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县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组织进行旧庄基开发工作。由于历史原因,亘古以来,人们居住、生活在靠塬边或山坡上挖掘的不同式样的沉降式窑洞里,占地面积相当大,老宅基地多在三到五亩,有的甚至更多。自民国建立以后,只有少数富户盖起了房厦,而绝大多数人还住在窑洞里。建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住房厦的人日渐增多,但毕竟户数很少;到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正宁人普遍弃掉土窑洞,在塬面上盖起新瓦房或楼房,这样就腾出大量的老旧庄基地和废弃的胡同。据正宁县土地管理部门1992年12月统计,全县农村约有废旧庄基2.87万院,连同附属用地包括在内,占地面积7.63万亩,占全县总耕地的17.5%。这是一笔巨大的可以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潜在土地资源优势。自1988年县土地管理部门成立以来,各级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采取政策引导、多方筹资、典型引路等多种途径,大力进行专项开发与整治。1988年,正宁县结合清理非农业用地,平毁旧宅基745院,还田786.1亩。从1990年起,县政府将土地复垦列入全县国民经济计划序列,年初确定年度开发任务,下达各乡镇,作为一项必保指标,要求其组织落实,年终予以考核奖惩。在实施过程中,建立 “四统一 ”(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统一建设)、“四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统一连片与分散治理相结合,建房与发展种植业相结合,民建与公助相结合)的工作机制。1990年,县上下达复垦任务400亩,当年实际复垦旧庄基414院、窑洞1,274孔,完成复垦面积700亩,占任务的175%。1991年,县上下达复垦任务500亩,当年实际复垦旧庄基983院、窑洞1,966孔,完成复垦面积1,320亩,占任务的264%1990~1992年,宫河镇党委、政府在其所辖的宫河、雷村、东山头3个行政村连续平毁旧庄基458院、窑洞376孔,移动土方43.8万方,复垦出土地687亩。他们在新开发的土地上,当年种植冬小麦,成为庆阳地区开展复垦旧宅还田工程的第一个乡镇。1990~1992年,全县共复垦旧庄基2780院、窑洞8650孔,复垦耕地3,570亩。在这些复垦的土地上,用于种植农作物的2,000亩,亩产500斤,共产粮100万斤,共收入40万元;种植烤烟等经济作物的1,300亩,亩均产值400元,共收入52万元;栽植果树270亩,3年后均挂果。1993年,全县复垦旧庄基680院,复垦耕地820亩,占地区下达任务680亩的120%。当年,正宁县政府被省政府评为 “全省土地管理先进县”。1994年,正宁县政府被庆阳地区行署评为 ‘全区土地开发先进县”,永正乡被评为 “土地开发利用先进乡 ”。1999年,宫河镇政府集中力量,以机械作业为主,会战40多天,对东山头村500亩旧宅基占地进行复垦,共平毁旧宅基142院,填窑洞331孔,累计投劳2.1万个,总投资40多万元,开发整理耕地320亩。经过培肥地力,增加科技含量,当年建成日光温室14个,种植粮食、经济作物60亩。次年5月,该镇又在东里村通过机械挖填、人工平整的办法,平毁旧宅基123院,填窑洞306孔,复垦出耕地175亩。2000年,榆林子镇政府筹措资金48万元,采取机械、人力相结合的办法,对文乐村2个村民小组的76院、165孔窑洞进行复垦,至年底,复垦新增耕地400亩。2002年8月15日,县国土资源局报告称:“从1990年开始,正宁县累计开发废弃地6,000多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