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人民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088
颗粒名称: 第五节 人民生活
分类号: F126.2
页数: 4
页码: 315-318
摘要: 甘南藏族人民历来以游牧为业,肉食及乳酪为主要食物,衣、寝皆以自己揉制的羊皮皮袄御寒,住则牛毛帐篷,行则以马代步。故在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历朝历代,虽经济、交通极为落后闭塞,但甘南藏族人民却能顽强地生息繁衍,与其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能够自产自制不无关系。
关键词: 甘南藏族自治州 人民生活

内容

甘南藏族人民历来以游牧为业,肉食及乳酪为主要食物,衣、寝皆以自己揉制的羊皮皮袄御寒,住则牛毛帐篷,行则以马代步。故在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历朝历代,虽经济、交通极为落后闭塞,但甘南藏族人民却能顽强地生息繁衍,与其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能够自产自制不无关系。
  茶(松潘茶,俗称大茶),是一种热性能化解油腻的饮料,故藏族群众对此情有独钟,在生活中不可缺少,茶叶也就成了不可多得的必需品。自唐代开设“茶马互市”以来,这种物品有了正常的来源渠道,虽不能满足广大牧民的需求,但已非“天物”而得之非份。到明永乐时,茶马易市从官办而“开禁”,商贾可以自由贩茶买马,甘南藏区贸易为之活跃一时,加速了内地与藏区的物资交流。这种交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兴衰,牧民群众生活必需品的拥有量也就随之变化。清代至民国,战乱频起,加之辄逢灾荒,民不聊生。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洮州大旱,颗粒不收,饿殍遍野,饥民相食”。光绪三十年(1904)“洮州连下暴雨,洮水横溢,饥僅复生”。“河淳事变”祸临河洮地方,波及甘南全境,群众“惊散奔逃,城市一空”。1929年,河南白朗起义军入甘南境.,因临潭群众不明真相,旧城居民“无论男女老幼咸持藉与之战”,致使“义军怒甚,临城后,四出杀掠,城中所有房屋,大半已付一炬“。1929年,马仲英、马东喜顺事件,又殃及无辜百姓。地方不靖,灾祸连年,社会动荡,生产力受到破坏,各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收入
  共和国成立前,农牧业经济处于自然经济阶段,“靠天吃饭”、“靠天养畜”,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差。牧业对牲畜疫病及草场退化等束手无策;农业由于耕作粗放,生产工具原始,生产力低下,单位面积产量不足百斤。加之统治者苛捐杂税的盘剥,土官、头人、宗教寺庙的摊派,广大农牧民的生活十分艰苦。1949年共和国建立时,全州工农业总产值仅2637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只有15万元。粮食作物平均亩产45.6公斤,各类牲畜存栏112.71万头(只)。人民政府采取了稳定物价、救济灾民、恢复生产、活跃物资交流等一系列措施。1951年至1952年开展了“土地改革”和“三反”、“五反”运动,初步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土改”时西固(今舟曲)县共没收、征收土地45540亩,贫雇农人均占有土地达3.7亩。临潭县共没收、征收土地35265.25亩,得地农民3047户。为了尽快解决广大贫苦农牧民的吃饭问题,甘南藏区工委采取组织劳动互助,增加耕畜,扩大耕地面积等具体措施,实施生产自救活动。甘肃省委又拨了大量钱款、物资给予支持,以尽快恢复甘南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到1953年自治区成立,全州各类牲畜发展到150.4万头(只);农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2622万元增加到3048万元,其中牧业占59%。从1953年起到1956年底,甘南经历了从组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3个阶段,初步完成了甘南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7年底,全州农作物产量达到1.8亿斤,是1952年的367%;农作物播种面积比1952年扩大了87%;人均产粮587斤,是1952年的3~4倍,基本达到了粮食自给。全州各类牲畜存栏数达到160.76万头(只),比1952年增加26%。
  1958年至1966年,是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阶段,期间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三年严重经济困难以及三年国民经济调整。在这一时期的1959年至1961年,由于“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在州内泛滥成灾。浮夸风引来了高征购,农民留粮不足果腹;“公社化”时又实行“食堂化”,动员农民将存粮归公,在食堂吃大锅饭,而且吃饭不要钱,数月之后,粮即告罄,随之发生严重饥荒。经过三年调整,全州经济逐步好转,人民生活也有了明显改善。到196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855万公斤,3年中平均每年递增20%。各类牲畜年末存栏数达到155.49万头(只),比1962年增长40%,农业产值逐年上升,达到4792万元,比1962年增长12%。1966年起的10年“文化大革命”,甘南农牧业主产遭到严重破坏,全州农牧业平均劳动日值仅0.35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各项事业逐步走上正轨。1978年,农牧区每个社员平均收入95.53元;平均分配59.84元。农区每人平均产粮373斤;牧区每人平均占有牲畜(折合羊单位)70.33只。固定职工年平均工资888元。到1984年,各项事业的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全州农村经济纯收入达到7220.07万元,农民所得总额6976.49万元,人均纯收入177元。农牧民个人存款余额有665万元。固定职工月平均货币工资115.95元,城镇储蓄余额6976.49万元。随着进一步的改革开放,自治州的经济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到199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32135万元,农牧民所得总额20031.49万元,农牧民家庭人均收入375元,农牧民个人储蓄存款余额达2222万元。城市职工的年货币工资人均达到2844.84元,城镇个人存款余额达14172万元。
  甘南州农牧民收入情况表单位,万元
  甘南州职工收入情况(全民所有制单位)
  二、消费
  共和国建立以前,甘南地区居民的消费仅限于火柴、食盐、茶叶等生活必需品,其它消费品如服装、帐篷、非铁器农牧业生产工具等大都是自产自用。共和国建立初期,新生的人民政权克服经济困难,恢复生产,救济灾民,稳定物价,促进商品流通,进行了一系列建设工作。这一时期的消费水平基本与收入持平,改变了以往入不敷出的状况。第二个五年计划期末,由于纠正了“左倾”思想的错误,放宽农牧区经济政策,使农牧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消费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此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各种政治运动的连续开展,全州经济发展很不稳定。农牧区单一的生产形式,加上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商品物资紧缺,品种单调,人民生活消费时高时低,发展缓慢,水平很低。
  1979年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消除了长期束缚农牧业生产力的羁绊,农牧业经济迅速发展,并很快向崗品化转移,收入明显增加,生活消费迅速增长。到1980年,全州社会商品零售额已达7339万元,其中对居民的生产资料、生活用品等的零售额为6373万元。当年施工的居民住宅面积为25979平方米。从1980年至1985年的5年间,物价平稳,城乡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改善,消费水平也逐年增长。这一时期,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用于衣着和日用品的消费比重提高。如当时的“三转一响”(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录音机)的拥有在城镇比较普及,农牧区紧随其后,也在普遍追求。化纤布在城乡已很普遍。紧接着黑白电视机和洗衣机进入家庭,销量逐年上升。至1990年,城镇藏族干部职工和牧民相继置办昂贵的民族节日服饰,摩托车率先由牧民和工商界居民所拥有,彩色电视机和电冰箱在城镇逐渐普及,牧民定居点和城镇居民建房逐年增多。据1990年末对全州各县农村住户调査点420户(2509人)农牧民家庭基本情况调查统计:房屋3099间,面积54745平方米,年内新建房屋94间,面积1487平方米;拥有各种拖拉机13台;生活消费支岀962299元,其中食品支岀537604元,衣着115657元,燃料103406元,住房70635元,日用品及其它84758元,非商品支出50239元。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南藏族自治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