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县域位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国土资源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40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县域位置
分类号: P94
页数: 9
页码: 119-127
摘要: 正宁县隶属庆阳市管辖,东与陕西省黄陵县以子午岭为界,西接陕西省长武县以泾河为界。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真宁县辖郭下、长乐、望仙、文乐、乐兴、平子、西峪、路上、香庙、中庙、长城、移丰、山河、新。庄、万益、万盈、安夫、要册、勾仁、安兴、烟村21里:统枣林村、南沟村、丁家沟、何村:在县东北20里。在县北20里。在县北50里。在县东南60里。在县东北90里。今周家地区时属宁州南乡房陵里。今宫河地区时属宁州南乡宫河里。今周家地区时属宁州南乡房邻里。全县辖山河、永和、罗川3区42个行政村。
关键词: 县域位置 正宁县

内容

一、地理位置正宁县隶属庆阳市管辖,位于甘肃省东部,子午岭西麓,属于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界于北纬35°14′~36′,56′~38′之间。地势东北高,40″35°18″东经107°20″108°08”西南低,海拔880~1756米,相对高差876米。东西长约63.5公里,南北宽约40.2公里。东与陕西省黄陵县以子午岭为界,南与陕西省旬邑县,西南与陕西省彬县相邻,西接陕西省长武县以泾河为界,北壤甘肃省宁县。据2007年统计资料记载:2007年底,全县土地总面积1319.5平方公里,折合197.93万亩。其中子午岭林区374.8平方公里,折合56.22万亩;农区944.7平方公里,折合141.71万亩。全县耕地面积43.69万亩,约占总土地面积的22%。其中,塬地25.22万亩,川地2.00万亩,山地16.47万亩。条田、梯田35.0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0.2%。
  二、行政区划明代以前,县域行政区划情况不清。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真宁县辖郭下、长乐、望仙、文乐、乐兴、平子、西峪、路上、香庙、中庙、长城、移丰、山河、新,庄、万益、万盈、安夫、要册、勾仁、安兴、烟村21里。郭下里:附郭。望仙里:在县南10里,统枣林村、南沟村、丁家沟、何村。烟村里:在县东南10里,统烟村。安兴里:在县北20里,统董村、堡巷、樊村。中庙里:在县东20里,统于家村、寺安村。路上里:在县东北20里,统祐苏村、路上村。西谷里:在县东北20里,统西谷村、冉家谷村。乐兴里:在县北20里,统义井村、乐兴村。长乐里:在县西北20里,统纪存村、马槽沟村。长城里:在县东30里,统长城村、马村、五头村。平子村:在县北30里,统平子镇、白家村、迟误村。勾仁里:在县东40里,统长城村、贺家村、邓村。香庙里:在县东南50里,统柏林寺、魏芽村、南村。移丰里:在县东北50里,统移丰村、佛堂村。文乐里:在县北50里,统乐子村、真庄村。要册里:在县东60里,统湫头村、谷村、李家村。万盈里:在县东南60里,统万五村、万盛村、万村。山河里:在县东北60里,统山河镇、谷村、贾家村、北赵村。安福里:在县东南60里,统高雾村、河湫村。万益里:在县东70里,统石庄村、云台。辛庄里:在县东北90里,统辛庄村、月明村。今宫河地区时属宁州南乡宫河里,统东庄村、西村、左村、东村。今周家地区时属宁州南乡房陵里,统瓦仓村、雷村、王家村、野猪村。清清初,沿袭明制。顺治五年(1648)知县焦象贤以明末真宁县遭兵燹,户口摧损过半,遂将原21里归并为与新、光化、挈矩、,和恒、金汤、灵湫、永绥7里。每里编为10甲,因户口不足,实为68甲。编里如下:与新里:原郭下、长乐2里。光化里:原望仙、文乐、乐兴3里。挈矩里:原平子、西峪、路上3里。和恒里:原香庙、中庙、长城3里。金汤里:原移丰、山河、新庄3里。灵湫里:原万益、万盈、安夫、要册4里。永绥里:原勾仁、安兴、烟村3里。清末,据《庆阳府正宁县图》载,本县有山头镇、乐兴镇、平子镇、永和镇、湫头镇。今宫河地区时属宁州南乡宫河里,统本镇、东庄村、西村。今周家地区时属宁州南乡房邻里,统瓦仓村、雷村、王家村。
  中华民国民国十九年(1930),全县辖山河、永和、罗川3区42个行政村。民国二十二年(1933),改区公所为镇公所;民国二十五年(1936),又改为区公署。区以下为联保、保,保下为甲,共辖3区6联保46保492甲。
  民国二十四年(1935)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边区(1937年更名为陕甘宁边区)划正宁及陕西枸邑、邠县之一部置新正县,与国民党领导的正宁县并存;划正宁、宁县之各一部置新宁县,与国民党领导的宁县并存。新正县、新宁县均属关中分区辖属。当时,新正县一区(湫头区,含今湫头、五顷塬)辖9个乡;二区(三嘉区)辖5个乡;三区(长舌头区,属陕西省枸邑县)辖8个乡;四区(湫坡头区,属陕西省枸邑县)辖5个乡,五区(长乐区,含今榆林子、永正)辖7个乡;六区(底庙区,属陕西省邠县)辖5个乡。10月,六区(底庙区)划归永红县。民国二十六年(1937)2月,新正县五区(长乐区)划归国民党正宁县;4月,永红县撤销,恢复六区(底庙区),仍归新正县。同年,陕甘边区将正宁县月明、西坡乡划归新宁县管辖,为其一区,下辖瓦窑沟圈、余家川、杨家塬子3个乡。
  民国二十九年(1940)9月,新正县增设马栏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6月撤销。民国三十二年(1943)10月,新正县以黄陵县的上畛子为中心,增设中心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8月撤销。民国二十六年(1937)11月,国民党正宁县辖山河、罗川、永和、平子4个区,62个保,701个甲,7161户,46747人。民国二十九年(1940),国民党正宁县将区改为乡(镇),取消联保。全县有山河、永和、罗川、平子4镇,永乐、纪纲2乡,下辖46保496甲。民国三十三年(1944)8月,因永乐乡与陕西邠县永乐乡同名,遂改为永正乡。民国三十五年(1946)国民党正宁县增设三嘉、月明2乡和湫头镇,因地域属新正县和新宁县,遂将月明乡侨置山河镇,三嘉乡和湫头镇侨置永和镇。民国三十七年(1948),国民党正宁县辖山河、平子、罗川、永和4镇,永正、纪纲2乡,下辖56保。民国三十八年(1949)6月25日,陇东分区、三原分区(关中分区改名)、新正县、新宁县党、政、军主要负责人在五顷塬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撤销新正县和新宁县建制,恢复正宁县和宁县,并将两县划归陇东分区辖属。会议还决定将长舌头、湫坡头、底庙地区各归原制;原宁县管辖的今宫河、周家地区划归正宁县;原正宁县管辖的平子镇划归宁县;原新宁县管辖的西坡、月明地区重归正宁县;原陕西枸邑县的狼牙村划归正宁县。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7月至1952年,正宁县辖三嘉、湫头、永和、西坡、永正、罗川、宫河7个区、46个乡、165个行政村、439个自然村。1953年2月,增设第八区(马槽沟区)。年末,全县为8个区49个乡。1955年11月,撤销永和、马槽沟3个区,成立于家庄、唐兴、月明、西坡、山河、文乐、任家、纪村8个直属乡。是年底,全县有5个区、8个直属乡、30个区辖乡、340个农业生产合作社。1956年,撤销三嘉、永正、罗川3个区,成立南庄子、关家川、姚家岭、永正、南住、罗川、榆林子、彭家川9个直属乡。是年底,全县辖2个区(湫头、宫河)、13个直属乡、15个区辖乡、300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初,撤销宫河、湫头二区,成立宫河、房村、牛家沟圈、五顷塬、湫头、解家川6个乡。至此,全县共辖23个直属乡。3月,又将23个乡并为18个乡,即:月明、西坡、山河、永正、南住、榆林子、任家、纪村、宫河、牛家沟圈、罗川、唐兴、于家庄、解家川、湫头、五顷原、关家川、南庄。9月,撤乡并社,全县成立了山河、榆林子、宫河、永和、湫头、三嘉6个人民公社。1958年12月,正宁县并入宁县。1961年5月,宁县将原正宁县并入的6个公社划分为月明、西坡、山河、冯柳、永正、长乐、榆林子、宫河、周家、罗川、永和、双佛堂、湫头、五顷塬、解家川、关家川、三嘉17个人民公社、333个生产大队、547个生产队。1962年1月,恢复正宁县建置,原宁县所辖17个公社归属正宁。同年增设纪村、牛家沟圈2个公社,设山河、湫头、宫河3个区工委。是年底,全县辖19个人民公社、293个生产大队、647个生产队。1963年3月,撤销区工委。是年11月,双佛堂公社并入永和公社。是年底,全县辖18个人民公社、196个生产大队、676个生产队。1965年,撤销长乐、牛家沟圈、纪村、冯柳、月明、五顷塬、解家川、关家川8个公社,全县并为西坡、山河、永正、榆林子、宫河、周家、罗川、永和、头、三嘉10个公社,辖101个生产大队,668个生产队1980年,从西坡公社析置月明公社,从湫头公社析出五顷塬公社。是年底,全县辖12个人民公社、111个生产大队、673个生产队。1983年12月,改公社为乡,改生产大队为行政村,改生产队为自然村。是年底,全县辖12个乡、111个行政村、695个村民小组。1985年1月,改山河、榆林子、宫河3个乡为镇。2002年8月,改永和乡为镇。2003年6月,结合税费改革,进行村组撤并。撤销14个行政村,合并17个行政村;合并更名18个村民小组。是年底至2004年底,全县辖山河、榆林子、宫河、永和4个镇,月明、西坡、永正、周家、罗川、湫头、五顷塬、三嘉8个乡,94个行政村,677个村民小组。2005年8月,撤销月明、罗川2乡。原月明乡李家川村并入山河镇,其余行政村并入西坡乡;原罗川乡佛堂村并入永正乡,城关村、房河村并入永和镇,长口子村、代店村并入宫河镇。至2007年底,全县辖山河、榆林子、宫河、永和4个镇,西坡、永正、周家、头、五顷塬、三嘉6个乡,94个村民(居民)委员会,677个村民小组。
  三、界址变迁正宁县清代以前至界随朝代递更多有变动,但由于资料所限,难以分辨清楚。在此,仅将清代、中华民国时期与建国后的情况予以简要记述。清据成书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的《正宁县志》载:正宁县“广一百三十里,袤一百五十里,东至宜君县界一百一十里,西至宁州(今宁县)界三十里,南至三水县(今陕西旬邑县)界十里,北至宁州界三十五里。东界雕岭关、子午岭、刘家店、西渠里、桥山。西界宫河镇(宁州境)山阳头。南界焦家山南石碑凹。北界陵堡陪冢,在平子镇北。东到宜君县二百五十里,西到长武县九十里,南到三水县九十里、淳化县一百八十里、同官县(今陕西铜川市)三百里,西南到邠州(今陕西彬县)八十里,东北到中部县(今陕西黄陵县)三百二十里,西北到宁州九十里,到安化(今庆城县)二百四十里。”中华民国民国二十四年(1935)8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边南区革命委员会在正宁县南塬成立新正县苏维埃政权新正县革命委员会(又称正枸邠革命委员会),辖甘肃省正宁县及陕西省枸邑、邠县各一部分地区,划分为湫头、三嘉、长舌头、湫坡头、长乐、底庙6个区。同年10月,又以底庙区为中心,成立了永红县苏维埃政权。至民国二十五年(1936)12月,新正县辖6区39乡,有人口35078人。民国二十六年(1937)3月,为了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新正县与国民党正宁县举行了划定辖区界线谈判。谈判中,新正县让出了长乐区、西五畔、西王阁。最后划定的界线为:南以杨家畔、解家川、半川、上南坡头以东,北以西五畔起沿沟边以西为两县分界。此后,新正县便固定为4个区,25个乡,面积约1500平方公里,人口3.4万多人。4月,永红县撤销,仍恢复为新正县第六区;六区辖3个乡、12个行政村,面积65平方公里,有人口1.1万人。民国二十九年(1940)9月,新正县又新成立马栏区,辖石底子、转角、金盆、马栏、田家洞5乡。民国三十二年(1943)10月,原属陕西省宜君县的双龙区、上子区又划归新正县,成立了中心区。民国三十七年(1948)4月,新正县在陕西邠县新民、北极建立了2个区政府;7月,又移交邠县县政府。民国三十八年(1949)6月,陕西省的职田镇、湫坡头、底庙划归原建制,原宁县宫河镇及米桥乡的2个保划归新正县,原正宁县平子镇划归新宁县,原新宁县瓦窑沟圈、西坡、芦子坪、南堡子4乡划归新正县。原属陕西枸邑县的狼牙坬、秦曲2个村划归新正县。7月27日,正宁县解放。8月,新正县更名正宁县。正宁县时辖7区、46乡、165个行政村、439个自然村,有人口8.68万人。建国后,正宁县界址未更动。

知识出处

正宁县国土资源志

《正宁县国土资源志》

正宁县国土资源志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