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清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唯一号: 290730020220000006
人物姓名: 景清
文件路径: 2907/01/object/PDF/2907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562.pdf
卒年: 1402年
民族: 明辛庄里寨子村

传略

景清(?一1402)明辛庄里寨子村(今山河镇寨子村)人。清少年聪敏异常,读书过目成诵。就读国子监时,求览同窗学生家传秘书,生不欲借,再三恳求,言约次晨即还。翌晨,生向清索书,清谎言此书原为己有。生诉于老师,清当老师之面背诵全书,只字不漏,而生却不能说一句。于是老师判书归清。此时,清实言相告是嬉戏而已,随即将书还生,老师叹其才。洪武二十七年(1394)进士及第,名居榜眼,为科举时期甘肃省士子所考最好名次。清性耿介尚大节,刚直不阿。先以榜眼授编修,后授监察御史、右都御史。三十年(1397)春,太祖召见,命署左都御史。曾弹劾欧阳附马都尉,被谪官。又因奏疏字误,怀印更改,被给事中弹劾下狱。释放,奉诏巡察川、陕私茶,升为金华知府。惠帝建文初,任北平参议,晋升御史大夫。此间,惠帝削藩,燕王朱棣公开反叛,以 “清君侧 ”为名,率军南下,号称 “靖难 ”。景清表面追随燕王,暗地联络齐泰、练子宁、黄子澄、方孝孺等人,起誓结盟,讨伐叛逆,力保惠帝。靖难之役,历时4年,景清曾奉诏督兵白沟河。与燕王作战中,景清挺马直赴燕王,因马跌倒,燕王得以脱逃。建文四年(1402),燕军渡过长江,攻陷应天(南京)城,惠帝下落不明,朝臣死者甚众。燕王即位,为明成祖,齐泰、练子宁、方孝孺、铁铉、卓敬等同殉国难,唯景清幸免,还归旧任。他受命不辞,委蛇朝右,有人从旁窃笑,说清言不顾行,偷生怕死,他毫不为意。以权宜之计,委曲求全,等待时机,以图报复。迁延至两月余,钦天监奏称 “异星告变,光芒甚赤,急犯帝座 ”,成祖故疑清。八月,一日早朝,各官常服,独景清绯衣而入。成祖见状,即起疑心。朝毕,景清忽奋跃上前,势将犯驾,成祖命左右拿下搜身,从袖中得一藏刀,责问他意欲何为。清慨然喝斥:“吾为故主报仇耳,可惜不能成事!”成祖大怒,即命打牙割舌,清血喷御案皇衣,谩骂至死,骨肉被磔,悬皮长安门。并户灭九族,株累甚众,故里被焚,村落为墟,谓之 “瓜蔓抄 ”。 景清死后,成祖加重真宁县赋税,直至清康熙年间(1662—1722)方减轻。成祖二十二年(1424)十二月,明仁宗 “宥建文诸臣外亲全家戍边者 ”,景清被平反。宣宗宣德年间(1426—1435),诏天下纂修实录,真宁县儒学教谕王正考据景清事迹,呈文申请祭祀,宣宗追谥 “忠烈 ”。后,明孝宗赠谥 “忠敏 ”。其时,全国各地多建 “景公祠 ”,罗川城也建有 “景公祠 ”、“榜眼坊 ”、“甘节庙 ”,山河城东里余有 “明左佥都御史景清墓 ”。今故里 “都御史景清讲书台 ”等遗址尚存。《明史》有传,赞其 “抱谋国之忠,而乏制胜之策。然其忠愤激发,视刀锯鼎镬甘之如饴,百世之下,凛凛犹有生气。是岂泄然不恤国事而以一死自谢者所可同日道哉!由是观之,固未可以成败之常见论也 ”。清史学家查继佐曰:“绯衣进刃,与荆轲献图绕柱俱厉,惜皆不成。而苍凉报国之意,千载并见。”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