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一直是制约正宁县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在“雨养农业”的格局难以彻底改变的情况下,长期以来,正宁县绝大部分山、川、塬地均为一年一熟制。土壤耕作方法为:全年种植一闲,代耕晒垄,耙土耱地,尽量接纳雨水,以保持土壤墒情,做到秋雨春用;大秋作物茬地,必须在入冬前秋耕灭茬,以纳雨保墒。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就曾对已有的耕作方法提出4方面改良意见:一是关于深耕。深耕的第一个要求是多耕。实践证明,要多打粮食,耕地不但要在春耕前空耕一两次,特别是在秋季还要深翻一次。高粱、糜子地空翻过3次,每亩收获量可增加5升多。深耕的第二个要求是犁得深。能翻到生土的麦地,每垧地比别人的地多收二三斗多。深耕的第三个要求是细耕、细耱、细打。就是说土要翻过,不留生土梁;犁壕要直,宽窄要匀,距离要适中;地耕毕,用铁齿耙耙过,用镢头把土块打碎,埋在土里的土块也要挖出来打碎。二是关于施肥和积粪。多积粪,多施肥,可以多产粮。三是关于锄草。“锄钩有水”这是农民对锄草功效的评语。要锄得干净,锄毕围上松土。谷子、高粱应当锄3次以上,,糜子、豆类应当锄3次以上,麦地要锄过1次,保证庄稼地里没有草。四是关于修改地形。形式主要有:修水池、水漫地、埝地、地、溜崖、拍畔、拨水壕、打水窖、打坝堰等,能保水、保土、保肥。据民国33年(1944)中共中央西北局调查研究室编辑的《边区改良农作物问题》记载:“新正县过去不大注意细耕,但去年该县三区三乡(编者注:系长舌头区后掌乡)的罗新发,每步宽的地耕了十犁(别人只耕八犁),因而去年他的麦子单独地没有被冻坏,每亩地反比别人的地多收了一斗,割麦后还接种‘六十天糜子’(一种生长周期短的糜子),糜子收毕又种麦,比别人的麦地多种了一茬糜子。”“去年在‘多施肥’的号召下,各地群众给耕地上的粪,比以前大大增多了。另外,新正县的少数地方,去年还给麦子上了浮粪。”“新正县有些群众,甚至不再将牲口放野,反而关在圈里,割草来喂。” 建国后,县内耕作制仍以传统为主。夏田小麦茬地普遍伏耕二至三次,实行早耕深、后耕浅、播种前再耕的早、深、细耕作法,每次耕后遇雨再耙地一次。伏耕讲究越早越好,有“头伏耕地一碗油,二伏耕地半碗油,三伏耕地挣死牛 ”之说。全县大部分地区春耕、秋耕各一次。春耕宜浅,耕后必耙。早春播种的作物,耕后即下种;初夏播种的作物,春耕两次,细耙保墒。1955年后,随着新式农具的推广和拖拉机的使用,改变了过去粗放的耕作方式。机耕面积逐步扩大,耕深达18厘米~20厘米。1958年,又掀起深耕、深翻运动,耕深达20~26厘米。80年代以后,随着覆膜种植、机械覆膜、麦后移栽荏、土壤深耕深松、集雨节灌、良种推广、秸杆还田、化肥深施、立体种植、机播沟播等先进耕作技术的推广使用,又进一步提高了正宁县的耕作水平,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较快发展。全县从1983年至1986年选点试验示范覆膜撮种玉米,从1987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先前塬、川水地推广,后山地水平梯田普遍推广种植,由最早种植的7,000亩,逐年加大推广力度,至1993年,全县覆膜撮种玉米发展到4万多亩。大面积种植的地膜玉米,通过配方施肥和增加密度等关键技术措施的应用,普遍亩均株数达到5,000株左右,最高株数达到6,000株,平均亩产达700公斤~800公斤,小面积的吨产田地块也屡见不鲜。麦后移栽荏也是正宁县加大复种面积,增加油料产量和经济收入获得成功的科研项目。从1988年至1990年试验、示范,1991年开始推广,3年累计在全县12个乡镇、95个行政村推广种植5.36万亩,增产油料456万公斤,增值1,194.34万元,总收入达984.34万元,年平均投入产出比1∶11.69。在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技术方面,从1991年开始,正宁县自选“旋耕机整地试验、示范与推广 ”项目,至2003年底,共使用旋耕机整地2.1万亩,新增效益84.33万元。使用旋耕机整地,可加大深耕,均衡土壤肥力,实现土壤全层施肥,种植的小麦平均亩产增加23.2公斤,不仅增产效果明显,而且节省劳力、油料、种子、化肥等。类似上述效果明显的先进耕作技术还有塬区的 “小麦模式化栽培 ”、山地的 “三沟 ”(蓄水营养沟、水平沟和沟状梯田)种植、麦葱套种、麦瓜(西瓜)套种和川水地区的麦秋套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