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卫生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唯一号: 290734020220000281
专题名称: 生活饮用水卫生
文件路径: 2907/01/object/PDF/2907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376.pdf
专题类型: 其他

专题描述

1965年3月至4月,对全县水源进行普查,查明有水井1332眼、水泉446个、河渠30余条、窖49口。在山河采取50个水样,进行水温、混浊度等14项水质检验与分析,对已污染的井、泉进行消毒与管理。1970年代,主要抓修建水井、水窖、水泉,提倡人畜分饮。1980年代,对水质水源进行调查检验。到1980年底,国家投入635000元,社队自筹资金36388元,打成塬面机井201眼,完成改水工程34处,病区受益人口16621人。另有三联泵 “小高抽 ”31处。约占全县总人口45%以上的人吃上清洁卫生水。1984年,普查水质水源,确定三嘉乡后坡村、湫头乡湫西村、永和乡马村村、西坡乡东新庄村、山河镇东西关村、永正乡庙沟村、榆林子镇党家4组、宫河镇南堡子6组、罗川乡枣林组、周家乡桌子头村10处为代表性水源。查明氨氮污染超标46.34%,亚硝酸盐氮超标48.76%,硝酸盐氮超标3.65%,耗氧量超标3.65%,大肠菌群超标68.29%。次年,对集中式供水地区的水源采用漂白粉消毒。1993年2月,山河上水工程竣工,建成500立方米蓄水池3个,100立方米蓄水池1个,县城和山河、西坡两个乡(镇)生产、生活用水卫生质量得到改善。1997、1998年,采样检测县城集中式供水点两处和12个乡(镇)部分集中式供水点水质4次56份,均合格。并体检21名从业人员,未查出 “五病 ”(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人员。至1998年底,全县建成小电井7600眼,集雨蓄水窖34200口,12.48万人和2.36万头家畜的饮水问题得到解决。2002年4月,县政府制定下发《县城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办法》。2002至2006年,全县累计落实改水资金2865万元,建成机井、小电井、水窖等各种水利设施4750多眼(处),改水受益人口18.12万人,县城、农村自来水入户率分别为100%、13.2%,80%的干部群众用上清洁卫生水。2003年,对县城自来水总公司和12个乡(镇)部分集中式供水点的16名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体检、办证,培训、体检、办证率各100%;水质监测4次,共采样52份,合格率100%;二次供水采样10份,合格率100%。2004年4月,对25所学校、14所托幼机构水源管理进行专项检查,对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12所单位提出整改措施。2006年,全县9户供水单位的10名从业人员培训体检率及办证率均为100%;检测水质4次,采样38份,合格率100%。并指导2户桶装纯净水生产企业按照量化分级程序予以改进。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