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毽子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正宁文史资料选辑》
唯一号: 290734020220000571
专题名称: 踢毽子
文件路径: 2907/01/object/PDF/290710020220000007/001
起始页: 0358.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毽子是一种用脚踢的玩具,起源于唐代。此后在全国各地流行,也是正宁县民间最受欢迎的体育游戏之一。毽子是用山羊毛、狗尾毛或雄鸡毛栽扎而成的。它用铜钱、铁板作底座,毛置钱孔之中,用木楔或骨签楔紧,或以鸡翎毛筒栽扎,上插公鸡彩色颈毛数根。毽子大小不等,一般高约2~3寸;利用底座重毛轻空气浮力和惯性原理,能充分发挥高、飘、稳性能及游戏技巧。 游戏方法各地大致相同。即单人、双人或多人分组进行。先用一只脚悬空“晓”头,排出次序后,按议定内容单腿踢满50~200双,然后再做“套”。“套”路有:单腿踢、双脚踢、侧蹬踢、身后踢、蒙眼踢等高难动作;踢时还有“顶、溅、连、里、外、一踢、一别(蹦跳之意)”之口诀。

知识出处

正宁文史资料选辑

《正宁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设置故土沧桑、文物遗址、峥嵘岁月、人物春秋、古迹史考、遗文摭拾、乡物奇葩、案例写真、乡情民俗、奇闻轶事等栏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