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水土保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国土资源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630
颗粒名称: 一 水土保持
分类号: S157
页数: 4
页码: 331-334
摘要: 正宁县开展水土保持的历史很悠久。《诗经 ·大雅 ·公刘》日:“相其阴阳,观其流泉。”证明早在商代末期,包括今正宁在内的豳地人民就已经开始了水土保持工作。据现有史料推断,早在宋代,当地群众即有在川道挖大口井用杠杆汲水,在塬上开挖涝池,保水防涝的传统习惯。据清乾隆二十八年正宁县知县折遇兰修纂的《正宁县志》载,折遇兰在任期间,“劝谕各乡,广植树木当不下数万株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正宁县的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展开。
关键词: 正宁县 土地资源利用 水土保持

内容

正宁县开展水土保持的历史很悠久。《诗经 ·大雅 ·公刘》日:“相其阴阳,观其流泉。”证明早在商代末期,包括今正宁在内的豳地人民就已经开始了水土保持工作。据现有史料推断,早在宋代,当地群众即有在川道挖大口井用杠杆汲水,在塬上开挖涝池,保水防涝的传统习惯。据清代赵本植修纂的《庆阳府志 ·艺文志》载,明代天启四年(1624),时任真宁县知县阎国脉 “见县(罗川)东小河、县西长沟诸流水势瀯回 ”,“随命地主各事畚锸,因势凿渠,达于园亩,逾月而浇灌所及者二十余顷 ”。据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正宁县知县折遇兰修纂的《正宁县志》载,折遇兰在任期间,“劝谕各乡,广植树木当不下数万株 ”。
  陕甘宁边区时期,新正县乃至关中分区摸索创造出了能够改良土质,增产粮食的 “修埝地 ”的水土保持经验。据《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 ·第二编》记载,“它是凭藉着人为的力量,改造与改变自然地形,使已耕地中的泥土和肥料不被山洪冲跑,把山洪泥土用人力打成的坝塄阻止,而容积与沉淀在原来耕地的较低处。这样就可以把这个地方变成很肥沃的一块小型平地,这就叫作埝地。因之埝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平地,就是在原来较平的地方兴修起来的;另一种是梯田,是在坡度较高的地方兴修起来的。埝地不是一下子全部水都可以淤漫到,而是逐渐扩大的。”“新正县的义仓英雄张清益,有十六亩地,南面低,北面高,要把南面修高,中腰再堵一个土匪牛(即土塄子),使水先能漫到十四亩,逐渐走入,全部漫到。”民国三十二年(1943)新正县作出修埝地的发展计划。当年春耕期间,就修成埝地119.3亩,中心区修成410.3,亩。这些修成的埝地亩平均收细粮3斗,是原来耕地亩收1.5斗的2倍,增收率为100%。之后,修埝地可增产粮食的经验先后被提倡、介绍、推广到全边区。此外,新正县还广泛兴修坝、壕、退水闸等水利工程。民国三十二年(1943)修成水地99亩,每亩增收细粮2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正宁县的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展开。1951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将庆阳地区纳入水土保持工作范围,在西峰成立“陇东水土保持工作站”,开始水土保持的实验、观测、试办、示范,指导全区在塬边、坡地培地埂、修水簸箕、挖涝池、做沟头防护、沟道插柳谷坊、修建小型坝。1952年,正宁县共完成新涝池144个(面积190.78亩)、水井25眼、秤杆51个、水车井4眼、小型渠道9处、罗川5.5华里大型水利渠道1条、水泉6处。这些水利设施共计可灌田1849.1亩,使可灌田面积比上年增加
  6倍多,占总耕地面积的0.4%。并重淘涝池168个(面积112.25亩)、水泉46处,堵坝修堰地1,126亩。1952年12月9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签发《关于发动群众继续开展防旱抗旱并大力推行水土保持工作的指示》,强调黄河流域的治理工作,正宁县被列入重点建设区内。1953年3月,正宁县成立水土保持委员会,各区成立水土保持领导小组。同月,正宁县组织群众开挖武家场至五王庄一段土渠,架渡槽,修陡坡、跌水,历时6个月,用工1.3万工日,挖填土方3.3万立方米,贷款1.15万元,次年灌地100多亩。1956年5月,正宁县设水利科,同时设正宁县水土保持科。全县从上到下掀起以修建涝池、水窖、蓄水埝、坑塘,整修天然蓄水池,修筑大小土坝,治理沟头,推广种植草木樨,植树造林为重点内容的水土保持热潮。
  农业合作化后,水土保持由重点试办转向集中治理。1956年,榆林子乐南坊农民彭福善,领导全社修水平沟,共插杆33,466株,育苗9亩,压桑枝4亩,治理土地84亩,被评为 “全省农业劳动模范 ”。公社化后,水土保持一般以大队、生产队为单位,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由小到大。宫河马鞍山即是这一时期涌现出的治理典型。1958年,正宁县选定苍耳沟流域内的马鞍山作为试点,宫河公社抽调上万名劳力,奋战1年,建成马鞍山果园,后成为社办林场。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水土保持工作基本停顿。1964年8月29日,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将正宁县列为水土保持工作重点县。此后,在塬区平田整地,在山区改土造田、修建水平梯田的经验逐步在全县社队推广。此间,正宁县作为全区大会战区之一,县、社都相继成立指挥部,并将全县划分成若干中小会战区,由领导挂帅,抓点带面,大抓梯、条田建设和植树造林种草,涌现出了永正公社梯田建设及友好沟坡面造林、沟道治理的县、区先进典型。1969年,全县兴修水平梯田4,252亩,塬面条田9,918亩,平田整地7,954亩,修补地埂407条,打坝43座,修建大型水利工程1处、干渠3条,植树造林10,555亩,育苗1,416亩。1970年“北方农业会议”之后,正宁县掀起以建设“四好农田 ”(好农田、好道路、好林带、好渠道)为目标,以建设基本农田为中心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高潮。平田整地工地上,彩旗飘扬,播放广播,竖立大幅标语牌,建有集体食堂和大通铺,社员吃住均在工地。永和公社即是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治理速度快、质量标准高的县、区先进典型。永正公社南住大队有条倒后沟,1949~1969年20年间,沟头前进250米,共冲走土方约12.2万多立方米。1970年后,经过综合治理,制止了沟头前进和河岸扩张。到1979年,社员在这里建窑居住,已搬进去20多户,荒沟变成了新农村。
  从1974年开始,正宁县开始治理友好沟、苍耳沟等流域。除流域内的农民外,正宁县抽调大批县直机关干部和学生到治理工地义务劳动,规模最大时日投劳数千人。
  至1976年,全县共修建水平梯田3.1万亩,条田25.46万亩,其中塬面条田24.12万亩,川地条田1.34万亩。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水土保持工作开始有计划地以小流域为单位,集中连片,进行综合治理、连续治理。全县小流域治理工程主要有遗风沟、友好沟、小河沟、苍耳沟、细岭子、咀头沟、桥梓沟、云寂寺等8处。至1980年末,正宁县水土保持初步治理面积为276.4平方公里,打淤地坝119座,新增沟坝地2,020亩。永正公社友好沟小流域治理工程先后被树为县、区先进典型。截止1986年,全县累计完成水土治理面积619.72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4.15%。其中修建梯田26.11万亩,坝地0.24万亩,水地2.39万亩,果园2.39万亩,造林53.4万亩,其他工程措施2,127项,其中沟头防护320处,谷坊1,008道,涝池665个,水窖134眼,基本解决了6.4万人、1.4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1988年,总流域面积为26.88平方公里的小河沟和苍耳沟被列为省示范流域治理点。通过造林、种草、封山育林等生物措施和打坝淤泥、兴修梯田等工程措施结合起来综合治理,流域内造林40万亩,种草2万亩,筑坝5座。1994年起,县域先后实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正宁县马莲河流域水土保持、正宁县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正宁县东龙头沟重点小流域建设、刘堡子沟小流域坝系建设等项目。其中1994年1月由国家计委批准的马莲河流域水土保持项目,是世界银行关于中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贷款项目的一个分项目,项目涉及正宁等6县(市),应治理治理流域面积1,505.78平方公里,其中正宁县境内应治理流域面积为241万平方公里,计划8年内完成。1995年初,正宁县已完成两个5,000亩综合治理点、两个1,000亩综合治理点、两条千亩果带的流域治理任务。至年底,完成治理面积53.3平方公里。2002年,该项目圆满通过由世界银行和国内管理机构组织的专家组的验收。至2006年底,全县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26.56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8%。2007年,流域治理15.8平方公里,占计划15平方公里的105.3%。
  正宁县重点小流域治理前后粮食产量对比表(表7—10)1982年底统计制表正宁县重点小流域治理前后经济收入对比表(表7—11)1982年底统计制表

知识出处

正宁县国土资源志

《正宁县国土资源志》

正宁县国土资源志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