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地表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070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地表水
分类号: P332.1
页数: 2
页码: 283-284
摘要: 甘南州内年降水量大致在500至800毫米之间,郎木寺一带达800毫米以上,向南北方向递减。在西北部与临夏交界处的太子山脉为甘南降水高值区,降水量达900毫米,夏河一带在500毫米以下。降水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全区平均年降水量633.4毫米,年平均降水总量245-4亿立方米。
关键词: 地表水 水资源

内容

—、降水
  州内年降水量大致在500至800毫米之间,郎木寺一带达800毫米以上,向南北方向递减。在西北部与临夏交界处的太子山脉为甘南降水高值区,降水量达900毫米,夏河一带在500毫米以下。降水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6〜9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全区平均年降水量633.4毫米,年平均降水总量245-4亿立方米。
  二、径流
  年径流分布与降水关系密切,年径流深在150一500毫米之间。东南部白龙江区水资源丰富,年径流深300一500毫米;东部临潭、卓尼区年径流深200〜500毫米;西南部玛曲、碌曲区年径流深200一300毫米;西北部除太子山脉径流达500毫米外,夏河一带最少,年径流深仅在150一200毫米之间。径流年际变化较小,黄河干流及诸支流年径流Cv值除大夏河略大于0.4外,余皆在0.2一0.4之间。其中白龙江区在0.2〜0.25之间。径流年内分配变化较大,最大连续4个径流量月为7~10月,约占年值的60%,4~6月灌溉用水高峰期的径流量仅占22%。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