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国土资源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615
颗粒名称: 三 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类号: X37
页数: 3
页码: 324-326
摘要: 水土流失严重本县属黄土残塬沟壑区,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县之一,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141.5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86.5%。多年平均流失泥沙总量614.88万吨,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每平方公里4,498吨,其中以西部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年侵蚀模数为每平方公里4,600吨。仅农区每年就要流失表土约275.4万吨,流失有机质约3,079.4万公斤,氮素约236.9万公斤,相当于本县的化肥施用量。沟掌地遭到破坏,坡耕地水肥条件越来越差。永正乡倒后沟圈1949~1969年20年间,沟头前进了250米。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地力下降,而且对农田、草地、村庄、道路等造成威胁和破坏。
关键词: 正宁县 土地资源利用 问题

内容

(一)水土流失严重本县属黄土残塬沟壑区,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县之一,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141.5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86.5%。多年平均流失泥沙总量614.88万吨,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每平方公里4,498吨,其中以西部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年侵蚀模数为每平方公里4,600吨。仅农区每年就要流失表土约275.4万吨,流失有机质约3,079.4万公斤,氮素约236.9万公斤,相当于本县的化肥施用量。由于集流区汇水面积较大,每逢暴雨,洪流汇集经胡同泻入沟谷,使沟头年均前进2米以上,沟床下切,沟岸扩张,冲毁农田,切割塬面,使地形越来越破碎,塬面越来越小。沟掌地遭到破坏,坡耕地水肥条件越来越差。据调查,1962年,暴雨冲坏马槽沟沟头庄基两处,沟垴滑塌,延伸30多米,冲毁原修的沟头防护涝池1个,第二沟垴地缝溃裂,冲毁耕地20多亩。永正乡倒后沟圈1949~1969年20年间,沟头前进了250米。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地力下降,而且对农田、草地、村庄、道路等造成威胁和破坏。
  (二)耕地重用轻养,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低土壤最基本的特性是具有肥力,有机质及养分的丰、缺,标志着土壤肥力的高、低。土壤养分是作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其多寡直接影响着作物的产量。耕种土壤的养分除受自然因素影响外,主要受耕作、施肥等人为因素影响。本县土地有机质缺乏,豆科及绿肥等养地作物种植面积小,因而土壤有机质积累少,养成分含量低。耕层养分按全国分级标准,除钾素含量较丰富外,其余都在4级以下。据土样化验分析,耕地土壤中平均有机质含量为1.04%,速效氮含量为50.88PPM速效磷含量为7.2PPM速效钾含量为181PPM。按一般作物生长对氮、磷、钾养分的要求,比3∶1.5∶2.5衡量,,养分状况总的趋势是有机质含量低,氮、磷缺乏,钾素较充足,且氮、磷比例失调。同时,地区间、地类间(山、川、塬)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含量养分看,氮磷钾比例为4∶7∶70,似乎磷素养分很丰富,其实磷多以不易溶解的固态形式存在,难为植物利用。速效磷仅占全磷的1/1000,以速效成分计算,氮、磷、钾比例为8∶1∶20,说明磷呈极缺状态,远远不能适应提高产量的要求。造成如此情况的原因是:(1)重用轻养,对土地实行掠夺式经营。特别是边远山地因运输困难,有60%以上的土壤很少施农家肥,即便施用,一般每亩也只施肥3,000公斤左右;(2)秸秆不能还田。由于燃料缺乏,作物秸秆大部分用于燃料,小部分用于饲料草,转化为牲畜粪便后还田,谈不上沤肥还田;(3)农家肥数量少,且质量差。县域农家肥主要有人粪尿、家畜家禽圈粪及草木灰等。据分析,大部分施用的农家肥,含有机质1.9%、全氮0.11%、全磷0.16%,只相当于某些乡、村肥沃地块的土壤养分水平;(4)只施化肥不施农家肥。常施用的化肥有尿素、硝铵、碳铵氮素化肥、过磷酸钙、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磷素肥料及氮、磷复合肥料等,因其施用肥力强,见效快,致使多数人不再重视农家肥的施用。特别是一些山区,土地广种薄收,长期不施用农家肥。(三)大面积坡耕地还未得到改造全县共有山坡耕地30.53万亩,其中已建成梯田地4.1万亩,占坡耕地的13.4%,但尚有86.6%的旱坡地未得到平整改造,生产水平较低。(四)人口增长与耕地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县域土地资源少,全县土地总面积199.29万亩,有耕地61.82万亩,其中国营正宁林业总场所辖面积55.57万亩,耕地0.75万亩。县直辖土地面积143.72万亩,耕地61.07万亩。全县共有人口201,756人,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仅为9.9亩,低于全省人均土地35亩,全国人均土地15亩的水平。如按县辖区面积计算,人均占有土地仅7.1亩,占有耕地3.0亩,林地3.2亩,牧草地2.2亩。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耕地大量减少,吃饭问题一直是全县的大问题,抓紧粮食生产仍然是首要任务。
  (五)中低产田面积大,种植作物有较大限制全县共有中、低产田39.1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3.3%,其中有中产田14.57万亩,占中低产田的37.2%,低产田24.57万亩,占中低产田的62.8%。中产田主要分布于塬边及河川的二、三级台地和部分沟谷地带。其土壤类型为:覆盖粘黑垆土、黄垆土、鸡粪粘垆土、轻度侵蚀黄绵土、梯田缮土、残余草甸土等,是县域重要的旱作土壤。其特点是土层深厚、质地适中、无障碍层次、通透性良好。但地处塬边和梁峁坡地,水分不足,易受干旱影响,同时机耕不便,造面耕层浅薄,易受流水冲刷侵蚀,保肥保水性差,养分含量低。其有机质含量为0.8%~1%,全氮含量为0.05%~0.08%,速效磷含量为5~7PPM,速效钾含量为130~180PPM,一般年份亩产粮食达300公斤~400公斤。低产田主要分布于全县梁峁及沟坡地带。其土壤类型为:梯田黄绵土、侵蚀黄缮土、淤沙土、耕种灰褐土等。由于坡度较大,水土流失较严重,又不具备机耕条件,耕作层薄,土壤熟化差、质地、结构均较差,养分含量很低。其有机质含量为0.7%~0.9%,全氮含量为0.05%~0.08%,速效磷含量为5~6.8ppm,速效钾含量160PPM,一般亩产在100斤以下。由于以上耕地立地条件较差,土壤瘠薄,土地平整不够,施肥保水不能满足作物需要,加之耕作层浅,未认真实行合理的轮作,所以产量一直比较低下。

知识出处

正宁县国土资源志

《正宁县国土资源志》

正宁县国土资源志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