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统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099
颗粒名称: 第四章 统计
分类号: F222.742
页数: 12
页码: 339-350
摘要: 1984年以前甘南藏族自治州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广播电视、民政等各项社会事业统计均由各业务部门承担,单独布置汇总上报。统计部门汇编综合资料时采用向部门搜集的方法取得。1984年以后随着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统计的开展,社会科技统计改为由各部门承担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统计部门同时报送。
关键词: 扶贫工作 甘南藏族自治州

内容

第一节机构沿革
  建州初期,州、县没有独立的统计机构。1956年8月,甘南州人民政府设立计划统计处,1959年1月中共甘南州委决定成立“甘南州委统计室”,由州委直接领导。
  全州行政建制调整以后,各县均成立统计室,隶属县委领导。1962年,夏河、临潭、卓尼、碌曲、玛曲、舟曲6县先后成立统计局。1963年4月,州统计局成立。同年8月,州、县统计局干部全部由州县组织、人事部门移交国家统计系统垂直管理。
  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后,统计机构便陷入停顿状态。1968年8月,州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内设经济综合组,统计工作由综合组兼理。在此期间,各县统计业务均由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办理。1970年4月统计工作由州革委会生产指挥部计划组办理。1976年10月州革委会设立经济委员会,内设统计业务组,办理全州统计业务。
  1978年12月州经济计划委员会正式设立统计科。1979年成立甘南州统计局,暂隶属于州计委。1981年9月,正式成立甘南州统计局。1983年8月,州统计局与州计委合署办公,1984年6月复又分设。至此,州、县均独立设置了统计机构。
  第二节统计报表
  一、农业统计
  1959年,州委统计室汇总填报的农业生产综合年报表有5种:各类土地统计表、农作物收获量年终报告表、人口耕地统计表、自然灾害统计表、牲畜统计表。1963年,年报增设农作物复种面积表。1965年,农业生产统计年报表减少,当年只有耕地面积、农作物产量、牲畜头数等报表。同年,甘南州自行制定的牲畜发展平衡表年报开始执行。1966年,农业年报表类目再次精减,当年年报只保留农作物实际收获量和牲畜头数两种报表,各表指标相应减少。1970年,农村人民公社收益分配统计纳入农业全面统计年报。1972年,开始计算全州农业总产值,年报增加农村人民公社粮食分配表。1975年,年报表增设县农业生产情况卡片。1979年,各县始计算农业总产值。1983年,各县开始计算农业净产值。1984年,农业统计改革为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开始计算农村社会总产值,同时将农业总产值项目中的村队办工业产值划归工业总产值范围统计。1985年,年报表增设农业商品产值表。1988年,农业统计报表进一步改革,将农村一、二、三产业和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积累各方面具体指标置于一套表中,由乡(镇)及其以下基层填报,然后用计算机对“一套表”加工计算反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情况的价值量和效益指标。“一套表”的实行,能够全面反映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是农业报表制度的重大改革。
  二、工业统计
  1959年,州县汇总的工业定期综合表有总产值及商品产值、主要产品产量和职工人数及工资3种月报表,年报增设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和创造发明、技术革新及合理化建议情况表,产值计算同时执行1952年、1957年不变价加当年价3个价格。1962年年报增加工业净产值表。1964年开始填报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财务成本主要指标表。1965年,在工业生产统计报表中,取消商品产值指标项目。1971年起,逐步恢复工业报表制度,当年工业生产方面的月报和年度综合报表有工业总产值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1972年开始执行工业产品1970年不变价格。1976年恢复全民和集体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成本指标两表,其后内容不断增加。1977年,增设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净产值表。1982年起执行工业产品1980年不变价格。1985年年报上报工业普查摘要表,由州、县统计部门与工业普查办公室共同编制,内容基本与1984年相同,以后各年仍执行原报表制度。1988年,州统计局汇总的1987年工业企业单位数、不变价工业总产值、净产值等年报综合表开始按规定的程序用微机汇总,向省统计局报送软盘。其它现行价总产值、产品产量、村办工业、合营工业和个体工业等表及表内项目仍用手工汇总。
  三、基本建设统计
  1959年,建立基本建设投资快讯月报制度,年报增设新增生产能力(效益)表,列国民经济各部门情况栏目。1965年年报增设项目一览表,列国民经济各部门栏目。1971年填报基本建设项目、个数、投资额和新增生产能力一览表。1972年恢复房屋建筑面积及造价、基本建设投资和新增固定资产两表,1973年恢复新增生产能力表。1980年,建立更新改造措施统计制度。1981年开始,把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措施统计更名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1982年增设农村固定资产和农村私人建房及城镇集体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报。1983年增设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情况统计年报。1984年,基本建设年报实行块块汇总,同时在州、县统计局建立了基本建设项目卡片制度。1989年,全州各县统计局的基本建设统计年报由州统计局用微机汇总并审核后,向省统计局报送软盘。
  施工统计在自治州始于1958年,当时由州建筑公司按系统填表上报,同年统计部门开始搜集填报小型建筑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表,以后报表内容不断增加。从1983年开始,统计系统承担全州建筑施工统计,州统计局除汇总各集体施工单位统计报表以外,同时审核汇总州建筑公司全民施工统计报表。
  四、商业统计
  1958年统计部门汇总的年报表有以下4种:主要商品购进情况、主要商品销售、库存情况、全社会农副产品采购情况。同年执行社会商品零售额月、季报表制度,统计报表内共26个指标。1959年零售额年报增加按商品类别分组指标,其中包括食品、服装、日用杂品、文教用品、书报杂志、医药、燃料、农村生产资料等8大类商品零售额,由零售单位填报的商品目录增加到170种。1966年,零售额报表增加集市贸易成交额补充资料项目。1977年,零售额报表取消季报,同时相应增加了电讯月报的统计指标。1979年,增设社会消费品零售量年报表统计项目。
  1980年起,零售额年报中增设农民对非农业居民的零售额指标。为区别口径,包括这一指标的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不包括的称社会商品零售额。同年,年报增设全民所有制商业商品购销存年报表。商品流通统计范围以国营和合作社商业为总体。
  1983年,根据商业体制的变化,对零售额报表也作了相应的改变。1987年增设社会商业商品购、销、存总额年报表,即将原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商业商品购、销、存统计,修订为社会商业商品购、销、存统计,统计指标外延扩大,内涵缩小,消除了全社会商业之间的重复因素,是商业商品流转统计的重大改革。
  商业网点统计报表始于1959年。1979年恢复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机构人员统计年报制度。1984年商品流通体制进一步改革,由于供销社恢复为集体经济性质,因此,将原来的集体所有制商业项目,改称为其它集体所有制商业项目,之后一直沿用。
  五、物资能源统计
  1957年统计部门开始填报原材料燃料收支与结存季报表,包括原材料、燃料供应统计和机电设备供应统计。
  产品销售统计始于1959年,至1990年统计部门填报的产品销售统计年报综合表有3种:产品销售与库存表、产品销售与库存总值表和供销机构物资购、销、存总值表。
  能源统计始于1987年,当年统计制作岀地区能源平衡表,分实物量和标准量两种表。
  六、劳动工资统计
  1955年开始填报工资构成年报。1959年在原计时计件工资、各种津贴、各种奖金等工资构成年报指标的基础上,增设职工动态变化统计表。劳动保护和福利及劳动力资源统计,亦于同年开始施行。I960年增设国民经济各部门新老职工工资表。1963年劳动工资定期统计报表增设职工平均人数和补发工资月报。1973年恢复城乡集体劳动者人数年报表。1983年统计部门开始编制城乡劳动力资源与分配平衡表。七、人口统计
  1959年,统计部门人口年报增设各类型人口和人口劳动力两种统计表。1960年,人口年报增设人口变动、死亡人口年龄、死亡人口原因和民族人口统计表。1964年在进行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时,从当年年报开始全部报表交由公安部门按系统汇总上报。自此以后,州、县公安部门汇总的人口统计年报在上报本系统的同时,抄送同级政府统计部门一套。1975年人口统计年报中增设少数民族人口统计表。
  八、综合统计
  1983年,州统计局向各县统计局印制了国民收入统计报表,各县分别试算 T1982年、1983年两个年度的国民收入生产额。1984年,州、县统计局开始正式填报省统计局印发的国民收入有关报表。州、县统计局仍计算国民收入生产方面的指标,即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饮食业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值、物质消耗和净产值,计算全州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指标。1985年,国家统计局决定将国民收入统计纳入国民经济统计制度。州统计局在继续统计生产额的同时,开始计算使用额,并编制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生产、消费、积累平衡表,而各县仍只计算生产额部分。
  1986年,州统计局和州计委联合进行了1985年国民生产总值调查,为后来开展这项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统计正式纳入统计制度,州统计局根据省统计局的统一布置,开始填报1987年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构成统计报表。由于在一个地区无法估算“国外净要素收入”这一指标,故甘南州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统计指标实际为国内生产总值指标。
  为了配合甘肃省统计局编制的投入产出表,1986年州、县统一下发了由省统计局制定的1985年物资流入流出基层调査表,分别由州、县统计局收集后直接报省统计局。1987年,省统计局在甘南境内确定国营七九二矿、洸河林业局、州肉联厂、州乳品厂、州水箱厂、州民族贸易公司等6个单位进行重点调查,分别填报了总产值及其构成、库存结构、附属机构人员收支、差旅费构成、流通费用分解等6种调查表。
  1984年以前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广播电视、民政等各项社会事业统计均由各业务部门承担,单独布置汇总上报。统计部门汇编综合资料时采用向部门搜集的方法取得。1984年以后随着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统计的开展,社会科技统计改为由各部门承担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统计部门同时报送。
  第三节抽样调查
  一、农产量抽样调查
  农产量抽样调查在甘南州始于1965年9月。1965年6月18日至24日,在临潭县召开全州农产量抽样调查工作会议,随后临潭、卓尼、夏河、迭部4县成立了农产量调查委员会,办公室均设在统计局。当年,全州共挑选18个调查点,其中大队点8个(舟曲、临潭各4个),生产队点10个(夏河4个,卓尼、迭部各3个),州县共抽调专、兼职调查人员27人开展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这项工作被迫中断。
  1983年6月,州统计局召开全州农产量抽样调査员座谈会,农产量抽样调查工作从此恢复。随后临潭、卓尼、舟曲、迭部4个农业、半农半牧业县开展了这项工作。后由于选点代表性不准及经费困难,卓尼、迭部两县中止调查。农产量调查报表分夏粮产量预计和全年粮食总产量预计两种报表,报表由州统计局审核后转报省城乡调査队。
  二、农村住户抽样调查
  1984年,夏河、碌曲两县组建成立了城乡抽样调查队,开始对每县6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1985年,“人均纯收入”指标被省政府列入考核各地的目标管理量化指标中,经州政府同意在全州开展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每县抽选6个乡,12个村民小组,每个村民小组抽选5户,每县60户,全州共420户。各县用60户调查点“人均纯收入”推算各自人均纯收入,州上用各县60户调查点“人均纯收入”推算全州“人均纯收入”。止1990年,各县汇总的住户调查综合年报有11种25张表,近600个数据。
  三、物价抽样调查
  1978年,碌曲县统计局开始进行物价调查。1984年,夏河县合作镇被省城乡抽样调查队确定为全省物价调查点,并要求从1985年1月起正式开展工作。由于合作距夏河县城较远,决定调查业务直接由州统计局负责办理,同时碌曲县统计局于年底停报物价调查报表。为了取得合作调查点物价调査基础资料,在1984年9~12月间,州统计局完成了1983年、1984年两年289种商品代表规格品全部价格资料的调查追补工作,试算了1984年合作地区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1987年1月开始,物价调查资料月、年报表均使用微机进行处理后向省城乡抽样调査队报送软盘。
  1990年,物价调查的代表规格品包括生活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两个方面13个大类的189种商品和生活服务方面8个大类的29个项目。年报综合表有:全社会商业和国营商业综合平均价格计算表、按全社会商业和国营商业价格计算的职工生活费用及零售物价指数、农民生活费用、农村零售物价指数、集市贸易价格指数等6种。
  第四节普查
  一、人□普查
  (一)第一次人口普查
  1953年的第一次人口普査,因当时甘南藏族自治州政权建设正处于筹备阶段,因此没有成立专门机构进行普查,仅由民政、公安等部门动员部分干部分县进行了登记工作。这次调查登记项目,按户登记的3项,按人登记的4项,调查登记和汇总工作从7月1日开始至10月底结束。
  (二)第二次人口普查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与第一次普查相比,登记的内容有所变化,按户登记的项目全部取消,按人登记的项目增加文化程度和职业两个指标。
  为了搞好这次人口普查,自治州和各县以及社(镇)级均成立了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州先后共抽调干部和不脱产人员2600余人开展工作。登记工作从7月1日开始至15日结束,经过复査验收,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县以下社(镇)级人口普査人员对普查结果进行逐级汇总,8月中下旬,州、县携带汇总表参加省级汇总。这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汇总)表有人口变动、人口年龄、各民族人口、人口文化程度、城市人口、集镇人口等6种。
  (三)第三次人口普查
  1981年7月甘南州成立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县随后成立相应机构o全州共抽调选配普查员2382名,普查指导员588名,基层积极分子200名。整个普査工作,经过宣传整顿户口和试点,于1982年7月1日标准时间零时开始,至14日全部登记工作结束。经全面复查后,进行手工简易汇总。12月10日《甘南报》公布了全州人口普查手工汇总的主要数字。为了及时掌握全部资料的质量情况,对全部资料进行10%的提前抽样的质量验收,经过省计算中心对甘南州10%资料的机器处理,全州7县误差率全部低于国家规定要求,普査结果合格。1983年9月州人口普查办公室从各县抽调人员,在合作将机器汇总结果进行整理,编辑印刷《甘南州第三次人口普査资料汇编》。资料汇编分综合、民族、年龄、文化程度、行业职工人口、婚姻生育状况等五大部分。
  (四)第四次人口普查
  第四次人口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为北京时间1990年7月1日零时。正式普査登记工作从7月1日开始,10日结束。当年发表人口普査公报,编辑出《甘南州第四次人口普查手工汇总资料》。
  二、工业普查
  1950年3月,全国进行第一次工矿企业普査。当时,甘南大部分地区民主政权正在建立,自治州政府还没有成立,因此没有开展此项工作。之后,在较长时间内,再没有进行过工业普查。
  1986年国务院决定在第一季度进行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这是继第三次人口普查之后,又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査。全州普查工作历时近4年,整个普查分三个阶段进行。
  正式普查开始之前,在全州范围内进行了两次清査企业的工作。第一次以1984年底为时点,对所有工业企业进行了清查,清査工作在1985年3月完成。通过清查,初步摸清了全州工业企业个数及主要情况。第二次是1985年11月根据全国、全省统一安排,对全州工业企业进行再次清査,由县普査办公室对辖区内各级工业企业逐一调查,并填写工业企业情况卡片,对其中.项目按规定编写代码,层层审核上报,同时,结合工业普查工作,对工业企业的经济核算基础工作进行了全面整顿验收。
  1986年初至3月中旬,各企业填写了普查草表,草表审核合格后,才填写工业普查正式表。经过核查验收,甘南州工业普查表全部达到省上要求。
  正式普查表报省以后,州工业普查办公室组织人员立即进行手工资料汇总,于7月20日提前70天完成了国家统一布置的8种资料的手工汇总。10月底,完成了《甘南州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汇编》一书和整编工作。资料辑纳全区与各县分条(按工业部门)、分块(按地区)及各种分组的汇总资料和分县工业企业基本情况,还收集了甘南州唯一的中央工业企业七九二矿工业普查基本情况。
  第五节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
  一、年度统计资料
  《甘南州国民经济统计资料》由州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于1972年开始整理编印,内容有综合、农牧业生产、工业交通、财贸、水利气象、劳动工资、文化教育卫生7个部分;1973年资料内容增加基本建设、金融统计主要指标;1974年由州计划委员会整理编印,1979年开始由州统计局整理编印;1981年资料内容增加物资统计主要指标;1984年增加省属工业企业产值资料及中央、省属单位基本建设投资完成情况统计资料,并增加了邮电系统主要业务指标统计资料;1987年资料内容补编了1984〜1986年的农村社会总产值和1983一1986年的社会总产值及国民收入指标,当年年末实有森林面积指标包括了省属洗河、迭部、舟曲3个林业局管辖的森林面积;1988年增编了建州以来首次发布的统计公报;1990年的《甘南州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包括综合、农村经济、水利气象电力、工交邮电、固定资产投资、物资、商业物价、劳动工资、财政金融保险、科研文教卫生9个部分。
  二、历史统计资料
  《国民经济统计历史资料》(1949一1953)由州委统计室于1960年8月整理。内容包括人口、农业、工业、社会等方面,是建州以后第一部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统计资料。《国民经济统计历史资料》(1949〜1961)由甘南州统计局于1962年8月整理,基本上是《1949-1953年历史统计资料》的续编。这一年,各县统计局相继整理了1949〜1961年统计资料。《甘南藏族自治州十年建设成就统计资料》(1957—1963)由州统计局于1963年10月整理。
  1970年州革委会同意生产指挥部编印正规历史资料的报告,经一年整理汇编完成了农牧业部分,1973年6月,在州革委会生产指挥部认真核对的基础上铅印成册,作为《甘南州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农牧业部分》(1949〜1970年),送发州革委会和有关部门使用。这册资料是甘南州统计史上第一部正式铅印的资料。从1971年起每年编印当年度《国民经济统计资料》。
  《碌曲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0年),由碌曲县统计局于1981年9月起整理,1984年5月铅印成册。
  《甘肃省舟曲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5年)由舟曲县统计局于1984年整理,1985年9月铅印成册。
  三、统计信息服务和统计分析
  1955年,甘肃省统计局转发四川省内江专署“关于开展统计文字说明的几点体会”,统计部门的统计报表中开始有了文字说明。六十年代统计分析在州、县统计部门广泛开展。进入八十年代后,各级统计部门重视统计优质服务,同时开展优秀统计分析文章评选活动,推动了统计信息服务和统计分析工作向高水平的发展。
  (一)统计刊物
  《统计资料》由州统计局创刊于1982年,1983年3月改名为《甘南统计资料》。刊物登载内容除公布提供统计报表数字外,主要登载州、县统计人员撰写的统计分析资料和统计调查报告,不定期刊印。从1987年开始,在全州统计分析评选的基础上,每年从中推荐5篇参加全省优秀统计分析评比,至1990年在推选的20篇统计分析中共有10篇获得了二、三等奖。
  《统计信息》由州统计局于1987年4月编印,用于发布最新经济情况、统计工作动态等相关内容。当年编印6期,后因故停办。
  《国民经济季度快报》由州统计局于1990年4月编印,为双页计算机打印固定格式,设置工业生产、效益、固定资产投资、商业零售总额、金融财政、劳动工资等方面主要指标,按季将各项数字填入,打印发送有关部门,后因指标设置满足不了需要等原因,于年底停办。
  (二)统计公报
  从1988年开始,州统计局每年通过《甘南报》定期向社会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内容包括综合、工业、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交通、邮电、商业、财政、金融、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教育、卫生、人口、人民生活等方面基本统计数字。并从当年开始向全国29个民族自治州,省内13个地、州、市广泛发送,交换统计信息。
  (三)单行材料和数据
  《甘肃地县概况•甘南篇》由州统计局和各县统计局于1986年编撰,叙述了全州和各县历史沿革、自然地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情况。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基本统计资料•甘南篇》(1949〜1986年)由州统计局和各县统计局于1987年11月完成资料搜集工作。内容包括行政区划和自然状况、综合、人口和劳动力、农业、工业、运输和邮电、固定资产投资、商业、财政、金融、文教卫生体育以及1986年民族自治地方主要经济指标。
  《甘肃工业•甘南篇》由州统计局于1988年11月编写,依据1985年工业普查资料,回顾分析了全州工业发展的历程,存在的困难,展望了全州民族工业的发展趋势和良好前景,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甘肃四十年•甘南篇•甘南草原的新面貌》由州统计局于1989年4月编写,回顾了40年来全州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民生活发生的历史性变化, 展望了今后发展的前景。
  第六节统计计算及信息传递
  一、统计计算技术
  五十年代,自治州统计计算工具主要是算盘,并用计算尺作为辅助工具,进行开方、乘方、函数、对数等数学运算,计算结果为近似值。六十年代,州统计局仅有一台德国产手摇式机械计算机,用以进行多位数的乘除运算,与算盘和计算尺相比较,是统计计算的一个进步。与此同时,还有《百分比查对表》、《五年计划发展速度查对表》及《四位数学用表》,也是统计人员进行乘方、开方、计算时提高效益的常用工具书。
  七十年代初,国家统计局先后给州、县统计部门配备保加利亚产和我国保定产台式电子计算器各1台,是自治州运用电子工具进行统计运算的开端。1975年起,自治州统计部门开始使用并逐步普及袖珍电子计算器,因其体形小,操作携带方便,功能多,速度快,结果准而成为统计人员不可缺少的计算工具。
  1987年12月,国家和省统计局分配给州统计局M24微机一台,安装使用后,成功地处理了当年工业统计年报,这是甘南统计史上第一台现代化计算工具。1988年12月省、州共同筹集资金又配备两台美国产IBM286微机。
  为满足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需要,1990年4月州统计局计算机房峻工。国家和省统计局为州统计局配备了美产惠普80386微机一台。至1990年底,全州统计部门拥有不同型号的计算机U台(州局4台,7县各1台),统计计算技术开始跨入自动化时代。
  二、信息传递技术
  五十年代,自治州统计信息传递主要采用电话、电报和报表邮寄方式,书面统计资料全为手抄、复写、蜡纸刻印,后来发展到机械打字机打印。
  1979年,省统计局给州、县统计部门分别配备有线传真机一台,1980年,省、地、县三级接通租用邮电部门电话线路,直接传送进度统计报表和有关文件,但后来由于机型落后和无力负担线路租费等原因,于1983年先后拆除闲置。
  1986年6月,州统计局购置复印机一台,直接印刷统计资料,以及时发布统计信息,并少量提供社会服务。1989年配备了异步通迅器,实现了微机信息的远程自动传输。
  三、计算机软件应用开发
  从1987年工业年报起,各专业年报陆续以使用国家及省统计局统一软件程序为主。1988年《牲畜发展平衡表统计程序》由州统计局微机室于1989年5月研制完成,同年8月下发有微机的县局,从1989年年报开始正式使用,以后州、县牲畜半年报、年报均由此程序处理。此程序的运用使繁重的畜牧业统计手工汇总计算成为历史,大大减轻了工作量,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南藏族自治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