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雪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04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雪灾
分类号: P426.616
页数: 2
页码: 240-241
摘要: 雪灾是冷季降雪较大,地面积雪较厚并较长时期掩埋草场的大部或全部,使牲畜采食困难,造成老、弱、幼畜大量死损的一种自然灾害。 根据生产实践,当积雪深度大于或等于5厘米之日为“不能放牧日”,积雪深度大于或等于5厘米的连续日数达3〜5天者为轻雪灾,达到或超过6天者为重雪灾。
关键词: 自然灾害 雪灾

内容

雪灾是冷季降雪较大,地面积雪较厚并较长时期掩埋草场的大部或全部,使牲畜采食困难,造成老、弱、幼畜大量死损的一种自然灾害。
  根据生产实践,当积雪深度大于或等于5厘米之日为“不能放牧日”,积雪深度大于或等于5厘米的连续日数达3〜5天者为轻雪灾,达到或超过6天者为重雪灾。
  —、分布区域
  雪灾主要分布在州内西北部的牧业区,以郎木寺最多,出现频率达80%。从1961〜1981年中,共出现雪灾26次,平均每年1.3次。其中重雪灾6次,平均每年0.3次;轻雪灾20次,平均每年出现1次,为全州发生雪灾的中心区域。夏河是次多区,岀现频率为25%,约4年出现1次。玛曲出现频率为7%,从1967〜1981年中出现1次,雪灾主要危害海拔2500米以上地区常年放牧、无补饲和舍饲条件的牲畜。
  雪灾的时间分布一般自9月下旬〜10月上旬开始,翌年5月中、下旬结束。可能发生期为210〜250天,集中出现在11月和次年3月,10月和4月次之,12〜2月出现最少。
  二、严重雪灾
  元至元元年(1335年)三月,
  河州路大雪十日,深八尺,牛、羊、驼、马
  冻死者十之九,民大饥。
  明弘治八年(1495年)七月,
  陕西洮州卫雨雪,杀禾。
  明天启七年(1627年)六月,
  洮州大雪,压折松树。
  清光绪十年(1884年)
  六月二十五日突降大雪。谷类尽被埋压,酿成大饥年景。
  光绪十三年(1887年)七月,连降大雪,厚达尺许,年终饥荒陡起。
  1954年11月8日至12月4日,连降大雪,夏河县甘加滩地面积雪达80至100厘米,积雪表层融化后结成冰壳,经久不消,除部分坡地外,牧草几乎全部被覆盖,延至次年春天,牲畜严重缺草,造成百年不遇的大雪灾。
  1969年4月3日至40,出现强降温,全州48小时降温达15℃以上,伴有大雪天气,仅玛曲县就有上万头(只)牛羊冻死。
  1970年3月,夏河县降大雪,过程降雪量11.1毫米,地面积雪厚度为9厘米,降雪连续6天,经久不化,形成“坐雪”,牲畜无法放牧采食,仅甘加乡羔羊死亡36015只,羔羊成活率只有26%;死亡成畜29620只,死损率为21.7%。此次雪灾延及合作、碌曲等地,全州死损牲畜37万余头(只)。4月上旬又开始降温,并持续伴有大风雪天气,仅夏河县冻死牛、羊7万余头(只)。
  1974年11月130,夏河降雪量11.8毫米,最大积雪深度16厘米,地面积雪连续16天;同年11月300,碌曲降雪量13.4毫米,最大积雪深度13厘米,地面积雪延续到12月底,阴山牧场积雪经冬未化,形成“坐冬雪”,造成1975年牲畜春乏期大死损;据统计全州共死损牧畜48.99万头(只),成畜死损率11.3%,仔畜死损率37.3%o其它如1965-1966年、1977-1978年的雪灾均给自治州畜牧业生产带来较大损失。
  1982年因大风雪、寒潮降温,全州死亡各类牲畜52.58万只(头)。
  1983年全州因大风雪,寒潮降温形成灾害,各类牲畜死亡43.21万头(只)。3月下旬,碌曲县出现强降温、大雪天气,持续3~8天,最大降温7〜8℃,地面积雪持续10天左右,平地最大积雪深度10厘米,全县绵羊仔畜死亡15051只,成活率降至76%。
  1989年,玛曲县遭受了历史上最严重的风雪灾害。3至4月,玛曲县多次出现低温大雪、连阴雪,各类牲畜大量死亡,给全县牧业生产造成很大损失。3月22日,碌曲县岀现暴雪天气,降雪量1063毫米,使全县死亡各类牲畜18835头(只、匹)。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