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长春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唯一号: 290730020220000028
人物姓名: 李长春
文件路径: 2907/01/object/PDF/2907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579.pdf
出生年: 1903年
卒年: 1958年
籍贯: 永正乡上官庄

传略

永正乡上官庄人。生于雇农之家,10多岁就跟随父兄给地主扛长工、打短工。后来,在亲戚帮助下,全家迁至页家头村居住。民国22年(1933)初,李长春瞒着父母兄弟,只身来到湫头,参加红二十六军,走上革命道路。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红二团某连任班长。3月,赵世坤民团20余人驻扎在头王郎坡土寨子,凭借险要地势同红军对抗。红二团派李长春等10多名战士,化装成 “土匪 ”,假装抢了湫头镇中药铺周大海家中的财产,让周大海向赵世坤民团报告。赵世坤闻讯率部追击,被红军诱至石炭沟口伏击圈内,一举全歼。6月,红二团南下渭华失败,部队被打散,撤退中,李长春失足落崖,历尽艰辛,化装出山,回到家中,因骨折严重,行走不便,再未回部队。后从事党的地方工作,继续坚持革命活动。他和曾在这一带活动的早期党员范勤发、李彦清取得联系,分头走亲访友,秘密串连,物色培养积极分子,23年(1934),中共上官庄支部成立,长春任支部书记。到24年(1935),活动范围扩大到聂家店、崖窑、东龙头、白草洼等10多个村庄,发展党员20多名。25年(1936),国民党东北军一部驻宫河南庄一带。一天,十四五个骑兵从宫河赶往永正,在蒙家洼和东龙头催收粮草。李长春得知消息后,召开支部会议研究,一方面派人与新正三支队联系,一方面部署力量设伏,然后派人将敌兵诱至一农家院内设宴款待。酒至半酣,长春使人将这家崖背上的柴草垛点着,连推带撒,抛向院内。正在大吃大喝的敌兵忽见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又听枪声、呐喊声从四周而起,呆如木鸡,乖乖就擒。长春等人缴获战马11匹,步枪7支。国共合作后,李长春所在的新正五区划归正宁县管辖。从此,他领导的上官庄党支部的革命活动被迫转入地下。28年(1939),李长春被国民党永正镇公所抓去。镇长李白林采用 “压杠子 ”、坐 “老虎凳 ”等各种酷刑,逼他供出中共地下党员的名单及活动情况,并引诱他自首。但李长春大义凛然,不供一词,李白林未抓到任何证据,只好把他放回。由于遭到严刑拷打,长春身体终生残废。但长春身残志坚,把自己的家当作联络点和指挥中心,继续领导中共地下支部坚持革命活动。他多次派党员荔步玉等人以卖牲口、赶集为掩护,到底庙一带向县、区党组织请示汇报工作,受到赞扬。34年(1945),长春奉上级指示,将8名党员分别打进国民党的各级军政机关,其中任自卫队长、保长、甲长、参议员、代表的各1人。这些人随时了解和掌握顽军动向,迅速传送情报。同时,争取中间分子,分化瓦解顽固派,有效地保护了群众利益。36年(1947),在宁县九岘西洼战斗中,国民党正宁县自卫队抢去关中分区 “八一剧团 ”的戏箱,办起国民党正宁县剧团。10月的一天,该剧团到永正镇唱戏,李长春领导上官庄党支部与一区区干部配合,趁晚上戏毕人散之际,一拥而上,夺回全部箱具,连夜送回湫头镇。新中国建立后,李长春任中共永正区委副书记。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

相关专题

副书记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