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西倾山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02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西倾山脉
分类号: P941.76
页数: 4
页码: 204-207
摘要: 西倾山属昆仑山一一巴颜喀拉山东北边缘余脉,位于州境西部,从青海省延伸至境内,形成洮河与白龙江——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关于西倾山名,最早可见于《禹贡》。另如《山海经》、《前汉书》、《水经注》、《元和郡县志》等历史文献中均有详细记载。藏语称“碌恰布惹”,意为“出圣水之山”。
关键词: 自然地理 山脉

内容

西倾山属昆仑山一一巴颜喀拉山东北边缘余脉,位于州境西部,从青海省延伸至境内,形成洮河与白龙江——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关于西倾山名,最早可见于《禹贡》。另如《山海经》、《前汉书》、《水经注》、《元和郡县志》等历史文献中均有详细记载。藏语称“碌恰布惹”,意为“出圣水之山”。
  西倾山脉延伸至州境后析为南、中、北三支,自西向东呈龙爪状展布。是州境山体占据面积最大,山脉支系最多,走向错综复杂,历史名山最多的主要山脉。
  —、北支
  西倾北支自西向东由达里加山——太子山一白石山一一莲花山——侯旗大山等山峰形成山系,略呈西北——东南向长垣状展布,是州境北部屏障,山北分别与临夏回族自治州及定西地区接壤。整个山系海拔均在3500米以上,较高山峰海拔在4000米以上。各山体海拔3000米以上部分大部为裸岩,峰巅多有夷平面。
  达里加山位于夏河县甘加乡、曲奥乡境内。山体西北部分别与青海省循化县和甘肃省临夏县接壤。山体向东延伸至土门关与太子山相连,主峰高4636米。
  太子山藏语称为“阿尼念青”,宋时与白石山统称为露骨山,因其东脉与卓尼境内的白石山逶迤相接,山体咚岩裸露,高入云表,冬夏积雪皑皑,数百里外皆可望见,故《水经注》与《甘肃通志》中均记为白石山、雪山。太子山依其西北——东南向延伸,自西北到东南有大小数峰:登波山,海拔3368米,位于夏河县曲奥乡境内;公太子山,高4162米,母太子山(藏语称阿乃玛玛),高4332米,猪嘴山,高4304米,修季克卡,高3756米,以上诸山均在夏河县上卡加乡境内;阿尼威当山,高4062米,扎格尔杂,高3908米,召见卡,高4027米,早胜日吾钦,高3641米,围子山,高3791米,以上诸山峰均在卓尼县康多乡境内。
  白石山位于州境卓尼县康多乡境内,海拔高3908米,因其山体大部为裸露的石灰岩,植被覆盖面积小,长年积雪不化故名。白石山迤东的山峰有:达哇勒干,高3542米,保儿子山,高3566米,尖石山,高3786米,哥尔隆卡,高4045米,花岩山,高3419米,以上诸峰均在卓尼县康多乡境内或与临夏州和政、康乐两县接壤之处。
  莲花山位于临潭县八角乡境内,主峰海拔高3579米,因其由五座山峰环拱形似莲花故名,是州境内举行“花儿会”的名山胜景和自然保护区之一。其东西侧山峰有:庙花山、牙扎大崖、老爷山、兰家山、牙布山等,诸山分别位于临潭县八角乡、羊沙乡、冶力关乡境内,平均海拔3300米左右。
  侯旗大山位于卓尼县藏巴哇乡境内,是州境东北部与定西地区的界山。其山虽属西倾北支余脉,但在莲花山迤东被洮水切断,形成有名的九甸峡。侯旗大山主峰海拔高3888米,从西向东呈长垣状起伏,形成笔架形山峰,主峰为中段,西段亦称白石山,高3926米;东段亦称露骨山,高3941米,迤东绵延入漳县、渭源县境内。
  二、中支
  西倾山中支自夏河县科才乡境内分支后由西向东延伸,由加威也卡一一阿米公洪一腊利大山——斜藏大山一一大石山——业利大山等山峰组成山系。该支山系从州境最西端起,呈西——东向展布,东西贯穿州境腹地夏河、卓尼、临潭3县境。中支山系各山体与南、北支山体比较,海拔、坡度相对低缓,除个别山峰海拔在4000米以上外,其余山峰均在3500米左右,山体浑圆,低山相拥,沟坡开阔平缓,土壤肥沃,植被覆盖度高,为境内主要的牧业区。
  加威也卡位于夏河县科才乡境内,是中支山系分支的首座山峰,主峰海拔高4221米,迤东有完克拉卡,高4241米,位于夏河县牙利吉乡境内。
  阿米公洪位于夏河县阿木去乎乡北部,主峰海拔高4249米。其与迤西的完克拉卡、加威也卡两山逶迤相连,成为西倾中支西段海拔最高的山峰。
  腊利大山位于卓尼县完冒乡与夏河县佐盖曼玛乡之间,主峰冬日阿位于卓尼县境,海拔高3802米;山体南北坡均为开阔的牧地。
  斜藏大山位于卓尼县境内,西与腊利大山相连。迤东依次有斜藏大山,主峰台欠日海拔高4004米;扎尔那,主峰美日高3994米。两山浑然相连,山巅有夷平面,坦荡开阔,土层肥厚,是卓尼县主要的天然牧场之一。周围缓坡低山连通,环拱延绵,水源充足,牧草丰茂。
  大石山位于临潭县新城、羊沙、石门诸乡与卓尼县恰盖、申藏诸乡的插花地带。迤西有长岭坡,高3644米;兔石山,高3523米;大石山,主峰高3513米;迤东有后山坡,高3526米。
  业利大山主峰高3533米,与迤西的小白石山(高3356米)相对峙,分别位于卓尼县境内的柏林、洮砚乡,是西倾中支最东端的山峰,迤东入定西地区漳县境。
  三、南支
  西倾南支为西倾山主体山系,自西向东由西倾山——李恰如山——才波杂干——华尔干——光盖山一一迭山等主要山峰构成南支山系。其走向分西、中、东三段,西段山峰呈西北一一东南走向;中段呈西南——东北走向;东段山峰呈西——东走向。整条山系山峰高兀,沟谷幽深,主要山峰平均海拔均在4000米以上。山体海拔3500米以上部分均为裸岩,其余山体阴坡大多有茂密的森林覆盖,阳坡有灌丛、杂草相间,植被覆盖度高。西倾南支既是境内洮河和白龙江的分水岭,又是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西倾山山峰主体位于州境玛曲、碌曲两县之间,西端延伸至青海省境内。整个山体呈西北——东南向展布,主峰哲格拉臣肖位于玛曲县尼玛乡境内,海拔髙4510米。李恰如山该山与西倾同脉异峰,呈钳状展布。山体位于碌曲县李恰如牧场附近尕海乡境。主峰格本喀恰(亦称赛曲合)海拔高4339米。李恰如山为西倾山中、南支的交汇点,其西脉延伸至夏河县科才乡境与达参杂玛日汇合,迤北至加威也卡山形成西倾中支;东脉迤东与西倾南支于郭莽梁汇合。
  郭莽梁位于碌曲县郎木寺乡境内,分西、东两峰,西峰巴列布恰拉海拔高4045米;东峰德合拉布则海拔高4190米。郭莽梁从郎木寺折向东北,有董家才山,主峰高4042米。
  才波杂干汉语译为财宝山。主峰杂干恰拉位于碌曲县境,海拔高4157米。迤东有阿米达勒山,主峰杂日干海拔高3882米,是该山系从碌曲延伸至卓尼县境的首座山峰。
  华尔干位于卓尼县尼巴乡境内,主峰称拿欠卡(亦称达尼杂果),海拔高4321米。华尔干周围一脉数峰,其名称有德隆伊嘎玛,高4092米;华尔,高3979米;姜欠杂日干,高3860米;割瓦隆,高4162米;达尼杂果,高4458米等。其中各峰因海拔高度各异而并录于此,以正各类地图标名的差异。
  光盖山因该山峰海拔3300米以上处均为裸露的石灰岩,长年积雪皑皑故名。其主峰久波隆(亦称久波光卡)位于卓尼县卡车乡境内,海拔高4663米,部分山巅高度达4700米,为州境内第二高山。
  迭山迭山位于州境卓尼县与迭部县交界之处,习惯上将其迤西的华尔干山,光盖山统称为迭山,取山体重叠连绵之意。迭山为州境内第一大山,其主峰扎伊克(亦称措美)位于卓尼县木耳乡与迭部县桑巴乡之间,海拔高4920米,海拔高度居群峰之首。迭山山系是西倾南支东段的别称,其大部山体海拔3500米以上均为裸岩,长年积雪。《洮州厅志》所录洸州八景之一的“雪横迭山”即是对此壮丽景观的写照。
  迭山山体南北两坡均为叶脉状沟谷呈南北向展布,海拔3200米以下均有茂密的森林植被覆盖,是州境内面积最大的森林区。
  迭山山系迤东延伸至迭部县境后山脉偏向东南,主要山峰有:纳杂,海拔高4425米;大西山,高3807米;普乍山,高3718米;端耀山,高4076米;莫兰木山,高4455米。
  雷古山亦称露骨山,是西倾南支在州境最东端的山峰,位于舟曲县坪定乡与宕昌县新城子乡交界处,主峰海拔高4037米。其山迤西沿舟曲、宕昌两县交界处还有葱地山,高3946米;黄家路山,高3959米。雷古山迤东延伸出州境入宕昌县。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实物

达里加山
相关实物
太子山
相关实物
白石山
相关实物
莲花山
相关实物
侯旗大山
相关实物
加威也卡
相关实物
阿米公洪
相关实物
腊利大山
相关实物
斜藏大山
相关实物
大石山
相关实物
业利大山
相关实物
西倾山
相关实物
李恰如山
相关实物
郭莽梁
相关实物
才波杂干
相关实物
华尔干
相关实物
光盖山
相关实物
迭山
相关实物
雷古山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