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唯一号: 290734020220000410
专题名称: 坐月子
文件路径: 2907/01/object/PDF/2907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526.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即产妇卧床静养。“坐月子 ”讲究坐在自己家里。从 “坐月子 ”的首日开始,产房门楣上就挂上罗圈和红布条,作为标志,一方面祛凶避邪,另一方面忌孕妇父辈、生人入内。生子当天或第3天,由产妇的丈夫带上点心、馍馍之类的礼品,生男捉只公鸡,生女捉只母鸡,前往岳父家报喜,岳父家人一见鸡,就知生的是男是女。在生子3天内,产妇娘家母亲及 “家门父子 ”眷属带鸡蛋、红糖、婴儿衣物前去探望,并协理产后事宜。现采用捎口信或电话报喜,捉鸡之俗已废。生子3天后,请 “收生婆 ”“落脐灸掐 ”,用花椒、艾叶水彻底擦洗,以消毒驱疫,即 “洗三 ”。男孩落地一日内不屙不尿,有人在娃娃 “牛牛 ”上套葱叶,若是女孩则在丹田艾灸,以有效通便。产妇3日不下炕,10日不出门。产房多闭门塞窗,注意防风;产妇多着棉衣,戴上帽子,或包头巾,即使五黄六月,也要穿薄棉衣,以免风吹着凉,造成终生痼疾。产妇 “坐月子 ”时,忌做针线活,忌凉水洗涤,忌夫妻同居。产妇 “坐月子 ”的饮食,一般1日3餐或4餐,多为烙馍、米汤、稀面条,宜清淡,忌咸辣。现代人讲究饮食搭配,追求营养补充。孩子出生40天需 “挪窝子 ”,去舅家住几天。往返时颈上要戴一个红头绳系着的馍馍,叫作 “带奶 ”;来去若穿过十字路口时,要拾块瓦砾或土块带上,叫作 “拾奶 ”。有的人家生男孩后,到多家讨要碎布块,缝缀成衣服给婴儿穿,叫作 “百家衣 ”。有的婴儿夜哭不止,家人便请人写 “夜哭单 ”,贴在行人来往处,文曰:“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