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园掌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822
颗粒名称: 梨园掌故
分类号: I23
页数: 25
页码: 299-323
摘要: 正宁县近现代戏曲班社考一、正宁县解放前戏曲班社概况正宁县地处古北地郡,交通闭塞,地瘠民贫,经济很不发达,文化十分落后。根据调查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历代多无固定的戏剧演出班社。优伶行业被视为 “五毒班子 ”社会地位十分低贱。他们多数自筹资金,购置箱具,充当箱主,招募艺人,组成班社进行演出。他们对艺人管束极严,十分苛刻,稍有差错,轻者鞭打绳拴,重则勾结官府处罚问罪。(二)戏曲班社的活动多为季节性,艺人大部分来自山西、陕西等外省,当地从艺人员极少。散班后,多数人无家可归,在社会上流窜;还有不少艺人因贫穷潦倒,无力成家立业,终生孤身飘流。演出秦腔传统剧,共有演职人员约30人。
关键词: 戏剧文学 梨园掌故

内容

正宁县近现代戏曲班社考一、正宁县解放前戏曲班社概况正宁县地处古北地郡,交通闭塞,地瘠民贫,经济很不发达,文化十分落后。根据调查所掌握的资料来看,历代多无固定的戏剧演出班社。按照封建习俗,群众视 “戏子”、“乐人 ”(吹手)为“三教九流 ”中最卑贱之职业,自古就有不准梨园子弟 “上坟祭祖 ”之流俗。优伶行业被视为 “五毒班子 ”社会地位十分低贱。
  正宁县解,放前固定的戏曲班社寥寥无几,仅有的几个演出班社,多是临时拼凑而成。其突出特点是:(一)戏曲班社多由商人、财主,或在地方上有一定势力的封建 “把头 ”(地头蛇、哥老会)倡导 “全”起来的。他们多数自筹资金,购置箱具,充当箱主,招募艺人,组成班社进行演出。这些人组织 “戏班 ”,不以繁荣戏剧艺术和赚钱盈利为目的,而是为了耀武扬威、成名夸富,在酒足饭饱之余供取乐消遣之用。这些人,大都不懂戏曲艺术,个别人出于爱好,只指派一至二人 “领班 ”经营。他们对艺人管束极严,十分苛刻,稍有差错,轻者鞭打绳拴,重则勾结官府处罚问罪。
  (二)戏曲班社的活动多为季节性,艺人大部分来自山西、陕西等外省,当地从艺人员极少。由于旧社会历史、地理、人文、习俗条件的限制,正宁县仅有的戏曲班社,多数为季节性活动,即农闲组织演出,农忙散伙,不散伙的均由 “班主 ”供养。所以,当地庄稼汉很少自己组班,多是山西、陕西等地艺人流散搭班演出。有些艺人农忙在家务农,农闲则外出唱戏谋生。有大部分人因嗜食大烟成瘾,演戏收入仅能维持生活,根本谈不上 “养家 ”。散班后,多数人无家可归,在社会上流窜;还有不少艺人因贫穷潦倒,无力成家立业,终生孤身飘流。
  (三)旧戏班艺术人才普遍贫乏,演出剧目雷同单一,除个别 “班社 ”的个别艺人重视艺德,在观众中享有较高声誉外,大部分则勾心斗角,互不服气,不能默契配合,致使演出质量不高。所演剧目,均无文字记载,多由老艺人口传,错讹甚多,即所谓的 “十戏九不同 ”。在表演上,多因不注重基本功训练和戏剧程式的运用,故有 “七紧、八慢、九消停 ”之说,许多行当角色,无专人扮演,仅一代而过。其他如音乐、舞蹈、灯光、服装,就根本谈不上了。
  (四)旧戏曲班社,在管理上普遍实行 “班长 ”(即由 “领班长 ”、“派班长 ”、鼓师、板胡组成 “四大班长 ”)负责制,在报酬上实行 “破帐分红利 ”(按“把式 ”大小,技术高低分红破帐),在行当分工上实行 “四梁四柱 ”(即生、旦、净、丑四大门类为四梁,其中须生、正旦、大净、大丑为四柱)制。从演出习俗上来看,多以演庙会戏为主。过去,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大部分自然村都建有各种各样的神庙(娘娘庙、关帝庙、山神庙、财神庙、药王庙等),神庙中都建有 “戏楼 ”(即戏台子),是戏剧班社的主要演出场所。而演戏的目的,大体有三:一是求神赐福降恩,如祈雨、还愿、求神保佑人寿年丰等;二是庆贺丰收,大多在农闲季节里演戏,如每年正二月,麦收后的七八月,秋后的十一腊月等;三是利用演戏进行 “高台教化 ”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因此,戏曲班社的政治色彩普遍不浓,,多演出传统剧目,无大的创新。其中许多剧目既有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有不少封建糟粕。二、正宁县近现代(上限至清同治年间,下限至1985年年底)戏曲班社名称、性质、所演剧种、成立时间、创始人、主要演员、演出剧目、活动情况及影晌清同治(1862—1874年)年间:同治年间(具体时间待查),宫河镇王笃班,私人经营。创始人是宫河里北头村大地主王笃(兼营商业),以演唱曲子(即眉户)、二簧(即汉调二簧)为主,兼演梆子腔(即秦腔)。主要演员与演出剧目无考。据王笃孙王从政传闻,当时共招募艺人近60人,流动演出于宫河、早胜,陕西彬县、长武、永乐一带,并曾前往西安设摊演出(因当时西安尚无戏园子)。民国(1912—1949年)时期:(一)罗川 “地轱辘 ”班大约活动在民国十二年至十四年(1923—1925年)。创始人是罗川城关人路德福(外号 “地轱辘,)。路系 “哥老会 ”大爷,兼开赌场,并有保镖数人,共招募演员20多人,主要有:罗班长(艺名墩子红),陕西乾县人,工须生,先唱眉户、二簧,后改唱秦腔,拿手剧目有《潞安州》等。白新银,陕西人,工二花脸,系秦鸿奎之师傅,以演出《五台会兄》驰名陇东。
  史占奎,陕西人,著名丑角,系郭天运、敦增运之师傅。后在正宁县山河镇刘家沟村招赘为门郎女婿,解放前病故。
  姜五德,陕西人,后落户早胜玉皇庙村,工生角,以扮演文武小生和须生著称,拿手剧目有《五丈原》等。何子娃,陕西彬县人,系著名艺人高和贵(即郑娃子)继父,工旦行,以演小旦、花旦著称。
  军芝(姓不详),陕西人,演正旦。以《玉桂英哭杀场》中的 “数桩 ”和《双合图》中的 “水牢缠裹脚 ”演技最为出色。
  演员另外还有刘老五(净角)、杨安富(旦角)、赵琴才(旦角)、舂季子(生角)、李喜林(净角)等人。(二)罗川刘振海班大约活动在民国十四年至十六年(1925—1927年)。
  创始人刘振海。刘原籍陕西底庙,后迁居正宁县罗川经商,继而组班从艺。该班开始演眉户,以后演唱秦腔。主要演员有:“八本黑 ”(姓名不详),陕西人,著名花脸,以扮演《铡丁勇》、《铡美案》、《八件衣》等8本戏中的黑头包公出名。
  赵勤才,原籍陕西,后在宁县平子镇小岔定居,工生行,是名艺人傅安顺的舅父。
  樊老六(名字不详),陕西彬县永乐咀头樊家人,著名鼓师,系名老艺人邓庚申之启蒙师傅,曾给 “地轱辘 ”等班社司鼓多年。据传闻,某年去西安城隍庙买鼓,与乐器店掌柜因言语冲撞而打赌,一锤打破新鼓一面,一时传为梨园佳话。
  刘银定,陕西人,旦角。与其胞弟平娃子搭班演戏。赵夹娃,正宁县榆林子镇高家龙头人,拉板胡,又会吹唢呐、弹三弦。
  以上两班社,演出剧目与活动范围大致相同。主要演出剧目有《玉虎坠》、《紫霞宫》、《金将台》、《八义图》、《回荊州》、《鄱阳湖》、《蛟龙驹》、《乾坤鞘》、《访苏州》、《进妲己》等。主要活动范围在正宁、宁县,陕西旬邑、彬县一带。
  (三)山河镇王阁村郑致顺班活动于民国十五年至十八年(1926—1929年)。创始人是山河王阁村 “哥老会 ”大爷郑致顺与其弟郑致安。民国十八年,因遭年馑,郑致顺钱粮被花光吃尽,班社遂倒台。该班以演出传统剧目为主。主要演员有:李喜林,陕西蓝田人,工花脸,18岁来正宁、宁县一带搭班演戏,后被招赘入永正乡上官庄村定居。唱做俱佳,尤以扮演《忠保国》、《破宁国》中的花脸最为突出。
  徐哈巴,陕西人,演小旦、花旦。
  赵勤才,生平如前。
  李兴邦,陕西乾县人,扮大花脸兼演须生,以演《破渑池》、《下河东》等剧目最为拿手。
  吴志明,陕西礼泉人,后迁居彬县永乐镇,艺名 “麦顺子”,工小旦,以演《皇姑打朝》、《阴阳河卖水》、《卖酒》等剧目出名。
  另外,还有 “宫河王 ”(王百百)、邓庚申(司鼓)、邓转过(板胡)、杨三(管理服装)等20多人。主要活动在正宁山河,陕西旬邑、彬县永乐等几条原上。
  (四)宫河镇 “万盛永 ”班活动于民国二十二年至二十六年(1933—1937年)。创始人是宫河镇 “万盛永 ”商号掌柜焦文恒。箱具是焦文恒(兼镇商会会长)、王从政等人以镇商会名义,集资白洋300多块从杨团总(陕西同州人)手中买来的。演出秦腔传统剧,共有演职人员约30人。此班社是我县戏曲班社中箱具较齐全、演员阵容最强、活动时间最长的一个。前后5年间,陕西关中道上许多著名艺人都先后参与过演出。主要演员有:师义民,陕西武功人,工须生,文武不挡,扮相出众,嗓音宏亮,基本功扎实,以扮演《潞安州》、《游龟山》、《八件衣》等传统剧中的须生最为出色。
  杨三,陕西礼泉甘河子人,工大花脸,艺名又称 “八本黑 ”,以扮演包公而誉满正宁、宁县一带。刘金山,陕西人,工二净,科班出身,基本功扎实,以演武净角色出名。杜养林,陕西人,小名双荣,以扮文武生角和演靠把戏为主,唱做俱佳。
  翟登荣,陕西武功人,小名同姓,著名须生,以演纱帽戏最为拿手,唱做俱佳。解放后曾任武功县剧团团长,现已退休。
  秦鸿奎,平凉泾川人,小名乃仓,陇东地区著名艺人。先演旦角,后改演须生,兼演花脸红生,戏路宽广,道白清晰。尤以扮演《回荊州》中的乔老、《草坡面礼》中的岳飞、《霸王别姬》中的楚霸王而驰名陇东一带。
  蒋义民,陕西人,工丑角,基本功扎实,嗓音清亮,以扮演《八件衣》中的仁义、《赵飞搬兵》中的赵飞而出名。张美容,陕西蓝田人,工旦角,基本功扎实,扮相俊俏,尤以扮武旦出名,演唱《兰休樊梨花》最为拿手。
  园园(姓名不详),陕西人,工生行,唱做俱佳。
  杨文德,西安灞桥人,著名正旦,以唱腔圆润、吐字清楚、表演逼真而驰名。
  还有麦顺子(旦角)、邓庚申(司鼓)、宋德义(板胡)、姚振国(扮毛净)等人。主要演出剧目有《忠保国》、《蝴蝶杯》(前后本)、《牧羊卷》、《下河东》、《八件衣》、《春秋笔》、《春秋配》、《玉凤钗》、《乾坤鞘》、《回荆州》、《洛阳点炮》、《黄河阵》、《大上吊》等50多本。还能演出许多优秀折子戏,如《潞安州》、《重台》、《卖油郎》等。
  (五)宫河纪村麻子沟彭五科班活动于民国二十六年至三十年(1937—1941年)。创始人是宫河纪村麻子沟村彭五科,演出秦腔。彭五科为宫河富户之一,祖上田产较多,十分富有,于民国二十六年以800元钞票(与银元同价)购置一副戏箱,招募流散艺人20多人,自任班主。主要演员有:杨文德,西安灞桥人,著名正旦兼领班长。赵生朴,西安市人,工花脸,文武不挡,解放后曾在新疆 “猛进剧团 ”工作。丁安民,陕西乾县人,工花小旦,唱腔清亮,扮相俊美,表演技巧娴熟。王顺天,陕西乾县人,著名须生。天喜(姓氏不详),陕西乾州人,艺名 “乾州红 ”。田玉胜,陕西人,后迁居正宁县周家下冯家村,著名须生,解放后病故。还有李喜林(净角)、邓老五(邓庚申之父,拉板胡)、邓庚申(司鼓)、雷大月(净角)、雷岁月(敲二手)等人。
  主要演出剧目有《五典坡》、《玉虎坠》、《破宁国》、《蝴蝶杯》、《双明珠》、《春秋笔》、《吊金龟》等。多演出庙会戏,活动在宁县、宫河、早胜,陕西旬邑、彬县一带。
  据彭五科回忆,当年他酷爱戏剧艺术,家庭也较富裕,为了成名夸富,“全”了一班子戏,但不到4年时间,两顷多地变卖得只留下四五十亩,牛羊、骡马等大部分财产全都赔在戏班子上。那时,艺人大部分吸食大烟,既要管饭,又要供烟。加之有的艺人艺德不良,时有欺诈,仅赵德朴一人一次就骗走了一台戏价,拿走衣物价值达200块银元。
  (六)周家乡芦家堡子村陶树林班活动于民国三十二年至三十三年(1943—1944年)。
  创始人是周家乡芦家堡村陶树林,系购买彭五科的戏箱,收集流散艺人20多人成立的。因箱具破旧不堪,且演员行当不全,多数是本地人,半路 “出家 ”,仅活动了约2年时间就散伙了。
  主要演员有:刘江荣(末角)、郭天运(扮须生)、姚满年(旦角)、雷大月(净角)、邓庚申(司鼓)、麦顺子(旦角)、秋顺子(前场)、李喜林(净角)等人。演出质量不高,活动地区不广。
  (七)正宁县 “社教剧团 ”活动于民国三十三年至三十六年(1944—1947年)。是国民党县党部书记党志贤、党务督导员雷鸿轩主持筹办的。当时因国共两党合作抗日,故多演出以抗日救国、妇女解放、蒋介石倡导的 “新生活运动 ”为主要内容的新戏(即时髦戏),很少演传统戏,借以 “高台教化,移风移俗”,因此命名 “社教剧团 ”。
  演员大部分是国民党党部从各机关、学校,自卫队及社会上抽调人员临时组织的,职业艺人很少。主要演员有:雷鸿轩,祖籍陕西合阳,后定居正宁县山河镇,时任国民党县党部督导员,爱好戏剧,兼演生、旦、丑,于1949年起义。
  先子灵,国民党正宁县自卫队大队副,兼县党部军事科长,戏剧爱好者,时亦参加演出,1949年率部起义。杨天福,正宁县山河人,国民党县政府雇员,县党部秘书,爱好戏剧,扮演须生、旦角。
  吉生禄,正宁山河人,县中学学生,扮演旦角。
  荔俊玉,正宁永正人,县中学学生,演生、旦、丑行。
  李喜林,生平如前。
  杨毛,正宁永正人,早胜 “杨大爷班 ”科班学生,职业艺人,工花旦。
  侯天德,正宁山河人,农民,拉板胡。
  还有小学学生赵立学、徐树统等人。国民党正宁县自卫队中一些业余秦腔爱好者,也先后参加过演出。
  这个 “社教剧团 ”开始用社火箱子,以后国民党县党部又筹资添置了部分箱具。到1947年,又用 “王大牙 ”(王德宽)从杨园子抢来的边区关中分区 “八一剧团 ”的箱具。先后上演的主要剧目有 “时髦戏 ”《渔仆》、《大烟害》、《吃舍饭》、《闹学》、《大脚好》等。这些戏大部分是自编自演,义务进行宣传演出。后来又聘用了部分艺人,才开始演《忠保国》、《三回头》、《柜中缘》等传统剧目。
  这里需要说明的有两点:一是国民党 “社教剧团 ”刚成立,因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大势所趋,演出的剧目多倾向于进步,也在群众中产生过一定影响。大约在1945年左右,国民党正宁县县长孙宗廉(倾向革命)还通过边区新宁县县长郭进廷同志,请来关中分区 “八一剧团 ”在县府所在地 ——山河镇原财神庙戏台上演出过许多宣传抗日的革命剧目,如《放下你的鞭子》、《傀儡皇帝》等。二是 “社教剧团 ”后期(1946年至1947年后季),积极配合蒋介石所倡导的 “新生活运动 ”,为挑动内战而带上了较为浓厚的政治色彩,倾向于反动宣传,客观上起了替国民党反动派摇旗呐喊的作用。因此边区政府派新正县一、二支队,于1947年8月15日晚在永正岭上村夺回了箱具,国民党 “社教剧团 ”即倒台。
  (八)宫河与罗川 “家戏班 ”正宁县宫河镇北头村和罗川乡城关村,分别于1947年、1948年,由社祠筹钱,群众募捐支持,购置了部分箱具,组织了业余剧团,由本村镇秦腔爱好者参与演出。逢年过节,农闲喜庆,他们自动组织演出,活跃本村镇群众文化生活,群众称其为 “自乐班 ”。这两个剧团,之所以能够坚持数年不倒,一是有一批热心于戏剧活动的骨于分子和带头人的积极参加,二是有相当数量的农民业余演员、乐手以及舞台工作人员的热情参与,三是有本地群众的大力支持。两个 “家戏班 ”所演剧目基本相同。有《秦英征西》、《二进宫》、《游西湖》、《反徐州》、《蝴蝶杯》等,还有《放饭》、《赶斋》、《三回头》、《打镇台》、《捡柴》、《杀狗劝妻》等折子戏。这两个业余剧团活动分别延续到解放后。
  宫河 “家戏班 ”主要参加者有李新民(艺名汉娃子,陕西长安人,先入科学戏,工小生,后在宫河开馆子)、“宫河王”(王百百,宫河镇人,职业艺人,演须生,时也出外搭班)、王善言(宫河镇农民,演旦角)、王长宜(宫河镇农民演员,演小生)、郭师(名不详,原陕西人,在宫河镇理发,演毛净)、王云汉(宫河镇农民,演丑角,敲二手)、刘德兴(宫河北头人,拉板胡)。还有小学教师王宪瑞、王尊典等人都先后参加过演出。
  罗川 “家戏班 ”主要参加者有彭天福(罗川人,戏班组织者)、杨子才(罗川罗丰村人,既是组织者,也参加演出)、彭秉杰(罗川城关人,生、旦、净、丑兼演)、彭秉林(罗川城关人,演旦角)、张进禄(罗川城关人,绰号 “长哈巴 ”演旦角)、李保库(罗川人,能拉能唱)、李喜(罗川人,司,鼓,开羊肉馆)、高云亭(学校炊事员,既演戏又司鼓)、位福喜(罗川小河沟人,演须生)、刘双群(瞎子,拉板胡)。还有杨建民(生意人,演老旦)、郭转娃(生意人,演正旦)等人先后参加过演出。这两个 “家戏班 ”坚持 “业余、节俭 ”的原则,采取 “自我娱乐,自我教育 ”的办法,满足了当地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对移风易俗、活跃农村文化生活,起了很好的作用。
  正宁皮影戏周栋材杨忠诚彭秉邦皮影戏,又名影戏、灯影戏,在我国有着很长的历史,它是集绘画、雕刻、音乐、歌唱、表演于一体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皮影戏从民国初期传入正宁。起初,周家乡乔坡村农民邓老五等人外出陕西长武,拜师求艺,学唱皮影戏。随后,陕西彬县皮影戏老艺人霍三雄,长武赵牛娃、何庆平,旬邑于娃等人,曾先后多次来正宁各村演唱,并收徒传艺。他们收教的徒弟有周家乡周家村的穆建堂、李义清,榆林子镇来后子村的来维维、高官印,永正乡西堡住村陆来性,山河镇东王阁村邓文焕等人。经较长时期的发展,影人刻制精美,演唱人员不断增加,表演艺术也日臻完美,颇受观众欢迎。他们除在正宁各村巡回演出外,还远走宁夏、陕北,久演不衰。皮影戏老艺人邓老五,双手能挑4个皮影人同时动作,技艺超群,有独特的表演风格,堪称一绝,在正宁、宁县、庆阳、华池等地大有声名,人称“邓老五的线 ”。
  正宁皮影戏造型、刀法和陕西皮影戏一脉相承。影偶多用牛皮刻制,规格有两种。一为 “寸线 ”,高约20到30厘米;二为 “尺线 ”,高约36到40厘米。每件影人由头脸和桩桩(躯干和四肢)两部分构成。这两部分,象大戏上的服装一样,可按不同的角色自由换头配合。影人的结构,大体分为头(帽子和头相连)、双臂、双手、上身、下身、双腿(双腿双足相连)等11部分。在影人的胸部和双手系3根签子,即可操纵表演。影戏的 “布景 ”、“道具 ”用牛皮雕刻而成。舞台影幕叫 “亮子 ”,宽约2.33米,高约1.67米,用纱罗或细布制成,以灯光或日光照亮显影为戏。戏班一般由五六人组成,他们吹、拉、弹、唱都能干,都是生、旦、净、丑多面手,一人能唱几口腔。演出戏种主要有秦腔、眉户、道情、弦板等。皮影戏整个箱具既精致又轻便,“全副箱具一担担 ”,“窑内院里都能唱 ”,既方便群众,又便于巡回演出。
  过去,正宁皮影戏是祭祀神灵、还愿、喜庆时的主要娱乐形式,表达人们对吉祥、平安的愿望和要求;也有一些村庄、农户在逢年过节、祈雨求福、欢庆丰收、新屋落成、婚丧嫁娶时请唱几场皮影戏;一些边远山区每年还定期演唱几场皮影戏向神灵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消灾免祸、四季平安。地方在上演皮影戏时,一般都是先敬神,后开戏。开正戏之前,先唱3折神戏,如《天官赐福》、《刘海戏金蟾》、《福禄寿三星》等,神戏唱毕,会长端 “花红”献酒后,再开正戏。正戏的剧目种类很多,凡大戏有的,皮影戏都能唱。表演最出色的神化戏有 “封神 ”、“西游”戏,《白蛇传》、《游西湖》等;还愿戏有《万寿图》、《皇觉寺》、《回荆州》、《五典坡》、《辕门斩子》、《祭灵》等;武打戏有《镫打石雷》、《斩李广》;在正宁流传的地方戏有《崔文瑞打柴》、《红会图》、《火烧新野》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不断提高,皮影戏已慢慢退出了戏剧历史舞台,各地保留的皮影戏箱具,特别是雕刻的影人、布景已逐步成为历史文物,为广大爱好者鉴赏保存。其中车、轿、马、龙、桌椅、金殿、宝帐、神架、变花等布景刀刻精细,工艺完美,各种人物造型刻制生动逼真,形象栩栩如生,最能反映吋代特色,是留给后人的一笔文化财富。目前全县尚存皮影戏箱7副。
  钟世亮与其戏曲火彩杨忠诚钟世亮,外号 “钟前场 ”,原籍北京市,生于1867年,1936年9月病故于正宁县蔡峪村,终年69岁。他从小爱戏,因其父在清廷 “御膳房 ”当差,他常厮混在宫廷戏班之中,6岁起跟班学艺(师承不详),工前场科(即现在舞台工作)。1889年正月,他12岁时,其父因 “拈香 ”结拜兄弟时,晚上放鞭炮,惊动光绪 “圣驾 ”,全家被逐,发流西北。光绪19年(1893年)路过正宁县(当时县治在罗川)投文,因正宁县令广澧(旗人)与其父原是皇学同窗,遂借故留在县衙做饭。后于民国(1912—1949年)初年定居于正宁县山河镇。
  钟世亮身怀戏曲火彩绝技,曾先后在陕西乾州、礼泉、彬县等戏曲班社搭班,后在西峰镇徽剧班、“向老板 ”的汉调二簧班、旱胜镇三胜班等搭班演出。他有文化,懂音律,对各路戏曲剧目都很熟悉。他继承和吸收了京剧、二簧、眉户、秦腔各路戏剧流派之长,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火彩艺术,形成独特的表演风格。他的艺术造诣很深,尤以放火、吹号、拉前场而名噪陇东,是庆平一带影响较大的名老艺人之一。在秦腔《黄河阵》、《绝路岭》、《水淹泗州》、《葫芦峪》、《火焰驹》、《游西湖》、《八件衣》等剧目表演中,他的放火技艺有火带、火圈、火架、火门、冲天炮、金线吊葫芦等10多种形式。他善于根据剧情需要和人物性格,用火彩造型,烘托舞台气氛。如在《黄河阵》一剧中,三俏登场时,放出一把 “火剪 ”,黑虎出场时放出一条“火鞭 ”,喻意剧中人所持的兵器。过去演戏都用清油灯,“钟前场 ”能用火彩 “点灯 ”、“封灯 ”。特别令人叫绝的是在《水淹泗州》一剧中,剧中人水母端着饭碗(饭碗中盛着黄、白纸带表示面条,下压鞭炮)边唱边走,“钟前场 ”从出场口放一把火,可以准确无误地落入碗内,点燃鞭炮。在《闯宫抱斗》一剧中,当梅伯抱柱时,他两手带火,左右开弓,每把火彩恰到好处,都在音乐节奏之中。既遮掩了演员抹黑、换口条等一连串动作,又渲染了舞台气氛,最后一把 “金线吊葫芦 ”不偏不倚正放在倒立在台前的席筒中,燃响了鞭炮,为演员的表演增加了神采。
  钟世亮放火不用人帮忙,每把火放得恰到好处,给观众以美的享受。他放火的主要原料除松香、禾纸外,还加上碾碎的香头子,用起来得心应手。他包的松香包,演员一口气吹七八十口。别人放火用明火,烟熏火燎,影响剧情,分散观众注意力,而他则善用暗火,平时看不到松香火把,一旦用火,手中禾纸向后一摆,火即点燃,几乎同时,一把松香变成一道火彩,毫不拖泥带水,足见其功力之深厚。1988年,“庆阳地区戏曲志编纂小组 ”召开 “戏曲老艺人座谈会 ”,据部分健在的老艺人回忆,钟先生为练放火的基本功,每天清晨两手抓满细箩筛下的沙子、塘土,然后用大拇指和食指控制拋撒。他能用长号吹奏出战马长啸、嘶咬等各种声音,渲染出悲愤、欢乐等不同的戏剧效果。过去戏班里没有二幕三幕,只有一道 “二帘子 ”,拉前场者不得不活动在舞台左右或表演区,而“钟前场 ”却利用每场戏的间隔,将所用道具、衣物准备得十分齐全,绝不影响剧情。即使演员下跪的椅垫,他也能站在 “二帘子”后边,准确无误地抛到演员腿下。
  钟老先生身怀绝技,艺高德也高,在陇东、关中一带的戏曲班社和观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每到一地,观众常点 “火戏 ”,专看他的火彩表演,还给他披红挂彩。在戏班里,他拿 “头份帐 ”,每出火戏,“社下 ”(庙会负责人)必另赐大洋3至5元。他不吸烟,却嗜酒成癖,许多徒弟都给他背过酒墩子。他娶妻李氏(正宁永和朱村人),留有1子2女。临终前在山河镇城关街道和蔡峪村分别置有两份田产。1936年9月,病殁于蔡峪村大女儿的家中。
  钟老艺人技艺超人,曾带出许多高徒,如西峰张月、“段前场 ”,宁县太昌 “尚前场 ”等。吴志昌(艺名 “秋顺子”,已故)是他的嫡传弟子,虽跟随他10多年,仅学到了老先生的部分技艺,因此使许多火彩绝技失传。
  我的戏曲艺术生涯赵彩莲口述杨忠诚整理 (一)我祖居陕西省长安县黄梁镇,出身于梨园之家,因家贫自小随父母浪迹江湖,跟班学艺,从8岁(1947年)起登台演出,到现在已有43个春秋了。
  我终生难忘自己痛苦的童年。那时,每当唱戏季节,就外出搭班唱戏。戏班一散,就象叫化子一样沿门讨饭,住过烂窑破庙,吃过剩茶剩饭。陕西省的永寿、长武,甘肃省的灵台、泾川、镇原一带的贫瘠山区,都曾留下我颠沛流离的足迹。解放前夕,兵荒马乱,百货涨价,两位老人又嗜食大烟成瘾,因生活所逼,父亲无力还债,便将我卖到陕西彬县亭口山村一富庶人家当童养媳。整天推磨、纺线、砍柴、喂猪 ..挨打受气是家常便饭。数九寒天我光着脚,迎着凛冽的北风,站在雪地里,望着白茫茫的山川,盼着母亲快点拿钱来赎我回去。当童养媳虽然不到一年时间,却使我饱尝人间之苦。后来,我虽逃出了火坑,但一个脚趾冻坏,头被剪刀扎伤,落了个终生残疾。
  我的启蒙老师是自己的父亲赵明华,他和雪文华、王超民、吴利民等知名艺人是陕西 “牖民学社 ”的同科师兄弟。我小时就跟随他们走州过县,搭班演戏。这些前辈艺人的言传身教,对我学艺成才影响极大。我的许多折子戏,象《柜中缘》、《小姑贤》、《杨氏碑》、《杀狗》等都是在他们烟足茶饱之后即兴教给我的。我目不识丁,但记忆力尤强,凡剧词只念3遍,便记得滚瓜烂熟,随即上场 “走戏”。陇东有句俗话 “傻子记死曲 ”这话或许是对的。凡小时记下的台词,我永远不忘。难怪,长辈艺人戏谑我,“天生的戏子,命里注定吃这碗张口饭 ”。记得我8岁首次登台,第一出戏是《探窑》,我扮王宝钏,我父陪演老旦。他怕我人小怯场,唱“烂”了戏,可这出 “炮戏 ”却偏偏出了麻达。在对唱中,由“慢板 ”转“二六板 ”,老旦已倒了板,我却再上一次板。戏完后,按照戏班行规,挨了父亲两个板子,这是父亲一生对我的唯一惩罚。我唱 “烂”了戏,师傅王超民也很生气,当着大伙的面说:“师哥,你把女子宠坏了,她要是成了人,我就不唱戏了。”10多年后,1959年10月,平凉专区举办戏剧汇演,我获演员一等奖,并被选拔为参加全省青年演员汇演的优秀青年演员。时任平凉新陇剧团团长的王老(王超民),在我卸装后高兴地走上后台,拍着我的肩膀夸道:“我娃是块好材料,没给咱祖宗丢脸,对得起你死去的父亲。”我心里悲喜交加,许多话卡在喉咙眼里倒不出来,只说了一句话,“玉不琢不成器么”。再后就学演《柜中缘》、《杀狗》、《走雪山》等戏。因我人小,在表演坐柜盖的动作时,需由管场师傅扶着上去,灵台、泾川一带的许多老观众都知道我的小名 “凤莲 ”,并给我赠送艺名 “八岁红 ”。
  记得刚走上从艺之路,学演的几个折子戏,如《拾玉镯》、《断桥》、《重台》等,尽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师傅们怎么教,我就怎么演,一勺倒一碗,不敢走样子。根本谈不上理解剧情,体验人物性格。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舞台实践的锻炼,才逐步进入了 “角色 ”,懂得了戏剧情节,明白了人物关系。师傅们常说,“拾进篮篮都是菜 ”。我求拜他们,学了一些唱、做并重的正、小旦戏,如《斩秦英》、《打金枝》、《三上轿》、《玉堂春》等。到我十二三岁时,已能演出《蝴蝶杯》(前后本)、《五典坡》(前后本)、《皇庙大审》等旦角行当中的挑梁戏了。那时的戏班里有 “七紧、八慢、九消停 ”之说,一个人当几个人用,“救戏如救火”每天又是 “三开箱(上午、下午、晚上都有戏),几乎没有比较,详细明确的行当和角色分工,环境逼得人不得不多学几手。我演旦演生,有时也扮杂角,《烙碗记》中的定生,《清风亭》中的张纪宝,《状元媒》中的杨六郎,《金沙滩》里的小五郎,我都演过,演好演坏不清楚,总没把戏打住。舞台实践磨练了我,也给我开拓了比较宽的戏路。自己虽没有受过正规和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可抖马、拉架子、提把子、甩梢子等表演技巧和程式,都可以做。演戏使我深知 “实践出真知 ”这句话的哲理。
  (二)解放后,我得到了两条生命:一是从旧社会的火坑里跳出来,拣了一条活命;二是真正获得了艺术生命。回忆那解放时的隆隆炮声,解放军威风凛凛的进军场面,至今令人振奋。我和其他穷孩子一起欢庆胜利,扭秧歌,打 “霸王鞭 ,”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 ”。俗话说 “不经过严冬,不知道春天的溫暖 ”,我性格倔強,笃信真理,到现在40多年了,忘不了党,忘不了毛主席,这就是我的最高信仰。1950年,我参加镇原县剧团学戏并演出。1951年3月,我到陕西长武县剧团工作,这期间我学演了《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穷人恨》(选场)等现代剧。那时视演现代剧目为光荣,当作政治任务来完成。大约1952年前季,我在长武县城小有名气,拥有不少观众。这年3月 “七龄童 ”(即李连娣)随父母从西峰来长武县搭班。我俩年龄上下不差。她扮相俊俏,嗓音甜润,但所会剧目较少,演戏有个弱点,变不过脸来,造不成气氛。而我呢,扮相较差,嗓音因长期吃重而沙哑苍劲,但我有一长处,演戏认真,感情真挚,用行话来说很有 “激情 ”。常言说 “卖灰的见不得卖面的 ”。她来长武首演剧目也是《断桥》,使我好不服气。团内决定由她扮演白娘子,我配小青儿,我暗下决心,以己之长,补她之短,好给她点颜色瞧瞧。当她唱完一大段乱弹之后,我接一个 “紧拦头 ”,一气呵成,声泪俱下,寥寥几句,便赢得台下阵阵掌声。卸装后,连娣哭得很伤心,死也不到长武剧团来了。此事一时传为佳话,也使我半生感到内疚。此后连娣去了宁夏吴忠一带,30多年不曾见面。1984年,正宁剧团去宁夏演出,有幸见到了李伯母。老人家拉着我的手说:“见到了你就象见到了连娣,‘文革 ’中她受够了苦,最后不得不改行随丈夫回河南老家去了。”1952年5月,正宁县剧团面临危机,老演员所剩无几,新学生羽翼未丰,于是派著名鼓师邓庚申用高价串通我父母,晚戏散场后连夜将我 “偷过 ”甘肃正宁县。当晚夜深人静,我很害怕,父母便哄着我,奔波了一天一夜,便到了正宁县山河镇。
  正宁县是个山区,交通闭塞,文化比较落后。当时,县城人烟稀少,街道萧条,不少单位还住在民房里,比不上长武县那样繁华热闹。飞鸟恋旧林呀,我哭闹着不吃不喝。县上许多领导干部到会馆庙(老戏院子)来看女演员,因我面貌不扬,个子瘦小,使人们大失所望。当时的县长张西珉将邓师父叫到一边低声批评说:“你花钱就弄来这么个女演员吗?不说演戏,大风都能将她吹倒。”邓笑着回答:“请领导台上见。”记得端午节晚,由我主演《白蛇传》(全本),首演成功,一炮打响。第二天我成了街谈巷议的传奇人物,县委、县政府、县三科的领导都买了礼物来看望我,父母也很高兴。我这个出身微贱的穷孩子,第一次享受到了人世间的溫暖,感到无比荣幸。有许多小朋友也给我送来吃物。仅仅几天时间,给我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正宁人好,善良、朴实、忠厚,我再也不愿离开这个偏僻的山区,我要在这片沃士上扎根、开花、结果。50多年的人生坎坷之路,我没有违背自己的诺言。在“文革 ”逆境中,即使我当了农民,也没离开这里。
  (三)从50年代到80年代,我一直在县剧团当演员。遂在正宁成家立业,生儿育女,同这里的群众同呼吸、共命运,从这块土地上吮吸着营养,不断丰富和完善着自己的艺术实践。我用自己的心血为山区人民做了贡献,正宁人民也给了我极大的支持和关怀。他们需要我也欢迎我。记得刚刚到正宁那几年,好多小孩、老婆、老汉跟前跟后,弄得人连吃饭、睡觉、上厕所也觉不便。每台戏都有群众给我披红挂彩,我的名字在正宁、宁县及陕西旬邑一带,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我热爱自己的艺术事业,忠于自己的崇高职守。40年的粉墨生涯中,我扮演过上百个大小不同的人物形象。50年代初期演小旦、花旦,80年代演正旦、老旦。所演剧目有传统历史剧,也有新编现代剧,有连台本戏,也有优秀折子戏,有老艺人口授的,也有改编出版的。先后由我扮主角的戏有《白毛女》、《梁秋燕》、《邵巧云》、《九件衣》、《三世仇》、《游西湖》、《八件衣》、《游龟山》、《白玉楼》、《美人纲》、《法门寺》、《回荊州》、《打金枝》、《皇姑打朝》、《三上轿》、《铡美案》、《貂婵》、《屈原》、《四进士》、《慈母泪》、《双罗衫》、《杨门女将》、《白蛇传》、《火焰驹》、《金碗钗》、《白玉钿》、《斩秦英》、《五典坡》、《忠保国》、《软玉屏》等五六十本。在观众中有一定影响,自己觉得比较满意的舞台艺术形象有:1.《三上轿》(秦腔),1956年10月获平凉专区戏剧汇演演员一等奖;2.《三进士》(弦板腔),1960年5月获甘肃省青年演员汇演优秀表演奖,由省人民政府颁发了奖状、奖章;3.《三世仇》(秦腔现代剧),1964年首演于西峰剧院,连演数10场,场场爆满,曾创下了全区戏曲剧目演出观众和场次的最高记录,1977年由正宁剧团再次上演,获观众好评;4.《斩秦英》(秦腔),1978年获庆阳地区戏剧调演表演一等奖;5.《双罗衫》(秦腔),1982年获庆阳地区戏剧调演表演一等奖;6.《五典坡》(前后本),曾在平凉、庆阳两地区观众中有一定影响。
  我还执导过一些剧目,但由于自己文化素养较差,基本功底子薄,均感不尽满意。50年代至60年代,庆阳地区各县评价正宁剧团是 “一枝旦 ”剧团。70年代到80年代,又有 “正宁剧团是一个半戏子 ”之说。这些舆论不知是褒是贬,或许有偏颇之处,我不敢苟同,但足以代表大部分观众的共同看法。自己在戏曲艺术上取得了点滴成绩,而党和人民给予了我极大的荣誉。我除多次获本团奖励外,1979年被正宁县委、县革委评为先进个人,获一等奖。1983年被省剧协吸收为会员,并任地区戏剧协会会员。1983年起,曾任县政协一、二、三、四届委员。新编《正宁县志》在“文化名人 ”条目里,介绍了我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表演特色。1987年11月、12月份,《甘肃农民报》、《陇东报》曾以《梨园沧桑四十载》为题,扼要介绍了我的艺术生涯和表演特色;此后,我曾收到省内10多名戏剧爱好者的来信,他们给予我以慰问、赞扬、鼓励、鞭策。面对诸多荣誉,我深感当之有愧。

知识出处

正宁文史资料选辑

《正宁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设置文物古迹、峥嵘岁月、人物春秋、经济追踪、梨园掌故、风情民俗、轶闻趣事等栏目,收录“罗川访古”、“辛亥革命在正宁”、“红一军团在正宁”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