33万元,社员分配18.30万元,占69.5%;公共积累(公积金、公益金、储备金)3.36万元,占12.77%;分配余额1.98万元,占7.5%。分配余额不分给社员,实际上作积累处理,大队还对出售的役畜不纳入当年分配。全大队每个劳动日值中,一队为2.25元,二队为1.70元。为了控制过高分配,一队社员分配部分仅占当年总收入的62.4%,分配余额达1.18万元。
  (三)承包责任制
  个体承包责任制前后实行了两次。第一次在3年困难时期,共实行了3年,从1961年至1964初。首先以扩大自留畜的形式出现,牧区按7〜10%,半农半牧区按10〜15%的比例划分,直至后来执行三自一包。这次包产到户曾使一些社队面貌发生了较大改变;第二次承包到户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面展开到1983年全部完成,实行牲畜划分到户,承包经营。实行承包责任制后,全州畜牧业生产得到了很快的发展。
  至1990年全州各类牲畜存栏281.32万头(只),其中大牲畜108.35万头 (匹),绵山羊160.01万只,猪12.96万口。牧业产值由1978年的5240.49万元增加到1990年的9266.40万元,增长了76.8%;各类牲畜的总增率从14%提高到22.66%,出栏率由14一6%提高到25.1%;商品率由8.69%提高到17.10%;死损率由9.9%下降到4.41%。
  (四)各类专业户
  八十年代以来,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发展和深入人心,各类畜牧业专业户不断发展壮大。在临潭、夏河两县十多个乡镇建立了牛、羊育肥专业户;在以合作为中心,岷合、兰郎公路70公里为半径范围的夏河、碌曲、卓尼3县23个乡建立了奶牛基地和专业户。夏河县合作镇、临潭县城关镇发展了养鸡专业户。
  奶牛专业户夏河县完采滩乡居民马海比布,1983年购买黑白花奶牛5头,1985年存栏黑白花奶牛及黄雌奶牛18头。
  养鸡专业户1981年合作有养鸡专业户3户,养鸡293只;1982年专业户发展到12户,养鸡1625只;1983年5月,州畜牧站从河南引进星杂288雏鸡7000余只,向县、社及专业户推广。1983年全州专业户发展到21户,养鸡超过1万只。
  1985年全州养鸡20.39万只,占全省鸡总数的0.99%。主要分布在临潭、卓尼、舟曲、迭部及州、县城镇。这些养鸡专业户喂养的鸡种大多为土种鸡,生产性能较低,活重1〜1.5公斤,年产蛋80-100枚,产蛋日龄平均240天左右,屠宰率母鸡60.68%,公鸡65.34%。后来又引进来航鸡、星杂288等优良种鸡和杂种鸡,使养鸡业迅速发展。夏河县合作镇居民从1985年起办个体小型笼养鸡场,引进兰州彭家坪景白三系高产蛋鸡4000只,形成全州第一家规模养鸡专业户。此外部分农户还饲养少量鹅、鸭等家禽,数量少,规模小,除自食、观赏外,无经济效益。
  养兔专业户境内养兔数量不多,主要集中在州府合作,临潭县城关、卓洛、新城、长川、流顺、古战等乡镇的回族聚居区。1985年全州养兔0.13万只,仅占全省兔总数的0.16%。品种以肉兔为主,亦有少数农户引入少量长毛兔试养。州牧研所曾数次从临夏引进过玄狐、银狐、克力斯等良种饲养在该所动物试验场,尚未全面推广。
  养蜂专业户1985年全州养蜂1.85万箱,主要分布于舟曲、临潭、迭部、卓尼4县。品种以中蜂为主,每箱在临潭产蜜15〜20公斤。中蜂年采蜜1次,采蜜方法仍沿用传统的“连窝端”式,每年只靠选留的母子(种箱)分巢繁殖。近年来已引进少量意大利蜂,采蜜方法开始采用摇取式,但推广面很小。
  育肥牛专业户1984年临潭县城关镇有9个育肥牛专业户,育肥牛25头,次年发展到16户,共育肥牛64头。
  (五)个休联合企业
  民办企业1985年以来,全州有乡办、村办、联办、个体办的畜产品加工业、饲养业等企业共计51个,占乡、村两级加工企业总数的32.9%。完成产值41.56万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1-67%。经营类型有牲畜屠宰、畜产品加工、市场销售、长途贩运等。
  牧工商联合体1985年有县级牧工商公司3个,乡级9个。玛曲县起步较早,1983年成立了牧工商联合公司,随后发展成两个公司,主要经营畜产品加工和购销,兴办了地毯厂、皮革厂、屠宰厂、骨粉厂等。1988年合作成立了牧工商公司,直属州畜牧局。
  五、退农还牧
  1984年甘南州退农还牧工作会议提出了退农还牧的3个条件,即:海拔在2500米以上,坡度在25度以上,发展牧业有一定潜力;现在人均占有羊单位5个以上,每羊单位占有草场3亩以上;群众有迫切要求。依据3个条件采取分期分批还牧的办法,从1979年开始至1986年先后分4批对夏河、碌曲、卓尼、迭部县的36个乡,114个村的15.15万人和54.97万亩耕地由过去的以农为主转为以牧为主,根据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的原则,动员群众扩大油料和饲料的播种面积,州政府提出了粮食、油料和饲草的种植比例各占三分之一的要求。经过调整,粮油草种植比例由还牧前的10.96:1:0.91调整为3.19:1:1.6。实行退农还牧,进一步改善了农牧业结构,突出了畜牧业重点,促进了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效益十分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1、生产水平提高。到1990年,1979年还牧的10个乡,各类牲畜由26.8万头发展到30.3万头,增长了13.1%;总增率、出栏率和商品率分别由还牧前的11.2%、13.96%和7.6%提高到21.9%、22%和14.3%。1984年后还牧乡的牲畜总增率、出栏率和商品率分别由14.7%、15.5%和8.4%,提高到23.3%.25.8%和16.6%。部分乡办起了乡、村和个体企业,剩余劳动力从事第二、三产业。那吾乡1990年办起乡、村和个体企业128个,人员达到404人,当年企业总产值达到352万元,总收入达到82万元,上交利税34万元。
  2、畜产品产量增加。1979年还牧乡的牛羊肉、牛奶、绵羊毛产量分别由还牧时的113万公斤、446齐公斤和8.4万公斤增加到1988年的219-3万公斤、712.3万公斤和11.2万公斤。其中商品牛羊肉152.4万公斤、牛奶427.4万公斤、绵羊毛产量8.9万公斤,比1979年分别提高91.7%、60%和32.8%。1984年后还牧乡的牛羊肉、牛奶和绵羊毛产量分别由还牧前的143.3公斤、737万公斤和12.5万公斤,增加到340.8万公斤、2057万公斤和14.5万公斤。其中商品量分别达到238万公斤、1234.2万公斤和11.6万公斤,比还牧前分别提高了196%、180%和16%。
  3、群众生活明显改善。畜牧业总产值由1979年的1690.3万元增加到1990年的4280.35万元,年均递增8.36%。其中1984年后的还牧乡,由还牧前的1154.27万元增加到2983.76万元,年均递增17.2%。
  牛羊肉、牛奶和绵羊毛等主要产品的经济收入也有大幅度的增加。1979年还牧乡还牧前牛羊肉、牛奶、绵羊毛的收入分别为90万元、58万元和15万元,1988年分别达到438万元、213万元和56万元,分别是原来的4.86倍、3一67倍和3.73倍。1984年还牧的乡,还牧前牛羊肉、牛奶、绵羊毛的收入分别为214万元、110万元和38万元,1988年分别达到680万元、617万元和72万元,分别提高3.2倍、5.6倍和1-9倍。
  牧民人均纯收入,1979年还牧乡由75.5元增加到1990年的450元,增加了4.9倍,1984年后还牧乡由103.4元增加到1990年的390元,增加了2.7倍。现在,有部分群众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部分群众迈上了致富的道路。有三分之一的牧民新建或维修了住房,不少牧民购置了拖拉机、摩托车、电视机、洗衣机、缝纫机、收录机、自行车,添置了衣着、装饰品和家俱。群众的生活习俗和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第四节畜产品经营
  —、茶马交易
  宋初,出于对少数民族实行羁縻统治政策并大量购求军马的需要,宋王朝采取市马(买马)、诏马(派征)的策略。熙宁年间(公元1068一1077年)设置提举熙河路买马司,熙宁七年(1074年)派人入蜀,将茶运到熙河地搏马(以茶换马),为茶马交易之始。洮马(今临潭、玛曲、碌曲、夏河等地产的马)1〜2月交易一次;叠马(今迭部、舟曲等地产的马)3~6月交易一次;番马(青海、西藏等地产的马)每年一次。洮叠两地所产的马皆为良马,有“洮州之马天下闻”的美称。金王朝占领洗西地区后,在宋茶马制度的基础上,于洮州(今临潭)设置“榷场”(与邻国互市之地)。元明仿宋制,盛行茶马贸易,实行垄断经营。朝廷在洮州设茶马司,以茶易番马。凡上等马可换茶40斤,中等马换茶30斤,下等马换20斤。
  明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92年)给临洮、洮州(今临潭新城)、岷州等府、卫和少数民族地区颁发金牌,以充信符。金牌左半藏国府,右半颁地方,每3年派使臣至诸卫,合符交易一次,验马付茶,名曰:“差发”。其时,马分三等:上等1匹马换茶120斤,中等70斤,下等50斤。洮州卫火巴族、哈藏、思囊日等部,给牌4面,纳马3500匹。永乐十一年(公元1313年),令藏族以马为地赋(与田同赋),实行计地贡法,规定:“凡属于三千户者户贡岀马一匹,四千户者则四户贡出马一匹,各土官衙门,秋粮各依原认数目折纳马匹”(《西南经济考察记》王志文)。
  清顺治初在洮州等地设5个茶马所。其中洮河马居上等,岷马居三等。洮州“纳浪番人”六十六族(即部落或村庄),由陕西茶马御史管理,招商转运川陕茶叶交换藏马。当时洮州马每匹给茶12篦(每篦10斤),中等马每匹给茶9篦,下等马每匹给茶6篦。选中的良马、公马拨给边防使用,母马送苑马寺饲养繁殖。除易马之外,也交易牛羊或其它畜产品。二、畜产品流通
  清末海关开放,列强侵入甘肃,在河州等地设立洋行,大量收购甘南一带以羊毛为主的畜产品。起初通过拉卜楞寺地方商号或行贩收购羊毛,后来逐渐在拉卜楞寺等处设立分站,直接收购。将收购的羊毛从拉卜楞驮到永靖,然后水运到包头,再转运到天津口岸出口。1920年为止,仅拉卜楞收购甘南羊毛每年达75万公斤左右,1933年,从拉卜楞出口羊毛价值16.8万余元。
  1941年,甘肃省贸易公司成立,在夏河设有办事处,贩运湖南砖茶,用来换取藏区的皮、毛、牲畜。同年拉卜楞交易马1500余匹,牛3500头,羊6万余只。临潭旧城交易马2000余匹,牛1200余头,羊4000余只。
  1945年,夏河输出羊毛12200公斤,猪鬃300公斤。1947年,夏河输出羊皮4万张,西固(今舟曲)500张,临潭、卓尼15.2万张;猪鬃输出:夏河县2000公斤,西固700公斤,临潭26公斤;毛褐输出:西固500匹,临潭1000匹;牛皮输出:夏河11.74万张,临潭40张,西固20张。
  共和国成立以来,甘南畜产品流通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国家经济政策和流通体制的调整改革,在流通形式、渠道、种类等方面有了很大发展。
  (―)计划流通
  1985年前,畜产品实行国家计划购销,每年下达指令性计划指标,由国营商业、供销等部门统一收购、统一调拨、统一销售。只有少数通过市场零售。
  1985年畜产品退出指令性计划,取消统购、派购,按照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合同定购和市场收购。对国家所需的菜牛、菜羊、羊毛、牛皮、绵羊皮、牛奶等6种畜产品实行指导性计划,由加工单位直接协商签订购销合同,直线流通。其它畜产品完全由市场调节,随行就市,自由购销。
  1978一1985年,年均收购菜牛2.3万头,菜羊15万只,牛皮1.8万张,绵羊皮3.8万张,山羊皮0.35万张,绵羊肠衣1.8万条,绵羊毛70万公斤,除州内自用部分外,调岀州外的菜牛占收购量的37.12%,菜羊占75.33%,牛皮占29.2%,绵羊皮占3.4%,山羊皮占22.86%。年均收购鲜奶5000余吨,生产奶粉及乳制品600余吨,除部分内销外,主要销往全国各地。
  (二)市场流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州畜产品流通渠道拓宽,形式多样。除国营商业、供销等购销外,大部分畜产品通过农贸市场、畜产品交易市场等形式流通。1979年到1985年平均每年在市场流通的菜牛就达4.6万余头,占出栏量48%;菜羊12.14万只,占34.9%;羊毛20万公斤,牛皮4.2万张,羊皮22.8万张。另外还有数十万公斤酥油、曲拉等畜产品流向省内和省外。
  三、外贸出口
  共和国成立后,甘南成为甘肃畜产品出口的主要产区之一。自1960年以来,先后出口的品种主要有鲜冻牛肉、绵羊肠衣、羊毛、马鬃毛、干酪素、肉骨粉、骨粉、蹄角粒及牦牛等。1985年以前完成出口交易额140万元,占总交易额500多万元的四分之一。其中冻牛肉属省内岀口拳头产品之一,年出口量达200吨,占肉联厂屠宰量的40%。1988〜1990年尚有千余只藏犬通过各种渠道销往海外。
  四、商品基地建设
  (一)牛羊育肥基地建设
  1985年,州政府确定全州23个乡镇为牛、羊育肥基地,并解决贴息贷款200万元予以扶持,当年购买架子牛1720头,3年累计出栏育肥牛700余头,育肥户纯收入增加约70万元。
  (二)奶牛基地建设
  1984年,甘南经济开发会议确定在以合作为中心,岷合、兰郎公路70公里为半径范围的夏河、碌曲、卓尼3县23个乡建立奶牛基地,主要解决甘南乳品厂奶源不足的问题,使牧民群众尽快脱贫致富。
  1985年省上为了扶持奶牛基地的建设,拨出专项贴息贷款指标1000万元,计划到1992年完成奶牛基地建设。在基地的建设过程中,1989年适龄母牛达到9万头,产奶量达到1300万公斤,向州乳品厂交售鲜牛奶300万公斤,民间生产酥油62万公斤,曲拉55万公斤,牛奶及其产品收入1400万元,1990年收入1600万元。
  奶牛基地共发放奶牛贷款813.5万元,组建奶牛专业户1950户,购入奶牛14590头,奶牛数量发展到8万头。甘南州历年交售国家畜产品统计表第四章畜牧业科技
  第一节科技队伍建设
  一、科技队伍
  1934年,甘南仅有3名畜牧业科技人员。共和国成立后,在国家和兄弟省市的援助下,大量引进科技人才,并采用“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结合本地的业余培训和专业教育,为全州培养了大量人才。至1990年底,全州共拥有畜牧兽医及草原专业技术人员351名,其中畜牧专业114名,兽医专业204名,草原专业33名。
  二、业务培训
  1954年6月下旬,甘南藏族自治区政府在夏河举办各县畜牧业劳动模范、保畜模范、部落头人、畜牧干部参加的畜牧业生产讲习会,44名学员参加学习。1956年4月16日至28日,中央农业部派专家协助夏河兽医防治站举办了“绵羊化兔化牛肺疫弱毒疫苗讲习班”,州内18名技术人员参加学习;4月下旬,临潭县举办一期106名饲养员、配种员、农村兽医和骗匠参加的畜牧兽医技术训练班,给学员讲授牲畜饲养和预防疾病的基本常识。12月1日,区政府举办的畜牧干部训练班在夏河开学,150名各族青年学习畜牧兽医有关知识,6个月后充实各县兽防部门,增强了兽防力量。
  1958年甘肃省畜牧厅在兰州举办草原调查培训班,甘南有6人参加。1959年省畜牧厅又在夏河美武公社举办了为期40天的全省草原训练班,甘南有14人参加,学习草原调查、科学管理、培育建设等知识。1980年甘南州畜牧局委托州草原队主办两期草原专业培训班,各县畜牧局长、草原站长、畜牧站干部、国营牧场和各牧业公社负责人共60余人参加学习。1979一1981年,省畜牧厅在兰州先后举办了草场资源讲习班3期,甘南州的23名科技人员参加了学习。1980年甘肃省委、省政府在甘南州举办了第一期畜牧业学习班,学期45天,由专家讲授草原培育改良和利用、甘南草原现状和今后合理利用及建设的意见,结合甘南实际介绍了考察澳大利亚草原建设情况。1984年8月,甘南州畜牧局举办了一期种草养畜学习班,各县畜牧局长、草原站长和乡镇长共53人参加了学习,重点讲授牧草收贮、调制、利用及牲畜合理淘汰、放牧管理等内容。1987年全州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31期,培训牧民798人次。
  三、专业教育
  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学校1959年6月省农林厅批准,甘南州政府决定成立乐海畜牧学校。学校初建时校舍建筑面积940平方米。学校开学后有教职员工21人,其中教员10人。校内曾建立实习牧场,存栏牲畜3529头(只),并建立饲草料基地1000亩。从1959年至1962年4年里,先后招收了畜牧兽医专业4个班级,学生189名,毕业了两个班级37名,分配到全州各县牧区基层单位。1962年因国家处于暂时困难时期而被撤销。
  1966年中共甘南州委决定重新恢复畜牧学校,将校址设在夏河县桑科公社。同年抽调干部筹资修建。1970年西北民族学院停办,该院畜牧系的教授、讲师32人连同实验仪器设备全部下放到桑科畜牧学校,由甘南州革命委员会命名成立“甘南桑科畜牧兽医专科学校\1971年1月开始招生,设畜牧兽医专业,学制1年,不包分配,社来社去。1971年至1974年9月招收4期学生共171人,毕业168人。1975年10月经甘肃省编委批准,畜牧学校正式改名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畜牧兽医学校”,增设了兽医专业,学制两年,在全省范围内统一招生,仍实行社来社去的方针。
  1978年实行了统一招生制度,兽医专业改为3年制,招收高中毕业生,学生毕业分配纳入国家计划。1981年8月,学校迁往合作,校园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先后投资建成了教学楼、实验楼、师生宿舍、生活用房等8500多平方米。同年增设了畜牧专业,学制3年。1984年增设了草原专业,学制3年,1985年起开始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改为4年。1984年又增设了畜牧经济管理专业。截止1988年,学校共有教职员工84人,其中教师39人,高级讲师4人、讲师12人,助讲12人,教员5人,助理兽医师4人,教学辅助人员3人,技术干部10人,行政干部9人,工人25人。开设有畜牧、兽医、草原、牧业经济管理、畜牧兽医综合5个专业,9个班级,在校学生373人,并设有12个实验室和1个兽医门诊部。
  1971年以来,先后毕业学生15届,19个班,计875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360人,占42%;包括社来社去的6届6个班346人,1978年恢复统一招生制度后招生的9届12个班529人,均分配到生产第一线,成为甘南畜牧业战线上的一支生力军。
  四、专业技术职务评聘
  1979年开始给部分业务技术人员恢复和晋升了技术职称。至1982年底,全州598名畜牧兽医草原技术人员中:州畜牧局畜牧站、牧研所、检疫站、草原站、畜牧学校、河曲马场、甘加籽种场、玛曲渔场等9个单位的147名专业技术人员中有27名获中级职称,74名获初级职称。
  1987年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制。至1988年底,全州463名畜牧系列技术人员中,获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有18人。这18人中除3人退休外,其余15人被甘南州人民政府聘任为副高级职务。同时被聘为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的125名,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的222名。
  第二节畜牧业科技推广
  一、羊群小搬圈培育割草场
  1962年开始,在碌曲县郎木寺和尕海公社对羊群坐过圈的草场逐年进行观察测定,1965年在两社测定样方413个,1966年总结了贡巴牧民培育草场的实践,总结出“羊群小搬圈、培育割草场”的经验,亩产鲜草由原来的270公斤增至到1410公斤,提高4.6-7.1倍。经羊群自然施肥后的草场草层中禾草的比例由原来的28%增加到88.8%,成为草层的主体,禾本科牧草的营养指数由原来的50.28%增长到97%,反映了草地牧草植被组成的改善和牧草品质的提高。这一廉价培育割草场的方法,便于群众掌握和应用。1970年以来在全州推广,已成为培育草场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草原喷洒农药灭鼠技术
  1974-1975年,由甘南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主持,碌曲、夏河、玛曲3县草原站协作,完成了“氟乙酰胺溶液喷洒草场灭鼠试验”。两年中采用小区重点试验,大面积试验相对照,用大面积喷洒检验小区试验结果的办法进行试验,在3个县的小区试验面积600亩,大面积试验12.7万亩,喷洒过的地方基本上消灭了鼠害。以0.2%的溶液浓度,对高原鼠兔的平均灭效在95%以上,对中华覇鼠的灭效在88.8%以上。大面积喷洒的抽样检查,其效果和小区试验结果完全一致。植物地上部分的残毒期为15天,根系的残毒期可长达1月以上,既不影响牧场季带轮牧,又延长了药物杀灭地下鼠的有效期,起到了地面鼠和地下鼠一齐灭的效果。
  三、草场改良
  1976一1980年,甘南州草原工作队根据甘肃省科委所列项目,与夏河县草原站、甘加公社协作进行了“甘加干旱草原改良试验”课题。甘加试点在5年内通过围栏耕翻播种建立人工草场3100亩,平均亩产鲜草750公斤,比当地原始植被产草量提高2倍。对3200亩围栏的天然草场,通过施肥、灌溉、除莠、灭虫等综合培育,平均亩产鲜草556.5公斤,比原产量提高1一15倍。通过引种栽培试验,筛选出在甘加地区表现高产并能成熟结籽的禾本科牧草20种,亩产量较天然草地产量提高1〜2倍。
  四、野生牧草驯化
  1983一1987年甘南州草原工作队主持完成了州科委下达的“当地野生优良牧草栽培驯化研究”课题。在所采集32种野生牧草中初步筛选出有栽培驯化前途的草种13种,经过5年的小区栽培观察,普遍具有良好的栽培性状和较高的经济价值。参试的13种牧草,适宜建立人工割草地的草种有大雀麦、中华羊茅、短芒披碱草、麦滨草、耐酸草、长穗鹅观草和歪头菜;适宜建立刈牧兼用或放牧型草地的草种有冷地早熟禾、华灰早熟禾、紫羊茅、小糠草、陕甘胡卢巴和紫花苜蓿;这些草种在建立混播型草地和用于天然草地补播改良方面,有着很广的选择余地,适用于不同用途的优良组合,对当地各种天然草地有着良好的适应性。
  五、激素催生牧草
  1985年甘南州草原工作队和州畜牧局技术人员,在甘加牧草种子繁殖场和州草原队合作试验田内,对草地早熟禾、老芒麦和燕麦等禾本科牧草进行三十烷醇的施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三十烷醇对燕麦、2年龄老芒麦、6年龄老芒麦的饲草产量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6年龄老芒麦较对照地每亩增产59.33公斤,2年龄老芒麦较对照地每亩增产260公斤。
  六、稀土微肥使用
  1988年卓尼县草原工作站在上卓、甘藏、大族、阿子滩等地推广了稀土微肥在牧草生产上的应用。经过对燕麦、箭舌豌豆进行稀土拌种、喷洒,采用单播、混播并建立对照区,共种500亩。测定结果,燕麦与箭舌豌豆混播牧草喷稀土溶液,亩产草量提高26.8%。箭舌豌豆稀土拌种,亩产草量提高31.7%。混播牧草稀土拌种亩产草量提高23.9%。牧草施用稀土微肥,具有刺激生长作用,合理施用是提高牧草产量的有效措施。
  七、生物毒素灭鼠
  生物毒素是一种高效、无二次中毒、无残留、不污染环境、确保人畜安全的新型杀鼠剂,可克服化学药物灭鼠时出现的不良后果。
  1988年甘南州草原工作队主持,在河曲马场示范推广了青海省生物药品厂生产的C型肉毒梭菌外毒素灭鼠,并现场举办了采用生物毒素灭鼠培训班,玛曲、卓尼、临潭、迭部等县草原站派人参加了学习。实施灭鼠面积1-2万亩,灭效达96-6%。
  1989年夏河、玛曲两县利用生物毒素灭鼠面积达到23.6万亩,平均灭效86.1%。1990年夏河、玛曲、卓尼、河曲马场用生物毒素灭鼠面积共86万亩,平均灭效86%。
  八、人工招鹰灭鼠
  鹰是鼠的天敌,人工设置鹰架招鹰灭鼠是控制鼠害的有效方法。1989年夏河县草原站在桑科达久滩设置鹰架108根,控制鼠害面积1一15万亩;1990年设置220根,控制面积13万亩。同年,碌曲县草原站在尕海滩设置鹰架32根,控制面积13.5万亩;玛曲县草原站在尼玛乡的完玛、秀玛设置鹰架300根,控制面积13.8万亩;卓尼县的完冒沟设置鹰架30根,控制面积5万亩;州草原站在河曲马场设置鹰架120根,控制面积5万亩。全州共设置鹰架1098根,控制鼠害面积51.45万亩。同时开展广泛宣传,保护鼠虫天敌鹰、隼、猫头鹰、艾虎、鼬及猛禽、食虫鸟类等益鸟益兽,提高控制鼠虫害的能力。第三节畜牧业机具
  一、原始牧业工具
  共和国成立前,甘南的畜牧业机具发展几乎为空白,广大牧民用原始工具进行各种劳动。如用树枝缠绕拔牛羊毛,继而发展到用绳子拔毛或用刀子割毛;用自制皮袋摔打分离酥油到木筒杵打酥油;用皮袋吹燃牛粪火;用牲畜胃囊装填酥油等。种植饲草料时用牛羊踩种;交通工具均以马、牛代步。其余各类劳动以手工操作,方式原始落后。
  二、牧业机械
  1941年,甘肃省水利林牧服务公司引进一批小型奶油分离机,在夏河拉卜楞建立奶品加工厂,为牧机引进之始。
  1958年,省畜牧厅给甘南调拨120型剪毛机械和拖拉机两台,州供销社调来柯特式电动剪毛机1台,手摇奶油分离机5台,饲料粉碎机4台。
  1962年,省民委无偿拨给甘南电动4头剪毛机59台,6头剪毛机8台,奶油分离机14台,440公升奶油分离机10台,550公升奶油分离机7台。
  1973年碌曲县郎木寺乡购置拖拉机、割草机、剪毛机等50多台。1975年,省兽医总站给甘南配发电动气雾免疫机30台。1975年,夏河县阿木去乎乡有拖拉机11台,架子车1000多辆,马车10多辆。1977年10月4日至13日,由甘南州农办、畜牧局、科技局、水电局4个单位联合召开的全州草原建设座谈会上提出了 “加速实现牧业机械化”的倡议。是年,州外贸局用4.9万美元购入荷兰产的106型液氮机1台,日本产冷藏贮精器30个。1978年夏河县甘加乡有大中型拖拉机7台,剪毛机14台。
  1985年全州拥有各种畜牧业机械7660台(件)。其中,饲料粉碎机702台,饲料打浆机2台,牧草播种机2台,割草机37台,搂草机9台,捆草机7台,草捆拣拾机1台,草捆运输机2台,垛草机1台,钏草机8台,剪毛机85台,挤奶器2台,动力奶油分离器52台,手摇奶油分离器6750台。
  1990年全州拥有各种畜牧业机械18205台(件)。其中有拖拉机2258台,饲料粉碎机1008台,剪毛机44台,手摇奶油分离器14834台等。三、牧业机械推广
  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引进大量羊毛剪刀,在农村牧区用奖励、救济、出售等形式向群众推广。至1957年推广毛剪毛刷等1250余件。
  1962年5月,省农牧厅、省民委、州畜牧局联合在碌曲培训机械剪毛技术人员和机械维修人员;7月份在碌曲县尕海乡和玛曲县尼玛乡机械剪毛羊8300多只。1963年5月下旬,给碌曲县培养机械剪毛员35名,在玛艾乡剪毛羊18000多只。1964年碌曲县培训机械剪毛员45名,在东海、拉仁关、玛艾推广4头剪毛机20台。是年6月21日一7月20日,东海、拉仁关、郎木寺、玛艾等4乡和李恰如牧场机械剪毛羊11.63万只,占4乡16万只羊的75.5%。在拉仁关还进行了人工剪毛和机械剪羊毛的竞赛。结果剪1只羊毛机械用40〜50秒,人工用4~5分钟,另外机械剪的毛茬低(0.2〜00.5厘米),每只羊比人工多剪羊毛1〜2两,手工剪的长短不一,有时还会戳伤羊皮。同年,省畜牧厅先后给玛曲草原站和甘加牧草籽种繁殖场调拨东方红一54型拖拉机2台,TD-41型拖拉机32台。:1965年省畜牧厅给甘南培训畜牧机械师8人,是年5月,省畜牧厅、州畜牧处派干部到夏河、碌曲协助举办机械剪毛学习班,共培训机械剪毛员153人,并给各县下达了机械剪毛任务,碌曲县成立了机械剪毛指挥部,此年用机械剪羊毛21万只。
  1965年7月,甘南州农机厂将12台打酥油机运往科才、东海、郎木寺等乡示范销售。玛曲县草原站用拖拉机在弃耕地中播种多年生牧草3700亩,燕麦草5400亩。
  1979年1月,夏河县列为全国畜牧业现代化综合试点县,建立了夏河县牧业机械推广站,实行事业编制,企业管理。该站先后购进大中型拖拉机、汽车及牧草耕作、收割等机具120台(件),配备了运输、耕翻、播种、耙磨、碾压、收割、打捆等整个生产过程的全套机械,承担了全县机械化草原改良和牧草人工种植任务。至1985年,夏河县机械化种草11.5万亩,机耕翻地种草8.1万亩,划破补播种草6.9万亩;1979年5月下旬〜6月上旬,夏河县美武乡在当江滩开展了机械化灭鼠工作,县草原站采用喷雾汽车,165型担架式喷雾机、工农16型背负型喷雾器联合作业12天,用氟乙酰胺灭鼠面积达2.59万亩;同年6月,省草原队在夏河县举办了全省流动剪毛机师资训练班,来自河西、甘南8个牧业县的30名藏、蒙、汉族基层技术人员参加学习。7月2日,由碌曲县牧业机械厂试制成功的机械化药淋装置在碌曲安装试用,每小时药浴羊1000-1500只;是月,省兽医总站给甘南增拨气雾免疫机6台。1980年,州科委扶持李恰如牧场,购进安装了一台药淋机,每小时可淋浴羊1000只,提高工效4〜5倍;7月21日〜22日,碌曲县尕海、李恰如牧场用飞机补播草籽11529斤;7月26日〜8月7日,用飞机进行草原灭虫2.82万亩。1981年省畜牧厅投资在甘加、桑科、美仁、桑科种羊场安装了5台药浴机。1984年12月省畜牧厅投资的省列重点项目夏河县颗粒饲料厂建成投产,州畜牧站协助夏河桑科种羊场安装一套小型颗粒饲料加工机械亦投入生产。
  第五章草原建设
  第一节灾害
  一、气候灾害
  对甘南州牧业生产危害较大的气候灾害有大风雪、寒潮、强降温、大(暴)雨、冰雹、干旱和秋季连阴雨等。
  (一)大风雪、寒潮和强降温灾害
  这种灾害主要为积雪掩盖草场加低温,使牲畜处于饥寒状态,冻饿死损。这种灾害有时以风雪为主,有时以寒潮和强降温为主,是畜牧业生产最大的自然灾害。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秋,洮州降大雨雹,山洪暴发,牛羊牲畜死尸堆积,数日后又降大雪,深达尺余,农牧业生产受到严重损失。1954年11月〜1955年初,全州降大雪3次,各县一般积雪达6寸多厚,当时对全州420户牧民调查表明,共计死亡牲畜25077头(只),平均每户死亡近60头(只)。甘加、桑科两乡羔羊死亡率在20%以上,最高达70%。据一位高级畜牧师回忆,当时,夏河县成畜死亡率达27%。一位活佛的桑科羊群有800多只羊,死得仅剩8只,羔羊全部被冻死。1970年3月,夏河县发生雪灾,过程降雪量11-1毫米,地面积雪厚度为9厘米,积雪连续6天,重灾区的甘加乡绵羊羔死亡36015只,羔羊成活率只有26%;死亡成畜29620只,死亡率为21.7%。当年,全州共计死损成畜25.11万余头(只),成畜死损率达13.7%o1975年,全州5县遭受雪灾,共计死亡各类成畜50.78万头(只),相当于国家当年收购牲畜数量的3倍多。其中仔畜死亡23.68万头(只),死亡率37.5%;成畜死亡27.09万头 (头),死亡率11.4%。1982年因风灾、寒潮降温,全州死亡各类仔成畜52.58万头(只),死亡率分别达到43.86%和11.1%。1983年各类仔成畜死亡43.21万头,死亡率分别达到47.67%和8.3%。1989年,玛曲县遭受了该县历史上最大的风雪灾害。据3月24日统计,全县死亡各类牲畜占年初总畜数的6.83%;羔羊死亡占产羔总数的29.03%„灾情最严重的木西合乡,各类成畜死亡率达到11.6%;羔羊死亡率达到44.12%。采日玛、齐哈玛、阿万仓等乡个别牧户的成畜死亡率达到40%,羔羊死亡率达到70%以上。1950〜1990年,全州共发生风雪、寒潮和强降温灾害78次,平均每年有1.95次。据40年的资料分析,全州岀现寒潮的年份有10年。具体为:1954年冬至1955年春,发生于夏河、碌曲、玛曲和卓尼县。1962年发生于夏河、碌曲和玛曲县。1964年冬至1965年春,发生于夏河、碌曲、玛曲和卓尼县。1977年发生于夏河、碌曲、玛曲县。1982至1983年发生于夏河、碌曲、玛曲和卓尼县。1989年发生于玛曲和碌曲县。1961至1981年,共出现雪灾26次,平均每年出现1.3次。其中重雪灾6次,平均每年0.3次,轻雪灾20次,平均每年出现1次。寒潮和强降温灾害,近24年中出现18年,平均4年中有3年出现。夏河县14年中出现8次雪灾,每次都使牲畜数量下降。
  (二)暴雨冰雹灾害
  甘南是暴雨、冰雹灾害的多发地区,1953一1990年,全州范围内暴雨、冰雹灾害共计279次,每年平均7次,其中特大暴雨、冰雹发生15次。据15次灾害不完全统计,共死损94人,伤70人;死亡牲畜2342头,伤牲畜931头;造成5846头牲畜缺乏饲草料。冲淹草场70多万亩,冲坏、毁房屋棚圈840间,损坏帐篷66顶,冲走、冲坏汽车、拖拉机16辆、其它农牧具50件。
  (三)旱灾
  干旱灾害引起牧草生长发育不良,产草量下降,影响牲畜抓膘、配种和越冬渡春。1961一1980年全州出现53次。1974年碌曲春末夏初干旱,导致1975年春乏期死亡牲畜33679头,占年初总畜数的9%,仔畜死亡6996头,成活率仅为66.9%。
  (四)秋季连阴雨
  牧区每年牧草收获季节正逢秋雨连绵期,因此,直接影响牧草产草量、收获和加工调制。致使收贮的牧草霉烂,引起牲畜多种疫病发生。1977年8月,玛曲县连阴雨引起牲畜多种疫病发生,死亡牲畜5200多头。
  二、鼠虫灾害
  草原鼠害、虫害是畜牧业的又一大灾害,主要危害冬春草场。
  1985一1988年由甘南州草原工作队主持,各县草原站协作,对全州草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核实甘南草地有各类鼠46种,隶属3目11科。常见鼠有中华酚鼠、甘肃酚鼠、根田鼠、大仓鼠、黑线仓鼠、灰仓鼠、喜马拉雅旱獭、松鼠、蒙古鼠、高原鼠兔、达乌尔鼠兔、西藏鼠兔、小家鼠、大林姬鼠、黑线姬鼠、麝露、褐家鼠、黄毛鼠等21种。危害草地的主要鼠种是中化酚鼠和达乌尔鼠兔,其次是甘肃酚鼠、西藏鼠兔和根田鼠。
  全州鼠害主要分布在夏河、碌曲、玛曲3县,其次是卓尼、临潭、迭部3县,鼠害面积达487.62万亩,占全州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3.92%。其中中华韵鼠危害面积达391.26万亩,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11.17%,达乌尔鼠兔危害面积96.35万亩,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2.76%。两种害鼠危害面积中达极度危害的有80.6万亩,占总鼠害面积的15%;严重危害的203.85万亩,占总鼠害面积的39.1%;中度危害的127.14万亩,占总鼠害面积的28.5%;轻度危害的76.03万亩,占总鼠害面积的17.5%。达乌尔鼠兔采食牧草,打洞掘土,减少生草面积,造成水土流失和地面凹凸不平,对草地的破坏率达50%以上,使大片优良草地变为“黑土滩”。每公顷有洞口125〜170个,平均每只鼠日食鲜草63克,一年消牦牧草22.68公斤。据测定,由于达乌尔鼠兔的严重采食使危害区内的牧草产量由对照区的每亩799.6公斤下降到359.2公斤,下降了55.1%。中华酚鼠打洞掘土,地表突起土丘,掘食牧草根系,降低草地生产能力。在沟谷台阶地,禾草+杂类草+矮蒿草型草场,每公顷有中华韵鼠30只,地表破坏量为3279.30平方米;在阳坡,金露梅+矮蒿草+杂类草型草场,每公顷有中华黔鼠13只,地表破坏量为1239平方米;在阴坡海拔3310米处,每公顷破坏量940平方米,海拔3410米处为780平方米,海拔3470米处坡度变缓或凹陷,破坏量为1730平方米,海拔3510米处为640平方米。中华韵鼠平均每只日食鲜草253克,活动时间在4〜10月,约200天。
  害虫主要有蝗虫和草原毛虫。全州虫害面积201万亩,占可利用草地面积的5.67%。虫害突发时每平方米约有蝗虫90只,最多达240只。牧草损失率达30〜50%。受灾草场损失牧草总量达2000〜3000万公斤。
  三、草原火灾
  1963年以来,共发生草原火灾14次,累计烧毁草原159.2万亩(其中冬春草场67.5万亩),青干草1万斤,牲畜棚圈35间,帐篷4顶,烧死牲畜1846头,烧伤3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300万元。
  第二节草场利用
  —、草场载畜
  据1985年统计,全州有各类牲畜277.5万头(只),其中大牲畜104.41万头(匹),折合522.05万羊单位,绵山羊162.04万只,共有羊单位679.25万只。全州拥有天然草场可利用面积3848.02万亩,平均每个羊单位占有可利用草场面积5.67亩,每百亩草场实际载畜量为17.63个羊单位,比草场载畜能力(每百亩16.13羊单位)超载1.5个羊单位。全州草场按1979一1982年的调査,以70%的利用率计算,超载60万个羊单位,平均超载9.1%。至1990年底,牲畜存栏总数增加至281.32万头(只),羊单位总数增至700余万只,超载量近10%。但全州所属各县的草场载畜量有较大差异。
  夏河县1985年各类牲畜存栏折合241.2万个羊单位,平均每羊单位占有可利用草场4.65亩,每百亩草场实际载畜量为21.5羊单位,该县天然草场的载畜能力为每百亩12.89羊单位,超载8.61羊单位。
  碌曲县1985年各类牲畜存栏43.17万头(只),折合105.98万羊单位,平均每羊单位占有可利用草场5.57亩,每百亩草场实际载畜量17.95羊单位。该天然草场载畜能力为17.48羊单位,超载0.47羊单位,处于超饱和状态。
  玛曲县1985年存栏各类牲畜折合195.2万羊单位,平均每羊单位占有可利用草场6.6亩,每百亩草场的实际载畜量为15.15羊单位。该县草场载畜能力为239-26万羊单位,还能发展44.06万羊单位。
  卓尼县1985年存栏各类牲畜折合71.47万羊单位,平均每羊单位占有可利用草场6.76亩,每百亩草场的载畜量为14.79羊单位,尚有11万羊单位的开发潜力。
  甘南州各县草场面积载畜量情况单位:万亩、公斤、万羊
  据上表统计,全州天然草场超载严重,草畜矛盾成为畜牧业发展的症结。多年来,全州用提高草场利用、轮牧、围栏、人工半人工草场的封育、退耕种草等措施,不同程度地弥补了饲草不足的缺陷。
  二、轮牧
  广大牧民群众在长期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草地放牧、畜群管理与草场合理利用经验,如划分季节草地,实行季节轮牧;在季节草地内根据各类牲畜的不同放牧习性,因地制宜划分放牧地段。如繁殖母羊放牧干燥阳山,母牛放牧沼泽草地,马、阉牛、羯羊放牧高山草地等。在不同季节采用“夏放高山,秋放半山,冬放沟湾,春放河滩”的放牧方法。按牲畜特点:即“水马、旱羊、平地牛”,采取先牛、中间马、后羊的放牧方法,既可防止牲畜传染病,还能扩大牧场载畜量,提高草地利用率。
  (一)季节草地与季节轮牧
  甘南牧区地势高,气候寒冷,长冬无夏,春秋相连,只有冷、暖两季的差别,在草地牧草生产上仅分枯草期和青草期,是划分季节草地,实行轮牧的客观依据。
  冷季草地
  甘南冷季指11月初牲畜进入冬场起至翌年5月底或6月中旬,牲畜达到饱青期之间的放牧阶段,时间长达7个月至7个半月,占全年时间的58〜65%。这一时期的放牧草地为冷季草地,冷季草地的广大牧区一般只有冬春草地,少数地区亦有冬场、春场之别。
  暖季草地
  暖季指从牲畜出冬场起至牧草完全枯黄再次进入冬场前的放牧阶段,即从6月初或6月中旬开始至10月底,只有4个半月至5个月时间,占全年时间的35%〜42%。暖季草地一般是作为一个季带一一夏秋草地。部分地区夏秋两季分别安排.,在冷暖两季带之间的过渡时期,有春秋草地作为相应的过渡草地。
  (二)轮牧方式
  碌曲、玛曲、卓尼3县和夏河县10个牧业乡,有以下几种轮牧方式:
  冬春一一夏秋两季轮牧
  实行这种轮牧方式的有玛曲县(除欧拉秀玛、阿万仓两乡)、碌曲县(除拉仁关、玛艾两乡的个别村)、卓尼县的全部和夏河县的佐盖多玛、卡加道、牙利吉、阿木去乎、曲奥、麻当6个乡,共计33个乡和4个牧场。冬春场845.3万亩,占这一地区草地总面积的40.26%。夏秋场1254亩,占这一地区草地总面积的59.47%。
  冬场一一春秋场一一夏场三季轮牧
  实行这一轮牧制的有夏河县甘加、桑科、科才3乡,冬场面积154.1万亩,占3乡总利用面积的37.54%;春秋场104.6万亩,占25.47%;夏场占37%。还有玛曲县欧拉秀玛乡和阿万仓乡的洛隆、贡塞、沃特3村,冬场总面积为112.1万亩,占两乡可利用草地总面积的28.97%;春秋场86.5万亩,占22.35%;夏场106.2亩,占27.42%。
  冬春一一夏秋一一春秋三季轮牧
  这一轮牧方式,与冬春一春秋两季轮牧相似,只是在两季轮牧的时间和草地过渡带上有一定面积的过渡草场。出冬春场后,在进入夏秋场之前的中间地带作短暂停留后再进入夏秋场。入冬场前也在这一地段停留放牧几天,再入冬场。春秋场面积小,停留时间不过10天,碌曲拉仁关、玛艾两乡采用这一轮牧方式。冬春场面积121.7万亩,占两乡可利用草地总面积的54.44%;夏秋草场91.1万亩,占40.78%;春秋场10.6万亩,占4.78%。
  冬春一一夏一一秋三季轮牧
  采用这一方式的只有玛曲县采日玛乡,因沼泽草甸面积大,为充分利用沼泽草甸放牧,直至8月底才转入干燥的浅山地带进入秋场,形成甘南特有的冬春一一夏一一秋三季轮牧制。其冬春场面积71.5万亩,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43.3%;夏场67.4万亩,占40.8%;秋场26.2万亩,占15.9%。轮牧制的优点是可以保证一个地带的牧场牧草得到均衡利用,同时给草场提供季节性繁衍生息的机会。但岀现的弊病有:季节牧场沿习成俗,如夏场永远为夏场,秋场永远为秋场,致使出现有些草场种籽不能成熟,草类不能正常更新。平原、低山草场放牧过度,边远草场利用不足的现象。尤其是半农半牧区畜群的放牧采取四季草场逐日轮回式,近场山坡草地退化严重,远山、林间优质草场得不到充分利用。
  三、围栏封育
  为了保证草场培育、改良,提高草场利用率,解决草畜矛盾突出的问题,全州将围栏封育作为草场重点建设项目,在广大牧区推广实施。
  甘南的草库伦建设早在五十年代就有草筏围建小面积围栏的雏形。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学习了内蒙古乌审旗、镶黄旗建设草库伦的经验,各地采用打土墙、挖草皮垒墙、砌石头墙等方式,大规模进行围建。到1979年底,围栏草地106万亩。这些围栏虽然围的多,但布局不合理,重点不突出,质量又不好,一些地方搞了形式。有些围建的草库伦虽有“草原长城”之称,但围建、管、用结合得不好,有70%的围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各地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以中、小型为主,逐步改建为水泥桩、角铁桩拉铁丝或刺丝围栏,进而发展为现在的钢丝网围栏。1989年州畜牧局调查组核实,全州保护完好的围栏43.43万亩,其中夏河县24.91万亩,碌曲县14.52万亩,玛曲县4万亩。围栏草场平均亩产鲜草800一1000公斤,比天然草场产草量提高1〜3倍,是储备冬草抗灾保畜的重要基地。
  在草场围栏建设过程中,采取了以下六条措施:(1)根据全州牧业长远规划,提岀年度计划,通过各级政府,层层签订责任书,把任务落到实处;(2)制定了《甘南草场围栏技术规范》;(3)草场围栏资金实行国家投资和群众自筹相结合,采取谁愿意自筹资金搞围栏,就先扶持谁的办法;(4)把部分围栏草场进一步改良建成防灾保畜基地;(5)把草场围栏同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在围栏草场内实行防虫灭鼠;(6)采取种草分区轮牧等措施,在提高产草量的前提下,进一步组织合理利用,使之发挥最佳经济效益。夏河县甘加乡从1970年春季受灾,死损7万多牲畜的灾难中吸取沉痛的教训,认识到了进行草场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不断进行草场围栏建设,至1990年有围栏草场13万亩,在冬春保畜中排上用场,提高了抗灾保畜能力。近十年来,生产连年丰收,年均出栏率在30%以上。碌曲县尕海乡采秀村,1985年以来在国家扶持下,22户群众自筹资金6万元,建起围栏草场3.78万亩,从1987年到1990年,成畜保活率均在98%以上,充分显示出了围栏草场的效益。
  第三节草场保护
  草场保护方面采取的措施,除控制载畜量外,主要是灭鼠和补播种草。
  —、治虫
  全州草原灭虫工作始于1957年。是年,夏河县甘加草原蝗虫泛滥,省畜牧厅积极组织利用飞机洒药灭蝗5万亩。次年用飞机在甘加、桑科、美武等地治虫7次,1959年7~8月在甘加再次用飞机灭蝗10万亩,到1978年防治蝗虫221.5万亩次。
  草原毛虫防治开始于1970年,先后在碌曲、玛曲、夏河等县进行,治虫面积37万亩。主要灭虫药物是六六六、马拉硫磷、敌百虫。1980年在碌曲县茶海和玛曲县各建简易飞机场一座,在碌曲县东海滩用飞机灭虫2.84万亩,平均灭效达到97%。同年,玛曲县在曼尔玛地区进行了飞机喷洒“血防67”,杀灭沼泽草地锥实螺2万亩。
  二、灭鼠
  灭鼠工作自1964年春从碌曲县尕海滩开始。东海滩在1958年偶尔发现了个别达乌尔鼠兔。1960-1961年呈“村落状”群居,1962-1963年迅速发展,联成大片,被危害面积约40万亩。1964年某军冬牧场被害面积占70%。州、县人民政府和业务主管部门,在甘肃省畜牧厅的协助下,动员和组织牧民群众进行长期连续的灭鼠工作,到1981年底达乌尔鼠害基本得到控制,被害面积由原来的39.9%下降到1982年的5%以下。其它各地经过连年灭鼠,到八十年代初期达乌尔鼠兔得到控制后,地下的中华韵鼠危害程度又开始上升,成为全州防治鼠害的重点。
  1979年开始用甘氟、氟乙酰胺、酚鼠灵等药物防治中华酚鼠,从1981年开始采用人工捕捉和弓箭捕杀。该方法操作简便,捕杀率高,每人每天可捕获10至30只中华酚鼠。到1988年全州累计捕捉中华韵鼠429.1万只,累计保护草场385-24万亩。三、综合治理
  灭鼠后的草地,各县采取围栏封育、补播、施肥、灌溉、除莠、耕翻种草等多种措施,加快恢复植被,提高牧草产量与质量。夏河县在灭鼠后的草地上围栏封育25.6万亩,当年牧草产量提高7一19.6%,优良牧草增加34%,杂草减少49%,毒草减少12%。围栏补播9.54万亩,当年亩产鲜草由原来的94公斤提高到103公斤,第二年达到156公斤,有的高达376公斤。治本改良,耕翻播种,建立人工草场7.04万亩,4年平均亩产鲜草530.1公斤,比对照地提高1.8倍。碌曲县灭鼠后围栏补播23.32万亩,3〜4年后亩产鲜草243.3公斤,比原来提高45%,4~5年亩产鲜草394.4公斤,比原来提高66.4%。昔日鼠害严重的玛艾乡花格村6万亩草地,亩产鲜草仅134公斤,一直作为夏季牧场,综合治理两年后,亩产鲜草达467公斤,改为冬季牧场利用。玛曲县灭鼠后在7500亩草地上施用化肥,亩产量提高37〜64%。
  第四节草原建设
  一、样板建设
  1963年1月和6月,甘肃省委两次召开牧区基本建设会议,确定在甘南牧区投资214万元,重点建设弃耕地平整种草、草原水利、牲畜棚圈、羊药浴池、牧业机械推广等项目。
  1964年4月,全省畜牧工作会议确定,在甘南建立“玛曲县平整利用弃耕地样板”、“夏河县甘加乡牧民定居样板”、“碌曲县东海草原建设综合样板”。从此,甘南的草原建设工作,在试验、示范点的带动下逐步发展起来。牧区各县进行了封育、补播、施肥、灌水、培育草地、耕翻种草、建立饲料地等工作。依据多点分散的布局原则,打井、掏泉、挖涝池、修水渠、压埋管道、解决人畜饮水;修建居民点、药浴池、配种点、搭棚围圈等样板建设。
  1963年开始,省、州在碌曲县东海以保护利用草原,推广牧业机械为主建立样板田。到1965年弃耕地平整程度已达90%,播种当地优良牧草6546亩。在郎木寺、东海两乡种青燕麦3883亩,在建立人工饲草基地的同时,开展草原勘察规划、牧草引种试验和灭鼠工作。1965年甘肃省畜牧厅成立30人的机耕队,配备拖拉机12台,以甘南州为重点,协助玛曲、碌曲、夏河3县草原工作站,进行弃耕地平整工作,在1年内平整恢复弃耕地28万亩,当年种草2.96万亩。1968年全州平整恢复弃耕地工作基本结束,共恢复弃耕地种草面积78万亩。
  二、牧区居民点建设
  1986年,胡耀邦总书记来甘南视察时提出“把牧区住房作为一项大建设,抓紧解决”的指示以后,甘南州政府组织有关部门经过考察协商论证,提出方案广泛征求牧民意见,成立建房办公室,在夏河县甘加和碌曲县东海两个乡进行了“高寒牧民居住房屋建设的试验示范”。1988年牧民建房划归州畜牧局管理后,按照自建为主、国家资助为辅的原则,积极引导牧民兴建住房。1990年碌曲县的尕海、玛艾、郎木寺、拉仁关,夏河县的甘加,玛曲县的尼玛、欧拉乡的1081户牧民建起了砖木结构的新房3243间、58734平方米,占老牧业乡总户数的11%。与此同时,在甘南牧区推广应用木器厂生产的活动羊圈3879套,增强了羊只冬春期的御寒能力。
  夏河县甘加牧民定居样板从1965年4月开始到1966年12月总投资41.44万元,乡政府、卫生院、学校集资11一1万元,群众集资23.58万元(包括劳务、畜力折算),共建房1073间、15800平方米;修公路60公里,修桥10座。全乡8个牧业公社、33个生产队、464户,1921人全部住上新房,实现了定居轮牧。同时解决了儿童入学、群众就医、社队办公用房问题。
  三、草原水利建设
  自治州重视开发缺水草场,解决人畜饮水,改善供水条件。截止1988年全州已建成塘坝4处,动力扬水站89处,自流引水渠道238条、523.3公里;草场打机井73眼,配套67眼;喷灌工程2处,水轮泵9处;共开辟缺水草场46.66万亩,改善供水不足的草场186.31万亩;灌溉饲料地2.58万亩,天然草场11.8万亩。夏河县甘加草原是甘南牧区最干旱的草场,省、州、县列为在牧区进行喷灌的试点,1981年以来,国家投资98万元,省水利部门还调拨了西德引进的佩罗玛特喷灌机,并派专人指导。省、州、县科技人员和广大群众,经过3年的努力,建成了甘南草原上第一项喷灌发电兼用的综合水电工程,喷灌面积达2500亩,自流灌溉面积1.4万亩。
  1973年8月,甘南州科技组、州畜牧站、甘加公社组成调查小组,对甘加乡卫东大队草原灌溉情况进行了调查。1970年试灌的几十亩草场效果良好。1971年灌溉面积2900亩,当年割贮冬草5.5万公斤;1972年灌溉面积5300亩,秋后割草28.5万公斤。1973年扩大草原灌溉面积17000亩。草原灌溉提高了产草量,保护牲畜安全渡过了冬春,促进了畜牧业发展。全大队有各类牲畜59808头(只),比1970年净增60.7%,总增98.1%。
  四、草原监测网点建设
  1983年4月甘南州召开草原鼠虫害预测预报会议,建立了甘南州鼠虫害预测预报体系,各县先后建立了草原监测网点数十处,并设立了玛曲县达乌尔鼠兔、碌曲县韵鼠和夏河县蝗虫3个重点监测点,监测覆盖面达全州可利用草场面积的60%以上。
  第六章畜禽疫病防治
  第一节畜禽常见疫病
  一、传染病类
  甘南州已经确诊的畜禽传染病有48种。其中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有8种,马传染病5种,牛传染病10种,羊传染病10种,猪传染病5种,鸡传染病8种,兔传染病2种。已被消灭的有牛瘟、牛肺疫、马鼻疽3种;炭疽、破伤风、马副伤寒、气肿疽、牛副伤寒、羊痘、羊链球菌病、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羊猝狂、绵羊巴氏杆菌病、猪肺疫、猪丹毒、仔猪副伤寒、布鲁氏菌病、口蹄疫、猪瘟、鸡新城疫、马巴氏杆菌病等20种传染病已得到控制。
  (一)人畜共患传染病
  炭疽
  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各种家畜均有散发性病例,有时暴发性流行。死亡率高,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全州各地均有发生。
  破伤风
  是由破伤风棱菌经深部伤口感染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多因去势消毒不严或其它伤口感染引起。在各县呈零星发生,发病率虽低,但致死率很高。
  口蹄疫
  俗称“口疮”、“蹄潢”,是偶蹄畜的一种急发性发热、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州内大部分牧区属老疫区,流行广泛,危害严重。1953〜1981年先后就有13起严重的发病纪录。
  坏死杆菌病
  是由坏死杆菌引起的各种哺乳动物和禽类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州内普遍存在,以碌曲、玛曲流行较严重。
  布氏杆菌病
  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病畜是主要传染源,牛、羊、猪多发,全州各县均有发生,以碌曲、玛曲、夏河3县较为严重。
  鼻疽
  是马属动物由鼻疽杆菌引起的传染病,通常马为慢性,驴、骡为急性,人亦可感染,纯牧区发病严重。
  结核
  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人畜和禽类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病牛很容易通过牛奶传染给人,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犊牛嗜皮菌病
  是由刚果嗜皮菌引起的一种皮肤传染病,可发生于不同年龄的各种家畜、野生动物,人亦可感染。州内碌曲、玛曲、夏河、卓尼等县多见。
  放线菌病
  为牛、马、猪和人共患的一种慢性非接触性传染病,以牛最为常见。1981年前在卓尼、临潭、舟曲、玛曲、夏河等县零星发病,此后州内各地未见发生。
  狂犬病
  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人畜患病均由患病或带毒动物咬伤而感染,死亡率为40%。
  (二)家畜传染病
  马属家畜传染病
  马副伤寒、马腺疫、马传染性胸膜肺炎、马巴氏杆菌病、马流行性感冒等。
  牛传染病
  牛瘟、牛肺疫、牛巴氏杆菌病、犊牛副伤寒、牛副结核、气肿疽、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等。
  羊传染病
  羊痘、羊链球菌病、羊快疫类病(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羊猝狂)、羊巴氏杆菌病、羊传染性口膜炎、羊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羊传染性脓疱坏死性皮炎、羔羊达曼一费里斯杆菌病、山羊衣原体病等。猪传染病
  猪瘟、猪巴氏杆菌病、猪丹毒、仔猪副伤寒、猪支原体肺炎 (喘气病)等。
  鸡传染病
  鸡新城疫、禽巴氏杆菌病、鸡痘等。
  二、家畜寄生虫病
  主要家畜寄生虫病有:绵羊消化道线虫病、牛羊肝片吸虫病、羊肺线虫病、犊牛羔羊绦虫病、家畜蠟病(疥癣)等。
  三、家畜中毒
  农药类中毒
  中毒药物有六六六粉、磷化锌、氟乙酰胺、硝酚胺等,因使用或保管不当所致。'
  饲草料中毒
  均因霉烂变质的白菜、甜菜、芫根、油籽饼、烂玉米、洋芋芽、野豌豆等饲用所致。
  药物中毒
  服用药量过大所致,易引起中毒的药物有:四氯化碳、倍硫磷、亚硒酸纳、四咪卩坐等。
  毒草中毒
  严重者有北萱草(黄花菜)根、青冈树叶等;次之为醉马草、酸模类草、狼毒、艾蒿等。
  矿物质中毒
  主要为食盐中毒,因饲喂过量所致。
  动物性毒物中毒
  主要为毒蛇咬伤所致。
  四、家畜疑难病
  牛羊舔食盐碱土病、牛液汁病、疑似牛肉棱菌中毒症、马浮肿病、疑似牛流行热、疑似牛恶性卡他热等。
  第二节检疫
  一、产地检疫
  1956一1990年,主要进行了马鼻疽、结核、布鲁氏菌病、马传染性贫血、绵羊泰勒氏焦虫等病的检疫,另外还进行牛、羊棘球勉、疥癣感染及羊双腔吸虫等病的检疫。(一)马传染性贫血病检疫
  采用血清琼脂扩散法。1984年9〜11月份,甘南州动物检疫站与夏河县畜牧兽医工作站抽检加茂贡、那吾两乡马1027匹;临潭县畜牧兽医工作站抽检古战、卓洛、长川、城关、新城、扁都7乡马547匹;卓尼县畜牧兽医工作站抽检完冒、恰盖、申藏、阿子滩4乡马506匹;河曲马场抽检马500匹;甘南军分区抽检马115匹,均无阳性病马。
  (二)结核病检疫
  1978年甘南州动物检疫站对州奶牛场的36头牛进行检疫,检出阳性病牛14头,感染率38.89%。1980年夏河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在州检疫站的协助下,用结核菌素点眼的方法,对曲奥乡的1359头牛进行普查,结果查出阳性病牛196头,感染率为14.42%。1984年州动物检疫站检疫夏河县那吾乡牛293头,阳性2头;九甲乡牛302头,无阳性;王格尔塘乡牛13头,阳性1头;甘南州农科所奶牛场牛25头,无阳性。
  1984年,州动物检疫站对州畜牧学校实习牧场的219只鸡进行两次检疫,查岀阳性病鸡15只;对州科委实验鸡场的405只鸡两次检疫,查出阳性病鸡21只。1985年5月,对合作镇养鸡专业户马登云的145只鸡检疫,査出了阳性病鸡4只。证实了合作地区鸡结核病的流行。
  (三)马鼻疽检疫
  1956年从夏河开始,逐步开展了马鼻疽的检疫工作,截止1985年,全州7县共检疫马类家畜72万匹次,检出阳性病畜11104匹次,开放性病畜629匹。其中1970年夏河县检疫马12564匹,阳性1050匹;1972年碌曲县东海乡采秀村检出鼻疽病马78匹;1978年检出12匹,先后交鼻疽马场集中治疗。后来几个社员从鼻疽马场私自牵回几匹病马与健康马群混牧,致使1974年该村检疫时,又查出阳性病马71匹。1973年夏河县检疫马16398匹,检出病马1079匹。
  (四)布鲁氏菌病检疫
  1958年开始,甘南州用血清玻板凝集反应的方法逐渐进行畜间布病感染情况的检疫。至1982年全州检疫未经免疫的牛26579头,检出阳性血清3143份, 平均检出率为11.82%。其中:夏河县检疫牛8776头,阳性血清1085份,检出率12.3%;玛曲县检疫牛4372头,阳性血清594份,检出率13.5%;碌曲县检疫牛3371头,阳性血清473份,检出率14.02%;卓尼县检疫牛4006头,阳性血清468份,检出率11.68%;舟曲县检疫牛1818头,阳性血清70份,检出率3.8%;迭部县检疫牛3578头,阳性血清364份,检出率10.1%;临潭县检疫牛658头,阳性血清89份,检出率13.4%o检疫未经免疫的羊40126只,检出阳性血清1313份,平均检出率为3.27%。其中:夏河县检疫羊2380只,阳性血清44份,检出率1.3%;玛曲县检疫羊4259只,阳性血清35份,检出率0.82%;碌曲县检疫羊4515只,阳性血清302份,检出率6.6%;卓尼县检疫羊5089只,阳性血清156份,检出率3.06%;舟曲县检疫羊9849只,阳性血清95份,检出率0.96%;迭部县检疫羊6388只,阳性血清614份,检出率9.6%;临潭县检疫羊7646只,阳性血清67份,检出率0.61%。
  1979年,卓尼县检疫猪133头,阳性血清2份,检岀率1.5%。1972年进行人间布病普查,发现碌曲、玛曲、夏河3县有布病患者1075人;抽检甘南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业务干部20人,有阳性反应者8人,感染率达40%。河曲马场牧工、挤奶员的阳性率高达70〜80%。布病从夏河、卓尼、玛曲、临潭4县收集的679份(牛36份、羊648份)流产胎犊(羔)病料中,先后分离出4株布鲁氏病,经鉴定均为羊型布鲁氏病。
  (五)羊瞎眼病检疫
  1962年甘南州牧研所曾派兽医人员对羊瞎眼病进行了调査ol973年州牧研所再次组织人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了该病的流行规律,排除了传染病、寄生虫病、营养缺乏、遗传等因素。1976年1月16〜20日,在合作召开了有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兽医研究所、武都地区畜牧站,武都、宕昌、岷县畜牧站及州、县有关单位参加的甘南州羊瞎眼病科研工作座谈会。会议提岀了1976年査清病因,1977年提岀防治措施的奋斗目标。1976年甘南州牧研所与甘肃省兽医研究所协作临潭县三岔乡兽医人员积极开展研究工作,进行大量调查,从当地生长的萱草(野黄花菜)根中,提出了致病毒素萱草根盐酸盐,查明了病因,确诊了长期流行在州内临潭等地的羊瞎眼病为萱草根中毒病。
  (六)羊泰勒氏焦虫病检疫
  1963年以来,碌曲县拉仁关乡则岔村的绵羊连续发病死亡,造成很大损失。1975年和1976年,甘肃省兽医研究所先后根据碌曲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送检的病羊,诊断拉仁关公社则岔大队和阿拉公社长期以来流行的羊病为绵羊泰勒氏焦虫病。1976年5月中旬,甘南州牧研所从夏河县麻当乡兽医站送检的1只病羔中査出了焦虫,确诊夏河县大夏河、格河流域长期流行的羊病为泰勒氏焦虫病。1983年甘南州牧研所对临潭县羊沙地区山羊死亡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病区32只绵山羊耳类血液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和病区羊体寄生的脾叮咬健康绵羊复制病例等方法,确诊羊沙地区山羊死亡是由脾传播引起的山羊泰勒氏焦虫病。
  (七)羊双腔吸虫病检疫
  该病在全州各县都有分布。临潭、卓尼、舟曲丘陵沟壑地区羊双腔感染率和感染强度高。据1960一1978年调查,卓尼县纳浪、阿子滩两乡绵、山羊的感染率分别为83.3%和100%,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3435条和1078条。1973〜1975年调查,夏河县美仁乡感染率为76.7%,平均感染强度为44.6条;碌曲县玛艾乡的感染率为93%,平均感染强度为58.6%;玛曲县河曲马场的感染率为53.5%,平均感染强度为44.6条。
  (八)鸡病普检
  1988年8月,甘南州畜牧兽医工作站在合作福盛鸡场采血清92份,经甘肃省兽医总站诊断室检验,其中鸡白痢感染率为18.5%,鸡毒支原体感染率为77.2%,传染性喉气管炎感染率为2.18%。
  二、市场检疫
  1981年甘南州动物检疫站在合作地区开始进行市场检疫工作,1982年4月,夏河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在拉卜楞镇开始了交易性牲畜及产品的市场检疫。1983年4月,临潭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开展市场检疫,止7月底,临潭检上市马1061匹,驴259头,骡181头,牛1324头,羊20只,猫33只,并对检岀的1匹鼻疽病马和1头结核病牛进行了处理。
  1984年春,舟曲县站安排城关畜牧兽医工作站负责县城的市场检疫,主要对交易仔猪进行检疫,共补针600多头。
  1985年州动物检疫站在合作检疫上市猪肉8450公斤,检出囊虫肉200公斤;甘南州食品公司在生猪宰后肉检15400公斤,查出囊虫肉924公斤;临潭县市场检疫各类牲畜5353头。卓尼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安排3名检疫人在城关进行市场检疫,并为全县15个乡配齐了检疫员,至1986年底检猪胴体肉395个,查出不合格的12个,进行了无害处理;检疫上市生猪174头,鸡345只。
  三、家畜寄生虫检疫
  (一)羊督生虫调查
  1942年4月,原西北防疫处兽医专家杜世杰、张四雄二人在拉卜楞用蠕虫学完全剖检法剖检羊68只,分别属感染肝片吸虫、同盘吸虫、莫尼茨绦虫、多头呦、期克里亚平吸虫、抑口线虫、食道口线虫、奥斯特他线虫、网尾线虫、毛首线虫等10种(属)寄生虫;1945年西北防疫处胡祥壁教授在拉卜楞甘坪寺剖检羊12只,检出的寄生虫有双腔吸虫、肝片吸虫、同盘吸虫、莫尼茨绦虫、细颈囊尾呦、棘球呦、抑口线虫、夏伯特线虫、谬勒线虫、食道口线虫、毛园线虫、奥斯特他线虫、细颈线虫、原园线虫、毛首线虫、毛细线虫、羊虱蝇等18种(属)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8.3〜100%,感染强度在1〜7000之间。
  通过调査,全州7个县羊只寄生虫共48种(属),各县分布大体相同。其中:玛曲县羊只感染寄生虫病29种(属);碌曲县31种(属);卓尼县36种(属);临潭县23种(属);迭部县23种(属);舟曲县13种(属)。
  (二)牛督生虫调查
  1956年10月,西北牧研所、甘南州兽医诊断室、甘南州兽防队在夏河县食品公司对20头碌曲、玛曲交售的菜牛及夏河县的36头牛用蠕虫学完全剖检法进行检疫。
  1957年12月〜1958年5月,甘南州兽医诊断室、兽防队在合作屠宰场对夏河县的40头牛进行了剖检调查。结果,甘南的牦牛、犒牛中感染肝片吸虫、前后盘吸虫、棘球坳、古巴线虫、抑口线虫、食道口线虫、辐射食道口线虫、夏伯特线虫、毛首线虫、大型肺线虫、牛虱、双腔吸虫、毛园线虫、美丽筒线虫、牛皮蝇坳虫、莫尼茨绦虫、蠟等17种(属)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2.5-100%, 感染强度在1〜2200之间。
  1957年甘南州兽医诊断室在夏河县屠宰场对503头牛棘球坳感染情况进行检查,染虫257头;1958年对518头牛进行检查,染虫266头。
  1980年9〜11月,州牧研所在州食品公司肉联厂对屠宰牛棘球呦感染情况进行检查:夏河的3403头牛,染虫1262头;碌曲县的1268头,染虫282头;玛曲县的1859头,染虫438头;河曲马场387头,染虫23头。
  1980年迭部县畜牧兽医工作站用采料镜检的办法对该县电采乡资润、岗藏两村的141头牛球抱子虫感染情况进行调查,检出染虫牛13头。
  1985年11-12月,甘南州动物检疫站在州食品公司肉联厂抽检碌曲、夏河两县交售的菜牛159头,发现感染住内抱子虫150头,染虫率达94%。
  (三)马寄生虫调查
  1958年甘南州牧研所、州兽防队在合作鼻疽马场对37匹马采用蠕虫学完全剖检法进行了剖检;1970年春,夏河县甘加乡畜牧兽医站用驱虫法收集8匹马粪便,用分类记法对马消化道寄生虫进行调查证明:甘南的马匹分别感染有侏儒副裸头绦虫、马园形线虫、普通戴拉风线虫、无齿阿尔夫线虫、三齿线虫、马副蛔虫、马境虫、马腹腔丝虫、毛线虫、马胃蝇呦虫等10种(属)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2.7〜83.8%o感染强度分别在1〜1700之间。
  (四)猪爸生虫调查
  1960年1月,州畜牧兽医研究所在佐盖曼玛乡对5头猪用蠕虫学完全剖检法进行剖检;1960年8~9月在卓尼县北山、临潭县九0二一部队猪场采集粪样30份;10一11月在迭部县电乐、麻牙两乡收集粪料26份;在州商业局猪场收集粪料30份。分别进行寄生虫幼虫卵计数检査,结果,猪分别感染长刺后园线虫、复阴后园线虫、猪螺咽胃虫、六翼泡首线虫、蛔虫、毛首线虫、细颈囊尾呦、猪虱、扁双腔吸虫、肺线虫、食道口线虫、猪钩虫等13种(属)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3.3〜60%,感染强度分别在1〜22之间。
  (五)犬狐寄生虫调查
  1958年1月,甘南州兽医诊断室、州兽防队在夏河县对254条狗,1只狐用蠕虫学完全剖检法进行了剖检,发现夏河的犬感染瓜实绦虫、豆状带绦虫、泡状带绦虫、棘球坳、巴西钩口线虫、弓蛔线虫、犬弓蛔线虫、犬食道线虫等7种 (属)寄生虫。
  (六)鸡等生虫调查
  1986年10月,卓尼县鸡场的鸡发病死亡1500多只,经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兽研所检验诊断为鸡球虫病。第三节疫病防治
  —、民I可疫病防〉台方法
  甘南的农牧民群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总结积累了许多疫病防治的宝贵经验。
  牛瘟采用给健康牛“灌花”的方法来预防牛瘟。每年春季,藏医携带各种医疗药物,巡回牧地,给未免疫的牛进行“灌花”防治。
  炭疽藏语称“沙”,预防方法是:将动物身上所生炭疽的部位割下来后,作疫苗接种给健壮的牲畜。
  牛传染性胸膜炎预防的方法为:取山中的5种草药加水煮一日再用勺搅拌,其次空刺病牛的胸部取肺液混到药中,给健康牛服混合液一食匙,一日内不许饮水。
  牛羊口蹄疫防治法是对病畜溃烂之蹄用烟草汁涂局部则愈。
  马鼻疽防治疗法有二:(1)服捣碎之蚯蚓;(2)豌豆水撒播水面,自由饮之。
  二、兽医防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为了尽快恢复发展牧业生产,在甘南牧区采用救济、发放贷款、开展免费防病治病等措施,扶持牧区发展畜牧业生产。
  1950年春,省政府组织70多位兽医专家教授和技术干部组成牛瘟防治团来甘南开展防病治病工作。
  1953年夏河兽医站在碌曲双岔推广应用抗牛瘟血清防治牛瘟0.62万头。1954年用抗牛瘟血清、抗炭疽血清、氢氧化铝羊痘苗及牛出败菌苗等生物药品防治疾病。由夏河站先后发放抗炭疽血清1万毫升,无毒炭疽芽胞苗2万毫升。1953一1954年,全州免费防治各类牲畜4.63万头,检查病畜1.08万头。1955年预防注射牛瘟、炭疽、牛出败、羊痘5.9万头,治疗各类病畜0.25万头;检查马、牛、羊0.37万头。
  1955年春,在夏河用兔化弱毒疫菌,抗牛瘟血清和炭疽芽胞苗预防农畜0.58万头;碌曲双岔预防注射牛瘟苗0.24万头,马牛炭疽苗0.59万头,治疗病畜130头;卓尼预防注射牛瘟苗0.38万头。1956年夏河、碌曲开始用炭疽沉淀素血清诊断、检疫家畜炭疽;第三牛瘟防治队在卓尼、临潭、舟曲3县预防牛瘟0.9万头,大家畜炭疽0.12万头,猪瘟621头,治疗畜病30多头。8月40,经州人委、夏河县人委批准,省畜牧厅检疫组、甘南兽医诊断室、夏河县站扑杀了在桑科检出的20匹开放性鼻疽病马。
  1958年秋,州、县成立了防疫指挥部,各乡成立了防疫指挥小组,全州掀起了全民性的扑灭牛出败为主的防疫运动,并组建公社兽医防治站(后发展为乡站)26个,保健站10个,设防疫组40个。1963年10月,省、州、县189名畜牧兽医干部组织23个防疫小组和2332名基层防疫员,共防治各类牲畜1285万头(次),预防注射量较公社化前增长321.2倍。牛瘟已被消灭,牛肺疫、炭疽、羊痘等疫病得到有效地控制,牲畜因病死亡明显减少。特别是:“藏系绵羊适应兔化牛肺疫弱毒菌苗”的培育成功,不仅使甘南很快消灭了牛肺疫,而且还向昌都、阿坝、甘孜、新疆、青海等地推广。1959年国家投资在夏河县甘加、美仁和碌曲县乐海各建一座羊药浴池,当年东海公社用可湿性六六六粉药浴羊3.8万只。1963年又在碌曲、玛曲、夏河建羊药浴池3座,逐步扩大了绵羊外寄生虫的防治面。在兽医防治中,大力推广了玛曲县尼玛乡建立三级兽医网经验,组织赤脚兽医防病治病,平时公社站把药包器械和常用药品暂付给赤脚兽医和防疫员,费用年终结算,由生产队统一交付。据夏河县1975一1978年的统计,平均每畜每年治疗药品费用0.42元。
  1978年河曲马场修建大畜注射栏1座。1973年尼玛乡建羊只注射圈2座,每圈可容纳羊800〜900只,6个人在4个小时即可完成3000多羊的疫苗注射。
  从1982年开始,对马鼻疽采取“检疫、捕杀”的果断措施,层层实行技术承包。1988年至1990年甘南7县均未检出阳性病畜,达到了省畜牧厅颁布的消灭标准。
  全州在兽疫防治中实行了多种形式的技术承包。1984年,州畜牧站和临潭、卓尼两县的兽防站签订了“3年控制,5年消灭猪瘟、鸡新城疫”责任书后,通过州、县、乡、村的共同努力,防治达到了控制标准,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0多万元。临潭县畜牧兽医站把全县划为56个责任区,由技术人员分片承包。碌曲、夏河、玛曲等县成立户或联户防疫承包组,把兽防工作落实到畜群帐圈。
  到1990年底,全州108个乡(镇)都建立了畜牧兽医站,村和自然村还有不脱产的防疫员2068名。
  至1990年,全州畜禽传染病得到控制和基本控制。三、传染病防治
  (―)炭疽防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普遍用抗炭疽血清治疗病畜。从1953年起,全州各地一方面有计划地用无毒炭疽芽胞苗对各类家畜进行预防注射免疫;另一方面广泛宣传,对炭疽病畜用炭疽沉淀反应法及时诊断,对炭疽死畜禁止剥皮吃肉,进行深埋,严格善后消毒处理,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二)布病防治
  1962年,州畜牧兽医工作站从哈尔滨兽研所调来布氏菌“09”菌苗2万毫升,在玛曲县曼尔玛乡注射牛2835头。1971年12月初,州畜牧站、卫生防疫站用羊型五号苗和自制气雾免疫机在碌曲县贡巴、波海等地对羊群野外进行了气雾免疫,共免疫羊25884只。1972年甘肃省兽医总站、州畜牧兽医工作站和夏河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在夏河佐盖多玛举办了全州气雾免疫学习班,并在佐盖多玛、佐盖曼玛两公社用羊型五号苗进行布氏菌病的气雾免疫。1975年以来布病被列为省、州地方病防治重点之一。
  1980年,舟曲、临潭、迭部3县开始对感染率在1%以上的牛、羊进行羊型五号苗的注射免疫。截止1985年底全州先后共免疫牛、羊1100万头(只)次。
  1984一1985年,由州畜牧局牵头,对全州7个县的畜间布防工作进行了考核验收。在7县22个乡共抽检牛4273头,检岀阳性病牛26头,感染率为0.68%;1岁以下羔羊20296只,阳性34只,感染率0.17%,均已达到了规定的控制标准。
  (三)口蹄疫防治
  甘南是口蹄疫的常发地,自1953年以来,每起疫情发生,均成立由州政府领导挂帅的防治五号病领导小组,县、乡也成立相应的机构,加强对防治工作的领导。1960年,甘南发病后引起了省人民政府的重视,并向中央农业部作了汇报,提出“动员千军万马,一切为防口蹄疫让路”的口号,并决定在甘南就地生产疫苗防止口蹄疫的蔓延流行。1960年4月,专业技术人员苦战22天,生产口蹄疫结晶紫疫苗301.8万毫升,扑灭了这次口蹄疫疫情。1964年以来付诸实施《甘肃省消灭牲畜口蹄疫技术措施》,用兰州生药三厂生产的口蹄疫A型苗对全州牛、羊进行全面的预防接种。:1965年5月2日,玛曲县采日玛乡麦科公社俄合生产队因漏针又发生5头牛口蹄疫后,省、州、县14名技术人员组成工作组立即组织扑灭疫情。至6月底全县7乡3场32个公社105个生产队又一次预防注射牛106万头,注射率90.5%。尼玛等3乡1场还预防注射羊9.4万只。七十年代用甲乙双价苗、甲型苗、乙型苗预防注射。1977年在扑灭疫情时,各县除采用隔离、封锁、.检疫、治疗、消毒等综合防治措施外,还在碌曲、卓尼进行了紧急接种和用病愈牛全血、血清治疗牛犊。1979年夏河县桑科羊场发生口蹄疫后,采取人工感染牛的方式加强治疗,在较短的时间里扑灭了疫情。1980年10月,甘南军分区骑兵营猪场发生口蹄疫后,州畜牧站立即组织人力封死疫点,采取扑杀病畜的果断措施,把37头病猪全部屠宰处理,在疫点上扑灭疫情,给扑灭五号病提供了经验。1981年讨论调整了防治规划,提出了碌曲、玛曲、夏河、临潭、卓尼5县每年对牛进行两次预防注射的要求。1981年夏河县加茂贡乡娥合村发生牛口蹄疫后,州、县及时组织力量,封死疫点,很快扑灭了疫情。
  (四)羊腐蹄防治
  六十至七十年代,甘南开展群防群治,对蹄部出现坏脓坏死的羊只,先用1%的硫酸铜或高猛酸钾冲冼,除去坏死组织,再涂擦碘石腊油合剂,有一定疗效。
  1982年8月,玛曲县兽防站在采日玛乡,采取对疫畜先修蹄、再少擦福尔马林浴液达到了治愈的效果。1984年甘南州牧研所在玛曲用福尔马林浴液对病羊进行了群体蹄浴治疗。
  (五)狂犬病防治
  历史上群众用打死疯狗的办法预防该病。1984年,甘南州要求各县和州级机关给狗进行狂犬病疫苗的预防接种,对饲养犬进行登记、挂牌工作。碌曲县兽医站对县城附近的狗接种狂犬疫苗157只。同年,甘南州畜牧站组织在合作市区消灭野狗54只。
  (六)马鼻疽防治
  马鼻疽防治工作从1956年开始,到1959年主要在夏河、卓尼、玛曲、临潭、舟曲6县及河曲马场进行重点检疫。1959年12月,在合作、加采滩、东海、冶力关、洛大等地办起鼻疽马场,开始组织中西兽医治疗病畜,培育健康幼驹的尝试。1960年6月,将各单位的104匹鼻疽病马全部无偿送交洮江县尕海乡达霖鼻疽马场,进行试验治疗及培育健康幼驹工作。1961年,州牧研所在该场对4匹阳性病马进行了 “麝香治疗马鼻疽的研究”,研究证明用2%的麝香溶液隔天皮下注射20〜40毫升,连用1月,临床治愈效果达75%。夏河县畜牧兽医站在那吾、阿木去乎、博拉等乡用此法治疗鼻疽病马105匹。1970〜1980年,全州7县普遍开展检疫,开放性病畜捕杀,阳性病畜以县或几个乡设点,建立鼻疽马场实行集中管理,采取治疗病畜和培育健康幼驹相结合的“检、隔、治、培、杀”的综合防治措施。1974年全州有马7.57万匹,各县进行普查后,共查出阳性病马2000多匹,对病马集中建立了10处鼻疽马场,隔离治疗。同年甘肃省兽医研究所和夏河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在阿木去乎、博拉、扎油、佐盖多玛、科才、甘加各乡治愈病马504匹。同年底,碌曲县畜牧兽医站在东海鼻疽马场用土霉素治疗集中的病马461匹,并捕杀开放性鼻疽马128匹。玛曲县站治疗36匹,治愈2匹,配育的126匹幼驹9个月后,仅出现阳性病马1匹。1982年9月22日全州发布了《甘南藏族自治州鼻疽检疫和扑杀病畜工作条例》。1982〜1985年底全州共检疫马属家畜33.8万匹次,检出阳性病马728匹,扑杀673匹。阳性检出率1982年为0.52%;1985年为0.04%。1988〜1990年全州各县再未检出阳性病畜,后经甘肃省动物检疫总站检查验收,甘南州的马鼻疽防治达到了部颁消灭标准。
  (七)马副伤寒防治
  1973年3月河曲马场发病后,经甘南州牧研所诊断,确定病情为流产沙门氏菌引起。1974年,州牧研所用哈尔滨兽研所研制的马副伤寒菌苗在河曲马场进行了预防接种。同年12月,河曲军马场发病,州牧研所根据送检病原菌检验诊断为马流产沙门氏菌引起的马副伤寒。1975年甘南州牧研所和哈尔滨兽研所在甘南牧研所研制成功了马副伤寒菌苗33572匹份,在疫区进行注射。1976年生产4万匹份。此后每年生产5万匹份,定期开展预防注射,控制了疫情。
  (八)马巴氏杆菌病防治
  加强放牧管理,对弱马适时补饲,防止受冷感冒,能提高机体抵抗力;发病后,及早发现病马进行隔离治疗,彻底消毒,正确处理尸体,能防止病原体传播;对病畜用20%磺胺曝卩坐钠、磺胺囉睫钠或者青链霉素,每天静脉注射两次有效。(九)牛瘟防治
  甘南州广大牧民群众在与牛瘟进行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用“灌花”预防该病的经验。1950年春,由兰州市军事管制委员农林处组织省内专家教授、技术干部和省兽疫防治训练班的学员共70余人,成立牛瘟防治团来甘南进行防治。打开了兽医防治的局面。从1952年开始,逐渐应用推广牛瘟兔化弱毒疫苗的预防注射。1956年在全州各县大面积进行预防注射,是年冬,组成3个防疫队,一个队到夏河,一个队到碌曲、玛曲,一个队到卓尼、临潭、舟曲、迭部,从次年初开始推广应用山羊化兔化弱毒疫苗和绵羊化弱毒疫苗预防牛瘟。1980年停止了免疫工作,并宣布甘南消灭了牛瘟。
  (十)牛肺疫防治
  1958年3月,甘南州畜牧局在合作举办了推广使用“兔化牛肺疫弱毒菌苗”学习班。4月,生产出牛肺疫弱毒培养苗38万毫升,解决了防疫的紧急需要。1960年,甘南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和西北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共同研制成功了牛肺疫藏羊化兔化弱毒疫苗,并举办了多期训练班,培养了一大批制苗技术骨干,在全州大面积推广预防注射,很快控制了疫情,收到显著效果。1965年以来再未发生此病。1974年后,每两年进行一次预防注射。1980年以来全州停止了免疫工作,并宣布甘南已经消灭了牛肺疫。
  (十一)牛出败防治
  牛出败亦称巴氏杆菌病。全州从1954年开始,用江西兽医生药厂生产的岀败菌苗进行预防注射,预防牛出败的发生和流行。1958年州、县成立防疫指挥部,在全州范围内掀起全州性的扑灭牛出败为主的防疫运动,使用兰州生药厂生产的牛出败氢氧化铝菌苗每年对牛预防注射1〜2次,当年全州预防注射牛32.93万头。
  (十二)牛副伤寒防治
  此病起初在甘南发生时没有得到确诊,也未引起人们的重视。1972年6月,碌曲县拉仁关乡麻日、唐科两个大队发生以胃肠炎为主要症状的牛病,牧民称 “锅热”(牛瘟)。从病料中首次分离出鼠伤寒沙门氏菌,确诊拉仁关牛病为沙门氏菌引起的牛副伤寒。1973年从贡巴病料中分离出都伯林沙门氏菌,1974年又从玛曲县齐哈玛乡吉勒河大队病料中分离出肠炎沙门氏菌,同年,甘南州畜牧站用贡巴菌株制牛副伤寒菌苗31.75万毫升。6月3日至20日在贡巴四队作了536头牛的区域试验后,在碌曲县玛艾、尕海、郎木寺、拉仁关4乡进行了预防注射。玛曲县齐哈玛乡的国钦、国查、瓦尔德、塔哇等4个大队用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供应的牛副伤寒菌苗对当年牛犊预防注射5250头。菌苗注射后,有效地防治了该病的发生和流行。1975年后,在甘南州推广菌苗注射预防牛副伤寒,至1980年共生产菌苗1013.89万毫升。病畜早发现,用抗菌素、咲喃西林、0.1%高猛酸钾等药物及时治疗,治愈率较高。
  (十三)羊痘防治
  从1954年开始,夏河县畜牧兽医工作站用羊痘氢氧化铝疫苗进行预防注射,并逐步推广,进行大面积接种免疫,有效的控制了该病。1982年1月,夏河县甘加乡发病后,全乡男女老少齐动员,共投入2500多人防治羊痘,1月10日至14日,仅用5天时间,全乡紧急接种羊20万只,很快扑灭了疫情。1985年9月临潭县新城乡羊只发病后,州畜牧兽医研究所化验诊断为绵羊痘,州畜牧兽医工作站拨款1000元,由临潭县畜牧兽医工作站组织力量在新城、流顺、店子、扁都、羊沙5乡进行紧急预防接种、防治,很快扑灭了疫情。
  (十四)羊链球菌病防治
  1963年玛曲县尼玛乡发病,1964年4月,玛曲、夏河将病料送州牧研所检验,从欧拉、尼玛、阿万仓、那义病料中共分离出5株链球菌,确诊为羊链球菌。1974年12月,州牧研所在尼玛用羊链球菌氢氧化铝醛菌苗进行了安全性试验。1975年4至5月用菌苗在欧拉、阿万仑、齐哈玛、群强预防注射羊8万多只,使疫情大为减缓。从1964年起,碌曲、玛曲、夏河、卓尼4县有计划地用菌苗每年进行一次预防注射,控制了该病。病羊早期用抗菌素治疗有效。
  (十五)羔羊达曼——费里斯杆菌病防治
  初病羔羊用1%匹拉米洞稀释青霉素20万单位肌肉注射,或用油剂青霉素30万单位每天一次肌肉注射;以10%磺胺囉睫注射或10%磺胺唆哩注射液5毫升与水剂青霉素20万单位每日注射2次,疗效显著。对3~70龄羔羊注射青霉素;及早发现病羔,隔离治疗;对病尸、污物深埋或焚烧3项措施亦能扑灭疫情。(十六)猪瘟防治
  1964年4月,利用兰州生药厂供应的脾淋湿毒继代制出猪瘟兔化毒弱苗和猪肺疫氢氧化铝菌苗并用,在合作预防注射猪1656头。1980年卓尼县尼巴乡兽医站用县畜牧兽医站研制的多联血清对40头病猪进行试验治疗,治愈初病患猪21头,死亡19头。1984年2月,甘南州畜牧兽医工作站与临潭、卓尼两县畜牧兽医工作站签订了“关于三年控制,五年消灭猪瘟”的合同书,在防治工作中,实行分片包干的技术承包责任制,收到了显著的效果。4月,州畜牧兽医工作站在夏河县举办了酶标快速诊断猪瘟学习班,为全州防治猪瘟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十七)猪肺疫防治
  1964年开始用猪肺疫氢氧化铝菌苗,每猪一年一针进行预防注射,控制了该病的大面积流行。
  (十八)鸡新城疫防治
  1959年甘南州试制成功鸡新城疫Ⅰ系疫苗后,逐渐开展对该病的预防免疫,后改用兰州生药厂供应的疫苗,有效地防止了该病的发生。1981年起该病列入全州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进行重点防治。1984年2月,州畜牧站把鸡新城疫和猪瘟防治放在一起,在临潭、卓尼两县实行大面积技术承包,取得了初步的效果。1987年,州畜牧站又在迭部、舟曲两县推广防制技术承包,收到了显著的效果。
  四、寄生虫病防治
  (一)羊消化道线虫病防治
  1960年,州牧研所用粗制敌百虫水溶液和硫化二苯胺面粉水混合液灌服治疗羊消化道线虫引起的拉稀,治愈率80%。1963年春,先在碌曲东海、郎木寺两乡的秀哇、加仓进行了精制敌百虫驱虫安全试验和驱虫效力试验11次,驱虫羊5.3万只。同期,州兽防队在玛曲县尼玛、采日玛、曼尔玛推广,驱虫羊12.8万只。
  1982年临潭县筹集2万元驱虫周转金解决购药经费,当年驱虫羊2.1万只。1983年10一11月,夏河县组织70人的驱虫工作队,深入畜群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教育及驱虫示范活动。六十年代以来,牧区群众用勤搬圈、不让羊只吃二茬草、烧草场等方法预防消化道线虫的大量感染。
  (二)羊鼻蝇吻病防治
  1963一1977年,甘南用5%敌百虫水溶液进行鼻腔喷注(注射管、吸水球),治疗羊100多万只。1983年10月,在夏河县下卡加、那义两乡进行敌敌畏烟雾熏杀羊鼻蝇呦虫的新技术试验成功。1984年以来,每年10一11月份,各县分别采用这一技术在重点地区防治羊鼻蝇呦病。有经验的放牧员秋季避开鼻蝇成虫活动频繁的草场牧羊,能减少此病的发生。
  (三)绵羊肺线虫防治
  1963年,夏河县畜牧兽医工作站组织人员用1%碘溶液,用鼻腔喷射技术治病羊3486只;六十〜七十年代,曾用敌百虫、四味唑;八十年代用丙硫味瞠、左施味哩防治。1976〜1977年,州牧研所对绵羊肺线虫病用驱虫净、敌百虫合剂治疗,疗效达92.4〜100%。
  (四)肝片吸虫病防治
  五十至六十年代用四氯化碳、六氯乙烷、硫双二氯酚治疗。1965年,夏河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在甘加乡用上述3种药品分别与敌百虫配合治疗肝片吸虫与消化道线虫混合感染羊2.8万只,1977年防治羊18万只。八十年代全州推广使用丙硫苯味唑、硝氯酚(拜耳9015)。牧区采用粪便堆积发热法杀灭虫卵,消灭中间宿主锥实螺,避开沼泽地放牧和饮水等措施预防该病的发生。
  1975一1976年,玛曲县畜牧兽医站除用“血防67”飞机灭螺外,还于每年5月下旬至6月底,用可湿性六六六粉每平方米喷洒20克(1/万),经24小时,杀螺效果100%;在水深10〜15厘米沼泽草场,每亩撒石灰18〜36公斤,灭效亦达100%。
  1980年玛曲县用百万分之一的“贝螺杀”、百万分之二的“血防67”飞机喷洒草场灭螺1.71万亩。经观测,喷药后72小时,一平方米内400个椎实螺全部死亡,杀死率100%。
  1974年开始,引进硝氯酚进行防治试验,牛5毫克/公斤,羊6毫克/公斤,驱虫率达100%。1975年大面积推广,驱治牛、羊肝片吸虫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五)羊双腔吸虫病防治
  州牧研所与临潭县畜牧兽医工作站试验,应用海涛林对绵山羊每公斤体重一次灌服50毫克,驱虫率达99.8%;用廛苯哩对绵山羊每公斤体重一次灌服200毫克,绵羊驱虫率为100%,山羊驱虫率为57.4%,是理想的治疗药品。
  (六)羊泰勒焦虫病防治
  病羊早期用贝尼尔(血虫净)肌肉或静脉注射有一定效果。1985年3〜5月,州牧研所和临潭县兽医站在羊沙乡用药物刷洗羊体;驱杀羊泰勒焦虫传播媒介青海血脾,试验结果表明0.06%辛硫磷和0.06%林丹水乳剂的驱杀效率为100%,药效维持7~9天。在一个流行季节,刷洗3次杀婢,能明显地减少羔羊发病。
  (七)螨病防治
  1961年夏河县马发生疥癣后,用3〜5%敌百虫溶液擦治病畜。1962年后用5〜10%敢百虫煤油混剂治愈马500匹,至1964年疫情得到了控制。1963年在碌曲县尕海、玛曲县欧拉、尼玛、采日玛、曼尔玛,夏河县桑科、甘加等7个乡各建起了一个羊药浴池,用可湿性六六六粉开始药浴羊只。玛曲县一些牧区曾把牛皮缝成小池子用药物洗羊(药浴),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从此,各县纷纷修建药浴池,至1979年全州共建起药浴池51座(玛曲17、夏河21、卓尼10、碌曲3),普遍开展了绵羊、牛犊疥癣防治(蠟病)。1981年甘南州畜牧兽医站在桑科种羊场投资并主持建成药淋装置1处。当年投入使用效果良好,拉开了机械化防治蠟病的序幕。止1985年,全州共建成固定式大型药淋装置15座 (夏河12、碌曲2、玛曲1),活动式药浴喷淋装置2台(碌曲)。开展药浴后,先后使用了六六六粉、绳毒磷、林丹乳油等药品。另外在治疗中还采用藏兽医用狼毒、硫磺、砒霜制成油膏涂擦患处;用松节油、水杨酸纳、硫磺合剂及滴滴涕、六六六、敌百虫涂擦的方式,收到明显的效果。
  (八)牛皮蝇坳防治
  五、六十年代,甘南曾用敌敌畏、六六六粉、来苏尔局部涂擦的方法治疗病。1975年以来,试验推广、应用倍硫磷肌肉注射驱杀牛皮蝇呦,现已被群众接受。1957〜1979年,仅夏河县共防治牛15万余头。(九)羊虱蝇防治
  1964年,甘南州牧研所在研究羊链球菌病时从羊体表捉到羊虱蝇中,有40%可以从体内分离出羊链球菌。在羊只剪毛后进行药浴,防治效果理想。
  (十)羊蠕形蚤防治
  碌曲县群众用六六六粉与牛、羊粪灰按1:20的比例混合,在寄生部位涂擦;尼玛群众在10公斤水中加500克敌百虫在羊圈内生上火涂擦羊体,效果良好。
  第四节藏兽医
  藏兽医历史悠久,约源于1300年前,根据藏文史书《索日廊布》记载:公元264年西藏聂赤赞普时代的人们就有了药物的概念。长期以来,藏族人民在同家畜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和总结了丰富的兽医经验。
  一、藏兽医研究
  共和国成立前,广大牧区控制和治疗畜疫主要依靠藏兽医,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藏兽医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不少宝贵经验被埋没失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藏兽医学获得了新生。玛曲县尼玛乡畜牧兽医工作站在调查、研究、应用、推广藏医工作中给全州树立了榜样。之后,州、县、乡不少兽医工作者在家畜疫病防治中也学习、应用藏兽医学,收集、整理民间单方、验方,自采、自制、自配藏药。1983年甘南州畜牧局抽岀专款支持夏河县畜牧兽医工作站办起了藏兽医组。1984年经夏河县人民政府批准在藏兽医组的基础上成立了桑科乡藏兽医工作站,专门从事藏兽医学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二、藏兽医成就
  (一)防疫灭病保护牲畜
  藏兽医防治畜疫具有简便实用、就地取材等特点。对牧区预防疫病的发生,制止疫病的蔓延流行,治疗病畜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直到共和国成立初期,藏族群众还用“打会”、避瘟灌花的方法预防牛瘟、牛肺疫。
  (二)收集汇编藏兽医验方
  1959年,州畜牧局、牧研所召集民间兽医座谈会,在会上藏族兽医王斑麻、黑尔哇、吉古秀、伊旦木杰布、加麻、拉在、卓玛杰布、罗卜藏、麻吉草、扎老、王公布等积极献方,会后整理出单方验方289个,编辑岀版了《甘南藏族自治州中兽医验方汇编》第一辑。1960年,州科委、州牧研所又收集、整理单、验方270个,编辑撰写了《甘南民间兽医验方汇编》第二辑。1977年通过广泛征集,全州又收集验方86个。
  三、藏兽医治疗方法及验方
  (一)医疗方法
  藏兽医主要用放血、扎针、血针、火针、烧烙、药物灌饮等方法治疗牲畜疫病。
  骗马法
  骗马如尿水流淌,治疗取睾丸后流水。马骗后洗净,抹以酥油,用手伸入(肛内)触及膀胱压之。有一圆包之感,轻轻挤压,即出黄水。然后备鞍慢行,遛3至4日。若腹腔及肛门肿胀,在肿胀处扎针放水后,置于栅栏内,直至行走。骗后7天,腿上若出现红点,可在踝脉左右扎针,走时前后肢如有羁绊跛行,可于马腋之脉,肚脐左右两脉进行扎针即可。
  双目上翻口吐白沫医治方 (1)扎面颊骨上部,灸左右面颊各一次。让马用牙咬住木棍,在左右眼脉针灸;(2)轻轻洗左右眼脉割之,拍打并蘸盐喂马。若肿,交替灸之。对四肢无力,心患“扎术病”,在心脉左右短肋灸之,不宜骑行,以蟹足、香菊、哲籽3味草药调以200一259克油喂之,洗药放入体腔横隔膜间,若流黄水,则不让食草、躺卧,马感无力腹空,从腋部侧凹陷处向下量四指,以刺血针刺入,将皮戳穿,引取黄水,用铜管或鸟翎插入洞孔口四指深处,引流黄水,如法连取3天。
  治马腰受伤方
  腰部受伤不能站立,如狗蹲坐。医治方法为:挖一与马身等长的土沟,在马腹下置一形如牛辄之木,松松捆住,将腹上托,由沟底往上抬,从胯边至肩胛骨用两块宽17厘米、厚3厘米的木板夹住脊椎部。木板上、中、下各钻一孔,将露于木孔之马皮划口,将木筷直接插入该处,于后肢左右“奇扎”与尾根灸之。在沟中站六、七天,然后牵岀。马在沟中时,马槽中置以山水饮之。如无上托之木,应挖中高两头低的沟,则前后腿站立两头低凹处,马腹触地。从肛门处挖一缺口排泄粪便即可。
  肥马骑行时折腿治疗法
  气喘、腰部弯曲、下躯出汗、后肢屈曲、用好水饮五、六口,食净草药十来口,然后喂食饮足水即可。
  骗马伤口疗方
  马骗后,因受烙化脓,可划开口子,让红血外流,肛门外部两侧若肿,可灸之。若肛门翻出(突出),可于左右两侧用刺血针刺入3指,此方无效,形成痼疾,手按之,睾丸歪向一侧,可洗净伤口之将脓血挤出,融化500克酥油,与核桃大小“踪芨”药拌匀后从马的肛门倒入一满水勺即愈。
  打会
  是民间采用的一种封锁、隔离防疫措施。以帐圈、部落或自然村为单位,由部落头人召集会议,通报疫情流行情况,宣布禁止事项,在村边路口挖一灰坑,竖立一个明显的标志,过往行人见此标志,应自动绕道而行。帐圈或村庄内的牲畜一律不准外出。
  避瘟
  在发生牛瘟时病牛留在原地由专人管理,未发病的牛只赶往别的草场放牧,以避开牛瘟危害。
  灌花
  将牛瘟病牛的血液灌给黄羊,不久将黄羊杀死,再将黄羊的血液灌给犊牛,最后屠宰犊牛,取其血液稀释后给健康牛灌服,使其发生轻微的牛瘟症状,从而获得免疫。
  (二)验方
  口蹄疫治疗
  方大黄末50克,泡常水内服,每两天一次,连用3~5次。食盐50克,水烟半两混合研末涂口腔患处。
  盐水泡花椒冲洗口腔,每日一次,连用5〜7次。
  土碱半斤泡常水2.5公斤,经一夜后取清液加入牛奶0.25公斤内服,每日一次,每次半斤,连用3~5天。亦可用以上清液冲洗口腔。
  甘松末1斤,用碱面或食盐0.25公斤混合涂擦口腔,每日一次。
  犊牛口蹄疫治方沙柳枝叶0.5公斤,常水7.5公斤煎汤,每次灌服一藏碗,每日一次,连用5〜7天。
  水柏枝0.5公斤,常水7.5公斤煎汤,每日一次灌服一藏碗,连用5~7天。翼首花全草0.5公斤,常水7.5公斤煎汤,每日一次灌服一藏碗,连用5〜7天。
  牛羊热痢治疗方——二黄二白散
  黄连30克、黄柏60克、白头翁90克、白术60克、青皮60克、车前草60克、瞿麦60克、扁蓄90克、茯苓60克、陈皮45克、唐古特马尿泡12克共研为末。大牛每次用50〜100克。小牛15克, 羊15〜27克,日服两次,连服3〜5天。
  羔羊痢疾治疗方——胡黄园柏丸 (1)园柏60克、水柏枝60克、镰形棘豆24克、黄花杜鹃90克、陇蜀杜鹃60克、甘草120克混合研末制成散剂,加五份常水熬成膏;(2)土胡莲(可用黄连)1500克、黄刺根中层皮(可作黄柏)48克、披针叶虎耳草500克、银老梅1500克、小叶假楼斗菜1500克、翼首花500克、异叶青兰500克、黄花铁线莲1500克、丁香500克、山奈500克、桃花散(陈石灰二份、大黄一份)250克混合研末,将两方药共调制成1克重的丸。两月龄羔羊日服2〜3次,每次一丸,连用3〜5天。
  牛肺疫治疗方
  将1个野兔苦胆溶于500毫升盐开水中,给1头病牛灌服。
  麝香,熊胆配伍灌服(卓尼北山方)。
  用兔子胆囊一个取汁,麝香为引,灌服2~3头牛。
  牛肺疫防治方 (1)藏红花9克、诃子15克、川楝子6克、梔子6克、木香根30克、叶木香6克、草乌头6克、芫荽6克、秦芜3克、野菊花5克、藤条6克、梔花6克、石榴皮24克、无花果21克、青莲花6克、五灵脂15克、砂仁24克加水共煎,去渣一次灌服(美武桑格方)。
  (2)诃子36克、川楝子5克、梔子12克、降香18克、甘草12克、红柳24克、野兔1只、冰糖12克、麝香0.6克。用法:将川楝、诃子、梔子、红柳、甘草、降香切碎加水煮一夜,去渣备用。野兔肉另用锅煮一夜取汤,。扑杀牛肺疫患病后期牛1头,取胸水300毫升放铜锅中与上两液混合,再加入溶解后的冰糖、麝香水溶液即成。此方药剂用时可以加常水适量灌服25头牛预防牛肺疫 (洗江县兽医学校灌花方一)。
  (3)诃子47.4克、川楝6.4克、枝子24.8克、降香20克、甘草226.55克、红柳323.5克、冰糖97.05克、麝香11.3克、病牛胸水7000毫升、野兔1只,熬制方法与上方同。此方可灌牛710头(洮江兽医学校灌花方二)。
  犊牛下痢方
  初病用热酸奶灌服,每次半碗,日服两次,连用3~5天。(尕海方)
  灌服旱獭的热血。
  车前草洗净后加少量食盐水,每次灌服半碗(结古秀方)。
  阿黑诺仑3克,阿里山多呵50克,陈香3克,牡含250克,东里诺哥(黑糖)500克。将牡含捣碎熬后过滤。再加入上述药物,最后加糖与大茶。可灌小牛25头。治肺炎方
  白花龙胆(藏名邦间东保),研末灌服,大家畜45克,羊5〜15克。
  绵山羊腐蹄病方
  烙铁烧烙患部,以烙干血水为度,每周一次。
  食盐0.5公斤溶于常水8.5公斤中进行蹄浴,每日两次,每次半小时。
  石灰与牛、羊粪各半混合铺于羊群坐圈的地方,可预防发病。
  治结膜炎方
  黄刺树皮适量泡常水0.5公斤,过夜后冲洗眼结膜。
  松萝或草地萝适量泡常水0.5公斤,过夜后冲洗眼结膜。
  治肿毒方
  唐古特萇著500克,赤小豆15克,麝香2克。将唐古特貫君加水熬成膏,后二味药研末加入膏中制成豌豆大小的丸剂。日服两次,每次一丸。
  治牛瘤胃胩臌气方
  水烟50克散放1500克常水中一次灌服。
  治牛瘤胃积食方
  大黄末250克加水1500克,一次灌服。
  酥油半斤加食盐100克,一次灌服。
  鲜蘑菇半斤加水1000克煎汤,一次灌服。
  治鞍伤方
  雄黄、枯矶、黄丹、松香各30克、冰片6克共研为末撒布伤面, 或用植物油调成软膏涂敷。
  治马牛外伤方
  食盐一把,常水1000克配成浓盐水冲洗伤口后,外敷大黄粉或马勃粉。
  鲜秦范水,每日冲洗伤口,连用5~7天。
  治腰胯痛方
  五灵脂18克、白达21克、石菖蒲21克、豆蔻21克、藏红花21克、红桦子21克、唐古特青兰21克、大株红景天21克、铁棒锤21克、麝香21克、唐古特乌头21克、朱砂15克、熊胆21克、旱獭粪21克、兔脑21克,共为细末制成小豆大的药丸,外以朱砂为衣,每服1〜2丸,日服两次,温水送下。
  治胎衣不下
  雪莲花150克、齬鼠肉7~13克,放在30%酒精或白酒中浸泡7天装瓶备用。大牛每次70-100毫升,日服两次,一般在投药后24小时见效。
  治乳房炎方
  大黄末50克,酥油500克,混合成膏在每次挤奶前涂擦乳房。
  治疥螨方
  豆格草25克(1饭勺)、硫磺100克、酥油500克混合成膏涂擦患部,治疗马疥癣。
  陇蜀杜鹃叶0.5公斤,常水5公斤煎汤,擦洗患部治疗羊疥癣。
  香蒿0.5公斤、黄花香蒿0.5公斤、常水5公斤,煎汤涂擦患部,治疗羊疥癣。
  狼毒、硫磺、砒霜、酥油各等份制成膏剂涂擦患部,治疗各种疥癣。
  硫磺、党参、元参、扎加哇、斗合老熬煮涂擦患处治马疥癣。治羔羊拉稀方
  新酥油、炒青盐、仁丹、大茶,用第二年的犒雌牛奶煎好, 每只羔羊灌服5毫升(罗卜藏方)
  红枣与旱獭油熬汤灌服(美武方)
  红糖加酥油用大茶灌服(美武方)
  大蒜连片烧熟捣碎,每只羔羊灌服1小匙(合作牧场方)。
  预防:羔羊出生后,把母羊的初乳挤岀一部分,但不宜挤得过多。如果不挤,被羔羊吃后发生拉稀。肛门有时会被稀粪粘结而胀死,应将粘结的粪块及时挖去。
  羔羊在未吃初奶时,先将方块青盐含在人口中,以唾液溶化喂之。
  甘南州马牛羊三率变化统计表单位:万头、匹、只甘南州牲畜存栏情况统计表 单位:万头、匹、只甘南州牲畜存栏分县情况单位:万头、匹、只甘南州历年畜种结构变化统计表(%)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南藏族自治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