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民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366
颗粒名称: 第五十章 民俗
分类号: K892.24
页数: 39
页码: 519-557
摘要: 《正宁县志》中对民俗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民俗 文化

内容

正宁民俗,源于当地民众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在历史的长河中,积累成俗,广传成风,根深蒂固,规范着人们的道德行为,寄托着人们祈盼风调雨顺、喜庆祥和、福寿康宁、祛恶除邪的美好愿望。表现在婚丧喜庆、衣食住行、社交礼仪、人际关系、节日时令等方面,农耕文化色彩浓厚。虽然一些传统习俗已经淡出历史,但仍有许多习俗在代代无穷的传承中得到进一步发展,渗透在现代正宁人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影响着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和审美情趣,成为联结亲情友情的凝聚剂、社会和谐的融合剂。对待民俗,应持科学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破旧立新,传承于后。
  第一节婚嫁汉族习俗邀媒旧时,通行聘婚制,有 “纳采 ”、“问名 ”、“纳吉 ”、“纳征 ”、“请期 ”、“亲迎 ”的 “六礼 ”之说,均委托媒人通言。1950年,新《婚姻法》实施后,全县城乡废除父母包办,实行婚姻自主。婚姻多为双方看准后,委托介绍人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完婚成亲。也有介绍人主动牵线搭桥,从中协调的。在城镇,介绍人一般只介绍双方认识,其他联络感情、相互了解等事,全由自己做主。有的青年男女成婚全靠自由恋爱,不需他人介绍,仅在举行婚礼时,请一证婚人。在农村,男女婚姻自主已普遍实行,但介绍人在男婚女嫁中仍起着重要作用。
  提亲过去选择婚配对象,男女双方家长有一方看中对方,便央媒试问,并通过媒人传话和亲友暗访,互相打听,了解情况。女方要向男方问其人品、年龄、兄弟几人、家产过活、父母为人等全部家庭状况;男方要向女方问其容貌俊丑、黑白胖瘦、针线茶饭、品行优劣、父母家庭等状况。俗语说 “择妻只看一人,择婿要看全家 ”。婚配观念因时而变,但较多地附着政治与经济的因素。如 “50年代嫁英雄,60年代嫁贫农,70年代嫁军人,80年代嫁文凭,90年代嫁富翁 ”,或多或少反映出一种取向。如今,“大相 ”相克相谐之类;生月是兴是败之说,多不被青年人所看重。但 “宁教男大十,不教女大一 ”的习俗,仍有深远影响。既成婚姻中,男大女小的情况比比皆是。
  相亲一般都是男到女家,少有女到男家的。当天,女家非常重视,要彻底打扫卫生,弄个内外整洁,女孩也要打扮一番,同时邀来姐夫舅子、七姑八姨作陪。相应,也备客饭热情款待。过去相亲,男女双方无缘直接交谈,只是各人留神,互相偷看几眼而已。饭毕临行,由双方父母或家长给男女双方赠钱或礼物,一般当场收下。双方是否同意结亲,后由媒人传话,互通意愿。如果男方不同意,相亲时送的礼物是不退还的,谓之 “遮羞钱 ”、“嚷踏钱 ”。女方不同意,必须如数退还男方送的礼。男女相亲相中后,女方父母或家长在媒人陪同下,带女儿去男方家 “看过活 ”或叫 “看家当 ”,全面接触男方家庭成员,了解男方家中经济状况。
  成事 “彩礼 ”议妥后,即换帖挂锁,订立婚约。民国乃至以前,都是男方备礼,与媒人同到女家,在灶前将 “同心锁 ”(红头绳系钱币)挂于女子颈间,并交礼换帖。女家设宴招待亲族,表示婚姻已定。新中国建立后,废止换帖订婚。婚事议成后,订婚仪式由男方承办,其亲属应邀带礼品赴宴;女方通知 “家门父子 ”、至爱亲朋会亲。过去一般在家里吃酒肉席场和白馍、臊子面;现多在食堂饭店设宴。宴席上,先由媒人和管事人主持,把 “彩礼 ”用红纸封包,放在盘子里,呈于女方家长前,让其收礼。收礼后,两亲家各斟满一杯酒,交换而饮,谓之 “换盅 ”。接着,双方家长为订婚新人互戴 “同心锁 ”,新人互赠订婚纪念品,客人为新人赠送礼物,新人为所有来宾逐人敬酒,边敬酒边有人介绍,认亲戚、认朋友、认女婿、认媳妇。这种订婚形式叫 “成事 ”。
  送礼买卖婚姻沿袭至今,仍未杜绝。清乾隆年间,彩礼约10两纹银、土布2匹;清末至民国时期,彩礼约50两纹银或70块银元、彩布5匹。1950年代,彩礼约人民币300元左右,衣料数身;1960年代,约500元上下,衣料数身;1970年代,700元~800元不等,衣料数身;1980年代,2000元~3000元,衣料数身;1990年代,5000元左右,衣料数身;20世纪末,有的已高达7000元~8000元,衣料数身;进入21世纪,南北二,彩礼普遍高达2万多元。一些山区和川区订婚较难,“彩礼 ”更高,一般近10万元。有的采用 “换亲 ”的办法:一是经济问题,二是塬上姑娘嫁到川里,有留不住的倾向。同时,女方向男方索要的生活用品档次越来越高,如彩电、冰箱、洗衣机、音响、首饰、摩托车等都在所要之列。现今,县城结婚女方还有要楼房的。
  看日子过去 “看日子 ”之前,男女双方要交换 “庚帖 ”,俗称 “抄八字 ”。以便各方兼顾,统筹择吉,选定的日期对男女双方都有利。乡俗说:“过了腊月二十三,娶媳妇不论哪一天 ”。现在,民间婚嫁 “看日子 ”的习俗仍然传承,但迷信复杂的清规戒律多已被破除。许多人都在 “五一 ”、国庆、元旦等重大节日里完婚。
  追节 “追节 ”就是男方给女方送些衣料、五色鞋面(绸缎尺头)、七色丝线、零用钱等等。“追节 ”的意思:一是进一步明确表示婆家快要迎娶了;二是送些衣料、鞋面、丝线之类,好让女方及早准备嫁妆。婚期定在上半年,多在 “二月二 ”或 “端午 ”前夕 “追节 ”;婚期定在下半年,多在 “七月七 ”或 “八月十五 ”前夕 “追节 ”。
  拜问婚期选定后,于吉期前三日,男方家长偕同媒人到女家商量事,俗称 “拜问 ”、或 “送花布 ”。男方给女方送花布,其中必须有一身棉衣衣料(里、面、棉)。据当地习惯,凡闺女出嫁,不论春夏秋冬,即使五黄六月,也得穿身棉衣上轿,实在天热不宜穿棉的,兜里也要装团棉花,象征棉衣。有句俗话说:“上轿不穿棉,一辈子都作难 ”。现今,多穿现成的结婚礼服。拜问时,要为女方家捉一对鸡(公、母各一);还要把为女方制作的花柜抬到女方家里,以备嫁日盛嫁妆。现已废止。当天男女两家主事人坐在一起,要把以前未尽的事宜,说合妥当。同时要互相告知婚嫁事的规模大小、来客多少、轿何时到、各有何求等。
  下帖婚期三、五日之前,要 “请客 ”。一般亲友可以口头相请。婚嫁者父亲的舅家、母亲的娘家,俗称 “老、小外(读作 “位 ”)家”,还有干大、媒人这些亲戚友人必须 “下帖”相请。
  迎娶旧时,当地娶媳妇的 “红事 ”,西北塬上历时3天,第一天娶人,第二天待客,第三天送客;东南塬上历时2天,第一天娶人、待客;第二天送客。讲究繁多,步步有礼,两三天下来,新郎新娘人困马乏,但要硬撑到底。从1960年代起,逐渐改为1天,完毕所有的礼仪。迎娶工具经历许多变化,1950年代前,用花轿,也有用大车、轿车的;1960年代多骑马、驴(公);1970年代坐自行车;1980年代后,始乘坐汽车或其他机动车。过去结婚请吹唢呐助兴,现在请乐队伴奏;过去借桌凳碗碟篷布,现在租用一应物件。吉期前,男方早约定 “吹手 ”、“厨子 ”、车辆、摄像等。购置肉菜,安排席场。这时把姑、姨、姐、妹都要接到家中,一来亲戚凑热闹,二来帮忙筹办。吉期前一两日就要请总管、定知客。主人把总管和知客请在一起,吃顿便饭,敬杯水酒,就托他们代劳。然后总管对所有知客作以明确分工,并写有《知事单》。“娶女 ”若干人,抬轿、抬柜若干人,事先约定,明确到人。如今,用车迎送,只把几辆车,大件小件如何装运安排得当即成。当地称 “迎娶 ”、“送嫁 ”者为 “大客 ”,都是 “家门父子 ”和亲邻中有体面的人。“大客 ”各是多少,县内各乡镇略有差别。有的是 “单数 ”,取 “互配成双 ”之意;有的是 “双数 ”,取 “好事成双 ”之吉。特别是嫁娶双方各出的一位迎娶、送女的年轻妇女,在选择上更为讲究,未婚的忌用,再婚的忌用,属相相妨的忌用,还有 “姑姑不娶,姨姨不送 ”之说。当地人娶媳妇,讲究贴红纸对联、贴 “喜 ”字、贴窗花,如今,用花束、彩绸、灯盏等装饰新房。老、小外家为新郎 “披红 ”,即两个肩头各搭一条红绸被面,胸前背后呈 “ ×”状。男方迎娶时还要带一只大花公鸡,俗称 “押轿鸡 ”,表示新郎亲迎。迎娶当天下午,老公公要为洞房烧炕;婆婆或嫂子要亲手将核桃、枣儿、花生等干果压在新郎新娘炕上四角里。一村同时两家或几家娶亲,以花轿早回为吉祥。现时婚嫁,在县城往往新事新办,新婚当日需完成以下结婚仪式:新郎新娘就位;鸣炮奏乐;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介绍人讲话;来宾讲话;主婚人讲话;宴会待客;新郎新娘入洞房;送客。
  备嫁当地称女子出嫁时从娘家带去的衣物为 “陪房 ”或 “嫁妆 ”。嫁妆多少,量家当而行。过去,女儿长大,父母就得提早为其准备嫁妆。现在市场繁华,物资充裕,衣服首饰、家具电器、化妆用品应有尽有。嫁妆只需届时到市场上购置即可。
  添箱俗称嫁女送贺礼为 “添箱 ”。女儿出嫁这天,亲朋好友、邻里乡党赠礼送嫁。礼品一般为衣服、衣料、被面、鞋袜、帕巾之类。花轿临门前,要把 “陪房 ”全部陈列出来,一则供来客鉴赏,二则让人们知道娘家陪了什么。花轿临行前,收拾整理 “陪房 ”、“添箱 ”,应归女儿的装入箱柜或包袱。对 “添箱 ”的客人和迎亲的 “大客 ”,女家一并设席款待。比较起来,女嫁相对简单。
  上轿姑娘出嫁当天,要烧纸祭祖。还要 “鲜脸 ”、“摘眉 ”、盘头、化妆。然后穿上 “迎衣”,顶上盖头,换上上轿鞋。上轿时,嫁娘要由一人背着离开家门,送上花轿。送嫁的 “大客”中,要有一名嫁娘的兄弟伴行在花轿之旁,叫 “押轿的 ”,防止轿夫嬉戏和嫁娘晕轿;又有一名嫁娘的侄辈小男童装上箱柜的钥匙,表示娘家后继有人,已有未来的 “掌柜的 ”。
  迎花花轿离家门不远,便有 “前行 ”回来报信;轿回来,停在确定的地点,顿时唢呐声声,鞭炮齐鸣,观者如堵。傧相带领新郎绕轿顺转三圈逆转三圈,再向轿门作揖后,由 “押轿 ”人从新娘手中接过一朵小红花,转交给新郎,新郎拿回去压在洞房被褥下。新娘由伴娘扶下轿,足不染尘,到花堂前。
  拜天地一般由傧相唱道:一拜天地,二拜父母,夫妻对拜,新郎新娘按此跪拜行礼即可。当地习俗以为拜了天地就成为正式夫妻。
  入洞房新娘入洞房时,一人端着升子盛着铜钱、大枣、核桃、麸子、谷草节,从内向外抛撒,谓之 “撒帐 ”。新娘坐定后,新郎点燃 “长命灯 ”,就是在灯里添清油点燃后放在洞房高处,通宵不息,只能自灭,不能吹灭,象征 “长命富贵 ”。新郎要开启装有新娘嫁妆的箱包,须用钱向送女的 “装钥匙 ”的娃娃手里讨回钥匙,俗谓 “赎钥匙 ”。新娘向伴娘报出从娘家带来的 “岁数钱 ”的数目,然后由男家添补,习俗上是添多不添少,添双不添单。
  进门是指新娘入厨拜灶、“试前程 ”、做 “试刀面 ”等礼仪。新娘进厨房门时,门楣吊个蒸馍,要求新娘吞一口,象征进门时就有吃的。接着在灶前磕头拜灶神,磕头起来时在地上拾起一双筷子,插在筷篓里,表示正式成为家中一员。拜灶毕,便有人在新娘面前扣三个碗,碗内分别扣有盐、钱、肉,让新娘去揭,以此预测其命运,俗叫 “试前程 ”。“试前程 ”后,新娘就开始做 “试刀面 ”。面擀好切成,供亲戚本家老少品尝。新郎新娘共同盛一碗,各吃一半,谓之 “吃和气面 ”。
  拜大小、新郎新娘先拜祖宗,后向家人、亲朋、邻居长辈磕头。由傧相一人手里端着盘子,按辈分远近、关系亲疏、有先有后地喝礼:“给 ×××磕头了 ”。给谁磕头,谁就要在盘子里给新郎新娘放些钱或礼物。拜大小的钱物,夫妻同数均分,以示辛劳共得。过去,当地还有拜庄的习俗。
  谢客婚事办完,设宴席欢送女方 “大客 ”,致谢老、小外家和在事帮忙代劳的 “知客 ”。席坐齐后,新郎新娘在席前磕头恭谢,看酒敬谢。后送其返回。
  耍房即 “闹洞房 ”。结婚三五日内,每天夜里都有人来 “耍房 ”。既有平辈的弟、姐、妹、姐丈、妹丈、表兄、表弟、表姊妹;又有祖、孙辈的男男女女。除了 “耍房 ”之外,还有 ”听房 ”、“偷房 ”的习俗。“耍房 ”主要是 “耍新媳妇 ”,探试新媳妇的性格脾气、智慧口才和应变能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方法奇特,打趣取乐。过去有性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现今,以新婚男女的朋友、同学欢聚为主。
  回门俗称妇女回娘家为 “遨娘家 ”。当地 “回门 ”新郎不去,新娘由娘家人接送,婆家设客饭款待。头一年的新媳妇,不管那月去娘家,须在月底前返回婆家,叫作 “不立月尽 ”。春节、清明、端阳、七夕、中秋等民间传统节日,不能在娘家度过。“腊月二十三,灶爷上青天 ”的日子,是新老媳妇 “遨娘家 ”的一堵墙,必须返回婆家,以应灶爷 “查户口”。当地头一年的新媳妇,不参加婆家夏收劳动,麦子搭镰时,就回娘家,一直住到新麦归仓时才返回,俗叫 “躲忙 ”,此俗至今沿袭。
  送年节女儿出嫁后,第一年春节前,娘家父母要备衣料、核桃、枣儿、糖果、零用钱之类,前去亲家探望女儿,俗叫 “送年节 ”。此俗至今因之。
  回族习俗当地回民结婚须男女双方同意、双方父母情愿。一般须与同教人结婚。订婚要与女方舅家商议,名曰 “作小揖 ”,须有证婚人在场。称订婚吃喝为 “吃喜面 ”,男方要付给女方一定数额的聘金。男家到女家议婚期,谓之 “送日子 ”。迎亲与送亲要互赠 “份子 ”(喜钱)。结婚当天,亲友邻里赠送礼钱、礼物表示祝贺。主人家置办筵席款待宾客。结婚仪式由知客主持,阿訇先询问双方是否同意,如果男女均愿结婚,接着由阿訇念 “尼卡哈 ”(主婚经文),最后把事先准备好的核桃、枣儿散给亲属,婚礼就此结束。有的地方有闹房的习惯。
  第二节家庭家庭构成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县域户均8.71口。清顺治七年(1650),户均5.5口;乾隆二十四年(1759),户均3.3口;宣统元年(1909),户均16.2口。民国14年(1925),正宁县户均2.79口;30年(1941),户均6.05口。此间,1户中四世、五世同堂者居多,个别大家庭人口近百。新中国建立后,家庭成员总数趋少,多为二辈或三辈同室,兄弟之间成家后大多分居。三四口之家,比比皆是。1950年8月,户均5.99口;1990年,户均4.56口;2006年,户均3.89口。在川道、山区中,因男女比例失调,地理、经济条件差等因素制约,也存在1丁1家现象。
  社会关系宗族关系旧时,人们的宗族观念很强,每逢春节、清明,供影(祖先图)祭祀祖先。同族内盛行修家谱、修家庙。许多家族还订有族规。新中国成立后,破除封建家族礼教,倡建新型文明的家族关系。一夫一妻制、男女平等观念,基本深入人心。生男生女都一样,招上门女婿不再遭受非议。21世纪后,续家谱、成影、挂影等活动在一些家族得到重视。
  亲戚关系多属姻亲,主要有:父亲舅家,称老外家、舅爷家,父亲舅家表兄弟称表叔。外祖父称外爷;外祖母称外奶。舅父称舅、舅舅;舅之妻称妗子。姑母多称姑、姑姑。母亲之姐妹称姨。岳父、岳母多称姨父、姨。妻兄称室兄哥、内兄,妻弟称小舅子、内弟,妻妹称小姨子。父母之表兄弟均称表叔,父母之表兄弟妻子,称表姨、表婶。妻姐或妻妹之丈夫称姐夫或妹夫,向别人提及称 “一挑担 ”。姑或舅家子女称表兄、弟或表姐、妹。另外,胞族之诸亲俗称拉搭亲戚。有的还拜干亲。亲戚之间特别是近亲之间有红白事要行情带礼,若亲戚有病,要携礼看望;节日期间要相互探访;亲戚有困难时主动帮助。为了优生优育,或者避免琐事闲言影响亲戚关系,旧时习惯远地结亲。
  邻里关系自古以来,县民以邻里和睦、互帮互助为美德。邻里有事,各家相帮,蔚为风气。如婚事筹办待客,丧事送葬,造房取土运料,皆自告奋勇,不索报酬。对贫寒人家,遇天灾人祸,主动馈粮赠物;对鳏寡孤独者,送吃送喝,捐赠衣物;邻里之间发生矛盾,各自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自我责备,互求谅解。如遇一室一家难以解决之事,便备饭菜请邻里有威望的长者,调处和解。村民委员会、乡(镇)法庭在民众纠纷调解方面,发挥重要职能。
  称谓世人称谓人们惯用尊称称呼他人。问人姓名多用 “请问贵姓、尊讳 ”等语,问年龄,多用 “贵庚多少 ”,回答时多用谦语。小辈见长辈亲戚,先问好,该尊称什么就称什么,一般称 “老人家 ”,不能白搭话。见朋友,有的称兄道弟,有的直呼其名,见有职业者则称其姓和官衔,但任副职者不称副字。见年长者尊称 “老人家、大爷、大娘 ”。见年龄比自己长者尊称 “老哥、老兄、老嫂子、师傅、老同志、同志 ”等。见年龄比自己小者称 “老弟、小兄弟、小师傅、小同志 ”等。见小孩称 “小宝宝、小乖乖 ”,已上学者称 “小朋友、小同学”。同姓的习称 “一家子 ”。
  亲属称谓曾祖父称 “太爷、老太爷 ”。曾祖母称 “太、老太 ”。祖父称 “爷、爷爷 ”。祖母称 “奶、奶奶 ”。父亲称 “爸、爸爸、爹、大 ”。向别人提及时称 “外前老人 ”。母亲称 “妈 ”,向别人提及时称 “屋里老人 ”。伯父称 “伯、大爹、大爸 ”。伯母称 “大妈、大娘、妈妈 ”。叔父称 “大大 ”,或按排行称几大,如 “二大、三大 ”等。叔母称 “娘 ”,或按排行称几娘、几妈,如 “二妈、三妈 ”。妻子俗称 “老婆、婆娘、当家的、屋里人 ”,年轻人称 “媳妇、媳子、内人 ”,新称 “爱人 ”。丈夫称 “男人 ”,上了年岁称 “老汉、外前人、掌柜的”。丈夫或妻子叫对方时,农村多不直呼其名,而叫孩子名加尊称代替。与他人交谈时,称 “娃他爸 ”或 “娃他大 ”,现在多略 “娃”称 “他爸 ”或 “他大 ”。儿子、女儿直呼小名,与他人交谈时称 “我娃、娃娃 ”。儿子称 “娃娃 ”,未婚女孩称 “女子、姑娘 ”,结婚后按婆家姓氏称,如婆家姓张,称 “张家 ”,姓李称 “李家 ”。妯娌之间称 “先后 ”。小的称大的 “嫂子”,大的称小的 “弟媳 ”。旧时,家庭成员之间的地位待遇有大小差别。现时家庭成员之间的地位、待遇都较平等。
  第三节生育祈子俗称新媳妇生头胎为 “解怀 ”,如进门三五年不育,即多方求子。有的求医服药,百般调理;有的请法师、求巫神除邪安宅;有的乐善好施,修桥补路。特别是如遇庙会,许多生子心切的妇女,在神案前烧香叩头,膜拜祷告毕,顺手在神案上摸个胶泥捏成的男孩 “牛牛”,背过众人吞在肚里;有的吞喝神案前的香灰。进入21世纪,科学昌明,但仍有在庙会向神求子者。
  保胎女人怀孕两月,即现妊娠反应,俗谓 “害娃 ”,重者不但择食,而且脚、腿或全身浮肿。人们常把妊娠期间的胎儿喻为 “草上露水 ”,孕妇不做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重男轻女思想长期作祟,于是在妊娠期间引出许多猜估胎儿性别的说法。现时,“B超 ”普及,鉴别胎儿性别至为方便,政府虽严禁鉴别,可一些地方仍有人偷着去鉴别。
  临产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九个月零十天,不在今天在明天 ”。推算到时不生而后延,称 “怀过月了 ”,让孕妇食用蓖麻油炒鸡蛋而催生;未到产期而见红,就意味着胎情不正常,即求医药补;补不奏效,胎儿早降,就叫 “小月 ”。当地还有 “七死八活九捏过 ”之说,认为7个月的婴儿难存活,8、9个月的勉强可以活。临产当月的初一、初二,娘家行催月礼,即孕妇之母或嫂,带上被单等婴儿小衣物和锅盔(大饼),前往婆家 “催生 ”。进门不受接承,一言不发,直奔灶房,把带来的锅盔取出一个放在锅盖上一掰两半,然后再说明来意,互致寒暄。这两半锅盔须孕妇食用,取一分为二、儿离母体、顺利降生之意。
  孕妇和婆婆为婴儿早备衣服、裹脐布、褯子之类的用物。家里还要为产妇准备3升左右的黄土,此土要在太阳下暴晒后,用筛子筛过,清除掉瓦砾碎石,要求干燥和纯净,因为过去没有消毒卫生纸,产妇前3天要坐在干细的黄土上,因而有 “母为儿坐三天土,儿为母跪三天草(跪丧)”之说。又要在预定的产房靠门处的炕头上,用土墼子泥一堵墙,以为产妇、婴儿避风。
  民间把接生助产叫 “收生 ”,把从事 “收生 ”的妇女称 “老娘婆 ”。过去,每个村上都有一两个富有 “收生 ”经验的老年妇女,她们不但能处理一般的难产,还会用土方土法治疗产妇和婴儿疾病。“收生 ”后,人们送以衣物等礼品作为回报;孩子满月时,请她们做客,待为上宾。孕妇产期将到,要提前约请 “老娘婆 ”。告知预产期,以便随请随到。1990年代后,妇女临产,多到就近医院妇产科,接受医士助产,更为简便安全卫生。
  坐月子即产妇卧床静养。“坐月子 ”讲究坐在自己家里。从 “坐月子 ”的首日开始,产房门楣上就挂上罗圈和红布条,作为标志,一方面祛凶避邪,另一方面忌孕妇父辈、生人入内。生子当天或第3天,由产妇的丈夫带上点心、馍馍之类的礼品,生男捉只公鸡,生女捉只母鸡,前往岳父家报喜,岳父家人一见鸡,就知生的是男是女。在生子3天内,产妇娘家母亲及 “家门父子 ”眷属带鸡蛋、红糖、婴儿衣物前去探望,并协理产后事宜。现采用捎口信或电话报喜,捉鸡之俗已废。生子3天后,请 “收生婆 ”“落脐灸掐 ”,用花椒、艾叶水彻底擦洗,以消毒驱疫,即 “洗三 ”。男孩落地一日内不屙不尿,有人在娃娃 “牛牛 ”上套葱叶,若是女孩则在丹田艾灸,以有效通便。产妇3日不下炕,10日不出门。产房多闭门塞窗,注意防风;产妇多着棉衣,戴上帽子,或包头巾,即使五黄六月,也要穿薄棉衣,以免风吹着凉,造成终生痼疾。产妇 “坐月子 ”时,忌做针线活,忌凉水洗涤,忌夫妻同居。产妇 “坐月子 ”的饮食,一般1日3餐或4餐,多为烙馍、米汤、稀面条,宜清淡,忌咸辣。现代人讲究饮食搭配,追求营养补充。孩子出生40天需 “挪窝子 ”,去舅家住几天。往返时颈上要戴一个红头绳系着的馍馍,叫作 “带奶 ”;来去若穿过十字路口时,要拾块瓦砾或土块带上,叫作 “拾奶 ”。有的人家生男孩后,到多家讨要碎布块,缝缀成衣服给婴儿穿,叫作 “百家衣 ”。有的婴儿夜哭不止,家人便请人写 “夜哭单 ”,贴在行人来往处,文曰:“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哭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亮。”过满月也称 “出月 ”。男孩满月为29天,女孩满月为30天。当天在婴儿印堂厾红点,由父母抱着进入厨房,在灶前叩头烧香,向灶爷 “报到入户 ”。并为其剃头 “落胎发 ”,把剃下的头发揉成团,由母亲长期保存,以示母子情深。庆满月俗称 “吃喜 ”,除请舅家外,其他远亲近友也都闻风而动,带上衣服、鞋袜、裹肚、帽子、被单、“锁子 ”类礼物来 “吃喜 ”。当日主人一般大摆酒席,款待宾客,人们尽情吃喝,尽兴嬉戏。在喝酒吃饭间,有给新生儿的父、爷辈抹黑涂红的习俗。过去还有给新生儿 “撞干爸 ”、拜干爸的习俗。
  过百日婴儿出生100天,俗称 “过百天 ”。婴儿舅家和近亲带礼物来贺,主人备客饭招待,给婴儿剃头,留 “气死毛 ”或 “气板子 ”。有的舅家给婴儿送 “长命褂子 ”一件;有的人家给婴儿穿 “百家衣 ”。1980年代,兴起照婴儿 “百天像 ”。
  过周岁又叫 “按岁 ”。习俗是:“姑姑鞋,姨姨袜,妗妗裤子顺腿抹,奶奶帽子一把抓。”用意有二:一是 “看娃娃 ”。让亲友轮流抱着婴儿亲吻、逗耍、热闹一番,让婴儿多见人,免怯生,以后好养育。二是 “试天赋 ”,或叫 “抓周 ”:将书本、毛笔、玩具、鞭子、食品、花等物摆在一起,让幼儿去抓,以预测其将来的爱好、前途和命运。
  取名过去,男性除 “奶名 ”、“官名 ”外,还有字、号;女性有小名,无 “官名 ”,出嫁后称 “某(丈夫姓)氏”。现在,男性仅有奶名、官名,无字、号;女性多为一个名字,有 “奶名”并有 “官名 ”的不多。奶名多为父母及亲族长辈所起。一般给孩子取名都很慎重、认真,包含着对孩子一生的希望。不识字的请深通文墨的先生、请德高望重的长辈取名,也有自家取丑名(如 “猪娃 ”、“狗剩 ”)以寓好养活之意的。
  第四节生活新中国建立前,民众 “稼穑之外不事工商,虽丰年亦寡所需 ”,倘遇天灾人祸,就饥寒交迫,困苦不堪。新中国建立后,农民生活多有改善。“三年困难时期 ”,县内有饿死人的现象发生。1963至1980年,农民公购粮贡献太多,负债太大,生活艰苦,多靠 “瓜菜 ”度日。人均口粮1963年121千克,1965年144千克,1980年190.5千克。同时,农户欠集体,集体欠银行和信用社的债务年年累升。1980年底,全县社员欠银行、信用社贷款累计金额941万元,人均负债48.61元;户均负债248.11元。1981年起,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温饱问题得以解决。进入21世纪,全县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2001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442元,比1978年增长26倍;城镇职工年均工资收入由1978年的599元,提高到8371元,增长13倍。当年农民、城镇人均年食品消费分别为354元、989元,处于 “稳定解决温饱 ”阶段。2006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00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834元。当年农民、城镇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分别为1745.53元、4432.44元。全县人民在衣、食、住、行、用方面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县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明显加快。衣饰原料与制作棉花县域历史上栽种过棉花,但民间纺织所需,仍靠人担畜驮从关中平原贩运回来。民间有专门背弓椎从事 “弹花 ”的匠人。民国时期,山河、宫河、永和等集镇上才有畜力轧花机、脚踏轧花机。其时棉花价格十分昂贵。陕甘宁边区时期及新中国建立后,一些地方试种过棉花,因产量极低,未再种植。
  羊毛过去当地农家多养羊。春、秋各剪一次羊毛。绵羊毛多者用弓椎弹,少者用手工撕,再把羊毛捻、纺成毛线,织成毛褐,作衣、被之料。有的也用羊毛擀毡,用羊毛线织袜、编帽;用山羊毛纺线织口袋。新中国建立后,羊毛多被统购统销。现今,城乡到处销售毛线,当地妇女多用其编织衣裤。
  皮革当地羊、狗、兔、狼、豹、狐皮可作衣、被褥原料。过去,每当冬季都有人用药毒杀,或用土枪射杀狐、豹、狼、兔以取皮上市赚钱。民间有皮坊,从事鞣皮制革。狗、狼、豹皮多做褥子;兔皮多做帽子;羊、狐皮多做大衣或皮衣。现时,皮衣店适应时令开张,销售皮衣皮裤。皮带、皮包、皮鞋,都是由外地加工,当地行销的时髦商品。
  蚕丝古时县域就有栽桑养蚕的风俗。《诗经 ·七月》即有 “蚕月条桑 ”、“八月载绩 ”句。明左佥都御史景清《题真宁县境》诗有 “南庄日暖多耕稼,西谷风寒少种桑 ”句。每当春季,都有农妇养蚕、抽丝、捻线,并染成丝线,作刺绣用。1990年代,县上成立蚕桑站,带动农民植桑养蚕。因效益较低,后衰落。
  纺织过去是当地主要的家庭手工业,穿衣主要用自纺自织的 “土布 ”,俗称 “老布 ”。布长4至4.5丈,宽1.4至1.6尺,称 “1匹布 ”或 “1个布 ”。“土布 ”除织者自穿外,还用于出售。新中国建立后,逐渐使用机织布;改革开放后,县内全部用机织布。
  染色民间有染坊漂染 “土布 ”,但大多只能染蓝、黑二色,技术较好的可染 “花布 ”。也有用土法染布的,如用芦花苗子染黑色,用麦草灰染灰色等。过去,家富者选色漂染,家贫者用白布制衣。
  布匹新中国建立前,各集镇都设布店、布摊,有从西安等地贩运来的贡尼、丝布、白洋布等机织布,也有从苏杭辗转运来的绫罗绸缎。新中国建立后,棉布定量供应。改革开放后,棉布市场遍布城乡,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缝纫从前,当地妇女手工缝制衣服、鞋袜,“女红 ”是其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改革开放后,裁缝店铺遍布城乡,承做衣裤,绝大多数妇女不再亲事缝织。进入21世纪,民众普遍从市场里购置成衣,裁缝店日渐减少。
  穿戴与打扮穿戴早先,当地极少数富户穿戴绫罗绸缎,颜色鲜艳华丽,平民百姓衣服则为毛皮、麻、褐或棉制品,颜色多为白、黑、灰三色。明代,一般平民,男子头发上梳,春夏秋三季簪插,绾黑护发巾,冬戴毡帽。上衣内穿紧身汗衫,外套宽领大襟短褐,下衣为黑色大裆宽腿裤。扎绑裤脚,脚穿圆口大头布鞋或绾制麻鞋、长筒布袜(平时不穿)。有钱人冬穿皮衣、毡靴。中老年妇女头顶 “黑包头 ”,上穿过膝长衫,下穿青布裤,小脚高跟布鞋。少女少妇衣着讲究,纱巾包发,上簪首饰,红绿衬衣,窄袖绣花袄,落地绣花裙,红绿绣鞋。清末至民国初,一般平民男穿满襟土布上衣,戴黑色圆顶瓜皮帽,自制土布鞋;女穿土布满襟宽袖上衣,领口、袖口、襟边、裤脚镶有花边,绑扎腿带,穿绣花尖鞋,出门穿绣花裙子。乡绅、文人及富者着黑色绸缎或土布长袍,外套蓝色绸缎或土布褂子,穿 “云鞋 ”,戴礼帽;考取功名者,穿 “补服 ”,戴 “顶子 ”冠。清末衣宽袖小,民国时崇尚窄小,“最美绸衣、洋缎衣,次之洋布,大衣布次之。绫罗纱缎之类,用者甚少 ”。1950年代初,当地平民衣着普遍 “宽大短 ”。有的裤口宽1尺至1尺1寸;年轻人多穿对襟上衣,老年男女皆穿大襟上衣,裤脚用布带扎绑。一般女子结婚穿裙子、绣花鞋,挂披肩;男子结婚穿长袍马褂,戴礼帽;公务人员、学生多穿制服。60年代,丝布、哔叽、咔叽、贡呢、花达呢、斜布、平布等机织布相继上市,其中以条子绒、花达呢为上等衣料,土布渐被淘汰。纺线车子、织布机子成为闲物。绒衣、毛衣、线衣、衬衣及棉、皮、胶鞋进入市场,城镇居民有人开始穿皮鞋。70年代,先是凡立丁、的确良衣料盛行,后以毛哗叽、涤卡、涤纶、腈纶花达呢、中长纤维等为时髦。服装,农村以对襟和偏襟便衣为主,城镇以中山服、列宁服、军便服为主。女西装也开始流行。干部、职工以穿蓝、黑呢子者居多。80年代后,人们的穿着由结实耐用向美观漂亮转变。先是喇叭裤、直筒裤、卡腰裤、蝙蝠衫等上市,随后夹克、西服、裙子流行。城乡穿皮鞋者十分普遍。干部职工多穿西服,中青年妇女夏季多穿裙子或质料柔软轻薄的服装。女式服装式样变化最快;儿童服装更是色彩艳丽,名目繁多。皮革衣物颇为时兴。据统计,2001年,县内居民年人均衣着支出92.7元。
  打扮发饰明代前,男人多留全发,上梳绾结,别插荆簪;女人梳辫。清代,剃去额顶,后脑蓄长辫,直垂于背。辛亥革命后,剪去辫子。1940年代后,“短毛根 ”渐少,农民剃光头,学生、职员留短发,人们称为 “洋楼头 ”。新中国成立前,男孩额顶留一片发,叫 “风掀气板子 ”;女孩头顶留一片发,扎起来叫 “蒜鼓都 ”。未婚少女长发后梳,编单辫,扎红头绳,婚后妇女不再梳辫,脑后盘髻,再别上簪子、疙瘩针之类,用以定型和装饰。新中国成立后,少女改扎双辫。1960年代后,成年妇女多留短发,老年妇女仍盘发髻。1980年代后,男发型有分头、小平头、寸头,男孩多留短发小平头,不少青年人烫发、染发,老年人多留小平头或剃光头。男人不尚留须。女人多留全发,少女少妇烫彩色头发者渐趋普遍,发型名目繁多,有拉丝头、螺丝头、长披发等。
  美容男人剃须刮脸,妇女搽脂抹粉。特别是现今中青年妇女,出门、上班、赶集、作客多要搽脂抹粉。城市青年妇女多数还画眉、涂口红、洒香水。且化妆品以用高档或进口货为时髦。有的还做美容手术,定期进行美容保养。1990年代后,专业洗头屋等也在县内乡镇纷次开张。
  首饰清前,男人多以荆簪别发;清代,用头绳扎辫;现今多无头饰,仅有个别前卫青年有戴耳环者。青年妇女头饰较讲究,有髻钗、鬓钗、垂珠闪簪、发针、发卡和各种发花。旧时钗多为银制,后用其他金属代替。古今女人都有穿耳眼,戴金、银耳环和玛瑙耳坠的习惯。
  项饰旧时,小孩多戴银项圈和 “长命锁 ”。1950年代后期,青年妇女戴银项圈曾风行一时。1990年代后,妇女多戴项链。手饰有镯子、戒指、手链。多为金、银、铜、玉等质。镯子、戒指多为结婚妇女戴。
  饮食食物原料粮食有小麦、玉米、高粱、糜子、谷子、荞麦及豆类;油料有油菜、荏、胡麻、麻子、芝麻等;蔬菜有白菜、萝卜、洋芋、黄瓜、茄子、芹菜、莴苣、菠菜、豆角、葫芦、南瓜、葱、韭、蒜、辣椒等;野菜有苜蓿、荠儿菜、灰条、小蒜、苣苣、茼蒿、地堧堧(地衣)等;肉类有猪、羊、鸡、牛、鱼、兔肉等;调料有油、盐、酱、醋、大香、花椒、生姜等。
  饮食习惯旧时,“以粟米酿酒。饮食多用饼,岁时乃用肉,宴客加丰 ”。县城一般日用三餐,农村农闲时多为两餐,农忙则为三餐。早一般以蒸馍、米汤、凉菜为主;午晚以面条、蒸馍、炒菜为主。操作历来比较讲究,蒸馍讲究白而软,面条讲究细而长,锅盔讲究厚而酥,煎饼讲究薄而柔,各种饭菜一般讲究搭配调剂,不混煮混炒。饮料主要以茶为主,多购置花茶、“陕青 ”等。喝茶习惯十分普遍。1980年代,县内年均销售茶叶3.5万千克;1990年代,年均销售茶叶6.3万千克。当今城镇多有啤酒、汽水及各种易拉罐饮料。酒有烧酒(白酒)、甜酒、啤酒、黄酒4种。黄酒有清浊两种,皆为群众自制。烧酒、甜酒、啤酒多购买饮用。
  特色美食豆腐以黄豆为主料,加水泡软,滤渣取汁,锅煮点卤水凝结,包裹挤压成块。其不软不硬,粉嫩细腻,剖面如玉,不论荤炒烩炸、素煎煮蒸,皆味道可口。
  细长面加工精细,是农村招待亲友的上等饭。一般选用优粉加淡盐或淡碱水调和,反复搓揉后,擀成薄薄的面张,折叠起来,用刀切细如棉线,长1米余入锅煮熟,加浇臊子汤者,称为 “臊子面 ”;浇葱花酸汤者,称为 “酸汤面 ”。制作臊子汤颇为讲究,先用大油炝好辣椒,后用肉丁、萝卜丁、豆腐丁、黄花菜节、木耳、葱花等,熟油爆炒,加各种佐料,加水成汤,再放入油泼辣子,颜色鲜红,又称红汤。有的还在汤中打入鸡蛋。细面条煮熟捞到碗中,浇臊子汤,浓香味鲜;若以油炝葱花、辣面,再加盐、醋或陈浆水做成酸辣汤浇细面条,浓香诱人,酸辣可口。此种面条以细长而富有筋力见功。
  搅团用麦、荞、玉米、高粱等面,均可做出风味不同的搅团。做法是先将水烧开,在面粉中放入适量碱面,然后将面粉均匀地撒向开水锅中,边撒边用擀杖搅动,撒面的多少应以擀杖立在锅中不倒为宜。软了吃起来发粘,硬了吃起来发倔。用文火烧熟即可。既可用臊子汤浇着吃,又可用盐、醋、油泼辣子、葱、韭炒汤和在一起蘸着吃。
  菜面把菠菜、苜蓿、灰条、苣苣等无硬叶脉的蔬菜或野菜煮熟切碎,和上面粉,放在案上,用力揉搓,搓功到家了,面团细腻了,用擀杖一卷一推,一绽一闪,直擀到薄如纸、绿如绸时,一折一叠,用刀切成 “韭菜叶 ”面条。有的将菜面团搓成条状,叫 “菜鼓橛 ”。把菜面或 “菜鼓橛 ”下入滚水锅中煮熟,配以佐料食用。
  饸饸面又叫 “床子面 ”、“冷面 ”。多以麦、荞面为料。先用少许开水烫面,后再加凉水揉成面团,填入床模内,架于开水锅上,从床底铁孔压出丝状细面,煮熟后,佐以荤、素汤食用,或配以佐料干调食用。
  粘面用当地粘糜子细粉发酵制作的一种粘糕,制作过程叫 “发糕 ”。“发糕 ”关键是掌握火候,否则就发不出甜味来。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将蒸熟的热糕蘸蜂蜜食用,甜上加甜;二是待粘面稍凉后,搓成条状(炸时切片),或捏成饼状,冷却后存放。食时用清油煎炸,炸出的粘面色泽黄亮,抹上蜂蜜,软甜可口。
  凉粉荞麦脱皮,粉成粒状,浸水泡软,反复搓擦,搓烂之后,加水去渣淀粉,再加水成浆,倒入锅里,边烧火,边搅动,熟时为脂状,摊在案上或注入盆中,冷却即成。食时刀切或用 “凉粉搂子 ”搂成细条,拌以调料食用。用豆粉、洋芋粉亦可制作凉粉。凉粉做成后,用漏勺漏入凉水盆中,冷却成小鱼状,俗称 “凉粉鱼 ”,加上调料食之。
  酿皮和淤面用麦面和成团,水洗去筋,留淀粉糊,摊在铁皮箩内,置开水锅中蒸熟,剥下冷却,即成酿皮。如果把淀粉糊(比做酿皮稠些)倒入锅中烧炼至半熟,再捏成块状蒸熟,趁热填入床模内,压挤成饸饹面状,即成淤面。酿皮和淤面食时,都加以盐、醋、油泼辣子、葱韭炒汤、蒜泥和芥辣末等调料凉拌。
  炒面小麦、豆类、杂粮均可制作。当地常见的是粘糜子炒面。把粘糜子用水浸泡后,在锅里炒熟脱壳,和上炒熟的豆子,加入盐、茴香或大香,磨成细粉即可。食时用少许开水或蜂蜜或软柿子拌匀,口感良好,食后耐饥,是远地干活或出门远行的充饥食品。
  煎饼将荞面或麦面调成糊状,选用平底锅,锅底刷油,摊上面糊,文火烙熟,剥下即可。作好的煎饼,薄如宣纸,色亮质柔,再夹炒菜、油辣子、蒜泥等佐料,卷成卷子食用。
  豆豉也叫豆食。将黄豆煮熟,置热炕上发酵,表面长出菌体后,加入盐、辣椒面、茴香或大香等佐料,捏成球状,晒干。食时用油炒,亦可配菜炒食。
  浆水菜又叫酸菜。将白菜或萝卜叶洗净,用开水烫成半熟,捏尽水汁,放入缸内,3天后,灌入熬制的调料水或清面汤(以水淹住菜为宜),压实盖严,发酵后即可食用。制作简单,成本又低,曾是老百姓冬季的家常菜。
  暖锅子将预先做好的丸子、酥肉、粉条、豆腐、蔬菜装入铜质或砂质火锅内,上盖大肉片,加入汤料或鸡汤,在火锅芯煨木炭火。炖煎后,根据口味再加入适量调料。刀削面拿和好的白面团于锅前,刀削成片,下入开水锅内,浇菜汤,或不浇汤用油、蒜干调食用。浆水面用青菜、葱花加少量浆水,做成 “浆水汤 ”,浇面条、面片,称为 “浆水面 ”,味酸清凉,为夏季消暑佳品。糖角角用发面包入黑糖、大油、青红丝、核桃仁,油炸熟食用,味香甜。油糕取白细面发酵和好,以枣末、黑糖作馅,包成小圆球压扁,入油锅炸熟即食。油炸果子用蛋清、大油、细面等揉和一起,捏成佛手、三角、耳骰等多种式样,着以姜黄,点染着色,油炸而成,色亮酥脆。黄儿也叫发糕。用玉米、糜子等面发酵后蒸成糕,金黄酥甜,色香俱佳。米面铜锤将黄米浸泡炒干磨成面,发酵成甜味后蒸成馒头,色黄形圆,酷似 “铜锤 ”,顶部裂十字纹状,松软香甜。
  烙馍品种较多。用麦粉发酵,加调料,温火烙制。厚至1寸、大同锅底的称 “锅盔 ”;碗口大小的称 “干粮 ”;形似炉齿子的叫 “炉齿子 ”,圆长形的称 “狗舌头 ”等。烙馍保存时间长,酥脆适口,用于上路带食。
  炉食用熟面粉和黑、白糖加熟油拌匀,置模子内,制成带花纹方、圆等形,再上鏊锅煨炀上色。酥甜可口,可存放半月,做赠礼或上宴席。醪糟将小麦或糯米煮熟放少许酒曲发酵,闻有浓烈酒香味时即成。食用时加水烧开,甜酸可口;再加黄酒、鸡蛋、白糖,则味道更美。羊肉泡馍将熟羊肉切成薄片,肉汤烧开后浇上,佐以味精、姜粉、香菜或葱末,将烙熟的锅盔泡入汤内食用。或肉、汤炒成后将烙馍撕片入汤,也有将死面饼子泡入经烹煮后再食用的。
  荷包鸡蛋一是将鸡蛋打破,煮入开水锅中,连汤带蛋饮食,多孝敬老人;二是做好荤汤或素汤,打入囫囵鸡蛋,为待客食品。
  米醋把黑豆、高粱、糜糁子倒进锅内煮熟,稍凉后,加炒麸皮和醋醅合匀入缸盖严,保持一定温度,使其发酸。若需用量大,还可再加煮熟的黄米、豆类、麸皮等,移置大容器中继续发酵,待浓酸喷香,加水过滤,即成。旧时,农家大都制作,且以食米醋为主,后制作者较少,多购用县产或平凉所产醋。
  民居3000多年前,周先祖居豳时,就曾 “陶复陶穴 ”以为居。历来塬面咀梢、山川沟坡、弯岔梁峁,人们都修庄居住。窑洞是传统的住宅形式。清前,住窑洞的农户约占95%以上,住房厦的仅是个别富户。民国时,“富者窑穴宽阔,涂以细泥,饰以白土,略加陈设,亦居然净几明窗也 ”。新中国建立后至1980年代前,住窑洞者仍然居多,住房厦者很少。1990年代后,方兴起盖房热。21世纪后,农村盖土木结构、砖木结构平房的已十分普遍。城镇盖独院平房或钢筋混凝结构的小楼已成大势。房屋建筑式样更趋美观实用,室内装饰也极为讲究。2001年,全县农村人均住房面积20平方米,城镇居民人均住房12.7平方米。2006年底,全县先后规划设计并建设适用商住式、仿古四合院等新型小康农宅48处1200多户,受益群众1.8万人。
  庄子明庄子又叫 “崖庄子 ”。依山劈崖,挖窑而居。有一面靠崖,三面空旷的;也有三面靠崖,一面空旷的。打起围墙,安上大门,自成院落。其格局有正方形、长方形,也有修成半圆形(称罗圈庄)。一般都面向西南、东南或正南。避风向阳,视野开阔,光线敞亮。
  半明半暗庄子在前有高地,后有高山,或前低后高的胡同里,开挖庄基,前面土不取空,低于正庄面五六米左右,开巷道或凿洞修建大门。
  架板庄子一些地处沟崂、沟圈、沟坡的村落,人们沿坡就势修建庄子,一层多户,一村多层,形似架板,排列有序,故而称之。这种庄子的形式不一,一般都似 “明庄子 ”或 “半明半暗 ”。
  独院庄子在塬面平地,四面打墙,内建房厦,或箍箍窑,平出平入,自成院落。
  四合院又叫 “四合头 ”。旧时多为富户或官宦人家所建。以主庭院为中心,东南西北四面都建有房厦,开成四合格局。一般坐北面南,北房为正房,亦称上房,建于1米高的高台上,是一家之主起居室;上房两边有耳房;东西两侧是厢房,为晚辈所居住。南房一排中带过庭,两侧为客厅、书房。上等四合院,分前院、后院,两院相接处为过庭,各房之间有抄手游廊。这种四合院当地不多见。三合院就是三面建房厦,一面开大门,面对大门的是正房或称上房,两侧盖有厢房或厢厦。这种格局比较简单,较为普遍。屯庄土地私有时期,人们为种地方便,在坳里自家地头修庄居住,一家或三两家住在一起,一般离村稍远,人们习惯上都把这些地方叫 “屯庄 ”。
  地坑院又叫 “地窑院 ”,就是在平地开挖一个方形大坑,深约8米左右。地坑有大有小,所以长宽不一。地坑四壁挖窑居住,开凿斜洞,洞中安门,供上下行走。院中挖有渗坑,以蓄院内雨水。有的崖上建有护崖矮墙。人住进后,随着垫圈等不断用土,可以逐步扩大,家庭分居也可扩建。当地有五六亩、七八亩大的地坑院,居住十几户人家。院里窑洞修造讲单不讲双。
  窑洞箍窑即打土墼子箍成的地面窑洞。这种窑洞省木料,冬暖夏凉,美观实用。崖窑在近水山崖险要处,开挖窑洞,窑洞内挖拐窑,旧时为防贼避难短期居住。现已不建。高窑在崖庄正面两窑之间的上部,再挖小窑一孔,修阶而上,多为防匪而用。拐窑在窑内一侧挖小窑洞,多贮物藏粮。窨子旧时群众从山脚挖地道通往悬崖,开一小孔通气、观测,躲匪患、避抓丁拉夫。
  现已不建。崖窑堡子旧时群众选择三面陡崖,一面有路的险要地势,筑城挖窑,有城楼、城门、城墙,赖以守粮抗匪。现已不为。房屋上房院子正面建造的客房。窗有窗扇、窗棂、窗帘;门有单扇、双扇;门框有三槛、平头;挂有门帘。厢房指上房两侧的安间和厦房。过厅在上房对面修建3间、5间,或8间房屋,留一通道出进,称为过厅。骑门楼子富豪人家在大门之上顶个楼子,可以住人、瞭望,防盗匪,保安全。门楼子保护大门的房状建筑,大门安于之下。大门的形式有三槛门、平头门两种,多为两扇。场房在打麦场边修建的房屋,用于看守粮食。井房井口上盖小房,以防污物落入井内。车房宅外修建开口放大车房。
  住宿习惯睡热炕当地人家家都盘土炕,很少有人睡床。土炕有两种盘法:一种是砌起炕墙,周围和中间立几墩土柱,填上干土锤实,然后在上面抹10厘米厚的泥,俗叫 “抹炕面子 ”。炕面子抹成,边晾边捶,直至捶实,捶平整,再细涂一层泥皮,待全部干透后,把装在里面的干土从下掏出,泥好炕洞门即可。另一种是砌好炕墙,用模子拓出1平方米左右的泥坯,干后用土柱支架在炕墙上,上好泥皮,炕就成了。前者结实,后者简便。进入21世纪,乡间多用水泥坯砌炕,更为牢固耐用。瓷砖贴面,又显美观卫生。
  枕砖头睡觉枕砖头在当地习以为常。
  灶连炕当地无论是住窑洞,还是住房厦,一般都是门内靠窗盘炕,炕侧接着盘灶(俗称 “锅头 ”),灶火门朝里,锅台上并安两口锅,一大一小。锅头与灶连接处,砌一道尺许高的矮墙,俗称 “栏槛 ”。锅头、炕、灶三件相通。灶下的烟经炕从烟筒冒出,可充分利用灶内余热,节省烧炕的燃料,保持屋内温暖。1990年代以后,房厦兴建,厨房单列,灶连炕结构不再常见。
  行旅旧时,正宁民间行旅以步行为主。塬区有畜力车、人力车。畜力车既可拉物又可载人;人力车主要有独轮车和双轮人力车,多为行旅时载运货物。官吏和富人行旅骑马、坐轿;一般人多徒步跋涉,背、挑百斤之重,1日可行30千米。老年人出行,妇女遨娘家多骑毛驴。塬区赶庙会或叫女子回娘家,也有乘坐农用牛车的。民间有专业、季节性脚户,备有乘骑或驮运骡马,以备雇用。山河、房村、于家庄、雷村等地 “脚户 ”较多,多贩运粮食、布匹、食盐。宫河的店子门、罗川的代家店、五顷塬的皮坊店、山河的秦家店、西坡的艾蒿店,曾是脚户骡队的投宿之所。民国中期,始有少量自行车,多为商富出行代步。汽车仅限于军用。
  新中国建立后,运载和代步工具越来越先进。1964年后,架子车代替大车、独轮车、土车子,成为农用主要运载工具,以骡、马、驴代步的已很少,自行车大量流行。1965年,县委书记始配有首辆小轿车。1970年后,个别政府机关配有小轿车,各公社也有 “解放牌 ”卡车,两轮手扶拖拉机陆续进入农村,生产大队也有大中型拖拉机,用于运输和耕地。1980年后,自行车基本普及,小四轮拖拉机大量增加,私人开始经营汽车运输业。
  县内南、北二主干公路实现柏油罩面。乡村道路实现沙石硬化。1990年后,各种类型的摩托车、农用三轮车(俗称 “蹦蹦车 ”)大量涌入市场,进入农家,个别农民也有小汽车。自行车正在被摩托车代替。1999年始,对正长(正宁至长武)公路拓宽、修整和上油,达到二级公路标准。21世纪初,县内一大批年轻人陆续赴外地做工、参军、从政、求学、经商,正宁籍在外人数日益增多。全县常年在外人员多在4万左右,一些年轻妇女也离开锅台,走出家门,和男人一样走南闯北。正宁人已遍及全国。交通工具延伸到火车、飞机,出行更为频繁和方便。2001至2005年,全县出国(境)127人,其中出国55人、出境72人。2005年后,县旅游局、县 “轩辕旅行社 ”相继成立挂牌,标志着正宁的行旅由民间自发阶段转向官方有组织阶段。至2006年底,扩建正调、正周、罗南、西月省道和县乡公路5条,新修通村沙石路138条,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865千米,被列为全省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县。民众出行至为方便。
  器具民国时,“桌椅、屏障、盘簋之类,富者粗具之 ”。新中国建立后,器具形式多样,使用广泛。
  生活用具火镰由钢质的火镰刃和牛皮钉制而成,状似香烟盒大的小钱包,里装黑色的火石及灰水浸泡过的棉絮(俗叫 “火草 ”)。打火时撕点 “火草 ”和火石捏在一起,用火镰刃磕碰火石,即发出火花,点燃 “火草 ”而生火,把点燃的 “火草 ”卷在麦草里或 “火纸”里,再用嘴慢慢吹出明火。新中国建立前,农村用火柴者很少,家家灶头都放有火镰,没火镰的要到邻家去点火。
  油灯由灯头和灯架两部分组成,有铁铸的,也有铜铸的。在碗状的灯头里添上清油,用棉花搓根捻子放在油里,捻头搭在火镰灯头沿上点燃,光焰如豆。
  褡子有些地方叫 “褡裢 ”,是用粗壮的棉线织成的口袋,中间开口,两头装东西。过去人们跟集上会、探亲访友、采买东西都要在肩头上背条褡子,作用相当于现在的手提兜、背包之类。
  口袋口袋是装粮食的主要用具,一条口袋一般装三至四斗。农村有专门从事织口袋的 “口袋匠 ”。一种是用粗壮棉线织成的,在过去算是高级的。一种是用山羊毛拧成粗线组成的。一种是当今大量使用的编织袋和麻袋。
  斗升子一般用柳木板子制成,是民间粮食交易借贷的量器,10升为1斗,10斗为1石,1斗粮食重约20干克至22.5干克左右。过去民间粮食计量一般不用秤,多以升、斗计。现在农村升子和斗已不多见。
  勺大多是用柳木旋成的,大的叫 “马勺 ”,用于舀水;小的叫 “饭勺 ”,用于舀饭。木制勺早已绝迹,制作勺的材料已被铁、铝、塑料等代替。
  风掀即风箱,一般用楸、桐等防翘的木板作成,用起来斗、升、簸箕笨重费力。如今用电普及,鼓风机进入千家万户。灰耙早先人们用木头制作;现今,市场上出售并使用钢筋和角铁焊接的铁制灰耙。烤火炉:早年兴炭火盆(陶制);现今,农村平房院落,普遍使用生铁炉、铁皮炉。暖水瓶县内1956年左右始在机关配置,每区1个。后来民间逐渐添置,现今各家各户都有3到5个暖水瓶。
  其他用具计时用具,早年,用香炉燃香,计算时辰;新中国建立后,个别干部有机械表;几十年间,人们听县上广播报时;改革开放后,机械表、石英表、特别是电子表行销后,种类和式样极多。祭祀、娱乐器具有唢呐、鼓号、锣钹等。
  住室器具有箱子、柜子、桌子、靠子、板凳、杌凳、沙发、茶几等。建国前,民间有衣柜、面柜、炕柜、书柜等,品种较少。新中国建立后,时兴带穿衣镜的大立柜、高低柜,以及电视柜、书柜、角柜等;1980年代后,城市时兴高档组合多用柜等。住有楼房的居民为节省空间,喜欢在墙壁上直接安装壁柜。旧时,桌子多为一面四腿的方八仙桌、条桌。也有窄长形腿有云纹的几桌、两斗一门内有架板的账桌、类杌凳似方桌而腿不满33厘米(3寸)的炕桌。方桌多设于正面,旁置客座;条桌多设于侧面,以置器具。今有三斗桌、偏头桌、写字台、独脚台及摆饭小圆桌,腿为折叠镀铬,桌面为硬塑料贴面的方桌、圆桌等。靠子即老式太师椅。老式靠子,靠背与腿笔直或上部后倾,有扶手,靠背正中有镂空的福字或云纹,为堂屋配八仙桌的主席。新式靠背椅较旧椅小,座子有软硬两种。软座安装弹簧,装有棕纱、海绵,用布或皮革包制。1980年代后还时新折叠镀铬椅子。板凳也称条凳,条面用优质寸板,一般见方120厘米 ×15厘米,装斜腿,高70厘米,农家多用。杌凳又称杌墩,旧时农村圆木墩刨光作座,后改圆板面装四腿,也有改方面者,称方凳,多用于教室、饭厅、家庭也普遍用。1980年代后,家具的制作原料多样化,均系机械加工制作,多从浙江一带购进,式样更为时新美观,实用观赏价值齐备。
  厨房器具灶台,农家多以黄土筑砌灶台,掏洞挖炕,安装前后两只铁锅,烟道连炕洞。
  现时铁锅头和煤气灶在城镇已十分普遍,个别人家还用上微波炉。锅主要为铁制和铝制两种,农村多用尺八大铁锅。1980年代后,炒勺使用率已大大超过铁锅。此外,高压锅、电饭煲、电暖锅等也被广泛使用。案板多用木质较硬的梨木、杏木、杜梨木制成,用以擀面、切菜等。床子,用来压面或自制粉条的铁制或木制灶具。捣蒜窝分石制、木制和铁制3种。还有蒸笼、笊篱、水缸、坛子、罐子、擀面杖、菜墩、水桶、勺子、筷笼、抹布、刷子、火叉、菜刀等。1990年代后增加抽油烟机、小型压面机、电冰箱、冰柜等。餐具有大小碗、碟、盆子、勺子、杯子、盘子、筷子等。碗分粗瓷、细瓷、搪瓷等数种。早年正宁人常用黑白两种粗瓷大碗,现则多用细瓷小花碗。碟子分陶瓷与搪瓷两类,各有大小之分。
  卧室器具一般农家,每孔窑洞备有一盘大炕,上铺苇席、纱毡、棉毡等。后经济条件好转,炕上多铺毛毡、棉毯、棉褥、狗皮褥子、海绵褥子、栽绒褥子等,并罩以床单,便于时常换洗。旧时被子多采用大花洋布作面、土布作里缝制,现多采用花纤混纺棉缎或真丝绸缎作面,白面布作里缝制。为便于拆洗,多数人家在棉被外罩有被套。枕头种类颇多,农家以长条枕为主,也有大样枕头。砖、石枕之外,枕芯多为荞麦皮,有的装茶叶、糜谷、青豆等。1980年代后,城镇居民讲究高档席梦思床、真丝棉被、羽绒棉被等。电褥子在城乡较为普及,已部分替代煤床与火炕。床,如今楼房住宅普遍化,从木板床、钢架床,到席梦思床,种类格式不断翻新。床上用品数不胜数。衣架、床头柜也有所增加。
  家用电器有电灯、电话、收音机、录音机、电视、电冰箱、影碟机、洗衣机、电风扇、组合音响、淋浴器、移动电话、电暖器、热水器、饮水机、矿灯、空调、电脑等。2001年,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视机95台、洗衣机22台、固定电话17部、冰箱3台、移动电话7部。2006年,每百户居民拥有电视机98台、洗衣机31台、固定电话22部、冰箱5台、移动电话36部。
  儿童、成人玩具旧时,儿童玩具以民间艺人手工制作的泥人、泥狗、拨浪鼓、木人、纸风车、布绣球等为主。现时则有塑料、木质、铁皮、绒布、电动等玩具,种类繁多,式样各异。成人玩具有篮球、象棋、麻将、扑克等。
  第五节丧葬当地称丧仪为 “白事 ”、“埋人 ”。丧仪简繁各异,厚薄不同。“善终 ”与 “凶亡 ”丧事有别。全县皆为土葬。送终儿女守护父母去世称 “送终 ”。此时,老人当着众人面吩咐 “掌柜的 ”谁当、事业谁继承、财产处理法、账债的往来、对子孙为人处世的教导等身后事,俗叫 “托家事 ”。
  人到病重没指望的时候,男的要请舅家人来探望;女的要请娘家来问病。同时,舅家、娘家人提出办丧事的条件一般要尽量满足。
  穿衣死者临终时,亲人要为其剃头(男)、梳头(女)、盥洗、整容。咽气前须把寿衣穿上。寿衣多是及早准备好的。旧俗寿衣要在闰年闰月缝制;袖子讲长;穿单不穿双,穿平纹布;两头见棉,即有棉衣、棉裤,冬夏如此;里子多选用红色等。现在除公务员外,民间寿衣多沿袭清朝、民国时的长袍短褂。人刚咽气,赶紧把预备好的 “噙口钱 ”或 “口实 ”(一枚穿上红线的铜钱或其他金属硬币)放入口内。
  停床当病人换上寿衣后,就将其从卧室移到堂屋正室中。病人咽气后,将尸体停放在两条长板凳支起的板床上,下铺谷草。谷草的根数跟死者的寿数相等,俗叫 “隐身草 ”。人死后,要把他的身体捋顺好,使其仰面躺着,用一张轻薄的黄表纸或白纸把脸盖上,俗叫 “苫脸纸 ”。尸体入殓前,脚脖上套根绳圈,俗叫 “绊脚绳 ”,到盛殓盖棺时再解去。尸体停上尸床,床脚拴一只白公鸡,谓之 “看丧鸡 ”。“看丧鸡 ”要一直拴到出殡。“看丧鸡 ”只能在集市上卖掉,丧家不能杀食。尸体摆放停当后,全家举哀,放声恸哭,用瓦盆作纸盆,烧上第一把纸,许多地方叫烧 “倒头纸 ”,当地俗称 “引路纸 ”。
  报丧死者遗体停床后,即请 “阴阳 ”先生来,按死者咽气的时辰推定 “出殃 ”时间、来客开吊、出殡埋葬、“过七 ”、百日、1周年、2周年、3周年的具体日子,并在白纸上开列这些时辰,贴在墙上,丧仪按此如期进行。丧仪诸事商定后,首先派人去舅家(男丧)或娘家(女丧)报丧,请他们来看死亡是否正常,儿女是否都在,寿材寿衣是否完备,丧仪规格是否妥当。娘、舅家人来了,孝子在门前跪齐,嚎哭迎接。他们瞻仰死者遗容后,若无异议,丧事才能按原定计划进行。对姑、姨家和女婿、外甥、干亲等,由 “家门父子 ”中的侄男子弟分头上门报丧,告知其何时祭吊、何时埋葬,以便如期吊唁。人死后前两日不穿白戴孝,称 “黑头孝子 ”,第三日才 “成服 ”。故孝子报丧只能隔崖或隔墙喊,不能直入其门,俗以为 “黑头孝子 ”进门多有 “冲撞 ”,如有违反,须到主人家灶房叩头烧纸。“五服 ”外的邻里乡党及族人,闻得噩耗后,主动拿上香、纸,去烧纸吊唁,与死者告别,谓之 “送纸 ”。
  打墓当地人历来相信 “风水 ”、“脉气 ”,故选择墓址非常慎重和认真。人死后,由长男或主孝陪 “阴阳 ”先生拿上罗盘、戒尺、绳丈、木橛、锹头等,到预定的坟地。根据八卦相生相克之理,选择 “风水 ”好的 “山向 ”,勾画出墓址,俗叫 “勾穴地 ”。“勾穴地 ”要兼顾后来夫妻并埋、儿子为父母 “挂脚 ”等事宜。如果葬于祖茔(“老坟 ”),穴位就好定,因为原先都是测定好的,稍加校正即可。如果重造新茔,就需用八卦罗盘反复测看、划线定位,同时插上五色旗子,摆上香案,敬告祖先,祭奠天地,俗称 “成茔 ”。新中国建立后,坟地统一规划,大田中的坟头多被平毁,普遍实行公墓制,选择茔地的陋习已被破除,但仍延续请 “阴阳 ”先生勘测定位 “墓穴 ”的习俗。当地埋人的墓穴从构造上分两部分:一是 “明庭子 ”,垂直深约2.5米~2.7米,宽约1.3米;二是 “穿堂窑子 ”,在 “明庭子 ”底部大头一端,挖一个大小能放进棺材的土窑洞,一般高1米,深2.7米。过去土葬除官绅外,一般不用砖石。现在,修墓的规格不断升级,讲究 “砖箍墓 ”、立墓碑等。打墓都是亲邻相帮,一般不雇人。一日三餐,尽力款待。过去每当吃饭,孝子要 “以跪伴食,无命不起,直至食终 ”。现在,孝子 “以跪伴食 ”的习俗已废止。但孝子上墓地,必须给打墓的人敬烟倒茶,磕头示敬,吃饭时要给打墓人敬酒。21世纪后,县城一些地方,打墓用挖掘机,省时省力。
  盛殓人死后3日内,若无特殊原因,就要把穿戴好的尸体抬进棺材里,俗叫 “盛殓 ”或 “入殓 ”。“盛殓 ”时全体孝子参加,亲邻帮忙,还须有娘、舅家人在场,或得到他们的允许,并由本族年长者主持,否则不能 “盛殓 ”。尸体入棺,要稳正尸位,整饰尸相,下铺红褥子,上盖红被单,也取后辈红红火火之意。尸体与棺壁间,紧插用纸包裹的松柏锯末、叶末或草木灰,以作固定,防止晃动。安排就绪,方可盖棺,俗叫 “合龙口 ”。如果 “盛殓 ”时,娘、舅家人未到,奔丧亲人未至,“龙口 ”就不能合,棺盖留个缝隙,等他们看了遗体后,才能 “合龙口 ”。龙口合了就不能再揭开。“入殓 ”捧头、起灵摔 “纸盆 ”、出殡领头 “扯纤 ”,以至祭奠抱 “牌位 ”、烧纸、酹酒,都是长子的事。只要长子在,任何人不能代替。死者 “入殓 ”后,孝子磕头烧纸,痛哭举哀。接着,请人书写 “铭旌 ”,俗叫 “主旌 ”,就是在长2.3米、宽0.8米的红绸或红布上,写出死者姓氏、名讳、评语等。生前有官职的还要在姓氏前加官衔,评语叫 “公评 ”,无官职的评语叫 “乡评 ”,女的评语叫 “闺评 ”。下款还要把书写人的官衔或学衔写上,其姓名另用红布或红纸写好贴上。“主旌 ’最好是请当地名人领衔书写,写罢丧主必须恭谢。下葬时,取掉 “主旌 ’题写者姓名,将其展盖于柩上。
  设灵堂 “灵堂 ”是停尸、置柩、供人祭奠及孝子守丧的地方。正中挂一幅能遮蔽尸床或灵柩的大帐幔,帐幔正中书一大字 “奠 ”,帐幔前空中悬吊剪有各种图案的条形白纸 “吊联 ”,上书悼语。帐幔前摆有桌子,其上正中靠帐幔处供奉死者灵牌或遗像,桌上摆有茶饭、点心、果品等供品,桌前沿陈列香筒、香炉等祭器,同时点上白烛。桌前糊上白纸桌裙,放有白纸包裹的土墼,供洒酹奠酒用。还要放 “纸盆 ”,供孝子、来客烧纸用。桌两侧铺有谷草或麦草,供孝子守丧跪卧(男左女右)。桌前至房门左右摆列 “纸活 ”。“纸活 ”由 “纸活匠”用苇子、色纸扎糊而成,丧主掏钱购买。陈列多少根据丧家经济状况而取便。房屋及庭院中大、小门上,在开吊祭奠前一日下午,都要贴上白纸丧联。
  出子人死后第三日早八九点钟左右 “出子 ”,也叫 “出门告 ”、“出报讣(讣闻)”、“成服 ”,意在向社会公开宣告丧事。即把死者的生卒年月及 “五服 ”内的子、侄、孙写在纸上(不写女性),贴在一个长方形的木板上,放在大门外,供人们观看了解。写 “报讣 ”至关重要,若死者无子,也无既定的继承人,“出子 ”时须临时选侄辈中一人作为承宗子写入 “报讣 ”,写有谁,谁就有 “合法 ”的财产继承权。“期服 ”、“大功 ”、“小功 ”等项下,应写准,谁在先在后,谁远谁近,都要慎重对待,绝不能漏人。“报讣 ”由阴阳先生书写,格式不尽一致。“出子 ”时,所有孝子要到齐,娘、舅家人要在场,女婿、外甥及至亲也要参加。吹起唢呐,奏上鼓乐,全体孝子在灵前磕头烧纸后,由长子怀抱 “报讣 ”领头,其他孝子手拄 “哭棍”随后,排成一串,哭奔大门外,把 “报讣 ”放在显眼的地方,孝子跪成一片,烧纸磕头,再返回灵前烧纸献饭。“出子 ”时孝子越多、阵容越庞大越体面,人们借此来显示死者儿孙满堂,家族人多势众,所以,民间对 “出子 ”的礼仪非常重视。
  请主就是在开吊祭奠的前日下午,把 “五服 ”内先于死者而亡故的兄、弟或妯娌的 “神灵 ”请回来,陪伴新故者共享祭礼。男死请 “兄、弟”,女死请 “妯娌 ”,男女不能混请。“请主 ”时,前有鼓乐吹打,孝子列队跟随。请谁,谁的长子抱其 “牌位 ”领头烧纸,有坟头的在坟上烧,坟头平了的在十字路口烧。吹吹打打,满坳转悠,也有向村邻宣告第二天开吊祭奠的意思。“请”完回到自家大门时,女孝子跪成一片,嚎哭迎接,然后回到灵前,以新故者 “灵牌 ”为中心,把所有 “牌位 ”分左右按长幼雁翅形摆放停当。
  接着磕头烧纸、献饭,好让他(她)们一起 “吃喝 ”。“请主 ”完后,儿子或女婿、外甥、侄女向死者献羊,俗叫 “领羊 ”,就是把绵羯羊拉到灵前,赞礼者尊称亡人名讳,面向灵堂高喊:“×××(献羊者名字)给你领羊哩!”即有人分开羊脊上羊毛,拿水壶浇水,或将水灌入羊耳,羊受冷水刺激全身抖动。赞礼者喊 “抖毛大领 ”,就算死者 “领了 ”,拉出去宰杀作席场,第二天待客。羊皮归献羊者。主人家留少许羊肉让女婿、外甥带回。
  祭奠永正、山河地区当天埋人当天过事,其他地区当天过事次日埋人。但在埋人当日或前一日,设席待客,公开祭奠,却是相同的。祭奠当日清晨,先由孝子跪拜烧纸,“知客 ”动手,在大门外 “出纸 ”。“纸”又叫 “大纸 ”,是由 “纸活匠 ”用各种色纸(白纸为主),凿刻出金钱、花纹等图案,用苇子做骨架,扎成亭台楼阁模样,然后粘糊串连成筒状长条形,外加纸质旗幡飘带,吊挂在两丈左右的高杆上。“出纸 ”后,孝子在灵前磕头烧纸,给亡灵献饭。献饭时,要献上猪头。当日,亲朋邻里陆续前来祭奠,丧家大门外设 “礼桌 ”、“礼簿”,专人登记来客和礼品。有 “知客 ”专职接客。客人先在 “礼桌 ”“上礼 ”,再到灵前烧纸奠酒。礼品中若有 “名人 ”题写的匾幛之类,须在礼仪总管带领下,乐队前列,孝子排队紧随其后出行村旁,跪拜相迎,以示尊重,称 “接幛 ”。孝子列队,三叩九拜,至为隆重。1990年代后,时兴老小外家给孝顺媳妇披红,以彰其对已逝老人的孝行。过丧事除用唢呐奏乐外,又引进西洋鼓号。来客祭奠多赠 “烧纸 ”、贡香、台蜡、纸活、礼馍、现金(奠仪)等;至亲也有送恭旌、灵条子(布料上面贴上悼词)、挽联的;还有敬献花圈的。1990年代后,丧事筹办攀比之势有所蔓延,花费居高不下,动辄数万元,几成社会积弊。
  丧事规模丧事分为普通、官宾、加祭3种类型。普通事无主官、土官、礼宾,有少数吹手即可,不行 “点主 ”礼,仅跪草守灵、烧纸奠酒、接待来客祭奠而已。官宾事乐队庞大,礼仪复杂,耗费极大,惟富有人家才办得起。要请有功名的主官、土官各1人和礼宾4人,着旧式袍服,戴旧式礼帽。分别有祭墓志铭、祭大木、行家祭礼(“三献礼 ”)、“点主 ”礼,及墓前 “祭后土 ”等仪式。每举行一项仪式都须鼓乐齐奏,呼叫赞礼,三拜九叩,读文祭告。过去,有些丧家还请和尚、道人诵经 “打醮 ”,超度亡灵。加祭事就是因过去家贫或其他原因,觉得父母葬礼不隆,后来儿孙发了财,选择吉日另行祭奠;或是另择 “风水 ”改葬、迁坟(俗称 “翻埋 ”)。其可按普通事过,也可按官宾事过,主要是祭奠亡灵,缅怀老人生前对本人的恩德,宣读哀词祭文,为死者歌功颂德,为自己扬名夸富,也叫给老人 “补心 ”。
  进饭在埋葬前一晚,于灵前 “进饭 ”。因死者在家 “住 ”最后一晚了,儿女及亲人们难免有永诀痛别之情,故又称为 “辞灵 ”、“家祭 ”。“进饭 ”从晚八点左右开始,鼓乐班子集坐灵旁,从孝子到至亲,按门氏近远依次进行。该谁 “进饭 ”,谁就端跪灵前,双手持香于胸前,鼓乐奏起曲子,有一人用盘子端上一盏茶饭献于灵前,一首曲子奏完,“进饭 ”人叩头退位,再轮第二个人。“进饭 ”时,除本家孝子外,其他至亲 “进饭 ”要给鼓乐班子送小费。给的钱多,吹奏得好而时间长;给一次钱就吹奏一曲。因此,各人 “进饭 ”的时间长短不一。吹奏什么曲子,可由 “进饭 ”人自点。如子侄点《祭灵》,女儿点《女望娘》,孙子点《状元游街》,其他孝子点《雁落沙滩》等。“进饭 ”往往要持续到下半夜,人们还要准备次日早晨安葬的事,所以,大都彻夜不眠。
  起灵即人们常说的 “出殡 ”,一般在早晨举行,具体时辰由 “阴阳 ”先生推定。“起灵 ”前,先由吹手在村里吹奏一阵,乡邻听到唢呐声,就知道要起灵了,有的即到丧家帮忙,有人掮上锨直奔墓地等待 “全墓 ”。孝子及亲邻都到齐了,灵前烧纸磕头后,便把灵柩抬到大门外两条长凳上,在灵柩两侧绑上椽作为抬杠。当地 “出殡 ”一般不用车,由4人或8人扛抬。路途远的,也有用架子车的。同时,有人把灵前的谷草(麦草)、台蜡、纸活等收拾在
  一起,随灵柩带到墓地去焚化。一切准备停当后,孝子跪地烧纸 “起灵 ”,灵柩抬起后,有人用脚蹬倒停柩的两条长凳,由长子在柩前地上摔碎 “纸盆 ”,顿时哭声大动。习俗上是谁摔 “纸盆 ”谁是承宗子,就有继承权。灵柩起动时,长子在前,一手拉着扯纤布,一手抱着 “灵牌 ”,低头弯腰哭奔墓地。“出殡 ”的队列顺序是,鼓乐走在最前面,吹奏哀乐。还有1人提着灯笼,俗叫 “引路灯 ”。1人提着纸笼边走边撒 “纸钱 ”,俗叫 “引路纸 ”。1人提着斗,斗内装有五谷杂粮、铭旌和牌位等物。1人端着献饭,1人背上祭桌,这些一般都由女婿、外甥充任。接着就是男孝子、灵柩、女孝子、“送埋 ”的亲朋好友随后。灵柩出村时路过谁家大门,谁家就烧起火堆,一则 “路祭 ”,二则为驱邪。
  下葬灵柩抬到墓地,绕 “墓穴 ”转一圈,示意死者踏看 “地方 ”,熟悉环境。转毕,置灵柩于墓穴前。孝子全部跪倒。“阴阳 ”先生下到墓室,用罗盘测定灵柩放置的方位,同时划出中心线来。下葬的时辰到后,用绳索把灵柩吊推入墓室,长子事先进入墓室,在其他人的帮助下,把灵柩扛挪在 “阴阳 ”先生划定的线上。接着,在灵柩盖上铺好铭旌,柩前放置灵牌、墓志砖、“阴间地契 ”,点上长明灯,摆上献饭,放个吃 “饭 ”碗,然后用土墼或石板封闭墓室口。办完上述事宜,开始填土 “全墓 ”。孝子再次大哭,长子填入第一锨土,娘、舅家人也要填上几锨,接着众人就都动起手来,行动迅速,人人卖力。插条扁担以定中心,防止坟头偏斜。墓全毕,上面撒上五谷杂粮,孝子与众人一起跪拜烧纸,火化纸活后,埋葬即告结束。返回时,长子抱上 “牌位 ”,扛抬灵柩的绳索绾成一团,由女儿怀抱回家放入粮囤,取 “材(财)绳(神)到家 ”之意。葬毕回家后,全体孝子先叩头烧表敬天;再到 “家门父子 ”各家 “谢灶 ”。然后,招呼 “全墓 ”人吃饭,过去多为面,俗称 “吃埝墓汤 ”。当日上午,再摆酒席,谢总管、知客。然后拆席棚,送还家具,清理用物,送客人,丧事全部过完。
  葬后祭祀死者安葬后第三日下午,原来 “送葬 ”的孝子及女婿、外甥,端上 “献饭 ”,掮上锨,到坟上去烧纸祭奠,修理墓冢,平整坟院,然后把 “哭丧棍 ”全部插在冢尾,又把垂在脑后的孝纱盘上头去。俗称 “复三 ”、“全三 ”等。从此,孝子才可以随意出入别人家的大门。带去的 “献饭 ”献过亡灵之后,孝子分食不完就地埋掉,不能带回家中。原来 “送埋 ”的孝子及至亲,必须参加 “复三 ”,俗语说:“送埋不复三,家里穷个干。”所以,人们都非常忌讳,“复三 ”时 “送埋 ”者无一行缺。人死从咽气之日算起,每7天为1个祭日,也叫 “祭七”或 “过七 ”。第1个7天叫 “头七 ”,第2个7天叫 “二七 ”,直到第7个7天叫 “尽七 ”。“过七 ”丧家及亲友多在坟头烧纸祭奠和煨火。“祭七 ”过完到了百日,再烧化纸钱,进行祭奠。以后死者去世的3年内,都要举行祭奠礼仪,俗称 “三年守制 ”。第1年叫 “头周年 ”,第2年叫 “二周年 ”,这两年祭礼比较简单,多为本家孝子及至亲参加。到了 “过三年 ”,这时已经 “服满 ”,故最为隆重,有的像过丧事一样,杀猪宰羊,布置祭堂,来客祭奠,祭礼繁杂。“三周年 ”的中心是 “换服 ”,即 “守制 ”期到,脱去孝服。在 “守制 ”的3年内,孝子都穿白鞋。清明、农历十月一日、冬至、除夕、新年时都要烧纸祭奠,孝子家不放炮,不作乐,过年门上不贴红对联。3年后,才可进行正常的节日习俗活动。
  回族葬俗按伊斯兰教规和当地习俗,回民实行 “土葬、速葬、薄葬 ”。葬不择时,不用棺椁,不用任何陪葬物和祭品,仅用10.67米(3丈2尺)白布装裹,主张3日必葬,入土为安,葬必从俭。待葬期间,不磕头,不设祭棚,不动乐器。
  洗礼是任何一位穆斯林咽气后,首先必行的要事。先准备好洁净的温水、水壶,然后将亡人停放在木板上,用水壶为亡人浇洗。一般由3人承担,1人执壶浇水,1人帮助倒水,1人用戴着白手套的双手洗涤。洗涤顺序是先右后左,先下身后头部再面部,再从上到下洗遍全身。洗礼净身后,将亡人移至制好的 “克番 ”(殓衣)上,包裹遗体。“克番 ”忌用针线缝制。男需 “克番 ”2件,即大克番、小克番、坎夹;女需 “克番 ”5件,除上述3件外,再加 “裹胸 ”和 “统布子 ”各1件。给亡人裹 “克番 ”,第一件是坎夹,将1块约2米长的布对折,在折缝中剪上一道口子,套入亡人脖项,披在身上,长至膝盖。第二件是小克番,其长度上至头顶下至脚腕,包裹遗体2周。第三件是大克番,把遗体从头到脚全部包住,两头还需余1尺左右。女的除此而外,还需穿上裹胸,戴上盖头。盖头前长后短,盖住面部。这样一层一层地裹好,用白布带从脚底、腰部、头顶系住。穿好 “克番 ”后,将亡人抬放在 “塔布匣 ”(亡人匣),头北脚南面向西,放在安静的室内或庭院洁净处或清真寺内(不可放在礼拜大殿内)。接着,由阿訇向西站立,为亡人站 “者那子 ”(殡礼),祈求安拉赦免亡人罪过,为亡人祈福。
  出殡时,凡信仰伊斯兰教的男女信徒,均可到丧者家中送埋,但禁忌女人去坟地。出殡时 “塔布匣”由亲近的人轮流抬往坟地,将 “塔布匣 ”放在地上,揭去苫单,由亲者轻轻将亡人从 “塔布匣 ”中抬出送下墓坑。墓基北向,长方形,墓坑正中西方挖1人可进出的洞口,再向墓基同方向挖偏堂,大小高容1人跪起,长以身长为准。将亡人抬入墓偏堂后,把系 “克番 ”的白布带解开,男要露出面部,头北脚南面向西停放,封住偏堂口。随之由长子或亲人先向墓坑下土3锨,同时阿訇率众吟诵《古兰经》,众人齐手下土掩埋,掩埋后众人双手平于胸前,手心向上接 “都阿依 ”(祈祷),丧家或亲属可施舍财物济贫,结束葬礼。
  第六节礼仪家庭礼仪过去,家庭成员间礼仪繁多,讲究父严、母慈、子孝、媳贤、兄弟友爱、妯娌和睦、尊老爱幼、老少有规。子女不能与父母坐一条板凳。父母或客人入室,晚辈须站起让座。成年子女寝卧,父母或长辈入室须起身下床,甚至晚间父母不先就寝,子女不得先睡。父母在堂屋就餐或说话,子女不能制止,更不能刁难,或插话。俗谚 “父在前,子不言 ”,吃饭时男性长辈按年龄依次在炕上盘腿而坐,子孙须双手将饭菜端给,后方进食。小辈要为长者装烟、递茶。父母与亲友或同龄人嬉笑,须避开子女。家人有病,其他人应主动奉侍。公公一般不随便进入儿媳房中。弟媳称婆家大哥为阿伯,相处严肃,一般不开玩笑,也不同桌吃饭。弟嫂之间可互开玩笑,但须尊重嫂子,俗谚 “有父尊父,无父尊兄;有母尊母,无母尊嫂 ”。当地流传的顺口溜说:“兄长不进弟媳门,初一十五不出门;公公不进儿媳门,儿媳不能锁房门;男人不进月婆门,安门不安走扇门,开门不能门对门,尸体不能抬出门。”爷奶以上辈分,一般可与孙子、孙媳谈笑嬉戏,然举止亦有分寸。家中如吃用困难,一般要首先照顾老人和孩子。子女小辈办事或走亲访友,要征得父母同意;回来后,先到父母房中打招呼,告诉他们事情成否或亲朋情况。媳妇在做饭前须向婆婆请示做何饭菜。子女若领回朋友要先见父母,介绍相关情况,何故来家;招待后,领到自己住室相处。新中国建立后,许多封建家庭礼规已被废除,一些繁琐礼仪已无人注重,家庭成员间地位平等。
  相见礼仪清末至民国初,遇亲朋来,若是男客,男主人作揖,若是女客,女主人一拜,门外迎接,以示欢迎。现在遇亲朋来,是长辈热情招呼,递烟敬茶,是同辈握手相迎,互致寒暄;进门恭让客人先入,冬天先让上炕,夏天先倒茶水;再互问老人康宁、孩子乖巧等。路途相见,是长辈要下车止步,上前问候,是同辈或朋友也要下车止步,上前握手问好。饭后相见,问 “吃了没有 ”,互相致意。客到要迎,客走要送。客人来时,出门迎接问候,为客人推车提包。招呼进屋后,先送温水洗脸洗手;远路来客,不管什么时分,都要为客人做饭。主要亲戚或贵客迎入堂屋后,主妇和成人要一一前来问候。客人临走,替客人提包推车,往前送一程,临别时要热情说声 “走好 ”、“以后常来 ”或 “再见 ”、“欢迎再来 ”;坐车、骑马者要送上车、马,远行者要送上路干粮,有时买车票,并祝 “一路平安 ”。
  过去有留客风习。若有人路过自家,不论相识与否,均热情招待,天黑留宿供食,分文不取。习尚家中客人多,人情好,有德行。若能扶贫救危留远客成家立业者,为 “仁慈之家 ”,受人尊敬。叫花子上门,要用食物打发。到别人家,若叫门主人不答应,一般不进门,否则视为无礼。投宿问路,舍男而问女,有轻薄之嫌。入室先推让长辈、他人先进堂屋就座;有长者不坐上座,茶、酒、饭先让长辈或他人;无主人陪同或允许不得随便入室。
  宴饮礼仪凡红白喜事惯以宴席待客。宴席有定格,宾主亦有定礼,俗称酒席宴间分高低(长幼)。宴席多设方桌,一般8人,以对应 “八仙 ”,表尊敬之意;也有10人为1席的。正面为上席,为位尊、辈高、年长者座位;两侧为侧席,为一般宾位;背座为下席,为年轻辈小者座位。客位主次的座次一般严格按辈数分排,尊卑上下,不可颠倒。客人入席应先事谦让,但不可错坐位次,受人讥笑。宴席分酒、餐两部,先酒后餐。开酒后,由主人自上席开始依次敬酒,首杯共干。动筷后,客人可相互敬酒;白事之外,可行令猜拳,直至席终,但多限平辈之间,长小辈间多不猜拳。宴席中,每道菜饭,皆随上席长者而动。“丸子 ”之类,人限一丸,主餐面食必不可少;食毕不得独自下座,等散席酒、烟敬过,上席离座,其他才能下座。家筵举杯动筷及言语,均须掌握分寸,不能放肆,尤忌醉酒和轻浮。
  民间常见宴席有 “八挎五 ”、“十围子 ”、“十二楼 ”、“十三花 ”、“九碗 ”、“八碗 ”、“四柱子 ”,均根据上桌菜的多少、主次、摆法而得名。饭店、食堂逢客过事,标准席为1桌10人,10多道菜,热凉搭配,鸡鱼全上,荤素兼顾,附带面食;特殊宴请,水陆杂陈,规格更高。
  交往礼仪县内亲戚交往,主要在宗亲、母亲、妻亲、姑亲、姊妹亲和干亲六大亲属中进行,其中又以前三亲最为重要。六亲中凡遇婚丧、生寿、节庆、兴建、患病、功名等大事,均须以礼吊贺。亲有远有近,礼有厚有薄,情有来有往,来而不往,谓之失礼,如礼仪不周,会受到社会指责,失礼过重,甚至引来问罪之师,乃至断交。
  待客虽以客人身份高低和交往时间长短而分为贵客、稀客和常客,但都热情迎送,倾其有而款待。平常偶然客至,一般杀鸡、买肉或做臊子面等好饭款待。凡吃饭、睡觉、洗脸等,先客后主,尽力招待。一般不在客人面前打骂孩子、与家人争执。做客也注重礼节,一般为客不自居上座,让座后上坐为礼。客不择食,且以先动粗淡饭菜为礼。
  不管穷家小富,每逢红白喜事,都通知亲友、邻里、家族共同操办,亲友间都相互送礼吊贺。礼品有 “官情 ”,即亲友合族办,一般为牌、幛、屏等;也有 “单情 ”,各人自行带礼物,也赠现金。本地乡俗,数额一般不能太高,否则有以财压人之嫌。赴亲吊贺,俗叫 “行情 ”或 “戴礼 ”,除钱物外,带点心一包,农村带白面馍(饼)若干个(南北二塬、前塬后塬略有差别)。如今多用钱。此外,根据亲朋关系亲疏,红事也送化妆品、衣料等;白事送纸活、香纸、挽联等。主家 “礼簿 ”登记礼物,以备忘还礼。嫁女、娶媳时,如父母健在,亲戚族友只能向其父母贺喜,而不能给本人贺喜。逢年过节,亲邻送礼,相互往来,备置酒菜招待。
  第七节岁时汉族传统节日立春也叫 “打春 ”。过去,逢立春的前一日,各界人士及百姓聚集一起,到预先选择好的空地上搭起席棚,泥塑或纸糊一个牛的形象,叫 “春牛 ”,又在棚里摆上两张八仙桌,点烛烧香,献上全猪、全羊、全鸡等供品。“打春 ”仪式开始前,由一人装扮成 “勾芒神 ”,用麻鞭抽打 “春牛 ”;由知县行香主礼,向 “春牛 ”三跪三拜,祭天、祭地、祭牛,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旧县治所在地罗川城东春场村,即因过去在此地 “鞭春牛 ”、“打春 ”而得名。后此俗不行。
  春节俗称 “过年 ”,旧时亦称元旦。新中国建立后,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将农历的正月初一定名为 “春节 ”。惯称正月初一至初三为 “年 ”。实际从腊月二十三日开始,至正月二十三日结束,长达一月。
  腊月二十三俗称 “小年 ”。从这天起,就开始过年。农家一般要挖炕灰、扫窑顶,搬洗家里的坛罐、箱柜,拆洗被褥、衣物等,总称 “扫舍 ”。同时,贴 “灶爷 ”像,焚香请灶神,杀猪、烙 “灶爷干粮 ”献灶爷。店铺商人及有些家庭还供奉财神。腊月二十三后,当地人要大肆置办年货,准备过年。
  大年三十即腊月的最后一天。当晚称 “除夕 ”。早晨起来,大人小孩都要穿新衣,打扫卫生,贴年画,悬祖影,奉家谱,摆供品。妇女们更是忙着包饺子、煮肉、蒸馍、炸油货 ..要把过年自食及待客食品尽量备齐。家人到齐,便行 “采门 ”。大、小门都贴红纸春联、“门神 ”或 “福 ”字,大门上挂红灯。在老人居住的炕头上贴 “老者安之 ”,其他炕头上贴 “身卧福地 ”、“抬头见喜 ”,在箱柜上贴 “黄金万两 ”,在粮囤上贴 “五谷丰登 ”,在槽头贴 “六畜兴旺 ”,在门外墙上贴 “出门见喜 ”等。“采门 ”一毕,鸣放鞭炮,以示迎春接福,趋吉避邪。除夕至正月十五,每天晨昏和饭前要在各处作揖上香,此习今已淡化。年夜饭有酒有肉有糖果,举家欢聚一堂,共享天伦之乐。儿孙先给长辈敬酒磕头,接着端上饺子一起进餐。人们常在除夕饺子里包一枚铜钱或硬币,谁吃到了算是全家来年最有福的人。年夜饭吃完,由家长给老人和小孩散 “压魂钱 ”。男人安顿妥帖后,还要领上儿孙,端上酒菜盘子去拜 “影 ”,阖族男性集中到供奉祖宗 “影 ”的户里磕头祭奠。随后边吃喝边议族中大事,谈祖宗根基,对儿孙进行传统教育。拜 “影 ”回来,全家 “守岁 ”,俗称 “坐夜 ”。父母在世,到父母住处团聚;父母去世,到长兄住处集中,分别带去酒菜和糖果,吃喝自便,长幼无拘,谈笑风生。说家常,讲故事,说笑话,论得失,谈企盼,下棋打牌,鸣鞭炮,放焰火。旧时守岁达旦,1990年代后,晚间大都观看中央电视台举办的 “春节联欢晚会”。
  大年初一人们起得特别早,赶吃臊子面,俗谓饭吃得早些好。饭后开始拜年,先拜祖先牌位,再给家里长辈磕头,接着去拜祖宗 “影 ”。拜 “影 ”后,就分别给亲邻长辈拜年。有的阖族走在一起,有的 “家门父子 ”走在一起,有的和自己的兄弟、儿孙走在一起,成群结队,三三两两,东家出,西家入,路上碰见长辈即爬下磕头,互致问候。拜年人每到一家,主人都要端上酒菜盘子热情款待,还要给拜年的孩子散发核桃、大枣、水果糖、瓜子或零钱。该拜的都要拜到,否则就是礼上有亏,落人非议。外甥、侄子、女婿,从正月初二开始出村拜年,其对象分别是舅家、姑家、岳父家等。按当地常礼,一年一次的拜年不该少,特别是新婚的女婿,于初二或初三,一定要到岳父家去拜年。到岳父家拜年,其 “家门父子 ”都要分别隆重招待,俗叫 “管待新女婿 ”。21世纪后,城乡时兴打电话、发短信拜年。旧时还有 “出行 ”牲畜的习俗,就是在正月初一至初三左右,在牲畜辔头上绾上缨络和黄表花花,拉到麦场,按择定的时间方向转圈,并烧香表敬神,祈求骡马成群、牛羊满圈。后,前塬乡镇家养牲畜极少,此俗已废。
  正月初五民间称为 “破五穷 ”或 “打五穷 ”。清晨,家家从屋内、院内到门外连放鞭炮,称把没吃、没喝、没烧、没穿、没戴五种穷气全部破除掉。早饭吃饺子,午饭吃搅团,说是 “填穷坑 ”。当天撤除祖先 “影 ”、牌位、香案,男的忌干农活,女的忌做针线。
  正月初七俗称 “人七日 ”。清晨,家家吃臊子面,称 “拉魂面 ”。并在大门外煨火,迎接魂归。此日需家人团聚,忌出远门。忌做针线,忌响炮,忌动刀,故臊子面须在初六日就备好。
  正月十二俗称 “老鼠嫁女节 ”。天麻麻亮时,各家都要把磨子的上扇略微抬开。传说老鼠嫁女娶亲要从磨眼里经过,过年了也要为老鼠行个方便。1980年代后,磨子、碾子多已不用,此俗渐被人们淡忘。
  元宵节俗称 “过十五 ”、“灯节 ”。民间有 “小初一,大十五 ”之说。元宵节的中心是张灯、观灯。当地人过元宵节,历来有挂灯、提灯、放灯、摆灯的习俗。正月十五前一个集日,俗称 “灯笼集 ”。上市的灯笼各式各样,有的从外地贩来,有的是本地匠人所制。市上还有红蜡烛和红头绳,蜡烛过去多为羊油所灌。除集上买灯笼外,还有些人自己动手用竹、苇绑架子糊灯笼。当地流行的灯笼样式很多,有 “火罐灯 ”、“四方木架灯 ”、“莲花灯 ”、“兔娃灯 ”、“鱼儿灯 ”、“八卦灯 ”等。过去,还有蒸灯、削灯、捏灯的习俗。元宵夜家家门上都要挂红灯笼,同时,家里能够放灯的地方都点上灯盏或蜡烛。有些村、镇耍社火、跑社火、唱大戏,请不起大戏的唱皮影戏。当今,元宵夜,县城有时放焰火,放电影,多在文化馆举办灯谜晚会。十五这天同样敬神祭祖。给孩子请了 “干大 ”的,要设酒席招待,“干大 ”提来灯笼、“牛犊(面蒸的)”、“锁子 ”,先在灶前烧香磕头,后给孩子戴 “锁子 ”;没请 “干大 ”的,也由其父或家长在灶前给孩子戴 “锁子 ”。
  正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俗称 “燎疳节 ”,一般持续3日。正月二十一是迎疳日,二十二日是正疳日,二十三日是送疳日。燎疳可单家独自进行,亦可联合邻居进行。把谷草和当日院内清扫的杂物一并堆放于大门外燃烧,并投入香表、鞭炮和少量清油、食盐等。燎疳时,先将笊篱、勺、擀面杖及锅盖等灶具在火上燎烤。然后,全家老幼轮流跳过火堆,连跳3次,小孩由大人抱着跳过。待柴禾燃烧将尽时,用木棒把火烬捶细,边捶边喊:“捶谷子,捶糜子,担担糜米担担谷。”再用锨将火灰扬起,边扬边叫五谷名字。如 “扬麦花哩 ”、“扬桃黍花哩 ”、“扬谷花哩 ”等,俗叫 “扬五谷花 ”。以为所显花形预兆当年五谷丰歉,若火花似糜则糜成,火花似麦则麦成。把灰烬扬得不多了,大人小孩用土块粘上火星,向远处抛去,边撇边喊 “撇蝎子哩 ”、“撇蚰蜒哩 ”、“撇红眼哩 ”。撇完 “五毒 ”后,孩子们就用双脚踩踏剩余的火星,边踏边说 “踏老鼠哩!”、“踏瞎老鼠哩!”直至全部踏灭。当地在燎疳节期间,还有一种特殊的饮食习俗,即把谷子面粉和肉丁、豆腐丁、杏仁和在一起配以调料,用清油炒熟,叫 “茶面子 ”,每天早饭用此烧糊糊喝。此俗已淡化。正月二十三日是春节活动的最后一天。过去许多村、镇一起进行社火汇演,扮社火的人及骡、马、车辆绕村、城一周有余,人山人海,尽情娱乐。饮食上历来还有吃凉粉的传统。当日,把灶爷像、门神、对联剥下来烧掉,算是春节彻底结束。
  龙头节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名曰 “龙头节 ”。传说碾子是青龙的化身,旧时早晨,人们要敬奉碾子。有人把磙子支起来,表示 “龙抬头 ”。大人小孩多在这天剃头理发,寓意剃 “龙头 ”显尊贵图吉利。妇女忌做针线,怕 “扎瞎龙眼 ”;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车,怕 “砸断龙腰、龙尾。”当天多数农家吃 “鼓撅 ”或 “顶门棍 ”(手搓面条),以祝门户安全。也有在当天吃搅团的,说是给龙糊鳞整甲,使龙抖擞精神升天降雨。旧时还有此日炒豆子的习俗,民谣曰:“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锅里蹦豆豆,惊醒龙王早升腾,行云降雨保丰收。”有人还在附近的药王庙里烧香叩头,祈保平安。
  三月三农历三月三日,当地传说是王母娘娘的生日,人间吃细长面以祝长寿,俗谚曰:“三月三,长擀面。”此时春暖花开,野菜发芽,许多家庭都要掐些苜蓿芽子或拾些荠儿菜,吃顿菜面,尝尝春的时鲜,俗谚曰:“三月三,菜片片(菜和面片)。”传说桃条可以驱鬼除邪,因而人说 “桃木刀,柳木剑,神鬼过来不敢看 ”,故有人折回桃树枝条插在门楣上,有人还用桃木削制小人、棒槌,用柳木削成小刀、小剑给孩子们佩戴,以保平安。年龄稍大点的娃娃,有的攀上柳树,折下柳枝,扭剥树皮,抽出木质,裁成能吹响的管状玩具,噙在嘴上吱哩哇啦地吹,俗叫 “吹咪咪 ”。
  清明节为当地祭祖、扫墓节。当日属农历单日即当日 “上坟 ”,为双日即于前一日 “上坟”。也多举行为祖宗树碑仪式,祖宗墓穴如有水毁塌陷之处,也在此日取百步外的黄土填平,叫 “堰坟 ”。夜晚,城镇居民多在十字路口为祖先画圈烧纸。此日乡间午饭多为凉粉。新中国建立后,每逢清明节,有关部门组织职工、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敬献花圈,栽植树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四月八农历四月初八日,相传是弥勒佛、牛的生日。此日,湫头滩有显圣庙会。
  当地人们长期验证,过了四月八,霜冻绝少,所以庄稼汉就放心了;过了四月八,昼更长夜更短,庄稼汉吃过午饭,开始进行午休了,故称 “过了四月八,庄稼汉心放下 ”、“过了四月八,庄稼汉晌午倒见(躺)下 ”。
  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也叫 “端阳节 ”。“五月里来五端阳,软糜粽子蘸蜂糖。”当地人过端午节,用粘米和大枣做馅、用苇叶裹成三角形的粽子,自食或送情。较普遍的是吃 “焖饭 ”,把粘糜子放在锅里加水焖熟,有的还加上大枣,凉后抹上蜂糖食用。此日,家家早起打扫庭院,悬艾蒿于户上。有的用雄黄酒喷洒庭院内外,涂抹小孩耳鼻,以防蠹虫叮咬,驱散瘟疫毒气。家庭主妇将用彩色线合成的 “花花绳 ”,俗称 “续命绳 ”,拴在小孩手腕、手指、脚踝、脚趾上,据说能保长命。戴荷包是最有特色的风俗。端午节除亲邻互赠荷包、“五毒 ”裹肚外,能互开玩笑的还时兴互抢荷包,向新婚媳妇索要荷包的人更多。1980年代后,许多农户特意将荷包拿到市场销售,成为端午节一大景观。
  六月六俗为 “晾晒日 ”,有 “六月六,晒丝绸 ”之说。此日午间晾晒丝、绸、皮、毛等经常不穿的衣物,以防虫蛀。还有汲水造酒曲,以备酿酒的习俗。七月七 “乞巧节 ”。旧时当夜,姑娘群聚一起,掐豌豆芽或麦芽,放在清水碗或盆里,“占影测巧 ”。家家都要磨新麦面粉洗淤面、烙干粮,作为节日食品。并用新麦面蒸、烙成人物、动植物形状,谓之 “巧娃娃 ”,给姊、妹、姑、姨的孩子赠送,谓之 “送巧 ”。现在除饮食仍沿旧习外,余多不行。
  八月十五 “中秋节 ”。旧时,当地人祭月供的月饼,除有钱人在市上购买或以花生米、核桃仁、白砂糖、青红枣为馅自制月饼外,大部分农家都是烙锅盔或干粮代之,好的家庭也不过卷些油和调料。此日,饼类食品都称作 “月饼 ”。同时,还有用 “月饼 ”互赠亲友、礼尚往来的习俗。现今,城乡居民都可在市场上购买自己喜欢的月饼过节。过去,在端午或中秋,当地有以学区为单位,备饭、摆筵款待老师的习俗,叫 “看称先生 ”。根据各自的经济条件,由村长或族中长者承头,学生家长凑份子,给先生宰羊,艰难些的地方也要杀只鸡或炒个鸡蛋盘子作为表示。次日,由长者率领学生家长给先生作揖敬酒,道声劳乏,并嘱托其尽心把学生教好;学生给先生磕头,并送小礼物。五月端午和八月十五也就成为当地约定俗成的 “教师节 ”。新中国建立后,教师公派,加之后来有法定 “教师节 ”,此俗逐渐淡化。
  九月九 “重阳节 ”。很早,习俗过节出游登高,饮菊花酒,吃枣糕馍。民国前,民间由头面人物主事,阖族或阖村按户按人头凑份子,宰杀羊只若干,敬奉 “圈神 ”后,煮熟切碎,把肉和汤按人口均分到户食用,称 “览丁 ”。含义有二,一为祈求 “圈神 ”,保佑羊只安全越冬;二是借此清点和互相了解各户的人丁增减现状。今已不行。
  十月一 “十月一,送寒衣 ”。黄昏时,家家上坟祭祖,因故不能上坟或远离家乡的人,就在场心或十字路口划个圆圈,焚化纸钱。也有一部分人用彩色纸剪糊成男女衣、帽等,端到坟上或场心、十字路口烧化。
  腊八俗称 “腊八节 ”。习俗过腊八煮粥,叫 “煮五豆 ”,有的在当天煮,有的在腊月初五煮。除了自食,也赠亲邻。每天饭时弄热搭配食用,一直吃到腊月二十三,象征连年有余。现时,人们过腊八主食臊子面。历来盛行腊八祟冰习俗。腊月初七夜,家家 “冻冰冰”。一种是在清水碗里,放入红萝卜刻成的花朵,用芫荽作绿叶冻成;一种是在清水碗里,加注红糖冻成。第二天,孩子们将冰坨从碗里倒出,人手一块,五颜六色,晶莹透亮,边玩边吮。
  回族传统节日圣纪节教历三月十二日,穆罕默德诞生纪念日。闭斋节教历九月,斋戒一月。教历九月一日入斋,教历十月一日开斋。古尔邦节教历十二月十日宰牲,纪念伊卜拉欣对安拉之忠诚。此俗与全国其他地区的穆斯林相同。
  法定节日多为国家规定的节日。
  元旦俗称 “阳历年 ”。新中国建立后,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决定,公历的1月1日为 “元旦 ”。这天,机关单位贴对联,张灯结彩,公职人员放假1天,城市家庭多团聚会餐。机关单位还组织团拜、文艺演出、体育竞赛活动。1990年代后,青少年在元旦前夕购买贺年片相互赠送。成年人多利用手机、互联网互发信息祝福。
  国际妇女节3月8日,按国家规定给女职工放假半天,开展各种纪念活动。
  植树节民国4年(1915)7月31日,国民政府规定农历清明节为植树节。17年(1928)4月,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忌日,将原植树节改在3月12日。1979年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届第六次会议决定3月12日为植树节。此日,本县机关干部、学生、工商业者、农民等全民动员,义务植树1天。
  国际劳动节5月1日。县城各机关单位均组织集会,开展体育比赛、文艺演出、演讲座谈等活动。青年男女多选定此日举行婚礼。自2000年起,“五一 ”法定假日由2天改为3天,为方便职工旅游,将前后两个双休日4天加在一起,放长假7天,称 “旅游黄金周 ”。
  中国青年节5月4日。城乡多举办青年联欢、新团员入团宣誓、读书演讲和评选、表彰奖励先进团员、优秀青年等活动。国际儿童节6月1日。城乡中、小学生家长都在给孩子们穿戴一新,打扮漂亮,让其参加学校组织的运动会、文艺演出、少先队检阅等活动。中国共产党建党节7月1日。中共各级组织举办座谈会,组织新党员举行入党宣誓仪式,表彰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
  建军节8月1日,县政府与县人武部均组织开展拥军优属、拥军爱民活动。
  教师节民国20年(1931)5月,教育家爽秋、程其保等人建议设立教师节,发表《教师节宣言》,呈请国民政府批准,并于当年6月6日在南京中央大学举行第一次庆贺教师节仪式。但当时的教育部未批准把这个节日列入学校校历。尽管这样,后来许多学校的教师仍于6月6日自动举行纪念活动。28年(1939),国民政府教育部规定以孔子诞辰纪念日(8月27日)为教师节,并颁布《教师节纪念暂行办法》,但后来未实行。新中国建立后,1951年,教育部和全国教育工会商定,废除6月6日的教师节,将教师节改在同 “五一 ”国际劳动节一起纪念。因无教师特点,实行效果不理想,后销声匿迹。1985年1月,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每年此节前后,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召开先进教师表彰奖励会,各级党政领导慰问教师,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困难,各学校举行师生联欢会。
  国庆节10月1日。城乡广泛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各机关单位插彩旗,挂彩灯。自2000年起,国庆法定假日由2天改为3天,为方便职工旅游,将前后两个双休日4天加在一起,放长假7天,称 “旅游黄金周 ”。
  第八节禁忌县域民间禁忌颇多,相沿已久,有规范礼仪文明的,有倡导科学生活的,还有些弥漫着民俗色彩。现时,许多年轻人已不讲究禁忌,唯有老辈人重视恪守。
  称谓禁忌忌直呼父母长辈名字。
  年龄禁忌告诉别人自己的年龄,男忌45岁,女忌18岁;俗传此年岁不吉利,常多报1岁少报1岁。忌向女性打听年龄。
  言语禁忌忌言别人生理缺陷。忌言伤心、隐痛或重大过失。称人死亡,忌说 “死了 ”。老年人死亡称 “殁了、老去了、老百年了 ”,中年人死亡称 “殁了 ”,青年人死亡称 “殇了 ”,童婴死亡称 “瞎了、折了、夭折了 ”。称童婴体弱,忌说瘦,称 “癯的 ”。称婴儿健壮,忌说肥,称 “气实 ”。称娃娃生病,忌说 “害病 ”,称 “不乖、变狗 ”。称人体胖,忌说 “肥 ”,称 “发福 ”。
  喜庆丧事禁忌女子出嫁时,亲生父母未婚女子不能送嫁。孝子及丧偶、不生育者和怀孕妇女、未婚女子不送嫁娶亲,亦不得入洞房。忌怀孕妇女、未婚女子人洞房。离婚、丧偶的女人忌送女、入洞房、备办嫁妆。服丧孝子头7天内忌进别人家门。居丧3年未满,孝服未换,春节忌贴红对联或只能贴黄色对联。服丧孝子忌食肉、洗脸、理发、打扮,忌穿红戴绿、歌舞笑谈。人死在外,忌抬入院内;忌将空棺从大门抬出,要从墙上或崖背上吊出。当年出嫁女儿,又遇死人的,棺材要从放倒的墙隙中抬出,称 “一年大门里不出去两个人 ”。死人入殓时,忌小孩观看。下葬时忌年轻人入墓坑。忌猫入停尸灵堂,俗传猫经尸体边易 “惊丧 ”。
  饮食禁忌忌食生、冷、硬物,怕伤及肠胃,晚饭忌过饱。忌生人擅入灶房,在发面、蒸馍、做豆腐时,一般忌外人擅入,尤忌妇女串门。忌用重茬锅做饭、重茬碗盛饭;饭间忌互相换碗;饭前饭后忌用筷子敲碗碟;饭后忌把碗碟倒扣于桌上。忌从锅灶上跨过,忌光腚在灶前活动。忌踩踏饭菜,或随意倒掉。忌随便吃生人的东西,抽生人的烟。忌倒坐门槛上吃饭。天旱祈雨时,忌吃葱、韭、蒜、肉等。碾麦打场吃饭,忌将馍泡在汤中吃,传说这样吃天会下雷雨冲打麦场。忌死畜肉进灶房。忌油饼夹肉,俗言 “有福不可重享 ”。忌狗肉上席,俗言 “狗肉不上台板 ”。吃饭忌剥馍皮。忌睡卧进食。吃蜂蜜忌吃葱蒜,吃了会胃痛。
  礼仪禁忌忌迎客抢先入门,须谦让客人长辈先进。忌抢占首席,客堂聚会或宴席,须谦让长者,尊者入首座。忌单手给长辈或客人接茶饭,单手接茶饭视为不恭。忌与父母伯叔握手、划拳、同桌吃酒席。忌与父母下棋、打扑克。客人来访,忌扫炕、扫地。自己吃药时,忌问别人吃不吃。忌在客人面前打骂孩子,否则,被认为是逐客。忌在会客公众场合衣扣不齐,歪戴帽子,倒拖鞋。忌戴手套和别人握手。馈赠礼品,忌送钟表,避谐音 “送终 ”。
  节令禁忌大年三十和初一,忌打碎器物,忌吵架、骂人,忌说不吉利的话。初一,忌做针线和农活,不能动用剪、斧、锯等工具;忌扫地、倒垃圾;忌泼水在地。正月,忌剃头,说是剃了头 “费舅舅得很 ”;忌空锅,从初一开始,每顿饭后都要在锅里搭馍或其他饭菜,象征年年有饭吃,顿顿不断炊。正月初五,男人忌干农活,女人忌做针线。正月初七,忌出远门、做针线、响炮、动刀、梳头、洗脸。土旺期间忌动土。
  行事禁忌借药锅忌送还,须待主人需要用时来索要。邻家借盐,忌直接其手,要放在地上让别人去拿。忌打蛇,庭院发现蛇,要将蛇送到远处。睡觉忌搂猫,俗有 “男不玩猫,女不玩狗”之说。忌跨越货担。忌跨越耕地犁。忌打碾时骑碌碡。忌在崖畔小便,向崖下扔衣服、帽子等。灶内忌烧鸡毛、葱蒜皮,俗传烧了此类生臭胎。忌用筷子、杆杖打猫,传说杆杖打猫猫会将蛇叼到家中来。忌用椒树当柴烧,传说烧了椒树要 “焦尾巴 ”,即要断子绝孙。忌用枸杞烧锅,传说枸杞烧锅吓灶爷,并忌讳将枸杞带进家门,俗传 “枸杞进门,灶爷没魂 ”。忌以鹊巢柴做饭,忌以竹枝作薪。小孩忌重戴两顶帽子,忌扛秤。忌用空心木条和竹杆打牲畜。晚忌扫地、梳头、照镜、剪指甲。忌打狐狸,传说打了狐狸不吉利,会遭祸灾。忌拿庙产,忌砍伐庙上的树木,迷信认为偷拿庙产,砍伐庙山树木,神灵降罪,全家永不安宁。门前忌植桑(谐丧)、椿(谐冲)、白杨,俗谣 “前槐后柳,门前不栽鬼拍手 ”,因杨树树叶声阴森凄惨。院内忌栽松、柏。建房木料忌用槐、桑,俗以为槐字带鬼,桑字音丧,不吉利。棺忌重修,忌用柳木。忌用立干木(干枯树木)作门窗。忌坟地、庙地挖土砍柴。忌毁门前树上鹊巢,传说门前树上有鹊巢是吉兆,越多越好。畜圈忌大便,羊圈忌小便,称畜羊圈大小便,羊畜会烂蹄子。忌挑空桶入灶房。忌以椿桑木煎药。忌乱抛妇女头发。忌小孩坐笤帚,坐了笤帚要挨打。忌坐簸箕、筛子,俗传坐了响雷害怕。忌乱抛头发,要塞于墙缝,相传野雀将头发叼去小娃爱害疮。忌用麻绳紧腰,因麻带是丧服腰带。忌坐凳空踢脚。忌从晾晒的女人裤子下经过,称不吉利。忌男人或生人进入妇女坐月子的房间;月婆子门上要挂红布条,称 “忌门 ”;妇女忌在娘家坐月子、过春节。父母亡故之日称忌日,逢忌日,孝子不得饮酒、娱乐;父母亲丧后3年内忌贴红对联。吃梨时忌两人分吃,避谐音 “分离 ”。被褥及妇女小孩衣物晾晒时,忌在院中过夜。外出行旅,逢 “七”的日子忌启程,逢 “八 ”的日子忌回家,十三日忌出远门,“杨公忌 ”是专门避忌出行的日子。出门忌争强好胜,拌嘴斗殴。忌钱财外露,夸口张扬,裤裆里藏钱,袖筒里别针,至今沿袭。忌女人在泉边、井上洗内衣。兴工动土,迁居移灶,避讳月忌(初五、十四日、二十三日),还有 “张王李赵六腊月 ”忌动土、搬家,“七姓八白三九月 ”忌动土、搬家。庄子的正面,无论是打窑还是盖房,其孔数、间数,要单数,忌双数。父母在时子女忌穿白衣、戴白帽。男子忌戴绿巾、绿帽,忌穿女人鞋。忌讳衣服纽子数为四、六,忌穿毛边衣服。忌女人戴男人的石头眼镜,噙男人的玛瑙烟嘴。忌五月缝棉衣,拾掇鞋。绱鞋一天要绱完一双,忌讳留到第二天。给别人帮做针线活,忌全部做完,要留几针。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

相关地名

正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