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扶贫策略及政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096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扶贫策略及政策
分类号: F303.3
页数: 3
页码: 332-334
摘要: 1986年后,自治州从扶贫政策、扶贫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使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从单纯救济型向经济开发型转变。制定了《抓好贫困地区的工作,尽快解决吃饱问题的意见》,同年10月份召开舟曲开发脱贫工作会议,1987年又召开临潭开发扶贫工作会议,分别确定了贫困县开发扶贫的基本思路和措施。
关键词: 扶贫工作 扶持策略 甘南藏族自治州

内容

1986年后,自治州从扶贫政策、扶贫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使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从单纯救济型向经济开发型转变。制定了《抓好贫困地区的工作,尽快解决吃饱问题的意见》,同年10月份召开舟曲开发脱贫工作会议,1987年又召开临潭开发扶贫工作会议,分别确定了贫困县开发扶贫的基本思路和措施。此后,自治州还制定优惠政策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州财政从1986年起每年筹集100万元,作为夏河、碌曲、玛曲、迭部4县14个贫困乡的扶贫资金,专款专用,扶持贫困户发展经济,一定5年;为了帮助3个贫困县解决基层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从1986年由计委、教育局会同扶贫部门统筹资金,优先在3个贫困县兴办职业中学,对高、初中毕业回乡的青年进行初级技术培训,对经过培训的学员,在招工招干中优先招聘;为了扶持临潭县适宜发展牧业的乡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从1989年农村回销粮指标中调剂50多万公斤,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补助粮,由县负责,安排到户;鼓励科技人员到贫困县、乡、村承包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项目,签订承包合同。对完成技术承包合同,经济效益显著的予以重奖;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离退休干部职工、科技人员到贫困地区领办、承办乡镇企业和经济实体。凡带领贫困户办乡镇企业、经济实体与党政机关干部经商办企业相区别,并在资金上给予扶持。
  从1986年开始自治州组织了42个部门和单位下基层帮乡扶贫。头一年的任务是帮助制订规划,后两年的任务是要求办一、两件实事。1987年全州抽调1200多名干部去3县14乡用两个月时间,将贫困县乡农户分四等立档建卡(四等为温饱户、吃饱户、贫困户、特困户),对贫困县乡发展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县乡村制定了脱贫规划。全州继续组织240多名干部到乡村扶贫,为群众办实事。州供销社帮助卡加曼乡调査论证项目,组织32户贫困户办起8个砂石厂,组织310人出州搞劳务,这两项收入9.2万元,人均270元;州水电局给临潭县冶力关乡修河堤100米、两个人畜饮水工程、电站收尾等4个小工程,投资11万元;州财政局同省上有关部门联系在碌曲县阿拉乡投资8万元架人行小桥1座,建地面电视接收站1处;州劳动人事局为临潭县新堡乡承担修建人畜饮水工程1处,架设2公里农电线路;州乡镇企业局同省州有关部门联系落实资金36万元,在卓尼县大族乡建起了麻地卡吊桥。州税务局帮助夏河达麦乡黄茨滩群众架通了农电线路,解决了7村149户800多人的粮油加工问题。各项帮扶项目的落实,促进了当地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经济发展。同时,各县乡坚持、改进、完善了领导包片、部门包乡、干部包村、党员包户包项目的扶贫工作制。有的县乡把扶贫任务同乡干部工资挂钩,实行浮动工资,奖优罚劣,有效地增强了干部的责任心,调动了积极性。1990年州县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班子领导实行包县包乡制度。州县集中58个单位对口帮扶58个乡,一定3〜4年不变,直至解决温饱。各县从本地实际岀发,因地制宜开展扶贫工作。舟曲县坚持“以林为主,振兴农牧,多种经营,开发致富”的方针,在首先解决群众温饱的同时,把舟曲逐步建成全州的经济林果基地和多种经营基地,积蓄发展后劲,提出1990年达到“两个七、三个一”的目标,即人均存活70株花椒和果树,有7分基本农田,工副业收入100元,每户有1个劳力搞工副业,每户出售1头商品畜,人均纯收入达到300元。此后重新确定指导思想“长抓林、短抓牧、不长不短抓果树,当年抓好粮工副”,提出了“三个五、两个一”的目标,即到1990年达到人均有椒树和果树50株,有5分基本农田,有50元的工副业收入,每户有1个劳力搞工副业生产,每户岀售1头商品畜。临潭县坚持“强化基础,振兴农牧,多种经营,开发脱贫”的指导思想。到1990年力争达到“一、二、三”即1户有1头商品畜,1户有1个劳力从事多种经营和工副业,1户有2亩商品田(蚕豆、油料),1户有3亩林果园(薪炭林、林果、药材),人均纯收入达到300元。卓尼县坚持“以牧为主、以农促牧、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思想,集中发展商品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
  甘南州1985-1990年贫困状况统计表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甘南藏族自治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