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正宁社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史话》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751
颗粒名称: 热闹的正宁社火
分类号: I207.73
页数: 8
页码: 134-141
摘要: 正宁县人历来把“社火”叫“故事”,顾名思义,是说“社火”的内容与“故事”一样,生动有趣。
关键词: 民间故事 正宁社火

内容

热闹的正宁社火
  正宁县人历来把“社火”叫“故事”,顾名思义,是说“社火”的内容与“故事”一样,生动有趣。正宁民间把闹社火叫 “耍故事”,跑社火叫“摆社火”。古往今来,正宁人对“社火”这一文化娱乐活动情有独钟,年年都闹,久传不衰。近年来,每逢春节,政府也从资金上予以扶持,机关单位、个体户也多有赞助,使社火这一活动越闹越红火。
  但随着人类的进步,时代的演变,社火从形式到内容都发生了质的变化,新的时代赋予社火以新的内容。“文化大革命”期间,古代剧目停演,社火也被斥为宣传“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四旧之一,被禁演。到了20世纪80年代,社火这一传统民间娱乐活动才得到恢复。现在,社火从根本上摒弃了对“神”的崇拜和对祖先的祭祀,纯粹演变成为一种内容健康、形式活泼、名目繁多、生动有趣的文化娱乐活动,同时,也成为一种新的民俗。既弘扬了传统文化,也丰富了群众生活。它庆祝上年丰收,预祝来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槽头兴旺,人们无病无灾,生活幸福美满。在形式上,已经不是简单的跳跳唱唱;在阵容上,它以彩旗前导,用锣鼓伴奏,燃火挑灯、鸣放鞭炮来渲染气氛;在表演技巧上,将音乐、舞蹈、戏曲、体育、美术、杂耍融为一体,显得粗犷、豪放、活泼、风趣、滑稽、诙谐。因此,群众喜闻乐见,每逢演出,观者如潮。
  正宁人刚交上正月就闹社火,元宵节这一天最热闹,到正月二十三日才结束。而在一些较大的乡(镇)、村,提前两三个月就开始酝酿,到十一月、腊月,就由有专长或热心这一活动的“社火头”、村组干部组织排练,县、乡(镇)领导有时也检查排练情况。村民们对这一活动都很支持,踊跃报名参加。参与演出的演员及工作人员村上给记“义务工”或适当予以补助。社火阵容可大可小,灵活自如,男女不限,老少皆宜。做站姿、跪姿、卧姿均可,即使有个人手持一束花、一柄兵器站在车上不动,也是一道风景。演出的时间白天晚上都行。演出场所要求也不严格,随便有块空地即可。因此,街道、村庄、机关单位、田野广场、群众院落都可作为其表演场所。
  正宁社火的表演形式,和陇东地区各县的社火大致一样,主要有车故事、马故事、地故事、高跷、芯子、跑旱船、霸王鞭、秧歌、狮子舞、龙灯舞、跑驴、大头娃娃等。
  车故事,即在车上表演的故事。先前多用马车、牛车、骡车,20世纪80年代之后,代之以手扶拖拉机、四轮机、汽车。现时一般不用其他车辆,只用汽车。先用木椽在汽车上搭成亭台、楼阁架子,然后用花布、花束、明镜、丝穗等精心装饰一新。视社火内容,有的分前厅后厅,有的不分。演员可多可少,一车可表演一出戏里边的某一场景,也可表演两出戏里的两个场景,多选取人们耳熟能详的传统曲目。这样,人们从演员简单的造型中,一眼就可看出是某一出戏的某一情节或表达的某种意思。车故事演出的戏有《打镇台》正宁社火 ——车故事《白蛇传》《三娘教子》《铡美案》《黄鹤楼》等。此处,还有创新内容的《三个代表暖人心》《只生一个好》等。有时,人们还在车上做一大型模型,宣传展示本行业取得的显著成绩。2001年,庆阳地区举办香包节,正宁县文化教育系统以 “赵邦清教民稼穑”为内容装扮的故事车获得了一等奖。车故事用的车辆不能太少,太少显得单调、乏味,车多了阵容强大,表演的内容多样,也显得非常壮观。
  马故事,即骑在马、骡、驴身上表演的故事。演出用的骡、马、驴必须膘肥体壮、性情温顺。演员一人一马,在马身上要手持兵器,或刀或剑或戈,每人摆出一种固定的姿势,依序排列,不得轻易变动。这样,人们从表演者的脸谱和兵器上便可分辨出名堂来。同车故事一样,马不能太少,越多越好。近年来,由于农户很少饲养大家畜,此类“故事”已极少表演了。
  地故事,正宁人叫 “跑社火”,就是在“地上”表演的故事。这种 “故事”适宜晚上表演,家庭院落、机关单位院子、街道、打麦场都可作为表演场地。地故事在内容上有的同马故事相同,源于古典传说,也有自编自演的创作节目。地故事演出时,先由一丑角开路,演员根据情节,依次按不同的队列出场表演,队伍变化灵活,有分有合。演出过程要灯火通明,焰火助兴,有时还将杂耍、武术融入其中。在有些地方,还挑选一“巧嘴人”扮成“春官”说几句顺口溜,如庙会上摇麻糖会的人说的那样,触景生情,即兴发挥,见谁夸谁,要求琅琅上口,悦耳动听,趣味无穷。例如,见男说男像“潘安”,见女说女赛“貂蝉”。在饭店酒店门前耍社火,就说:“你家酒菜十里香,好像天上玉琼浆。过路君子喝一口,永生永世也难忘。”这些人虽斗大的字识不了几箩筐,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但记忆力惊人,思路敏捷,妙语连珠,绘声绘色,把众人逗得捧腹大笑,开心至极。因为这方面对“丑角”的要求高,表演难度大,近年来,这种演出场面很少见到。在此类“故事”中,常见的还有“害婆娘”(丑婆)和“蛮老汉”(丑汉),也是最逗趣、最有意思的。这一对角色均由社火队里性情活泼、幽默,有较强表演能力的男性表演。“害婆娘”手里拿着棒槌或笤帚,耳坠两个大红辣椒或大红爆竹,脸蛋涂得红红的,嘴唇上涂着一层厚厚的口红,嘴角点一颗大黑痣,戴一头假发髻,发髻在脑勺后高高翘起,髻梢上插一枝花,上下颤悠,十分可笑。“蛮老汉”的脸画得越“蛮”(即丑)越好,手拿一杆长长的旱烟袋,时吸时停,头戴一顶大小很不相宜的帽子。“害婆娘”和 “蛮老汉”是一对“活宝”,两人相互逗趣,时而佯装亲昵,时而佯作闹气,时而互相追逐,时而故作哭笑,一颦一笑,都显得十分滑稽。他们在“故事”队伍中自由穿插,往来自如,即兴发挥,随意表演,使整场演出气氛异常活跃,逗得观众笑声不止。
  高跷,正宁人叫 “走柳木腿”,也叫“绑木腿”(木腿就是用木材制作的长腿)。在《列子·说符》中对高跷曾有过记载。民间还流传着高跷起源的故事:春秋战国时,以滑稽著称的晏婴一次出使邻国,邻国人笑他的身材矮小,他就装了一双木腿,顿时“高大”了起来,弄得邻国君臣啼笑皆非。他又借题发挥把邻国君臣挖苦了一顿,使得他们自讨无趣、狼狈不堪。人们说踩高跷的风俗就是这样流传下来的。表演踩高跷时,将制作的 “木腿”紧缚在演员的腿上,腿两边都设计有踏脚的“踏板”,使演员的腿脚牢系“木腿”上,浑然一体,便于自由走动。“柳木腿”分“三尺腿”、“四尺腿”、“五尺正宁社火 ——高跷腿”三种。技术精湛的人走高腿,技术拙劣的走低腿。技术高超的表演者能自倒自起、跳墙跨凳,这才叫 “绝招”。社火队踩高跷,多在白天表演,因为这种表演有一定危险,在晚上怕发生事故。踩高跷用的衣服头盔、刀枪剑戟,多为自己制做,有时也出钱购买。高跷表演的内容多是戏剧人物造型,如《白蛇传》《火焰驹》《回荆州》等,也有扮演丑角的,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柜中缘》中的小淘气,《屠夫状元》中的胡三,《三滴血》中的晋信书等,动作夸张,惹人发笑。踩高跷演员的化妆比较粗糙、滑稽、夸张,只要稍微形象一点,观者能明白其中意思就行了。高跷一般是列队穿梭表正宁社火演,锣、钹、鼓为打击乐器,敲打起来咚咚锵锵,威武激昂,如同将士上阵,挥舞兵器厮杀一般。
  芯子,正宁人俗称“梢子”。意思是说,其表演高而惊险,犹如在树梢上表演。这类社火是衡量社火队水平的标志。这种社火,过去多用木料作为制作材料,安装在牛马车或骡车上。现在选用钢筋材料,安装在汽车、拖拉机上,既安全又保险。人物造型比以前更为逼真,服饰比以前更为华丽,表演也更为玄妙,以“奇”、“险”、“难”取胜,令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演员以挑选十岁左右小孩为最佳,由锣鼓伴奏,不说不唱,做一固定造型。表演的内容也是戏剧或典故中的某一情节,如《天女散花》《天官赐福》《黑熊盗桃》《三打白骨精》等。
  跑旱船,也叫踩“旱船”、“莲船”、“彩船”,是正宁秧歌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船体用木棍或竹棍结扎成型,用彩色绸缎或彩纸装饰一新,还要插上彩花。在夜晚表演必须挂红纱灯。扎糊船时要使船头船尾翘起来,这样才显得形象逼真。船体象征水的部位,长约5到7尺,宽3尺左右。演员多是穿红着绿的青年妇女。按表演者身材的高低,用白布或彩色布围起来,而且不能把演员的脚露出来。把船体从演员身上套入,演员双手扶住船的两沿,然后由另一名演员扮作老艄公摇橹,二人合作进行划船表演。船时而微微划动,徐徐前进,仿佛随水漂流;时而左右摇荡,大起大落,犹如在搏击风浪。由锣鼓伴奏,边舞边唱,有时只舞不唱。类似跑旱船的活动还有“跑驴”,也是用竹、木制作成可爱的驴形,一人扮作妙龄佳人,另一个扮作赶驴青年,演出内容多取材于民间故事或戏剧情节。
  霸王鞭,正宁民间叫“花棍”、“花花棍”,也有叫“金钱棍”的。据传说是由旧社会穷人讨饭用的棍子演变而来的。这是一种广场表演艺术形式。其鞭长约两三尺,是用去掉皮的木棍做成的。大人、小孩都可以玩,大人玩长鞭(棍),儿童玩短鞭(棍)。制作时在木鞭(棍)上钻5~10个小孔,孔上系几枚小铜钱或小铜铃。舞动时使铜钱相互撞击,便发出节奏清脆悦耳的声音来。演员要求8~12人,酌情布局,可以成圆圈、方阵、图案或集体舞蹈队形。演员可分别演出,也可对等搭配演出,也可随社火队演出。边行进边演出。既可用鞭(棍)敲打自身的背膀、腰、腿部,也可与他人对打演出。
  秧歌,正宁人叫 “扭秧歌”。秧歌是汉族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形式,有些地方还将高跷、旱船、竹马、花鼓等歌舞形式统称秧歌,是一种歌舞兼有的民间艺术。演出时有小鼓、小锣、小钹伴奏,边走边扭,适合在广场、街道、院落等场地集体演出。秧歌原是陕北的一种娱乐活动,1936年至1937年间传入新正县。当时的秧歌主要以反映“边区大生产”为主要内容,演出的节目有《兄妹开荒》《转变二流子》等。1942年,陕甘宁边区出现了蓬蓬勃勃的群众性“新秧歌运动”,创造出许多具有革命内容,形式朴实健康的新秧歌,被当时的边区群众称为“斗争秧歌”、“翻身秧歌”,充分反映了边区人民翻身得解放的喜悦心情。演出时男女不限,参演的人越多越好。演出服装或借或买,化妆要求不太严格。可走街串乡,也可设地摊演出。一般演出的时问是节假日或过大年时。近年来,中小学组织腰鼓队,演员多达数百人,承担了节日助兴和迎送贵宾等大型活动的演出任务。
  狮子舞,正宁人也叫 “耍狮子”。耍狮子在正宁历史悠久,约有百余年的历史。它既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项健康的民间体育活动。制作“狮子”时,先用竹子或木棍扎成骨架,用纸糊上,再让画工画成“狮子”。狮子的种类有“猫头狮”、“鸡公狮”、“斗牛狮”等。狮子眼鼻口舌具备,用彩布作狮身,着色彩,饰以绒线响铃。现在多是用购买来的现成的 “狮子”道具,色彩、造型更为逼真。舞狮队伍7人到10人不等,这些人穿一样的彩裤鞋帽,腰束一条带子,刀棒齐备,威武非常。演出时,一头“狮子”需要三个男青年演员来表演,一人手执绣球引领,二人藏在“狮子”空腹中。此二人必须首尾相顾,配合默契,“狮子”的动作要富于变化,活灵活现地表现出狮子的顽皮、勇猛、娇憨的性格。所以要时而跳跃,时而滚翻,时而旋转,时而腾跃,时而搔痒,时而亲昵。较常见的表演内容有“狮子滚绣球”、“勇士戏狮”、“群狮戏”、“狮子带仔”等等。狮子舞以能登桌山表演为最精彩。
  龙灯舞,正宁人也叫 “耍龙”、“耍龙灯”。“龙灯舞”成为春节习俗,源于龙播雨的故事。相传战国时候,金角老龙播错了雨,大雨淹死百姓,被玉帝问罪贬斥。老龙将功赎罪,就在每年新春之际登门拜访百姓,许诺来年风调雨顺。人们据此创造了龙灯舞,以示制服龙王的欢快心理,在春节期间各自舞演,增加了节日的欢乐喜庆气氛。龙的形象各有特色,以前一般用竹、木、纸、布扎成龙头龙尾和龙身,节数不等,均为单数。每节内燃蜡烛称“龙灯”,不燃蜡烛叫“布龙”。现在人们不用纸、布、木糊“龙”,多用买来的现成“龙”道具。“龙”长约数丈,分数节,每节用撑竿撑起,由数名演员表演,随鼓乐踩鼓点,擎撑杆自由舞动,忽而高耸,忽而低下,上下滚翻,蜿蜒腾飞,甚是壮观。
  (文正廉)

知识出处

正宁史话

《正宁史话》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古人云,东流不作西归水。正宁恰巧相反。境内四条较大的河流,如四郎河、支党河、无日天沟河、嘉峪河,皆潺湲向西;四块较大的塬,如宫河塬、永和塬、三嘉塬、月明塬,都渐次西倾。山河走势和东端的子午岭密不可分,宝藏资源跟自然演化大有渊源。至于地下文物和地面胜迹的相互佐证,历史人物和典籍史册的交替辉映,自在不言之中。这里有中华民族的血脉,千载而下,生生不息;这里有更迭频繁的建置,逐渐臻于成熟和稳定;这里曾有名将能臣甚或帝王的点点事迹,传扬不休(蒙恬、唐玄宗、唐肃宗、于志宁、景清、赵邦清、李自成、巩焴等);这里还有过风卷红旗、血染黄土的人民革命斗争(谢子长、刘志丹、邓小平、习仲勋、何炳正、赵铁娃等);更有过文士贤才、能工巧匠们的人生咏唱及艺术创造(范锡篆、雷和、赵元贞、王修功、曹汉三、王希圣)。

阅读

相关人物

文正廉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