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河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031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河流
分类号: P941.77
页数: 14
页码: 210-223
摘要: 甘南境内的主要河流有黄河、洮河、大夏河和白龙江(统称三河一江),分属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黄河、洮河、大夏河流域属黄河水系;白龙江流域属长江水系。其中洮河、大夏河又是黄河的一级支流;白龙江属嘉陵江的一级支流。州境所辖的玛曲、碌曲、卓尼、临潭、夏河5县境属黄河流域,主要河流有黄河(首曲)及其支流洮河、大夏河;迭部、舟曲两县全境及碌曲县的郎木寺一带属长江流域,主要河流为白龙江。
关键词: 自然地理 河流

内容

甘南境内的主要河流有黄河、洮河、大夏河和白龙江(统称三河一江),分属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黄河、洮河、大夏河流域属黄河水系;白龙江流域属长江水系。其中洮河、大夏河又是黄河的一级支流;白龙江属嘉陵江的一级支流。州境所辖的玛曲、碌曲、卓尼、临潭、夏河5县境属黄河流域,主要河流有黄河(首曲)及其支流洮河、大夏河;迭部、舟曲两县全境及碌曲县的郎木寺一带属长江流域,主要河流为白龙江。
  第一节黄河
  一、干流
  黄河干流从青海省久治县境注入州境玛曲县内。因藏语称黄河为“玛曲”, 意为“源自玛卿神山的河”;又因黄河首曲将县境围绕在内,县名由此而得。黄河进入玛曲县境后向东南流经玛曲县属木西合、阿万仓、齐哈玛、采日玛4乡境后折向北流,经曼尔玛乡后因受西倾山的阻挡又折向西流,经尼玛、欧拉、欧拉秀玛3乡境后重入青海省河南、玛沁两县境内。黄河在州境区段从南、东、北三面环绕玛曲,形成“九曲黄河”的第一个弯曲部。在州境流程433公里,河床平均海拔在3300米以上。河面最宽处达350米,最窄处亦有80米;平均流速每秒1.2〜1.5米;平均水深3米左右。
  黄河玛曲段水文情况表
  黄河干流从玛曲县木西合乡木拉以西入境后,沿阿尼玛卿山南向东蜿蜒迂回。此处河岸纵坡小,河水主流水弦左右移动频繁,流速缓慢。该段河面宽150〜300米,平均水深2米,平均流速每秒1.8米。黄河又向东穿流于阿万仓境内的俄代山北与贡赛堪木日多滩之间,此处地势平坦,河岸线极低,河水落差最小, 水流不畅,形成许多河汊、水潭和沼泽地。河水从县畜牧站开始东南流至齐哈玛河段,河面宽150-200米,水深2米,平均流速每秒1.5米。黄河从采日玛乡境向东流,沿途形成大量河汊、河心绿洲和乃尔莫乔、香岗乔、诺尔休、日兰都等大面积的沼泽地,使文保滩、万延滩、扎西滩等牧场腹地遍布沼泽、泥淖。黄河从文保滩东南边缘开始折向北流,流经曼尔玛、尼玛两乡境,沿途又形成郎曲乔尔干等大面积的沼泽地。这段河流由于地势平坦,河面宽阔,平均流速每秒仅1米左右。
  据尼玛水文站统计,黄河在尼玛站附近的枯水期河面宽287米,水深1.2米,流速每秒0.83米;常水期河宽300米,水深1.74米,流速每秒0.88米; 洪水期河宽330米,水深4.5米,流速每秒1.6米。黄河在尼玛乡境玛曲县城附近由于受西倾南支山脉的阻挡而掉头向西北流,途经尼玛、欧拉、欧拉秀玛3乡境,于欧拉秀玛乡北出境入青海省。此段河床呈北高南低状,北岸均为陡峭的石崖或砾石,南岸稍显平缓,砂、砾河岸间密布沙丘,间或有杂草灌丛分布。平均河面宽150米,水深2米,平均流速每秒1.2米。
  二、支流
  玛曲县境北部的西倾山、横贯县境的阿尼玛卿山和南部的巴颜喀拉山余脉, 因长年积雪和各类丰富的地下裂隙水溢流,为黄河提供了丰富的水源。仅以黄河大桥至欧拉秀玛乡之间的大小支流就有68条之多。玛曲境内的黄河大小支流又有一个突出特征,多数支流与干流的汇合处均无主河道相通,河床与河岸无明显高差,水流漫溢,滞潴停聚,加之河道多为泥沙型,造成许多漫漶泥泞的沼泽地和湖泊浅池。其中最典型的是曼尔玛乡郎曲河、河曲马场附近的那合达曲、阿万仓附近的赛尔曲与贡曲的汇流河段,更无常年河道,整段支流均为沼泽地。多数支流小溪皆有源无形,流进草滩后就不见踪迹,形成无定名称谓的无名河。有些小支流虽有河道,但仅夏秋有水,冬季干涸,形成季节性河。黄河首曲在玛曲境内有大小支流数百条之多,其中水量较大,流经路线较长,水文资料较充实的主要支流有黑河、西曲、郎曲、贾曲、贡曲、嘎曲、曲合尔、当庆曲等。这些支流每条又有数条、数十条支流不等。
  黑河又名麦曲,发源于四川省若尔盖县南的麦洼区,全长150余公里,主要流域区在四川省境内。在玛曲县尼玛乡美都合滩东入州境,在玛麦哲多与黄河汇流,州境河段长30余公里。黑河洪水期河面宽150米,流速平均每秒1.5米,水深3.7米;枯水期河面宽55米,深2.5米,流速每秒1.3米。
  西曲又名西科河,源流均在欧拉秀玛乡境内,由16条大小支流汇成。河源有西、南两支,均源于阿尼玛卿山北麓。南源发源于喀尔科沟脑的西岗周,称曼曲卡,长34.2公里;西源发源于瓦郎达尔宗木的大吾儿麦仓。西曲自西向东流,在欧拉秀玛乡东红附近汇入黄河,全长64.8公里,河宽15-20米,水深1米,流速每秒1.5-1.8米,落差1441米,多年平均径流量6立方米/秒。西曲是玛曲境内黄河支流中流域面积最大,小支流最多的支流,其流经区域、长度、落差、水量、水能资源量均居诸支流之首。
  郎曲又名娘曲,发源于曼尔玛乡境阿尼玛卿山东麓和欧本山北麓之间,全长50余公里,主流由黄娘宁青、尕哇儿勒、拉龙可合等近20条支流汇成,流经乔科滩沼泽地后于郎曲绒仓注入黄河。河宽13米左右,水深1.5米。
  结柯河发源于齐哈玛境内的阿蒙沟,全长25-5公里,于齐哈玛乡哇尔义东汇入黄河。结柯河流经地域多沼泽,水流较平缓,落差仅540米,河宽15米左右,多年平均径流量1.27立方米/秒。
  贾曲发源于四川省阿坝县麦尔玛以南,全长75公里,从欧木山东麓齐哈玛乡与采日玛乡附近注入境内,入境河段长15公里左右,于采日玛乡上乃尔玛南岸汇入黄河。区内河宽30〜40米,水深1.5~2米,流速每秒约1米。
  俄代河发源于阿万仓乡南部的俄代山北麓,流经俄后滩分东西两支于阿万仓乡贡赛堪木多滩汇入黄河,全长23.6公里。俄代河是黄河在玛曲境内的支流中流速最慢,落差最小的一支,河面宽窄不一,水流漫溢,流速每秒不足1米,落差仅420米,多年平均流量为1.57立方米/秒。
  贡曲赛尔曲均发源于阿尼玛卿山南麓,两条河呈平行状由西北向东南流,于阿万仓乡政府以东汇流,流经贡赛堪木日多滩沼泽地,后于阿万仓乡东境纳格尔附近注入黄河。其中贡曲长28公里,落差560米,常水期河宽10-15米,水深0.5〜1米,流速每秒1.5米,多年平均流量为1.7立方米/秒;赛尔曲长26公里,落差800米,枯水期河宽10米左右,水深1.2米,平均流速1.8米,多年平均流量0.8立方米/秒。两河汇流后的沼泽段称贡赛堪木多滩,其水文资料均并入贡曲之内。
  那合达曲又名囊格达,发源于尼玛乡境内哈格若尔结东麓,主要流经地为河曲马场所在地,由大小13条支流汇成,于马场四队附近东流汇入黄河。主河道长26.5公里,落差800米左右,常水期平均河宽15米,水深1〜1.5米,平均流速1.2米,多年平均流量1.27立方米/秒。
  曲哈尔发源于阿尼玛卿山纵深的加瑞玛地方,在欧拉乡玛雅北注入黄河,全长30.6公里,洪水期河面宽30〜60米,常水期宽12米,枯水期仅宽6米左右。洪水期水深1米,常水期水深50厘米,枯水期仅深30厘米左右。河水流量受季节性影响较明显,多年平均流量1.55立方米/秒,落差1020米。
  嘎曲又名格罗科河,发源于木西合乡境内阿尼玛卿山南麓的堆麻儿和当欠扎马儿,南流至叶合穷注入黄河,全长38.4公里。洪水期河宽20米,水深1.4米;常水期河宽10米,水深0.8米;枯水期河宽6米,水深0.5米。河段落差550米,多年平均流量3.88立方米/秒,流量仅次于西科河。
  当庆曲发源于欧拉秀玛乡境之阿尼玛卿山北麓,北流至欧拉秀玛乡当切哲更注入黄河。河段全长32.6公里,洪水期河宽20〜30米,水深0.8米;常水期河宽10米左右,水深0.5米;枯水期河宽8米左右,水深0.3米。河段落差870米,多年平均流量1.57立方米/秒。
  除以上诸支流外,分布在玛曲境内的黄河支流还有决格宗沟,长27.6公里;当沟,长32公里;藏木沟,长18.2公里及俄尔嘎斯曲、交合藏、哇河等。
  第二节洮河
  —、干流
  洮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州境碌曲县西南的西倾山北麓与其支脉李恰如山南麓的代富桑草原。初分南北两源,北源称代富桑雄曲,以李恰如山水源为主;南源岀于西倾山北麓,称恰青河,藏语称代桑曲,两源汇合东流经李恰如牧场附近又汇入野马滩河折向北流后才称为洮河,藏语称为“碌曲”,意为 “龙水”或“神水”。因洮河上游从西南至东北横贯碌曲县全境,县名“碌曲”亦由此而得。
  洮河自发源后流经州境碌曲、夏河、卓尼、临潭4县辖地,州境内河段流程长550公里,流域面积16298平方公里,约占全州总土地面积的36.4%。洮河的常水期为3、4、9、10、11月5个月,平均月流量66.4立方米/秒;枯水期为1、2、12月3个月,平均月流量36.8立方米/秒;洪水期为5、6、7、8月4个月,平均月流量149.8立方米/秒。年径流量28.9亿立方米,河道平均比降3-12%°。
  洮河源头与上游依次流经碌曲县尕海、玛艾、西仓、拉仁关、双岔、阿拉6乡境,在碌曲境内流程212.7公里,多年平均流量62立方米/秒。其中从河源东南流至野马河入口处长度为44公里,自此折向北流至玛艾青走多约90公里。流经尕海滩、晒银滩等滩地草原,其间虽有山峰丘陵隔阻,但河岸开阔,水流平缓,河道弯度较小,落差约1000米左右,河床宽20〜90米不等,水深1〜2米。洮河经青走多后折向东流,经碌曲县城玛艾,西仓乡政府驻地新寺后河道进入山区,弯道变大,比降增高。在拉仁关乡东贡去乎折向东北,进入低山峡谷区,河道亦出现大弯,河岸变窄,流速、比降值均增大,流速每秒达2米左右。在流经双岔、阿拉2乡辖地后岀碌曲县境,青走多至此段流程80余公里。
  洮河于吉昂村进入夏河县勒秀乡境,仍折向东流,这里两岸高山险峰对峙,河岸紧束,河道弯弯曲曲,水流湍急。在夏河县境流经47.1公里后于安果儿村进入卓尼县扎古录乡境内。洮河自进入卓尼临潭两县境后两岸稍显开阔,但由于柏地旋、仙梯崖、多架山、羊蹄峁
  、石媳妇、羊鼻梁、窑头嘴、青石山等石碥山嘴的阻拦,河水左冲右突,形成许多大湾和大片的冲积滩地、阶地。据区间水文资料记载:洮河在卓尼县境流程190.4公里。在卓尼县城附近洪水期河宽88米,水深2.35米,流速每秒1米;常水期河宽64米,水深1.2米;枯水期河宽55米,水深0.8米。
  洮河在卓尼县境分两段:上段从卓尼县扎古录乡入境,东流经扎古录、卡车、大族、柳林、木耳、纳浪6乡境及临潭县术布、新堡、总寨3乡境后于卓尼纳浪乡咀背后村髙石崖出州境入岷县界;此段河道长154.2公里。区间除卓尼县境属142公里外,尚穿插属临潭县术布乡辖地河段12.2公里;涉及卓尼县木耳、纳浪乡与临潭县属新堡、总寨两乡辖地以河为界的河段约40公里。下段河道从岷县始折向北流,于临潭县陈旗乡磨沟村与卓尼县洮砚乡石旗村入州境,成为临潭陈旗、石门、羊沙,卓尼洮砚、藏巴哇等乡的界河。此段河道总长53.3公里,其中卓尼县属48.4公里。在流经石门峡、九甸峡后于卓尼县藏巴哇乡柳林村出州境,西北流入渭源县界。区间陈旗站的水文资料为:洪水期河宽55米,深5米,流速每秒3.3米;常水期河宽44米,深2米,平均流速每秒1.5米。枯水期河宽25米,水深1米,流速每秒1米。
  二、支流
  周曲又名周科河,洮河南岸一级支流,发源于碌曲县南郭莽梁的崇山峻岭中,自南向北横穿县境,流经姜托塘(尕海滩)、郭莽塘(郭麻滩)、赛涌塘(晒银滩),汇入三大草滩的众多水源,流经尕海湖后,水势渐次增大。全长86.1公里,落差510米,平均流量9.8立方米/秒,在泰文路注入洮河。
  科曲又名科才河,洮河北岸一级支流,发源于达久滩北大日合卡、万钦及其东霍布让日当、尕日旦拉日、克其合尼哈地区的吉茂贡瓦山。分2源,并行南流穿越科才盆地后于科才乡政府(属夏河县)附近汇流,再向东进入碌曲县境红科附近注入洮河。科曲流经地区全为草原地带,全长66公里,落差850米,流量为8.49立方米/秒。
  阿尼库曲发源于碌曲县赛涌塘(即晒银滩)东的阿尼库乎山,初向东北流,于唐科以北折向南流,在玛日以南汇入日瓦河后,复向东北流,进入高山峡谷地带,于多拉村东注入洮河。
  卡隆果河洮河南岸一级支流,河长46.5公里,落差760米,流量3.03立方米/秒。卡隆果译意为河源于“古城沟顶”,古城疑指拉仁关乡唐科附近地处唐蕃古道交通线上的洮源城。
  热乌括曲洮河南岸一级支流,发源于碌曲县郎木寺乡郭莽梁,从才波杂干西麓流经尕海乡的贡巴、文巴、波海后向北流,在贡去乎村南5公里附近与则岔河汇流,于贡去乎村西注入洮河。全长77.6公里,落差825米,多年平均流量11.12立方米/秒。
  朵曲又称博拉河、朵地河,是州境内洮河北岸最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西倾中支加威也卡山东麓,东南流经夏河县属牙利吉、阿木去乎、博拉、勒秀4乡境,沿途有数十条小支流汇合。全长84.5公里,落差1020米,多年平均流量为2.61立方米/秒。常水期河宽20米左右,平均水深0.5米,平均流速1.5米。于勒秀乡安果儿村南注入洮河。
  丹林道克合沟河洮河北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卓尼县完冒乡境内的腊利大山南麓,河水向南流经卓尼县境的沙冒村,于扎古录乡地利多村南注入洮河。全长31.4公里,流量0.88立方米/秒。
  车巴河洮河南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卓尼县尼巴乡境的西倾南支华尔干北麓。河水自南向北流,流经卓尼县属尼巴、刀告、扎古录3乡境,于扎古录乡麻路村东汇入洮河。车巴河是洮河南岸的主要支流之一,其河源主要由尼巴沟、什巴沟水汇成,沿途又纳入江车沟、尕扎沟、阴架山沟、石矿沟、郭卓沟等支流。主流全长67.2公里,落差900米,多年平均流量为12.29立方米/秒。麻路附近河面宽55米,水深1.5米,流速每秒1.5米。
  卡车河洮河南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卓尼县卡车乡境内的西倾南支光盖山北麓。河源由扎路沟、诺英纳沟、车路沟3支汇成。折向北流后又汇入色树纳、郭扎沟水,在卡车乡政府驻地达子多村北汇入洮河。全长43.4公里,落差1250米,多年平均流量7.33立方米/秒。大峪河洮河南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卓尼县木耳乡境内西倾南支的迭山北麓,河源由桑布沟、阿角沟、旗布沟诸水汇成。
  大峪沟内峻岭谷壑纵横,数条支流在扎烈村聚汇后水量突增。北流经扎那村入云江峡,河岸紧束,宽仅5米左右,峡长200余米,两岸石崖对峙,河道迂回曲折,崖间松柏青青,河水清澈见底。河水又北流经木耳乡境拉路村、石灰窑村后注入洮河。.全长81公里,落差1525米,多年平均流量11.06立方米/秒。多坝附近河面宽50米左右,水深近1米,流速每秒1.5米。
  羊沙河洮河西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卓尼县境腊利大山东麓。河水由西向东流经卓尼县恰盖乡后于八大台子以东入临潭县羊沙乡境,于该乡舍科村东出境后复入卓尼县境内,于洮砚乡羊沙口村东汇入洸河。全长61公里,常水期河宽30米,水深0.8米,流速每秒1.5米,落差1130米,多年平均流量3.3立方米/秒。
  巴都河洮河东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卓尼县柏林乡境内的大崖坡和尧湾顶。由南向北流至藏巴哇乡石叶村附近的牛心崖下与上扎沟水汇合后折向西流,在藏巴哇乡包舍口村南注入洮河。全长40公里,落差1150米,多年平均流量1.93立方米/秒。
  冶木河洮河西岸一级支流,是境内洮河支流中流经县份最多,流域面积最广的一条。冶木河发源于夏河县佐盖道玛乡境内的修季克卡山和桑支岗山麓。在夏河县境内源头称纳沃开曲,纳入德合茂、吾龙等沟水后,称才木车河。自安洛村东入卓尼县康多乡境后又纳入光尕河、拉路河、连珠河、利加河等支流。此段称为黑河或岔巴河;从康多乡下利加村东入卓尼县杓哇乡境后才称为冶木河。冶木河从杓哇乡大庄村东入临潭县冶力关乡境内,东流经冶木峡,在临潭八角乡牙扎坎村出州境入康乐县,在莲麓乡境河口村入洮河。全长约120公里,其中属夏河县境河段长26.2公里;属卓尼县境河段长50.5公里;属临潭县境河段长27.7公里。落差1460米,多年平均流量11.17立方米/秒。
  洮河在境内除以上12条主要支流外,尚有长度不足30公里的大小支流30余条。
  洮河由西向东流程的南岸支流有:莫尔藏曲、冬才曲、宁赛尔隆、华格尔沟、则岔河、电降囊、洛措沟(以上在碌曲县境内);粒珠沟、鹿尔沟、拉力沟、木耳沟、纳浪沟、西尼沟(鹿儿沟在临潭县境,其余均在卓尼县境)。
  北岸支流有:灿木道沟(源于夏河境内,流注于卓尼县境内)、康木且沟、拉扎河(以上在卓尼县境内,部分流经临潭县境)、新堡沟、店子沟、三岔沟(以上在临潭县境内)等。
  洮河折向北流后的东岸支流有:加麻沟、白杨沟、柳林河(均在卓尼县境内)等。
  西岸支流有:龙元沟、石门沟(在临潭县境内)等。
  洮河流域各水系的水文资料大多统计于八十年代初、中期。至八十年代末期,由于大量砍伐森林,烧山开荒,形成严重的水土流失等人为因素的破坏,植被面积急骤减少,洮河干、支流水量锐减。北岸的大部分支流已干涸或变为季河。南岸的车巴河、卡车河、大峪河及西岸的羊沙河、冶木河等主要支流的河床水位几乎下降了一半。干流洮河亦今非昔比,1990年底的径流量尚不足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三分之一。
  第三节大夏河
  一、干流
  大夏河史称漓水,藏语称“桑曲”,发源于州境夏河县西南部甘青边界之大不勒赫卡山,由西南向东北流经夏河县桑科、九甲、拉卜楞、达麦、王格尔塘、麻当、曲奥等6乡1镇,沿途汇集多哇河、格河、央曲、清水河等支流后于曲奥乡境土门关出境,经临夏回族自治州境临夏县、临夏市境后于东乡族自治县河滩乡北汇入黄河刘家峡水库。
  大夏河干流总长176公里,州境内流程132.2公里,其流域面积达5409平方公里,占夏河县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以上。据水文资料记载:大夏河的多年平均流量为24.8立方米/秒,最大流量为4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为1.66立方米/秒。年径流深1844毫米。
  州境内的大夏河干流属其中、上游。上游从河源至桑科草地约50公里,河源处由数条支流汇成。主源为夏河县境南桑科乡与科才乡交界处的桑科河,又称桑曲,由西南向东北流;北源有3条,均发源于甘青边界的草原地带,由北向南汇入桑科河。中游从桑科草原始至土门关出境,长85.3公里,由西向东流经州境著名的藏传佛教圣地拉卜楞寺院和夏河县城,于王格尔塘乡以南折向北流,又经麻当、曲奥乡境后出州境。其中上游多为开阔平缓的草原地带,水流缓慢,河道平直。中游从达麦乡马莲滩及阿姨山铜矿起,进入了宽谷狭峡相间的石崖地带。河水在纳入多哇河、扎油河、格河等支流后水量增大,坡陡流急。加之左右河岸突出石崖的阻挡,河岸紧束,坡降增大,迫使河道左右弯曲,冲突穿流,形成连续的河湾与大块的冲积滩阶地。既为中游达麦、王格尔塘、麻当、曲奥诸乡辖地造成片片良田,也不同程度地造成该地区的大面积水土流失。据统计资料表明,大夏河的年出境流量为783亿立方米,年平均输沙量为12.9万吨,年侵蚀模数为467吨/公里。近年来由于植被坡坏和干旱气候的影响,大夏河流量明显减少,灾害威胁呈逐年递增趋势。
  二、支流
  多哇河大夏河西北岸一级支流,发源于青海省同仁县境东南部达布热地带,在流经尕玛儿滩后于多哇附近汇纳支流十余条,到桑科沟口入州境夏河县桑科乡境内,于桑科滩汇入大夏河,全长55公里,境内流程约12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3立方米/秒。
  格河大夏河东南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夏河县佐盖多玛乡境的腊利大山北麓。全长68.4公里。流经佐盖多玛、佐盖曼玛、卡加曼、唐尕昂4乡境后于佐布村汇入大夏河。格河是大夏河在境内流经河段最长的一条支流,流域面积1539.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5.9立方米/秒,相当于大夏河上游流量的一半。据唐尕昂水文站多年水文资料记载,格河在唐尕昂附近,洪水期河宽22米,流速每秒4米,水深1.57米;枯水期河宽15.2米,平均流速每秒1.75米,水深0.82米。
  格河在汇入大夏河之前又纳入扎油河、合作河、岗岔沟、美武河等二、三级支流。其中扎油河长40公里,发源于夏河县扎油乡境内,流经扎油沟后于唐尕昂乡境卡岭沟口汇入格河,多年平均流量2.66立方米/秒;合作河发源于夏河县那吾乡麦日代附近,流经州府合作镇后于下扎油与扎油河汇合,后注入格河,全长28.4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93立方米/秒;岗岔沟河,发源于佐盖多玛(美仁)乡境的阿仓岗玛附近,全长25.3公里,多年平均流量1.84立方米/秒。于佐盖多玛乡姜尼与格河正源汇合。美武河发源于佐盖曼玛乡日多玛以南,长28.4公里,在克莫村西与格河主源汇流。此外,格河沿途还纳入卡加河、隆哇河等数条支流。
  且隆沟河又名夹曲河,大夏河西岸一级支流。发源于夏河县甘加乡西部甘青边界的群乌雷更山东麓,主源分十余支,于甘加滩东汇合,北流经甘加乡政府驻地纳入仁青河后折向东流,沿途纳入白石崖沟、利羌郎都沟、拉乃合、唐色尔诸沟水,出且隆沟,在麻当乡附近汇入大夏河。全长62.2公里,流域面积1124.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4.67立方米/秒。
  清水河大夏河西岸一级支流。发源于甘加乡境达里加山南麓,流经阿一塘,出清水沟后于曲奥乡清水塘村注入大夏河。全长23.4公里,多年平均流量0.58立方米/秒。
  大夏河在麻当、曲奥两乡境内还先后纳入观音沟、亚首沟、小河等支流。其长度均在20公里以下,多年平均流量亦不足0.5立方米/秒。另有一级支流流经卡加道乡的查嘎、土房大庄后折向北流,越母太子山西麓后出境,在临夏县尹集乡汇入大夏河,州境内流程15公里。
  第四节白龙江
  —、干流
  白龙江,属长江水系嘉陵江的一级支流。藏语称舟曲,意为“白色龙水”。史料记载名称各异,《禹贡》称桓水;《水经注》称垫江;《舆图》称香水河;《明一统志》称白龙江。在州境流程全长约170公里,其流域面积包括碌曲(部分)、迭部、舟曲(全境)3县共7712.7平方公里。其中:碌曲县过境长度约13公里,流域面积仅涉及郎木寺乡境;迭部县境流程91公里,多年平均流量78.82立方米/秒;舟曲县境流程66公里,出境处多年平均流量为108.72立方米/秒。
  白龙江发源于州境碌曲县郎木寺乡郭莽梁东峰德合拉布则北麓的曲哈尔登木西南,分南北两源,源头相距约3公里,平行东流至郎(木寺)——玛 (曲)公路与兰(州)一一郎(木寺)公路交叉处汇合入四川省若尔盖县境,过境长度约60公里,东流至奔巴塘复入州境迭部县内。
  白龙江自益哇沟口入境后,东流经迭部县属电尕、卡坝、尼傲、旺藏、花园、洛大等乡后于黑水沟入舟曲县境。在迭部县境流程91公里,落差为700米。白龙江干流在迭部西段更古站附近实测的多年平均流量为19.1立方米/秒,径流量6.029亿立方米;在迭部东段麻牙站实测的多年平均流量为46.7立方米/秒,径流量14.713亿立方米。到洛大乡附近时,多年平均流量已达78.82立方米/秒。白龙江在流经迭部洛大乡政府驻地后折向东南,进入州境舟曲县曲瓦乡境内,东南流经舟曲县属曲瓦、巴藏、立节、憨班、峰迭、江盘、城关、南峪、大川等乡镇。于两河口以东岀州境入宕昌县沙湾乡界。在舟曲县境流程66公里,落差480米。白龙江干流在舟曲立节站的实测多年平均流量为82.34立方米/秒;径流量为28.72亿立方米;在两河口出境段的多年平均流量为108.71立方米/秒,常水期河面宽30〜50米,流速每秒2米左右,水深0.8-1.5米。最大洪水期流量为189立方米/秒,最小枯水期流量为9.26立方米/秒。
  白龙江干流自西向东穿流于州境内迭山、岷山两大山系之间,沿途重峦叠嶂,沟深谷狭,两岸最开阔处仅500米左右,形成小片滩地,如迭部的电尕、白云、旺藏、花园及舟曲的立节、峰迭、大川等地。一般河谷只有200米左右,甚至还有20-50米的峡谷地段,如九龙峡、尼傲峡等处,道路开凿在悬崖绝壁上,极为险峻。白龙江干流越向东南,河道切割越深,比降度越大。如干流在舟曲境内越向下游,两岸山体越显得雄峻高兀,河道与山峰的海拔高差比降越大,江滨只有少量零星平地,除一些沟谷冲洪积扇上有些村落和农田外,大部分村落和耕地均分布在山顶与半坡之间。舟曲民间多年流传有“寨子比山高,山比云彩高,上山碰鼻子、下山擦屁股”的趣谣。
  二、支流
  益曲又名益哇河,白龙江北岸一级支流。发源于迭部县益哇乡境的光盖山南麓。在扎尕那由东哇、代巴两支源汇成,南流经哈扎村东纳入牙那沟水,又南流经益哇乡政府驻地后于益哇沟口汇入白龙江。全长35公里,落差1195米,多年平均流量2.29立方米/秒。
  哇曲又名哇巴河,白龙江北岸一级支流。发源于迭部县电尕乡境迭山南麓。有二源,南流至吾子村汇合,又南流经哇巴沟,于电尕乡西注入白龙江。全长42公里,年平均流量2.14立方米/秒,落差1380米。
  安子沟河白龙江北岸一级支流。发源于迭部县卡坝乡境迭山主峰措美南麓的江东干玛附近。东西两源南流于日秀卡附近汇合后流经安子沟,于卡坝乡政府驻地附近汇入白龙江。全长36公里,落差1515米,多年平均流量2.3立方米/秒。
  达拉沟河白龙江南岸一级支流,也是白龙江在境内的最大支流。主源发源于四川省松潘县北的岷山山脉喀降阿嗄附近。上游称包座河,由南向北流经上、下包座、求吉寺后于迭部县达拉乡甘沟村东入州境。于达拉乡政府驻地东纳入高吉曲(长26公里),达拉林场附近纳入纳考曲(又名热泉河,长35公里)后沿达拉沟东北流,依次纳入拉孜曲、次哇等小支流后折向北流,于卡坝乡政府驻地东侧注入白龙江。全长150公里,州境内流程43公里,落差535米,多年平均流量21.41立方米/秒。
  尖尼曲白龙江北岸一级支流,发源于迭部县尼傲乡境迭山主峰东南侧的加嘎鲁、古麻山附近,南流经尖尼沟后于沟口尼傲乡政府驻地西侧注入白龙江, 全长25公里,落差1160米,多年平均流量2.03立方米/秒。
  多儿曲又名石内河,白龙江南岸一级支流,其长度、水量仅次于达拉曲,是白龙江在州境内的一条主要支流。其源分南北两支,南支发源于岷山山系四川省境的戈藏佳则东麓,东流约20公里后于卓莫恼西麓谷口处入州境称贡毛河(长14公里)。北支发源于迭部县多儿乡境西端的岷山山系旦巴哲西北麓,称劳日果巴(长24公里),东流至西让村西后与南支汇合;又东流至白古寺南,纳入发源于羊布梁西麓的羊布河水(长14公里)后始称多儿曲,河道沿多儿沟走向折向西北流,在阿夏、多儿、旺藏3乡交会处与阿夏沟水汇流。多儿曲纳入阿夏曲后又北流经旺藏、花园两乡境后于旺藏乡麻牙园艺场以东注入白龙江。多儿曲总长75公里,州境流程54公里,落差1110米,多年平均流量13.1立方米/秒。
  阿夏沟水发源于迭部县阿夏乡西端甘川交界的坦纳克卡与洛久杂山麓之间,支源由四川省境流入境内。阿夏沟水境内长25公里,落差1085米,平均流量4立方米/秒,由西向东流经整个阿夏乡境后在阿夏沟口的多儿崖下与多儿曲汇流。
  腊子曲白龙江北岸一级支流,主源发源于迭部县桑坝乡迭山南麓的格热隆哇,初称格热曲,东流进入腊子乡境后与发源于五股子山南麓的腊子沟小溪汇合后称腊子曲,又南流依次纳入牛路库、亚路库、美路库等小支流,沿腊子沟南流穿越举世闻名的天险腊子口、腊子乡政府驻地后于腊子、洛大、桑坝3乡交会处与桑坝曲汇合。在洛大乡代古寺北注入白龙江。全长56公里,落差1885米,多年平均流量12.72立方米/秒。
  桑坝曲发源于尼傲乡北部迭山山脉纳杂大山南麓。东南沿桑坝沟进入桑坝乡境,沿途纳入桑藏、隆哇等数条支流,又东南流经桑坝乡政府驻地赛当寺后折向东流,出桑坝、腊子乡境后于洛大乡贡尖村西汇入腊子曲。全长41公里,落差1810米,多年平均流量4.44立方米/秒。
  大沟河又名曲瓦,藏语意为白水或白色河。白龙江南岸支流,发源于州境迭部、舟曲两县交界的羊布梁东麓,是白龙江进入舟曲县境后的第一条支流,河长22公里,东南流经曲瓦乡境后注入白龙江。多年平均流量1-64立方米/秒,落差1210米。
  大峪沟河白龙江南岸一级支流,发源于舟曲县大峪乡境南部的羊布梁东麓与大草坡之间。河水北流经大峪乡境后于立节乡境注入白龙江,全长约30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1.44立方米/秒。
  黑峪沟河白龙江北岸一级支流,发源于舟曲县憨班乡境的黄家路山南麓,主源南流至西赛央盆地处纳入老沟水,又南流至憨班乡项哈村西注入白龙江。全长12.5公里,落差1335米,多年平均流量为0.82立方米/秒。
  石门沟河白龙江南岸支流,发源于舟曲县三角坪乡境葱花坡与吊草坡之间的别列沟,由西向东流经三角坪、池干、大川3乡境,沿途纳入别列沟、池干、前安等沟水后于白龙江与岷江汇合处的两河口东侧注入白龙江。石门沟河季节性较强,集水区域内植被较差,常水期水量较小,到枯水期几乎干涸,但逢洪水期,水量猛增,超出寻常数十乃至上百倍。流域内常以洪涝、泥石流为患。全长15公里,常水期平均流量0.64立方米/秒。
  拱坝河白龙江南岸一级支流,发源于舟曲县武坪乡西端羊布梁东麓。河水沿东南方向依次流经舟曲县属武坪、插岗、拱坝、铁坝、大年5乡境。沿途纳入叶脉状支流数十条,又在大年乡丁字河口纳入北来的铁坝河,于槐树坝出境入武都县锦屏乡境,东流于两水以东注入白龙江。州境内流程75公里,落差1830米,多年平均流量17.44立方米/秒。
  铁坝河发源于舟曲县铁坝乡境岷山东脉穷药山北麓,由南向北流经铁坝乡政府驻地后纳入上木头岭水后北流至大年丁字河口汇入拱坝河,全长26公里, 多年平均流量3.48立方米/秒,落差1100米。
  博峪河白水江一级支流。主源发源于舟曲县武坪乡境羊布梁东段的青山梁东麓,由北向南流经武坪插岗两乡境后入博峪乡境内,依次纳入东西十余条小支流,于博峪乡杨家卡子南出州境入文县,在文县鸡石坝村附近汇入白水江。州境内流程37.5公里,多年平均流量8.45立方米/秒,落差1880米。
  白龙江在州境内总集水面积1330.2平方公里。支流与干流呈叶脉状分布, 除以上主要支流外,在迭部县境内北岸还有当多河、拉路河、谢谢河、善乍河、崔古河、洛大河等;迭部境南岸有马莫河、旺藏沟、曹世坝沟、磨沟等支流;舟曲县境北岸有洛杂河、江盘河及过境17公里的岷江等;南岸有拉尕沟、沙沟、狼岔沟、庙沟、南峪沟、八楞河等小支流。这些小支流均由南北两岸直接汇入白龙江。其长度均在20公里以下,水流量在0.5立方米/秒左右。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