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耕地保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国土资源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629
颗粒名称: 第四节 耕地保护
分类号: F301.21
页数: 9
页码: 331-339
摘要: 正宁县开展水土保持的历史很悠久:包括今正宁在内的豳地人民就已经开始了水土保持工作,在塬上开挖涝池,这些修成的埝地亩平均收细粮3斗,修埝地可增产粮食的经验先后被提倡、介绍、推广到全边区”新正县还广泛兴修坝、壕、退水闸等水利工程,正宁县的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展开,黄河水利委员会将庆阳地区纳入水土保持工作范围。指导全区在塬边、坡地培地埂、修水簸箕、挖涝池、做沟头防护、沟道插柳谷坊、修建小型坝。
关键词: 正宁县 土地资源利用 耕地保护

内容

一、水土保持正宁县开展水土保持的历史很悠久。《诗经 ·大雅 ·公刘》日:“相其阴阳,观其流泉。”证明早在商代末期,包括今正宁在内的豳地人民就已经开始了水土保持工作。据现有史料推断,早在宋代,当地群众即有在川道挖大口井用杠杆汲水,在塬上开挖涝池,保水防涝的传统习惯。据清代赵本植修纂的《庆阳府志 ·艺文志》载,明代天启四年(1624),时任真宁县知县阎国脉 “见县(罗川)东小河、县西长沟诸流水势瀯回 ”,“随命地主各事畚锸,因势凿渠,达于园亩,逾月而浇灌所及者二十余顷 ”。据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正宁县知县折遇兰修纂的《正宁县志》载,折遇兰在任期间,“劝谕各乡,广植树木当不下数万株 ”。
  陕甘宁边区时期,新正县乃至关中分区摸索创造出了能够改良土质,增产粮食的 “修埝地 ”的水土保持经验。据《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 ·第二编》记载,“它是凭藉着人为的力量,改造与改变自然地形,使已耕地中的泥土和肥料不被山洪冲跑,把山洪泥土用人力打成的坝塄阻止,而容积与沉淀在原来耕地的较低处。这样就可以把这个地方变成很肥沃的一块小型平地,这就叫作埝地。因之埝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平地,就是在原来较平的地方兴修起来的;另一种是梯田,是在坡度较高的地方兴修起来的。埝地不是一下子全部水都可以淤漫到,而是逐渐扩大的。”“新正县的义仓英雄张清益,有十六亩地,南面低,北面高,要把南面修高,中腰再堵一个土匪牛(即土塄子),使水先能漫到十四亩,逐渐走入,全部漫到。”民国三十二年(1943)新正县作出修埝地的发展计划。当年春耕期间,就修成埝地119.3亩,中心区修成410.3,亩。这些修成的埝地亩平均收细粮3斗,是原来耕地亩收1.5斗的2倍,增收率为100%。之后,修埝地可增产粮食的经验先后被提倡、介绍、推广到全边区。此外,新正县还广泛兴修坝、壕、退水闸等水利工程。民国三十二年(1943)修成水地99亩,每亩增收细粮2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正宁县的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展开。1951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将庆阳地区纳入水土保持工作范围,在西峰成立“陇东水土保持工作站”,开始水土保持的实验、观测、试办、示范,指导全区在塬边、坡地培地埂、修水簸箕、挖涝池、做沟头防护、沟道插柳谷坊、修建小型坝。1952年,正宁县共完成新涝池144个(面积190.78亩)、水井25眼、秤杆51个、水车井4眼、小型渠道9处、罗川5.5华里大型水利渠道1条、水泉6处。这些水利设施共计可灌田1849.1亩,使可灌田面积比上年增加
  6倍多,占总耕地面积的0.4%。并重淘涝池168个(面积112.25亩)、水泉46处,堵坝修堰地1,126亩。1952年12月9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签发《关于发动群众继续开展防旱抗旱并大力推行水土保持工作的指示》,强调黄河流域的治理工作,正宁县被列入重点建设区内。1953年3月,正宁县成立水土保持委员会,各区成立水土保持领导小组。同月,正宁县组织群众开挖武家场至五王庄一段土渠,架渡槽,修陡坡、跌水,历时6个月,用工1.3万工日,挖填土方3.3万立方米,贷款1.15万元,次年灌地100多亩。1956年5月,正宁县设水利科,同时设正宁县水土保持科。全县从上到下掀起以修建涝池、水窖、蓄水埝、坑塘,整修天然蓄水池,修筑大小土坝,治理沟头,推广种植草木樨,植树造林为重点内容的水土保持热潮。
  农业合作化后,水土保持由重点试办转向集中治理。1956年,榆林子乐南坊农民彭福善,领导全社修水平沟,共插杆33,466株,育苗9亩,压桑枝4亩,治理土地84亩,被评为 “全省农业劳动模范 ”。公社化后,水土保持一般以大队、生产队为单位,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由小到大。宫河马鞍山即是这一时期涌现出的治理典型。1958年,正宁县选定苍耳沟流域内的马鞍山作为试点,宫河公社抽调上万名劳力,奋战1年,建成马鞍山果园,后成为社办林场。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水土保持工作基本停顿。1964年8月29日,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将正宁县列为水土保持工作重点县。此后,在塬区平田整地,在山区改土造田、修建水平梯田的经验逐步在全县社队推广。此间,正宁县作为全区大会战区之一,县、社都相继成立指挥部,并将全县划分成若干中小会战区,由领导挂帅,抓点带面,大抓梯、条田建设和植树造林种草,涌现出了永正公社梯田建设及友好沟坡面造林、沟道治理的县、区先进典型。1969年,全县兴修水平梯田4,252亩,塬面条田9,918亩,平田整地7,954亩,修补地埂407条,打坝43座,修建大型水利工程1处、干渠3条,植树造林10,555亩,育苗1,416亩。1970年“北方农业会议”之后,正宁县掀起以建设“四好农田 ”(好农田、好道路、好林带、好渠道)为目标,以建设基本农田为中心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高潮。平田整地工地上,彩旗飘扬,播放广播,竖立大幅标语牌,建有集体食堂和大通铺,社员吃住均在工地。永和公社即是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治理速度快、质量标准高的县、区先进典型。永正公社南住大队有条倒后沟,1949~1969年20年间,沟头前进250米,共冲走土方约12.2万多立方米。1970年后,经过综合治理,制止了沟头前进和河岸扩张。到1979年,社员在这里建窑居住,已搬进去20多户,荒沟变成了新农村。
  从1974年开始,正宁县开始治理友好沟、苍耳沟等流域。除流域内的农民外,正宁县抽调大批县直机关干部和学生到治理工地义务劳动,规模最大时日投劳数千人。
  至1976年,全县共修建水平梯田3.1万亩,条田25.46万亩,其中塬面条田24.12万亩,川地条田1.34万亩。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水土保持工作开始有计划地以小流域为单位,集中连片,进行综合治理、连续治理。全县小流域治理工程主要有遗风沟、友好沟、小河沟、苍耳沟、细岭子、咀头沟、桥梓沟、云寂寺等8处。至1980年末,正宁县水土保持初步治理面积为276.4平方公里,打淤地坝119座,新增沟坝地2,020亩。永正公社友好沟小流域治理工程先后被树为县、区先进典型。截止1986年,全县累计完成水土治理面积619.72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4.15%。其中修建梯田26.11万亩,坝地0.24万亩,水地2.39万亩,果园2.39万亩,造林53.4万亩,其他工程措施2,127项,其中沟头防护320处,谷坊1,008道,涝池665个,水窖134眼,基本解决了6.4万人、1.4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1988年,总流域面积为26.88平方公里的小河沟和苍耳沟被列为省示范流域治理点。通过造林、种草、封山育林等生物措施和打坝淤泥、兴修梯田等工程措施结合起来综合治理,流域内造林40万亩,种草2万亩,筑坝5座。1994年起,县域先后实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正宁县马莲河流域水土保持、正宁县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正宁县东龙头沟重点小流域建设、刘堡子沟小流域坝系建设等项目。其中1994年1月由国家计委批准的马莲河流域水土保持项目,是世界银行关于中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贷款项目的一个分项目,项目涉及正宁等6县(市),应治理治理流域面积1,505.78平方公里,其中正宁县境内应治理流域面积为241万平方公里,计划8年内完成。1995年初,正宁县已完成两个5,000亩综合治理点、两个1,000亩综合治理点、两条千亩果带的流域治理任务。至年底,完成治理面积53.3平方公里。2002年,该项目圆满通过由世界银行和国内管理机构组织的专家组的验收。至2006年底,全县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26.56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8%。2007年,流域治理15.8平方公里,占计划15平方公里的105.3%。
  正宁县重点小流域治理前后粮食产量对比表(表7—10)1982年底统计制表正宁县重点小流域治理前后经济收入对比表(表7—11)1982年底统计制表
  二、农田建设正宁县境内山、川、塬兼有,长期以来,农耕地大部分是跑水、跑土、跑肥的 “三跑田”。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干旱缺水,导致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经济基础脆弱,群众生活困难,温饱得不到解决。为了根本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从1952年开始,县内开始农田基本建设。当时是以修建地边埂、水簸箕、挖涝池、打水窖、蓄水堰、沟头防护、堵水壕为主的简易工程。1956年,提出设三道防线保塬固沟。第一道是深耕土地,种苜蓿,修水簸箕,修地边埂,形成拦泥蓄水的农田保水防线;第二道是打水窖,修土堰,形成村庄、道路的拦蓄洪水防线;第三道是筑地埂,挖涝池,建立防止塬面下切的沟头防护线。治坡措施是修水平梯田,栽植山地果园,种植护坡林、苜蓿坡等。沟底则采取柳谷坊、土谷坊、沟底防冲林淤地坝和小水库等措施。总的原则是从实际出发,因害设防。1963年开始,县上开始抓点,修水平梯田、水平条田。1965年10月,本县成立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当时庆阳地区将正宁、宁县、合水列为一个农田基建会战区,派出负责干部进行指导。正宁县根据区域和小流域,又划分若干中小会战区,派县委常委、委员坐镇指挥。县、社抽调干部,深入农村,蹲点抓面,参加和领导农田基本建设。全县抽调50%的精干劳力参加农田基本建设,从而掀起农田基本建设的高潮。1966年7月,县上根据地委和专署 “要大力开展夏季以深翻、平整土地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运动 ”的要求,在完成麦地伏耕的同时,抽调了全县50%的劳力、畜力,大力组织机耕、劳畜混耕和人力深翻。当年机耕要求,必须保证达到七、八、九、十寸。至8月底,全县完成秋翻地151,066亩,占应翻地面积184,000亩的82.1%。深翻地78,950亩,其中:机耕70,803亩,人力深翻733亩,人畜套翻7,414亩。至年底统计,全县机耕面积达249,115亩,占粮田总面积的53.8%,深耕、套耕面积达14,686亩。完成治理面积69平方公里,新修地埂4,341条,长13,002,300米,新修面条田11.4万亩,平田整地6,540亩,新修水平梯田1,714亩,引洪漫地164亩。深翻地显示了蓄水保墒、抗旱和增产的三重效果。据当年调查,机耕地大秋作物比畜耕地亩增产40斤,小麦亩增产30斤。1970年10月底,传达贯彻 “北方农业会议 ”精神,全县广泛开展 “农业学大寨 ”运动。平田整地以大队为单位,统一规划,集中劳力,连片治理,每个工地都设有指挥部,由县、社干部负责。70年代以后,农田基本建设以塬面修条田、川区修水地、山地修水平梯田为中心,多在夏收、秋收后农闲季节集中劳力修,又组织专业队,常年坚持不懈修。在农田基本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出 “死土深翻,活土还原,土层不乱,增施肥料,当年增产 ”的经验。截止1971年底,全县梯田、条田面积达到5.25万亩。经过多年建设,至1975年底,全县在塬面、川台修成条田19.6万亩,累计达到26.8万亩。在水土不保的山坡地修成水平梯田1.5万亩,累计达到2.5万亩。全县共平田整地29.3万亩,占集体耕地面积的70%。兴修小型水利工程566眼(处),发展水浇地33,550亩。全县梯田、条田面积达到29.3万亩,是1971年底面积的5.6倍,每年平均净增5.2万亩,这是全县平田整地规模最大、进展最快的时期。到1985年底,全县实有梯田、条田面积26.09万亩,约占总耕地面积51.71万亩的50.45%,农业户户均6.99亩,人均1.51亩。
  在基本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过平整的塬面水平条田较未平整的田地亩增产20公斤~50公斤,山地梯田比坡耕地亩增产22公斤~72公斤。据1993年出版的《庆阳地区志》载,处于高原沟壑区的永正乡,从1958年以来,共修成塬面条田28,457亩,占塬面耕地的77%;水平梯田5,004亩,占山坡耕地的47%;打坝淤地887亩,全乡人均占有基本农田2亩。1970年,全乡粮食总产863万公斤,平均亩产90.5公斤,人均产粮271.5公斤。1984年,全乡粮食总产达到1,519.5万公斤,平均亩产183公斤,人均产粮389.6公斤,分别比1970年增长76.1%、102%和43.5%进入90年代后,农田基本建设转移到以小流域治理的重点上来,而且改变过去的 “人海战术 ,”推广机械平田,县上给各乡镇配备推土机,使农田基本建设步入现代化、科学化、正规化轨道。2000年,山河镇在全县率先实现梯田化。至2007年底,全县共有梯田、条田42.9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43.69万亩的94.3%。
  附:2007年正宁县分乡(镇)梯田建设及流域治理完成情况统计表(表7—12,见本章末)
  三、中低产田土壤改良正宁县境内沟壑纵横,林草稀少,黄土结构疏松,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农田跑水、跑土、跑肥,自然肥力严重衰退,形成了大面积的低产土地。西峰水保站1956~1958年坡耕地水土流失观测结果表明:坡耕地每亩年流失表土2吨~3吨,含氮素2公斤~3公斤,磷素3公斤~5公斤,相当于硝铵8公斤~12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40公斤。
  1981年,庆阳地区有关部门在正宁县各公社选土样进行化验,结果表明正宁县农田土壤肥力状况是:有机质含量在0.5%以下极低肥力的农田占耕地总面积的8.1%,有机质含量在0.5%~1%低肥力的农田占耕地总面积的67.8%,有机质含量在1%~2%的中、高肥力农田占21.6%;速效磷含量5PPM以下,极缺磷的农田占44.8%,510PPM较缺磷的农田,占39.3%。全县分布面积最大的黄绵土和黑垆土,其肥力均属全国土壤分级的五级或六级,即最低级。1989年,省农业区划委员会要求各地进行中、低产田调查,确定中、低产田的标准是:中产田亩产粮食300公斤~600斤,低产田亩产粮食300斤以下。通过对1986~1988三个年度小麦、玉米、高粱等粮食产量进行的典型调查推算,全县有中低产田33.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7%。其中:中产田:共12.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9%,主要分布于宫河塬、永和∶塬两条塬面的塬边,月明塬、三嘉塬两条塬面及四郎河、支当河的二、三级台地和部分较大的沟谷地带与部分陡坡的水平梯田。其土壤类型组成为覆盖粘黑垆土、黄垆土、鸡粪粘垆土、轻度侵蚀黄绵土、梯田缮土、残余草甸土、残余沼泽土等。此类土壤的限制因子主要是干早、瘠薄、水土轻度流失和病虫害。主要特点是:土层深厚,质地适中,无障碍层次,通透性能良好。但系地处塬边、梁峁,水份不足,常易受干旱影响,同时机耕不便,造成耕层较浅。在七、八、九月暴雨和大雨期,易受流水侵蚀,跑水跑肥,养分含量很低,其有机质含量为0.8%~1%,全氮含量为0.05%~0.08%,速效磷含量5~7PPM,速效钾含量130~180PPM,一般年份亩产粮食300斤~400斤。
  低产田:共20.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8%,分布于全县的梁峁及沟坡地带,土壤类型组成为梯田黄绵土、侵蚀黄绵土、侵蚀黄缮土、淤沙土、耕种灰褐土等。限制因子较多。由于坡度较大,水土流失较严重,不具备机耕条件,耕作层较薄,土壤熟化差,质地结构差。养分含量很低,有机质含量为0.7%~0.9%,全氮含量为0.05%~0.08%,速效磷为5~6.8PPM速效钾为160PPM一般亩产200斤左右,部分亩产100斤以下。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全县结,合农田基本建设,采取生物与工程、单项与综合、利用与改良相结合等多种措施,广泛进行中、低产田土壤改良。到2000年,基本使原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逐渐成为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改良低产土壤的主要措施:一是广开肥源,增施有机肥料。采取打旧城墙、打锅头、打烟筒、换老炕、养站羊垫圈、陈墙剥皮、旧粪翻身、刮山墙、刮■畔、刮草皮、挖涝池土、挖圈底子等方法广积肥料,使塬地施肥量由每亩2,500公斤增加到4,000公斤,山地达到2,000公斤。二是扩大豆科作物(紫花苜蓿等)和绿肥牧草的种植面积,实行生物肥田。三是推广小麦高茬收割,麦草覆盖,玉米根茬还田。四是增加化肥投入,实行配方施肥,氮磷化肥配合比例为1∶0.15~0.75。据1999年测定,通过改良,全县耕层土壤有机质达到0.91%~1.27%,较改造前基数值增加0.07%~0.26%,速效磷达到5.3~10.4PPM增加0.56~4.0PPM。
  中低产田土,壤改良后,增产效果明显。据资料反映,1988年,全县改造中产田49000亩,改造后经取样化验分析,土壤有机质及其他速效养分比改造前均有所增加,产量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据抽样调查,改造的大田平均亩产170.35公斤,比前3年平均亩产135公斤增产35.35公斤,增长26.2%,总增产粮食282.8万公斤。其中小麦平均亩产163.14公斤,比基数135公斤增产28.14公斤,增长20.84%;秋田作物平均亩产187.19公斤,比基数156公斤增产31.15公斤,增长20%四、传统耕作制改革干旱一直是制约正宁县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在“雨养农业”的格局难以彻底改变的情况下,长期以来,正宁县绝大部分山、川、塬地均为一年一熟制。土壤耕作方法为:全年种植一闲,代耕晒垄,耙土耱地,尽量接纳雨水,以保持土壤墒情,做到秋雨春用;大秋作物茬地,必须在入冬前秋耕灭茬,以纳雨保墒。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就曾对已有的耕作方法提出4方面改良意见:一是关于深耕。深耕的第一个要求是多耕。实践证明,要多打粮食,耕地不但要在春耕前空耕一两次,特别是在秋季还要深翻一次。高粱、糜子地空翻过3次,每亩收获量可增加5升多。深耕的第二个要求是犁得深。能翻到生土的麦地,每垧地比别人的地多收二三斗多。深耕的第三个要求是细耕、细耱、细打。就是说土要翻过,不留生土梁;犁壕要直,宽窄要匀,距离要适中;地耕毕,用铁齿耙耙过,用镢头把土块打碎,埋在土里的土块也要挖出来打碎。二是关于施肥和积粪。多积粪,多施肥,可以多产粮。三是关于锄草。“锄钩有水”这是农民对锄草功效的评语。要锄得干净,锄毕围上松土。谷子、高粱应当锄3次以上,,糜子、豆类应当锄3次以上,麦地要锄过1次,保证庄稼地里没有草。四是关于修改地形。形式主要有:修水池、水漫地、埝地、■地、溜崖、拍畔、拨水壕、打水窖、打坝堰等,能保水、保土、保肥。据民国33年(1944)中共中央西北局调查研究室编辑的《边区改良农作物问题》记载:“新正县过去不大注意细耕,但去年该县三区三乡(编者注:系长舌头区后掌乡)的罗新发,每步宽的地耕了十犁(别人只耕八犁),因而去年他的麦子单独地没有被冻坏,每亩地反比别人的地多收了一斗,割麦后还接种‘六十天糜子’(一种生长周期短的糜子),糜子收毕又种麦,比别人的麦地多种了一茬糜子。”“去年在‘多施肥’的号召下,各地群众给耕地上的粪,比以前大大增多了。另外,新正县的少数地方,去年还给麦子上了浮粪。”“新正县有些群众,甚至不再将牲口放野,反而关在圈里,割草来喂。” 建国后,县内耕作制仍以传统为主。夏田小麦茬地普遍伏耕二至三次,实行早耕深、后耕浅、播种前再耕的早、深、细耕作法,每次耕后遇雨再耙地一次。伏耕讲究越早越好,有“头伏耕地一碗油,二伏耕地半碗油,三伏耕地挣死牛 ”之说。全县大部分地区春耕、秋耕各一次。春耕宜浅,耕后必耙。早春播种的作物,耕后即下种;初夏播种的作物,春耕两次,细耙保墒。1955年后,随着新式农具的推广和拖拉机的使用,改变了过去粗放的耕作方式。机耕面积逐步扩大,耕深达18厘米~20厘米。1958年,又掀起深耕、深翻运动,耕深达20~26厘米。80年代以后,随着覆膜种植、机械覆膜、麦后移栽荏、土壤深耕深松、集雨节灌、良种推广、秸杆还田、化肥深施、立体种植、机播沟播等先进耕作技术的推广使用,又进一步提高了正宁县的耕作水平,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较快发展。全县从1983年至1986年选点试验示范覆膜撮种玉米,从1987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先前塬、川水地推广,后山地水平梯田普遍推广种植,由最早种植的7,000亩,逐年加大推广力度,至1993年,全县覆膜撮种玉米发展到4万多亩。大面积种植的地膜玉米,通过配方施肥和增加密度等关键技术措施的应用,普遍亩均株数达到5,000株左右,最高株数达到6,000株,平均亩产达700公斤~800公斤,小面积的吨产田地块也屡见不鲜。麦后移栽荏也是正宁县加大复种面积,增加油料产量和经济收入获得成功的科研项目。从1988年至1990年试验、示范,1991年开始推广,3年累计在全县12个乡镇、95个行政村推广种植5.36万亩,增产油料456万公斤,增值1,194.34万元,总收入达984.34万元,年平均投入产出比1∶11.69。在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技术方面,从1991年开始,正宁县自选“旋耕机整地试验、示范与推广 ”项目,至2003年底,共使用旋耕机整地2.1万亩,新增效益84.33万元。使用旋耕机整地,可加大深耕,均衡土壤肥力,实现土壤全层施肥,种植的小麦平均亩产增加23.2公斤,不仅增产效果明显,而且节省劳力、油料、种子、化肥等。类似上述效果明显的先进耕作技术还有塬区的 “小麦模式化栽培 ”、山地的 “三沟 ”(蓄水营养沟、水平沟和沟状梯田)种植、麦葱套种、麦瓜(西瓜)套种和川水地区的麦秋套种等。
  五、重点农田保护1990年5月29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布《甘肃省重点农田保护管理办法》。该办法所称重点农田包括:1.高产稳产的粮、棉、油、糖生产基地(含国家投资整治的粮、棉、油、糖生产基地);2.城镇长期保留的蔬菜生产基地;3.种植名、优、特、稀作物的农田;4.新修的水地和水平梯田;5.生产粮食只能或不能满足基本口粮需要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含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全部耕地。要求重点农田保护范围由县(市、区)农业部门负责确定和划分,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土地管理部门主管重点农田的保护管理和监督检查。同年9月28日,甘肃省土地管理局、农业厅、区划委员会,为认真贯彻实施《办法》,又提出了5条意见。1991年5月2日,甘肃省财政厅、农业厅、土地管理局又联合下发《关于全面开展重点农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根据省上的《办法》、《意见》、《通知》,1991年10月,由县农委和县土地管理局牵头,从县直部门抽调33名干部,在宫河镇进行重点农田保护区划定试点工作。11月11日~12月25日,正宁县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从县直部门、乡镇抽调113名干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重点农田保护区划定工作。为了搞好这项工作,县政府召集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并组织与会同志在山河镇西关村现场进行业务培训和实地划定。全县共划定重点农田1,975块,保护面积256,754亩,其中旱塬地215,886亩,山地梯田20,126亩,川地12,966亩,保护率58.8%。按当时人口计算,人均保护1.34亩。全县规划预留非农业建设用地14,728亩(占用耕地12,291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8%。其中国家建设用地230亩,占总预留面积的1.6%;村镇集体建设用地341亩,占总预留面积的2.4%;农民建宅用地9,464亩,占66.9%;公墓地2,306亩(占用耕地1,890亩)占16.3%;取土用地1,787亩,占12.6%。农民建宅、公墓、取土用地3项共计13,557亩,户均0.32亩。同时各乡村订立了保护重点农田的具体措施和乡规民约,逐级签订了管护责任书,重点地块设置了保护牌,年年都进行1~2次专项检查,并及时查处违反《条例》的各种行为。1999年5月,省土地管理局下发《关于搞好基本农田保护区补充划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85%。为此,正宁县结合编制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补充划定。划定地块3,196块,面积514,294亩,按三级分类,一级基本农田276,670亩,二级基本农田66,525亩,三级基本农田171,099亩,保护率达到85.4%。按当时人口计算,人均保护面积2.3亩。县政府发出《关于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的公告》,级级成立基本农田保护领导小组,绘制基本农田保护区分布图,建立健全有关资料档案,制定乡规民约,村组与农户签订管护责任书,重点地块设置保护牌,达到 “七有 ”要求,定期对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进行检查,使划定的基本农田得到切实保护。2004年6月至9月,全县开展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工作。经检查,重新划定基本农田2,286块、面积444,586亩,其中耕地432,168亩,园地12,418亩,保护率达到80%。按三级分类,一级基本农田250,544亩,二级基本农田61,486亩,三级基本农田129,856亩,人均保护2.0亩。重新树立、修补基本农田保护碑19个。至2007年底,全县耕地保有量稳定在54.08万亩,基本农田保护区达到46.08万亩,保护率达到85.2%

知识出处

正宁县国土资源志

《正宁县国土资源志》

正宁县国土资源志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