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噪陇原的小戏创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754
颗粒名称: 名噪陇原的小戏创作
分类号: J825
页数: 4
页码: 146-149
摘要: 2003年,甘肃省文化大省宣传周暨全省小戏小品调演中,正宁一台3部小戏(《舅整外甥》《追铁匠》《亲情》),囊括了6项20个大奖,名列21个参赛剧团前茅。
关键词: 小戏创作 陇原

内容

名噪陇原的小戏创作
  2003年,甘肃省文化大省宣传周暨全省小戏小品调演中,正宁一台3部小戏(《舅整外甥》《追铁匠》《亲情》),囊括了6项20个大奖,名列21个参赛剧团前茅。一部《税费风波》,及时、恰到好处地反映了 “三农”问题中的症结所在,当属全国第一部反映农村税费改革题材的小戏,上演以来,倍受欢迎,久演不衰,并被制作成光盘,广为发行。20多年来,正宁小戏创作,以其独特的“多味黄土喜剧”风格,走红陇原,声名远播,为繁荣陇东戏剧创作,发展戏曲文化事业,活跃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1978年的《争炕头》《成亲》,1981年的《冤家亲》,1984年的《走山湾》《热沾皮》,1986年的《怪娃审狗》《老潘念经》,1989年的《棒打灭鼠队》《特急情报》,1991年的《烧鸡王》《满月酒》,以及后来的《追铁匠》《抬轿》《外甥整舅》《舅整外甥》《亲情》《香包恋》《两个县令》《新娘杀夫》《猪头记》《县长捉鬼》《绝招》《五月的一幕》《忠字舞》《玉凤姑娘》《找新人》《水往高处流》等近40多部戏,可谓新意迭出,高标独树。其中《冤家亲》《满月酒》获甘肃省首届剧本评奖一等奖,剧本由《甘肃文艺》出版发表,演出录音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怪娃审狗》在中国剧协举办的1996年全国“三小”小戏类评奖中荣获惟一的一等奖。《烧鸡王》《追铁匠》获甘肃小戏《舅整外甥》剧照小戏小品调演编剧小戏《亲情》剧照一等奖及多项一等奖。
  这些小戏的作者杨建国,牧羊务农出身,当过民办教师、业余剧团编导、专业剧团合同工、省出版社特邀编辑、群众文化辅导员,曾下乡包队、函授深造。长期以来,他是一边种田,一边创作。含辛茹苦的底层人的生活,一经他的笔展示出来,却有着激人奋进的喜剧色彩。他的戏路文脉,始终能够与黄土地上劳作的芸芸众生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他创作的小戏,剧情冲突跌宕起伏,内涵深刻厚重,剧中人物栩栩如生,人物语言妙趣天成,戏味、人味、情味水乳交融,生活气息、时代气息扑面而来。他既写流逝岁月里的社会创痛,又写变迁时代中的人情百味。
  杨建国小戏的一大绝活,便是语言的“大雅大俗更大众,好听好记易流传”。如《冤亲家》:“设计咱不用计,逢场再作戏。”“我不信还有煮不熟的面、捣不烂的蒜? ”《税费风波》:“人家紧吃我慢咽,单怕那碟子底朝天;人家高升五魁喊,我瞅着瓶子怕酒干。”既有传统戏剧语言的深刻影响,又有民间俗言俚语的提炼概括。不管是道白还是唱词,处处都闪烁着语言光华,为剧情和人物增添了很多光彩。看他的剧作演出,常常是台上话出口,观众笑拍手,低头细品尝,方觉味长久。
  (张芹鹤)

知识出处

正宁史话

《正宁史话》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古人云,东流不作西归水。正宁恰巧相反。境内四条较大的河流,如四郎河、支党河、无日天沟河、嘉峪河,皆潺湲向西;四块较大的塬,如宫河塬、永和塬、三嘉塬、月明塬,都渐次西倾。山河走势和东端的子午岭密不可分,宝藏资源跟自然演化大有渊源。至于地下文物和地面胜迹的相互佐证,历史人物和典籍史册的交替辉映,自在不言之中。这里有中华民族的血脉,千载而下,生生不息;这里有更迭频繁的建置,逐渐臻于成熟和稳定;这里曾有名将能臣甚或帝王的点点事迹,传扬不休(蒙恬、唐玄宗、唐肃宗、于志宁、景清、赵邦清、李自成、巩焴等);这里还有过风卷红旗、血染黄土的人民革命斗争(谢子长、刘志丹、邓小平、习仲勋、何炳正、赵铁娃等);更有过文士贤才、能工巧匠们的人生咏唱及艺术创造(范锡篆、雷和、赵元贞、王修功、曹汉三、王希圣)。

阅读

相关人物

张芹鹤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