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情民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829
颗粒名称: 风情民俗
分类号: K892.24
页数: 17
页码: 324-340
摘要: 缠小脚是从前妇女生活中最痛苦的事,不但女子为此受尽痛苦,全家老小莫不为此而寒心。每天要严加管束,唯恐变形长大影晌美观。这在人身健康发展上是一大祸害。正宁放足,是民国二十二年才奉令开始执行的。当时的县长朱门,是军校三期毕业者,对这一工作较为认真,成立了 “正宁县天足委员会 ”派我为天足委员会委员兼专职督导。根据实际情况,定出了强硬措施,禁止市面上出卖裹脚布、小木底,严禁母亲给女子缠脚。鼓励男青年表态,不与缠脚女子订婚,收到了一定效果。一家缠脚,9家连坐处分效果较好。成年男子绝大部分,吸食大烟,造成了严重的祸害。民国二十三年国民党中央宣布禁烟、禁毒法令,把虎门焚毁鸦片的日子定为禁烟纪念日。
关键词: 风俗习惯 民间风俗

内容

缠小脚是从前妇女生活中最痛苦的事,不但女子为此受尽痛苦,全家老小莫不为此而寒心。把一个女孩子好端端的双脚,宁要用裹脚布缠得紧而又紧,还要加上毛绳子捆得硬硬的,致使肉烂骨折,终日爬行,泪流不止,直到缠成 “三寸金莲 ”而稍释。每天要严加管束,唯恐变形长大影晌美观。这在人身健康发展上是一大祸害。
  正宁放足,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才奉令开始执行的。当时由于习惯势力所限,人们一时不易接受,尤其做母亲的,虽亲历其苦,但为了女孩成长为所谓 “脚小、面白、头发黑 ”的美人,竟对政府禁令极端不满。因此,放足是阻力最大、最难搞的一项工作。当时的县长朱门,是军校三期毕业者,对这一工作较为认真,成立了 “正宁县天足委员会 ”派我为天足委员会委员兼专职督导。首先展开宣传活动,,走村访户,深入讲解缠脚的危害和放足后的好处,直接面对其母亲,揭露女孩子缠脚的辛酸处境,讲得对方哑口无言,痛苦流涕,从心底里认识缠脚是罪恶,是坏事。但一下做到放下不缠,还是不容易的事。第二步工作就是限令放脚,解掉裹脚布,换上天足鞋。女孩子高兴,可是当母亲的倒发愁,怕禁令不彻底,女子脚大找不到好女婿,就形成先解后缠,明解暗缠,白天解晚上缠,放足工作天天搞,裹脚布就是解不了。根据实际情况,定出了强硬措施,禁止市面上出卖裹脚布、小木底,严禁母亲给女子缠脚。督导放脚的工作人员,带上政务警察,挨户检查,发现缠脚的女子,当众解去裹脚布,追查母亲的责任,以至体罚、打手板子。鼓励男青年表态,不与缠脚女子订婚,收到了一定效果。习惯势力很难压下去,凡是给娃娃订婚的人首先要问:“女方脚缠小了吗?”小了就要,缠不小就不要。这就与放足委员会唱了对台戏。可女方订婚时先问男方是否念书。据此,我提出建议,要学校教师鼓励学生,订了婚的,给岳母写信,要立即给女子放足,否则,长大发现脚放不开就不结婚。我当时15岁,带头给岳母写了信(因为我小时在外祖家抚养时,5岁就由祖父给订下了婚)。岳母武门苏氏接信后立即到我外婆处请教,遭到反对。外婆撕毁了我的信,还叮咛岳母要尽力地缠。舂节拜年时,外祖母为此事给我一顿痛骂,说我是 “傻瓜 ”。我据理解释,毫不生效。后来朱县长为放足工作也想了一些办法:1.逢集过会,先作宣传,紧跟着现场检查,女孩子、媳妇一律要解掉裹脚布,老年妇女换平底鞋,去掉木底子后跟。2.勒令各户户长具结,绝对不给女孩子缠足,违者受罚劳役,并责怪母亲,打手板子,甚至把裹脚布搭在其母的肩上游街示众。3.实行9家连坐,互相监视。一家缠脚,9家连坐处分效果较好。
  经过两年多的放足工作,中年妇女统穿了平底鞋,一部分妇女也主动放脚,女孩子也能为自己着想,拒不缠脚,蔚成风气。天足女子的行动方便,逐渐使其他人感到小脚痛苦。放足工作一年比一年进步。除了山后僻远农村还有缠脚者外,一般大户村庄和城镇都明显地看出没人给小女孩缠脚了。
  我这个放足督导员,从开始宣传起,一直被当母亲的妇女们所仇视。王岁喜老婆、阎家的 “干枯梅 ”两人曾因坚持给女孩子缠脚,被我打过多次手板子,见面就眉竖色变,恨之入骨。到解放初期,他们都感动地向我道歉说:“好你哥哩,咱这几个女娃娃要不是查得勤的话,把脚缠成四不象了,谁要呷?现在我不恨你了,还把你叫女娃娃的福星呢!”剪辫子剃秃头辛亥革命成功后,为了反对满清旧制,明令剪长辫子,提倡剃秃头。留长发辫的群众一时难以接受,就逃避剪辫子。即使剪掉长辫子,也不愿剃成秃头,又留上短发。我记得在民国十年左右,剪发头形成高潮。民国十九年,县政府搬到山河镇时,留发辫的少了,短发头多了,剃秃头的也是少数。民国二十年以后,每任县长都把男子剪发与妇女放足合并执行。到二十七年,县长孙宗廉凡外出时,身带大剪刀,碰见长发辫子,亲手拉住就剪,勒令留短头发的要剃成光头。给剃头担子、理发店下令,严格执行剪发制度,顺者奖,违者罚。从此以后,理发馆给青年人留平头、大分头、偏分头、大背头、小背头,剃头担子上门给人剃光头,新式发型代替了旧式发型,沿袭至今。但在民国末期至解放后,逢集过会,还能看见六七十岁的老年人留着短发未剃,说明旧传统、旧习俗的破除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禁烟禁毒鸦片(俗称大烟)于道光(1821—1850年)年间由陕西流入正宁。起初,只有少数殷富者吸食。清末,正宁农村开始少量种植。民国二十年左右甚为兴盛。据民国二十七年11月出版的《甘肃省统计季报》载:正宁县民国二十年种鸦片1636亩,产烟土49080两;二十一年种鸦片1636亩,产烟土49080两;二十二年种鸦片1482亩,产烟土44460两;二十三年种鸦片1091亩,产烟土32730两。一到秋天,遍地盛开罂粟花。割烟、收烟时,到处响着鼓乐和唢呐,比如今的赶麦场要红火几倍。卖鸦片的铺子、小贩在市面上星罗棋布,招徕幌子挂得满街红。县上把征收大烟税列为主要收入,设有烟酒税局、税卡。民国二十年改为 “烟亩罚款税 ”其税款逐年上升,大烟价也随之提高。成年男子绝大部分,吸食大烟,造成了严重的祸害。有的倾家荡产,有的卖儿鬻女,有的甚至卖妻吸食鸦片。
  吸食日久者精神萎靡,面黄肌瘦,四肢无力,好吃懒做,身心健康遭到严重摧残。
  民国二十三年国民党中央宣布禁烟、禁毒法令,把虎门焚毁鸦片的日子定为禁烟纪念日。下令烟商实行联销、定量,吸烟人要领烟灯执照,照定量吸食。凡无照或超量吸食者给以罚款处分。到二十五年完全禁种,撤销了联营烟馆,限令烟民戒烟,换发戒烟照。二十七年县长孙宗廉收回烟灯执照,勒令烟民停止吸烟。这时明吸变为暗吸,明卖变为偷卖。县政府派警士逐户检查,发现偷吸偷卖者一律捕押法办,曾将县党部书记长赵廷栋押解省保安司令部处理,震动较大。二十八年,中央明令烟犯按律处理,指定各县县长兼军事委员会军法官,贩运、偷卖大烟3两以上的处死刑,3两以下的处有期10年以上甚至无期徒刑。县上正式成立了戒烟所,县长兼所长,派彭秉道和我为副所长。被收容的第一批戒烟者,发给药品,并配发少量鸦片。经考验合格的戒掉者准其出所,未戒绝者继续收容严管。二十九年禁令更严,扩大了收容范围,要有头面的人物自动报名戒烟。我劝告父亲雷俊清及亲戚知己朋友10余人带头报了名。首先缴出全部烟具,书具甘结,向政府表态。当时,我还想出了一种戒烟方,即用白酒1斤,加鸦片1两,让戒烟者每天喝一小盅烟酒,随之如一小盅白酒;一直减轻鸦片含量,到烟酒净白,减为隔日喝一盅烟酒,第三日、第五日、第七日停止喝烟酒,效果很好。再不发瘾者,批准回家。直到按名册收戒完毕,戒烟所方停办。
  大烟戒完后,发现有人从西安买吸毒品,人数不多,危害极大,县政府又严令禁吸任何毒品。
  民国三十三年,雷兜子等人因偷运鸦片被县长谌石泉报准枪决;永正乡乡长李丕壁因失职、包庇烟犯被判刑,后解送第三区行政专员钟竟成执行枪决。从此,贩运、偷卖、吸食大烟者敛迹矣。
  正宁农村照壁琐谈王立明凡到过正宁农村,并盘桓了一些时日的人,想必都会对正宁乡下的照壁留有较深刻的印象。
  正宁照壁,作为一种建筑物,它不象楼台亭榭那样招人注且。它或土或洋,或大或小,或繁或简,不过是土墙四面和顶部略加修葺,聊以挡风罢了;而阔气一点的,则要把四面装饰一新,涂以绘饰,加以廊柱,顶部还要建以飞檐斗拱。修建照壁,多有讲究:动土之日,工匠必须先沐浴净手,向土地神焚几炷香;修建之地,须择通衢大道、人烟稠密、避风向阳利水之处;每村至少建一处。
  照壁所在,常有人群集聚,夏天纳凉,冬日晒暖。人群之中,以年长者居多,他们经多见广,腹内锦绣自不在少,而善戏谑、工诙谐、插科打诨者更是常客和主角。这里既是本村 “议事厅 ”,也是 “新闻发布中心 ”,更是自我娱乐的 “舞台 ”。三村四乡稀奇古怪、新鲜有趣、令人喜怒忧乐悲惊恐的故事,在这里加以集散,保准比广播、电视、报纸等传媒既快又深入广泛。这里的人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熟悉面孔,用不着粉饰顾忌做作,说的是鲜活、生动、形象、朴实的乡言俚语,没有掺水分的惹人生厌的空话、套话、假话。“泥腿子 ”们在这里讥抨时弊、慨叹世风、褒良贬莠、抑恶扬善,主讲的慷慨激昂,庄谐并具,紧张处手舞足蹈;旁听者屏息静气,情绪此起彼伏,时而拊掌捧腹,时而唏嘘喟叹,有人听到投合处,由人推己,产生共鸣,禁不住潸然泪下。有时几位弈友置枰搏杀,棋逢对手时,难解难分,悔一步棋,免不了脸红脖子粗,而事后了如无事。也有几个秦腔知己、卡拉 OK伙伴,嗓子痒了,忍不住乱吼几腔 ..种种热闹景象,也常常惹得行人驻足流连,观看、谛听一番。照壁是很有吸引力的,有的人吃了饭,总爱往照壁前跑。有的人听得入了神,人换了几茬,连饭也忘了吃,甚至夜深了还舍不得离开,睡一夜第二天又来,继续听那永远也听不完的故事。
  从一定意义上讲,照壁活动是正宁民俗的一部分,也是正宁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一部分。你要想真正了解农民的所想、所需,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请去照壁下,到哪些粗率、豪放、不掩饰自我的农民中去,不失为一条好途径。
  正宁姓氏知多少杨宪法彭树华郭广仁梁增选整理我们以1981年户籍簿为依据,对在全县农村定居的居民姓氏进行了普查,并对一些人口众多的和人口极少的姓氏来源作了走访,初步查清全县共有233姓。现列表分述如下。
  正宁县姓氏一览表续表续表续表续表正宁姓氏的分布,前原和山后各有特点。前原地区每个村庄姓氏类型少,户数人口多,多系一姓聚居一村。张、王、李、赵、杨、刘、彭、高8大姓遍布全县,其居住集中的是:张:榆林子镇、罗川长口子村张姓,明嘉靖(1522—1566年)年间,由山西赵县迁来,后分居榆林子咀头等地,现有人口2000余。
  王:官河街王姓,明代从山西迁来,现有490户、2247人。王禄王姓,明洪武(1368—1398年)年间,由山西迁至宁县新庄乡于乐坪,后分居王禄,现有人口1000多。
  赵:永和乡于家庄村赵姓,明洪武年间由山西迁来,已衍17代,现有2000多人。
  杨:永正乡南住杨姓,明洪武十五年,由山西大同迁来,后分居榆林子乐兴,罗川城关、罗丰、代家店等处,现有400多户、2000余人。周家乡核桃峪杨姓,系明弘治二年(1489年)由山西曲沃县侯马乡(现侯马市)迁来,现已形成一个大村,4个村民小组,共218户、1061人。刘:周家乡房村刘姓,系明洪武初年从陕西泾阳木刘村迁来,现有220户、1094人。彭:宫河镇彭家川、雷村、麻子沟等处就有535户、2700人,其中彭家川一个村就达178户、896人。高:罗川高家台高姓,明宣德(1426—1435年)年间,由山西迁来,后分居湫头王郎坡一带,现有近千人。
  县城所在地山河镇及山后地区,每个村庄姓氏类型多,每个姓氏相对户数人口少,有不少姓氏是一姓一户。往往是一个村庄里就有十几姓人家居住,出现了许多在当地不常见的姓氏,例如:班:1户8人,居五顷塬乡,回族,由陕西镇安迁入。哈:1户8人,居五顷塬乡,回族,由陕西镇安迁入。叱干:1户7人,居周家乡周家村,近年由陕西彬县迁入。能:2户7人,居宫河镇纪村,由宁县婚入。藏:2户7人,居月明乡李家川,由宁县迁入。孝:1户2人,居宫河镇王禄村,由静宁迁入。早:1户2人,居宫河镇姚家川,由四川婚入。走:1户1人。
  附:古槐迁民纪略(杨宪法摘自洪洞县志办公室)古大槐树处,原系广济寺遗址。寺院被汾水冲毁,只有宋时金人所建的石幢一座。远望如塔,尚巍然矗立,幢上雕刻人物生动,富有艺术性。寺房原有大槐一株,祖传为汉槐,树身数揽,浓荫可蔽数亩,因历年久远,心枯枝老,被风吹折。现为第二大槐树,传说 “是古大槐树北引根上发芽长大的 ”,现蜂虫穴居,空隙满身,干枯于右房。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后,集资建亭,碑题曰 “古大槐树处 ”,记史实于碑阴。又建游廊、茶坊,以为游人过客休息之所。
  按文献通考载,明太祖洪武、成祖永乐年间,屡移山西民于滁(安徽)、北平、鲁、豫等处,而山西迁民之中,又以洪洞与附近地区之民为多,因地区集中,交通方便,故在广济寺设局驻员,发给凭照川资。被迁群众在起启时,便将目前之大槐树以及树上的老鸹窝入于眼、印于脑,指为告别家乡的纪念。又据传统说法,迁者之裔左右足之小指甲为复形。现于冀、鲁、豫、皖、苏等地流传着 “我们的祖先是从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的 ”。迁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中原各省长期遭受兵祸,造成赤地千里、人烟稀少之景象。蒙古以异族入中国,建立元朝帝国,对待汉人极其残暴。到了元朝末年,禁止汉人持兵器,其大臣正延又奏请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中国之大汉人几乎无生存之地。为了死中求生,河南刘福通首先起义于颖川(元顺帝至正十一年),河南、西淮、山东从义之民在刘福通的领导下,与元兵决死奋斗十三年之久。苏北、皖北、豫、鲁之民业十亡七八,“春燕归来无楼处,赤地千里无人烟 ”是当年真实写照。以刘福通失败而告结束,这是第一次兵灾。
  刘福通失败后,元朝诸王、将领各怀异志,内讧遂起,复在河南、山东、河北、晋北、晋东、关中等地展开争城夺地之大恶战,以朱元璋兵出江淮而告结束,这是第二次兵灾。
  朱元璋出兵江淮,进取山东,收复河南,北定北京,战败王保保于保定,灭张忠齐于关中,据险设防,统一中国,这是第三次兵灾。
  以上三次兵灾为时十六年,在兵荒马乱之中,军队无食,杀老弱为食,百姓流亡,仅北京收藏尸体二十万。加之黃河屡次决口,百姓死亡,难计其数,正如流传的 “有田无人耘,有路无人走 ”的惨景。
  山西在当时是蒙古名将查汗特木耳及其子科科特木耳(王保保)之根据地(北至石岭关,南至黄河北岸),利用山西表里山河之险要,统治严厉,社会比较安定,因之山西之民生齿繁多,死亡较少,而流入难民亦多,形成人稠地狭之地区。这就是洪武时移山西民于中原各省的主要原因。
  山西不仅在元末大乱中少受兵灾,即使建文帝即位,靖难兵起,如拔雄县展其城战、真定斩首三万级这等惨状的战争由北而南,经过三年之久,鲁、豫、苏、皖广大地区的人民罹祸更惨,地广人稀的现象更加严重,这是第四次兵灾。而山西一省终未波及,这又造成永乐年间迁民于中原各省的主要原因。
  洪武、永乐年间先后取得政权后,招集流亡,恢复社会经济,就咸为河南、淮北、河北等处人民恢复的主要原因,故迁山西以实之。
  其迁民次数之记载材料表中华民国三年五月谷旦

知识出处

正宁文史资料选辑

《正宁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设置文物古迹、峥嵘岁月、人物春秋、经济追踪、梨园掌故、风情民俗、轶闻趣事等栏目,收录“罗川访古”、“辛亥革命在正宁”、“红一军团在正宁”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雷鸿轩
责任者
杨宪法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