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特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国土资源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612
颗粒名称: 二 特点
分类号: X37
页数: 2
页码: 323-324
摘要: 按地形特征可分为塬、坡、梁峁及川台,川地是指分布于四郎河、支党河、嘉峪河等川道中及两侧较大沟谷中的川台地,主要分布于塬面的黑垆土面积约35.7万亩,分布于沟坡的黄绵土约97.3万亩,除修建梯田及较平缓的山坡耕地外。分布于子午岭一带的灰褐土约58.0万亩,分布于沟谷两侧的红胶土约2.4万亩,分布于川道河漫滩的潮土约2.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1%,占全县林地面积的79.7%,耕地面积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97%,占全省三级分类10个类型的70%(二)黄土层深厚,耕地表面普遍为黄土覆盖。
关键词: 正宁县 土地资源利用 特点

内容

(一)土地资源利用地域差异明显,土壤类型多样。正宁县属黄土残塬沟壑区,按地形特征可分为塬、坡、梁峁及川台。塬是黄土高原地貌特有的地形之一,塬地属现代沟谷切割残留下来的较平坦的塬面,地面坡度小于5度。坡地分布于沟壑,坡度较大。
  与沟谷平均相对高差在200~300米之间。梁峁地主要分布于子午岭西侧的延伸地带和前塬农区的四咀边缘地带。川地是指分布于四郎河、支党河、嘉峪河等川道中及两侧较大沟谷中的川台地。
  由于土壤随地形变化而发生变化,并受水土流失及人工平整土地的影响而改变土质,所以县内土壤分布规律与沟壑分布完全一致。因土地所处位置和地域的不同,生产能力有别,从而形成土地利用方式上的明显差异。主要分布于塬面的黑垆土面积约35.7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8.1%,是主要的农业土壤。分布于沟坡的黄绵土约97.3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8.8%,因其地面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除修建梯田及较平缓的山坡耕地外,均为林牧业用地。分布于川道的淤积土约2.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2%,由于气候条件优越,生产力较高,宜农、林、牧、副和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分布于子午岭一带的灰褐土约58.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9.1%,主要为次生林区。分布于沟谷两侧的红胶土约2.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2%,因土质粘重,土壤瘠薄,坡度大而多为裸露的红胶土层,不宜农耕。分布于川道河漫滩的潮土约2.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1%,因质地粘重,通透性差,个别地块有积盐现象,耕性不良,很少使用。
  全县土地利用特征是:东部子午岭林区,以天然次生林为主,占全县林地面积的79.7%,中、西部以农业为主,耕地面积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97%。全县土地类型共有一级类8个,二级类31个,分别占全国相应两级分类的100%及67%;并有三级类7个,占全省三级分类10个类型的70%(二)黄土层深厚,沟壑面积大,耕地表面普遍为黄土覆盖,塬面土层厚150~200米,川区厚10米以上,土层深厚,适宜性广,有利于农业生产。本县沟壑面积大,塬区面积小。全县土地总面积199.30万亩,其中塬区面积约为37.
  75万亩,川地约3.7万亩,川塬地合计41.4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9.8%(三)旱地面积大,山塬为主体。全县旱耕地面积为61.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9.
  8%。其中山旱地(含旱地梯田)30.5万亩,塬旱地28.0万亩,占旱耕地面积的94.
  8%。(四)土地利用率高,土地生产力低。土地利用结构中,农、林、牧用地面积173.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7.1%,其他用地占土地总面积12.9%1980~1986年全县粮食年平均总产5,335.57万公斤,最低年总产仅3,890.31万公斤,平均亩产86.3公斤。1986~1990年年平均总产7,359.14公斤,平均亩产119.1公斤,比1980~1986年年平均亩产增加了32.8公斤,增长38.0%。1990年粮食总产8,109.00万公斤,亩产131.2公斤,比1986年总产6,609.28万公斤,亩产106.9公斤,分别增加了1,499.72万公斤及24.3公斤,亩产增长22.7%。以上数据说明本县粮食生产水平低而不稳。

知识出处

正宁县国土资源志

《正宁县国土资源志》

正宁县国土资源志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