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镇
合作镇是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驻地。位于夏河县东南部,岷(县)合 (作)公路与王(格尔塘)合(作)公路衔接处国道213线上的交通枢纽地。北距省会兰州276公里,西北距夏河县城67公里;西南距碌曲县城78公里,距玛曲县城186公里;东南距临潭县城78公里,距卓尼县城105公里,距舟曲县城321公里,距迭部县城277公里。合作镇四周低岗环拱,为一椭圆形沉积盆地。南北长而东西窄,合作河自南向北中贯市区。区内地面平坦,地表自南向西北倾斜,地面坡降为10%。相对高度在100〜200米之间,地理座标东径102。54',北纬35°00,,海拔2910米。整个盆地已建成南北长7公里(北至石油公司加油站,南至森林公园)东西宽1.6公里(东自绍玛村,西至早子域口)的通衢市镇。
合作一名本系藏语译音,清代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一直称为“黑错”,是清朝兰州府循化厅辖“南番二十一寨”的黑错寨。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黑错四沟藏族群众举行反清起义,起义失败后,被划入洮州辖区。1927年,民国政府在夏河设县,编组保甲时,成为夏河县第四区区署驻地。原市区是在寺院塔哇的基础上,因位于洮州赴河州交通要道的地利条件而发展起来的。当时只有一、二百户人家,数条不足百米长的窄街两旁多数是供过往脚户、客商歇脚的低矮客栈。因治安状况不佳,商户大都不敢在此开业,因而市面萧条,文化设施更属空白。
1954年,甘南藏族自治区政府决定将州府从拉卜楞迁驻黑错,甘肃省设计公司即对城区建设作了初步规划。1955年开始建设,1956年5月自治州政府及其所属部门分别迁入新址,将黑错二字改写为合作,既取藏语谐音,又取民族和睦团结之意。合作始成为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根据新城区地下水位高,土质松软的状况采取取直河道、兴修排洪渠数道,使其水位下降。在此基础上,逐步扩建为南北向大道4条。1983年,州城建局委托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院对合作城区作了近期(1990年)、远期(2000年)的总体规划,至1990年,合作城区与格河并行的4条南北向大街,已有3条与过境公路相通。市区有东西向街道十余条,由8座混凝土大桥和2座混凝土管排列成的简易桥,连通东侧的莲花山路,使城区形成纵横布局的交通网络。市区供水系统由城建部门自行设计施工。1976年开始到1984年,铺设直径300和200毫米的干管、支管共4公里。到1990年,全镇有更多的街区以至东、西两坡的居民区都用上了自来水。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城镇建设出现了新局面,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取代了原街侧的平房及二层小楼。中贯市区的腾志街路面宽20米,车行道12米,人行道各4米,云杉绿化带各宽2米。柏油路面宽阔平坦,街旁店铺林立。新建的羚城大市场更是摊点相连,门市比肩,四海商客,语音各异,特别是江、浙、豫、皖、川、陕、青各路客商的介入,汇聚了全国各地的商品,使市场交易异常活跃。城区除各机关外,有大专1所、1系(附设在卫校的甘肃中医学院藏医系),中专4所,中学4所,小学7所;还有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医院及畜牧、农业、藏医等研究所、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博物馆、科学宫和假日休憩的南郊森林公园等文化卫生设施。乳品、皮革、地毯、木器、印刷、建筑、服装、食品等工业企业,金融、邮电及其分支机构,分布在各个街区。
合作城区的建设是自治州各条战线建设的缩影,改革开放的政策给草原新城带来勃勃生机,也促进了合作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拉卜楞镇
拉卜楞镇是夏河县人民政府所在地。甘南藏族自治区(州)初建时,州治即设于此。镇址位于大夏河畔的河谷开阔地。是草地与河谷的衔接地带,也是农区与牧区的分界线。市镇被两山夹峙,一河中贯,呈狭长布局。西头为闻名遐迩的拉卜楞寺;东为街市,与大夏河平行延伸,城镇主要建筑在北岸。南山林木蓊郁,满目葱笼;街北藏式民居依坡而建,重重迭迭。镇区海拔2931米,地高气凉,年均气温2.6℃,年降水量458毫米。
拉卜楞镇原称扎西奇,意为吉祥右旋之泉,本为甘加部落的“冬窝子”。清初,和硕特蒙古部进驻,在其地修筑了规划宏大的亲王府。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甘加千户将其处献给嘉木样建寺,寺建成后,当地群众将嘉木样府邸尊称“拉章”,后转音为拉卜楞。由于寺院的兴起,距寺3里之地形成一个为寺院服务的村落,称为“塔哇”。随着寺院的不断扩大,甘青一带迫于生计的农牧民相率来此,塔哇亦随之扩大。到清末民初,寺院开放塔哇,邻近地区的汉、回、撒拉等族商人携货入居,塔哇渐次兴旺,并出现了交易市场一一即藏语所称之“丛拉”。商贸活动日趋繁盛,晋、陕诸省商家也纷至沓来,就连洋行也涉足其地。到四十年代,拉卜楞已成为甘肃西南部仅次于临潭旧城的物资集散地。
民国建县后的1947年,夏河县编制保甲,拉卜楞为示范镇,镇下设6保,59甲,全镇有425户,2199人。大部为商业、手工业者,商号作坊分布于街道两侧,加上县政府、拉卜楞保安司令部、金融、邮电、司法、学校、医院、图书等机构的建筑,在当时已属一个繁华市镇。但它毕竟受交通不便的局限,这种“繁荣”也是有限的。1949年拉卜楞成为夏河县第一区区署驻地。1953年10月,拉卜楞成为甘南藏族自治区(后改为州)首府,1956年7月州府迁驻合作,小镇人口骤减。1957年初设拉卜楞镇,1958年改镇为公社,1959年1月曾设德乌鲁市,1961年复废社设镇,1966年易名萨尔吉镇,1968年又以镇为社,1975年改置城关镇,1980年仍恢复拉卜楞镇称谓。
共和国的建立,使拉卜楞的交通状况有了大的改观,柏油大道北通兰州,南通成都,距自治州首府合作仅68公里。因为交通的便利,商贸活动随之频繁活跃,形成以商业、畜产品及民族特需品加工业为主,以饮食服务业为辅的经济格局。1985年底,在册个体工商户为364家,年营业总额255万元。
1985年3月,国务院批准夏河县对外开放,拉卜楞成为旅游热点,旅游业成为拉卜楞经济的支柱产业,同时带动了各行各业的蓬勃发展。镇内设两所医院,1所中学,2所小学及文化馆、文工队、广播、电视、工交、邮电、金融保险等单位,县、镇两级机关。到1990年,全镇共有2507户,10221人。如今的拉卜楞,与过去是不能同日而语的。随着共和国的更加昌盛,拉卜楞镇必将更臻繁荣。
临潭县城关镇
临潭县城关镇俗称旧城,位于县境西部,是临潭县府所在地。座落于西凤山下,四周群山环抱,地势平坦,岷(县)合(作)公路穿镇而过,距自治州首府合作78公里。地理座标东径103。22',北纬34°42,,海拔2800多米,属高原气候,年平均气温3.2°C ,年降水量499.7毫米。城区面积1.44平方公里,街道总长7.5公里。
临潭县城关镇古为甘南名邑,远在秦汉,已置洮阳城。晋时,吐谷浑在其处筑旧洮城。北周为美相县治,保定元年(561年)贺兰祥收复洗阳置沈州。隋、唐、宋、金几朝,均为洮州、临洮郡、临洮城、临洮镇等治所驻地。明清两代置旧洮堡。旧洮堡设南、西2门,周2里,高2丈,长580丈。县城历为藏汉交通孔道,茶马互市商埠。
民国时,今城关镇为县属旧城镇,划为10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设临潭旧城区,1951年改为旧城市。1953年县治迁驻今县城,1956年改称城关镇。1958年改镇为公社,1962年复名城关镇。1972年又改公社,1981年再次更名城关镇沿用至今。
临潭县城关镇是回族聚居区,经商者众,且与外地联系甚广。东至豫、陕西抵青藏,南达川、康,北及蒙古、京、津,历来为西北商业重镇。共和国建立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促进了县城的繁荣。城区建有清真食品厂、粮油加工厂、服装加工厂、皮革厂、地毯厂、翻砂厂、蜂窝煤厂、机修厂、冷库等,生产机械配件、日用小五金、建材、铜锅、铝器、罐头、地毯、皮鞋、蜂窝煤等产品。设有民贸、食品、粮油、农副、医药、煤炭、石油等8家公司,全民所有制商业机构42个,集体所有制商业机构37家,个体有证商业82家。有经营各类商品的门市部134处,集体、个体商店遍布城区。饮食服务业有国营旅社、县招待所、照相、理发、饭馆等,仅小吃店就达50余家。有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广播电视台、工会俱乐部、农民文化宫及公共体育场等文化设施及中、小学、幼儿园8所,1990年在校学生6488人,在园幼儿57人。有县第一人民医院、中医院、卫生防疫站、妇幼保健站、计划生育指导站、兽医站等单位及集体、个体医疗所6处。
由于县城所处位置,古已称为藏汉交通门户,有古道通往各地。共和国建立后,经40年的建设,公路四通八达,北通自治州首府合作、省会兰州,东抵陇海铁路线的陇西,南达巴蜀,以西远至青藏,内通县境各乡,日有客运班车过往或起迄于县城。邮电部门开展了国际、国内及港、澳函件、包裹、电报、国内国际长途电话、长途会议电话等服务业务,并开通12路载波机,形成电信网络。洮州古城已成为一座欣欣向荣的新兴城镇。
柳林镇
柳林镇为卓尼县府所在地,位于卓尼县境中部,藏语古称卓尼族。城区海拔2400米,地理座标东径103。31‘,北纬34°36',面积0.91平方公里,建筑面积17.81万平方米,街道总长7.5公里。距自治州首府合作105公里。
柳林镇地处洮河南北两侧,北侧在上卓沟口的冲积扇上,南侧为上下两片河谷滩地。古城在北侧。沿冲积扇之两翼,延伸出两道臂形山脊,在止于河边处,又各突起一座高不足百米的拳状岩峰,两峰之间沿河滨有一条宽约50米,长约千米,长满绿杨垂柳的林带与南北向主街的4排参天杨柳构成一个倒丁字形布局,四季烟树苍茫,春夏浓荫遮地。柳林之名,概源于此。在此外围,四周山色苍翠,群峰环拱而立,洮河穿城东流,一桥连通南北.桥头之南岿然又耸一峰,将河南部一劈为二,上称〓儿滩,下谓郭雅川。南北三块城区形如品字,珠璧相合。
柳林镇在明清两代,曾是卓尼土司定居之地与其活动中心。卓尼古城是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由第六任土司杨臻主持修筑的,在沟谷与冲积扇的结合部,座北面南,按地形筑成东西两端高而中间低,西、南各开一门,中部南、北向各开水洞的船形城廓,故曾称船城。城北台地上,是闻名全藏的古刹禅定寺。1937年设卓尼设治局柳林镇。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10月设卓尼藏族自治区柳林区,1958年撤区并乡时改为柳林镇,1959年1月临卓两县合并后改划为临潭县柳林公社。1962年恢复卓尼县制后改称城关镇。1986年5月复名柳林镇沿用至今。
共和国成立40余年,柳林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城区仅长250米的街道旁全是低矮的土平房,街面在当时尚称宽阔,但一半被排洪沟所占,主道居沟之西,东侧行人过往需侧身相让,店铺寥寥,商业萧条。经1953年以来的不断修补、兴建,市容大为改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卓尼县总结了八十年代末连续数次的洪灾教训,在省、州大力支持下,拨巨款彻底改造了城区防洪排水工程,同时拓宽街道,铺设油渣路面,市区也随着洮河大桥的架通而向河南拓展,在河南岸形成颇具规模的新市区。城区现有普通中学1所,藏族中学1所,小学3所,医院3所、病床380张,有可容1050人的影剧院1座。还有文化馆、图书馆、书店、广播电视等文化设施,城区商业网点120多个,日供自来水500吨的简易供水站1座。园林绿化面积2.29公顷。今日柳林古镇已是街道宽畅,店铺林立,群楼掩映于绿荫之中,行人穿梭于坦途之上,繁荣之状,使人振奋。柳林镇之未来,必将更加兴旺发达。
舟曲县城关
舟曲县原称西固县,西固是藏语译音,并赋于汉意的名称,意译为金门。舟曲是藏语白龙江之译音。
县城位于白龙江北岸的一片扇面冲积滩地上,地理座标东径103°5'30〃,北纬33。9,,海拔1343米,年平均气温12.9℃,面积2.48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南北峰峦挺拔峻秀。江依城南蜿蜒东南流,两(河口)郎(木寺)公路沿江北岸穿城而过。城内清泉四溢,树荫浓密,气候宜人,曾有泉城雅名。人口1.3万人。距州府合作321公里。
舟曲县城位于古丝绸之路河南道上,宋时称西固堡,南宋绍兴二十年(1150年),县令张俊臣始筑西固城,绍兴二十七年县令苗彦茂重修,易名福津县。明为千户所治,千户姚富扩建县城。清代乾隆年间,州同阿什浑、陈熺次第重修。光绪五年(1879年),地震城圮,七年重修并新筑北瓮城,光绪三十年(1904年)水毁城西南角,光绪三十三年补修。县城周666丈,高2.4丈,筑4门,西、北、南门各建城楼,并因流溪南北中贯城区而修南北水门各一。
共和国成立前,舟曲县城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商业萧条,仅有几家手工业作坊,街道泥泞狭窄。共和国建立后,县城建设发展很快,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建设的发展,带动各行各业的发展,县城内有电力、机修、木材加工、水泥、地毯、食品加工、印刷、建材、建筑业等一批省、州、县属中小型工矿企业。商业服务部门有日用百货、民族用品、日杂土产、五金交电、农业机械、药材收购以及宾馆旅舍等国营和集体经营的门市30多个;并设邮电、金融保险等单位。城区设中学1所,小学3所,幼儿园1所,医疗、保健机构6所。文化馆、文工队、广播电视等群众文化设施也同步发展。
城南郊广坝建成商业一条街,沿街群楼拔地而起,100多家国营、集体门市部和个体商户云集其处。1970年前,县城仅有2座三层楼房,到1990年,新建的3层以上楼房已达60余幢,县城街巷均铺设水泥路面,平整洁净,街上车水马龙,穿梭来往,店铺货物充裕,品种繁多,门面五光十色,各呈异彩。小城呈现一派生机,满目昇平景象。
迭部县电尕
电尕是迭部县治所在地,位于县境西部白龙江北岸、迭山南麓、岷山北缘雪峰虎头山下的河谷台地上。地理座标东径103°3',北纬34°04,,海拔2400米。依山面山,白龙江从城南流过。山城林木繁茂,苍翠浓密的层林之巅耸起一座虎头形岩峰,终年披雪,银装素裹,蔚为奇观。市区受地形制约,呈带状展布,东西长,南北窄,占地面积218公顷,建筑面积16.50万平方米。有人口8562人。两(河口)阿(万仓)公路纵贯东西,东接国道212线,西连国道213线 (县东代古寺在两阿公路中段,向北经腊子口通岷县,亦与212线衔接)。距自治州首府合作237公里。
县府驻地建置古已有之。城东郊然闹村(译为城内村)有古叠州城遗址,残垣犹存,历历在目。北周武成二年(560年)始置合川县。建德六年(577年)增置西疆郡。隋开皇三年(583年)废郡留县。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置叠州(初称交戍城)。贞观十三年(639年)置叠州都督府。仪凤二年(677)置长利府。天宝元年(742年)改设合川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叠州。古城遗址成为迭部县主要文化遗存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6年,在城西郊置上迭区,1958年更名上迭人民公社。1962年1月1日迭部县成立,县政府机关暂驻城北电尕寺院,1963年3月移驻西郊哇多卡驻军营房。同年于今县址嘉木堂(藏语地名,意为夫人住地。相传系古代屯兵将领或州郡官员专为妻室筑城堡以便棲身,遗迹尚存)动工兴建县级机关单位。1965年迁入新址。经30年的建设,这块杂灌丛生、狐兔出没之地已成为甘川交界地区一座颇具规模、繁荣兴旺的山区重镇。城区建有3层以上楼房30余幢,国营、集体商店58处,个体有证商家110户,街面店铺林立,一派兴旺。
城区主街道共5条,长6798米,尚有七九二矿福利区的8条主道。主要街道已铺设沥青路面,街旁绿树成荫,并有铁栅防护,人行道水泥硬化,街侧装配路灯。1988年建成供水工程,日供水2500吨。
城区共有省、州、县属大小单位130多家。省属单位有国营七九二矿及迭部林业局益哇林场。州属企业有汽车站、公路段、邮电局等,县属党、政、军、法机关及事、企业单位120多家。
城区文化设施有影剧院、文化馆、书店、民族歌舞团、电影公司、县中学、藏族中学、职校、小学、幼儿园以及七九二矿职工子弟中小学。亦有防疫站、妇幼保健站、县医院、计划生育指导站以及七九二矿职工医院等医疗保健设施。
县城工业企业不多,最大的是木材综合加工厂有职工148人.年产值478万元,1990年利润70万元,上交税金37万元。农机厂年产值21.76万元。手工业联社年产值27万元。
玛曲县尼玛
尼玛是玛曲县府所在地,是一座新兴的草原新城。位于县境东北部的卓格尼玛麦朵塘(麦朵塘汉意为百花滩),其处天高野旷,水草丰茂,正处黄河第一弯曲部。河水由东环北西向青海缓缓流去。县址即设于大河之北岸,西倾山之南麓,依山面水,地势平坦,平均坡降5〜10%。,海拔3400米。地理座标东径102。05',北纬34°00, 。城区面积为2.5平方公里,人口为3882人,民族成份主要为藏、汉、回族以及少量的满、土、蒙古、撒拉、保安、东乡等民族。县城距自治州首府合作186公里。
玛曲县在民国时期属夏河县辖,共和国成立之初,仍属夏河县。1955年玛曲始设县治。玛曲是藏语黄河之译音,以河命名。玛曲县人民政府成立后,县名沿用至今。时县址属卓格尼玛地区。1958年属卓格尼玛乡,是年12月改乡为公社。此后,历经数次乡改公社、公社改乡的变更,乃至并县、分县,玛曲县城一直属尼玛乡辖。历经30余年的建设,河曲草原上一座初具规模的现代市镇呈现在人们的视野。城区以3条干道为主,修成2个“十”字街,3个“丁”字街。街侧绿化带以河柳为主,间植常青杉树,夏日绿荫成幕,掩映着新建楼宇,使人心旷神怡。城区道路总长5.03公里,铺设油渣路面2.28公里,县城有大小客货运输车186辆。先后修成的尕(海)玛公路和郎(木寺)玛公路均通国道213线。北通兰州,南达巴蜀,西抵青藏,东通迭部、舟曲,这个过去只有牛马驮道的荒僻闭塞之地,如今公路交通已是四通八达。
市镇设施在逐年建设中次第完善,能源供给也有了保障。城郊建有水电站两座,日供电2262度(实用量)。城内设水管所一处,日供水194.1吨,居民全部饮用自来水。市区有工行、农行、建行等3家金融机构及保险公司。邮电通讯更趋完善,玛曲邮电局总机容量330门,市内电话149门,装有传真系统的单位有3家,自动程控电话正在安装调试。
城区工业也是从零开始,逐步建起与畜牧业相关的牛绒厂、皮革加工厂、干酪素厂、建材厂、砖瓦厂、冷库以及手工业联社等工业企业。玛曲的冷冻牛羊肉远销科威特、沙特阿拉伯等伊斯兰国家;玛曲皮革厂加工的纯牛皮茄克在1990年甘肃省皮革产品检验评比中获第三名,女式服装获优秀奖,服装皮革获质量合格奖。
商贸、服务设施一应俱全,国营企业有民族贸易、食品、糖业烟酒、饮食服务、医药、石油、煤炭、物资等公司。市区还专门设有中心街市场一处,有招待所、旅社餐厅多处。除国营、集体商业门市部外,200余个体店铺、摊点遍布城区,共拥有注册资金53.3万元。以往不经商的牧民也纷纷进城办店,开业经营。满街店铺参差,商贾云集,市场经济兴旺。
文教卫生设施齐全,有县中学、藏族中学、城关小学、藏小、幼儿园各1所,1990年在校学生共1085名,幼儿65名。医疗保健单位有县医院、藏医院、妇幼保健站、防疫站各1所,病床35张。文化设施有980座的影剧院1处。同时设有科普文化中心、图书馆、书店、录相厅、广播电视等。玛曲的文化大篷车,更是闻名遐迩。30多年的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玛曲这个纯牧业县的县城已经成为一个布局合理,市政设施完善、交通便捷、生活方便的草原新城。
碌曲县玛艾
玛艾是碌曲县府所在地。位于县境东北部。城区面积3平方公里,地理座标东径102°30,,北纬34°35',海拔3100米左右。国道312线(兰州——郎木寺)南北向通过县侧,洮河沿城南东流过境。距自治州首府合作78公里。
碌曲县人民政府驻地名玛艾根萨(意为玛艾部落的冬窝子),位于洮河上游北岸的一片草滩,四周草山环抱,夏至满眼皆绿,冬来向阳避寒,前临洮水,得人畜饮水之便,玛艾部落以其地为冬季牧场,也是占尽了地利。共和国成立后的1955年,碌曲县初设时,县治设在西仓加科。1959年与玛曲县合并成立洮江县时,县治设于今县境之尕海措宁。到1962年撤销洮江县复设碌曲县时,县治始定在玛艾根萨,开始动工兴建。由此,玛艾根萨成为碌曲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经过近30年的建设,碌曲县城已初具规模,至1990年县城街道总长约5公里,’以一个“丁”字形主街构成市区的基本框架。丁字的东西向一横长约3公里,南北向一竖则仅300余米,即连洮河大桥,丁字的一挑为桥南花格尔牧民新村区,清一色的红砖红瓦建筑。丁字街路面已全部硬化。街区洁净整齐.两侧绿化带各植常青松杉。这个在七十年代中期,只有稀稀落落几家国营公司,街道尚不成形,且雨天泥泞不堪的牧区小县城,自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面貌变化之大,天差地别。不仅县级机关单位的新楼逐一建起,国营、集体、个体商业门市更是繁不胜数。就连私人住宅小楼也矗立在这个从无一间楼宇的县城。城近郊建有电站一座,城区建有冷库(肉联厂)、水泥构件预制厂、牧业机械修配厂、地毯厂、副食品加工厂及县手工业联社等工业企业单位。城市人口骤增,一年四季车来人往,这个昔日的荒寂牧场,已发展成为一个热气腾腾繁荣昌盛的草原新城。
王格尔塘
王格尔塘是藏语译音地名,是王格尔塘乡政府所在地。地处交通要冲。是王夏(河)公路和兰(州)郎(木寺)公路的交汇点。南距合作34公里,西距夏河35公里,东北穿临夏至兰州242公里。街区沿大夏河东侧的兰郎公路(312国道)呈南北向带状延伸,现代建筑已替代了千百年来的低矮土平房,乡政府、农行营业所、供电所、邮电局、卫生院、夏河二中、小学、工商所、税务所、派出所、法庭、汽车站等机关单位和商业、服务行业的店铺,整齐地排列于公路两侧。曾被授予“甘肃省乡镇企业明星”的兰夏绒毛厂,赤砖红瓦的建筑群更引人注目。街区已发展到1公里长,街两侧高大的白杨掩映着红白相间的建筑,小镇呈现一派生机。
王格尔塘自清末以来,一直是商旅驻足之地。民国夏河县政府于1943年将王格尔塘编为正伦乡,乡公所设在5公里外的萨索玛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1年,夏河县设第三区于王格尔塘。辖沙沟、隆哇、观音、牙首、桥沟、清水6乡。近40年的建设,使这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90年乡辖农村总户为606户,共有农牧民3079人。农村劳动力1507人,耕地总面积7500亩,农作物播种面积7000亩,粮食作物总产量1104.6吨,油料作物总产量50.80吨。零星植树1.82万株。各类牲畜年末存栏16640只(头、匹)。全乡共有草场18.65万亩,种草600亩。
王格塘辖区内有甘南名寺一一德尔隆寺,由历辈赛仓活佛主持。是一处可供游览的绝佳胜地。
阿木去乎
阿木去乎亦属藏语译音地名,是夏河县属的一个乡。位于夏河县南、州府合作之西南。乡人民政府和整个街区位于阿木去乎代茂塘盆地正中。杂合曲、尼玛隆沟水汇流后,穿代茂塘东流,经博拉、勒秀2乡注入洮河。兰郎公路穿街而过,北距夏河62公里,东北至合作42公里,西南至碌曲县41公里。
街区约长200米,除乡政府机关及附属机构外,国营公司、集体、个体工商户列布街侧,街上既有饭馆,也有旅店等服务行业。为周围乡村的农牧民购物、购粮、就医、食宿、打电话、子女入学等,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阿木去乎是农、牧区临界处,迤西、迤南全为牧区,博拉以下多为农区,属经济形态过渡带,故其地具备两种经济特征,地理位置也很重要。这里不仅交通方便,卫星地面站、电视差转台也一一建起,邮政电讯业亦日新月异,阿木去乎正迈着坚实的步伐踏上现代化进程。
阿木去乎部落原是从下八沟分出后迁徙上来的,故又称上八沟。八部落形成年代久远。清代阿木去乎属循化厅辖南番二十一寨地,随着拉卜楞寺院势力的崛起,阿木去乎的噶丹青科郎寺成为拉寺以外最大的寺院,名列拉寺“拉代”之榜首。循化厅已是鞭长难及,划归洮州厅辖后,仍是无能为力。1928年,夏河建县,阿木去乎划入夏河辖区,1943年民国政府编保甲时编为7保72甲,并设立“平等乡”乡公所。乡公所虽听命于县政府,但地方的行政、司法、税赋等均由地方议会即“干思木”(由寺院吉哇、拉寺代表——更察布、部落头人及乡老组成)决定并执行。
1951年阿木去乎建立了人民政权,成为夏河县第六区,辖吉仓、吉利、麦西等5乡。1958年,碌曲与玛曲合并为洮江县,阿木去乎归其所辖。并改区称人民公社。1960年缩小公社体制,从阿木去乎划出麦西乡,乡以下设公社和生产队。1961年又分出牙利吉乡。1962年撤洮江县,阿木去乎复属夏河县至今。
至1990年底,阿木去乎乡共863户,5435人,有劳动力2909个。有耕地3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21823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800亩,总产量888.64吨;油料播种面积5420亩,总产量为230.96吨。全乡年未各类牲畜存栏总数达42386头(匹、只)。
郎木寺
郎木寺是碌曲县南端的一个小镇,是郎木寺乡人民政府所在地。郎木汉译为仙女,地名因寺而得。郎木寺乡人民政府座落在白龙江北岸台地上。
郎木寺地处甘、青、川三省结合部,为白龙江源头的峡谷小盆地.四周群山环立,座座丹崖露头于苍松翠柏之间。林隙偶现寺院的一角红墙,或一支琉璃飞檐,都使人感到神秘而宁静。这里的白龙江仅是一条大溪,潺潺向东穿过谷中,北岸丘坡上为甘肃的郎木寺,南岸山麓林间是四川的格底寺,隔溪比肩,有小桥相通,风光如画。其地属藏区24胜地之一,因而留下了许多神奇的传说。
郎木寺又是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长江水系的白龙江源于斯处,在乡境流程14公里,流域面积60平方公里。越过盆地北侧山梁则与黄河水系的洮河源头相去无多,沿公路西去60余公里可达黄河岸边。是处气候高寒阴湿,降雨量达800毫米,气候多变,是州境的气温低值、降水高值中心。
郎木寺交通方便,既是东西线兰(州)郎(木寺)公路的终点,同时又是南北线两(河口)郎(木寺)公路的终点,也是西向阿万仓的郎阿公路的起点、北距碌曲县86公里,以远至自治州首府合作167公里。东通迭部,西通玛曲,南可达成都。共和国建立前,郎木寺为赛赤部落的游牧地,在这山川阻隔,交通不便之地,因郎木寺院的兴起,沿江两岸逐渐形成一条狭巷盘曲的窄街,而且泥泞不堪。既无学校,又无医院,更无其它设施。1955年碌曲建县,始有建设之举,到六十年代,交通虽有大的改观,但街面仍未成形,建筑物稀落零乱,不相连贯。之后,国营、集体企业逐一设立。改革开放以来,为适应牧区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个体商店、旅店、餐馆蓬勃而立,人口骤增,小镇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郎木寺现有八年制学校1所,小学3所,村学1所(包括乡辖区),在校学生约500多名,乡有医院,村委会有医疗站,方便了群众就医。还设有农牧业机械厂、加工厂、水电站、汽车站、邮电所、电影放映队等,经济文化生活日趋活跃。
1955年碌曲建县时,郎木寺仅有419户,790人,其中藏族174户,691人,汉族12户,44人,回族12户、55人,有蒙古族、保安族各1户。1956年成立郎木寺区政府。1958年撤区与尕海合并称跃进人民公社,年底更名采海人民公社,郎木寺为第二大队。1961年成立郎木寺乡,旋易名长征乡。1968年恢复郎木寺乡,成立乡革命委员会,年底复改乡为公社,辖郎木寺、波海、贡巴、尕尔娘4个大队,13个生产队,9个自然村。后复改公社为乡。到1990年底,郎木寺乡有663户,3161人。
郎木寺为纯牧区,牧业收入占80%以上。据1990年统计:草原面积208万亩,围栏2.16万亩,•种草3千亩,年末有各类牲畜66683头(匹、只),其中大牲畜26071头(匹),羊40612只。有耕地0.16万亩,农作物播种面积1600亩。草地植被良好,牧草丰茂,域内有麝、黄羊、羚羊、雪鸡、旱獭等野生动物,出产麝香、牛黄、虫草及大黄、秦艽、羌活、贝母等中药材,且资源丰富。
新城
新城为临潭县新城乡所在地。四面环山,明时所筑洮州卫城半绕山坡,半围川原,古城保存尚算完好。市区分布在川原平地部分,岷(县)合(作)公路绕城越境,新(城)冶(力关)公路穿城而过,又分别是东(漳县东扎口)新(城)、新(城)总(寨)、新石(门口)公路的起、止点,道路四通八达。西距临潭县城36公里.距自治州首府合作114公里。
新城历史上曾数度成为地方行政中心,先后建立侯和护军、洪和郡、美相县、洮州、当夷县、洮州元帅府。明清以来,一直是洮州卫、洮州厅治所。民国设临潭县。共和国建立后,县治徙驻旧城,新城成为乡政府驻地。
1949年9月,临潭县和平解放,新城既是临潭县人民政府驻地,同时又是第一区区署及所属城关乡驻地。1953年6月,县治徙驻旧城,区、乡建置未变。1954年第一区更名新城区。1958年调整区划,撤区建乡。同年9月,改新城乡为东风人民公社。1983年,改社为乡。城区划为3个村委会,54个村民小组,2446户,10989人。其中汉族8485人,藏族1214人,回族1290人。到1990年末,新城乡有耕地2.36万亩,粮食播种面积1.8万亩,总产2248.2吨,亩产124.9公斤;油料3750亩,总产204.8吨,单产54.6公斤。各类牲畜存栏9540头(匹、只);当年零星植树1.84万株。
由于地理环境与社会民族情况的原因,新城的商业在历史上就比较发达,这里曾设置过茶马司。由于官方及民间贸易长期延绵,数百年来,城内早已形成称之为“营”的定期集市贸易活动。每旬逢一为“大营”,逢五为“小营”,大营头天午后有“晚营”,每天晨起有“早营”。这既促进了当时经济的发展,同时方便了各族百姓。清同治、光绪间,社会动荡,时有战乱发生,城区满目疮痍。元气未复,又遇民国18年的马仲英事变,复又遭鲁大昌军队的肆虐洗劫,店铺尽成颓垣,居所也无完壁。一处汉、藏、回各族民众物资交易的繁华集市就这样由盛而衰了。至共和国建立时,依旧是半城荒草半炊烟的凄凉景象。
共和国成立后,经近40年的不断建设,新城面貌焕然一新。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城之变化更是日新月异。尤其在恢复新城“营”的集市贸易后,农牧民将自产的农副产品,东路的鲜菜、梨、杏,南路的竹木器具,北路的犁头、杈把,西路的乳酪鲜奶纷纷运入“营”上销售,仔猪、鸡蛋、农用器具、生活用品、各种中草药及土特产应有尽有,且以价廉载誉邻县,各地采购者不绝于途。街面上的国营、集体企业和个体经营者常年开张铺面,商品品种繁多,门类齐全,交易者万头攒动,如波如潮。城区的两条东西向长街与一条南北向横街交叉形成两个十字,街面宽阔整齐,店铺鳞次栉比。街旁建有机关、学校、医院、兽医站及金融、邮电、农机、医药、石油、煤炭、电力、工商、税务、法院等县属基层单位和分支机构。设在东门外的汽车站车流不息,成为岷合公路中段的一个枢纽站。而新城则成为临潭东部事实上的经济、文化中心。
新城过去只有一些农工兼营而又以农为主的铁匠、木匠、泥水匠、铜匠、银匠、箍桶匠、砚瓦匠等小手工业者。共和国建立后,不断发展建设,到1990年,已拥有1座中型水泥厂以及农机修造厂、飞天地毯厂、石膏装饰板厂、食品厂、蜂窝煤厂、综合加工厂等,有乡镇企业15个,总产值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为88..55万元。到1990年底,农业机械总动力为2010.4千瓦,大型拖拉机18台,手扶拖拉机3台,小四轮28台,农业动力机械97台578.81千瓦。54个村民小组有住房面积39.67万平方米,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人家已改建成挂椽房,水泥、红砖铺地,大玻璃窗,家俱陈设也是式样新颖,一改旧观。现有电视差转台1座,卫星地面接收站1座,电视机239台,电视覆盖率为70%。
由于新城建置早于自治州内其它各县,且一直沿习下来,因而教育事业起步亦早,史料所见,中初级学校(学堂)教育始于明初。清代曾开办莲峰书院及几家私塾,所以史册所载明清两朝的州内4名进士都在临潭新城一带,而考取举人的除舟曲有3名外,临潭先后有数十名,大都出自新城附近。民国时期建有高等小学、女子小学以及初级中学。中学(即今临潭县第一中学)成立于1947年,至今已有43年的历史,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冶力关
冶力关,藏语称拱郎囊,位于临潭县东北部,距县城102公里,在自治州首府合作正东100公里处。镇区为一小盆地,康多峡在西,冶木峡座东,石峡门耸峙于北,大岭山横亘于南,崇山环抱,峻岭相连。滔滔冶木河穿街东流,沿河古柳成行,绿荫披岸,池沟河自北注入,石庙河南来汇流,三水聚处,将街区分为四片。西北片为旧街区,有一条长约百米的狭窄街巷,人称关街。治木河以南为共和国成立后新建的街区,街区之间,有桥梁通连。历史上,冶力关虽无公路,但条条崎岖古道,仍能东通岷州,西抵藏区,南达洮州,北至狄道,西北可达河州,冶力关处在一个重要的地理位置。共和国的建立,使冶力关的交通步步改观,现已有省道311线直通兰州,与省道306线相接可通合作、岷县。林区公路可达卓尼恰盖而转自临潭,走406县道也可直达合作。
冶力关建置较早,北魏太平真君四年(443年)在其地置水池县,孝明帝神龟元年(518年),枹罕羌人却铁忽反魏,在此自立为王。隋时立水池县。唐代为儒州、保塞州地,代宗后陷于吐蕃。蕃军筑巩令城驻守,明、清属洮州辖地。民国时为冶海乡驻地。共和国成立后,为临潭县属第四区驻地,1954年改为冶力关区。1958年撤区,成为冶力关乡,同年改称冶海人民公社。1962年又改称冶力关公社,1983年改乡至今。乡辖9个村民委员会,4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800户,总人口8519人。其中回族66人,藏族17人,东乡族11人,土族17人,余为汉族。现有住房面积39.80万平方米,仅次于城关镇。乡内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500亩,平均亩产145.7公斤。森林面积74695亩,主要树种为松、桦、杨、柳、青㭎等。农村机械总动力1073.54千瓦,有大型拖拉机1台,手扶拖拉机13台,小四轮拖拉机28台。农业动力机械57台。共有乡镇企业9个,总产值17.8万元。乡政府所在地的新街区内设有洮河林业局冶力关林场机关、临潭县第三中学、冶力关卫生院以及县属行政、司法、工商、税务、金融、邮电等分支机构。国营、集体、个体工商户的店铺遍布街区,新街门面整齐,街道宽畅,有非农业户口人数1021人(不包括长途贩运经商的流动人口)。
冶力关是一个名胜古迹丰富而又集中的地方。辖区内有水池县古城、巩令城、石关堡、新城堡、石峡堡、恵家庄堡、洪家庄堡、石城堡、石庙堡等多处古城堡遗址。还有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的诸多名胜,如冶海冰图、常爷古庙、恶泉飞瀑、妙华山热河、包尔寺壁画等。更为奇绝的是长约百里的冶木上、下峡(冶力关处两峡结合部的开阔地),裂谷峻险,森林茂密,清流激荡,幽深曲折,是一处移步换景,使人流连忘返之地。举目四望,莲花山云腾雾绕,冶海如处子隐匿于积雪皑皑的白石山下,冶力关这颗明珠就嵌缀在这道亮丽的风景线上。冶力关还是一个富于革命传统的地方。1936年,红军长征经临潭,在冶力关发动群众,宣传抗日,组建地方苏维埃政府,筹募军饷,深得民心,新城堡的李和义从岷县迎来红军,组织热血男儿参加红军,准备北上抗日,李和义被授予中国抗日救国军甘肃第一路司令之职。岗沟湾人徐登云与笔杆客(以售笔为掩护,真实姓名不详)是当时参加革命的中共党员。他们和红军战士胡景智、夏生莲、号令长(姓名无考)等在为红军辛勤奔波40天后,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岀了宝贵的生命。李和义初时与红军并肩作战,在旧城击溃马彪部及当地反共武装。后叛逃回冶,在莲花山占山为王,被国民党临潭县长吴景敖派人追捕,处决于岷县。
1943年,一场由王仲甲、肋巴佛、马福善等人领导的甘南农民起义爆发,在冶力关泉滩誓师。起义失败后,起义军领导人之一的藏族活佛肋巴佛加入了共产党,在赴延安学习的途中,因车祸而牺牲。
峰迭
峰迭乡处舟曲县西部,乡人民政府驻地瓜咱,是舟曲县境最大的一块平坝。两郎公路沿白龙江南岸穿乡过境,瓜咱距县城15公里。乡境武都关为汉代武都郡西部都尉要塞,地踞险要,扼控甘松古道之咽喉,屏障这块河谷的平畴沃野。瓜咱气候温和,既宜耕作,又得灌溉之利,物产甚丰。历史上曾以产良马及产兵岗烟叶而驰名陇南。而今,坝区设有良种场及苗圃等单位,是舟曲县发展农、林业的试验基地。
白龙江沿岸开发很早,又逢汉武帝元鼎时“开西南夷”之举措,乡境遗存有大量的历史遗迹及地下文物。古文化遗址大部为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类型。如瓜咱坪遗址、西坪遗址、牛头坪遗址、掌坪遗址等。古城堡遗址基本属汉代及汉后所遗,如瓜咱古城、牛头城、峰迭城、兵岗城等。魏晋之后,其地属仇池杨氏地方政权所辖。到公元452年时转属宕昌国辖地。公元566年,北周于其地置宕州总管府。隋开皇四年(584年)所置宕昌郡怀道县,也似在今瓜咱。唐为怀道县地,宋为阶州福津县所辖峰迭寨,元、明时为西固军民千户所辖寨,清为西固分州辖寨。清康熙、雍正时属黑峪沟黄土司辖区,改土归流后划入西固。民国初为西固第三区,1935年为峰迭乡。
共和国建立后为西固县第四区瓜咱乡。1950年改区名为峰迭,瓜咱乡名不变。1953年又改为联合区。翌年6月改为舟曲县属联合区。1958年更名峰迭乡。1959年乡改为人民公社。1983年,撤销公社,改为峰迭乡。峰迭乡总土地面积为28.69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82万亩,林地面积14.38万亩,草山面积11.46万亩,辖18个村委会,40个自然村。有藏族1559人,汉族8445人。1990年农作物播种面积16542亩,其中粮食作物16006亩,总产1522.3吨,油料作物268亩,总产12.30吨。植树1320亩。各类牲畜存栏18663头(匹、只),其中大牲畜3358头(匹),羊9909只,猪5396头。
峰迭乡又是舟曲县天然用材林重点分布区之一,森林覆被率29.06%。经济林盛产柿子、核桃、花椒、苹果、梨等。其中花椒年产2万公斤。果园面积502亩,年产各类果品30.03万公斤,是舟曲县林果品主要产地之一。
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使峰迭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沿公路已形成500米长的街区,分设各行政机构及金融、邮电等设施,其地设有医院1所,县职工学校1所,小学1所,社办厂1处,生产犁铧及木器,商业店铺、旅社、饭馆等服务部门竞相设立,四季红红火火,一派繁荣景象。
麻路
麻路是卓尼县扎古录乡政府所在地。东距县城49公里,西北距自治州首府合作50公里,地处古代通往甘、青、川广大游牧区的交通孔道。全乡总面积258.82平方公里,共有藏、汉、回族农牧民890户,5130人。其中藏族占总人口的73%,回族仅占1%。麻路有非农业人口214人。
麻路位于洮河与车巴河汇流的车巴沟口,河滩开阔,一片平畴。四围森林密布,西头有约200米高的平顶岗,自南山延伸向北,止于河边,牙路寺院岿然其上;东越车巴河,止于悬崖滴水不断的九眼泉;南为当尕眨,过砭即入车巴沟内;北界洮河。过河仍为崇山,顺沟壑蜿蜒江可河而上,直达合作。扎古录乡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滩心按一个大方院布局建设,门面相对,东、西、南三面各留通道。令人称绝的是滩心偏东有一平地突兀而起的孤山,高约百米,巨柏覆被,四季蓊郁,大院西侧除小学外就由它占据。出南口约500米处,为卓尼县第二中学校园。麻路是一处四山苍翠,二水竞碧的地方。
远在西汉时,先零、烧当等羌部屡沿洮河东进,进袭陇西诸郡,麻路成为必经之地。唐代,吐蕃军东进,亦经其地。唐王朝为警戒西部,在麻路迤西十余里之地建神策军以扼咽喉,由此西鄙人才吟啸出“至今窥牧马,不敢过临洮”的诗句。
明、清时,属卓尼土司所辖的迭当旗,民国时曾设录竹乡,共和国建立后曾设录竹区,1958年改设上游人民公社,1983年改社为乡始称扎古录乡。共和国建立后,经40年的建设,这一荒僻之地一改旧观,不但设立了各种行政机构,也同时建起司法、公安、金融、邮电、医院、兽医站等单位,并建电站1处。学校则由小学而中学次第设立。全乡现有小学10所,在校学生600多人,藏族学生占75%。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商业、服务业设施日臻齐全。公路南通尼巴,北达合作、临潭.东至卓尼.西抵碌曲。麻路已成为卓尼西部诸乡经济、文化、交通、贸易的中心。近年来江(可河)迭(部)公路正在加快修筑进程,届时,斯处将成为东西、南北两条公路交叉点上的枢纽站,麻路的更加兴旺发达是指日可见的。
白云
白云位于迭部县东20公里处的白龙江北岸河谷滩地,其地因属江南白云村,故得其名。白云系藏语译音,义译为神山,有吉祥福地之意蕴。
小镇面水环山,背依迭峰,面临岷山,周边山高林密,四季蓊郁。迭山之麓延伸出两座低丘,形如双臂,拥“白云”如托珠。滔滔江水流至下端低丘处被电站水坝拦截,在镇前蓄水成湖,小镇就嵌缀在一幅美妙天成的青绿山水画中。
小镇的诱人之处,还在于它整齐、紧凑的建筑布局,这也正是州内其它乡镇所不能比拟的。镇区主街为工字形,滩心东西现一横街.正中为迭部林业局正门,正门向南伸出一街止于湖滨,沿湖滨东西走向为两(河口)郎(木寺)公路过境处,上通迭部,下达舟曲。两横之两端街道沿山脚呈八字形相连通。
这片河谷滩地,原来仅有数块农田散布其间,满目蒿蓬、杂灌丛中块石横陈,时有狐兔出没。1969年,迭部林业局拟建斯处,于是破土动工,陆续建成以林业局机关为中心的局直属机构及局属的施工队、制材厂、机修厂、纤维板厂等,同时建起职工医院、职工子弟中学、小学等教育卫生设施。小镇蓬蓬勃勃发展,人口不断增加,迭部县便在其处设立粮站、商店、邮电所、公安派出所、工商管理所、税务所等基层单位。改革开放后,私营商店、旅社、饭馆、修理、缝纫等服务业遍布小镇街区,为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很大方便。小镇也面目一新,街道整齐,马路平坦,街旁绿树成荫,供排水、路灯等城建设施齐全,凡过往其地者,无不留下美好的印象。有诗赞云“松涛呼呼连天雷,江声日夜下嘉陵,白云深处白云秀,晓看山色分外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