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历史上的土地资源开发复垦正宁县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广泛分布于全县各乡(镇)的几十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表明: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这里即聚居有原始人类部落。先民们在打渔捕猎、驯豢畜禽的同时,利用打磨制成的石斧砍削丛林荆棘,用石铲垦荒下种,用石刀收获禾穗,开始刀耕火种式的原始农耕生活。由此也发展了早期的原始农业。
据史料记载,正宁县最早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亦即农耕史的起源年代,是在夏代(前2070一前1600)。传说周人的始祖弃善于农作,被夏帝封为农官,称为后稷。弃死后,其子不窋继任农官。至夏太康(夏朝共17个帝王,太康为第3个帝王)时,政治衰败,“去稷不务 ”,东夷有穷氏首领后羿把太康赶下台,不窑丢官后,“奔戎狄之间 ”(今庆阳市区域),“朝夕恪勤,教民稼穑”。不窋死后,其孙公刘“迁居豳(今甘肃宁县、正宁一带),改善农业,颇有蓄积,部落兴旺起来”(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说明早在夏朝后期,正宁地区就开始了原始的耕种业,也即开创了本区域内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先河。
秦汉时期,正宁地区属北地郡管辖,是兵家争雄的战场。朝廷为解决驻军和屯边人员的给养,推行 “移民实边”政策,在县内实行屯田。汉文帝十一年(前169),帝听晁错之议,徙民以实塞下。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徙山东贫民于关西、朔方(含今正宁);元鼎六年(前111),“募民徙边”,又移民60余万至上郡、朔方。随着大量内地汉人的应募到来,人们要生存发展,势必进行大规模的垦殖活动,从而开拓出大片耕地。东汉虞诩称:“上郡、北地、安定,山川险跪,沃野千里。”《史记 ·食货志》载:“北地、上郡,农业牧业为天下饶。”由此可见,当时的土地开发利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唐、宋时期,由于连年战乱,正宁一带到处屯田,唐高祖武德三年(620),突厥族进兵庆阳地区,唐秦王李世民 “出秦道御之 ”,至贞观三年(629),击败突厥,大批战俘和降民被安排在宁州(今宁县、正宁)及庆州、原州一带居住,进行屯垦。“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剧烈,内地农民也纷纷逃难来到真宁,依靠开垦 “荒闲坡泽山原”维持生活。为鼓励流民安居屯边,免其逃散,朝廷 “五年免其赋 ”,从而使真宁县耕地面积得到大幅度扩展。据史料载,唐文宗太和九年(835),户部尚书王起以 “灵武、邠(州)、宁(州)土广地肥而民不知耕 ”为由,“奏主营田 ”。后大项族大扰,邠宁节度使、河西供军安抚使毕亦募士开营田,岁收30万斛。“安史之乱 ”后,岐、泾、宁的牧坊废弛,“故地存者,一归闲厩,旋以给贫民及军吏,间有赐佛寺道观千顷 ”,使原来的牧场多回复为垦地,大量的坡地、陡地被开垦。至宋时,农耕地继续扩大,土地被充分利用。当时田亩异常珍贵,“不足四分之地,价九千九百九十贯 ”。
元代,由于从山西省大量移民垦地,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土地得到进一步利用,耕地不断扩大。
明代,真宁县属边地,李天福(一作李添福)率部驻守罗川城。朝廷继续实行移民屯边政策,令“天下兵卫邻近闲旷之地,皆分田为屯 ”。边防将士,“三分守城,七分屯种”。对垦荒作出规定,凡流民皆给土地,开垦荒田三年免税,三年后每亩收租一斗,并官给牛犁、籽种。进一步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清初,清政府采取轻徭薄赋政策,将明末抛荒的部分田地分给无地或少地农民,并设局广开荒地。《庆阳府志》载,顺治六年(1649),朝廷令,凡各处逃亡人等,不论客籍原籍,均由各府、县广加招徕,编入保甲,查无主荒地分其耕种,并发执照,永准为业,免征启种六年税役。至顺治七年(1650),真宁县增加耕地4300余顷。至清末,正宁(雍正初年改真宁为正宁)县境黄土高原的森林植被多被垦为农田,现今全县一些地方散见的坡式梯田,零星老式水平梯田,以及子午岭林区遗存的坡式梯田,都足以说明当时土地开垦的规模之大。
民国初年,农事一度振兴。民国十七年(1928)北方大旱,陕西、河南等地灾民大量涌入县境垦荒种植,使县内耕地面积进一步扩大。民,国十八年(1929),陕、甘地区因特大荒旱,田间颗粒无收,发生饥馑,民多逃荒要饭,地主、富户乘机迅速占地,有的拥地千亩甚至数百顷,兼并数村。他们大量囤积粮食,使富者愈富,贫者益贫。加之军阀混战,贪官横行,豪绅欺诈,地主盘剥,耕者无其田,土地利用水平低下。民国二十八年(1939)1月7日,毛泽东号召“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陕甘宁边区各县积极响应。从此,新正县开始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民国二十八年(1939)上半年,新正县党、政机关开荒944亩,群众开荒5,300多亩;驻守新正县的陕北公学开荒1。600亩,鲁迅师范开荒550亩,荣誉军人学校也开了不少荒田。民国三十一年(1942)冬至民国三十二年(1943)春,马栏区开荒就有5,000多亩。民国三十二年(1943),新正县回民乡乾木沟15家人开荒44.8亩,比上年多打粮29.9石。同年,新正县响应毛泽东“组织起来”的号召,以季节性变工组、互助组等形式,开展生产互助运动。据统计,新正县成立劳动互助社2,215个,义务耕田队2,628个,妇女生产组1,291个,儿童杂务组2,839个。
从民国二十八年(1939)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新正县总计开荒10多万亩。同时,还涌现出以开义仓田、办义仓闻名陕甘宁边区的 “特等劳动模范 ”张清益。在这一时期,新正县、新宁县政府还大力开展移难民安置工作。民国三十二年(1943)在马栏、西坡、刘家店等地设立移民接待站,专门接待移难民。据民国三十五年(1946),关中分区救济支会统计,民国三十二年(1943)、三十三年(1944)2年间,新正县共安置移难民1,198户、4,081人,分别是:陕西省518户、1,720口人,河南省314户、1,069口人,山东省49户、163口人,四川省1户、2口人,甘肃省293户、1,084口人,湖北省21户、38口人,河北省2户、5口人。国民党政府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后,河南、山东、安徽等省灾民流入县内数百人。当时,边区政府颁布《优待外来难民和贫民之规定》(民国二十九年3月,即1940年3月颁布)、《优待移难民垦荒条例》(民国三十二年1月,即1943年1月颁布),规定凡进入边区居住的移民、难民,抗日根据地政府负责安置,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困难;凡移民、灾民开垦的公共荒田,其土地所有权归属个人,由县政府颁发土地证,3年内免收公粮,开垦的私荒,3年内免纳地租。新正县于民国三十二年(1943)前季为安置移民、难民,腾出窑洞1,000多孔,新正县仓库供出赈济细粮300石,民间也劝解借粮375石,使每个必须借粮吃的移民、难民都达到2斗3升4合稍强,同时发放移民、难民农具贷款边币778,327元,平均每户贷款600余元,调动起移民、难民的生产积极性。至4月底,移、难民春季一次开荒竟达6,904.3亩,平均每户难民开荒8亩,每人开荒约2.6亩。二区移民何富全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赤手空拳来到一乡土壕村,4年间,他一人挖下荒地70亩,当年秋收粮食32.5石,除交纳抗日救国公粮及支付全年费用外,足够使一家7口人吃用一年半,而且还添置了马1匹,大牛1头,小牛1头,各种农具样样俱全,被新正县评为 “移民英雄”。移、难民的大量涌入,缓解了新正县劳动力少的问题,并使大片荒山荒沟得到开发利用。
据民国三十三年(1944)甘肃省建设厅调查,正宁县耕地为25.5万亩。
建国后,国家限制对荒地的开垦。1949年底,全县有耕地51.4万亩。1950~1951年,经过土地改革,消灭了地主阶级土地资源垄断占有的剥削制度,实现耕者有其田,并引导农民由分散的个体经营逐步向有组织的互助合作过渡,结成新的互助合作关系,对农业进行新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民当家做主,现有土地(耕地)的开发利用又有长足发展。1955年,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发出《关于本省群众开垦公荒地的处理意见》。1958年,又制定颁布《甘肃省管理国有荒山荒地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不论是农业生产合作社、互助组或私人开垦公荒地,必须事先报请县(市)人民委员会批准,严禁私自开荒,严禁盲目乱放、乱领、乱占、乱用。正宁县严格执行省政府的禁令。“三年困难时期”后的1962年,为解决群众生活困难,正宁县作出 “适当放宽小自由,大力发展社员家庭副业生产 ”的决定。当年全县小片开荒10,097亩,每户平均达到0.56亩;其中开荒最多的户达10多亩,最少的也有二三亩,年单产95斤,总产959,212斤,每人平均收入9斤,个别户收入最多也有四五百斤。此后,县内土地的开发利用主要转向土地的深度利用。一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土地复垦才提上议事日程。1957~1962年,由于受 “大跃进 ”的错误及连续“三年困难时期 ”的影响,县内农业生产受到破坏,元气大伤,严重影响土地的开发利用,出现建国后的第一次曲折。1963~1965年,贯彻中共中央 “六十条”精神,实行经济调整,下放核算单位,扩大自留地,开放集市。一系列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措施的实施,使土地开发又开始第二次 “提速”。1966~1976年,土地开发工作出现第二次起落波动。前5年因 “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土地利用率下降,农业生产潜力未得到充分发挥。后5年随着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土地利用率有所提高;这一时期,农田基本建设成果发挥出极大作用,加之风调雨顺,在1973年的大旱之年粮食产量仍达到历史最高水平。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作重心转移至经济建设上来,农村经济由长期单一的粮食生产朝着以粮为主、多种经营和农工商综合平衡发展的方向转移,有力地调动起全县广大农民开发利用土地的积极性。广大农民为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掀起土地开发利用的高潮。原罗川乡房河村武场组,1980年后,在上级党政组织的支持下,建成3华里长的改河工程。他们将原来遍布乱石的河床划分到户,动员群众到数里外的地方拉土造田,经3年苦战,300亩荒石滩有140亩变成良田,其中90多亩还可利用红丰渠水灌溉。此外,他们还平整山地419亩,人均达2.4亩。被人们称为自合作化以来,土地面积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的独一无二的村民小组。全县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平整土地梯田,修建塬面水平条田,合理施肥,科学选种等综合措施,改善生产条件,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达到前所末有的程度。1989年,正宁县在全区、全省率先种出秋田(玉米)“吨粮田 ”;1991年,又率先种出夏田(小麦)“千斤亩 ”。
在对现有耕地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利用的同时,正宁县还采取措施,加大对土地资源的外延式开发利用,即土地复垦,形式主要有两种:旧庄基开发、山耕地整治。
正宁县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组织进行旧庄基开发工作。由于历史原因,亘古以来,人们居住、生活在靠塬边或山坡上挖掘的不同式样的沉降式窑洞里,占地面积相当大,老宅基地多在三到五亩,有的甚至更多。自民国建立以后,只有少数富户盖起了房厦,而绝大多数人还住在窑洞里。建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住房厦的人日渐增多,但毕竟户数很少;到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正宁人普遍弃掉土窑洞,在塬面上盖起新瓦房或楼房,这样就腾出大量的老旧庄基地和废弃的胡同。据正宁县土地管理部门1992年12月统计,全县农村约有废旧庄基2.87万院,连同附属用地包括在内,占地面积7.63万亩,占全县总耕地的17.5%。这是一笔巨大的可以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潜在土地资源优势。自1988年县土地管理部门成立以来,各级政府和土地管理部门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采取政策引导、多方筹资、典型引路等多种途径,大力进行专项开发与整治。1988年,正宁县结合清理非农业用地,平毁旧宅基745院,还田786.1亩。从1990年起,县政府将土地复垦列入全县国民经济计划序列,年初确定年度开发任务,下达各乡镇,作为一项必保指标,要求其组织落实,年终予以考核奖惩。在实施过程中,建立 “四统一 ”(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安排,统一建设)、“四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统一连片与分散治理相结合,建房与发展种植业相结合,民建与公助相结合)的工作机制。1990年,县上下达复垦任务400亩,当年实际复垦旧庄基414院、窑洞1,274孔,完成复垦面积700亩,占任务的175%。1991年,县上下达复垦任务500亩,当年实际复垦旧庄基983院、窑洞1,966孔,完成复垦面积1,320亩,占任务的264%1990~1992年,宫河镇党委、政府在其所辖的宫河、雷村、东山头3个行政村连续平毁旧庄基458院、窑洞376孔,移动土方43.8万方,复垦出土地687亩。他们在新开发的土地上,当年种植冬小麦,成为庆阳地区开展复垦旧宅还田工程的第一个乡镇。1990~1992年,全县共复垦旧庄基2780院、窑洞8650孔,复垦耕地3,570亩。在这些复垦的土地上,用于种植农作物的2,000亩,亩产500斤,共产粮100万斤,共收入40万元;种植烤烟等经济作物的1,300亩,亩均产值400元,共收入52万元;栽植果树270亩,3年后均挂果。1993年,全县复垦旧庄基680院,复垦耕地820亩,占地区下达任务680亩的120%。当年,正宁县政府被省政府评为 “全省土地管理先进县”。1994年,正宁县政府被庆阳地区行署评为 ‘全区土地开发先进县”,永正乡被评为 “土地开发利用先进乡 ”。1999年,宫河镇政府集中力量,以机械作业为主,会战40多天,对东山头村500亩旧宅基占地进行复垦,共平毁旧宅基142院,填窑洞331孔,累计投劳2.1万个,总投资40多万元,开发整理耕地320亩。经过培肥地力,增加科技含量,当年建成日光温室14个,种植粮食、经济作物60亩。次年5月,该镇又在东里村通过机械挖填、人工平整的办法,平毁旧宅基123院,填窑洞306孔,复垦出耕地175亩。2000年,榆林子镇政府筹措资金48万元,采取机械、人力相结合的办法,对文乐村2个村民小组的76院、165孔窑洞进行复垦,至年底,复垦新增耕地400亩。2002年8月15日,县国土资源局报告称:“从1990年开始,正宁县累计开发废弃地6,000多亩。”2002年7月,甘肃省正宁县残塬沟壑区土地复垦项目被国土资源部批准立项为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示范项目。该项目建设规模390公顷(5850,亩),总投资2,690万元。2003年9月,“正宁县2003年省级投资土地复垦项目 ”开始实施。该项目总投资302万元,建设规模172公顷(2,580亩),分为榆林子镇文乐村、宫河镇东里村、周家乡乔坡村、永和镇于家庄村4个项目片。至2004年6月20日,工程建设竣工。复垦土地2,847亩,新增耕地2,407亩,新打小电井1眼、水窖12眼,维修新修生产道路10,280米、田间道路12,340米,栽植农田防护林130,610株、水土保持林424,680株。2004年6月,“庆阳市陇东学院扩建用地补充耕地项目”立项,投资165.9万元,复垦土地320亩。当年即在西坡乡完成补充耕地项目任务。是年,省国土资源厅立项 “正宁县2004年省级投资土地复垦整理项目 ,”投资331万元,建设规模170公顷(2,550亩),分为永和镇房河、宫河镇雷村2个项目片。
至2004年底,全县累计开发土地2万多亩。2005年6月6日总投资2,690万元的全省最大的土地复垦示范项目正宁项目,在永正乡南住项目区开工,。国家投资正宁县土地复垦示范项目于2002年由国土资源部批准立项,建设规模390公顷(5,850亩),总投资2,690万元。其中一期项目投资1,133万元,包括永正乡南住、榆林子镇马家、宫河镇东山头、周家乡周家村4个片区。3月,一期项目资金拨付到位后,正宁县即召集相关部门和乡镇认真组织实施,先后聘请市水利勘测设计院和市西苑勘测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现场勘测,制订实施方案。2007年6月14日,总投资2,830万元、建设规模854.47公顷的甘肃省正宁县永正等(六)个乡(镇)土地整理项目被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下达批复(第一期项目资金1,638万元)。是年10月17日,该项目永正乡刘家堡子项目片、榆林子镇高家龙头项目片、宫河镇雷村项目片分别开工建设。
至2007年底,全县累计争取省列、国列土地复垦项目5个,总投资6,318.9万元,共复垦整理土地11,530亩,净增耕地9,813亩,使全县耕地占补平衡后盈余4,335亩,项目区人均增加耕地0.5亩,人均增收400多元,产生经济效益2,800多万元。
同时,山耕地整治也是土地复垦整理的主要内容。正宁县有山耕地30.53万亩,约占总耕地面积的49.4%。这些山地多分布于塬面两侧和沟谷四周。其特点是小块、小片居多,坡度较大,海拔高低悬殊,小气候差异明显,对农作物选择性强,属中、低产农区。多年来,各乡(镇)根据山地状况,通过行政干预、宣传鼓励、政策扶持、市场引导、利益驱动和承包拍卖等手段,对此类土地分层次进行了综合开发利用。主要形式有5种:一是建设优化梯田。这是本县开发山地的基本形式。适用于土地质量较差、中度侵蚀、坡度较大、土壤养分含量低的山耕地。做法是以小流域为单元,一架山、一面坡、一条沟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先行治理,建成反坡式梯田,然后对平整的梯田科学优化。优化时,先实施机深耕。深耕多在8寸以上,蓄水曝晒,熟化土壤。其次,根据地力条件,撒施草木灰,增施农家肥,重施磷肥,配施化肥,巧施微肥,加大投入,以培肥地力。最后,通过播前中耕,精心整地,选用良种,土壤消毒等措施,达到平整、培肥、增产的目的。这种开发形式的特点是工程、生物措施能有机结合和配套,可优化山地立体条件,能有效地改善土壤养分构成,大幅度提高土地的投入产出率。二是实行粮经套种。这是人均耕地少、生产水平高、气候条件好的前塬区山地开发的重要形式,有利于发挥多边优势,行间轮作倒茬,地力养分互补,提高单位面积效益,不但粮食产量不减少,而且还有可观的经济收入。宫河镇彭家川村有“七山两台一分川”之称,人均耕地仅1亩。在这种自然条件下,他们积极探索,寻找出路,在山坡地上大搞麦葱套种,亩收小麦500斤、大葱3,000斤以上,首创山地“双五 ”田纪录。在这个村的辐射带动下,沿川、塬边毗邻乡村以此为模式,规模发展,至1999年,麦葱套种发展到6,000多亩,在沿川边形成了一条5公里长的高效农业带,开辟了农业深度开发的新途径。三是进行 “三沟种植 ”。就是在坡度较大,一时不能平整的山耕地和 “三荒 ”地带,通过修 “三沟 ,”借以改善小气候,创造良好的作物生长环境。做法是:沿山地等高线作业,修筑1~1.5米宽的蓄水沟、水平沟和沟状梯田,拦截径流,蓄水保墒,保土保肥,沟内培肥,覆膜播种玉米或小麦,沟边间作豆类和其他经济作物,达到增产增收。四是建办 “绿色企业”。对适宜性广、经过整修坡度在10~20度的山耕地,利用阳山、阳湾、阳坡地域,发挥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利于果品着色、能提高含糖量的优势,突出经济效益,大力建办优质果园。据统计,至1989年9月,全县兴办起240处农、牧场,开发土地达2万亩。对土地质量过差、坡度较陡、侵蚀重、适宜性受到较大限制的 “四荒”地,突出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山地绿化。湫头乡湫东村郭满仓1987年承包50度陡坡地20多亩,当年种植粮食和各类经济作物,效益低下,收不抵支。于是他自投劳力,改土造田,于平缓处建土台,修“马槽”,陡洼地修建“鱼鳞坑”半山腰修起蓄水池,改种粮为栽果,建起山地果园。经精心培育和科学管理,果树第3年,开始挂果,第5年达到丰产,年产鲜果1.5万公斤,经济收入1.8万元。五是开展综合经营。根据山地状况,着眼于整体开发和利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系统治理,全面开发,栽、种、养结合,田、林、路结合,农、林、牧结合,增加产出,提高效益。通过分层次开发,使全县山地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正宁县农业委员会将县域对山地资源开发的经验和做法概括为 “一个上升,两个改变,四个提高”。“一个上升”是山地总产值上升。正宁县山地总产值由1990年的1.6亿元上升到1994年的1.8亿元,增长12.5%。“两个改变 ”是山地产业结构和基础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变。由过去的种植、栽植业为主的粗放经营转向种、养、加工、副业结合的多种经营,山地经济作物占到30%,全县已建办起总投资在20万元以上,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3个大型综合养殖场。通过配套开发,年均修造梯田1.7万亩,治理小流域14条、42平方公里,修通农田道路310公里,部分区域大型农用机械可通行,中小型机械保证畅通,提高了机械化作业水平。“四个提高 ”:一是粮食产量提高。全县山地亩产由过去的75公斤提高到1998年的150公斤,增长50%。二是林业生产水平提高。全县森林覆盖面积累计达到45.2万亩,经济林面积增加2万亩,林业产值由54.9万元上升到826.21万元,森林覆盖率由28%提高到34.6%。三是农民收入提高。通过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建办山地“银行”全县土地开发收入达到1,617万元,人均77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776元的10%。四是,科学技术水平提高。全方位、多层次的科学开发,加大了经济发展中的科技含量,科技覆盖面由60%提高到85%以上。涌现出习仵张四相、大璋薛振国、苟仁袁社春、堡巷巩银旭等山地综合开发治理典型户。正宁县自1988年以来,在土地开发复垦过程中,相继出台《关于废旧宅基地复垦的几项规定》、《正宁县土地资源开发的意见》和《正宁县土地开发复垦暂行办法》等优惠政策。具体内容有:1.不论国家或集体单位,还是联户、个体,都可参与废弃土地的开发,基本原则是“谁开发,谁受益”。2.凡原集体开发的土地在一定年限内不负担粮油定购任务,个人开发的土地允许开发再使用,在一定年限内不计入承包地面积,不缴纳农业税。3.凡新开发的土地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免征耕地占用税和有关税费。4.个人开发的土地需要用于修建住宅的,在不影响村镇规划和重点农田保护区的前提下,宅基地占地面积可以适当放宽。5.县政府设立土地开发基金。将国家规定的耕地占用税、土地出让金留成部分以及复垦费、造地费专户储存,专项用于土地开发整理,每开发1亩,补助100元。1993年3月,正宁县人民政府设立“土地开发奖”,奖励开发有功者。规定凡年规模效益在万元以上者,授予县级劳模,并视效益高低给予相应比例的物质奖励。6.不论是个人开发还是集体开发,复垦后的土地面积均计入乡(镇)当年农田基本建设任务,享受与平田整地同等数量的补助。7.各项农业开发基金,优先安排给土地开发者,金融部门发放贷款向土地开发倾斜。8.鼓励县乡干部职工留薪留职或停薪留职、帮办、自办土地及山地开发项目,收入归己,免征有关税费。为了加强对土地开发的领导,正宁县于1993年3月成立山地开发领导小组,由县委、县政府主管领导挂帅,由经济部、农委、农业、林业、水利、电力、畜牧、农机、乡企、烟草、民政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全面负责土地开发工作。县上每年把土地开发列为当年土地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下达开发复垦任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年终进行考核。为促进开发任务的落实,还普遍建立申请、审查、审批和验收制度。通常在开发前由开发者(集体或个人)申请,并填写《土地开发申请审批表》,由乡(镇)土地所或土地管理干部到现场勘察定址,报县土地管理局审批。开发后,由县土地管理局会同财政等部门,逐块丈量勘验,签写《土地开发验收登记表》,然后由土地管理部门和财政部门共同兑现补助或奖励。
第二节当代土地资源利用
一、现状根据1992年2月完成的《甘肃省正宁县土地利用现状详查报告》,正宁县土地利用共分一级类型8个,二级类型31个。土地利用现状为:(一)耕地耕地是种植农作物的土地,是正宁县土地利用构成中的主要类型。全县共有耕地618,16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1%。包括新开荒地、休闲地、草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或其他树木栽植的土地;耕种3年以上的滩涂,以及宽度小于2米的沟渠、道路、田埂等。分为水浇地、旱地、菜地3个二级类型和7个三级类型。
正宁县耕地面积在全市7县1区中最少,人均耕地3.0亩,高于全国人均耕地面积1.6亩,略低于全省人均耕地面积3.2亩。
正宁县耕地面积分布较广。以用途分,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以利用方式分,有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以产业水平分,有高、中、低产田;以地貌分,有山、川、塬;以形态分,有园田、条田、梯田。受土、肥、水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技术等条件的制约,全县耕地普遍质量不高,产出水平低;耕地多,梯田少;瘠薄地多,肥沃地少;中、低产田多,高产田少。
正宁县耕地分为3个二级类和7个3级类。具体内容如下:1.水浇地:是除菜地以外有水源保证和固定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下能保证浇一次水以上的耕地。有1,029.1亩,占总耕地面积的0.2%。2.旱地:是无灌溉设施,靠天然降水生长作物的耕地。有617,044.5亩,占总耕地面积的99.8%。可再细分为6个三级分类。(1)旱地梯田:是在坡地上人工修造的水平梯田。有40,996.9亩,占旱地面积的6.6%。
(2)旱沟坝地:是在沟谷底部人工修建的无灌溉条件的台阶式耕地。有370.1亩,占旱地面积的0.1%。(3)川旱地:是川旱地中无灌溉设施不能灌溉的耕地。有24,801.1亩,占旱地面积的4.0%。(4)塬旱地:是黄土残塬土地面坡度小于5度、无灌溉条件的耕地。有279,989.5亩,占旱地面积的45.4%。(5)山旱地:是坡度大于5度而未加修整的山坡耕地。有264,312.6亩,占旱地面积的42.8%。
(6)台旱地:是河川两边山麓地带,高出河岸上川地的多阶台地,无灌溉设施不能灌溉的耕地。有6,573.6亩,占旱地面积的1.1%3.菜地:是以种植蔬菜为主的耕地,包括温室、塑料大棚用地。有64.0亩,占耕地总面积不到万分之一。附:1.正宁县1949~1985年年末耕地面积情况一览表(表7—1,2页,见本章末)2.正宁县1986~2007年年末耕地面积情况一览表(表7—2,见本章末)(二)园地园地是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的土地。正宁县有园地36,771.6亩,仅占土地总面积的1.8%。包括果园、桑园及其他园地,下含3个二级利用类型。果园指种植果树的园地,有36,691.4亩,占园地面积的99.8%。桑园指种植桑树的园地,有77.2亩,占园地面积的0.2%。其他园地有3.0亩,占园地面积不到0.1%。
园地是正宁县土地利用类型中面积最小的一个类型。主要分布在县内水肥条件好、地势开阔平坦的塬区、川区及部分丘陵沟壑的平缓阳坡地带。虽然全县园地立体条件好,经济效益较高,但大多规模小,比较分散,很少有百亩以上的园地。
(三)林地林地是生长乔木、灌木等树木的土地,不包括居民地内绿化地及道路、河流、沟渠旁的护路、护岸林用地。正宁县林地面积为638,215.2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2.0%。全区林地平均覆盖率为19.46%,正宁县在7县1区中居倒数第二。林地包括6个二级利用类型。1.有林地:树木郁闭度大于30%的天然、人工林地。有390,537.4亩,占林地面积的61.2%。2.灌木林:覆盖度40%以上的灌木林地。有82,492.3亩,占林地面积的12.9%3.疏林地:树木郁闭度在10%~30%间的灌木林地。有80,705.3亩,占林地面积的12.6%。4.未成林造林地:造林成活率大于或等于合理造林株数的41%,尚未郁闭但有成林希望的新造林地(一般指造林后不满3~5年的造林地)。有83,788.6亩,占林地面积的13.1%。5.迹地:森林采伐、火烧后5年内未更新的土地。有24.3亩,占林地面积不到万分之一。6.苗圃:固定的林木育苗地。有667.3亩,占林地面积的0.2%林地是正宁县土地利用类型中一个面积较大的类型。从位处的地域空间来看,林地大部分是天然草地和 “三荒地”,主要分布在高原的沟坡和四旁丘陵沟壑区的山坡。具体分布在位处子午岭林缘的五顷塬、湫头、三嘉、月明、西坡5乡镇林区。灌木林除南塬的山坡有少许外,绝大部分分布在子午岭林区的阴坡和林区的边缘地带。
(四)牧草地牧草地是以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用于畜牧业的土地。正宁县现有牧草地面积441,644.6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2.2%。牧草地包括2个二级利用类型。1.天然草地。是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未经改良,用于放牧或割草的草地,包括以牧为主的疏林、灌木草地。有440,108.4亩,占牧草地总面积的99.7%。2.人工草地。是人工种植牧草的土地,包括人工培植用于牧业的灌木地。有1536.2亩,占牧草地总面积的0.3%。正宁县牧草地面积在全区7县1市中位列倒数第二,仅大于宁县。其中人工草地数量较少,一般亩产鲜草2,000斤~5,000斤左右,载畜量较高。(五)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是城乡居民点、独立居民点以及居民点以外的工矿、国防、名胜古迹和企事业单位用地,并包括其内部交通、绿化用地。正宁县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为95,014.2亩,占土地总面积的4.8%。包括4个二级利用类型。1.城镇用地。是县、乡(镇)建置的居民点,不包括内部用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有3,341.7亩,占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总面积的3.5%。2.农村居民点用地。是乡(镇)以下的居民点用地,但不包括居民点内大于上图面积的耕地。有91,327.8亩,占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总面积的96.5%。3.独立工矿用地。是居民点以外的各种工矿企业、采石场、砖瓦窑、仓库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建设用地,不包括附属于工矿、企事业单位的农副业生产基地。有239.2亩,占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总面积的0.2%。4.特殊用地。是居民点以外的国防、名胜古迹、风景、旅游、墓地、陵园等用地。有105.5亩,占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总面积的0.1%。正宁县居民点及工矿用地面积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非公有制企业的崛起,逐年扩大。全县居民点及工矿用地的特点是:居民点用地偏多,利用率低。由于农户建宅大多没有或不按村镇规划进行,宅基之间空闲地和便道等附属用地较大,造成浪费。在塬区,新建宅基地户均占地0.5亩,但有的甚至多达3~4亩。山区农民建宅受地形限制,占地相对较少。这种现象是由于工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约自新世纪开始,国家规定县及县以下不兴办国有企业)不甚发达所致,客观上反映出正宁县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偏低。(六)交通用地是居民点以外的各种道路及其附属设施,包括护路林用地。正宁县交通用地为9,056.4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45%。包括2个二级土地利用类型。1.公路用地。是国家和地方公路所占用的土地,包括路堤、路堑、道沟和护路林用地。有3,831.5亩,占交通用地的42.4%。2.农村道路用地。是宽度大于2米的道路用地,有5,224.9亩,占交通用地面积的57.6%。(七)水域是陆地水域和水利设施用地,不包括滞洪区和垦殖3年以上的滩涂地。正宁县水域面积9,144.1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46%。包括7个二级土地利用类型。1.河流水面。天然形成或人工开挖河流的常流水面积用地。有1,749.3亩,占水域面积的19.1%。2.水库水面。人工修建的容量大于10万立方米蓄水位线以下的面积。为486.9亩,占水域面积的5.3%。3.坑塘水面。天然形成或人工开挖,蓄水量小于10万立方米常水位以下的面积。为123.2亩,占水域面积的1.3%。4.苇地。生长芦苇的土地,包括滩涂上的苇地。为354.4亩,占水域面积的3.9%。5.滩涂。河流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地,水库、坑塘正常蓄水位与最大洪水位间的面积。为5,839.6亩,占水域面积的63.9%。6.沟渠。人工修建的用于灌溉的宽度大于2米的沟渠,包括渠檀、渠堤、取土坑、护堤林等。为502.6亩,占水域面积的5.5%。7.水工建筑用地。修建用于除害兴利的闸、坝、堤、水电厂房、扬水站等常水位岸线以上的建筑物占地。为88.2亩,占水域面积的1.0%。(八)未利用土地是目前还未利用的土地,包括难利用的土地。正宁县未利用土地面积为144,974.0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3%。包括5个二级土地利用类型。1.荒草地。树木郁闭度小于10%,表层为土质,长杂草的土地,但不包括盐碱地、沼泽地和裸土地。为81.3亩,占未利用土地的0.1%。2.裸土地。表层为土质,基本无植被覆盖的土地。为66.9亩,占未利用土地面积的0.1%。3.盐碱地。表层盐碱聚集,只生长天然耐盐植物的土地。为20亩,占未利用土地面积不到万分之一。4.田坎。耕地中宽度大于2米的地坎或堤坎。为144,796.1亩,占未利用土地面积的99.8%。5.其他未利用土地。为27.7亩,占未利用土地面积不到万分之一。
止1992年,正宁县土地总面积及各类面积,详见《正宁县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表》、《正宁县各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统计表》、《正宁县土地详查与统计土地分类面积比较表》。
附:1.正宁县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表(表7—3,2页,见本章末)2.正宁县各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统计表(表7—4,2页,见本章末)3.正宁县土地详查与统计土地分类面积比较表(表7—5,见本章末)至2007年年底,正宁县各乡(镇)及国营林场土地面积分类情况,详见《2007年底正宁县各乡(镇)及国营林场土地面积分类表》。
附:2007年底正宁县各乡(镇)及国有林场土地面积分类表(表7—
6,见本章末)
二、特点:(一)土地资源利用地域差异明显,土壤类型多样。正宁县属黄土残塬沟壑区,按地形特征可分为塬、坡、梁峁及川台。塬是黄土高原地貌特有的地形之一,塬地属现代沟谷切割残留下来的较平坦的塬面,地面坡度小于5度。坡地分布于沟壑,坡度较大。
与沟谷平均相对高差在200~300米之间。梁峁地主要分布于子午岭西侧的延伸地带和前塬农区的四咀边缘地带。川地是指分布于四郎河、支党河、嘉峪河等川道中及两侧较大沟谷中的川台地。
由于土壤随地形变化而发生变化,并受水土流失及人工平整土地的影响而改变土质,所以县内土壤分布规律与沟壑分布完全一致。因土地所处位置和地域的不同,生产能力有别,从而形成土地利用方式上的明显差异。主要分布于塬面的黑垆土面积约35.7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8.1%,是主要的农业土壤。分布于沟坡的黄绵土约97.3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48.8%,因其地面坡度较大,水土流失严重,除修建梯田及较平缓的山坡耕地外,均为林牧业用地。分布于川道的淤积土约2.5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2%,由于气候条件优越,生产力较高,宜农、林、牧、副和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分布于子午岭一带的灰褐土约58.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29.1%,主要为次生林区。分布于沟谷两侧的红胶土约2.4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2%,因土质粘重,土壤瘠薄,坡度大而多为裸露的红胶土层,不宜农耕。分布于川道河漫滩的潮土约2.0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1.1%,因质地粘重,通透性差,个别地块有积盐现象,耕性不良,很少使用。
全县土地利用特征是:东部子午岭林区,以天然次生林为主,占全县林地面积的79.7%,中、西部以农业为主,耕地面积占全县耕地总面积的97%。全县土地类型共有一级类8个,二级类31个,分别占全国相应两级分类的100%及67%;并有三级类7个,占全省三级分类10个类型的70%(二)黄土层深厚,沟壑面积大,耕地表面普遍为黄土覆盖,塬面土层厚150~200米,川区厚10米以上,土层深厚,适宜性广,有利于农业生产。本县沟壑面积大,塬区面积小。全县土地总面积199.30万亩,其中塬区面积约为37.
75万亩,川地约3.7万亩,川塬地合计41.4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9.8%(三)旱地面积大,山塬为主体。全县旱耕地面积为61.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9.
8%。其中山旱地(含旱地梯田)30.5万亩,塬旱地28.0万亩,占旱耕地面积的94.
8%。(四)土地利用率高,土地生产力低。土地利用结构中,农、林、牧用地面积173.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87.1%,其他用地占土地总面积12.9%1980~1986年全县粮食年平均总产5,335.57万公斤,最低年总产仅3,890.31万公斤,平均亩产86.3公斤。1986~1990年年平均总产7,359.14公斤,平均亩产119.1公斤,比1980~1986年年平均亩产增加了32.8公斤,增长38.0%。1990年粮食总产8,109.00万公斤,亩产131.2公斤,比1986年总产6,609.28万公斤,亩产106.9公斤,分别增加了1,499.72万公斤及24.3公斤,亩产增长22.7%。以上数据说明本县粮食生产水平低而不稳。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水土流失严重本县属黄土残塬沟壑区,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县之一,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141.5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86.5%。多年平均流失泥沙总量614.88万吨,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每平方公里4,498吨,其中以西部水土流失最为严重,年侵蚀模数为每平方公里4,600吨。仅农区每年就要流失表土约275.4万吨,流失有机质约3,079.4万公斤,氮素约236.9万公斤,相当于本县的化肥施用量。由于集流区汇水面积较大,每逢暴雨,洪流汇集经胡同泻入沟谷,使沟头年均前进2米以上,沟床下切,沟岸扩张,冲毁农田,切割塬面,使地形越来越破碎,塬面越来越小。沟掌地遭到破坏,坡耕地水肥条件越来越差。据调查,1962年,暴雨冲坏马槽沟沟头庄基两处,沟垴滑塌,延伸30多米,冲毁原修的沟头防护涝池1个,第二沟垴地缝溃裂,冲毁耕地20多亩。永正乡倒后沟圈1949~1969年20年间,沟头前进了250米。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地力下降,而且对农田、草地、村庄、道路等造成威胁和破坏。
(二)耕地重用轻养,土壤有机质及养分含量低土壤最基本的特性是具有肥力,有机质及养分的丰、缺,标志着土壤肥力的高、低。土壤养分是作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其多寡直接影响着作物的产量。耕种土壤的养分除受自然因素影响外,主要受耕作、施肥等人为因素影响。本县土地有机质缺乏,豆科及绿肥等养地作物种植面积小,因而土壤有机质积累少,养成分含量低。耕层养分按全国分级标准,除钾素含量较丰富外,其余都在4级以下。据土样化验分析,耕地土壤中平均有机质含量为1.04%,速效氮含量为50.88PPM速效磷含量为7.2PPM速效钾含量为181PPM。按一般作物生长对氮、磷、钾养分的要求,比3∶1.5∶2.5衡量,,养分状况总的趋势是有机质含量低,氮、磷缺乏,钾素较充足,且氮、磷比例失调。同时,地区间、地类间(山、川、塬)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从含量养分看,氮磷钾比例为4∶7∶70,似乎磷素养分很丰富,其实磷多以不易溶解的固态形式存在,难为植物利用。速效磷仅占全磷的1/1000,以速效成分计算,氮、磷、钾比例为8∶1∶20,说明磷呈极缺状态,远远不能适应提高产量的要求。造成如此情况的原因是:(1)重用轻养,对土地实行掠夺式经营。特别是边远山地因运输困难,有60%以上的土壤很少施农家肥,即便施用,一般每亩也只施肥3,000公斤左右;(2)秸秆不能还田。由于燃料缺乏,作物秸秆大部分用于燃料,小部分用于饲料草,转化为牲畜粪便后还田,谈不上沤肥还田;(3)农家肥数量少,且质量差。县域农家肥主要有人粪尿、家畜家禽圈粪及草木灰等。据分析,大部分施用的农家肥,含有机质1.9%、全氮0.11%、全磷0.16%,只相当于某些乡、村肥沃地块的土壤养分水平;(4)只施化肥不施农家肥。常施用的化肥有尿素、硝铵、碳铵氮素化肥、过磷酸钙、磷酸二铵、磷酸二氢钾、磷素肥料及氮、磷复合肥料等,因其施用肥力强,见效快,致使多数人不再重视农家肥的施用。特别是一些山区,土地广种薄收,长期不施用农家肥。(三)大面积坡耕地还未得到改造全县共有山坡耕地30.53万亩,其中已建成梯田地4.1万亩,占坡耕地的13.4%,但尚有86.6%的旱坡地未得到平整改造,生产水平较低。(四)人口增长与耕地减少的矛盾日益突出县域土地资源少,全县土地总面积199.29万亩,有耕地61.82万亩,其中国营正宁林业总场所辖面积55.57万亩,耕地0.75万亩。县直辖土地面积143.72万亩,耕地61.07万亩。全县共有人口201,756人,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仅为9.9亩,低于全省人均土地35亩,全国人均土地15亩的水平。如按县辖区面积计算,人均占有土地仅7.1亩,占有耕地3.0亩,林地3.2亩,牧草地2.2亩。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耕地大量减少,吃饭问题一直是全县的大问题,抓紧粮食生产仍然是首要任务。
(五)中低产田面积大,种植作物有较大限制全县共有中、低产田39.1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3.3%,其中有中产田14.57万亩,占中低产田的37.2%,低产田24.57万亩,占中低产田的62.8%。中产田主要分布于塬边及河川的二、三级台地和部分沟谷地带。其土壤类型为:覆盖粘黑垆土、黄垆土、鸡粪粘垆土、轻度侵蚀黄绵土、梯田缮土、残余草甸土等,是县域重要的旱作土壤。其特点是土层深厚、质地适中、无障碍层次、通透性良好。但地处塬边和梁峁坡地,水分不足,易受干旱影响,同时机耕不便,造面耕层浅薄,易受流水冲刷侵蚀,保肥保水性差,养分含量低。其有机质含量为0.8%~1%,全氮含量为0.05%~0.08%,速效磷含量为5~7PPM,速效钾含量为130~180PPM,一般年份亩产粮食达300公斤~400公斤。低产田主要分布于全县梁峁及沟坡地带。其土壤类型为:梯田黄绵土、侵蚀黄缮土、淤沙土、耕种灰褐土等。由于坡度较大,水土流失较严重,又不具备机耕条件,耕作层薄,土壤熟化差、质地、结构均较差,养分含量很低。其有机质含量为0.7%~0.9%,全氮含量为0.05%~0.08%,速效磷含量为5~6.8ppm,速效钾含量160PPM,一般亩产在100斤以下。由于以上耕地立地条件较差,土壤瘠薄,土地平整不够,施肥保水不能满足作物需要,加之耕作层浅,未认真实行合理的轮作,所以产量一直比较低下。
第三节土地利用分区、通过对土地利用现状及地貌、气候、土壤、植被等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的调查研究,以及对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综合分析,为了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主要改良利用措施,可将全县划分为3个土地利用分区。一、东部子午岭水源涵养林区该区位于本县东部,主要属国营正宁林业总场经营,总面积422.2平方公里,折合633,345.5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31.8%。其中包括月明乡柴桥子村,西坡乡南桥村,五顷塬乡孟河、西渠、龙咀子村,三嘉乡刘家店村等4个乡的6个行政村,总人口4,475人,占全县人口的2.1%,其中农业人口4,348人,劳动力1,274个,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1人,人均土地17.3亩,人均耕地7.2亩。共有耕地39,644.6亩,园林地496712.6亩,牧草地77,758.2亩,其他各类用地19,230.1亩。(一)土地利用主要特征本区地处子午岭山区,峁梁起伏,山峦叠嶂,沟壑纵横,海拔1,300~1,756米,相对高差300~400米,是县域地势较高的地区。夏秋季多雨,年降雨量650m,气候较阴湿温凉,年均气温8℃,无霜期150天左右,≥10℃年积温2600℃。仅能种植早熟玉米、马铃薯、油菜、麻荏;阳坡可种小麦,但产量低而不稳。自然植被较好,森林覆盖率高。主要为天然次生乔灌林,间有人工油松林,多在山沟和阳坡,梁峁顶部和阳坡多被小灌木与中生、旱生杂草互生覆盖。土壤类型主要为森林灰褐土、灰褐缮土,间有少量耕种灰褐土、耕种灰褐缮土。土壤养分含量较高,平均含有机质2.18%、全氮0.146%、速效磷6.2PPM,速效钾215PPM,速效氮131PPM。
本区土地广阔,耕作粗放,劳动生产率低,林草资源丰富,发展畜牧业潜力大。但交通不便,商品率低,农民生活贫困。
(二)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1.乱砍林木,乱垦荒地。解放以后,森林管护制度长期不完善,加之人口急剧增长,乱垦滥伐现象严重。据正宁林业总场1972年调查,林线平均后移6公里,而人工造成林仅1.5万亩,致使局部地区水土流失加剧,气候失调。2.森林资源丰富,林草面积大,但利用率不高。林内有丰富的药材、条编灌木、木本油料、植物淀粉、野生果品、食用真菌、生漆、野生动物等资源,还有9万亩优良的天然牧草,均可采摘、加工和利用,但未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三)发展方向及主要措施1.发展方向:以营林为主,有计划地抚育更新,发展油松,扩大森林覆盖率,涵养水源。有组织地采集、加工、利用丰富的林草资源,使其发挥经济效益。控制林内乡村占有的耕地面积不得再扩大,坡度大于25度的耕地应还林还草,积极发展林牧业。2.主要措施:(1)加强管护,严防毁林;(2)人工营造优质树种,改造次生林;(3)充分利用林草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发展牛、羊、兔、猪、蜂等养殖业,采集木耳、蘑菇、猴头、药材,编制条筐,开展狩猎等,增加经济收入;(4)保护天然林,扩大森林面积,合理间伐;(5)种好现有耕地,保证粮油自给。二、中部残塬沟壑农林牧区本区属县域中部地区,包括月明、西坡、五顷塬、山河、湫头、三嘉等6个乡(镇)的38个行政村255个村民小组及两个林场。总人口70,352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3.4%,其中农业人口63,076人,劳动力24,907个,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63人。该区土地总面积431.8平方公里,折合647,767.1亩,占全县土地面积的32.5%,其中耕地250,457.3亩,占该区面积的38.7%,园林地89,095.9亩,占13.8%,荒山草地199,522.3亩,占30.8%,非生产用地38,408.8亩,占6.1%,未利用土地70,282.8亩,占10.8%。人均土地9.2亩,人均宜农、林、牧地7.7亩,人均耕地3.6亩。
(一)土地利用主要特征1.自然与经济条件本区位于县域中部,因长期水土流失,地形特点为:沟壑切割,塬面少而破碎,川道狭窄,沟道密布,地形起伏,梁、峁、山、川、台、塬、谷皆备,谷深坡陡。塬面占本区面积14.3%,沟壑面积大,海拔14001600米,相对高差250~300米,气候较温和湿润,雨量较充沛,年降雨量630m,年平均气温8.5℃,无霜期160天左右,≥10℃年积温2700℃,多一年一熟,适宜冬小麦、玉米、马铃薯、小茴香、糜、谷生长。耕地主要分布在塬面、川台、梁峁0及沟壑缓坡上,垦殖指数38.8%。沟坡耕地面积大,占耕地的69%。林牧地多分布于沟坡,坡度较大。土壤主要为黑垆土、黄绵土,间有淤积土,农业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1%,全氮0.087%,速效磷7.4PPM,速效钾172PPM。
本区人均耕地面积大,经济收入以农为主,但商品率差,农民收入低,群众生活贫困。2.土地利用主要特征本区自然条件较适宜农、林、牧各业及多种经营的发展,但因经济收入少,扩大再生产能力低,土地利用率仅达32%,土地生产力低。荒山面积大,造林种草面积少,未充分发挥其作用。山坡地面积大,但平整梯田等治理面积小。受广种薄收的旧习影响,土地耕作粗放,粮食产量低。
(二)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1.森林郁闭及牧草地覆盖度均小,仅分别达到11.4%及25%~30%。2.耕地以山坡地为主,占耕地面积的69%,但平整梯田面积小,仅占山坡地的8.3%。3.本区宜林、牧地面积大,但护林护草差,造林种草面积小。4.水土流失面积大,土地侵蚀严重,耕地多为“三跑田”,土壤瘠薄,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牧草地因干旱过牧,产草率低,影响畜牧业的发展;农、林、牧用地结构欠合理;自然灾害频繁,对农业生产影响大。5.人口密度小,土地利用率不高,土地生产率低,林牧业收入少,多种经营门路不广,生产费用高,经济收入少。(三)发展方向及主要措施本区应以农为主,农、林、牧综合发展,造林种草,控制水土流失,广开生产门路,积极发展多种经营,不断提高单产,逐步提高土地生产力,尽快脱贫致富。
主要措施:1.弃耕远山耕地、陡坡耕地,严格控制乱垦,坚持平整土地,尽快改变生产条件,稳定粮食面积,精耕细作,首先解决温饱问题,进而做到粮食自给有余。2.大抓造林种草。发展用材林、薪炭林,解决农村燃料问题,利用沟坡,积极栽植苹果、梨、杏、大枣、核桃、花椒等经济林木,发展牛、羊、猪、兔养殖业;种植小茴、各类药材,兴办各类加工业,广开多种经营门路,增加经济收入。3.大抓小流域治理。采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综合治理,集中治理,连续治理,控制水土流失,促进农、林、牧业的发展。4.大力提倡科学种田、科学办厂。学科学,用科学,向科学技术要产品,要质量,要效益。
三、西部塬面沟壑农业区本区位于县域西部,属残塬沟壑区。包括宫河塬、永和塬及四郎河川的西部。区内有永正、榆林子、宫河、周家、罗川、永和等6个乡(镇)的67个行政村,406个村民小组,总土地面积474.6平方公里,折合711,867.5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5.7%。其中耕地面积328,058.1亩,占该区总面积46.1%,园林地面积89,178.3亩,占12.5%,牧草地164,364.1亩,占23.1%,非生产用地69,512.9亩,占9.8%,难利用土地60,754.1亩,占8.5%。本区总人口123,802人,劳动力46,394个,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67人。
(一)土地利用主要特点1.本区自然条件较好,塬面较完整,地势平坦,便于机耕。川塬地面积185平方公里,折合277,489亩,占本区面积的42.8%,占全县川塬面积的70%。其中川塬耕地面积208,829.2亩,占本区耕地面积的63.7%。已修条田192,836.5亩,占川塬耕地面积的92.3%,梯田
27,795.7亩,占沟坡地面积的23.7%,人均梯条田1.7亩,生产条件比较优越。海拔880~1,350米,川塬相对高差250~300米,平均气温10℃,≥10℃年积温3,000~3,300℃,无霜期170天左右,年降雨550m。耕地主要分布于塬面及川台地上,土层深厚,农业土壤多为黑垆土、黄绵土、淤积土。因气温较高,养分分解快,加之土地利用率高,故土壤养分低于全县平均水平。有机质含蓄量为0.96%,全氮0.078%,速效磷7.05PPM,速效钾191PPM。宜于种植小麦、玉米、高粱、糜、谷、豆类、烟叶、大麻、油菜、小茴、药材等,是本县主要粮食、经济作物产区。农作物为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2.本区人口稠密,垦殖指数高。每平方公里267人,人均占有土地5.6亩,垦殖指数46.1%,粮食产量较高,1986年平均亩产210公斤~250公斤,高于全县204公斤的水平,总产4,410.6万公斤,占全县总产6,609.2万公斤的66.7%,人均产粮382.4公斤。该区经济收入以农业为主。
3.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水土流失有一定的控制。20世纪60年代以来,坚持平整土地,打坝修堤,已平整梯条田22.1万亩,人均1.7亩,沟坡造林种草4.6万亩,控制水土流失面积27万亩,占总面积的37.9%,对发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沟坡林草人为影响大,生态效益不高。
(二)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1.农、林、牧用地结构不协调,农、林、牧各业矛盾突出。该区农耕地面积大,林草面积小,草地因干早过牧产草量低,牲畜饲养量下降,肥料缺乏,影响粮食生产。1986年种植业产值占农业产值的69.1%,林业占10.2%,牧业占17.5%,农业结构不协调,农、林、牧矛盾比较突出。2.不重视用地养地,地力有下降趋势。本区降水不多,春旱、伏旱常年交替发生,对麦田、秋田威胁较大。但多年来一味扩大粮食作物,扩大高产作物,扩大复种面积,压缩豆类、饲草等养地作物种植面积,致使轮作倒茬困难,连作年限增长。由于重用轻养,搞掠夺式经营,地力有下降趋势,土壤肥力低于中部地区。3.生产费用高,成本大,经济效率低。本区虽然单位面积收入、人均产粮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但生产费用高达每平方公里0.74万元,约是全县平均水平每平方公里0.39万元的2倍,投入的人力、畜力更多,经济核算效率低。(三)主要措施1.调整作物布局,合理轮作。逐步调整粮经比例为7∶3,麦秋比例为6∶4,将豆类、苜蓿等养地作物插入轮作,川塬地适当扩大复种指数,实行山坡地一年一熟制,夏收后休闲,及时深耕,蓄水保墒,扩大正茬麦面积。2.建立合理的耕作制度。坚持深耕蓄墒、中耕、耙耱保墒、镇压提墒的旱农耕作制,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增施农家肥,配施化肥,坚持小麦耧施氮肥,推广玉米覆膜撮种,提高产量。3.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烤烟、大葱、瓜是本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产量较稳定,质量较好,经济效益高,应积极发展。4.坚持造林种草,增加饲料来源,积极发展林果业、畜牧业。5.进一步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本区人口密集,人均耕地少,社会承载量大。因而,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十分重要,要坚持常抓不懈。附:1.正宁县土地利用分区基本情况统计表(表7—7,见本章末)2.正宁县土地利用分区分类面积统计表(表7—8,见本章末)3.正宁县各土地利用区域基本情况统计表(表7—9,见本章末)第四节耕地保护
一、水土保持正宁县开展水土保持的历史很悠久。《诗经 ·大雅 ·公刘》日:“相其阴阳,观其流泉。”证明早在商代末期,包括今正宁在内的豳地人民就已经开始了水土保持工作。据现有史料推断,早在宋代,当地群众即有在川道挖大口井用杠杆汲水,在塬上开挖涝池,保水防涝的传统习惯。据清代赵本植修纂的《庆阳府志 ·艺文志》载,明代天启四年(1624),时任真宁县知县阎国脉 “见县(罗川)东小河、县西长沟诸流水势瀯回 ”,“随命地主各事畚锸,因势凿渠,达于园亩,逾月而浇灌所及者二十余顷 ”。据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正宁县知县折遇兰修纂的《正宁县志》载,折遇兰在任期间,“劝谕各乡,广植树木当不下数万株 ”。
陕甘宁边区时期,新正县乃至关中分区摸索创造出了能够改良土质,增产粮食的 “修埝地 ”的水土保持经验。据《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 ·第二编》记载,“它是凭藉着人为的力量,改造与改变自然地形,使已耕地中的泥土和肥料不被山洪冲跑,把山洪泥土用人力打成的坝塄阻止,而容积与沉淀在原来耕地的较低处。这样就可以把这个地方变成很肥沃的一块小型平地,这就叫作埝地。因之埝地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平地,就是在原来较平的地方兴修起来的;另一种是梯田,是在坡度较高的地方兴修起来的。埝地不是一下子全部水都可以淤漫到,而是逐渐扩大的。”“新正县的义仓英雄张清益,有十六亩地,南面低,北面高,要把南面修高,中腰再堵一个土匪牛(即土塄子),使水先能漫到十四亩,逐渐走入,全部漫到。”民国三十二年(1943)新正县作出修埝地的发展计划。当年春耕期间,就修成埝地119.3亩,中心区修成410.3,亩。这些修成的埝地亩平均收细粮3斗,是原来耕地亩收1.5斗的2倍,增收率为100%。之后,修埝地可增产粮食的经验先后被提倡、介绍、推广到全边区。此外,新正县还广泛兴修坝、壕、退水闸等水利工程。民国三十二年(1943)修成水地99亩,每亩增收细粮2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正宁县的水土保持工作全面展开。1951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将庆阳地区纳入水土保持工作范围,在西峰成立“陇东水土保持工作站”,开始水土保持的实验、观测、试办、示范,指导全区在塬边、坡地培地埂、修水簸箕、挖涝池、做沟头防护、沟道插柳谷坊、修建小型坝。1952年,正宁县共完成新涝池144个(面积190.78亩)、水井25眼、秤杆51个、水车井4眼、小型渠道9处、罗川5.5华里大型水利渠道1条、水泉6处。这些水利设施共计可灌田1849.1亩,使可灌田面积比上年增加
6倍多,占总耕地面积的0.4%。并重淘涝池168个(面积112.25亩)、水泉46处,堵坝修堰地1,126亩。1952年12月9日,政务院总理周恩来签发《关于发动群众继续开展防旱抗旱并大力推行水土保持工作的指示》,强调黄河流域的治理工作,正宁县被列入重点建设区内。1953年3月,正宁县成立水土保持委员会,各区成立水土保持领导小组。同月,正宁县组织群众开挖武家场至五王庄一段土渠,架渡槽,修陡坡、跌水,历时6个月,用工1.3万工日,挖填土方3.3万立方米,贷款1.15万元,次年灌地100多亩。1956年5月,正宁县设水利科,同时设正宁县水土保持科。全县从上到下掀起以修建涝池、水窖、蓄水埝、坑塘,整修天然蓄水池,修筑大小土坝,治理沟头,推广种植草木樨,植树造林为重点内容的水土保持热潮。
农业合作化后,水土保持由重点试办转向集中治理。1956年,榆林子乐南坊农民彭福善,领导全社修水平沟,共插杆33,466株,育苗9亩,压桑枝4亩,治理土地84亩,被评为 “全省农业劳动模范 ”。公社化后,水土保持一般以大队、生产队为单位,全面规划,综合治理,由小到大。宫河马鞍山即是这一时期涌现出的治理典型。1958年,正宁县选定苍耳沟流域内的马鞍山作为试点,宫河公社抽调上万名劳力,奋战1年,建成马鞍山果园,后成为社办林场。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自然灾害的影响,水土保持工作基本停顿。1964年8月29日,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将正宁县列为水土保持工作重点县。此后,在塬区平田整地,在山区改土造田、修建水平梯田的经验逐步在全县社队推广。此间,正宁县作为全区大会战区之一,县、社都相继成立指挥部,并将全县划分成若干中小会战区,由领导挂帅,抓点带面,大抓梯、条田建设和植树造林种草,涌现出了永正公社梯田建设及友好沟坡面造林、沟道治理的县、区先进典型。1969年,全县兴修水平梯田4,252亩,塬面条田9,918亩,平田整地7,954亩,修补地埂407条,打坝43座,修建大型水利工程1处、干渠3条,植树造林10,555亩,育苗1,416亩。1970年“北方农业会议”之后,正宁县掀起以建设“四好农田 ”(好农田、好道路、好林带、好渠道)为目标,以建设基本农田为中心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高潮。平田整地工地上,彩旗飘扬,播放广播,竖立大幅标语牌,建有集体食堂和大通铺,社员吃住均在工地。永和公社即是这一时期涌现出来的治理速度快、质量标准高的县、区先进典型。永正公社南住大队有条倒后沟,1949~1969年20年间,沟头前进250米,共冲走土方约12.2万多立方米。1970年后,经过综合治理,制止了沟头前进和河岸扩张。到1979年,社员在这里建窑居住,已搬进去20多户,荒沟变成了新农村。
从1974年开始,正宁县开始治理友好沟、苍耳沟等流域。除流域内的农民外,正宁县抽调大批县直机关干部和学生到治理工地义务劳动,规模最大时日投劳数千人。
至1976年,全县共修建水平梯田3.1万亩,条田25.46万亩,其中塬面条田24.12万亩,川地条田1.34万亩。1978年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水土保持工作开始有计划地以小流域为单位,集中连片,进行综合治理、连续治理。全县小流域治理工程主要有遗风沟、友好沟、小河沟、苍耳沟、细岭子、咀头沟、桥梓沟、云寂寺等8处。至1980年末,正宁县水土保持初步治理面积为276.4平方公里,打淤地坝119座,新增沟坝地2,020亩。永正公社友好沟小流域治理工程先后被树为县、区先进典型。截止1986年,全县累计完成水土治理面积619.72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4.15%。其中修建梯田26.11万亩,坝地0.24万亩,水地2.39万亩,果园2.39万亩,造林53.4万亩,其他工程措施2,127项,其中沟头防护320处,谷坊1,008道,涝池665个,水窖134眼,基本解决了6.4万人、1.4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1988年,总流域面积为26.88平方公里的小河沟和苍耳沟被列为省示范流域治理点。通过造林、种草、封山育林等生物措施和打坝淤泥、兴修梯田等工程措施结合起来综合治理,流域内造林40万亩,种草2万亩,筑坝5座。1994年起,县域先后实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正宁县马莲河流域水土保持、正宁县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保持、正宁县东龙头沟重点小流域建设、刘堡子沟小流域坝系建设等项目。其中1994年1月由国家计委批准的马莲河流域水土保持项目,是世界银行关于中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贷款项目的一个分项目,项目涉及正宁等6县(市),应治理治理流域面积1,505.78平方公里,其中正宁县境内应治理流域面积为241万平方公里,计划8年内完成。1995年初,正宁县已完成两个5,000亩综合治理点、两个1,000亩综合治理点、两条千亩果带的流域治理任务。至年底,完成治理面积53.3平方公里。2002年,该项目圆满通过由世界银行和国内管理机构组织的专家组的验收。至2006年底,全县累计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26.56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78%。2007年,流域治理15.8平方公里,占计划15平方公里的105.3%。
正宁县重点小流域治理前后粮食产量对比表(表7—10)1982年底统计制表正宁县重点小流域治理前后经济收入对比表(表7—11)1982年底统计制表
二、农田建设正宁县境内山、川、塬兼有,长期以来,农耕地大部分是跑水、跑土、跑肥的 “三跑田”。严重的水土流失和干旱缺水,导致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经济基础脆弱,群众生活困难,温饱得不到解决。为了根本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量,从1952年开始,县内开始农田基本建设。当时是以修建地边埂、水簸箕、挖涝池、打水窖、蓄水堰、沟头防护、堵水壕为主的简易工程。1956年,提出设三道防线保塬固沟。第一道是深耕土地,种苜蓿,修水簸箕,修地边埂,形成拦泥蓄水的农田保水防线;第二道是打水窖,修土堰,形成村庄、道路的拦蓄洪水防线;第三道是筑地埂,挖涝池,建立防止塬面下切的沟头防护线。治坡措施是修水平梯田,栽植山地果园,种植护坡林、苜蓿坡等。沟底则采取柳谷坊、土谷坊、沟底防冲林淤地坝和小水库等措施。总的原则是从实际出发,因害设防。1963年开始,县上开始抓点,修水平梯田、水平条田。1965年10月,本县成立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当时庆阳地区将正宁、宁县、合水列为一个农田基建会战区,派出负责干部进行指导。正宁县根据区域和小流域,又划分若干中小会战区,派县委常委、委员坐镇指挥。县、社抽调干部,深入农村,蹲点抓面,参加和领导农田基本建设。全县抽调50%的精干劳力参加农田基本建设,从而掀起农田基本建设的高潮。1966年7月,县上根据地委和专署 “要大力开展夏季以深翻、平整土地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运动 ”的要求,在完成麦地伏耕的同时,抽调了全县50%的劳力、畜力,大力组织机耕、劳畜混耕和人力深翻。当年机耕要求,必须保证达到七、八、九、十寸。至8月底,全县完成秋翻地151,066亩,占应翻地面积184,000亩的82.1%。深翻地78,950亩,其中:机耕70,803亩,人力深翻733亩,人畜套翻7,414亩。至年底统计,全县机耕面积达249,115亩,占粮田总面积的53.8%,深耕、套耕面积达14,686亩。完成治理面积69平方公里,新修地埂4,341条,长13,002,300米,新修面条田11.4万亩,平田整地6,540亩,新修水平梯田1,714亩,引洪漫地164亩。深翻地显示了蓄水保墒、抗旱和增产的三重效果。据当年调查,机耕地大秋作物比畜耕地亩增产40斤,小麦亩增产30斤。1970年10月底,传达贯彻 “北方农业会议 ”精神,全县广泛开展 “农业学大寨 ”运动。平田整地以大队为单位,统一规划,集中劳力,连片治理,每个工地都设有指挥部,由县、社干部负责。70年代以后,农田基本建设以塬面修条田、川区修水地、山地修水平梯田为中心,多在夏收、秋收后农闲季节集中劳力修,又组织专业队,常年坚持不懈修。在农田基本建设的实践中,总结出 “死土深翻,活土还原,土层不乱,增施肥料,当年增产 ”的经验。截止1971年底,全县梯田、条田面积达到5.25万亩。经过多年建设,至1975年底,全县在塬面、川台修成条田19.6万亩,累计达到26.8万亩。在水土不保的山坡地修成水平梯田1.5万亩,累计达到2.5万亩。全县共平田整地29.3万亩,占集体耕地面积的70%。兴修小型水利工程566眼(处),发展水浇地33,550亩。全县梯田、条田面积达到29.3万亩,是1971年底面积的5.6倍,每年平均净增5.2万亩,这是全县平田整地规模最大、进展最快的时期。到1985年底,全县实有梯田、条田面积26.09万亩,约占总耕地面积51.71万亩的50.45%,农业户户均6.99亩,人均1.51亩。
在基本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过平整的塬面水平条田较未平整的田地亩增产20公斤~50公斤,山地梯田比坡耕地亩增产22公斤~72公斤。据1993年出版的《庆阳地区志》载,处于高原沟壑区的永正乡,从1958年以来,共修成塬面条田28,457亩,占塬面耕地的77%;水平梯田5,004亩,占山坡耕地的47%;打坝淤地887亩,全乡人均占有基本农田2亩。1970年,全乡粮食总产863万公斤,平均亩产90.5公斤,人均产粮271.5公斤。1984年,全乡粮食总产达到1,519.5万公斤,平均亩产183公斤,人均产粮389.6公斤,分别比1970年增长76.1%、102%和43.5%进入90年代后,农田基本建设转移到以小流域治理的重点上来,而且改变过去的 “人海战术 ,”推广机械平田,县上给各乡镇配备推土机,使农田基本建设步入现代化、科学化、正规化轨道。2000年,山河镇在全县率先实现梯田化。至2007年底,全县共有梯田、条田42.9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43.69万亩的94.3%。
附:2007年正宁县分乡(镇)梯田建设及流域治理完成情况统计表(表7—12,见本章末)
三、中低产田土壤改良正宁县境内沟壑纵横,林草稀少,黄土结构疏松,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农田跑水、跑土、跑肥,自然肥力严重衰退,形成了大面积的低产土地。西峰水保站1956~1958年坡耕地水土流失观测结果表明:坡耕地每亩年流失表土2吨~3吨,含氮素2公斤~3公斤,磷素3公斤~5公斤,相当于硝铵8公斤~12公斤,过磷酸钙30公斤~40公斤。
1981年,庆阳地区有关部门在正宁县各公社选土样进行化验,结果表明正宁县农田土壤肥力状况是:有机质含量在0.5%以下极低肥力的农田占耕地总面积的8.1%,有机质含量在0.5%~1%低肥力的农田占耕地总面积的67.8%,有机质含量在1%~2%的中、高肥力农田占21.6%;速效磷含量5PPM以下,极缺磷的农田占44.8%,510PPM较缺磷的农田,占39.3%。全县分布面积最大的黄绵土和黑垆土,其肥力均属全国土壤分级的五级或六级,即最低级。1989年,省农业区划委员会要求各地进行中、低产田调查,确定中、低产田的标准是:中产田亩产粮食300公斤~600斤,低产田亩产粮食300斤以下。通过对1986~1988三个年度小麦、玉米、高粱等粮食产量进行的典型调查推算,全县有中低产田33.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7%。其中:中产田:共12.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9%,主要分布于宫河塬、永和∶塬两条塬面的塬边,月明塬、三嘉塬两条塬面及四郎河、支当河的二、三级台地和部分较大的沟谷地带与部分陡坡的水平梯田。其土壤类型组成为覆盖粘黑垆土、黄垆土、鸡粪粘垆土、轻度侵蚀黄绵土、梯田缮土、残余草甸土、残余沼泽土等。此类土壤的限制因子主要是干早、瘠薄、水土轻度流失和病虫害。主要特点是:土层深厚,质地适中,无障碍层次,通透性能良好。但系地处塬边、梁峁,水份不足,常易受干旱影响,同时机耕不便,造成耕层较浅。在七、八、九月暴雨和大雨期,易受流水侵蚀,跑水跑肥,养分含量很低,其有机质含量为0.8%~1%,全氮含量为0.05%~0.08%,速效磷含量5~7PPM,速效钾含量130~180PPM,一般年份亩产粮食300斤~400斤。
低产田:共20.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8%,分布于全县的梁峁及沟坡地带,土壤类型组成为梯田黄绵土、侵蚀黄绵土、侵蚀黄缮土、淤沙土、耕种灰褐土等。限制因子较多。由于坡度较大,水土流失较严重,不具备机耕条件,耕作层较薄,土壤熟化差,质地结构差。养分含量很低,有机质含量为0.7%~0.9%,全氮含量为0.05%~0.08%,速效磷为5~6.8PPM速效钾为160PPM一般亩产200斤左右,部分亩产100斤以下。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全县结,合农田基本建设,采取生物与工程、单项与综合、利用与改良相结合等多种措施,广泛进行中、低产田土壤改良。到2000年,基本使原来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逐渐成为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
改良低产土壤的主要措施:一是广开肥源,增施有机肥料。采取打旧城墙、打锅头、打烟筒、换老炕、养站羊垫圈、陈墙剥皮、旧粪翻身、刮山墙、刮■畔、刮草皮、挖涝池土、挖圈底子等方法广积肥料,使塬地施肥量由每亩2,500公斤增加到4,000公斤,山地达到2,000公斤。二是扩大豆科作物(紫花苜蓿等)和绿肥牧草的种植面积,实行生物肥田。三是推广小麦高茬收割,麦草覆盖,玉米根茬还田。四是增加化肥投入,实行配方施肥,氮磷化肥配合比例为1∶0.15~0.75。据1999年测定,通过改良,全县耕层土壤有机质达到0.91%~1.27%,较改造前基数值增加0.07%~0.26%,速效磷达到5.3~10.4PPM增加0.56~4.0PPM。
中低产田土,壤改良后,增产效果明显。据资料反映,1988年,全县改造中产田49000亩,改造后经取样化验分析,土壤有机质及其他速效养分比改造前均有所增加,产量也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据抽样调查,改造的大田平均亩产170.35公斤,比前3年平均亩产135公斤增产35.35公斤,增长26.2%,总增产粮食282.8万公斤。其中小麦平均亩产163.14公斤,比基数135公斤增产28.14公斤,增长20.84%;秋田作物平均亩产187.19公斤,比基数156公斤增产31.15公斤,增长20%四、传统耕作制改革干旱一直是制约正宁县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在“雨养农业”的格局难以彻底改变的情况下,长期以来,正宁县绝大部分山、川、塬地均为一年一熟制。土壤耕作方法为:全年种植一闲,代耕晒垄,耙土耱地,尽量接纳雨水,以保持土壤墒情,做到秋雨春用;大秋作物茬地,必须在入冬前秋耕灭茬,以纳雨保墒。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粮食产量,早在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就曾对已有的耕作方法提出4方面改良意见:一是关于深耕。深耕的第一个要求是多耕。实践证明,要多打粮食,耕地不但要在春耕前空耕一两次,特别是在秋季还要深翻一次。高粱、糜子地空翻过3次,每亩收获量可增加5升多。深耕的第二个要求是犁得深。能翻到生土的麦地,每垧地比别人的地多收二三斗多。深耕的第三个要求是细耕、细耱、细打。就是说土要翻过,不留生土梁;犁壕要直,宽窄要匀,距离要适中;地耕毕,用铁齿耙耙过,用镢头把土块打碎,埋在土里的土块也要挖出来打碎。二是关于施肥和积粪。多积粪,多施肥,可以多产粮。三是关于锄草。“锄钩有水”这是农民对锄草功效的评语。要锄得干净,锄毕围上松土。谷子、高粱应当锄3次以上,,糜子、豆类应当锄3次以上,麦地要锄过1次,保证庄稼地里没有草。四是关于修改地形。形式主要有:修水池、水漫地、埝地、■地、溜崖、拍畔、拨水壕、打水窖、打坝堰等,能保水、保土、保肥。据民国33年(1944)中共中央西北局调查研究室编辑的《边区改良农作物问题》记载:“新正县过去不大注意细耕,但去年该县三区三乡(编者注:系长舌头区后掌乡)的罗新发,每步宽的地耕了十犁(别人只耕八犁),因而去年他的麦子单独地没有被冻坏,每亩地反比别人的地多收了一斗,割麦后还接种‘六十天糜子’(一种生长周期短的糜子),糜子收毕又种麦,比别人的麦地多种了一茬糜子。”“去年在‘多施肥’的号召下,各地群众给耕地上的粪,比以前大大增多了。另外,新正县的少数地方,去年还给麦子上了浮粪。”“新正县有些群众,甚至不再将牲口放野,反而关在圈里,割草来喂。” 建国后,县内耕作制仍以传统为主。夏田小麦茬地普遍伏耕二至三次,实行早耕深、后耕浅、播种前再耕的早、深、细耕作法,每次耕后遇雨再耙地一次。伏耕讲究越早越好,有“头伏耕地一碗油,二伏耕地半碗油,三伏耕地挣死牛 ”之说。全县大部分地区春耕、秋耕各一次。春耕宜浅,耕后必耙。早春播种的作物,耕后即下种;初夏播种的作物,春耕两次,细耙保墒。1955年后,随着新式农具的推广和拖拉机的使用,改变了过去粗放的耕作方式。机耕面积逐步扩大,耕深达18厘米~20厘米。1958年,又掀起深耕、深翻运动,耕深达20~26厘米。80年代以后,随着覆膜种植、机械覆膜、麦后移栽荏、土壤深耕深松、集雨节灌、良种推广、秸杆还田、化肥深施、立体种植、机播沟播等先进耕作技术的推广使用,又进一步提高了正宁县的耕作水平,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较快发展。全县从1983年至1986年选点试验示范覆膜撮种玉米,从1987年开始大面积推广,先前塬、川水地推广,后山地水平梯田普遍推广种植,由最早种植的7,000亩,逐年加大推广力度,至1993年,全县覆膜撮种玉米发展到4万多亩。大面积种植的地膜玉米,通过配方施肥和增加密度等关键技术措施的应用,普遍亩均株数达到5,000株左右,最高株数达到6,000株,平均亩产达700公斤~800公斤,小面积的吨产田地块也屡见不鲜。麦后移栽荏也是正宁县加大复种面积,增加油料产量和经济收入获得成功的科研项目。从1988年至1990年试验、示范,1991年开始推广,3年累计在全县12个乡镇、95个行政村推广种植5.36万亩,增产油料456万公斤,增值1,194.34万元,总收入达984.34万元,年平均投入产出比1∶11.69。在推广农业机械化耕作技术方面,从1991年开始,正宁县自选“旋耕机整地试验、示范与推广 ”项目,至2003年底,共使用旋耕机整地2.1万亩,新增效益84.33万元。使用旋耕机整地,可加大深耕,均衡土壤肥力,实现土壤全层施肥,种植的小麦平均亩产增加23.2公斤,不仅增产效果明显,而且节省劳力、油料、种子、化肥等。类似上述效果明显的先进耕作技术还有塬区的 “小麦模式化栽培 ”、山地的 “三沟 ”(蓄水营养沟、水平沟和沟状梯田)种植、麦葱套种、麦瓜(西瓜)套种和川水地区的麦秋套种等。
五、重点农田保护1990年5月29日,甘肃省人民政府发布《甘肃省重点农田保护管理办法》。该办法所称重点农田包括:1.高产稳产的粮、棉、油、糖生产基地(含国家投资整治的粮、棉、油、糖生产基地);2.城镇长期保留的蔬菜生产基地;3.种植名、优、特、稀作物的农田;4.新修的水地和水平梯田;5.生产粮食只能或不能满足基本口粮需要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含城市规划区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全部耕地。要求重点农田保护范围由县(市、区)农业部门负责确定和划分,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土地管理部门主管重点农田的保护管理和监督检查。同年9月28日,甘肃省土地管理局、农业厅、区划委员会,为认真贯彻实施《办法》,又提出了5条意见。1991年5月2日,甘肃省财政厅、农业厅、土地管理局又联合下发《关于全面开展重点农田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根据省上的《办法》、《意见》、《通知》,1991年10月,由县农委和县土地管理局牵头,从县直部门抽调33名干部,在宫河镇进行重点农田保护区划定试点工作。11月11日~12月25日,正宁县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从县直部门、乡镇抽调113名干部,在全县范围内开展重点农田保护区划定工作。为了搞好这项工作,县政府召集各乡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并组织与会同志在山河镇西关村现场进行业务培训和实地划定。全县共划定重点农田1,975块,保护面积256,754亩,其中旱塬地215,886亩,山地梯田20,126亩,川地12,966亩,保护率58.8%。按当时人口计算,人均保护1.34亩。全县规划预留非农业建设用地14,728亩(占用耕地12,291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8%。其中国家建设用地230亩,占总预留面积的1.6%;村镇集体建设用地341亩,占总预留面积的2.4%;农民建宅用地9,464亩,占66.9%;公墓地2,306亩(占用耕地1,890亩)占16.3%;取土用地1,787亩,占12.6%。农民建宅、公墓、取土用地3项共计13,557亩,户均0.32亩。同时各乡村订立了保护重点农田的具体措施和乡规民约,逐级签订了管护责任书,重点地块设置了保护牌,年年都进行1~2次专项检查,并及时查处违反《条例》的各种行为。1999年5月,省土地管理局下发《关于搞好基本农田保护区补充划定工作的通知》。要求基本农田保护区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85%。为此,正宁县结合编制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基本农田保护区进行补充划定。划定地块3,196块,面积514,294亩,按三级分类,一级基本农田276,670亩,二级基本农田66,525亩,三级基本农田171,099亩,保护率达到85.4%。按当时人口计算,人均保护面积2.3亩。县政府发出《关于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的公告》,级级成立基本农田保护领导小组,绘制基本农田保护区分布图,建立健全有关资料档案,制定乡规民约,村组与农户签订管护责任书,重点地块设置保护牌,达到 “七有 ”要求,定期对基本农田保护工作进行检查,使划定的基本农田得到切实保护。2004年6月至9月,全县开展基本农田保护检查工作。经检查,重新划定基本农田2,286块、面积444,586亩,其中耕地432,168亩,园地12,418亩,保护率达到80%。按三级分类,一级基本农田250,544亩,二级基本农田61,486亩,三级基本农田129,856亩,人均保护2.0亩。重新树立、修补基本农田保护碑19个。至2007年底,全县耕地保有量稳定在54.08万亩,基本农田保护区达到46.08万亩,保护率达到85.2%
1949—1985年末正宁县耕地面积情况一览表(表7—1—1)计量单位:万亩
1949—1985年末正宁县耕地面积情况一览表(表7—1—2)计量单位:万亩注:摘自庆阳地区统计处编印的《甘肃省庆阳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汇编(1979—1985)》一书。
1986—2007年年末正宁县耕地面积情况一览表(表7—2)单位:亩、万亩注:1.从1988年起,计量单位为万亩。2.此表根据历年正宁县统计年鉴制成。
正宁县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表(表7—3—1)1992年2月正宁县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表(表7—3—2)1992年2月正宁县各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统计表(表7—4—1)1992年2月正宁县各乡镇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统计表(表7—4—2)1992年2月正宁县土地详查与统计土地分类面积比较表(表7—5)1992年2月正宁县2007年底各乡(镇)及国有林场土地面积分类表(表7—6)单位:亩土地利用分区基本情况统计表(表7—7)1992年2月制表土地利用分区分类面积统计表(表7—8)1992年2月制表单位:亩.%正宁县各土地利用区域基本情况统计表(表7—9)1992年2月制表
2007年正宁县分乡(镇)梯田建设及流域治理完成情况统计表(表7—12)编制单位:正宁县水保局单位: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