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县土井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唯一号: 290734020220000133
专题名称: 正宁县土井
文件路径: 2907/01/object/PDF/2907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415.pdf
专题类型: 气候、水文

专题描述

清宣统元年(1909),知县谢祖植调查,全县有水井521眼。民国时期,由于生产落后,塬面每个自然村仅有一二口土井,作为生活水源,全村人轮流用辘轳提水,1天1口井轮班提水,可提40担~50担(1立方米~1.7立方米)。新中国建立后,农业合作社时期,由各村组织人力,集体打井。1959年,在无地下水资源资料的情况下,全县盲目在塬区开展打土井运动,共打土井1480多眼,井深一般20丈左右,其中大部分井未出水,有的虽有少量水,但因无提水设备,仍无实用价值。1980年后,群众联户或单户出资打井。 1983至1987年,国家为新打土井每眼补助150元~300元,全县新打土井2400眼。塬上土井一般深60米~110米,川区井深5米~20米,最深土井在子午岭林缘地带,约110米。 1990年代中期后,大部分土井保留在川区及塬面咀梢,并分批配套潜水泵,后逐步被小电井取代,过去的井匠基本歇业。2006年底,全县仍使用的土井有1055眼。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