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县水窖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唯一号: 290734020220000130
专题名称: 正宁县水窖
文件路径: 2907/01/object/PDF/290710020220000002/001
起始页: 0414.pdf
专题类型: 气候、水文

专题描述

过去,由于地下水埋藏深,打井困难,为解决吃水困难,群众利用打麦场、庭院、道路等作为集流场,打窖收集雨水,一般1户两眼水窖(每眼容积约20立方米),1眼取用水,1眼收集雨水,交互使用。周家乡燕家村一带100多年前的水窖仍在使用。 水窖建在有集流条件、土质坚硬、地下水位较低、取水方便的地方,一般深7米,其中井洞1.5米,伞把子2米,水瓮3.5米~4米,直径约3米,窖底部为半球形,直径2米左右,填红胶泥防水层0.2米厚。窖壁为红胶土过筛后,经加水,反复摔打、踩踏、揉搓,堆放2天后,摔打成泥条(直径15厘米,长60厘米)及泥饼(直径30厘米,厚6厘米),在水窖壁打直径15厘米、深约30厘米、间距30厘米、成梅花形布置的孔,将泥条塞入孔,在孔与孔中间部分贴上泥饼,以木锤轻砸泥条表面,使入孔与泥饼结合,形成厚约5厘米的防水层。一般窖钉钉好后,每天轻锤打一遍,经约7天的反复锤打,窖即钉成。在窖口中心架石磴槽1个,以防冲毁窖筒,胶泥窖在雨季需加强管理,在水收集至正常水位后,即予封口。 1989年,有水窖123眼。1995年大旱,县直各单位、职工为雨水集流工程捐款,在周家乡燕家、桌子头试点,打窖260眼,当年在全县打水窖1500眼。1996至2000年,在“121雨水集流工程 (每户建100平方米左右的集流场、建两眼水窖、发展1处以上庭院经济)、干旱地区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上,国家为每眼水窖补助200元,群众集资投劳,打窖蓄水,当年共有水窖46282眼。2001年,新打水窖402眼。2006年底,水窖总数达59992眼。水窖形式也由开始的胶泥窖发展到瓶式水泥抹面窖、砖砌圆形窖等,配套砼井盖、引水PE管、沉淀池、拦污栅、闸板,容积由20立方米到50立方米,水窖也由家庭院落修建到田间地头,作为果园、日光温室的补灌水源。水窖提水工艺由开始的人工提吊发展到安装简易手压泵,配套潜水泵。目前,农村水窖很少作为人饮水源,主要用于补灌、畜饮;街道、机关、居民院落修建的集雨蓄水窖,作绿化、清洒用。2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