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殓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唯一号: 290734020220000446
专题名称: 盛殓
文件路径: 2907/01/object/PDF/2907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541.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人死后3日内,若无特殊原因,就要把穿戴好的尸体抬进棺材里,俗叫 “盛殓 ”或 “入殓 ”。“盛殓 ”时全体孝子参加,亲邻帮忙,还须有娘、舅家人在场,或得到他们的允许,并由本族年长者主持,否则不能 “盛殓 ”。尸体入棺,要稳正尸位,整饰尸相,下铺红褥子,上盖红被单,也取后辈红红火火之意。尸体与棺壁间,紧插用纸包裹的松柏锯末、叶末或草木灰,以作固定,防止晃动。安排就绪,方可盖棺,俗叫 “合龙口 ”。如果 “盛殓 ”时,娘、舅家人未到,奔丧亲人未至,“龙口 ”就不能合,棺盖留个缝隙,等他们看了遗体后,才能 “合龙口 ”。龙口合了就不能再揭开。“入殓 ”捧头、起灵摔 “纸盆 ”、出殡领头 “扯纤 ”,以至祭奠抱 “牌位 ”、烧纸、酹酒,都是长子的事。只要长子在,任何人不能代替。死者 “入殓 ”后,孝子磕头烧纸,痛哭举哀。接着,请人书写 “铭旌 ”,俗叫 “主旌 ”,就是在长2.3米、宽0.8米的红绸或红布上,写出死者姓氏、名讳、评语等。生前有官职的还要在姓氏前加官衔,评语叫 “公评 ”,无官职的评语叫 “乡评 ”,女的评语叫 “闺评 ”。下款还要把书写人的官衔或学衔写上,其姓名另用红布或红纸写好贴上。“主旌 ’最好是请当地名人领衔书写,写罢丧主必须恭谢。下葬时,取掉 “主旌 ’题写者姓名,将其展盖于柩上。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