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正三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771
颗粒名称: 新正三杰
分类号: K205
页数: 5
页码: 212-216
摘要: 在陕甘宁边区时期,新正县马生福、蔡登霄、张治平3人先后或选或聘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委员会委员、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参议员。一个县出了3名显赫人物,新正县一时声名大振。时人称马生福、蔡登霄、张治平为新正 “三杰”。
关键词: 新正三杰 新正县

内容

新正三杰
  在陕甘宁边区时期,新正县马生福、蔡登霄、张治平3人先后或选或聘为陕甘宁边区政府委员会委员、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参议员。一个县出了3名显赫人物,新正县一时声名大振。时人称马生福、蔡登霄、张治平为新正 “三杰”。
  马生福马生福(? —1960),回族,新正县二区(湫头)九乡(龙嘴子)人。身材高大魁梧,留着长髯。他富有口才,语言风趣幽默,极有感染力。平日里,乐于助人,善排解乡邻纠纷,在回民中享有较高威望。因对《古兰经》颇有研究,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即在本村清真寺开学任阿訇。以后便长期在关中一带的回民中传经诵教,渐有名气。1932年,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来到五顷塬、西渠、孟家河等山后村庄宣传革命,开展群众工作。马生福接受了教育,开始倾向革命。同年4月,陕甘边革命委员会在寺村塬成立时,龙嘴子村的回民群众也选代表参加了会议,和汉民一样行使同等的政治权利。此事使马生福思想上受到很深触动,看到了革命的前景和回民的希望。从此每逢礼拜集合,他不仅传经诵教,也借机大力宣传革命思想,教育回族青年积极参加革命。在他的宣传鼓动下,王世平、王世英等19名青年组织起了中国革命史上第一支回民游击队,走上了革命道路。
  马生福还利用自己的身份参与革命活动,为民族统一战线做工作。1934年4月,平子游击队与耀县游击队配合,在南邑胡同伏击进犯苏区的马鸿逵部一骑兵连,击毙击伤敌兵7名,俘虏16名。为了瓦解敌人,教育感化上兵,马生福和蔡登霄受党组织委托出面联系,将死者拉回龙嘴子清真寺,按照伊斯兰教仪式予以安葬,并将俘虏全部负责送往国民党山河镇敌团部驻地,以当地伊斯兰教阿訇的身份说明情况,并宣传了共产党的主张。这一举动当即在马部引起很大反响,不久就有士兵携枪向红军游击队投诚。他还以阿訇的身份设计掩护了被敌包围于龙嘴子清真寺的中共新正县一区区委书记郭廷藩(解放后任青海省政协副主席)和回民游击队队长马全德,使他们安全脱险。
  马生福为革命事业所做的贡献,受到中国共产党的高度赞扬。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在延安成立了陕甘宁边区回民抗日救国协会,马生福被选为会长。同年11月,他与林伯渠、李鼎铭等18人被选为陕甘宁边区第二届政府委员(任期5年)。同时,还被选为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参议员(任期5年)。1941年,他领弟子王长河、王明芳、马玉和(解放后任西安市副市长)3人到延安清真寺开学。1945年,因大骨节病复发恶化,行走困难,请假回家,从事地方工作。1957年被任命为平凉地区民委委员。1960年六七月间,因食用苦杏仁为佐料制作的面条中毒,不治而逝,终年约80岁。
  蔡登霄蔡登霄(? —1950),回族,原籍平凉县。民国18年(1929年)陕甘大旱,田禾颗粒未收,造成饥馑。因生活所迫,他跟随父亲离开家乡,在陕甘边区漂泊度日,后定居于正宁县五顷塬龙嘴子村,靠开荒地维持生计。
  蔡登霄的父亲原是平凉清真寺的阿訇,为人忠厚,办事热心,在回民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到正宁定居后,仍以阿訇身份为回民们传经,开展宗教活动,吸引了一批伊斯兰教信徒聚居于此。蔡登霄自幼随父亲诵经,深受其影响,也是一位伊斯兰教的忠实信徒。20岁时父亲逝世,他挑起了全家的生活重担,并以顽强的毅力开荒生产过日子,使全家的生活境况逐渐改善。因为他在劳动之余喜欢帮助他人,所以村上乡亲邻里之间大小事情都喜欢找他合计。由于他威信高,又能诵经,不久便接任阿訇。1931年,刘志丹、谢子长带领红军游击队在五顷塬一带开展革命活动,他主动接近革命队伍,接受宣传教育,并向广大回族青年传播革命思想。他支持王世英、王世平等回族青年组建了回民游击队,配合他们进行革命活动,并利用自己的合法身份开展民族统战工作。1934年,他与阿訇马生福一起受党组织委托,妥善解决了对国民党驻军马鸿逵部骑兵营作战死伤人员和俘虏的处置问题,动摇了马部军心。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马鸿逵部未再骚扰,其中一个班后来还倒戈起义。同年,他还和马生福巧施妙计,将被敌军围困在清真寺内的中共新正县一区区委书记郭廷藩、回民游击队队长马全德安全转移,保护了革命干部。1941年,陕甘宁边区回民抗日救国协会派人来关中指导成立关中分区回民抗日救国分会,蔡登霄以其声望和功绩当选为会长。1946年,被新正县第三届参议会选为常驻议员,与林伯渠、李鼎铭等19人被选为陕甘宁边区第三届政府委员会委员,还被选为陕甘宁边区第三届参议会候补参议员。1948年10月,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少数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至解放。1950年,病逝于平凉。
  张治平张治平(1872—1945),新正县三区(长舌头区)三乡(后掌乡)雷庄村(今陕西省旬邑县马栏镇雷庄村)人。
  张治平从医一生,医道高明,医德高尚,在当地颇孚众望。他经历了晚清、民国两个时代,对国民党政府的腐败反动统治耳闻目睹,极为痛恨。家乡周围接连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使他的思想逐渐倾向革命。1928年,由吕佑乾、许才升等一批共产党员组织发动了“栒邑暴动”,处决了国民党栒邑县县长和看守所所长,建立了栒邑县苏维埃政权。虽然这次暴动后来惨遭国民党血腥镇压,吕佑乾、许才升等一批共产党员被杀害,但是这次暴动为陕甘边地区的人民树立了革命斗争的光辉榜样。在张治平进步思想的熏染下,他的两个在校读书的孙子张化民、张化济都积极参与了 “栒邑暴动”。1932年,刘志丹率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离开寺村塬,移驻栒邑县的职田镇、后掌等地开展活动。他们张贴标语,召开群众大会,宣传革命真理,并打土豪、开仓库,赈济贫苦农民。张治平耳闻目睹时世变化,看到贫苦农民真正从心底里热烈拥护红军游击队的革命行动,在思想上更加深了对共产党的向往,认识到只有共产党才能改变黑暗的旧世道,因而对共产党充满了希望和信心。他暗下决心,今后既要治病济世,还要以高明的医术和在方圆几十里享有的威望,为共产党效力。1934年11月,陕甘边南区革命委员会(关中分区前身)在中部县小石崖成立,后掌、阳坡头一带先后发展组织起10多支小股游击队。他们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分配土地活动。是年,还在雷庄村第一次组织了秋收竞赛。有一天,雷庄村20多人在井坳收荞麦,国民党部队何高团的一个营长带领部队来“清剿”。敌军刚一踏进雷庄,就被游击队组织的秋收小组赶跑了。第
  二大,恼羞成怒的敌军又聚集更多的兵力来到雷庄,包围了秋收的群众,捕走了贫农团长、赤卫军连长和群众11人。为了救护被捕的干部群众,张治平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只身前往国民党驻军及有关方面交涉。经过他的巧言周旋,被捕的干部群众全被放回。后掌、阳坡头一带是中共陕甘边南区新正县管辖的区域,国民党对这一地域极为重视,称为“赤匪活动区域”,不断进行骚扰,常以清查共产党嫌疑分子为名,乱捕滥抓。处此凶险恶劣的环境,张治平舍生忘死,为掩护革命干部,保护群众利益,做了大量工作。同时,他还利用自身特长,为30余名党的各级干部诊治过疾病。
  张治平的革命行动对其家庭成员有很大的影响。土地革命时期,光他一家参加革命的就有5人,真正成为光荣之家、革命之家。他的侄儿张清益就是受他影响,走上革命道路,成为陕甘宁边区闻名的 “义仓英雄”、“特等劳动英雄”、“模范合作社主任”的。他的孙子张化民也担任了新正县保安科科长。
  张治平为中共陕甘边南区革命根据地的开创和陕甘边区革命斗争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1941年,他和蒋南翔、肖军、周扬等38人被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特聘为参议员。同年11月6日至21日,他在延安参加了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一次会议;1944年12月4日至19日,在延安参加了第二届参议会第二次会议。在两次会议上,受到了当时的中央领导张闻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的亲切接见。1945年12月5日,张治平在雷庄病逝,享年73岁。新正县各界在雷庄为其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有500余人前往致祭。新正县政府敬送题有“革命医师”四字的挽匾以示悼念。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副主席李鼎铭,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议长、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高岗及习仲勋等领导送了挽联,关中分区副专员杨玉亭代表边区参议会、边区政府和关中地委、专署主祭。悼词高度评价了张治平的一生,称 “张先生爱民爱党,值得每个边区人民学习”。
  (王立明)

知识出处

正宁史话

《正宁史话》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古人云,东流不作西归水。正宁恰巧相反。境内四条较大的河流,如四郎河、支党河、无日天沟河、嘉峪河,皆潺湲向西;四块较大的塬,如宫河塬、永和塬、三嘉塬、月明塬,都渐次西倾。山河走势和东端的子午岭密不可分,宝藏资源跟自然演化大有渊源。至于地下文物和地面胜迹的相互佐证,历史人物和典籍史册的交替辉映,自在不言之中。这里有中华民族的血脉,千载而下,生生不息;这里有更迭频繁的建置,逐渐臻于成熟和稳定;这里曾有名将能臣甚或帝王的点点事迹,传扬不休(蒙恬、唐玄宗、唐肃宗、于志宁、景清、赵邦清、李自成、巩焴等);这里还有过风卷红旗、血染黄土的人民革命斗争(谢子长、刘志丹、邓小平、习仲勋、何炳正、赵铁娃等);更有过文士贤才、能工巧匠们的人生咏唱及艺术创造(范锡篆、雷和、赵元贞、王修功、曹汉三、王希圣)。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立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