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县的节日民俗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868
颗粒名称: 正宁县的节日民俗文化
分类号: K892.24
页数: 13
页码: 344-356
摘要: 正宁县是一块古老而又神奇的黄土地。生活在这里的劳动人民,历代相因,约定俗成地形成了一整套传统节日。
关键词: 正宁县 节日民俗 民俗文化

内容

正宁县是一块古老而又神奇的黄土地。生活在这里的劳动人民,历代相因,约定俗成地形成了一整套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既反映了人们生活、服饰、饮食、娱乐、禁忌等风俗习惯,又显示着地域性的文化意识特点,具有鲜明的民俗文化表征。建国之后,历经多次政治运动的冲击和解放思想、移风易俗活动的开展,一些陈规陋习已被新风所代替,但由于民俗文化有其因循性和习惯性,不是一下子就更替得了的,其基本内容还在民间被恪守着,承传着。这其中有些是健康的、优美的,有些则是落后的、迷信的。笔者生于斯、长于斯、耳濡目染,悉然于胸,现整理出来,作为活的资料存留。
  春节。关于春节的由来,据说已有四千年的历史。相传尧舜时人们就有祈祝新年的习俗。后来,传说一个叫“年”的魔怪,凶残无比,它每在冬末春初就出来一次,残害人畜,毁坏田园。因此,人们每到腊月三十就熄灯灭火,屏息躲灾。有一次,这个怪物乘风在夜里出来作恶,它到了一家,恰巧这家人穷得没有棉被御寒,就点了一堆竹子取暖。“年”到这家门口时,这家孩子把一个铜盆碰落地下“当啷”一声,把“年”吓了一跳,接着燃烧的竹子就“啪”地一声爆响,把“年”吓得调头就逃奔。这一传开,人们就用敲锣燃放爆竹来驱邪灭灾。
  说春节,其实应该从腊八说起,民谚说:“一过腊八,铿铿锵锵。”喧天的锣鼓声,实际是“过年”的前奏。腊八这天,无论穷家富户都要用白豆、红豆、绿豆、黑豆、豌豆等五色豆子和米煮饭吃,谓之“腊八粥”。传说“腊八粥”是纪念一个懒人引以为戒的。这个不劳而食的懒人,眼看粮食快要吃完了,日子再也混不下去了,到了腊八这一天,只好扫净所有的囤底,才凑合了五谷杂粮,熬了稀粥吃。吃了顿粥,却从此猛省变得勤劳,按照父母临终留下“谁家高粱先红尖,谁家烟囱先冒烟”的遗言去做,日子果然幸福美满。给后人留下这么个年关的节日。腊月二十三的灶神节,标志着已进入春节的喜庆之中。这天,人们把院落和屋外都要打扫得干干净净,称作“扫尘”,不留一丝秽气和积尘,然后拆米淘红,蒸馍、煮肉、买年货、做年饭。是夜,用米、面、锅盔、水、草、糖和宰杀的鸡敬献灶神,还用粘糖糊住灶王爷嘴,只准他“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贴在灶神门上的对联)。除夕下午谓之“采门”,家家都要贴春联、门神(现在多为门画)。传说门神是唐时的大将秦琼和尉迟敬德。唐太宗李世民病中恐惧异常,派二将把守门户,果然不害怕了。消息一传开,民间便都描画其像模仿着当神贴起来,“采门”一毕,主人便不再出门。除夕夜俗称“年三十夜”,即所谓的“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是晚,家家都要吃顿馄饨或饺子。吃饺子是纪念女娲娘娘造人的。相传,我们的始祖伏羲氏和女娲用黄土和泥捏造人,那时正值隆冬季节,他们辛辛苦苦制作的泥人全部被冻掉了耳朵,经过伤心、痛苦之后,想出办法,先用针在耳朵上穿一个孔,将穿在耳朵上的线从耳孔里抻到口里捆住,便将耳朵牢牢在固定在头上,于是五官齐全的泥人才变成了人,后来人们这时吃馄饨(馄饨疑为浑沌之时,或饺子,以取咬住带钱(馅)的耳朵(形似耳朵)之意,象征人类的诞生。吃饺子或馄饨谓之“喝汤”或年夜饭,为图一年的喜庆吉利,主妇包饺子时还专门包一枚铜币,谁若吃出来就标明谁有福气。还有一首有趣的描写吃饺子的民谣说:“天子着了困(铜币包在饺子里),困在迷梦阵(下到锅中),翻过水火山(在锅里煮),丢进大牢门(捞饺子),解到宛平县(盛到碗里),二人相挟棍(用筷子夹),过了牙州府(吃),这才救了天子困。”年夜饭前,下辈给长辈磕头祝福。年夜饭后,家长一边给全家和孩子发压岁钱(压魂钱),发果品食物,对一年的辛苦表示酬劳,然后告诉孩子们各种禁忌,初一要讲吉利等。之后,由长辈带领祭祖,接着下一辈为长辈一一拜年,对长辈和大人们的养育之恩表示酬谢。这天晚上,阖家欢聚,彻夜长谈不歇,谓之坐夜或守岁(现在逐渐被春节电视节目所代替),对即将过去的一年依依难舍地挽留,表示时光易逝,难再重逢。除夕夜和正月初一早上,户户都要在门首挂红灯、煨火,预示一派光明,一片生机和过年“见红”。
  正月初一,家家户户起得特别早,用锣鼓和鞭炮迎接新年的第一天。这天,不提水、不破柴、不做生产性的劳动,如果这一天一忙,预示着一年都不得闲;这天天气不好,预示着一年年景不好;这天如果在地上泼水,预示着碾场要“塌场”(遭雨淋)。这天早上家家都要吃臊子汤面,并且饭前要给祖先敬献饭菜。初一早饭前,下辈照例要给上辈磕头,饭后男女老少皆出门,全村人聚在一起,面向“喜神”叩拜后,上辈带领拜“影族”(亡去的先人影像),然后下辈给上辈拜新年,还将牲畜拉在一起,敲锣打鼓,在牲畜耳朵上夹朵表花,挂红布条,谓之“出行”,预示出门见喜,六畜兴旺。
  初五叫“五穷”或“破五”,家家都吃一顿搅团,意在补穷“窟窿”,来年过好日子。从饮食科学角度进,吃了几天油腻精细的饭菜,吃一顿酸辣味儿,既能健脾开胃,又可增进食欲。“五穷”这天,还要用响炮从窑脑到窑门由里向外地轰出穷气。
  初七日称“人日”或“人七”。这天清早家家都要吃顿臊子长面条,叫做“拉魂面”,据说这天人们的魂都要回家。天气关系着人们的健康状况,早上预示着青年,中午预示着中年,晚上预示着老年,懂文墨的人说正月初一到初八日,各占一物,按次序是“一日鸡,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各以其日天气好坏,有重要的分解,“其日晴,听主之物吉,阴则灾”,正月初一到初八日,不杀生,不用刑,以图开春大吉。
  由于正月正处在农闲时节,正是走亲串门游玩、闹社火、扭秧歌等文体活动的时候、这时以民间故事、戏剧传说人物为主的地摊子、亭子、高跷(俗称柳木腿)等形形色色的社火蜂拥而起,村邻互演互送,一直闹到十五月儿圆。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有些地方吃“元宵”。据说此俗始于宋代,“是日各家皆食米丸,以示团圆之意”。《大明一德赋》说:“元宵以糖元、油饼为节食。”糖元即“汤元”,又叫“汤圆”、“粉果”、“浮团子”,因吃于元宵,又叫“元宵”,象征阖家团圆,生活甜密。这天,大人亲友要给孩子戴“锁”,即以红钱捻的“头绳”串起铜钱,几岁串几枚铜钱,伴随着花灯和蜡烛,“蒸牛”(用面蒸的动物食品)活动,俗称“礼馍”,元宵及正月十五的灯烛礼馍,体现了先民对天神的崇拜,元宵就是星子,水饺就是偃月,月饼就是月亮。元宵夜户户门前都要挂花灯、煨火、点蜡烛、不点灯,传说这夜灯回娘家去,特意歇息一晚。家家门前、院落、囤架、井场上蜡烛相映,一片辉煌。相传玉皇大帝一怒之下要火化曹州,聪明机智的曹州人民使用一片灯火瞒过了玉帝的耳目,幸免了一场灾难。人们为了纪念曹州人民大难不死,便演化成此种民俗活动。近年一些村庄,机关还借此机会,进行灯展,灯谜活动,大大增添了喜庆气氛。
  正月后半月,由于正值喜庆和农闲时节,妇女们多半辍针停线,不做针黹,但却不以为懒,还有整套的禁忌为理由,如初三为门神生日,针扎了害眼病;初五扎穷坑;初六扎六指(指室内爱见虫豸);初九扎驴口(指生恶疱);初十扎实女(指生下女孩有不育症);十二老鼠嫁女,扎老鼠子蛋(谓老鼠繁殖过多过快,反映了对偷吃人们粮食的老鼠的厌恶,这是一种远古心理风俗的传承);十六扎百病,这天男女老少要出外游百病。宁县政平镇的北山上,神庙前有一铁口径二米大的大磬,磬周围铸一圈十二生肖,属什么的人什么部位上病痛,就在什么部位用艾灸,香火缭绕,热闹空前。这实际是生肖崇拜的缩影。东汉时已用十二种动物代表十二地支来计年。关于十二生肖,有各种说法,一说“子、寅、辰、午、申、戌俱阳(阳性地支),故取相属之奇神以为名,鼠、虎、龙、猴、狗岁为五指,而马皆单蹄,丑、卯、巳、未、酉、亥俱阴(阴性地支),故取相属之介数以为名,牛、羊、鸡、猪皆四爪、兔两爪、蛇两舌”(宋代洪巽《肠漫录》)。这是用阴阳交替来解释;一说“术家以十二生肖配十二辰,每肖各有不足之形焉,观鼠无牙,牛无齿,虎无脾,兔无唇,龙无耳,蛇无足,马无胆,羊无瞳,猴无臀,犬无胃,猪无筋,人则无不足”(明代叶世杰《草木子》)。十七、十八扎老寡小寡(指女人容易死丈夫),二十不能磨面,石磨要休息一天。这天扎肉(扎耳朵眼)不扎布;这天还是补天补地节,又叫女王节,人们在河水中捡花石头,用水洗净,供于桌上,香火敬之,名曰“敬神石”。神石以红色花纹为最珍贵,民间以为此石是女娲补天时遗落的天石,“天石”有“补漏”,“填(添)福”的之灵。二十一,扎得肠肠肚肚往出溢;二十二日疳下来,一直到二十四日下午才用谷草煨火燎疳,燎人燎生活用具,以除病灭祸,消灾解难,永远不生疳病(这传说的疳病实质上是一种性病)。因此,民间谚云:“正月二十三,老驴老马歇一天”,可见禁忌之大。二十五,扎得针顶鼓(得鼓胀病),二十六扎打手(指腰间生恶疮),过了二十七日,临近月终,才结束了禁忌,新年气氛,才愈过愈淡,进入正常的生活和生产之中。民谣说:“一过二十三,懒婆娘羞得没处钻。又想上了天,没鞋穿;又想钻了地,没铧尖,丢不下二月二日那顿油搅团。”
  二月初二龙抬头。这天村民起个大早,首先搬开石磨的上扇,意在不要叫龙压抑,有的地方谓石磨为龙头,龙是中国农业社会的吉祥物——春神。惊蛰在即,春意萌动。有的地方则称石磨为白虎,这实际上是古羌族认为石头是生命之源的白石崇拜的遗存观念。这天大家都要吃“搓搓面条”,称之“顶门棍”,图个吉安太平;一些地方则要吃“油搅团”或饺子,又叫“扁食。”
  三月初三是个乞求娃娃平安节。这天凡是有孩子的家,便格外显得有生气,有活力,都要用刀削成桃木项圈和二寸左右长的柳木刀、棒、槌、矛之类的小器,给孩子们佩戴,和新春贴的“新桃旧符”的对联一样,意在除妖镇邪。兴致极浓的孩子们则互相串门儿比试夸耀,看谁的小兵器制作的精美漂亮,有些地方还要请来剧团唱大戏,或皮影戏、自乐班以庆幸安康,显示春意盎然。春耕大忙伊始,忙中偷闲,稍事松驰,调节一下繁忙的生活,为春耕加油鼓劲。有时,三月三巧合清明节,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寒食也是民俗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这天禁烟灭火。清明扫墓祭祀也与这个传说有关,清明节扫墓、祭献、踏青、郊游,在一些地方已成风气。祭献祖坟的上坟礼馍,即馄饨上一群燕子窝指祖先图腾,取玄乌生商之神话。在机关则把清明节演化成向烈士献花圈,寄托哀思,追悼亡灵的节日。这天妇女们则爱折几枝柳条、麦青,采几朵鲜花插在头上,表示青春常在。民谚说:“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有的地方,将院内、井旁打扫干净,把柳条插到门楣,井架以“驱瘟避邪”,这是由于早春疫病将流行的征兆和缺医少药造成的精神预防与心理治疗。娃娃们则最早领略春光,滚动着明溜溜的大眼珠,翻沟越岭,寻觅发芽的柳条,扭下柳条皮儿做成柳笛(俗称“觅觅”),呜哩哇啦,最早吹奏出春天的信息。正如杜甫在诗中写到“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可见,三月三这种踏青、郊游、折柳、荡秋千、上坟、削制桃柳刀等的习俗之早和影响之大。
  四月初八,原系佛教节,俗称浴佛节,是释迦牟尼的生日。往往在佛道神合而为一或多神论的民间,常常在一些地方变成庙会的形式出现,如正宁县的湫头乡,主要祀奉关帝、显圣、菩萨等,现在大多己变成以物资交流会为主,集戏剧、电影、杂技、录像等融经贸文化为一体的盛大节日。
  五月初五是端阳节。一说是纪念“高举洁白精忠”含愤而死的诗人屈原,一说是源远流长,从上古就流传下来的。这天村民们则吃棕子、饮雄黄酒,挂艾叶、挂蒲剑,贴钟馗图,小孩们则穿由奶奶、妈妈、嫂嫂、姐姐、姑姑精心针扎的五毒肚兜(俗称裹肚),虎头帽,胸前带各种动物荷包,或挂十二生肖的香包,两肩爬小老虎、脊背五毒(螃蟹、蝎子、蛇、蜈蚣、壁虎)等,重现先民的图腾崇拜意识和镇妖驱邪防病的精神寄托。在屁股眼、七窍抹雄黄,早起打露水,以防虫豸,乞求平安;出嫁的女儿回娘家,互送布鸡,以图吉利。因为蛇和蛙是黄帝族的图腾,而黄帝族的图腾除蛇和蛙外还有太阳神。香包中的八角(八卦)、棕子(三角)是勾芒的变形,是太阳神的象征;螃蟹是五六千年左右的古埃及、巴比伦的保护神,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大融合之后的再生;蛇即龙,老虎也是一种保护神,动物再挂以十二生肖,则更显示了早期华夏民族的图腾。端五节简直是民族童贞时代的艺术再现和本源文化的大展览。
  五月十三为解除旱象节。传说这天关公磨他的青龙偃月刀,即使再旱,也要下雨,这雨便是关公蘸着水磨刀洒的。解除了旱象的农田里农民忙着种萝卜、糜子,民谣说:“五月十三滴雨点,耀州城里买大碗。”意即糜子丰收了有炒面吃。
  六月六是除潮防腐节。民谚说“六月六晒丝绸”。传说这天天气最好,太阳最温暖,猫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这
  一天才觉得热,不钻被窝,不卧锅台。也许入暑后期潮气日盛,为了使衣物不受潮湿虫蛀,腐烂变质,这种晒衣物的民俗活动一直保留下来。
  七月七日为乞巧节。这天家家都要为孩子们蒸“巧娘娘”,实则是一种非牛、非虎、似牛兼虎之造象,似乎是在颂扬开天神、劈地神的英雄业绩,是精神图腾的反映。这些礼馍(和如前所述正月十五日的蒸牛以及清明寒食节的坟礼馍,还有红白事的礼馍等)的根是女娲。女娲以黄土和水捏造生灵,先辈妇女承其法用面粉和水合制揉捏,制作飞禽走兽,瓜果虫鱼,万品生灵,每一件礼馍都是世代人合作修改,继承演变的结果。而七月七日蒸“巧娘娘”更显示了长辈妇女的灵巧手艺以及向下辈传授技术和意图,是一种神秘文化。另外,传说天上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七夕,地上的人们怀着同情,好奇的心理翘首观望,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有趣的风俗——乞巧。有些地方人们摆瓜果于庭中以乞巧、献月,如果上有小蜘蛛结网,就是乞得巧了。这和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当时记》如出一辙;有些地方妇女们用盆装水曝于日中,不久,水面生成薄膜,将绣花针浮于水面,看水底针影成云、物、花卉、鸟兽之影者,有成鞋、剪刀之影者,谓乞得巧。这种民俗可追溯到《帝京景物略》,可见由来已久。还有些地方妇女们夜间在碗里盛满水,或在水盆中折放豆芽,青草叶儿,看成什么图样,谁的图样好谁就巧,或者用针扎,扎上者为巧,有的姑娘还比赛着穿针,她们边穿边唱,“我请巧娘下凡来,请快到我的家中来”。这是农耕文化中,社会的以貌、德、巧选择妇女的文化积淀。传说这天不见喜鹊,喜鹊都去了天庭,为相会的牛郎织女搭鹊桥去了,因此这夜人们注视牛郎织女星特别明亮,这是爱情在闪光。因此《淮南子》早有记载:“鸟鹊填河以成桥而渡织女。”东汉应劭的《风俗通》则说“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于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七夕”咏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宋人杨朴《七夕》不无疑问地直抒“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几多?”宋代诗人范成大更显示了一点不平,“朱门巧夕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男解牵牛女能织,不须邀福渡河星”。可见这一民俗的历史久远,一脉相承,只是在一些作法上大同小异而已。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也是团圆节。古人将“已凉天气未寒时”的秋中定为中秋节是再适宜不过了。中秋月圆如铜锣,既明亮又似有金玉之声,人们阖家欢聚赏月,自有一番象征团圆的情趣,况明月下讲述着很多传说故事:西汉人吴刚,学仙有了过失,被谪罚在月中砍伐桂树。那桂树有五百丈高,斧头砍下去,刚拔出来,树缝又立即合拢,这样,他就年年月月不停的砍啊砍啊,总是砍不断。这传说可在唐人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印证,所以李白也曾想砍那株月桂“欲砍月中桂,持为寒中薪”。赏月激发出诗情:把五百丈高的桂树砍下给贫寒人家烧柴,该多好啊!此时,还可以听到老者在赏月时娓娓道来的嫦娥奔月的故事:上古善射者后羿,向西王母讨得不死药,其妻嫦娥窃之奔月亮。所以唐代诗人李商隐设想:“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传说月中除嫦娥、吴刚外,还有一只兔子,晋人傅咸《扪天问》说:“月兔捣霜供换骨,湘娥鼓瑟为招魂。”可见这一民俗与全国情景大致相同。如今,除赏月外,人们还以吃月饼寄托家人团聚,骨肉不离之情,进而上升到一种强烈的民族感情,盼望台湾回归,国家统一,人民团结的太平盛世。
  九月初九为重阳节,又叫重九。这时漫山遍野一派金黄,金风送香,正是用成熟糜谷酿制米酒、高粱酒的好时候,因此,家家都忙个不停,充满了劳动的欢乐和生活的情趣。有些地方还有登高逛秋的习俗。纵观历史,曹丕有《九日与钟繇书》云:“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和芍,故以享宴高会。”杜甫有《九日》“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十月初一为冥令节。民谚云,“十月一,送寒衣”。这时秋末冬初,正是脱掉单衣更换棉衣之时,人们自然会想到已亡的亲人,于是子女要为去世的父母用彩色纸和棉花糊制棉衣,在烧冥币时一起化掉,作为死者待穿的棉衣。有些地方还要烧纸人纸马以追悼亡灵,虔诚超度。
  十月一日过后,便进入漫长的冬季。自冬至之日起计算,九天为“一九”,共有九个九,谓之“九九”寒九。在一些山区还画九九消寒图贴在墙上,写着九个大方格,上面写上图名,每个大方格中还用笔帽印九个圆圈,从冬至日起,每日用墨点画一个圈,点的时候还有规矩,如点时只点一部分,以示不同天气。这样便于看清过去的日子那天是阴雨晴雪,这是一种古雅颇有情趣的习尚。“九九歌”说法不尽相同,大致是“一九二九不出手(或一九暖,二九冻破脸,三九半,冻住锅里饭),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阳坡坡看绿,七九河冻开,八九雁飞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通过这些歌谣,可以看出不同时期的天气、时令、生活和生产情况。

知识出处

正宁文史资料选辑

《正宁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设置故土沧桑、文物遗址、峥嵘岁月、人物春秋、古迹史考、遗文摭拾、乡物奇葩、案例写真、乡情民俗、奇闻轶事等栏目。

阅读

相关地名

正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