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名遐迩的正宁烤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755
颗粒名称: 闻名遐迩的正宁烤烟
分类号: TS424
页数: 8
页码: 149-156
摘要: 正宁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经西北烟草质量监督监测站测定和广大农民多年的种烟实践证明,确实是适宜烤烟生长的最佳生产区。
关键词: 正宁烤烟 烟草

内容

闻名遐迩的正宁烤烟
  正宁县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光照时间长,土壤有机质含量高,经西北烟草质量监督监测站测定和广大农民多年的种烟实践证明,确实是适宜烤烟生长的最佳生产区。
  正宁县种植烟叶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在唐代以前正宁县即栽种晒烟。相传唐肃宗李亨在宁夏灵武即位,返回长安途中,经过真宁,品吸了罗川晒烟,赞其香气浓烈,消困解乏提神。从此,罗川晒烟声誉大增,被人们称为 “唐台烟”,成为宫廷贡品。1200多年过去了,“唐台烟”依然久盛不衰,至今仍是当地群众主要的生产和经济来源项目。1985年,正宁县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全省烤烟生产基地县。近几年,全县烤烟种植区域涉及全县12个乡镇108个村4万余农户,年均种植约8万亩,初步形成了以宫河塬的山河镇至周家乡一条线5个乡镇为主的优质烤烟生产带,涌现出了像榆林子镇乐安坊村烤烟年产值突破200万元的一大批烤烟生产专业村,和依靠栽植烤烟累计收入23万元的王怀显等成百上千个烤烟栽植大户。烤烟已经成为全县经济的首要支柱产业,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拳头”产品。目前,正宁县已成为甘肃省最大的烤烟生产县。
  科学的栽培方法正宁县建立了一整套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制度。每普及推广一批新技术或应用一项新成果,都是先在点上试验成功后,再推广到面上,使群众学有例子,看有样子,走有路子。县上坚持在试验上开拓创新,示范上扎根引路,推广上谋求实效,把侧重点、落脚点放在新技术的普及推广上。并在政策上放宽,资金上扶持,物资上倾斜,有计划、有重点、有目的地培养典型,推广典型。特别是在良种选育、新法育苗、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地膜覆盖、烘烤工艺改革等项目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规模经济效益。在良种选育上,经过多年的反复对比试验,在11个新品种和26个新品系材料中筛选推广了 “红花大金元”、“NC—89”两个主栽品种。这两个主栽品种较耐普通花叶病,有一定的抗旱耐肥能力;烤后原烟颜色呈橘黄或金黄色,油分足,光泽强,弹性好,叶片薄厚适中,上中等烟叶比例高。在烤烟育苗上,全面推广了大畦、切块、双弓棚育苗新技术。在施肥上,普及推广了配方、双层施肥新技术。在移栽上,针对正宁县5~7月份干旱严重的特点,1984年,县上把地膜覆盖技术应用于烤烟生产,一举获得成功。这不仅进一步改善了烤烟生产的温度条件,增强了烟田的保肥保水性能,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烟叶的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据试验,地膜覆盖烤烟地比不覆盖烤烟地大田期0厘米~20厘米土壤平均增温2.0℃,0厘米~50厘罗川晒烟米减少土壤蒸发耗水60毫米,地膜覆盖的烤烟比不覆盖的平均株高增加12.5厘米,主根增长10厘米,成熟期提前20多天,平均增加产值40%左右。同时,适时推广了 “烤烟简易抗旱枪”,重点推广了“烤烟抗旱保水剂”等新技术。在大田管理方面,1996年正宁县烟草研究所研究成功 “烟草抑芽剂软瓶滴注新技术”,分别荣获1997年度庆阳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98年度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该技术和国内外目前推广的技术相比,具有施药快、抑芽率高、不产生药害等特点。8年来在全县累计推广32万亩,亩增值156.8元,使中上等烟叶比例提高了11.67个百分点,实现新增产值约5017万元。在采摘烘烤方面,做到了生不采、熟不漏,使烟叶成熟度达到了最佳程度;完成旧烤房改造1.88万座,在1.26万户烟农中推广了烤烟“三段式”烘烤新技术;印发烘烤技术图表2万多份。县上充分发挥烤烟生产的区域优势,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择优发展,适当集中 ”的原则,调整布局,合理倒茬,把12个乡镇划分为8个主区,4个副区,使烤烟种植乡镇的自然优势和技术优势实现了最佳配置。各项生产管理综合措施的实施使正宁县烤烟生产全部实现了品种良种化,施肥配方化,育苗切块化,移栽标准化,大田覆膜化,管理科学化。1997年,正宁县迈入了全国科烤烟叶烤烟大田技工作先进县的行列。
  配套的产销体系在烤烟生产上,正宁县坚持按照系列化的方向发展,走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成龙配套、协调发展的路子。围绕烤烟生产,县烟草公司在各乡镇设立了8个烟草收购站,充分发挥了烤烟生产和经营的主渠道作用。县政府成立了烤烟生产管理局和烟草研究所,作为政府指导烤烟生产的职能部门,与烟草公司紧密配合,全权负责组织生产、良种培育、技术推广和收购运销。同时,各方筹资1000多万元,从1993年初开始,建起了年复烤能力约20万担,产值3000万元,可实现利税300万元的大型烟叶复烤厂。该厂投产运营以来,所烤烟叶质量指标均达到标准要求。不仅实现了本县烤烟县内复烤,还承担了周边地区的一些复烤任务,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注重生产和加工的同时,县上十分重视销售。把地产烟叶由省内推向省外,跻身于全国市场,提高了正宁烟叶的知名度。每年派出人员奔赴全国各地,巩固老关系,开拓新市场。目前,已与全国10多个省市的20多个卷烟生产厂家建立了供销关系。多年来县上调出的烟叶质量可靠,得到了众多厂家的好评,厂方需求逐年上升,销售范围不断扩大,并销往国外。2000年,正宁县烟叶向越南胡志明市出口烟叶9800担。1992年、1993年正宁县先后被国家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和省烟草专卖局、省烟草公司评为 “烟叶生产收购工作先进单位”。1995年,县烟草公司被省经贸委、省统计局评为“甘肃省最佳经济效益50强企业”,还多次被有关单位评为 “重合同、守信用”企业。
  得力的保证措施多年来,正宁县始终把烤烟生产作为富民富县的支柱产业来抓,不断强化组织领导,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
  一是强化了组织领导体系。县上成立了烤烟协调领导小组,历任县委书记和分管副县长担任组长和副组长亲自抓,乡村组都由主要领导全力抓,科技副职专门抓,聘请的村组技术员包干抓,基本在全县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协调、政令畅通、指挥灵便的组织领导体系,使烤烟生产层层有人抓,级级有人管。
  二是加强了技术培训。面向广大烟农,采取当前与长远相结合,以当前为主;长训与短训相结合,以短训为主;骨干培训与农户培训相结合,以农户为主;技术辅导与现场示范相结合,以现场示范为主的办法,举办技术交流培训和科普宣传活动。县上先后派出500多人(次)到河南、山东、陕西、云南等地参观学习,并聘请了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全国烤烟烘烤专家宫长荣为长期顾问。在各个关键生产环节上,县、乡、村、组都组织技术人员和烟农到示范点上观摩,现场示范,现场练兵。同时,组织依靠科技发展烤烟生产致富的典型,巡回演讲,现身说法,送科技上门。县广播站开辟了“科普之窗”节目,电视台开辟了 “星火科技30分”栏目,配合烤烟生产的各个环节,定期讲解生产技术和科普知识,及时提供各种信息。烟草部门编写了各类通俗易懂、适宜操作的技术规程,播放录音录像,印制图片卡表,出动宣传车辆,送科技到农户。县上在生产收购的各个环节,及时举办现场培训班。通过宣传培训,使专业技术队伍不断壮大。目前,全县有烟草农艺师、助理农艺师57人,技术员900多名;每个农户至少有一人懂得了烤烟生产的一整套技术规程。
  三是严格落实质量奖励政策。凡乡镇在烤烟育苗、施肥、移栽、大田管理和科学烘烤5个环节考核中,技术完全达标的,每个环节奖励4000元,中上等烟叶比例达到85%以上,每收购1担奖励1元;完成收购任务,中上等烟达到规定指标,超收部分的税收除上缴中央外,其余返还乡财政。县烟草公司对技术指导站的人员和受聘包村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实行浮动工资制。
  四是实行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县四大班子领导每人联系一个乡镇,蹲一个村,抓一个科技示范点;乡镇领导干部分片包村包户,一般干部和村组干部包村包户,县直部门对口帮乡,签订责任书,绩酬挂钩,使级级有压力,层层有担子,各尽其能,各负其责。
  健全的服务网络为了促进烤烟生产向高水平迈进,正宁县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和业务特点,面向广大烟农,提供配套服务。在物资服务方面主要发挥了物资部门的职能作用,疏通渠道,强化价格监管,实行优化服务。根据生产所需,及时组织供应化肥、地膜、农药、柴油、机具等主要农用物资。在资金服务方面,县乡财政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拿出200多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开展技术培训,补贴购置各种生产资料,并及时解决收购资金,从没有出现过给烟农打白条的现象。在技术服务方面,县上充实加强了烟草公司的技术力量,并发展了一批专业性技术协会、服务队和咨询部,初步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村组为延伸,专业技术员为骨干,农民技术员为主体,科技示范户为基础,群众自我服务为补充的多功能、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技术服务网络。在收购服务方面,县上以《烟草专卖法》为指针,每年都研究制定具体的收购方案和管理办法,采取预约收购,“一证待运的烤烟
  一卡”合同收购的方法,稳定收购秩序,方便群众交售。各收购站点坚持实行“四公开一监督”制度,做到“生人熟人一个样,干部群众一个样,迟交早交一个样”良好的经济效益正宁县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县,全县国民经济总值中农业产值占80%左右。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自然因素,发展缓慢,经济落后。自烤烟在全县扎根落户,形成规模以来,充分显示出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全县有万亩烤烟乡镇4个,千亩村55个,5亩以上的生产大户1.3万户。生产效益由 “七五”末的5041万元增加到“九五”末的3.04亿元,全县烟农收入由1986年的167万元增加到1996年的1.0035亿元,烟税收入由1986年的52万元增加到1996年的3400万元。1990年至2003年的14年间,全县累计种植烤烟122万亩,收购烟叶286万担,产值6.2亿元,财政收入1.38亿元。在全县财政总收入中,烟税占到了60%以上。在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烤烟收入一项人均500元,占到20%以上。榆林子镇乐安坊村,每年种植烤烟1800亩,年产值250万元,农民仅烟叶一项年人均收入1240元。种烟大王王怀显一家10年累计靠栽植烤烟收入23万元。烤烟生产的迅猛发展,也带动了交通、餐饮和商贸服务业的迅速发展,真正实现了一业兴带动百业旺。目前,全县干部群众安居乐业,富而思进,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面前,正宁县委、县政府决心发挥自身优势,抓住群众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的有利契机,因势利导,继续抓住、抓好这一富民富县的支柱产业不放松,以 “计划种植,稳定面积,科技兴烟,主攻质量,强化销售,综合开发,提高效益”为指导思想,不断推广科学技术,强化服务体系,推进烤烟生产在新世纪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农业增效、财政增长、农民增收做出更大的贡献。
  (王立明)

知识出处

正宁史话

《正宁史话》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古人云,东流不作西归水。正宁恰巧相反。境内四条较大的河流,如四郎河、支党河、无日天沟河、嘉峪河,皆潺湲向西;四块较大的塬,如宫河塬、永和塬、三嘉塬、月明塬,都渐次西倾。山河走势和东端的子午岭密不可分,宝藏资源跟自然演化大有渊源。至于地下文物和地面胜迹的相互佐证,历史人物和典籍史册的交替辉映,自在不言之中。这里有中华民族的血脉,千载而下,生生不息;这里有更迭频繁的建置,逐渐臻于成熟和稳定;这里曾有名将能臣甚或帝王的点点事迹,传扬不休(蒙恬、唐玄宗、唐肃宗、于志宁、景清、赵邦清、李自成、巩焴等);这里还有过风卷红旗、血染黄土的人民革命斗争(谢子长、刘志丹、邓小平、习仲勋、何炳正、赵铁娃等);更有过文士贤才、能工巧匠们的人生咏唱及艺术创造(范锡篆、雷和、赵元贞、王修功、曹汉三、王希圣)。

阅读

相关人物

王立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