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岁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373
颗粒名称: 第七节 岁时
分类号: K892.18
页数: 7
页码: 549-555
摘要: 《正宁县志》中对岁时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岁时节令 风俗习惯

内容

汉族传统节日立春也叫 “打春 ”。过去,逢立春的前一日,各界人士及百姓聚集一起,到预先选择好的空地上搭起席棚,泥塑或纸糊一个牛的形象,叫 “春牛 ”,又在棚里摆上两张八仙桌,点烛烧香,献上全猪、全羊、全鸡等供品。“打春 ”仪式开始前,由一人装扮成 “勾芒神 ”,用麻鞭抽打 “春牛 ”;由知县行香主礼,向 “春牛 ”三跪三拜,祭天、祭地、祭牛,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旧县治所在地罗川城东春场村,即因过去在此地 “鞭春牛 ”、“打春 ”而得名。后此俗不行。
  春节俗称 “过年 ”,旧时亦称元旦。新中国建立后,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将农历的正月初一定名为 “春节 ”。惯称正月初一至初三为 “年 ”。实际从腊月二十三日开始,至正月二十三日结束,长达一月。
  腊月二十三俗称 “小年 ”。从这天起,就开始过年。农家一般要挖炕灰、扫窑顶,搬洗家里的坛罐、箱柜,拆洗被褥、衣物等,总称 “扫舍 ”。同时,贴 “灶爷 ”像,焚香请灶神,杀猪、烙 “灶爷干粮 ”献灶爷。店铺商人及有些家庭还供奉财神。腊月二十三后,当地人要大肆置办年货,准备过年。
  大年三十即腊月的最后一天。当晚称 “除夕 ”。早晨起来,大人小孩都要穿新衣,打扫卫生,贴年画,悬祖影,奉家谱,摆供品。妇女们更是忙着包饺子、煮肉、蒸馍、炸油货 ..要把过年自食及待客食品尽量备齐。家人到齐,便行 “采门 ”。大、小门都贴红纸春联、“门神 ”或 “福 ”字,大门上挂红灯。在老人居住的炕头上贴 “老者安之 ”,其他炕头上贴 “身卧福地 ”、“抬头见喜 ”,在箱柜上贴 “黄金万两 ”,在粮囤上贴 “五谷丰登 ”,在槽头贴 “六畜兴旺 ”,在门外墙上贴 “出门见喜 ”等。“采门 ”一毕,鸣放鞭炮,以示迎春接福,趋吉避邪。除夕至正月十五,每天晨昏和饭前要在各处作揖上香,此习今已淡化。年夜饭有酒有肉有糖果,举家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儿孙先给长辈敬酒磕头,接着端上饺子一起进餐。人们常在除夕饺子里包一枚铜钱或硬币,谁吃到了算是全家来年最有福的人。年夜饭吃完,由家长给老人和小孩散 “压魂钱 ”。男人安顿妥帖后,还要领上儿孙,端上酒菜盘子去拜 “影 ”,阖族男性集中到供奉祖宗 “影 ”的户里磕头祭奠。随后边吃喝边议族中大事,谈祖宗根基,对儿孙进行传统教育。拜 “影 ”回来,全家 “守岁 ”,俗称 “坐夜 ”。父母在世,到父母住处团聚;父母去世,到长兄住处集中,分别带去酒菜和糖果,吃喝自便,长幼无拘,谈笑风生。说家常,讲故事,说笑话,论得失,谈企盼,下棋打牌,鸣鞭炮,放焰火。旧时守岁达旦,1990年代后,晚间大都观看中央电视台举办的 “春节联欢晚会”。
  大年初一人们起得特别早,赶吃臊子面,俗谓饭吃得早些好。饭后开始拜年,先拜祖先牌位,再给家里长辈磕头,接着去拜祖宗 “影 ”。拜 “影 ”后,就分别给亲邻长辈拜年。有的阖族走在一起,有的 “家门父子 ”走在一起,有的和自己的兄弟、儿孙走在一起,成群结队,三三两两,东家出,西家入,路上碰见长辈即爬下磕头,互致问候。拜年人每到一家,主人都要端上酒菜盘子热情款待,还要给拜年的孩子散发核桃、大枣、水果糖、瓜子或零钱。该拜的都要拜到,否则就是礼上有亏,落人非议。外甥、侄子、女婿,从正月初二开始出村拜年,其对象分别是舅家、姑家、岳父家等。按当地常礼,一年一次的拜年不该少,特别是新婚的女婿,于初二或初三,一定要到岳父家去拜年。到岳父家拜年,其 “家门父子 ”都要分别隆重招待,俗叫 “管待新女婿 ”。21世纪后,城乡时兴打电话、发短信拜年。旧时还有 “出行 ”牲畜的习俗,就是在正月初一至初三左右,在牲畜辔头上绾上缨络和黄表花花,拉到麦场,按择定的时间方向转圈,并烧香表敬神,祈求骡马成群、牛羊满圈。后,前塬乡镇家养牲畜极少,此俗已废。
  正月初五民间称为 “破五穷 ”或 “打五穷 ”。清晨,家家从屋内、院内到门外连放鞭炮,称把没吃、没喝、没烧、没穿、没戴五种穷气全部破除掉。早饭吃饺子,午饭吃搅团,说是 “填穷坑 ”。当天撤除祖先 “影 ”、牌位、香案,男的忌干农活,女的忌做针线。
  正月初七俗称 “人七日 ”。清晨,家家吃臊子面,称 “拉魂面 ”。并在大门外煨火,迎接魂归。此日需家人团聚,忌出远门。忌做针线,忌响炮,忌动刀,故臊子面须在初六日就备好。
  正月十二俗称 “老鼠嫁女节 ”。天麻麻亮时,各家都要把磨子的上扇略微抬开。传说老鼠嫁女娶亲要从磨眼里经过,过年了也要为老鼠行个方便。1980年代后,磨子、碾子多已不用,此俗渐被人们淡忘。
  元宵节俗称 “过十五 ”、“灯节 ”。民间有 “小初一,大十五 ”之说。元宵节的中心是张灯、观灯。当地人过元宵节,历来有挂灯、提灯、放灯、摆灯的习俗。正月十五前一个集日,俗称 “灯笼集 ”。上市的灯笼各式各样,有的从外地贩来,有的是本地匠人所制。市上还有红蜡烛和红头绳,蜡烛过去多为羊油所灌。除集上买灯笼外,还有些人自己动手用竹、苇绑架子糊灯笼。当地流行的灯笼样式很多,有 “火罐灯 ”、“四方木架灯 ”、“莲花灯 ”、“兔娃灯 ”、“鱼儿灯 ”、“八卦灯 ”等。过去,还有蒸灯、削灯、捏灯的习俗。元宵夜家家门上都要挂红灯笼,同时,家里能够放灯的地方都点上灯盏或蜡烛。有些村、镇耍社火、跑社火、唱大戏,请不起大戏的唱皮影戏。当今,元宵夜,县城有时放焰火,放电影,多在文化馆举办灯谜晚会。十五这天同样敬神祭祖。给孩子请了 “干大 ”的,要设酒席招待,“干大 ”提来灯笼、“牛犊(面蒸的)”、“锁子 ”,先在灶前烧香磕头,后给孩子戴 “锁子 ”;没请 “干大 ”的,也由其父或家长在灶前给孩子戴 “锁子 ”。
  正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俗称 “燎疳节 ”,一般持续3日。正月二十一是迎疳日,二十二日是正疳日,二十三日是送疳日。燎疳可单家独自进行,亦可联合邻居进行。把谷草和当日院内清扫的杂物一并堆放于大门外燃烧,并投入香表、鞭炮和少量清油、食盐等。燎疳时,先将笊篱、勺、擀面杖及锅盖等灶具在火上燎烤。然后,全家老幼轮流跳过火堆,连跳3次,小孩由大人抱着跳过。待柴禾燃烧将尽时,用木棒把火烬捶细,边捶边喊:“捶谷子,捶糜子,担担糜米担担谷。”再用锨将火灰扬起,边扬边叫五谷名字。如 “扬麦花哩 ”、“扬桃黍花哩 ”、“扬谷花哩 ”等,俗叫 “扬五谷花 ”。以为所显花形预兆当年五谷丰歉,若火花似糜则糜成,火花似麦则麦成。把灰烬扬得不多了,大人小孩用土块粘上火星,向远处抛去,边撇边喊 “撇蝎子哩 ”、“撇蚰蜒哩 ”、“撇红眼哩 ”。撇完 “五毒 ”后,孩子们就用双脚踩踏剩余的火星,边踏边说 “踏老鼠哩!”、“踏瞎老鼠哩!”直至全部踏灭。当地在燎疳节期间,还有一种特殊的饮食习俗,即把谷子面粉和肉丁、豆腐丁、杏仁和在一起配以调料,用清油炒熟,叫 “茶面子 ”,每天早饭用此烧糊糊喝。此俗已淡化。正月二十三日是春节活动的最后一天。过去许多村、镇一起进行社火汇演,扮社火的人及骡、马、车辆绕村、城一周有余,人山人海,尽情娱乐。饮食上历来还有吃凉粉的传统。当日,把灶爷像、门神、对联剥下来烧掉,算是春节彻底结束。
  龙头节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名曰 “龙头节 ”。传说碾子是青龙的化身,旧时早晨,人们要敬奉碾子。有人把磙子支起来,表示 “龙抬头 ”。大人小孩多在这天剃头理发,寓意剃 “龙头 ”显尊贵图吉利。妇女忌做针线,怕 “扎瞎龙眼 ”;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车,怕 “砸断龙腰、龙尾。”当天多数农家吃 “鼓撅 ”或 “顶门棍 ”(手搓面条),以祝门户安全。也有在当天吃搅团的,说是给龙糊鳞整甲,使龙抖擞精神升天降雨。旧时还有此日炒豆子的习俗,民谣曰:“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锅里蹦豆豆,惊醒龙王早升腾,行云降雨保丰收。”有人还在附近的药王庙里烧香叩头,祈保平安。
  三月三农历三月三日,当地传说是王母娘娘的生日,人间吃细长面以祝长寿,俗谚曰:“三月三,长擀面。”此时春暖花开,野菜发芽,许多家庭都要掐些苜蓿芽子或拾些荠儿菜,吃顿菜面,尝尝春的时鲜,俗谚曰:“三月三,菜片片(菜和面片)。”传说桃条可以驱鬼除邪,因而人说 “桃木刀,柳木剑,神鬼过来不敢看 ”,故有人折回桃树枝条插在门楣上,有人还用桃木削制小人、棒槌,用柳木削成小刀、小剑给孩子们佩戴,以保平安。年龄稍大点的娃娃,有的攀上柳树,折下柳枝,扭剥树皮,抽出木质,裁成能吹响的管状玩具,噙在嘴上吱哩哇啦地吹,俗叫 “吹咪咪 ”。
  清明节为当地祭祖、扫墓节。当日属农历单日即当日 “上坟 ”,为双日即于前一日 “上坟”。也多举行为祖宗树碑仪式,祖宗墓穴如有水毁塌陷之处,也在此日取百步外的黄土填平,叫 “堰坟 ”。夜晚,城镇居民多在十字路口为祖先画圈烧纸。此日乡间午饭多为凉粉。新中国建立后,每逢清明节,有关部门组织职工、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敬献花圈,栽植树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日,相传是弥勒佛、牛的生日。此日,湫头滩有显圣庙会。
  当地人们长期验证,过了四月八,霜冻绝少,所以庄稼汉就放心了;过了四月八,昼更长夜更短,庄稼汉吃过午饭,开始进行午休了,故称 “过了四月八,庄稼汉心放下 ”、“过了四月八,庄稼汉晌午倒见(躺)下 ”。
  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也叫 “端阳节 ”。“五月里来五端阳,软糜粽子蘸蜂糖。”当地人过端午节,用粘米和大枣做馅、用苇叶裹成三角形的粽子,自食或送情。较普遍的是吃 “焖饭 ”,把粘糜子放在锅里加水焖熟,有的还加上大枣,凉后抹上蜂糖食用。此日,家家早起打扫庭院,悬艾蒿于户上。有的用雄黄酒喷洒庭院内外,涂抹小孩耳鼻,以防蠹虫叮咬,驱散瘟疫毒气。家庭主妇将用彩色线合成的 “花花绳 ”,俗称 “续命绳 ”,拴在小孩手腕、手指、脚踝、脚趾上,据说能保长命。戴荷包是最有特色的风俗。端午节除亲邻互赠荷包、“五毒 ”裹肚外,能互开玩笑的还时兴互抢荷包,向新婚媳妇索要荷包的人更多。1980年代后,许多农户特意将荷包拿到市场销售,成为端午节一大景观。
  六月六俗为 “晾晒日 ”,有 “六月六,晒丝绸 ”之说。此日午间晾晒丝、绸、皮、毛等经常不穿的衣物,以防虫蛀。还有汲水造酒曲,以备酿酒的习俗。七月七 “乞巧节 ”。旧时当夜,姑娘群聚一起,掐豌豆芽或麦芽,放在清水碗或盆里,“占影测巧 ”。家家都要磨新麦面粉洗淤面、烙干粮,作为节日食品。并用新麦面蒸、烙成人物、动植物形状,谓之 “巧娃娃 ”,给姊、妹、姑、姨的孩子赠送,谓之 “送巧 ”。现在除饮食仍沿旧习外,余多不行。
  八月十五 “中秋节 ”。旧时,当地人祭月供的月饼,除有钱人在市上购买或以花生米、核桃仁、白砂糖、青红枣为馅自制月饼外,大部分农家都是烙锅盔或干粮代之,好的家庭也不过卷些油和调料。此日,饼类食品都称作 “月饼 ”。同时,还有用 “月饼 ”互赠亲友、礼尚往来的习俗。现今,城乡居民都可在市场上购买自己喜欢的月饼过节。过去,在端午或中秋,当地有以学区为单位,备饭、摆筵款待老师的习俗,叫 “看称先生 ”。根据各自的经济条件,由村长或族中长者承头,学生家长凑份子,给先生宰羊,艰难些的地方也要杀只鸡或炒个鸡蛋盘子作为表示。次日,由长者率领学生家长给先生作揖敬酒,道声劳乏,并嘱托其尽心把学生教好;学生给先生磕头,并送小礼物。五月端午和八月十五也就成为当地约定俗成的 “教师节 ”。新中国建立后,教师公派,加之后来有法定 “教师节 ”,此俗逐渐淡化。
  九月九 “重阳节 ”。很早,习俗过节出游登高,饮菊花酒,吃枣糕馍。民国前,民间由头面人物主事,阖族或阖村按户按人头凑份子,宰杀羊只若干,敬奉 “圈神 ”后,煮熟切碎,把肉和汤按人口均分到户食用,称 “览丁 ”。含义有二,一为祈求 “圈神 ”,保佑羊只安全越冬;二是借此清点和互相了解各户的人丁增减现状。今已不行。
  十月一 “十月一,送寒衣 ”。黄昏时,家家上坟祭祖,因故不能上坟或远离家乡的人,就在场心或十字路口划个圆圈,焚化纸钱。也有一部分人用彩色纸剪糊成男女衣、帽等,端到坟上或场心、十字路口烧化。
  腊八俗称 “腊八节 ”。习俗过腊八煮粥,叫 “煮五豆 ”,有的在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煮。除了自食,也赠亲邻。每天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现时,人们过腊八主食臊子面。历来盛行腊八祟冰习俗。腊月初七夜,家家 “冻冰冰”。一种是在清水碗里,放入红萝卜刻成的花朵,用芫荽作绿叶冻成;一种是在清水碗里,加注红糖冻成。第二天,孩子们将冰坨从碗里倒出,人手一块,五颜六色,晶莹透亮,边玩边吮。
  回族传统节日圣纪节教历三月十二日,穆罕默德诞生纪念日。闭斋节教历九月,斋戒一月。教历九月一日入斋,教历十月一日开斋。古尔邦节教历十二月十日宰牲,纪念伊卜拉欣对安拉之忠诚。此俗与全国其他地区的穆斯林相同。
  法定节日多为国家规定的节日。
  元旦俗称 “阳历年 ”。新中国建立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公历的1月1日为 “元旦 ”。这天,机关单位贴对联,张灯结彩,公职人员放假1天,城市家庭多团聚会餐。机关单位还组织团拜、文艺演出、体育竞赛活动。1990年代后,青少年在元旦前夕购买贺年片相互赠送。成年人多利用手机、互联网互发信息祝福。
  国际妇女节3月8日,按国家规定给女职工放假半天,开展各种纪念活动。
  植树节民国4年(1915)7月31日,国民政府规定农历清明节为植树节。17年(1928)4月,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忌日,将原植树节改在3月12日。1979年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届第六次会议决定3月12日为植树节。此日,本县机关干部、学生、工商业者、农民等全民动员,义务植树1天。
  国际劳动节5月1日。县城各机关单位均组织集会,开展体育比赛、文艺演出、演讲座谈等活动。青年男女多选定此日举行婚礼。自2000年起,“五一 ”法定假日由2天改为3天,为方便职工旅游,将前后两个双休日4天加在一起,放长假7天,称 “旅游黄金周 ”。
  中国青年节5月4日。城乡多举办青年联欢、新团员入团宣誓、读书演讲和评选、表彰奖励先进团员、优秀青年等活动。国际儿童节6月1日。城乡中、小学生家长都在给孩子们穿戴一新,打扮漂亮,让其参加学校组织的运动会、文艺演出、少先队检阅等活动。中国共产党建党节7月1日。中共各级组织举办座谈会,组织新党员举行入党宣誓仪式,表彰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
  建军节8月1日,县政府与县人武部均组织开展拥军优属、拥军爱民活动。
  教师节民国20年(1931)5月,教育家爽秋、程其保等人建议设立教师节,发表《教师节宣言》,呈请国民政府批准,并于当年6月6日在南京中央大学举行第一次庆贺教师节仪式。但当时的教育部未批准把这个节日列入学校校历。尽管这样,后来许多学校的教师仍于6月6日自动举行纪念活动。28年(1939),国民政府教育部规定以孔子诞辰纪念日(8月27日)为教师节,并颁布《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但后来未实行。新中国建立后,1951年,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商定,废除6月6日的教师节,将教师节改在同 “五一 ”国际劳动节一起纪念。因无教师特点,实行效果不理想,后销声匿迹。1985年1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每年此节前后,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召开先进教师表彰奖励会,各级党政领导慰问教师,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各学校举行师生联欢会。
  国庆节10月1日。城乡广泛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各机关单位插彩旗,挂彩灯。自2000年起,国庆法定假日由2天改为3天,为方便职工旅游,将前后两个双休日4天加在一起,放长假7天,称 “旅游黄金周 ”。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

相关地名

正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