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冢: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居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之首。他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奠基人和中华五千年古老文明的开拓者,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历来受到人们的尊崇。
传说,黄帝在位百年,活了110多岁,死于荆山(今河南省灵宝县),葬于桥山。《史记 ·五帝本纪》载:“黄帝崩,葬桥山。”桥山,目前已知的有河北省涿鹿县矾山镇桥山、陕西省黄陵县北桥山(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陕西北部五龙山桥山、河南省灵宝县荆山、甘肃省子午桥山、北京桥山等处。黄崇岳著、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9月版《黄帝、尧、舜和大禹的传说》一书中说:“黄帝陵简称黄陵,在陕西、甘肃、河北、河南各有一座。”关于正宁县五顷塬乡桥山黄帝冢,史书早有记载。正宁县在古代先后被称为阳周县、罗川县、真宁县。最早记载黄帝冢在正宁县境的史书,是成书于东汉(25—220)时期,由班固编撰的《汉书》。该书《地理志》在“上郡阳周”条目下注为:“桥山在南,有黄帝冢。莽曰上陵畤。”随后成书于北魏天宝五年(554)、由魏收录编撰的《魏书》在《地形志 ·二下 ·第七》中说:“阳周,前汉属上郡,后汉、晋罢,后复属。有桥山、黄帝冢、泥阳城、高平城、秋水。”《隋书》曰:“罗川,旧曰阳周,开皇中改焉。又西魏置显州,后周废。有桥山。”《旧唐书》曰:“真宁,隋罗川县。天宝元年,改为真宁。”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更是直接说道:“《括地志》云‘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清史稿》载:“正宁,本真宁,乾隆初(编者注,实为雍正初)更名。”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庆阳府志》卷十七《陵墓》中说:“在(真宁)县城东子午山傍有黄帝陵。”明时,“桥山陵寝”为正宁古 “八景 ”之一。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正宁县志 ·地理志》也记载:“桥山,在县(即县治所在地,即罗川)东七十里,与中部县(即今黄陵县)连界,黄帝葬衣冠于此。”民国《正宁县志》载:“黄帝葬衣冠处,在县(罗川)东南湫头镇东北西头村(时属湫头镇)之桥山,当谷一峰耸起,草木葱蔚,上有荒冢,旁立一碑,镌字曰 ‘黄帝葬衣冠处’。考《史记》:‘汉武帝北巡朔方,还祭黄帝于桥山。帝曰:吾闻黄帝不死,有冢,何也?或对曰:帝骑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于此!’”明代以来,真宁人景清、庆阳人李梦阳以及强晟等人,都有与“桥山”或“黄帝冢”有关的诗作传世,如景清《题真宁县境》诗中就有“桥山唯有灵湫在,万代穹碑焕典章”;强晟的《桥山》诗中更有“轩辕何事厌尘寰,自昔乘龙去未还”及“争知仙驾游何处,犹说衣冠葬此山”等诗句。1993年,庆阳师范专科学校(今陇东学院)教授张耀民经多次实地考察,确认本县五顷塬乡境内二顷塬村与五顷塬村结合处的一东北指西南向的高大土堆,即为黄帝古冢遗址。并在《甘肃社会科学》(1994年第1期)、《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3年第5期)、《庆阳师专学报》(1994年第2期)等刊物发表《黄帝冢原址实地考察记》、《黄帝冢原址考一、二、三论》等论文4篇,由此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闻媒体纷纷予以报道。终于确认了黄帝冢正宁说的合理、权威地位。
黄帝冢在正宁县五顷塬乡二顷塬村与五顷塬村的结合处。该冢南边有一东西故道,西、北、东三面皆为深谷,冢东、西两谷水皆流向东北谷而西去。现S303道(正宁至陕西铜川公路)绕冢西、北、东三面冢腰与冢南的东西向故道相接,经土岘子而东去。此冢三面临谷,一峰耸起,甚为壮观。如以现行公路为冢底,到冢顶部高约40米至60米。现绕冢周修水平梯田18阶,每阶高1米至3米,阶面宽2米至4米不等,上有已可结果的核桃树近千棵。冢顶部呈南北长约70米。东西宽约30米的椭圆形状,面积约1500平方米~1800平方米(2亩半多)。从土层形成看,动土层至少在40米以上。从冢三面临谷、水土流失情况看,原冢是相当大的。冢南、西、西北为现二顷塬村、龙头村属地,冢东为五顷塬村属地。冢北、东北为龙咀子村(系一东西向的长梁,形似龙)属地。东北向则与乔家塬村、党家塬村相望。据五顷塬村两位郭姓老人所谈,此地传说原只有5户人家,且是5个姓氏,故称“五姓塬”,后来叫转音,成了“五顷塬”,“二姓塬”也叫成了“二顷塬”,使人误解这里地盘很小(注:二姓或五姓,正应陵户之数。历代对守陵户都是有定制的)。问及“古冢”,这里的老人说:这个古冢据上辈传下来叫 “仙人坟 ,”又叫“仙人穴”,不知修于何年何月,也不知是谁的坟。原先坟上长满又高又大的松树,说有神灵,无人敢动。因上面长满松树,原也叫“松树圪塔”。周围再没有这么大、这么高、这么老的坟了。现上面松树已砍伐殆尽。前多年才在上面修了梯田,栽了核桃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