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大家王修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782
颗粒名称: 陶艺大家王修功
分类号: K825.7
页数: 5
页码: 247-251
摘要: 在台湾省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147号,居住着一位从事陶瓷艺术的艺术家,他叫王修功。他的故乡就是正宁县。他不仅是一位卓有成就的陶艺大家,而且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仁人志士。
关键词: 陶艺大家 王修功

内容

陶艺大家王修功
  在台湾省台北市杭州南路一段147号,居住着一位从事陶瓷艺术的艺术家,他叫王修功。他的故乡就是正宁县。他不仅是一位卓有成就的陶艺大家,而且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仁人志士。1992年以来,他曾两度来到大陆,在北京、西安、兰州、敦煌等地观光,饱览了祖国的名山胜水、文物古迹,回乡看望了乡亲父老。王修功先生感念亲人养育之恩,为奖掖家乡子弟,助升大学深造,培养地方人才,仗义疏财,慷慨解囊,在庆阳地区设立“王修功怀恩奖学金”,每年出资1.1万元。他对家乡建设事业、人民生活非常关心,撰写了《返乡归来》一文,择要刊于《甘肃日报》,对家乡的经济发展坦诚陈述了看法。又以《光辉的甘肃 ——中国古艺术的圣地》为题著文发表于台湾《艺术贵族》,全面介绍了甘肃的文物古迹、艺术成就及其历史意义。
  王修功于1930年出生于山河镇。曾求学肄业于国立杭州艺专。1949年为谋生计,王修功像辗转到达台湾。在台曾任广告设计师、中学教师、艺专兼任讲师等。从1957年起转业从陶,曾任台湾“中国陶器公司”、“中华艺术陶瓷公司”设计师、厂长。与艺专校友创办“龙门陶艺公司 ”并任厂长。1971年与楚戈、张光宾等筹办了在台湾举行的“第一届当代名画家陶瓷展 ”。1981年至1986年,在台北“春之艺廊”先后举行“王修功陶瓷展”5次。1989年至1993年间,应台湾“大地艺术中心”、“国立历史博物馆”、“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等单位的邀请,举行了第六、第七、第八次陶瓷个人展。1972年至1982年间,应邀参加中外陶艺联展。陶作曾获纽约圣若望大学艺术奖章及奖状。1984年,参加台北市美术馆举办的 “现代陶艺推广展”,获特优奖。从1986年起,每档以2至5件陶作于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作经常性展出。1988年至今,应聘担任台北市美展及台北县美展、历史博物馆陶艺双年展历届评委,台北县第五届美展筹备委员,台北市美馆审议委员,台湾省美术馆、高雄市美术馆典藏委员。艺术评论文章先后发表于台湾《自由青年》《中国男人》《艺术家》《雄狮美术》等刊物。陶瓷作品先后被台湾《时报周刊》《艺坛》、《典藏》《中国时报》《中央日报》及大陆《甘肃日报》《甘肃画报》等报刊以及台视、中视、华视等电视台,中广等广播电台及香港电视台、各大报或新闻或专题报道。1990年,王修功陶艺作品他的陶瓷代表作汇集成书,由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印行,书名《王修功陶瓷集》。1992年,选为中华民国陶艺协会常务监事。1997年,其生平事迹被录入大型丛书《东方之子·人物志书》。
  王修功是台湾颇有名气的陶瓷艺术家。陶瓷在传统观念上属于工艺的范畴,他却提出了 “陶瓷艺术”的理念。几十年来,他经过试炼改造,结合绘画艺术与陶瓷创作实践,认为现代陶瓷艺术是以现代艺术理念与陶瓷科技相结合的新生代,犹如水墨画之墨与宣纸,油画之专用颜料、笔与画布等。陶瓷的土与釉,再通过火,都是藉以表达陶瓷艺术的多媒体。王修功还认为,由于社会的变迁,陶艺在欧美早已脱离工艺使用层面,而迈向一种纯艺术的里程;另一方面,它已成为艺术上一种特殊的表现媒体。虽然它们以传统的陶器出现,但经过多次再改造,并着上了新装,终以另一种风貌展陈,而不是其他艺术的附庸,可与兄弟艺术分庭抗礼。王修功以此理念,在台湾原本是荒芜的陶瓷“土地”上深耕,已是硕果累累,其突出表现是:用高温釉下彩,丰富陶瓷的层面;改进唐宋三彩釉的吸水和易碎性,使三彩釉色有实用的效果。通过这些改良的办法,把陶瓷从“工艺”的层面提升到“艺术”的层面,赋予中国陶瓷艺术新的生命,推动了传统并展现了时代风貌,从传统中创出了一条新路。由于他的顽强拼搏,在国际陶瓷艺术大展舞台上,台湾陶艺家占有了一席之地。楚戈先生在《艺术陶瓷的拓荒者》一文中说:“王修功在台湾艺术陶瓷界启蒙时代的贡献,约有下列数点:(1)高温釉下彩,开创了水墨效果的瓷画装饰,至今仍然是台湾艺术家最爱使用的一种技法。(2)高温多彩釉的拓展,丰富了陶瓷的层面。(3)改进了唐宋三彩釉的吸水和易碎性,使三彩釉色有实用的可能。”台湾黄祖荫先生评论说,综览王修功的陶瓷艺术作品,望之俨然,即之温然。所谓俨然是作品的庄严性,它不是器用化的,它拥有自身独立的艺术性格,超越了实用而迈向理想化的领域;所谓温然,是作品的感性,它不是思考的,它带给人们共有的美感,这美感除造型之外,它的釉彩具有人们所喜悦的特有的魅力。王修功集设计、研究、创作、生产、经销于一体,40年来兢兢业业于火土生涯,素贫贱行乎贫贱,不忮不求,乐在其中,他认为一王修功等著述、编选的《王家年报》个真诚的艺术从事者,若汲第七期封面汲于名利的追逐,甚至一味营筑权位的荣耀,小则误人误己,大则祸国殃民。他在《漫话艺术与权位》一文中写道:“大凡一个在艺术上具有杰出创作才能的人,一旦位居权要,上至帝王卿相,次及有关艺术机构的主管,不是官场的得意,而影响及至摧折了他的创作灵性,就是执着于其艺术兴趣的发挥,而怠忽了他所任职务的事功,即使其艺术创作于不辍,而所付出的代价,远非其艺术的成就所能比抵。得失之间,鱼与熊掌,很少能够兼得。”并列举南唐李后主、宋徽宗赵佶、北宋人物画大家李公麟、清代郑板桥等人的事例以证实其观点。王修功淡泊名利,正直做人,不推销自己,而着力举荐他人,使旁观者都觉得遗憾,但他却十分坦然。他说在多元社会的今天,除了升官发财外,人生的价值有许多不同的发展层面,艺术的天地尤其广阔。按说王修功先生的陶艺出名多年,该有不少心爱的作品留在身边,但他却从来没有想要保留什么,或舍不得什么,他觉得一切都是随缘而来,就让它随缘而去。这就是一个陶艺大家最可贵、最值得人们称道的精神品质。王修功到了晚年,仍不辍笔耕。他创办了《王家年报》,每期出版后除赠送亲友外,都邮赠家乡的党政机关领导。在《王家年报》上,他抨击陈水扁的 “台独 ”政策,大声疾呼两岸统一,表现了一个艺术家的政治良知和一个中国人的民族情结。(曹焕荣王长生)

知识出处

正宁史话

《正宁史话》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古人云,东流不作西归水。正宁恰巧相反。境内四条较大的河流,如四郎河、支党河、无日天沟河、嘉峪河,皆潺湲向西;四块较大的塬,如宫河塬、永和塬、三嘉塬、月明塬,都渐次西倾。山河走势和东端的子午岭密不可分,宝藏资源跟自然演化大有渊源。至于地下文物和地面胜迹的相互佐证,历史人物和典籍史册的交替辉映,自在不言之中。这里有中华民族的血脉,千载而下,生生不息;这里有更迭频繁的建置,逐渐臻于成熟和稳定;这里曾有名将能臣甚或帝王的点点事迹,传扬不休(蒙恬、唐玄宗、唐肃宗、于志宁、景清、赵邦清、李自成、巩焴等);这里还有过风卷红旗、血染黄土的人民革命斗争(谢子长、刘志丹、邓小平、习仲勋、何炳正、赵铁娃等);更有过文士贤才、能工巧匠们的人生咏唱及艺术创造(范锡篆、雷和、赵元贞、王修功、曹汉三、王希圣)。

阅读

相关地名

王修功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