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计划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082
颗粒名称: 经济计划志
分类号: K294.2
页数: 48
页码: 303-350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经济发展情况。
关键词: 经济计划志 甘南藏族自治州

内容

第一章计划
  第一节机构沿革
  1957年7月1日,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委员会设立经济计划委员会。1959年9月,撤销经济计划委员会,分别设立经济和计划委员会。1962年3月,撤销经济和计划两个委员会,复设经济计划委员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随着运动的深入,自治州的经济计划工作受到冲击,到1967年已处于半停顿状态。1968年2月,甘南州革命委员会成立,计委职能由生产指挥部综合办公室代替。1976年1月撤销生产指挥部,恢复设立经济计划委员会。1981年10月经济计划委员会又分设为计划委员会、经济委员会。至1985年后,全州各县的经济计划机构亦健全稳定。1988年8月30日,撤销计划、经济两个委员会,重新组建计划委员会。
  第二节五年计划制定与实施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953年是开始执行国家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这年10月,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由于是建政初期,全州农牧业还很落后,分散的小农经济不可能施行统一的有计划的生产,加上统计工作无基础,对全州经济情况缺乏应有的了解,缺乏编制经济发展计划的条件,只能用价格政策、必要可行的行政工作和政治工作指导农牧业生产。是年末,全州各类牲畜发展到150.4万头(只),比上年增加14万头(只)。农业总产值达3048万元,工业产值完成235万元,其中州属工业产值只有4万元。
  1956年,全州国民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国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全州建起各种农业生产合作社277个,54%的农户加入了农业生产合作社。次年,全州粮食总产量达到8702.50万公斤,油料达到196.13万公斤,分别比1952年增长2.5倍和7.2%,农业产值3413万元(1952年不变价),比1953年增长12%。同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后,甘南州相继编制了《甘南州发展国民经济七年规划》(1956一1962年)和《1956一1967年全面规划》。在这两个规划中,贪功冒进思想开始露头,在财力、物力还十分贫乏,群众生活还很困难的情况下,缺乏量力而行实事求是的精神,急于求成,对以后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1957年国民经济计划主要指标安排为:粮食播种面积91.49万亩,亩产126.5公斤,粮食总产1一15亿公斤。大牲畜年末存栏51.3万头,绵、山羊132.6万只。实际上1957年完成粮食播种面积85一49万亩,每亩粮食产量为75.5公斤,粮食总产6450万公斤,分别完成计划的93.4%.59.7%和56.1%。大牲畜和绵、山羊年末实际存栏数为52.27万头和108.5万只,大牲畜比计划增长1一89%,而绵、山羊比计划下降18一71%。
  尽管在“一五”后期全州的年度经济发展计划指标过高,粮食生产等没有完成计划。但在整个“一五”期间,全州工农业生产还是取得了好成绩。1957年全州工农业总产值达3685万元,比1953年增长20.74%,年均递增4.8%;1957年州属工业总产值141万元,是1953年的35倍;1957年农业产值3544万元,比1953增长20.75%(工农业产值按1952年不变价计算)。
  二、第二个五年计划
  1958年5月,中国共产党提出了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国民经济开始“大跃进”。甘南州的经济计划工作也根据“大跃进”的形势,制定了“二五”期间工农业发展规划。规划粮食亩产1962年达到1750公斤,总产达到4&05亿公斤,各类牲畜1962年末存栏达到762.6万头(只)。由于片面追求生产建设的“全面大跃进”,加之全州“一步登天”,成为全省最先实现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化的地区,生产关系的急于过渡和分配制度的平均主义,给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后果。致使各类牲畜年末存栏数比1957年减少近10万头(只),农业总产值仅比上年增长1.88%。其中种植业产值增长1.6%,林业产值增长1.85%,牧业产值增长1.88%。因全民大炼钢铁,各社队大办工厂,而工业总产值增长了9倍。到1960年工业产值比1957年增长了19倍,而农业产值只增长9.9%,年均递增3%,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1.45。
  到1962年,由于连续3年自然灾害,计划指标过高,并且层层加码,结果失去了计划的指导作用。全州粮食产量下降到4536万公斤,油料只有26.5万公斤,各类牲畜年末存栏数为110.7万头(只),降到了“一五”以来的最低点。在这种困难的局面下,全州对地方工业采取了大幅度的调整。采取关厂、并厂、转产、缩小规模、扭转“全民大办工业”等脫离实际的做法,工业产值开始回升,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60年的1:1.45改变为1:19.7,逐步恢复了正常的比例。
  三、三年调整时期的计划
  1963年到1965年作为第二个五年计划到第三个五年计划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甘南州经济计划工作贯彻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地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对各项生产指标主动地、有计划地降下来,使其回到确实可靠的基础上。
  农业生产改变了前几年大幅度下降的局面。1963年粮食作物计划:播种面积80.7万亩,粮食产量4277万公斤;实际粮食播种面积达87.18万亩,粮食总产量达6490.5万公斤,产量比1962年增长了9.39%。到196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855万公斤,完成年计划的112.2%。油料总产量达到214万公斤,比1962年的26.5万公斤增长了7倍。1965年各类牲畜年末存栏数达到155一49万头(只),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的18.8%,比1962年增长了40.5%。农业产值逐年回升,到1965年达到4792万元,比1962年增长121%。
  工业生产也平稳发展。1965年工业产值达到201万元,比1962年增长27%,地方财政总收入比1963年增长26%,达到480万元。经过3年坚决而有成效的调整,加强了农牧业生产,调整了工业结构与布局,到1965年农轻重比例由1960年的59:19:21,调整为96:3.6:0.4,经济结构实现了比较切合甘南实际的协调发展。从而使甘南经济渡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整个经济开始脫离困境,经济形势初步好转。
  四、第三个五年计划
  1966年是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这一年农业获得好收成,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长9%,达到8562万公斤,油料总产量及各类牲畜年末存栏数比上一年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地方工业赢得了高速度的发展,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了4&26%。但是,在1967年、1968年两年中,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严重冲击,正常的生产建设秩序被打乱,全州国民经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陷入无计划和无政府状态,经济建设遭到严重的干扰和破坏,国民经济再一次全面下降。1968年,工业产值比上年下降23%,粮食和油料总产量比上年分别下降了17.6%和26.38%,牧业生产也呈下降局势。此后两年,随着国家对财政和物资管理体制的下放,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基层发展地方“五小”(小钢铁、小煤炭、小化肥、小机械、小水泥等)工业的积极性,到1970年,全州相继建成并投产了一批“五小”工业,如白土坡电站、卓尼多坝电站、尕海煤矿、州砖瓦厂、州汽车大修厂、州木箱厂、阿姨山铜矿以及玛曲、碌曲、临潭等县的农机修造厂等,使地方工业得到发展,工业生产较大幅度增长。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263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在上年增长15.88%的基础上增长了39%,粮食总产量连续两年以14.84%和20.68%的速度增长。
  五、第四个五年计划
  1971年9月,甘南州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行使计委职能,编制了《甘南藏族自治州第四个五年国民经济计划》。“四五”计划提出甘南州农牧业生产的任务是:认真贯彻“以粮为钢,全面发展”的方针,继续狠抓农业生产,狠抓牧业生产,发展多种经营,要正确贯彻“发展农业要同发展畜牧业相结合”的指导思想,争取在“四五”期末农业和畜牧业的产量达到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工农业总产值在1970年6263万元的基础上,1975年达到8618万元,年均递增6.6%,工业总产值在1970年477万元的基础上,到1975年达到1313.1万元,年均递增22.45%。粮食总产量在1970年的10426万公斤的基础上,到1975年增加到14362万公斤,年均递增6一65%,各类牲畜总头数在1970年的173.64万头(只)的基础上,1975年达到24&3万头,年平均递增7.4%。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分别由1970年的426万元和1692.4万元,增加到1975年的545万元和3257万元。到1975年,全州工农业总产值达到8387.5万元,其中州(县)属工业总产值为1298万元,农业总产值为709&5万元,粮食总产量为10634.9万公斤,各类牲畜总头数为231.81万头(只),预算内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分别达到1061.1万元和3021.6万元。
  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州粮食总产量连年突破1亿公斤大关,1975年全州粮食产量创历史最高水平。地方工业总产值接近计划指标,按可比口径计算,1975年工业总产值是1970年的1.35倍,年均递增1&7%。
  六、第五个五年计划
  1976年全州国民经济计划安排的原则是:认真贯彻“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重视发展畜牧业生产。牧区贯彻“以牧业为主,围绕畜牧业生产,发展多种经济,大抓基本草场的建设,努力提高产草量,提倡科学养畜,认真抓好畜种改良,疫病防治等工作,逐步改变靠天养畜的落后局面,促进畜牧业生产迅速发展。这一年,各类牲畜年末存栏数比上一年增长2.46%,达到237.51万头(只)。由于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总产量为8307万公斤,只完成计划的78%,比上年减产2327万公斤。工业总产值完成1533.49万元。但农牧民群众的生活条件仍没有明显改善,农牧民人均分配只有54元。
  1977、1978年,国民经济计划执行情况是好的,但由于农村经济很脆弱,农业受雹、洪等灾害的影响,粮食产量下降,农牧民收入依然很低。
  197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和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依据甘南社会经济和自然条件,实行“以牧为主”的方针,一切从实际出发,宜粮则粮,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着手调整经济结构。这一年有10个公社退农还牧,并且改变了农牧业生产管理制度,生产队有权因地宜地决定种植计划和增产措施,州、县均不再下达指令性生产计划和种植计划。并普遍推行适合当地情况的各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畜牧业获得较好的收成。各类牲畜年末存栏达到247.45万头(只),净增0.84%,各类牲畜出栏率13.19%,是几年来最高的一年,比上年增长了5.3%, 农牧民人均收入增加到62.8元,增长4.59%。
  工业生产注意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强调计划与市场相结合,因地制宜,广开生产门路,在坚持以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前提下,积极发展水电、建材等工业,同时对已有“五小”工业进行整顿,给企业独立核算权,允许企业在保证完成国家计划的情况下,有权根据市场需要和用户要求组织生产。工业提前1个月完成了全年生产计划,完成总产值1561万元,比计划增长4%,全员劳动生产率比上年增长13.48%。
  1980年全州继续贯彻“以牧为主”的方针,并提出提高总增率、出栏率、商品率,适当控制净增,发展商品畜牧业。牲畜出栏率达到16.27%,大大高于往年。在农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热情,1980年粮食总产量达到9971万公斤,在1979年增长5.86%的基础上又增长了25-15%;油料产量337万公斤,比1979年增长81.54%,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0%,达到76元。
  工业生产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克服了部分原材料、燃料动力不足等困难,超额14.12%完成了全年生产计划,产值达到1600万元。
  全州工农业总产值为11213万元,增长10.25%(产值按1970年不变价格计算)。
  七、第六个五年计划
  甘南藏族自治州第六个五年计划,是根据中共十二大提出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在1980年的基础上,到本世纪末实现翻两番的战略部署,在认真总结过去30多年来甘南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全州的实际而制定的。并于1983年7月21日在甘南藏族自治州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审议通过。
  根据中共甘南州委和州政府“以牧为主,牧农林结合,因地制宜,综合发展”的生产方针,制定的第六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把全部经济工作重点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使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工农牧业生产计划每年增长4.1%,后3年平均每年增长5%。农业总产值计划达到13531万元,比1980增长14.68%;工业总产值计划达到2236万元,比1980年增长27.62%;财政收入1985年计划达到1014万元,平均每年增长1.8%,财政支出每年约5300万元,每年国家补贴4300万元。各类牲畜计划到1983年发展到265万头(只),粮食总产量稳定在7500万公斤。
  在"六五”计划中,对今后20年即到2000年全州的经济建设事业分为两个阶段、三个步骤提岀了发展框架,即从1981年到1990年为第一阶段,要努力做到使整个国民经济保持稳定的增长速度,到后10年,使经济出现全面振兴,将甘南州基本上建成繁荣、富强和文明的新甘南,成为甘肃全省的重要牧业基地之一。
  在“六五”期间,由于认真贯彻了 “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农业生产责任制,根据甘南的自然资源优势,调整了产业结构,使全州国民经济出现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好势头。尤其在1984年和1985年,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在合作召开了两次甘南开发工作会议,制定了甘南经济社会战略发展规划,制定了《关于促进甘南藏族自治州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并提出一批开发项目。确定甘南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和战略目标是“贯彻改革和开放精神,以全面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把智力开发和技术开发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牧、林、水等自然资源优势,大办地方工业和乡镇企业,努力发展以牧业和林业为主的各项经济,争取二、三十年内把甘南建设成为现代化和第一流的林牧业基地。今后五年内,要实现工农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农牧民收入翻一番”。会议确定农村要进一步稳定和完善多种形式的家庭承包责任制,积极支持农牧民扩大商品生产。继续调整农林牧生产结构,大力发展多种多样的专业户,发展牧工商、林工商联合体,把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地组织起来,使产品优势最终转变为经济优势,同时还提岀了加快城市改革和经济对外开放的政策措施。
  1985年,全州社会总产值达到23306万元,较1980年增长15.53%,人均国民收入达到282元。各类牲畜年末存栏数达到277.5万头(只),总增率和出栏率达到21%,商品率为13.54%。完成或超额完成“六五”计划确定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等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初步实现全州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城乡人民生活有了明显改善。
  1980年以来根据自然条件,因地制宜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对宜牧不宜农的乡村实行退农还牧,共减少粮食播种面积12.2万亩,但在生产经营中,大力推广科学种田,主攻单产,粮食亩产由1981年的85公斤提高到1985年的106公斤,粮食总产达到7626万公斤;油料亩产由34公斤提高到4&5公斤,总产量达到409.8万公斤,平均递增3.99%。基本建设5年累计完成7852万元,比 “五五”时期增长2.44%,全部建成投产已发挥效益的项目有198个。计划生育等也取得了重大进展,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
  八、第七个五年计划
  甘南藏族自治州国民经济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是遵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甘肃省《七五计划纲要》以及甘南藏族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确定的目标,并在总结“六五”成就和经验的基础上编制的。
  “七五”计划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落实以牧林为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民族工业,坚持开放、开发、改革,搞活流通,致富群众的建设方针,立足于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加快民族经济发展的步伐,努力改善农牧民生活基本条件,争取提前一年实现第一个翻番目标,为在二、三十年内把甘南州建设成全省第一流的林牧业基地积蓄力量。
  “七五”计划的主要奋斗目标是:社会总产值达到34420万元,年均递增&1%,国民收入达到20640万元,年均递增7.9%;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4330万元,年均递增9%,其中农牧业总产值16380万元,年均递增5.8%,工业总产值7950万元,年递增18.1%;财政收入达到2000万元,年均递增6.8%;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元,年均增加36元。
  各类牲畜存栏达到288万头(只),总增率、岀栏率、商品率分别达到22%、21.5%和15%。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500万公斤,油料总产量达到500万公斤。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6000万元,年均递增22%。
  “七五”期间,由于认真贯彻了全州经济建设方针,尤其是全面落实1987年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在甘南召开的全省少数民族自治州、县经济开发会议重申和增订的12条优惠政策,促进了全州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较快发展。到1990年,第七个五年计划所确定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目标中,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及农牧民人均收入等经济指标接近完成外,其余目标均已实现。社会总产值由“六五”末的22424万元增加到32430万元,年均递增7.66%。国民收入由“六五”末的13812万元发展到18066万元,年均递增5.52%。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5337万元,年均递增9.8%,其中农牧业总产值15326万元,年均递增4.4%,工业总产值8576万元,年均递增18.7%。乡镇企业总产值由“六五”末的2144万元增加到8392万元,年均递增31.38%。财政收入由“六五”末的1439万元增加到3678万元,年均递增20.65%。完成全民固定资产投资2.19亿元,比“六五”时期增长10.65%。
  农牧区经济全面发展,畜牧业连年丰收,种植业稳中有增。1990年各类牲畜总增率达到22.66%,粮食总产量达到8253.4万公斤,超额完成了“七五”计划目标。5年间直接用于农业建设投资达1970万元,主产条件在部分地区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工业产值及列入计划的主要产品产量均完成或超额完成计划目标。投入工业建设方面的资金达4600多万元,建成了一批能源、建材、冶金和畜产品加工项目,改造了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七五”期间,用于教育建设投资2156万元,新建校舍45965平方米,维修校舍95920平方米,全州乡以上小学和部分村级小学基本实现了“一无两有”(无危房、有教室、有桌凳)。州、县、乡三级科技服务网络初步形成,科技推广工作开始迈步。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事业有新的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平均控制在15%。以下。
  第三节基本建设
  甘南州的基本建设,从1953年始有记录,据不完全统计,到1990年,全州全民所有制基本建设(不包括牧区专项、发展资金和以工代赈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39269万元,其中:工业投资13525万元,占34一4%,运输邮电2029万元,占5.2%,农林水电6001万元,占15.3%,商业外贸3345万元,占&5%,文教、卫生、体育、科研6796万元,占17.3%,市镇建设1910万元,占4.9%,其它5663万元,占14.4%。
  从1953年到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州基本建设仅完成213万元,占建州以来完成投资的0.5%。基本建设的主要投向是州府合作党政机关的办公用房和其它服务设施。1954年,在夏河扎油乡建成全州第一座小型水电站。1957年全州第一家省属国营企业——甘南乳品厂建成投产。
  第二个五年计划执行时期,正值高举“三面红旗”,经济上搞“大跃进”,全州的基本建设规模有一定扩大,投资的主要重点是地方小工业,“二五”时期全州基本建设完成投资2432万元,占建州以来完成投资的6.2%,比“一五”时期增长11.4倍,1958年舟曲农机厂和装机2X120千瓦的夏河县洒合尔水电站建成投产,1959年甘南州农机厂建成投产。“二五”时期,甘南州基本建设中存在着计划失控、经济效益差、盲目上项目的问题,建了一些脱离当时实际的项目。如舟曲憨板铁厂、卓尼造纸厂、夏河阿姨山铜矿等,后来纷纷下马,给国家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在三年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甘南州基本建设紧缩投资,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60万元,与“二五”时期相比年度平均减少399.7万元。这个时期主要建成了一批城市集体企业。1963年建成碌曲县手联社、卓尼县食品加工厂,1964年建成迭部县手联社、夏河县砖瓦厂、合作民族被服厂等项目。
  “三五”期间,由于受“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冲击,全州的基本建设仅完成投资1621万元,占建州以来完成投资的4.1%,这个时期由于受大办农业机械化高潮的影响,投资的重点是兴办县农(牧)业机械修配厂,先后有临潭、夏河、卓尼、碌曲4县农机厂相继建成。同时完成了一批以小水电为主的能源建设和畜产品加工项目。在这个时期州白土坡电站、卓尼多坝电站、玛曲完玛电站、州肉联厂、夏河县皮革厂等企业建成投产。
  “四五”期间全州基本建设投资增长较快,共完成投资5020万元,占建州以来完成投资的12.8%,比“三五”时期增长3.1倍。其中:工业完成投资1930万元,占完成投资的38.4%,农林、水电完成投资1022万元,占完成投资的20.4%。“四五”期间先后建成了一批林副产品加工、建材、水电及农机修配企业,主要有迭部电采纺织配件厂、迭部县木材加工厂、州木器厂、迭部县农机厂、玛曲县牧机修造厂、州运输公司汽车大修厂及舟曲插岗、碌曲双岔、迭部洛大、翠古等14座小型水电站。夏河县水泥厂、州砖瓦厂、州火柴厂、制药厂等一批企业也陆续建成,使全州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工业门类增加,而且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五五”期间,全州基建规模继续扩大,共完成投资7665万元,比“四五”期间增长52.7%。基建计划安排的重点仍然是以发展地方民族工业和开发水利资源为主,分别完成投资2548万元、1744万元,约占这一时期完成投资的33.2%和22.8%o完成的主要项目有装机3200千瓦的舟曲县锁儿头电站一期工程、卓尼麻路电站、迭部县亚古电站、迭部县腊子电站等9个小型水电站及合作变电所等。建材工业主要建成临潭县新城水泥厂,夏河那吾乡砖瓦厂、玛曲县砖瓦厂等10个砖瓦厂及石灰厂。林、畜产品加工工业也有了新的发展,先后建成甘南州民族毛革厂、舟曲县木材加工厂、玛曲县干酪素厂等项目。
  “六五”时期为了实现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在1980年的基础上到本世纪末翻两番的战略目标,基本建设坚持一要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确保重点建设,兼顾一般需要,以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为重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安排基本建设。“六五”时期全州共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0023万元,占建州以来完成投资的27.6%,比“五五”期间增长30.8%。“六五”建成的主要项目有:临潭独山电站、临潭县冶海电站、迭部代古寺电站等6座小水电站及夏河供电所;建成舟曲金钱沟煤矿、舟曲县水泥厂、夏河王格尔塘水泥预制厂,舟曲、夏河、卓尼3县木材加工厂及迭部县木材综合加工厂扩建工程。夏河县饲料厂、甘南州地毯厂也先后建成投产,并完成了一批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的建设项目。
  “七五”期间自治州基本建设围绕以牧林为主,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和民族工业,坚持改革、开放、开发,搞活流通致富群众的经济建设方针而展开。5年中累计完成基建投资12035万元,占建州以来完成投资的30.6%,比“六五”期间增长20.1%。“七五”建设的重点是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同时适当地发展了加工工业。先后架通了合作至临潭县、临潭至卓尼、合作至碌曲、碌曲至玛曲4条35千伏输电线路共290.3公里;完成夏河王格尔塘、马莲滩、临潭新城、卓尼县、玛曲县、卓尼洮砚变电所和临潭县变电所的新(扩)建工程,新增总容量9800千伏安。完成白土坡电站、临潭独山电站的并网工程;完成临潭水泥厂扩建工程,夏河水泥厂迁建工程及碌曲冷库、夏河清真罐头厂,夏河、迭部、碌曲县城供水工程等项目。
  第四节建筑业
  随着全州建筑业的不断扩大,甘南州建筑施工企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逐步发展、壮大,建筑装备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1953年建州初期,除了民间少量的木工石匠外,几乎没有一个组织起来的建筑企业。1955年省政府从省建一公司、三公司选派了一支技术较强、工种较齐全的建筑队伍开赴甘南支援建设。他们在甘南草原,克服高寒缺氧、施工期短等困难,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自治州党政机关和一些企事业单位的建设任务。1957年,两个公司完成建设任务返回兰州时,从中挑选了50多名技术工人和一批工程技术人员留在甘南,组建起甘南第一个建筑工程队。1958年改为州建筑公司,当时的施工队伍达到1000人之多。3年困难时期,国家大幅度压缩基本建设,州建筑公司除保留50余人的技术骨干外其余均被精简下放,公司也改名为工程队。1975年又恢复了甘南建筑公司。1990年底,有固定职工和工程技术人员共200多名,每年施工旺季,还须雇佣一批季节性普工。公司拥有各类施工机械设备166台件,固定资产达224万元。从1958年到1990年的32年中,合作建起的主要工厂、学校、医院、商店、文化、体育及其它建筑物,大多是州建筑公司承建的,共完成建筑安装工作量7000多万元,完成各类工程建筑面积35万多平方米。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适应基本建设逐年增长的需要,全州7县中,已有5个县建立了县建筑公司,尤其是随着乡镇企业和城镇集体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集体和乡镇建筑企业大量涌现。截止1990年底,全州三级施工企业2个,施工队伍318人(州建司210人,地方道路队108人);四级施工企业2个,施工队伍681人;等外级(四级以下)乡镇集体施工企业41个,施工队伍达3723人,其中有职称人员136人,工程技术人员118名。
  第五节人民生活
  甘南藏族人民历来以游牧为业,肉食及乳酪为主要食物,衣、寝皆以自己揉制的羊皮皮袄御寒,住则牛毛帐篷,行则以马代步。故在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历朝历代,虽经济、交通极为落后闭塞,但甘南藏族人民却能顽强地生息繁衍,与其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能够自产自制不无关系。
  茶(松潘茶,俗称大茶),是一种热性能化解油腻的饮料,故藏族群众对此情有独钟,在生活中不可缺少,茶叶也就成了不可多得的必需品。自唐代开设“茶马互市”以来,这种物品有了正常的来源渠道,虽不能满足广大牧民的需求,但已非“天物”而得之非份。到明永乐时,茶马易市从官办而“开禁”,商贾可以自由贩茶买马,甘南藏区贸易为之活跃一时,加速了内地与藏区的物资交流。这种交流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兴衰,牧民群众生活必需品的拥有量也就随之变化。清代至民国,战乱频起,加之辄逢灾荒,民不聊生。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洮州大旱,颗粒不收,饿殍遍野,饥民相食”。光绪三十年(1904)“洮州连下暴雨,洮水横溢,饥僅复生”。“河淳事变”祸临河洮地方,波及甘南全境,群众“惊散奔逃,城市一空”。1929年,河南白朗起义军入甘南境.,因临潭群众不明真相,旧城居民“无论男女老幼咸持藉与之战”,致使“义军怒甚,临城后,四出杀掠,城中所有房屋,大半已付一炬“。1929年,马仲英、马东喜顺事件,又殃及无辜百姓。地方不靖,灾祸连年,社会动荡,生产力受到破坏,各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收入
  共和国成立前,农牧业经济处于自然经济阶段,“靠天吃饭”、“靠天养畜”,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极差。牧业对牲畜疫病及草场退化等束手无策;农业由于耕作粗放,生产工具原始,生产力低下,单位面积产量不足百斤。加之统治者苛捐杂税的盘剥,土官、头人、宗教寺庙的摊派,广大农牧民的生活十分艰苦。1949年共和国建立时,全州工农业总产值仅2637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只有15万元。粮食作物平均亩产45.6公斤,各类牲畜存栏112.71万头(只)。人民政府采取了稳定物价、救济灾民、恢复生产、活跃物资交流等一系列措施。1951年至1952年开展了“土地改革”和“三反”、“五反”运动,初步完成国民经济的恢复任务。“土改”时西固(今舟曲)县共没收、征收土地45540亩,贫雇农人均占有土地达3.7亩。临潭县共没收、征收土地35265.25亩,得地农民3047户。为了尽快解决广大贫苦农牧民的吃饭问题,甘南藏区工委采取组织劳动互助,增加耕畜,扩大耕地面积等具体措施,实施生产自救活动。甘肃省委又拨了大量钱款、物资给予支持,以尽快恢复甘南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到1953年自治区成立,全州各类牲畜发展到150.4万头(只);农业总产值由1949年的2622万元增加到3048万元,其中牧业占59%。从1953年起到1956年底,甘南经历了从组织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3个阶段,初步完成了甘南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7年底,全州农作物产量达到1.8亿斤,是1952年的367%;农作物播种面积比1952年扩大了87%;人均产粮587斤,是1952年的3~4倍,基本达到了粮食自给。全州各类牲畜存栏数达到160.76万头(只),比1952年增加26%。
  1958年至1966年,是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实施阶段,期间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三年严重经济困难以及三年国民经济调整。在这一时期的1959年至1961年,由于“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在州内泛滥成灾。浮夸风引来了高征购,农民留粮不足果腹;“公社化”时又实行“食堂化”,动员农民将存粮归公,在食堂吃大锅饭,而且吃饭不要钱,数月之后,粮即告罄,随之发生严重饥荒。经过三年调整,全州经济逐步好转,人民生活也有了明显改善。到1965年,粮食总产量达到7855万公斤,3年中平均每年递增20%。各类牲畜年末存栏数达到155.49万头(只),比1962年增长40%,农业产值逐年上升,达到4792万元,比1962年增长12%。1966年起的10年“文化大革命”,甘南农牧业主产遭到严重破坏,全州农牧业平均劳动日值仅0.35元。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过“拨乱反正”,各项事业逐步走上正轨。1978年,农牧区每个社员平均收入95.53元;平均分配59.84元。农区每人平均产粮373斤;牧区每人平均占有牲畜(折合羊单位)70.33只。固定职工年平均工资888元。到1984年,各项事业的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全州农村经济纯收入达到7220.07万元,农民所得总额6976.49万元,人均纯收入177元。农牧民个人存款余额有665万元。固定职工月平均货币工资115.95元,城镇储蓄余额6976.49万元。随着进一步的改革开放,自治州的经济建设得到长足的发展,到1990年,农村经济总收入达32135万元,农牧民所得总额20031.49万元,农牧民家庭人均收入375元,农牧民个人储蓄存款余额达2222万元。城市职工的年货币工资人均达到2844.84元,城镇个人存款余额达14172万元。
  甘南州农牧民收入情况表单位,万元
  甘南州职工收入情况(全民所有制单位)
  二、消费
  共和国建立以前,甘南地区居民的消费仅限于火柴、食盐、茶叶等生活必需品,其它消费品如服装、帐篷、非铁器农牧业生产工具等大都是自产自用。共和国建立初期,新生的人民政权克服经济困难,恢复生产,救济灾民,稳定物价,促进商品流通,进行了一系列建设工作。这一时期的消费水平基本与收入持平,改变了以往入不敷出的状况。第二个五年计划期末,由于纠正了“左倾”思想的错误,放宽农牧区经济政策,使农牧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消费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此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由于各种政治运动的连续开展,全州经济发展很不稳定。农牧区单一的生产形式,加上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商品物资紧缺,品种单调,人民生活消费时高时低,发展缓慢,水平很低。
  1979年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消除了长期束缚农牧业生产力的羁绊,农牧业经济迅速发展,并很快向崗品化转移,收入明显增加,生活消费迅速增长。到1980年,全州社会商品零售额已达7339万元,其中对居民的生产资料、生活用品等的零售额为6373万元。当年施工的居民住宅面积为25979平方米。从1980年至1985年的5年间,物价平稳,城乡人民生活一年比一年改善,消费水平也逐年增长。这一时期,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用于衣着和日用品的消费比重提高。如当时的“三转一响”(手表、缝纫机、自行车、录音机)的拥有在城镇比较普及,农牧区紧随其后,也在普遍追求。化纤布在城乡已很普遍。紧接着黑白电视机和洗衣机进入家庭,销量逐年上升。至1990年,城镇藏族干部职工和牧民相继置办昂贵的民族节日服饰,摩托车率先由牧民和工商界居民所拥有,彩色电视机和电冰箱在城镇逐渐普及,牧民定居点和城镇居民建房逐年增多。据1990年末对全州各县农村住户调査点420户(2509人)农牧民家庭基本情况调查统计:房屋3099间,面积54745平方米,年内新建房屋94间,面积1487平方米;拥有各种拖拉机13台;生活消费支岀962299元,其中食品支岀537604元,衣着115657元,燃料103406元,住房70635元,日用品及其它84758元,非商品支出50239元。
  第二章城建环保
  第一节机枸沿革
  一、城建机构
  全州城市建设工作起初由计划委员会基建科管理。1973年州计委基建科下设城市建设队。业务包括合作城区城市建设、园林绿化、环境卫生、自来水铺设及维修。1981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城市建设局成立。1983年底甘南藏族自治州城市建设局和环境保护办公室合并,成立甘南藏族自治州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1984年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改为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处,下设合作市政公司、合作给排水公司、合作房管所、合作环境监测站。
  二、环保机构
  1981年前,自治州环境保护工作由州计委主管。1981年设立了州环境保护办公室,列入州政府序列。1982年并入甘南州城市建设局,成立甘南州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处,环境保护作为隶属于城建系统的内设机构。同时,建立环境监测站。1988年3月成立了甘南州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州城建环保处。
  第二节城镇建设
  一、道路桥涵
  (一)道路
  共和国成立以前甘南的城市道路设施落后,当时人口相对集中的城镇仅有拉卜楞、西固县城、临潭旧城、新城、卓尼柳林镇等,这些城镇“无风三尺土,有雨一街泥”,城市道路破败不堪。1953年甘南藏族自治州成立以后,城区道路建设开始向成网化发展。
  夏河县拉卜楞镇为一带状城镇,城区东西长3公里,南北平均宽500米,最窄处不足300米,由于地形所限,城内交通主要以东西向为主,城区道路总长9.35公里,主要道路面积3.85公顷,人均占有道路面积3.77平方米,干道网密度1一9公里/平方公里。人民街为城区东西向的一条主街道。1988年以前路宽15〜25米不等,车行道宽10米,无人行道,明沟排水。最大纵坡6%,道路功能不清,修建管理不善,建筑物侵占道路红线。1988年开始逐步改造,拓宽了人民街(自县皮革厂至王府段),红线宽度21.5米,车行道10.5米,绿化带宽1.5米,人行道宽4米,明沟排水改为暗渠排水。降低人民街纵坡,调整后最大纵坡3.4%。街巷道路,宽度3〜6米,均为土路。曼达拉山前过境公路连接市区,后来也对勒吉合桥迄西至王府桥段作了整修、拓宽,东西道路畅通无阻。
  临潭县旧城(现城关镇)历史上是商业较发达的地区,但城市道路的建设是从建国后1953年才逐渐开始的。临潭县城主要街道是南北向转东西向的一条交通道路,它不仅是县城中的主要交通道路,还是车辆来往的过境公路,也是市区主要商业区。通往各居住区的街坊巷道,多属历史上形成的古老城区道路,无任何规划,曲折窄狭。八十年代为改善城区道路质量及环境卫生,铺设了从合作进入临潭的柏油马路。1987年开辟了西山路,已成为主要商业街,路面仍为土砂路面。截至1990年,全镇道路总长4公里,人均道路用地2.45平方米。
  卓尼县城区南北道路,既是对外交通过往车辆的唯一通道,又是城区主要交通线和商业街。这条道路功能比较混杂,坡度较大,路宽也不均匀,无人行道。在铺设了沥青路面后,城区面貌稍有改善。截至1990年,城区道路用地达到7.2公顷,人均用地面积13.14平方米,占总面积的12.5%。
  迭部县城区依山傍水,东西一条街,道路整洁,宽度不一,明沟排水。街坊道路狭窄,居住区生活运输不便。1989年迭部城区道路用地面积达到7.4公顷,占总面积14.9%,人均占有道路面积9.5平方米。
  舟曲县城区只有一条过境公路,沿白龙江北岸东西横贯城区。城区内有一段南北向道路,长180米,东西街长不到200米。截至1990年城区过境公路有16000平方米,城区道路用地43720平方米。人均占有道路面积4.36平方米。
  玛曲县城区道路框架已基本形成,东西向一条主要街道,全长300余米。其它街道从中街沿南北方向开设。但路面质量较差。截至1990年全城道路总长度达到14470米,用地面积246148平方米。
  碌曲县城区只有一条集过境与商业区于一体的道路,总长近3公里。另有一条从城中心通往洮河对岸的道路,长约300米。中街为柏油路面,其余为土砂路。路面、广场面积79000平方米,占总面积的16.3%。
  合作镇在共和国建立前只有200多米的狭窄马路,1956年自治州府迁驻合作后,城区道路建设步伐加快,道路从旧城区逐渐向南、西发展。随着人口的增多,城区面积也不断扩大,道路逐步走上系统化建设的轨道。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促进了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合作道路不断拓宽、延伸。1987年,拆除了建在街道中心的人民会堂,在其址上铺设草皮,种植树木花草,修筑围栏建成街心花园,为城市增添了新的景观。1986年对主街道腾志街进行了全面拓宽改造。在合作河上架起了数座桥梁,逐渐形成了以南北为主,东西为辅的城市道路网络。截止1990年,合作城区道路总长度为21435米,总面积达183791平方米。其中油路长为16475米,面积为142137平方米,沙土路长度为12358米,面积为41652平方米。道路密度每平方公里为2.6公里,其(二)桥涵
  城区桥梁除卓尼、夏河、舟曲等县需用跨河桥以外,其余各县及合作城区属季节性河流或排洪渠沟桥涵。卓尼县城依山傍水,滦河由西向东流经城南,排洪河沟与主街道平行从北向南延伸至洗河。每至汛期,城区居民被洪水一隔为三,咫尺天涯,颇受其苦。1971年在城南洮河上建起第一座钢混双曲拱五孔大桥,并在城区排洪沟上修建数座桥涵。1988年后,又修建了6座钢混小桥。舟曲县于1969年在白龙江上建成一座城区连结南岸江盘乡的钢索吊桥,名为“南桥”。原桥始建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称“永济桥”,为木拱桥,毁于洪水。其后曾几建几毁。城区内自1970年起共建有大小水泥桥14座。夏河县城区在大夏河上原有3座木质伸臂桥,连结南北两岸。共和国建立后在街道东端修建了一座可供车辆通行的石墩木面桥。1970年建成一座双曲拱石桥,并在3条排洪沟渠上建有6座大小钢混桥。合作城区有一条自西、南汇集而往东北流的合12代寨桥1990年4管涵洞桥
  二、设施
  (一)指示标志
  合作城区由于以往街巷、道路、桥梁、居民区等都未树过名牌,有的无名称,有的名称不规范,影响合作城区的城市服务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为了加强合作城区地名及指示标志的统一管理和消除混乱状况,州地名办于1987年拟出合作城区街巷、道路、桥梁、居民区的名称。并经审定通过,公布施行。此后,树立了部分街道的名牌。
  (二)照明设施
  七十年代起甘南藏族自治州从合作开始正式建设城市照明设施。至1990年全州路灯已达到786盏。
  合作城区照明设施日益健全和改善,1990年城区安装路灯234盏,其中125瓦水银灯174盏,250瓦水银灯14盏,250瓦钠灯46盏。路灯路线总长度为11495米。(三)卫生设施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是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而逐渐发展起来的。1980年以后,合作城区及各县城在人口密集的街口,逐渐设置了移动或固定的垃圾收集点。全州环境卫生由于城区面积大小、人口的众寡而所拥有的公厕及环卫机械数量有多有少。
  三、给排水及防洪
  (―)给水
  1976年合作开始进行比较系统的城区给水工程建设。各县也同时开始逐步修建。夏河县于1987年施工修建了县城区给水系统,采用地下水作为供水源,水质良好。铺设供水管道10.37公里,日供水2000吨,用水人口达13300人,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为31.32升。除夏河自来水厂的供水外,还有自备水源,日供水能力可达1100立方米,用水普及率达100%。设备及规模也数全州之首。
  碌曲县在1986年以前无统一给水设施,只有一座水塔,贮水量为10立方米,设集中供水龙头一个,仅供附近居民400〜500人饮用。其他居民、机关单位、学校、医院、工厂都利用地下水含水层较浅的优越性,自行打井取水。1986年碌曲县建成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达800吨,铺设管道10.8公里,用水人口达到2000人,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为19.44升,普及率为43%。
  迭部县于1988年建成自来水厂,铺设管道长度为5.75公里,日供水能力可达1500立方米。有7000人吃上了自来水,人均日生活用水量达到39.68升。用水普及率为74%。
  合作自1956年州府迁驻后,城区的生产、生活用水主要是井水或河水,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随着城区人口的不断增加,原有的井水已不能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消防用水需要,加之合作河水已开始污染,达不到生活饮用水标准,饮水问题愈来愈突出。1976年成立合作城区供水指挥部,当年开始水源及水厂建设。根据设计要求,水源采用渗析法建成暗渠60米,埋深5米。然后接管径为300毫米铸铁管200米通过重力自进水厂,为第一水源地;经过沉淀、过滤池输入城区管网。次年建设从水厂到城区的供水管网系统。经水厂处理的南山泉水进入50米长,直径300毫米的铸铁管,再接入直径200毫米铸铁管供至城区南端,然后分三支干管进入城区供水系统。管道总长度达到44公里,其中主干管14公里,配水支管30公里。并修建了集中供水站15个。城区有13000人用上了自来水。供水率达到40%,居民生活用水量为30升/日、人,生产、生活总耗水量每天为400立方米。1979年又进行了延伸水源和潜挖改造。随着城区居民的增加和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原供水能力已不能满足需要。为解决供水不足的矛盾,自治州政府决定对供水系统进行改造。1986年由州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处委托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进行设计,并委托甘肃省地矿局第一水文地质队进行了合作附近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1990年甘南州城建处合作给排水公司根据设计要求对水源地作了第一期工程改造。完成了水源地至水厂的管道铺设,使合作城区日供水能力达到2500吨,耗资26万元。
  (二)排水
  1956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迁至合作后,由于人口较少,排水设施一时没有引起注意。随着人口的增加,生活污水量也日趋上升。到1983年时,城区还无统一的排水管渠及措施。各工厂、企事业单位的污水均排入渗井,城镇居民的污水则随意泼洒,严重地影响了城镇的整洁、卫生,并造成地下水和空气的污染,同时也影响着城市多层建筑的修建。
  1983年7月,甘南州城乡建设局开始着手城区排污第一期工程计划,并委托有关部门进行初步设计。1984年由合作给排水公司按照总体规划所安排的管道建设,主要考虑解决已建成区的排水问题,但在水力计算上充分考虑了东部、南部以及主街以西的远期排水量。合作城区人口近期(1990年)为3.5万人,远期(2000年)为5万人,取排水定额为70升/人、日计算,城镇生活日总污水量近期为2450吨,远期为3500吨。工业污水(废水)从规划来看,项目较少且规模不大。
  合作年降水量较大,但地形对排除雨水较有利(自然纵坡10%),因此雨水用道边明沟排除,生活污水、生产污(废)水用管道排除,采用雨、污分流制。城区管道布置分2条排水干管。第一条腾志街3600米,第二条日乌完玛路(原人民东街)4200米,两条干管于团结桥以北分别排入附近检查井内。根据水力计算,管道最大直径为450毫米,最大埋深5.11米。管道铺设布置在道路中线以下,基础均为带状,出水口采用门式石砌结构。经过两年的施工建设,1985年完成了合作城区排水系统,共铺设污水管道8000余米。
  1990年甘南州城建处购置一辆6吨大型吸粪车,以解决个别单位和住宅楼的排水问题。
  夏河县城排水管道1990年为5公里,年污水排放量为100吨,其中生活污水50吨。部分为明沟,暗渠排水的较少。
  临潭县排水一直是利用明沟排水,大部分生活、生产污水排向河沟。城内污水无法排出,则任其曝晒蒸发,严重影响城区环境卫生。
  卓尼县城区地形以南北向干道为分水线,形成两个独立排水区,各区内均无完善的排水系统,雨、污水汇集河堤内低洼地,或下渗、或蒸发、或沿水沟排入洮河。
  1984年初,迭部县计委为解决政府新建办公楼排水,修建暗渠一条,长1公里,断面为900X1200毫米。城镇居民生活污水与雨水排放均沿道路排水沟排至河滩。1990年迭部县城区有排水管道2.39公里,污水年排放量250吨。
  舟曲县城的排水,除在街道两侧有雨水明沟排水外,别无其它设施。
  玛曲县城区无任何排水设施,仍为明沟排水。
  碌曲县城主要街道只有暗渠进行雨水排放,生活、生产污水无排放设施。
  (三)防洪
  共和国成立前,自治州的城镇基本上无任何防洪设施,共和国建立后,陆续在一些为害较大的地区修建了防洪工程。1979年后城镇防洪做了大量工作。临潭县西河滩河堤整治工程于1983年完工,消除了城区的一大隐患。到1990年城区防洪堤长6.4公里。1989年起,卓尼县兴建城区洮河防洪工程及城区防洪护岸,至1990年建成防洪堤3.35公里。迭部县在白龙江岸修建护城(农田)防洪河堤,至1990年修筑防洪堤总长度0.5公里。舟曲县城区位于白龙江滨,有5条冲沟正对城区,北岸自西至东有寨子沟、硝大沟、三眼峪沟、月园里沟、罗家峪沟。这些冲沟由于上游植被稀疏,水土流失。每逢暴雨洪水泛滥,危及周围居民房舍和农田。为避免城区洪水灾害,到1990年城区修筑防洪堤7.15公里。碌曲县城区地形是沟谷平原,洮河自西至东穿过,南北向河心倾斜。洮河在洪水期河宽约50〜70米。为使北岸不受冲刷,1986年修筑河堤1.6公里。从1986年到1990年为继续做好防洪工作,将1.9公里河堤护岸,增修到2.5公里。至1990年夏河县城区共修筑防洪堤&53公里。
  合作镇城区主要河流合作河,河床宽度平均25米左右,常年有水,但流量不大。河道经城区有5公里多,已修筑堤坝3公里,坝高2.5米。城区的东山坡有3条冲沟,其中一条较大的沙子沟,常年干枯,唯七、八月雨季有较大洪水。1964年和1982年两次山洪冲跨一座两孔石桥,当时洪水深度为1.5米,流速快,流量大。其它两条冲沟较小,汇水面积不大,历年来没有形成大的灾害。1990年完成防洪堤长度5.30公里。
  四、园林绿化
  合作地区原系一片沼泽地,高寒阴湿。从1956年自治州首府迁至此地,各族人民群众坚持植树造林,绿化环境,试种耐寒树种获得成功。截至1990年,已种植各种树木20多万株,其中有杨树10165株,松柏26890株。隔离带树和观赏绿地面积达到5.95公顷。培育试验苗圃达707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2.62%。1987年建成中心花园,绿化用地3.5公顷。腾志街道路绿化带原为杨树,1987年拓宽道路时,砍掉了全部杨树改种为松杉。夏河县城区1990年园林绿化面积为9.7公顷,公共绿地为1公顷。人均公共绿地0.75平方米。
  临潭县城区在西大街北端有街心花园0.2公顷。至1990年绿化覆盖面积达17.8公顷,园林绿地16.2公顷,公共绿地面积4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04平方米。
  迭部县城区1990年绿化覆盖面积达到20公顷,园林绿地面积18公顷,公共绿地面积达18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92平方米。
  舟曲县城区的园林绿化起步比较晚,1987年绿化面积为2公顷,至1990年园林绿化面积21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为6.89平方米。
  玛曲县城区是一片草地,城区各族人民坚持年年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在年平均气温仅有1℃、海拔3500米的高原上已种植了野柳和松柏树2万株,其中行道树8千株。原生植被草皮保护较好,覆盖面积20公顷,城市绿地率达16.5%,为甘南州绿地率最高的县城。
  碌曲县城1986年园林绿化面积达到2公顷,占城区面积的11.3%。广大干部群众坚持在城市道路、滨河路植树造林,绿化覆盖面积20公顷,园林绿地面积15公顷,公共绿地面积4.5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57平方米。五、综合建设规划
  1989年7月,在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主持下,召开了合作城区详细规划会审会议。在此次详细规划中,合作作为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首府,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的中心,建设规划充分体现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团结共荣,具有草原特色和风貌,力图把合作建设成为环境优美,地方、民族特点突出的中心城市。
  甘南州各县城的总体规划分别于1983年至1986年期间完成,部分县城的详细规划已批准实施。各县城规划以各自的地域特点和自然优势,充分体现当地民族及地方特色,避免重复建设。
  第三节环境保护
  一、污染
  截至1990年底,甘南有工业企业249个,其中轻工业122个,重工业127个。在这些工业企业中有15个重点污染源,废水年排放量12万吨,废渣年排放量0.21万吨,废气排放量约5400万标立方米,粉尘年排放量约1200多吨。
  (―)河流地面水污染
  甘南州从1984年开始,对大夏河甘南段进行定期水质例行监测。对全州主要河流黄河玛曲段、洗河碌曲段、合作河合作段进行了不定期的水质监测。
  大夏河大夏河流经夏河县境内90公里,夏河县城以上为上游草原区,夏河县城至土门关为中游峡谷区,以下为下游川台区。全流域人口约60万,耕地面积为88万亩,其中川台地32万亩,可灌溉面积27万亩,是沿岸人畜饮水、农业灌溉、工业用水的主要水源之一。自1980年以来,大夏河两岸有5个严重污染源,其支流合作河有3个重点污染源。
  大夏河甘南段主要受皮革、洗毛、食品废水的污染。主要超标项目有酸碱度、悬浮物、化学耗氧量、氨氮、六价路。河流以有机物污染为主,代表有机污染的综合指标化学耗氧量(COD)均超过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化学耗氧量(1986〜1990)超标倍数在1.225〜2.23倍之间,从污染变化趋势来看,大夏河的污染逐年下降。主要污染物产生于座落在中游及其支流的皮革厂、绒毛厂、毛革厂、乳品厂、肉联厂等工业企业。
  氨氮污染面1996〜1987年,超标倍数在1.98〜1.85之间,1988〜1990年的3年中,氨氮3年均值尚未超标,说明氨氮污染逐年有明显下降趋势。
  1986、1988年六价锯值分别为0.022毫克/升和0.03毫克/升。这3年六价锯均值分别为0.0116、0.019、0.016毫克/升,超标率在19.4〜65.62%之间。
  1987-1988年酸碱度超标在80〜84%之间,也是污染最为严重的两年。悬浮物逐年呈上升趋势。
  合作河大夏河支流合作河是污染较严重的一条支流,合作河沿岸有工业污水排放口4处,年均排放废水量约9万吨,日排放废水量约300吨,这些废水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河道。合作河主要受皮革、洗毛、食品等工业废水的污染。酸碱度、悬浮物、氨氮、六价鎔污染逐年上升,化学耗氧量1986、1987、1989、1990年这4年均值超标倍数在1.9〜1.3之间,是污染最为严重的4年。1988年化学耗氧量均值为2.53毫克/升,未出现超标现象。合作河合作段为污灌级,污径比为57%,反映出合作河合作段水质显著下降,导致地面水不能饮用、灌溉、养鱼。
  白龙江白龙江流经迭部、舟曲两县境内175公里,两岸人民的饮水、农业灌溉、工业用水都取自白龙江。随着各地工业的迅速发展,工业废水越来越多,对白龙江的污染日益加重。尤其是迭部境内的国营七九二矿水冶厂,每日排放废水量达500吨,加之医院污水、民用楼房污水都排到白龙江中,对白龙江水质有一定的影响。
  (二)大气污染
  甘南州开展大气监测工作起步较晚。1990年省环保局投资2万元,完成了仪器的选型及筹备工作,并逐步开展对合作地区的空气质量监测。
  甘南州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煤烟型污染,污染物来源于工业及民用煤的燃烧, 主要污染物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烟尘等。1986年和1990年在全州开展了工业污染源和乡镇企业污染源调査,根据调查结果,州内主要的污染行业有:建筑材料、木材采运业、有色金属、食品加工制造、化工、交通设备制造以及皮毛加工。其中建材业对全州的大气污染最为严重。1986年共调查全州工业企业128个,这些企业耗煤3.25万吨,排放废气29276.9万标立方米,含有害物质84&42吨,其中二氧化硫438吨,氮氧化物246.42吨,一氧化碳36吨,烟尘117吨,碳化氢11吨。其中21个废气排放量较大的企业年耗煤2.4794万吨,排放废气22230万标立方米,含有害物质749.76吨,其中二氧化硫395.12吨,氮氧化物223.67吨,一氧化碳33.48吨,烟尘86.46吨,碳化氢11吨。21个企业年废气排放量占同期全州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75.93%。
  大夏河入河废水排放统计
  1990年乡镇企业污染源调查15个企业,年耗煤0.3518万吨,排放废气12151.6万标立方米,含有害物质294.20吨,其中二氧化硫65.83吨,氮氧化物15.01吨,一氧化碳93.54吨,烟尘119.82吨。甘南州7个县中,夏河、迭部、舟曲、临潭、卓尼5县大气均存在一定污染,而碌曲、玛曲两县的污染则较轻。就局部区域而言,合作镇大气污染程度最严重,据1986年调查,在所选的21个重点污染源中,位于合作的就有10个,占总数的47.6%,这10个企业废气排放量为4756万标立方米,占全州废气排放总量的21.39%。
  生活烟尘、气污染是合作大气质量下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合作市区锅炉密度大,锅炉年耗煤在万吨以上,且均为烟煤。锅炉大多除尘效率很低,有些甚至没有除尘装置。这些锅炉烟囱低,大都在15〜18米左右。另一方面,合作地处高原,气候寒冷,冬季持续时间长,居民普遍采用小火炉取暖,民用煤年消耗约3.5万吨,这就在合作地区构成了污染。:1984年到1988年间,合作地区共增加锅炉15台,增加茶水炉15台,平均年增加锅炉、茶炉各4台;对烟级的监测,在无黑烟控制区内,烟尘、烟气浓度2级的占25%,3级占40.1%,4级占26.4%,5级占8.5%,监测显示锅炉排放烟尘、烟气超标严重。
  各县废气排放情况统计表
  合作地区锅炉台数及耗煤量统计表
  合作地区由于四面环山,冬季在强大的蒙古冷高压的控制下,往往形成逆温层,使空气的对流受阻,工业和生活的废气被阻滞在近地层的大气中,不易扩散,加重了合作的大气污染程度。另据气象资料表明,合作地区长年盛行偏北风,而合作地区的工业企业大多处于下风向,工业布局很不合理,人为地加剧了城市的大气污染。
  二、治理
  自治州境内三河一江(黄河、沈河、大夏河、白龙江)水质的好坏,关系到全州工业用水及人畜饮水。甘南环保部门根据环保法的有关规定,重点治理夏河县皮革厂、甘南毛革厂、甘南地毯厂、甘南肉联厂等排放的废水,确保州境内水质不受人为污染。
  有色金属、皮革、食品三大行业废水排放量占总废水量的56%,尤以大夏河污染为最,治理三大行业的企业排放的污水,是减轻河水污染的关键。甘南州环保部门在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理办法,使治理工作得以顺利进行。首先对三大行业的工业企业的污水排放,从直接排放改为间接排放,即要求有条件的企业将废水经沉淀、药物处理,使有害物质降到最低限度,然后才排放。1985年前后,工业企业上马较快,企业数逐年上升, 加之在项目论证上重视经济效益,忽视废水处理,使治理工作收效甚微。
  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环保部门也尽力要求有锅炉的单位装置除尘、消音设备,尽可能降低污染,但由于冬季锅炉燃烧时间集中,持续时间较长而在低压气候条件下,在人口较密集的合作镇也偶而出现“乌云蔽日”的现象,还需进一步加强治理。
  第三章扶贫
  第一节机构
  甘南州的扶贫工作始于1984年,初由民政部门兼理。1985年12月18日,中共甘南州委、州人民政府成立了 “甘南藏族自治州困难地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暂定编制10人,为常设机构。1986年11月22日州政府决定成立“甘南州劳务工作办公室”,与州困难地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合署办公,另增加3名工作人员。1987年7月270,将两个合署的办公室改名为“甘南藏族自治州扶贫办公室”。同年,州扶贫办公室成立贫困地区经济开发服务公司。1990年底,州扶贫办公室共有工作人员13名。
  自1985年底州困难地区领导小组成立后,各县相继成立了相应机构,更名亦随州级称谓。除玛曲、迭部两县扶贫办公室挂靠县民政局外,其它各县均为县政府职能部门而单独设立。大部分县在各乡或贫困乡设有扶贫工作专职或兼职干事。
  第二节扶持对象
  1986〜1988年扶持对象的贫困户标准为人均纯收入150元以下;1989〜1990年贫困户标准为人均纯收入200元以下。
  1986年舟曲县被列为国务院扶持的贫困县,临潭县为省列扶持贫困县,当时自治州列13个贫困乡,即卓尼县大族、洮砚、藏巴哇、柏林4乡;夏河县吉仓、达麦、唐东昂、卡加曼4乡;迭部县阿夏、花园、腊子、桑坝4乡;碌曲县阿拉乡。1987年卓尼县被列入省扶贫困县,州列13乡同时做了部分调整:夏河县在原4乡的基础上增列王格尔塘、加茂贡2乡;迭部县增列洛大乡;碌曲县增列双岔乡。调整后13乡基数不变。1988年卓尼县转为国务院扶持牧业贫困县(农转牧县)。州列13乡在原基数上增列了玛曲县采日玛乡,成为14个乡。
  1986年国务院、省、州扶持的2县13乡有农户50944户,总人口259860人。其中贫困户数32181户,占总农户的63.11%;贫困人口164729人,占总人口的63.38%。1987年3县13乡的总户数65699户,总人口339713人。其中,贫困户数34856户,占总农户的53.10%;贫困人口180035人,占总人口的53%。1988年总户数67229户,总人口343780人。其中:贫困户数29329户,占总农户的43.59%;贫困人口151127人,占总人口的43.95%。1989年总户数68373户,总人口348679人。其中:贫困户数22733户,占总农户的33.25%;贫困人口119063人,占总人口的34.15%。1990年总户数69874户,总人口353403人。其中:贫困户数17700户,占总农户的25.31%;贫困人口94207人,占总人口的26.64%。
  第三节扶贫策略及政策
  1986年后,自治州从扶贫政策、扶贫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和改革,使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从单纯救济型向经济开发型转变。制定了《抓好贫困地区的工作,尽快解决吃饱问题的意见》,同年10月份召开舟曲开发脱贫工作会议,1987年又召开临潭开发扶贫工作会议,分别确定了贫困县开发扶贫的基本思路和措施。此后,自治州还制定优惠政策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经济。州财政从1986年起每年筹集100万元,作为夏河、碌曲、玛曲、迭部4县14个贫困乡的扶贫资金,专款专用,扶持贫困户发展经济,一定5年;为了帮助3个贫困县解决基层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从1986年由计委、教育局会同扶贫部门统筹资金,优先在3个贫困县兴办职业中学,对高、初中毕业回乡的青年进行初级技术培训,对经过培训的学员,在招工招干中优先招聘;为了扶持临潭县适宜发展牧业的乡村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从1989年农村回销粮指标中调剂50多万公斤,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补助粮,由县负责,安排到户;鼓励科技人员到贫困县、乡、村承包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项目,签订承包合同。对完成技术承包合同,经济效益显著的予以重奖;鼓励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离退休干部职工、科技人员到贫困地区领办、承办乡镇企业和经济实体。凡带领贫困户办乡镇企业、经济实体与党政机关干部经商办企业相区别,并在资金上给予扶持。
  从1986年开始自治州组织了42个部门和单位下基层帮乡扶贫。头一年的任务是帮助制订规划,后两年的任务是要求办一、两件实事。1987年全州抽调1200多名干部去3县14乡用两个月时间,将贫困县乡农户分四等立档建卡(四等为温饱户、吃饱户、贫困户、特困户),对贫困县乡发展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在此基础上县乡村制定了脱贫规划。全州继续组织240多名干部到乡村扶贫,为群众办实事。州供销社帮助卡加曼乡调査论证项目,组织32户贫困户办起8个砂石厂,组织310人出州搞劳务,这两项收入9.2万元,人均270元;州水电局给临潭县冶力关乡修河堤100米、两个人畜饮水工程、电站收尾等4个小工程,投资11万元;州财政局同省上有关部门联系在碌曲县阿拉乡投资8万元架人行小桥1座,建地面电视接收站1处;州劳动人事局为临潭县新堡乡承担修建人畜饮水工程1处,架设2公里农电线路;州乡镇企业局同省州有关部门联系落实资金36万元,在卓尼县大族乡建起了麻地卡吊桥。州税务局帮助夏河达麦乡黄茨滩群众架通了农电线路,解决了7村149户800多人的粮油加工问题。各项帮扶项目的落实,促进了当地群众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经济发展。同时,各县乡坚持、改进、完善了领导包片、部门包乡、干部包村、党员包户包项目的扶贫工作制。有的县乡把扶贫任务同乡干部工资挂钩,实行浮动工资,奖优罚劣,有效地增强了干部的责任心,调动了积极性。1990年州县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班子领导实行包县包乡制度。州县集中58个单位对口帮扶58个乡,一定3〜4年不变,直至解决温饱。各县从本地实际岀发,因地制宜开展扶贫工作。舟曲县坚持“以林为主,振兴农牧,多种经营,开发致富”的方针,在首先解决群众温饱的同时,把舟曲逐步建成全州的经济林果基地和多种经营基地,积蓄发展后劲,提出1990年达到“两个七、三个一”的目标,即人均存活70株花椒和果树,有7分基本农田,工副业收入100元,每户有1个劳力搞工副业,每户出售1头商品畜,人均纯收入达到300元。此后重新确定指导思想“长抓林、短抓牧、不长不短抓果树,当年抓好粮工副”,提出了“三个五、两个一”的目标,即到1990年达到人均有椒树和果树50株,有5分基本农田,有50元的工副业收入,每户有1个劳力搞工副业生产,每户岀售1头商品畜。临潭县坚持“强化基础,振兴农牧,多种经营,开发脱贫”的指导思想。到1990年力争达到“一、二、三”即1户有1头商品畜,1户有1个劳力从事多种经营和工副业,1户有2亩商品田(蚕豆、油料),1户有3亩林果园(薪炭林、林果、药材),人均纯收入达到300元。卓尼县坚持“以牧为主、以农促牧、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思想,集中发展商品畜牧业和畜产品加工业。
  甘南州1985-1990年贫困状况统计表第四节扶贫资金投放与管理
  自治州扶贫资金来源有三:一是国家投资,包括发展资金和国家贴息信贷资金两项;二是省投资金,主要包括财专资金、省农贷贴息资金、省信贷资金、民政资金;三是州筹100万元资金,主要是财专资金和农贷资金,扶持州列4个县的14个乡。在资金的使用上,紧紧围绕“三年解决吃饭,五年解决温饱”这一总体目标进行,坚持先富民、后富县的原则,以“短、平、快”项目为基础,带动贫困户尽快脱贫。1986年和1987年,扶贫资金投放的重点在一家一户的小产业上,采取自下而上讨论评议的办法,坚持五扶五不扶的原则,即:人勤劳缺资金的,有经济头脑缺技术、资金的,复退军人和军属发生天灾人祸的,能履行合同的予以扶持;好逸恶劳的,痴、呆、傻的,吸毒、赌博的,列为五保的,超计划生育的暂不扶。1988年后扶贫资金坚持钱随项目走,集中资金,规模扶持,效益到户。5年投放资金5057.9万元,其中州投资金501.2万元,分别扶持种植、养殖、加工、基本建设、地方工业等项目。
  甘南州扶贫资金主要行业完成情况单位:万元甘南州扶贫资金分年度完成情况单位:万元
  甘南州1986〜1990年解决温饱情况统计表
  第五节
  扶贫成效
  1985年至1990年,自治州共投入各类扶贫资金5057.90万元,用这笔资金重点开发扶持了以改善生产条件为主的田、水、路、电、植树造林等基础设施建设;以解决温饱问题为主的粮食丰产工程;以增加群众收入为主的经济林果、经济作物、养殖业、乡镇企业等支柱产业;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主的农民技术培训、农林牧实用技术推广、科普宣传等智力开发工作;以解决剩余劳动力出路问题为主的劳务输出和部分没有生存条件地方的移民安置工作等。通过这些资金的使用和各类项目的实施建设,有效地改变了自治州贫困落后的面貌, 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效。
  贫困面显著下降,农牧民生活稳步提高。全州1985年人均产粮170公斤,人均纯收入223元,有贫困户38584户199661人,分别占总农户的60.96%和总人口的59.97%。通过5年的扶贫开发建设,到1990年全州人均产粮上升到172公斤,人均纯收入达375元。扶持的68997户农户和351853人中有22345户114395人解决了温饱,使全州的贫困户下降到1990年的17700户94157人,贫困面下降了35.63%。
  基础设施得到改善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是彻底根治贫困的关键措施之一。全州用于此项建设的资金达710万元,占到整个投资总额的14.04%,共修梯田3.86万亩,发展水浇地0.98万亩,建小水电站64处,架设农电线路209.3公里,修公路369.7公里,架桥26座,解决了&41万人的饮水。
  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全州各县依据资源特点,进行商品粮油基地、花椒林果基地、农养畜牧业基地建设获得较好效果,促进了当地商品经济的发展。全州种植业5年共投资517.71万元,畜牧业投资1856.14万元,分别占总投资额的10.24%和36.70%。据统计,5年共建果园0.66万亩,家庭养畜增加7.64万头(只),家庭养禽增加4.93万只,栽植花椒3.34万亩、年产量达10多万公斤,产值120万元。以蚕豆和油菜为主的商品粮油生产,提高了农业商品率,蔬菜和食用菌生产从无到有,形成一定规模。
  乡镇企业长足发展,家庭工副业全面增收。以林产品、畜产品、农产品加工、矿产资源开发和建材业为主的乡镇企业建成72项,年产值745.72万元,利税41.58万元。特别以编织、地毯加工、家庭养殖、粮油加工、商贸流通等为主的家庭工副业生产,使群众的收入稳步增长。
  农牧业实用技术得到推广,农民文化科技素质逐步提高。扶贫开发一靠科技,二靠投入,治穷必须先治愚,这是实践中对扶贫工作最深刻的总结。5年投入智力开发资金129.14万元,组织州、县、乡科技部门开展了大规模的科技承包和技术培训。在农业方面重点推广良种繁育、配方施肥、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药物拌种、地膜覆盖、间作套种等技术;经济林果和经济作物方面,重点推广新品种引进、果树修剪整枝、病虫害防治、老果园改造、大棚蔬菜种植等技术;在畜牧业方面重点推广了冻配改良、疫病防治、牛黄埋殖、暖棚养畜、青贮氨化、草场围栏等技术。这些新的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普及,已成为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同时,为了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科技文化素质,重视培训工作,以培训加工、驾驶、烹调、缝纫、农牧业先进适用技术和工商服务业等为内容,共举办各类培训班345期,培训干部群众3.3万人(次)。
  1986-1990年甘南州扶贫效益统计表劳务输出已上轨道,群众思想观念得到更新。贫困地区的群众由于所处环境大都封闭,长期以来形成了死守一方、难离故土的观念,对开放开发、发展经济、尽快摆脱贫困十分不利。对此,扶贫工作把劳务输岀做为主要措施来抓,以达到使贫困地区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积累生产资金,缓解温饱压力的目的。经过多年努力”这项扶贫开发的主要措施已走上正常发展的轨道,形成了一定规模,每年输岀的劳务人员达2~3万人(次),人均纯收入近300元。
  第四章统计
  第一节机构沿革
  建州初期,州、县没有独立的统计机构。1956年8月,甘南州人民政府设立计划统计处,1959年1月中共甘南州委决定成立“甘南州委统计室”,由州委直接领导。
  全州行政建制调整以后,各县均成立统计室,隶属县委领导。1962年,夏河、临潭、卓尼、碌曲、玛曲、舟曲6县先后成立统计局。1963年4月,州统计局成立。同年8月,州、县统计局干部全部由州县组织、人事部门移交国家统计系统垂直管理。
  1966年“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后,统计机构便陷入停顿状态。1968年8月,州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内设经济综合组,统计工作由综合组兼理。在此期间,各县统计业务均由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办理。1970年4月统计工作由州革委会生产指挥部计划组办理。1976年10月州革委会设立经济委员会,内设统计业务组,办理全州统计业务。
  1978年12月州经济计划委员会正式设立统计科。1979年成立甘南州统计局,暂隶属于州计委。1981年9月,正式成立甘南州统计局。1983年8月,州统计局与州计委合署办公,1984年6月复又分设。至此,州、县均独立设置了统计机构。
  第二节统计报表
  一、农业统计
  1959年,州委统计室汇总填报的农业生产综合年报表有5种:各类土地统计表、农作物收获量年终报告表、人口耕地统计表、自然灾害统计表、牲畜统计表。1963年,年报增设农作物复种面积表。1965年,农业生产统计年报表减少,当年只有耕地面积、农作物产量、牲畜头数等报表。同年,甘南州自行制定的牲畜发展平衡表年报开始执行。1966年,农业年报表类目再次精减,当年年报只保留农作物实际收获量和牲畜头数两种报表,各表指标相应减少。1970年,农村人民公社收益分配统计纳入农业全面统计年报。1972年,开始计算全州农业总产值,年报增加农村人民公社粮食分配表。1975年,年报表增设县农业生产情况卡片。1979年,各县始计算农业总产值。1983年,各县开始计算农业净产值。1984年,农业统计改革为农村社会经济统计,开始计算农村社会总产值,同时将农业总产值项目中的村队办工业产值划归工业总产值范围统计。1985年,年报表增设农业商品产值表。1988年,农业统计报表进一步改革,将农村一、二、三产业和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和积累各方面具体指标置于一套表中,由乡(镇)及其以下基层填报,然后用计算机对“一套表”加工计算反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综合情况的价值量和效益指标。“一套表”的实行,能够全面反映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是农业报表制度的重大改革。
  二、工业统计
  1959年,州县汇总的工业定期综合表有总产值及商品产值、主要产品产量和职工人数及工资3种月报表,年报增设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和创造发明、技术革新及合理化建议情况表,产值计算同时执行1952年、1957年不变价加当年价3个价格。1962年年报增加工业净产值表。1964年开始填报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财务成本主要指标表。1965年,在工业生产统计报表中,取消商品产值指标项目。1971年起,逐步恢复工业报表制度,当年工业生产方面的月报和年度综合报表有工业总产值和主要工业产品产量表。1972年开始执行工业产品1970年不变价格。1976年恢复全民和集体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成本指标两表,其后内容不断增加。1977年,增设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净产值表。1982年起执行工业产品1980年不变价格。1985年年报上报工业普查摘要表,由州、县统计部门与工业普查办公室共同编制,内容基本与1984年相同,以后各年仍执行原报表制度。1988年,州统计局汇总的1987年工业企业单位数、不变价工业总产值、净产值等年报综合表开始按规定的程序用微机汇总,向省统计局报送软盘。其它现行价总产值、产品产量、村办工业、合营工业和个体工业等表及表内项目仍用手工汇总。
  三、基本建设统计
  1959年,建立基本建设投资快讯月报制度,年报增设新增生产能力(效益)表,列国民经济各部门情况栏目。1965年年报增设项目一览表,列国民经济各部门栏目。1971年填报基本建设项目、个数、投资额和新增生产能力一览表。1972年恢复房屋建筑面积及造价、基本建设投资和新增固定资产两表,1973年恢复新增生产能力表。1980年,建立更新改造措施统计制度。1981年开始,把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措施统计更名为固定资产投资统计。1982年增设农村固定资产和农村私人建房及城镇集体单位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年报。1983年增设城镇和工矿区私人建房情况统计年报。1984年,基本建设年报实行块块汇总,同时在州、县统计局建立了基本建设项目卡片制度。1989年,全州各县统计局的基本建设统计年报由州统计局用微机汇总并审核后,向省统计局报送软盘。
  施工统计在自治州始于1958年,当时由州建筑公司按系统填表上报,同年统计部门开始搜集填报小型建筑企业基本情况调查表,以后报表内容不断增加。从1983年开始,统计系统承担全州建筑施工统计,州统计局除汇总各集体施工单位统计报表以外,同时审核汇总州建筑公司全民施工统计报表。
  四、商业统计
  1958年统计部门汇总的年报表有以下4种:主要商品购进情况、主要商品销售、库存情况、全社会农副产品采购情况。同年执行社会商品零售额月、季报表制度,统计报表内共26个指标。1959年零售额年报增加按商品类别分组指标,其中包括食品、服装、日用杂品、文教用品、书报杂志、医药、燃料、农村生产资料等8大类商品零售额,由零售单位填报的商品目录增加到170种。1966年,零售额报表增加集市贸易成交额补充资料项目。1977年,零售额报表取消季报,同时相应增加了电讯月报的统计指标。1979年,增设社会消费品零售量年报表统计项目。
  1980年起,零售额年报中增设农民对非农业居民的零售额指标。为区别口径,包括这一指标的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不包括的称社会商品零售额。同年,年报增设全民所有制商业商品购销存年报表。商品流通统计范围以国营和合作社商业为总体。
  1983年,根据商业体制的变化,对零售额报表也作了相应的改变。1987年增设社会商业商品购、销、存总额年报表,即将原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商业商品购、销、存统计,修订为社会商业商品购、销、存统计,统计指标外延扩大,内涵缩小,消除了全社会商业之间的重复因素,是商业商品流转统计的重大改革。
  商业网点统计报表始于1959年。1979年恢复商业、饮食业、服务业机构人员统计年报制度。1984年商品流通体制进一步改革,由于供销社恢复为集体经济性质,因此,将原来的集体所有制商业项目,改称为其它集体所有制商业项目,之后一直沿用。
  五、物资能源统计
  1957年统计部门开始填报原材料燃料收支与结存季报表,包括原材料、燃料供应统计和机电设备供应统计。
  产品销售统计始于1959年,至1990年统计部门填报的产品销售统计年报综合表有3种:产品销售与库存表、产品销售与库存总值表和供销机构物资购、销、存总值表。
  能源统计始于1987年,当年统计制作岀地区能源平衡表,分实物量和标准量两种表。
  六、劳动工资统计
  1955年开始填报工资构成年报。1959年在原计时计件工资、各种津贴、各种奖金等工资构成年报指标的基础上,增设职工动态变化统计表。劳动保护和福利及劳动力资源统计,亦于同年开始施行。I960年增设国民经济各部门新老职工工资表。1963年劳动工资定期统计报表增设职工平均人数和补发工资月报。1973年恢复城乡集体劳动者人数年报表。1983年统计部门开始编制城乡劳动力资源与分配平衡表。七、人口统计
  1959年,统计部门人口年报增设各类型人口和人口劳动力两种统计表。1960年,人口年报增设人口变动、死亡人口年龄、死亡人口原因和民族人口统计表。1964年在进行全国第二次人口普查时,从当年年报开始全部报表交由公安部门按系统汇总上报。自此以后,州、县公安部门汇总的人口统计年报在上报本系统的同时,抄送同级政府统计部门一套。1975年人口统计年报中增设少数民族人口统计表。
  八、综合统计
  1983年,州统计局向各县统计局印制了国民收入统计报表,各县分别试算 T1982年、1983年两个年度的国民收入生产额。1984年,州、县统计局开始正式填报省统计局印发的国民收入有关报表。州、县统计局仍计算国民收入生产方面的指标,即工业、农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饮食业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值、物质消耗和净产值,计算全州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指标。1985年,国家统计局决定将国民收入统计纳入国民经济统计制度。州统计局在继续统计生产额的同时,开始计算使用额,并编制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生产、消费、积累平衡表,而各县仍只计算生产额部分。
  1986年,州统计局和州计委联合进行了1985年国民生产总值调查,为后来开展这项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988年,国民生产总值统计正式纳入统计制度,州统计局根据省统计局的统一布置,开始填报1987年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构成统计报表。由于在一个地区无法估算“国外净要素收入”这一指标,故甘南州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统计指标实际为国内生产总值指标。
  为了配合甘肃省统计局编制的投入产出表,1986年州、县统一下发了由省统计局制定的1985年物资流入流出基层调査表,分别由州、县统计局收集后直接报省统计局。1987年,省统计局在甘南境内确定国营七九二矿、洮河林业局、州肉联厂、州乳品厂、州水箱厂、州民族贸易公司等6个单位进行重点调查,分别填报了总产值及其构成、库存结构、附属机构人员收支、差旅费构成、流通费用分解等6种调查表。
  1984年以前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广播电视、民政等各项社会事业统计均由各业务部门承担,单独布置汇总上报。统计部门汇编综合资料时采用向部门搜集的方法取得。1984年以后随着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统计的开展,社会科技统计改为由各部门承担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统计部门同时报送。
  第三节抽样调查
  一、农产量抽样调查
  农产量抽样调查在甘南州始于1965年9月。1965年6月18日至24日,在临潭县召开全州农产量抽样调查工作会议,随后临潭、卓尼、夏河、迭部4县成立了农产量调查委员会,办公室均设在统计局。当年,全州共挑选18个调查点,其中大队点8个(舟曲、临潭各4个),生产队点10个(夏河4个,卓尼、迭部各3个),州县共抽调专、兼职调查人员27人开展工作。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这项工作被迫中断。
  1983年6月,州统计局召开全州农产量抽样调査员座谈会,农产量抽样调查工作从此恢复。随后临潭、卓尼、舟曲、迭部4个农业、半农半牧业县开展了这项工作。后由于选点代表性不准及经费困难,卓尼、迭部两县中止调查。农产量调查报表分夏粮产量预计和全年粮食总产量预计两种报表,报表由州统计局审核后转报省城乡调査队。
  二、农村住户抽样调查
  1984年,夏河、碌曲两县组建成立了城乡抽样调查队,开始对每县60户农村住户抽样调查。1985年,“人均纯收入”指标被省政府列入考核各地的目标管理量化指标中,经州政府同意在全州开展农村住户抽样调查,每县抽选6个乡,12个村民小组,每个村民小组抽选5户,每县60户,全州共420户。各县用60户调查点“人均纯收入”推算各自人均纯收入,州上用各县60户调查点“人均纯收入”推算全州“人均纯收入”。止1990年,各县汇总的住户调查综合年报有11种25张表,近600个数据。
  三、物价抽样调查
  1978年,碌曲县统计局开始进行物价调查。1984年,夏河县合作镇被省城乡抽样调查队确定为全省物价调查点,并要求从1985年1月起正式开展工作。由于合作距夏河县城较远,决定调查业务直接由州统计局负责办理,同时碌曲县统计局于年底停报物价调查报表。为了取得合作调查点物价调査基础资料,在1984年9~12月间,州统计局完成了1983年、1984年两年289种商品代表规格品全部价格资料的调查追补工作,试算了1984年合作地区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
  1987年1月开始,物价调查资料月、年报表均使用微机进行处理后向省城乡抽样调査队报送软盘。
  1990年,物价调查的代表规格品包括生活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两个方面13个大类的189种商品和生活服务方面8个大类的29个项目。年报综合表有:全社会商业和国营商业综合平均价格计算表、按全社会商业和国营商业价格计算的职工生活费用及零售物价指数、农民生活费用、农村零售物价指数、集市贸易价格指数等6种。
  第四节普查
  一、人□普查
  (一)第一次人口普查
  1953年的第一次人口普査,因当时甘南藏族自治州政权建设正处于筹备阶段,因此没有成立专门机构进行普查,仅由民政、公安等部门动员部分干部分县进行了登记工作。这次调查登记项目,按户登记的3项,按人登记的4项,调查登记和汇总工作从7月1日开始至10月底结束。
  (二)第二次人口普查
  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与第一次普查相比,登记的内容有所变化,按户登记的项目全部取消,按人登记的项目增加文化程度和职业两个指标。
  为了搞好这次人口普查,自治州和各县以及社(镇)级均成立了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全州先后共抽调干部和不脱产人员2600余人开展工作。登记工作从7月1日开始至15日结束,经过复査验收,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县以下社(镇)级人口普査人员对普查结果进行逐级汇总,8月中下旬,州、县携带汇总表参加省级汇总。这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汇总)表有人口变动、人口年龄、各民族人口、人口文化程度、城市人口、集镇人口等6种。
  (三)第三次人口普查
  1981年7月甘南州成立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各县随后成立相应机构o全州共抽调选配普查员2382名,普查指导员588名,基层积极分子200名。整个普査工作,经过宣传整顿户口和试点,于1982年7月1日标准时间零时开始,至14日全部登记工作结束。经全面复查后,进行手工简易汇总。12月10日《甘南报》公布了全州人口普查手工汇总的主要数字。为了及时掌握全部资料的质量情况,对全部资料进行10%的提前抽样的质量验收,经过省计算中心对甘南州10%资料的机器处理,全州7县误差率全部低于国家规定要求,普査结果合格。1983年9月州人口普查办公室从各县抽调人员,在合作将机器汇总结果进行整理,编辑印刷《甘南州第三次人口普査资料汇编》。资料汇编分综合、民族、年龄、文化程度、行业职工人口、婚姻生育状况等五大部分。
  (四)第四次人口普查
  第四次人口普查登记的标准时间为北京时间1990年7月1日零时。正式普査登记工作从7月1日开始,10日结束。当年发表人口普査公报,编辑出《甘南州第四次人口普查手工汇总资料》。
  二、工业普查
  1950年3月,全国进行第一次工矿企业普査。当时,甘南大部分地区民主政权正在建立,自治州政府还没有成立,因此没有开展此项工作。之后,在较长时间内,再没有进行过工业普查。
  1986年国务院决定在第一季度进行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这是继第三次人口普查之后,又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査。全州普查工作历时近4年,整个普查分三个阶段进行。
  正式普查开始之前,在全州范围内进行了两次清査企业的工作。第一次以1984年底为时点,对所有工业企业进行了清查,清査工作在1985年3月完成。通过清查,初步摸清了全州工业企业个数及主要情况。第二次是1985年11月根据全国、全省统一安排,对全州工业企业进行再次清査,由县普査办公室对辖区内各级工业企业逐一调查,并填写工业企业情况卡片,对其中.项目按规定编写代码,层层审核上报,同时,结合工业普查工作,对工业企业的经济核算基础工作进行了全面整顿验收。
  1986年初至3月中旬,各企业填写了普查草表,草表审核合格后,才填写工业普查正式表。经过核查验收,甘南州工业普查表全部达到省上要求。
  正式普查表报省以后,州工业普查办公室组织人员立即进行手工资料汇总,于7月20日提前70天完成了国家统一布置的8种资料的手工汇总。10月底,完成了《甘南州第二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汇编》一书和整编工作。资料辑纳全区与各县分条(按工业部门)、分块(按地区)及各种分组的汇总资料和分县工业企业基本情况,还收集了甘南州唯一的中央工业企业七九二矿工业普查基本情况。
  第五节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
  一、年度统计资料
  《甘南州国民经济统计资料》由州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于1972年开始整理编印,内容有综合、农牧业生产、工业交通、财贸、水利气象、劳动工资、文化教育卫生7个部分;1973年资料内容增加基本建设、金融统计主要指标;1974年由州计划委员会整理编印,1979年开始由州统计局整理编印;1981年资料内容增加物资统计主要指标;1984年增加省属工业企业产值资料及中央、省属单位基本建设投资完成情况统计资料,并增加了邮电系统主要业务指标统计资料;1987年资料内容补编了1984〜1986年的农村社会总产值和1983一1986年的社会总产值及国民收入指标,当年年末实有森林面积指标包括了省属洗河、迭部、舟曲3个林业局管辖的森林面积;1988年增编了建州以来首次发布的统计公报;1990年的《甘南州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包括综合、农村经济、水利气象电力、工交邮电、固定资产投资、物资、商业物价、劳动工资、财政金融保险、科研文教卫生9个部分。
  二、历史统计资料
  《国民经济统计历史资料》(1949一1953)由州委统计室于1960年8月整理。内容包括人口、农业、工业、社会等方面,是建州以后第一部较全面、系统的历史统计资料。《国民经济统计历史资料》(1949〜1961)由甘南州统计局于1962年8月整理,基本上是《1949-1953年历史统计资料》的续编。这一年,各县统计局相继整理了1949〜1961年统计资料。《甘南藏族自治州十年建设成就统计资料》(1957—1963)由州统计局于1963年10月整理。
  1970年州革委会同意生产指挥部编印正规历史资料的报告,经一年整理汇编完成了农牧业部分,1973年6月,在州革委会生产指挥部认真核对的基础上铅印成册,作为《甘南州国民经济统计资料农牧业部分》(1949〜1970年),送发州革委会和有关部门使用。这册资料是甘南州统计史上第一部正式铅印的资料。从1971年起每年编印当年度《国民经济统计资料》。
  《碌曲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0年),由碌曲县统计局于1981年9月起整理,1984年5月铅印成册。
  《甘肃省舟曲县国民经济统计资料》(1949〜1985年)由舟曲县统计局于1984年整理,1985年9月铅印成册。
  三、统计信息服务和统计分析
  1955年,甘肃省统计局转发四川省内江专署“关于开展统计文字说明的几点体会”,统计部门的统计报表中开始有了文字说明。六十年代统计分析在州、县统计部门广泛开展。进入八十年代后,各级统计部门重视统计优质服务,同时开展优秀统计分析文章评选活动,推动了统计信息服务和统计分析工作向高水平的发展。
  (一)统计刊物
  《统计资料》由州统计局创刊于1982年,1983年3月改名为《甘南统计资料》。刊物登载内容除公布提供统计报表数字外,主要登载州、县统计人员撰写的统计分析资料和统计调查报告,不定期刊印。从1987年开始,在全州统计分析评选的基础上,每年从中推荐5篇参加全省优秀统计分析评比,至1990年在推选的20篇统计分析中共有10篇获得了二、三等奖。
  《统计信息》由州统计局于1987年4月编印,用于发布最新经济情况、统计工作动态等相关内容。当年编印6期,后因故停办。
  《国民经济季度快报》由州统计局于1990年4月编印,为双页计算机打印固定格式,设置工业生产、效益、固定资产投资、商业零售总额、金融财政、劳动工资等方面主要指标,按季将各项数字填入,打印发送有关部门,后因指标设置满足不了需要等原因,于年底停办。
  (二)统计公报
  从1988年开始,州统计局每年通过《甘南报》定期向社会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其内容包括综合、工业、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交通、邮电、商业、财政、金融、文化、体育、广播、电视、教育、卫生、人口、人民生活等方面基本统计数字。并从当年开始向全国29个民族自治州,省内13个地、州、市广泛发送,交换统计信息。
  (三)单行材料和数据
  《甘肃地县概况•甘南篇》由州统计局和各县统计局于1986年编撰,叙述了全州和各县历史沿革、自然地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情况。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基本统计资料•甘南篇》(1949〜1986年)由州统计局和各县统计局于1987年11月完成资料搜集工作。内容包括行政区划和自然状况、综合、人口和劳动力、农业、工业、运输和邮电、固定资产投资、商业、财政、金融、文教卫生体育以及1986年民族自治地方主要经济指标。
  《甘肃工业•甘南篇》由州统计局于1988年11月编写,依据1985年工业普查资料,回顾分析了全州工业发展的历程,存在的困难,展望了全州民族工业的发展趋势和良好前景,提出了一些建设性建议。
  《甘肃四十年•甘南篇•甘南草原的新面貌》由州统计局于1989年4月编写,回顾了40年来全州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人民生活发生的历史性变化, 展望了今后发展的前景。
  第六节统计计算及信息传递
  一、统计计算技术
  五十年代,自治州统计计算工具主要是算盘,并用计算尺作为辅助工具,进行开方、乘方、函数、对数等数学运算,计算结果为近似值。六十年代,州统计局仅有一台德国产手摇式机械计算机,用以进行多位数的乘除运算,与算盘和计算尺相比较,是统计计算的一个进步。与此同时,还有《百分比查对表》、《五年计划发展速度查对表》及《四位数学用表》,也是统计人员进行乘方、开方、计算时提高效益的常用工具书。
  七十年代初,国家统计局先后给州、县统计部门配备保加利亚产和我国保定产台式电子计算器各1台,是自治州运用电子工具进行统计运算的开端。1975年起,自治州统计部门开始使用并逐步普及袖珍电子计算器,因其体形小,操作携带方便,功能多,速度快,结果准而成为统计人员不可缺少的计算工具。
  1987年12月,国家和省统计局分配给州统计局M24微机一台,安装使用后,成功地处理了当年工业统计年报,这是甘南统计史上第一台现代化计算工具。1988年12月省、州共同筹集资金又配备两台美国产IBM286微机。
  为满足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需要,1990年4月州统计局计算机房峻工。国家和省统计局为州统计局配备了美产惠普80386微机一台。至1990年底,全州统计部门拥有不同型号的计算机11台(州局4台,7县各1台),统计计算技术开始跨入自动化时代。
  二、信息传递技术
  五十年代,自治州统计信息传递主要采用电话、电报和报表邮寄方式,书面统计资料全为手抄、复写、蜡纸刻印,后来发展到机械打字机打印。
  1979年,省统计局给州、县统计部门分别配备有线传真机一台,1980年,省、地、县三级接通租用邮电部门电话线路,直接传送进度统计报表和有关文件,但后来由于机型落后和无力负担线路租费等原因,于1983年先后拆除闲置。
  1986年6月,州统计局购置复印机一台,直接印刷统计资料,以及时发布统计信息,并少量提供社会服务。1989年配备了异步通迅器,实现了微机信息的远程自动传输。
  三、计算机软件应用开发
  从1987年工业年报起,各专业年报陆续以使用国家及省统计局统一软件程序为主。1988年《牲畜发展平衡表统计程序》由州统计局微机室于1989年5月研制完成,同年8月下发有微机的县局,从1989年年报开始正式使用,以后州、县牲畜半年报、年报均由此程序处理。此程序的运用使繁重的畜牧业统计手工汇总计算成为历史,大大减轻了工作量,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南藏族自治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