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林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文史资料选辑》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813
颗粒名称: 二、林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分类号: K928
页数: 3
页码: 278-280
摘要: 林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正宁林区位于甘肃东南部,子午岭南端,26′东经108°﹣108°38′北纬35°15′一35。37′,处于我国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地处,正宁县境内东侧,为正宁县 “大白菜 ”地形的基部。东南面与陕西旬邑县马栏林场、乔山林业局大岔林场相接,北与宁县湘乐林业总场毗邻,西与正宁县农区紧接。本区是陇东黄土高原的边缘,属黄土丘陵沟壑山地,地貌状况有梁状丘陵山地、梁峁状丘陵山地、沟壑碎原山地、平坦川台地等4个基本类型。南部属泾河流域水系,北部为马莲河流域水系。土壤系地带性黄土母质发育的褐色土和碳酸盐褐土,常见的士类有山地黄土、红胶土、粟钙土、黑垆土、黄绵土。
关键词: 自然地理 位置概括

内容

林区的自然地理概况正宁林区位于甘肃东南部,子午岭南端,26′东经108°﹣108°38′北纬35°15′一35。37′,处于我国黄土高原的中心地带,地处,正宁县境内东侧,为正宁县 “大白菜 ”地形的基部。东南面与陕西旬邑县马栏林场、乔山林业局(黄陵县境内)大岔林场相接,北与宁县湘乐林业总场毗邻,西与正宁县农区紧接。
  本区是陇东黄土高原的边缘,属黄土丘陵沟壑山地,地貌状况有梁状丘陵山地、梁峁状丘陵山地、沟壑碎原山地、平坦川台地等4个基本类型。
  南部属泾河流域水系,北部为马莲河流域水系。子午岭为正宁主要河流的发源地。本区河流有四郎河、支党河、嘉峪河3条河流,以及与宁县交界的九龙河。
  本区有1958年修造、1960年建成的庵里水库,和1978年建成的红土窑水库,以及犀牛庄的塘坝。中湾老龙潭为自然积水池。
  林区气候溫和。1977年在中湾建立气象站一处,对林区气候连续进行了3年观测,以下数据是3年内的平均数:年平均气温8.5℃ 极端最高气溫31.5℃,最低零下18.2℃,相对湿度60大风速14米/秒,最多风向为东南风3.4米/秒,冻土最大深度70公分、约110天。日照时数2157小时,蒸发量1838毫米,年降水量595毫米%,最,(最多的一年达774.3毫米),无霜期平均163天。地面溫度年平均9.8℃,海拔为1140-1756米。
  本区在沟底有基岩露出,白垩纪的紫色、灰绿色页岩、红色砂岩及上侏罗纪的石灰石,以片页岩为主。沟底及沟下部砾岩(卵石)以及料礓石(石灰淋溶结核)处处皆有。
  区内大多为原生黄土(山坡)、次生黄土(沟谷),及在黄土侵蚀以后新露出的红土。土壤系地带性黄土母质发育的褐色土和碳酸盐褐土,常见的士类有山地黄土、红胶土、粟钙土、黑垆土、黄绵土。除森林中上层在10公分左右为微酸性外,其余 PH值大多在7.5——7.1之间,腐殖质含量为0.35%一1.47%,碳酸钙1.94%一18.77%,速效磷0.45—1.77(每亩市斤),速效钾15.5—42.8(每亩市斤),速效氮3.5—10.4(每宙市斤)。本区的成土母质 ——黄土,有风成和水成两种。

知识出处

正宁文史资料选辑

《正宁文史资料选辑》

本书设置文物古迹、峥嵘岁月、人物春秋、经济追踪、梨园掌故、风情民俗、轶闻趣事等栏目,收录“罗川访古”、“辛亥革命在正宁”、“红一军团在正宁”等文章。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