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甘南州志》 图书
唯一号: 290920020230000007
颗粒名称: 概述
分类号: F205.75
页数: 10
页码: 1-10
摘要: 甘南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的过渡地带,东部为连绵起伏的丘陵山区。西部为广袤无垠的平坦草原,全州除舟曲、迭部县部分地区没有严寒期外,甘南复杂的地形构造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多姿多彩的旅游景观构成了自治州的五大优势资源,占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占草地总面积的94.2%,是青藏高原天然草地中自然载畜能力较高、耐牧性最大的草地,为发展草原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森林主要分布在白龙江、洮河、大夏河流域,特别是云杉、冷杉、油松属于我国特有成份或青藏高原东缘典型的特有针叶树种。
关键词: 甘南藏族自治州 森林资源 民族特色

内容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长江、黄河上游,甘肃省南部,地处东经100°45'45"〜104°45'30"、北纬33°06'30"〜35°34'00"之间,东与定西、陇南地区毗邻,南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西与青海省果洛、黄南州相连,北靠临夏回族自治州。东西长360.7公里,南北宽270.9公里,土地总面积4.5万平方公里。自治州辖7县、104乡、4镇,总人口582360人,其中藏族人口272307人,占46.76%,汉族268142人,占46.04%,回族39968人,占6.86%,其他民族1943人,占0.33%,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2.9人。
  甘南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陇南山地的过渡地带,南部为重峦迭嶂的迭岷山地,东部为连绵起伏的丘陵山区,西部为广袤无垠的平坦草原。主要山脉有西倾山、积石山、岷山,均由西向东蜿蜒。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全州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最高为迭山主峰4920米,最低为舟曲瓜子沟口1172米。地形复杂,相对高差大,具有明显大陆性季风气候特点。全州除舟曲、迭部县部分地区没有严寒期外,其它地方长冬无夏,春秋短促。最髙气温36°C,最低气温零下29.6℃。年均降水量400〜800毫米,年均日照时数1800~2600小时,年辐射热量每平方米4433.39~5486.79兆焦。
  甘南复杂的地形构造和独特的气候条件,造就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广阔的草场,茂密的森林,充足的水力,丰富的矿藏,多姿多彩的旅游景观构成了自治州的五大优势资源。全州有天然草场408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0%以上,其中可利用面积3848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94.2%。大部分草地集中连片,草质优良,是青藏高原天然草地中自然载畜能力较高、耐牧性最大的草地。畜禽品种繁多,有闻名遐迩的河曲马、欧拉羊和甘加羊,有肉质鲜嫩、肥而不腻的合作猪,有被誉为“高原之舟”的耗牛等许多优良畜种,为发展草原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州域的千山万壑,莽莽苍苍,覆盖着丰富的森林资源。全州林地面积1326万亩,占总面积的22.82%,其中有林地590万亩,占林业用地的44.52%。森林主要分布在白龙江、洮河、大夏河流域,森林覆盖率为20.57%,远远高于全省、全国水平。活立木蓄积量8886万立方米,占全省总蓄积的45.7%,森林年净生长量92万立方米,年采伐商品材近30万立方米。林木树种繁多,仅木本植物在400种以上,主要有杉、松、柏、桦、杨、椴、栎等,特别是云杉、冷杉、油松属于我国特有成份或青藏高原东缘典型的特有针叶树种。有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水杉、银杏、大果青杄、麦吊杉、岷江柏木、等。在广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中,蕴育着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有国家一、二类保护动物大熊猫、梅花鹿、雪豹、金鹏、猞猁、马麝、藏原羚、岩羊、苏门羚、苍鹰、灰鹤、兰马鸡、雪鸡、天鹅等数十种。植物资源中以中药材和食用山珍蕨菜、蕨麻、羊肚菌、猴头菌、香菇、木耳、沙棘为最,仅药用植物就有643种。其中不乏珍稀贵重及特产独有药材冬虫夏草、野党参、岷贝、半夏、羌活等。而在全省占主要地位的药材大黄、丹参、赤芍、秦艽、猪苓、红芪、当归等更是品质优良。
  自治州河流众多,溪流密布,主要河流有黄河、洮河、大夏河、白龙江(统称“三河一江”),地表水254.1亿立方米。水量丰沛,落差又大,水能资源丰富,理论蕴藏量为361万千瓦,可供开发的装机容量为216万千瓦,75%可建大中型水电站。甘南地域辽阔,地下矿藏很多,共发现各种矿产地260处,其中能源矿产地56处,有色金属矿产地129处,非金属矿产地18处。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22种,其中大型12处,中型33处,小型27处。优势矿种有铀、泥炭、碑、铅、锌、铁、金以及水泥灰岩、铜、锑等,有较广阔的开发价值。自治州文物古迹星罗棋布,风土人情各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有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的拉卜楞寺,盛名藏区的古刹禅定寺及有“虎穴仙女”之称的郎木寺等100多处佛教寺院;有红军长征途经的天险腊子口、俄界会议遗址、新城苏维埃旧址等革命遗迹;有达力加山溶洞奇观、尕海湖候鸟自然保护区和移步换形的冶木峡及小桂林之称的则岔石林等许多优美的自然风景区;还有独具地方民族特色的宗教节日、民间歌会、赛马角力等群众性传统文化活动及人文景观,已开辟了兰州——拉卜楞寺——则岔石林一一尕海候鸟保护区——天险腊子口——九寨沟的黄金旅游线路和多处旅游观光景点,吸引着大批国内外游客,具有十分诱人的开发前景。甘南自古以来,是多民族繁衍生息的地方,先后有被称为羌、氐、戎的土著民族及从东北远徙陇上的吐谷浑以及来自西藏的吐蕃等民族居住。西汉之后,汉族开始迁入甘南,唐代之后西藏吐蕃族军人、部族东进州域,元、明以后,逐渐有回族迁入。在历史发展长河中,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开拓,创造了甘南的历史文明,推动着甘南的社会进步,并逐步建立了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但在共和国成立之前,甘南长期处于封建奴隶制社会,深受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经济文化落后,人民生活十分贫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决执行民族平等团结政策,民族关系和各少数民族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尽管在民族宗教工作上曾一度遭受严重挫折,但经过拨乱反正,使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了认真落实,并采取许多倾斜政策,扶持民族地区发展各项事业。民族区域自治的实施,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加强了各民族的团结,巩固和发展了平等互助、团结友爱的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极大地调动了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使甘南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得到迅速全面发展。
  甘南历史悠久。新石器时代在三河一江流域就有人类开发这块亘古荒原,自从中华民族有了文字,甲骨片上就已刻上了“羌”字。羌人部族众多,随着历史的进程,甘南的羌部逐渐建立自己的部落联盟或依附中原王朝,民族间的交流便逐渐频繁起来。秦时部分地方已属临洮管辖。西汉时,东部属陇西郡,北部属金城郡,设白石、羌道二县。隋时的临洮郡、枹罕郡、宕昌郡分别管辖今甘南的西北和东南部部分地区。唐朝初年废郡置州,甘南境内曾为洮州、芳州、迭州的全部和河州、宕州的部分,西北部属吐谷浑、吐蕃的范围。元代属宣政院管辖,吐蕃等处宣慰司统领。明代属陕西都司管辖,清乾隆时,州境大部属巩昌府,夏河由循化抚番厅管辖。1913年废府设道,临潭县属兰山道,西固县 (今舟曲县)属渭川道。1928年建立夏河县,改属甘肃管辖,1937年成立卓尼设治局。1949年9月至12月,临潭、卓尼、夏河、西固相继解放。1952年7月设立甘南藏区委员会,1953年10月甘南藏族自治区成立,1955年7月1日改为甘南藏族自治州。州府设在合作镇,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甘南这块沃土上曾不断涌现出一个个民族精英,他们组成一幅硕长的画卷,煌煌然展现在世人面前。早在先秦,羌人首领无弋爰剑就从中原学习掌握了农耕技术,其子孙们在他的率领下狩猎耕牧,曾为开发甘南做过开拓性贡献。唐时,今迭部一带的羌人首领拓跋赤辞率部内迁,其后代在甘、宁一带建起西夏王朝。宋代,吐蕃后裔唃厮啰崛起于今夏河县境的一公城,在甘青地区建立了自己的政权。临潭籍名将李晟,为挽救唐朝安史之乱后的危局,立下赫赫战功,曾被赐封西平王。其子李愬,为扫平藩镇割据残余势力,出奇兵雪夜平蔡,成为历代战事中的奇袭范例。明初,临潭藏族人侯显以他高超的外交才干,率舟师数下西洋,与东南亚诸国建立友好关系,并多次赴藏,加强了中央王朝与西藏地方的联系。与侯显同籍的班丹嘉措,是位名噪藏区的学者,他与当时藏传佛教各派均有联系,曾被永乐帝召见并留居京城,为推进明廷的民族政策颇多建树,被列为促进藏汉民族友好的“洗岷三杰”之首。时至清代,夏河甘加宗教学者阿旺宗哲因在夏河创建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名寺之一的拉卜楞寺而被尊为第一世嘉木样活佛。清代,仅甘南地区就有佛学造诣高深者十数人,他们曾分别登上格鲁派祖师宗喀巴的金狮子宝座,其中卓尼籍的阿旺楚臣等3人曾任西藏地方噶厦政府的摄政。清末,临潭回族人马启西历经磨难,创立了用本国文化发扬清真学理的伊斯兰西道堂教派,影响较大。有以诗名显于世的贡唐•贡曲乎丹贝仲美;有以创立安多藏戏而享盛名的琅仓•尕布藏乐和希嘉措以及以《安多政教史》一书而享誉域内的智观巴•贡去乎丹巴饶吉等。共和国建立后,各行各业更是英才辈出,有已辞世的爱国志士黄祥;有见义勇为而光荣牺牲的当代青年张文锋、韩志华;还有切自己皮,抽自己血,锯自身骨为牧民疗伤的好医生李贡、贾进禄等。被甘南各族人民称为“我们的好书记”的赵子康,是一位非甘南籍而令甘南人民永不忘怀的州委书记。他在甘南的十六个春秋,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本色,他的廉洁奉公、大公无私的高尚品德,为党为人民鞠躬尽瘁奉献毕生的革命精神,赢得了甘南各级干部和各族人民由衷的爱戴。
  甘南各族人民为争生存,一次次举起反抗斗争的旗帜。清道光二十六年 (1846年)四月,陕甘总督布彦泰派兵渡过黄河,进军黑错(今合作)四沟,搜索藏族首领昏卜刚究、素努脱巴等人,黑错地区藏族人民集中步骑1800余人奋起反抗,消灭清军官兵数十人。民国时的1925年4月,因不满马麟的血腥统治,拉卜楞藏族僧俗联络美武、双岔等部落,调动藏兵约1万余人,与马麟所率马步芳、马步青二十四营人马激战于甘加等地,给宁海军以沉重打击。1943年3月28日,甘南卓尼水磨川寺(今康多寺)活佛金巴加木措(俗称肋巴佛),带领藏、汉、回、土各族人民和僧侣,在临潭冶力关泉滩誓师起义,提出了反对国民党,接洽共产党,抗日反蒋和“为饥民而战”的口号,3月29日攻克临潭县政府,击毙国民党临潭县政府县长徐文英等。4月6日起义军到渭源峡城一带与临洮起义军王仲甲等会合,成立“西北各民族义勇军”。然后转战会川、岷县、宕昌、武都、康乐等地,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在甘肃的统治,谱写了一曲各族人民肝胆相照、团结协作、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浩然壮歌。
  1935年9月和1936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长征先后经过甘南的迭部、临潭、卓尼、玛曲等县。1935年9月11日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周恩来及党中央的带领下,长征到达迭部县达拉沟,9月12日党中央在俄界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发出了《为执行北上抗日告同志书》,9月17日攻克天险腊子口,为红军北上抗日打开了最后一道天险。1936年8月,红四方面军在朱德、徐向前率领下经过甘南,8月9日攻占腊子口,8月14日占领临潭县城(今新城乡),在此召开了著名的“洮州会议”,决定停止西渡,北上与中央红军会合。在临潭县组织发动群众成立了苏维埃政府。中国工农红军两次过甘南,尊重当地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纪律严明,给藏、汉、回各族人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象一道亮丽的曙光划破了漫漫长夜,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甘南文化灿烂,历史遗存丰富。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遗存——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以及辛店文化、寺洼文化遍布全州各地。有八角城、牛头城、丰迭城、迭州城、芳州城、磨沟遗址、锁儿头遗址、大族坪遗址和石家山、井坪墓群及唐李将军碑、丈地均粮碑等古城址、遗址、墓群和碑碣百余处,其中拉卜楞寺等19处分别被列为国家、省和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出土的大量文物中,有许多稀世珍品,特别以彩陶最为精美。甘南境内出土的马家窑文化双联罐和葫芦状人形罐造型古朴典雅,纹饰流畅,制作精美.属国宝级珍贵文物。我国四大名砚之一的洮砚,久负盛名,在构图、刀法、款式等方面自成一家,创出了独具特色的一整套雕刻技术,具有很高的艺术珍藏价值。甘南还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尤以藏族民间舞蹈、弹唱、唐卡(帛画)和油塑为最,是祖国艺术百花园中的绚丽瑰宝。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和各级政府的领导下,全州各族人民以极大地热情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使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但是,甘南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一五”时期发展较快,全州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582万元;“二五”时期由于受“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给国民经济带来了严重后果;1962年后,认真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把农牧业放在发展首位,工农业生产开始回升,1965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608万元;“三五”、“四五”时期,由于开展“文化大革命”,生产受到破坏,发展十分缓慢。1975年全州工农业总产值为8387.5万元。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纠正了 “左倾”错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调整农牧区生产关系和产业结构,转换企业经营机构,改革流通体制,扩大对外开放,理顺了经济工作思路,突出了发展重点,使国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1990年全州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5337万元,比1949年增长7.1倍,年均递增5.0%;社会总产值达到61322万元,比1980年增长187.5%,年均递增11.0%;国民收入37817万元,比1980年增长170.0%,年均递增10.4%。1980年至1990年的十多年,甘南政局稳定,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经济快速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是建州以来发展最好最快的历史时期。
  畜牧业是甘南的传统支柱产业。共和国成立前,牲畜疫病蔓延,自然灾害频繁,牧业生产极端落后,1949年全州各类牲畜存栏仅112.7万头(只)。共和国建立后,人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大力改善基本生产条件,坚持“以牧为主”的生产方针,实行了 “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和草场承包到户使用政策。及时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实行退农还牧、退耕种草,先后将夏河、碌曲、卓尼、迭部4县的34个乡、1145个自然村、27705户、15.16万人转为纯牧业区,使畜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达到65%。在经营管理上,走“发展总增,控制净增,加快周转,提高商品率”的发展路子,建立了牛羊肉、牛奶、畜种改良等商品生产基地,实现了自然型畜牧业经济向商品型畜牧业经济的转化。1990年,全州各类牲畜年末存栏281.32万头(只),总增率22.66%,出栏率25.10%,商品率17.10%,分别比1978年提高9.21、13.04和8.71个百分点。肉类总产量达到22087吨,牛奶45081.5吨,羊毛926.4吨。加强草原基础设施建设,开展了人畜饮水、治虫灭鼠、围栏种草、牧民建房、牲畜棚圈、防灾保畜基地和服务体系等配套建设,全州累计完成草原围栏45万亩,种草2.8万公顷,人工培育多年生牧草16万亩,建成抗灾保畜基地2万亩,饲料加工点82处,牲畜棚圈8万多平方米,推广活动羊圈2500多套。畜牧业连续8年获得丰收,扭转了 “三年一小灾,五年一大灾”的被动局面,走上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轨道。
  种植业生产稳步发展。建州以来,坚持不懈地开展以改土治水、兴修水利等为主要内容的农田基本建设,农业基本生产条件不断改善。改革旧的耕作方式,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改进和增加农机具,使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1990年,全州粮食产量达到8458.4万公斤,油料651.6万公斤,分别比1949年增加7464.17万公斤和552.52万公斤,增长7.5倍和5.58倍。主要作物有小麦、青棵、玉米、油菜、蚕豆、马铃薯等。扶贫开发初见成效。临潭、卓尼、舟曲3县以解决群众温饱为目标,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走科技扶贫的路子。累计投入扶贫资金5057.9万元,贫困面由1985年的64.19%下降到35.63%,贫困户从38584户减少到17700户,群众温饱问题有了很大缓解,一部分群众开始走上致富之路。
  甘南是甘肃省最大的天然林区和最大的木材生产基地,也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共和国成立之前,由于森林主要归部落、旗下、村庄、寺院等占有,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十分落后。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林业机构的健全,林业生产和森林保护逐步走上了规模化、规范化轨道。特别是1978年以来,自治州坚持以营林为主的方针,加强后备资源的培育和森林保护,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林业建设得到很快发展。全州现有国营林场34个,林业职工4500多人,累计生产商品材800余万立方米,上缴国家利税13亿元;累计人工造林1.3万公顷,四旁义务植树230万株,栽植经济果木1120公顷,年产花椒、果类189万公斤。
  水利电力事业的发展,为改善城乡人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建州30多年来,自治州充分利用丰富的水资源,投入大量资金,兴修了一大批水利电力工程。全州完成水利投资986.98万元,建成农田草原灌溉渠道工程348条,总长632.34公里,建成小型水库2座,提灌站27处,安装机泵31台、1.53万千瓦,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6.94万亩,保灌面积5.4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2.83万亩,扩大草原灌面积13.37万亩。修建各类人畜饮水工程510处,病区改水工程32处,解决了全州22万人和85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1954年甘南州建成第一座装机200千瓦的加吉拉小水电站,拉开了甘南水电建设的序幕,迅速掀起了水电建设热潮,全州共建成小水电站91处,装机26385千瓦,架设110千伏线路87公里,35千伏线路443.4公里,10千伏以下线路3400公里。建成变电所11座,容量20810千伏安,除迭部、舟曲两县外,其余5县均通了大电,全州有96.3%的乡、84.7%的村和70%的农牧户用上了电。
  民族工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共和国建立前,甘南没有任何工业,自治州成立后虽陆续建起了数十个小型工业企业,但始终未能改变落后局面。改革开放10年来,各级政府从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大力发展民族工业,建成了以畜产品加工业为龙头,以建材、木材加工、森工为骨干,包括电力、采矿、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在内的多门类、多成份的民族工业体系。全州现有工业企业244个,其中独立核算工业企业129个,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2440万元。1990年全州工业总产值达到13880万元,比1978年增长6倍,年均递增13.08%;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由19.5%提高到39.5%。畜产品加工业在全州工业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已形成3000吨冷藏、3000吨洗净毛、5000平方米地毯、1100吨奶粉、100吨肉类罐头、5万件皮革服装、10万双皮鞋等生产能力,有20多种工业产品畅销国内许多省市,一部分产品获部优、省优称号,有些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改变了单纯出售原料的状况,资源优势开始向商品优势转化。乡镇企业实行“多轮驱动、多轨运行”,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畜产品、矿产品、林产品加工业,并逐步向区域化方向引导,先后建立了夏河拉卜楞、王格尔塘两个畜产品和迭部电尕林产品加工小区。乡镇企业发展很快,年均以31.19%的速度增长,已成为全州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1990年全州乡镇企业达7314户,从业人员17661人,完成产值8392.4万元,实现总收入8351万元。
  甘南曾是唐蕃古道之河南道,是四大茶马司之一,商业贸易活动历史悠久。以茶易马,以马换茶的“茶马互市”,带动了内地与藏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藏区的经济发展。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民族贸易的发展,投入大量资金兴办国营商业、供销和粮食网点,并在商品供应、利润留成、民族特需品价格方面实行照顾。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流通体制,发展商品贸易,特别在交通沿线和城镇大力发展集市贸易,鼓励农牧民进城从事第三产业,搞活了城乡流通。1990年全州共有全民所有制商业机构476个,供销网点392个,其它集体所有制商业机构110个,个体商业户3168户,实现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1172万元。对外贸易不断扩大,外贸出口总额达1010万元,比1980年增长132.68%,年均递增15.57%。
  交通运输、邮电通讯事业发展很快。共和国成立前,自治州仅有1条岷县到夏河的公路,而且时断时通,交通运输主要依靠人背畜驮。自治州成立后,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并采取“民建公助”、“民工建勤”等办法,加快了公路建设。到1990年,全州形成了以国省道为骨干,县乡公路为脉络,林区公路为辅助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公路通车里程3500多公里,在108个乡镇中,有107个乡镇通了公路,有46%的乡通了班车。全州有各种车辆3988辆,年客运量达到143.2万人次,旅客周转量12252.92万人公里,货运量32.75万吨,货物周转量7260.49万吨公里。兰郎公路、徐合公路纵贯南北,两阿公路横穿东西,还有与省国道相联接的四通八达的县乡公路,极大地促进了甘南经济建设。1990年底,全州有邮电机构58个,长途电话线路总长499杆公里、1503对公里,电话交换机容量达2760门,全州电话普及率每百人0.42部。州府合作及夏河、舟曲、迭部等县实现了市话自动化,极大地改善了通讯状况,促进了信息交流。全州邮路长度达到1842公里,农牧区乡镇和行政村通邮率达到100%和38.8%。1990年全州邮电业务总量261.44万元,邮电通讯业务收入323.08万元。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有了显著进步。科技工作立足于本地优势资源的开发,围绕经济建设开展科技攻关和科技推广。建立科技机构7个,州县乡三级服务机构152个,各类学(协)会40个,拥有各类知识分子10415人,其中少数民族4229人。获各种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6954人,其中已聘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27人,中级1488人,初级5053人。建州以来,全州共完成科技攻关项目、“星火计划”项目以及应用科学、软科学等项目197项,其中获得国家有关部委及省级奖励的21项,获得州、厅级奖励的93项。同时,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推广地膜覆盖、间作套种、畜种改良、防疫灭病等适用技术,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教育事业树立和强化以教育为本的战略思想,重视和发展民族教育,创办了寄宿制学校,开展“双语”教学。调整教育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形成了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教学体系。1990年底,全州有各级各类学校743所,在校学生69931名,其中藏族学生31360名。与1953年相比,学校增长了5.6倍,在校学生增长了8.4倍。适龄儿童入学率77.25%,教职工队伍发展到4640人。建州之初,政府派遣文艺服务队到甘南巡回放映电影,演出戏剧、歌舞等,之后相继在州内建起了文化设施及文艺团体。到1990年,全州已有表演团体7个,群众艺术馆、博物馆、文化馆(站)46个,图书馆6个,影剧院8座,基层放映队98个。创办有分别用藏、汉文刊印《达赛尔》、《格桑花》两个文艺期刊,用藏汉两文编辑的《甘南报》,报纸发行量不断增加。各县都建立了广播站,州广播电台用藏汉两种语言播音。全州有电视差转台33座,地面卫星接收站94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52.2%。医疗网络不断健全,医疗队伍壮大,医疗水平逐步提高。1990年底,全州有医疗卫生机构192个,床位1072张,卫生技术人员1880人,其中医生1192人,群众就医难的问题得到明显改善。藏医药事业取得显著成就,全州有藏医院5所,藏医门诊24处,藏医研究所1个,藏医药人员208人。甘南卫生学校还专门设有藏医药和藏医护士班,甘肃省中医学院在甘南设立了藏医系,培养了一批藏医药专门人才。藏医药研究取得成绩,已研制成功各类藏药300余种,生产使用270余种,成药《洁白丸》获部级奖励。妇幼保健工作得到重视,县、乡、村三级保健网络初具规模,儿童计划免疫四苗覆盖率达96.9%,处于全国先进水平。爱国卫生运动持续开展,防疫灭病成效显著,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性病、麻疯病等传染病和甲状腺肿、克汀病、大骨节病等地方病,经过30多年的防治,有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有的达到国家规定控制标准,天花、霍乱已经绝迹,城乡人民健康水平有很大提高。认真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坚持从自治州实际出发,制定颁布了《甘南藏族自治州计划生育实施办法》,实行了“一、二、三”生育政策,人口出生率由1973年的40.17%。下降到24.02%。,自然增长率由29.14%。下降到16.67%。。体育运动广泛开展,体育竞技水平有所提高。全州有各类体育场地552个,业余体校8所,省级传统体育项目学校6所。自1978年以来,全州有1064名运动员参加了省级比赛,16名运动员代表甘肃省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1984年州体校投掷运动员郑凤霞在全国田径分区赛上为自治州夺得第1枚金牌,运动员马建文曾代表国家田径队参加中日对抗赛,获2枚金牌。在1985年、1989年的两届全省民运会上,甘南代表队共获得金牌14枚、银牌17枚、铜牌13枚。
  随着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增加,市镇建设加快,人民生活不断改善。1990年全州财政收入达到2835.9万元,比1953年的33.2万元增长84.4倍,财政支出13514.5万元,增长41.6倍。金融事业迅速发展。全州有各类金融机构215个,金融职工1443人。199。年银行各项存款30820万元,其中城镇储蓄14172万元,农牧民个人存款2222万元;各项贷款余额27077万元。建州之初,甘南只有夏河、临潭、舟曲、卓尼4个陈旧、杂乱、狭窄的县城。1955年在合作草滩上开工兴建的自治州首府,经过30多年的建设,城区面积已达6.27平方公里,各类建筑面积达84.14万平方米,城区街道总长21.5公里,园林绿化面积24.93公顷。新建了玛曲、碌曲、迭部3个县城,改造扩建了4个旧县城,市镇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生活逐步改善,1990年城镇职工年货币工资人均达到2611元,比1978年的606元增长4.31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56元,比1978年的75元增长4.75倍。随着经济收入的增加,收音机、录音机、电视机等家用电器及其它髙档消费品进入了千家万户。
  建州以来,甘南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艰苦奋斗,取得了辉煌的建设成就,为振兴甘南打下了坚实基础。现在全州各族人民正沿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正确路线,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建设团结、繁荣、文明的社会主义新甘南而努力奋斗。

知识出处

甘南州志

《甘南州志》

出版者:民族出版社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依据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实事求是地记述自治州自然、社会历史和现状。

阅读

相关地名

甘南藏族自治州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