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文物古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347
颗粒名称: 第四十七章 文物古迹
分类号: D922.16
页数: 23
页码: 424-446
摘要: 《正宁县志》中对文物古迹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文物保护 文物古迹

内容

县域川、塬、林、水兼备,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具有古人类和古生物(特别是古脊椎动物)生存繁衍的优越条件。至今在被切割的河床两岸或沟壑的断壁上,清楚地保存着第三纪上新世时期的赭红色黏土(亦称三趾马红土,距今约1200万年)和第四纪更新世的马兰黄土(距今约100万年)。1980年代,在县域上述土层中发现了大量的古脊椎动物(主要是哺乳类动物)化石,可辨动物有三趾马、大象、犀牛、羚羊、牛、马、羊、猪、獾等10多种。2006年底,全县有馆藏文物1257件(一级8件、二级35件、三级385件,一般文物829件),古遗址26处(国家级1处、省级6处、市级4处、县级15处)。
  第一节古脊椎动物化石点上新世永和化石点位于永和镇政府所在地之东南侧沟壑中,广泛裸露赭红色黏土夹砂层(似为三趾马红土),内含上新世三趾马动物群化石颇多,其中埋藏较丰富有:寺村沟1974年至次年,农民在该沟南部1.5千米的后沟沟底,挖出 “龙骨 ”数千千克。埋藏呈水平层状分布,长约20余米,因挖掘塌陷而埋没,估计仍有一定保存。寺村拉儿沟1976年,群众在寺村拉儿沟沟底与寺村后沟相当层位上,挖掘 “龙骨 ”数千千克,其中有大唇犀、三趾马等化石残段。琴宅村背后洼地处陕甘两省交界处,化石保存情况比上两处丰富、完好,层位、时代相同。
  曹家山化石点位于周家乡惠家村曹家山自然村白土沟梁。1977年4月间,公社砂场工人在修路挖砂时,于灰白色砂层中挖出一大象左下颔骨化石。系一中年个体,属乳齿象类。从埋藏地层来看,属上新世。
  车家山化石点位于湫头乡新庄子村南畔自然村南侧车家山下。1975年,社员在这里挖出 “龙骨 ”数千千克,毗邻的陕西省旬邑县社员也在此挖了数架子车。据现场观测,化石埋于三趾马红土层内。因土层覆盖很厚,未作试掘。姚家川化石点位于宫河镇姚家川村四郎河北岸。四郎河两岸广泛发育有二级阶地,北岸保存最佳。在河南岸的红土坝发现上新世的三趾马群。经试掘,采集的标本有三趾马、羚羊、牛、猪、獾等动物化石,埋藏在赭红色黏土(三趾马红土)中。同时代的化石,在彭家川村第三自然村四郎河南岸的灵巧沟亦有发现。
  晚更新世邓家川化石点位于宫河镇邓家川四郎河北岸麻黄山下。1977年3月,姚家川小学教师邓志兴挖窑洞时发现。化石产于马兰黄土底部,所见有牛、马等。
  第二节古文化遗址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宫家川东坪遗址位于周家乡宫家川东坪台地上,东自苍儿沟,西到担水沟,南至四郎河,北靠东山,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约120米。遗址地表由北向南倾斜。1976年冬,该村在此平田整地,使遗址受到严重破坏,大量文化层、墓葬区和窑址被挖毁,出土的大量陶器和石器亦被毁。地表散布不少陶片,残存的文化层厚1至2米,有的纯属灰烬的堆积,内含陶片和兽骨。次年,在当地社员中征集到各类陶器50多件。金属生活用具,多出自墓葬和窑址。其陶系有彩陶、泥质红陶、细砂硬陶、夹砂红陶和泥质灰陶。纹饰有绳纹、弦纹、指甲纹、附加堆纹、突饼纹、布纹等。彩陶占一定数量,多为黑彩,少量为红彩。其彩施于器物腹部和口沿,无内彩。纹饰有黑带纹、波浪纹、三角纹、人面纹、竖线三角纹、勾叶纹、圆点纹等。器形有敛口环底钵、敛口小平底碗、盂、葫芦瓶、罐、彩陶盆、瓮棺等。这些器物与陕西省渭南史家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陶器基本相同。其彩陶盆与庙底沟类型的典型器物完全一致。而葫芦形口尖底瓶、红泥陶钵、细颈壶、瓮棺等又与半坡类型器物相同。据专家鉴定,该遗址介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和庙底沟类型之间。
  汉子村遗址位于永和镇罗儿沟圈村汉子自然村的塬面和沟畔,规模较大。东自汉子村三组,西至连界的陕西省旬邑县底庙乡三庄自然村,南自大沟畔,北至董村,东西长约600米,南北宽约500米。遗址堆积的文化层极为丰富,有灰层、灰坑、窖穴、窑址。文化层厚1至2米,最厚处达3米以上,距地表0.5到1米。地表散布的陶片甚多,主要有数量颇多的红泥彩陶盆,黑彩饰于器物的口沿和腹部,内无彩,纹饰有鱼纹、勾叶纹、圆点纹等。泥质红陶有敛口钵、盆,器表打磨很光。夹砂红陶有盆、罐等。纹饰有绳纹、弦纹、附加堆纹,器壁一般较厚,有的底腹有烟迹。细绳纹陶尖底瓶特别多,泥质灰陶盆亦不少。另有石斧、石弹丸、灰陶环等。1981年9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樊东遗址位于永正乡樊家湾子村四郎河北岸二级阶地上。分布于樊东村及窑顶台地上,南起村口,北到果园,东自罗家沟,西到桂渠栳,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50米。暴露的文化层厚度1至2.5米,灰坑、窖穴、住室和墓葬均有遗存。所见陶片器型有彩陶钵、盆,泥质红陶钵、盆、缸,线纹双耳尖底瓶,夹砂红陶罐、缸等。
  车家沟遗址位于周家乡车家沟村第三组疙瘩地上。遗址突起于较大的台地南部。东西长约200米,南北宽约150米。已有三分之一的面积因平田整地挖毁,灰坑、灰层暴露于地表。灰层厚1至1.5米,内含不少残陶器、兽骨、鹿角、蚌壳等。彩陶多见于盆形器,黑彩饰于口沿和腹部;泥质红陶器多为敛口钵、盆;夹砂红陶多见于尖底瓶和罐类。纹饰有弦纹、绳纹、附加堆纹。
  于家庄遗址位于永和镇于家庄村,重点区在第三组饲养室和砖瓦厂。当地居民的窑崖顶上,散布着不少袋形灰坑,距地表1米许。所见一处灰白住室面,残长1.5米,距地表2米。遗址的中心区,为今人居住区,破坏十分严重。地表上散布的陶片,有红泥敛口钵、细绳纹尖底瓶、红泥葫芦瓶、夹砂绳纹红陶罐等。另有从群众中收集到的红泥葫芦瓶、石斧、石弹丸等,收藏于县博物馆。
  苟仁遗址位于湫头乡苟仁村,东至苟仁南组打麦场,西到北组饲养室,南至村沟畔,北到塬面第二条埂。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150米。文化层厚1至1.5米。中心区位于南组,文化层被群众当做壮土常年垫圈。暴露的遗迹、遗物较丰富,有灰层、灰坑、住室和灶坑。灰层厚1至1.5米,距地表0.1至0.8米。陶器有红泥敛口钵、盆、尖底瓶,夹砂绳纹红陶罐,夹砂灰陶单耳罐等。此外,还有周代文化遗存,陶器有交错绳纹灰陶罐,夹砂绳纹陶鬲,夹砂篮纹红陶环底罐等。1981年9月,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周家遗址位于周家乡周家村内,面积约50万平方米,暴露的文化层达4米,灰层、灰坑、窖址均有遗存。器物标本有敛口红陶钵、灰陶钵、尖底瓶、夹砂绳纹红陶罐,彩陶盆等。1991年,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吴家坡遗址位于周家乡下冯村吴家坡猴头峁的半山腰,面积约3.8平方米,暴露有灰层、灰坑、窖址。器物标本有:敛口彩陶钵、红陶钵、尖底瓶、夹砂红陶罐等。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正宁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核桃峪遗址位于周家乡核桃峪村第二、三组。其分布范围较大,东至第一组,西到第三组,南至沟畔,北至学校。东西长450米,南北宽150米。重点区在二组沟畔。暴露的灰层厚1至2米,距地表0.4至1.2米。窖穴、住室和墓葬都有发现。从地表散布的陶片看,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齐家文化遗存。仰韶文化陶器有红泥陶钵、盆,线纹尖底瓶,夹砂绳纹红陶罐、缸等。齐家文化陶器有红泥篮纹樽,三耳或单耳腹施划纹小罐,夹砂绳纹罐、陶鬲等。此外还有周代文化遗存,陶器有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盆、罐、樽、鬲、甑等。
  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遗址西城遗址(戴家遗址)位于湫头乡新庄子西城村戴家组,重点区在该组原饲养室一带。暴露的只有两处灰坑和一个窑址。灰坑高1米,宽2.5米;窑址高1.5米,宽0.6米,窑壁火烧硬面厚6厘米。所见陶片器型有泥质红陶篮纹罐、夹砂绳纹红陶鬲。
  岭上遗址位于永正乡友好村岭上组及东西沟畔。这里不见文化层,但灰坑分散较多,住室面也有暴露。地表散布的陶片有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的泥质红陶篮纹折肩罐、盆,夹砂绳纹红陶鬲、罐,蜂窝纹罐等,有的罐腹两侧有鋬,器壁较厚。此外,还有周代、汉代文化遗存。周代有泥质鋬灰陶簋、盆,夹砂绳纹灰陶鬲,绳纹罐等。汉代有灰陶盆、甑、罐,粗绳纹大瓦,云纹瓦当等。从当地群众中收集到周代陶鬲、汉代陶仓各1件,存县博物馆。
  周代遗址邓家川遗址位于宫河镇姚家川村四郎河北岸邓家川村和半山腰间。不见文化层,只有零散的灰坑。周代遗物陶片有泥质灰陶罐、甑,夹砂绳纹灰陶鬲等。此外,在川底第一阶地的灰坑内,发现汉代遗存,有素面灰陶盆、罐,绳纹灰陶罐等陶片。
  秦、汉代遗址秦直道遗址详见第三十一章《军事》第二节《设施》。
  秦一号兵站遗址详见第三十一章《军事》第二节《设施》。
  古阳周县城遗址位于永正乡王家庄。为汉阳周县县城。秦始皇时,曾在此驻军,又称驰武城。秦始皇死,秦二世矫诏赐大将蒙恬死,蒙恬不肯死,使者系蒙恬于阳周县城。后,蒙恬被逼自杀于此。艾蒿店烽墩遗址位于艾蒿店林区。有北五里墩、南五里墩两座,相距约三四千米。
  前者位于一大山峁顶部,底周长约60米,残高6米,原形不清,冢状。后者位于一小山峁上,四周密布林木,底周长约30米,残高5米,圆冢状。墩基部以砾石为基础,基下约20米处,有残破窑洞和大量灰烬。专家称似为秦汉时期烽墩遗址。
  丁家山遗址位于秦家梁林场丁家山山头硷地上。面积约4.5万平方米。这里乔、灌木丛生,地表遍布陶器残片,水冲处有灰迹。出土器物有侈口方唇罐、侈口圆唇罐、侈口卷唇罐、鼓腹带耳罐等。有绳纹、篦齿纹、弦纹、交叉纹等。多为轮制,制作精美。保存一般。属汉代遗址。
  其他遗址雕岭关遗址位于正宁林业总场林区内,在一个较平缓的崾岘南端山峁间。坐东向西,现有残窑洞二层,直道从第二层窑洞前的宽阔地边通过,崾岘南侧发现一段早期墙址,长约30米,残高3至7米,基宽约5米,夯土层厚6至7厘米,夯窝不明显,为五花土质,内含大量炭块,地表布满瓦片,断面所见文化层厚达3米,有粗绳纹板瓦、筒瓦及宋代后的陶、瓷器残片。较完整的汉瓦长31厘米,宽19厘米,厚2厘米,凸面光平,凹面为布纹。从实物看出该遗址一直沿用至清。这里原有一条通往陕西黄陵县的道路,位处关隘要道。
  高庄遗址在子午岭林区雕岭关北约20千米处的一个南北长约百米,宽约40米的崾岘之中,范围约2100平方米。布满粗绳纹板瓦残片,筒瓦凸面多饰细绳纹,上部11厘米为光面,凹面饰芝麻窝纹,直径13厘米。从瓦片分布看出,建筑物坐东向西,南北呈 “一”字形,直道从面前经过。崾岘两边为深谷,地势十分险要,是一处要塞。
  艾蒿店遗址位于子午岭林区正宁县和陕西省黄陵县接界处,属本县辖。遗址在直道大转弯的崾岘之东峁西侧,面积20000平方米,断面所见文化层厚1至3米,内涵相当丰富,有大量粗、细绳纹板、筒瓦残片。汉代布纹瓦片及明、清庙宇的脊兽、瓦当之类,遍地皆是。据闻,民国初年这里有集市、庙宇,今废弃,现留残窑洞两层。
  古(罗川、真宁、正宁)县治罗川城遗址位于永和镇罗川村。现存古城墙、明石坊、文庙、赵氏祠堂、清铁旗杆等。
  第三节古墓葬轩辕黄帝冢位于五顷塬乡桥山(子午岭)。汉代后,县名先后称阳周、上陵畤、罗川、真宁、正宁。汉司马迁《史记 ·五帝本纪》载:“黄帝崩,葬桥山。”汉班固《汉书 ·地理志》载:“桥山在南,有黄帝冢。莽曰上陵畤。”北齐魏收《魏书》载:“阳周,前汉属上郡,后汉、晋罢,后复属。有桥山、黄帝冢、泥阳城、高平城、秋水。”《隋书》载:“罗川,旧曰阳周,开皇中改焉。又西魏置显州,后周废。有桥山。”“唐张守节《史记正义》载:《括地志》云 ‘黄帝陵在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山 ’。”明嘉靖傅黄帝冢学礼《庆阳府志 ·陵墓》载:“在(真宁)县城东子午山傍有黄帝陵。”明时,“桥山陵寝 ”为正宁 “古八景 ”之一。清乾隆折遇兰纂《正宁县志 ·地理志》载:“桥山,在县(罗川)东七十里,与中部县(今黄陵县)连界,黄帝葬衣冠于此。”宣统元年(1909)《甘肃省庆阳府正宁县地理调查表》载:“西头村,在县东南陇头村西南。离城里(罗川)数65里。21户,131口。村前有樵(桥)山一座,上有黄帝陵。志载:‘黄帝葬衣冠之所。’”民国苏绍泉修《正宁县志》载:“黄帝葬衣冠处,在县(罗川)东南湫头镇东北西头村之桥山,当谷一峰耸起,草木葱蔚,上有荒冢,旁立一碑,镌字曰 ‘黄帝葬衣冠处 ’。《史记》载:“汉武帝北巡朔方,还祭黄帝于桥山。帝曰:‘吾闻黄帝不死,有冢,何也? ’或对曰:‘帝骑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于此!’”明代,真宁县教谕强晟,“明七子 ”之首、安化县(今庆城县)人李梦阳等,都有与 “桥山”或 “黄帝冢 ”有关的诗作传世,如强晟《桥山》诗中有 “轩辕何事厌尘寰,自昔乘龙去未还 ”及 “争知仙驾游何处,犹说衣冠葬此山 ”等句,李梦阳《桥山》诗中有 “青宫栖古岑,白露静松林 ”、“衣冠万国后,辙迹四方心 ”等句。1993年,庆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授张耀民多次实地考察,确认五顷塬乡境内二顷塬村与五顷塬村结合处的一东北指西南向的高大土堆,为黄帝古冢,并在《甘肃社会科学》、《西北师范大学学报》、《庆阳师专学报》等刊物发表《黄帝冢原址实地考察记》,《黄帝冢原址考》一、二、三论4篇,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闻媒体纷纷予以报道。确认黄帝冢正宁说的合理性。
  黄帝冢南边有一东西故道,西、北、东三面皆为深谷,冢东、西两谷水皆流向东北谷而西去。正宁至陕西铜川公路从西、北、东三面绕冢腰,并与冢南的东西向故道相接,经土岘子东去。此冢三面临谷,一峰耸起,甚为壮观。如以现行公路为冢底,到冢顶部高约40至60米。绕冢周修水平梯田18阶,每阶高1至3米,阶面宽2至4米不等,上有已可结果的核桃树近千棵。冢顶部呈南北长约70米、东西宽约30米的椭圆状,约1500至1800平方米(2亩半多)。从土层形成看,动土层至少在40米以上。从冢三面临谷、水土流失情况看,原冢相当大。冢南、西、西北为现二顷塬村、龙头村属地,冢东为五顷塬村属地。冢北、东北为龙咀子村(系一东西向的长梁,形似龙)属地。东北向则与乔家塬村、党家塬村相望。当地老者讲,此地传说原只有5户人家,且是5个姓氏,故称 “五姓塬 ”,后来叫转音,成了 “五顷塬 ”,“二姓塬 ”也叫成了 “二顷塬 ”,使人误解这里地盘很小(二姓或
  五姓,正应陵户之数。历代对守陵户都是有定制的)。该冢据上辈传下来叫 “仙人坟 ”,又叫 “仙人穴 ”。原来坟上长满又高又大的松树,说有神灵,无人敢动,都叫 “松树圪塔 ”,后松树砍伐殆尽。1970年代后,在上面修了梯田,栽了核桃树。
  附:历代咏黄帝诗选黄帝赞(魏)曹植少典之子,神明圣哲。土德承火,赤帝是灭。服牛乘马,衣裳是制。氏云名官,功盖五列。
  黄帝三鼎赞(魏)曹植鼎质文精,古之神器。黄帝是铸,以象太乙。能轻能重,知凶识吉。世衰则隐,世和则出。
  黄帝颂(晋)牵秀邈矣皇轩,应天载灵。通幽远览,观象设形。诞敷厥训,彝伦攸经。德从风流,化与云征。皇猷允塞,地平天成。
  爰登方岳,封禅勒成。纷然凤举,龙腾太清。违兹九土,陟彼高冥。民斯攸慕,涕泗沾纓。遐而不坠,式颂德声。
  黄帝赞(晋)曹毗轩辕应元期,功能总百神。体炼百灵妙,气含云露津。掺石曾城岫,鼎铸荆山滨。豁焉天扉辟,飘然跨腾鳞。仪辔洒长风,褰裳蹑紫宸。
  黄帝赞(晋)挚虞黄帝在位,实号轩辕。车以行陆,舟以济川。狐矢之利,弭难消患。垂衣而治,万民又安。
  黄帝见广成子画赞(北朝)庾信治身紫府,问政青丘。龙湖鼎没,丹灶珠流。疏云即雨,落木先秋。至道须极,长生可求。
  鼎原(唐)李白黄帝铸鼎荆山涯,不炼黄金炼丹砂。骑龙飞去大清象,云愁海思令人嗟。
  哭桥陵(唐)杜牧百年弓剑入桥陵,岂料三泉化劫尘。空有渔灯照荒土,忍将玉轴问遗民。苍梧日落啼丹雀,金粟云深卧石麟。寒食家家上丘冢,六宗盂饭属何人?登桥山(宋)范仲淹(豳州人)
  一高陟桥山上,关河万里长。沮流声浩浩,柏干色苍苍。
  二红日竿头尽,青云足下藏。轩辕龙驭古,百代景冠裳。
  桥山(元)鲜于枢旁通日月上星辰,有路遥应接玉京。仙弈未终人世换,秦鞭不到海波平。当时混沌知谁凿?他日崆峒强自名。
  枯树重荣事尤异,欲从樵者问长生。
  乔山陵寝(明)真宁教谕强晟(河南汝阳人)轩辕何事厌尘寰,自昔乘龙去未还。万国有臣空恋慕,九重无路许追攀。争知仙驾游何处,犹说衣冠葬此山。终古风云劳拥护,神光常射斗牛间。
  环庆怀古(八首)之黄帝陵(明)督学副使李梦阳(庆城人)青宫栖古岑,白露静松林。忽下乌号泪,遥悲龙去深。衣冠万国后,辙迹四方心。一气流群帝,哀哉笙凤音。
  桥陵(明)督学副使李梦阳(庆城人)黄帝骑龙事杳茫,桥山未必葬冠裳。内经泄秘无天地,律吕通神有凤凰。创见文明归制度,要知垂拱变洪荒。汉皇巡视西游日,万有几千空路长。
  桥山陵寝(明)李文中万代衣冠始焕颁,轩辕功德亘尘寰。
  神皋御气留弓剑,云路仙踪寄佩环。
  凤历有年时未改,龙髯无分泪空潸。
  独怜汉武旁祈筑,辜负荒台枕碧山。
  谒轩辕庙(明)练国事轩辕龙气郁苍苍,沮水环流日月长。我为干戈思太古,谁从松柏采幽香?祠前烽火连边塞,陵上烟云历汉唐。黄帝鼎成何足异,不须攀髯类虚狂!谒轩辕庙(明)杨兆桥山之上有轩辕,寂寞松楸剑履存。高冢旧余天子气,诸峰还让丈人尊。青山雉尾当时事,百日龙髯何处屯?犹似垂衣望仙侣,千官扈从隔昆仑。
  谒黄帝陵(清)陈善东方鼻祖仰轩辕,陵寝巍然浩气存。源远千秋流泽荫,神威只手辟乾坤。蚩尤早灭安华夏,海寇新歼待子孙。两袖清风深愧怍,客中无计荐鸡豚。
  黄陵(清)寇绍先风光满目旧山河,翠锁黄陵此不磨。水过山空基尚在,啄荒烟淡草偏多。衣冠虚葬人传久,龙驾飞升事恐讹。
  汉武登临追往迹,轮台诏下鬓双皤。
  登黄帝陵(清)丘逢甲天下汹汹党人死,神师一呼群盗起。此时理乱都不闻,心醉君家老孺子。欲为孺子吾不能,短衣匹马秋呼鹰。袖中一卷英雄传,落日来登黄帝陵。
  祖先(清)丘逢甲万山万水发祖处,万方人物此胚胎。欲寻盘古开天迹,仗剑昆仑看瀑来。
  落叶恋本根(清)丘逢甲天下万山祖,其名曰昆仑。昆仑有南支,万里趋越门。人生亦有祖,谁非黄炎孙?归鸟思古林,落叶恋本根。
  谒黄帝陵(清)艾若兰轩辕飞升不计年,桥山明月夜空悬。瑶台寂寞生春草,王冢荒凉笼暮烟。人文代换江河逝,庙貌更新俎豆鲜。迷却衣冠无觅处,千秋得拜衮衣前。
  黄帝赞(民国)孙中山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彭祖墓据清乾隆折遇兰《正宁县志》载:“彭祖墓在县东南五十里香庙塬(今三嘉乡索洛村),名彭祖坳(清代在此树有一碑,也载此为彭祖坳),基址宏壮,前余石马一。”新中国建立后,被平毁。
  郭家疙瘩墓群位于山河镇蔡峪村的沟畔,分布在南北走向道路的两边。1987年群众建房时挖出,经调查,有土坑竖穴墓多处,出土灰陶豆、鼓腹瓮、侈口壶、黑陶豆、有铭文铜鼎等。系周代墓群。
  柴桥子战国墓葬位于西坡乡柴桥子村。出土有兵器、车马饰及服饰。
  蒙恬墓清乾隆《正宁县志》载:(蒙恬墓)“在县(罗川)北二十里。”经考证,位于今永正乡友好村(蒙家洼村)东塬畔。1950年代中期,墓高约10多米,占地2至3亩,周围有2至3亩大的坟院。墓上长有参天楸树和巨大白杨,荒草也有几米高。1958年,生产队砍掉墓地树木,用墓上的土垫牛圈,并在其地盖起饲养室。到1960年时,墓夷为平地。目前,原墓周围盖起多处民宅,但当地群众还能指出蒙恬墓的具体方位。
  侯郎墓位于湫头乡西侯郎村。1972年春甘肃省博物馆开掘,为砖箍墓,双石门,旁有童棺,出土残铁剑、玉饼、玉猪、铜镜、五铢钱、玉片等物共122件。无墓志。据出土文物推断,系东汉墓。
  前马塬古墓位于三嘉乡狼牙洼村。1975年调查,为圆锥形,高约3米,底周长约10米。系汉墓。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张果老墓位于西坡乡碾盘山。明嘉靖《陕西通志》载:“在县(罗川)东六十里,有碑记,字多剥落。”清乾隆《正宁县志》载:“在县东五十里。旧志载:‘县东有洞,相传果老隐居炼丹处,故有墓在焉。’”《庆阳地区志 ·人物志》载:“张果老系罗川人,曾在西坡碾盘山修炼,并葬于此。”现墓碑已佚。
  五王庄唐代墓葬群位于罗川五王庄村四郎河北岸山麓之下窄狭台地上。1970年,在台地坡路两侧排水沟中冲出两座唐代砖墓,当地群众拆砖时,出土一些三彩陶俑,多被毁坏。1件较大的三彩天王俑和1件文仕俑尚完整。天王踏在牛背上,牛倔强欲起,造型逼真优美,是甘肃省出土文物中少见的珍品。收藏于甘肃省博物馆。1972年,省博物馆在此又获得一些唐代遗物。
  侯家山墓葬位于西坡乡柴桥子侯家山村东南侧约1千米的山腰耕地中。有两个封土堆,相距50米,残高6米,底径12米。当地群众称此为 “唐王坟 ”(根据出土的文物印证,很可能为唐代墓葬)。1976年,在墓地西侧山下的1孔破窑顶部发现1座单室残墓。墓室单砖卷顶,西部有耳室,充满淤泥。随葬品多已毁。残存有武士俑头两件、骆驼俑头两件、马俑头两件及碎片,可修复的仅为一马俑。另外,在此地征集到唐代海兽葡萄铜镜1件,存县博物馆。
  董默墓清《正宁县志》载:“唐游击将军董默墓在县(罗川)东北三里,石羊、铭碑尚存。”现已无存。康智墓清《正宁县志》载:“康明府康智墓在县(罗川)东北二里杜树塬。”现已无存。
  后庄墓葬和车马坑1982年4月,山河公社后庄村农民张治兴在 “狼牙坟 ”修地坑庄基时,在距地表不到2米处,挖出古墓一座和一处车马坑,出土器物有铜戈、铜柄铁剑、铜銮铃、当卢等器物32件。
  燕氏家族墓地位于周家乡燕家村原村部西侧300步之遥的塬面上,原有4个大墓冢,墓前设有1通大石碑和一些石刻。目前独存大石碑1通和2个石羊,其他石刻已佚,墓冢已被毁平。系元代安西邸总管燕珪的父母(燕庆安及夫人)的墓地。
  景清墓位于山河镇东关村第四组塬面上。原有3个大墓冢,是景清及其眷属墓,当地群众称为 “景爷坟 ”。原墓院面积有10多亩,四周有围墙,内有石人、石马、碑碣。现已无存。
  赵邦清墓位于永和镇于家庄村第三、四组大场北侧塬面上,原有3个大墓冢,系赵邦清及其眷属墓。墓前有墓碑和赵邦清为其父母立的牌坊等,周围有石人、石马、石虎、石豹各1对,毁于 “文革 ”。墓室保存完好。现存复制石碑1通、石虎1对、石供桌3面。原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2月,庆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曹文诏墓位于榆林子镇巷村曹洪组。崇祯八年(1635),曹文诏与李自成部战于湫头塬,曹战死后,明朝廷赐祭葬。原墓地大约10亩,现残存封土堆,高约12米,底径约25米。封土堆有明显的堆积层,原为圆形,因冢的中间下陷,致成马鞍形。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袁锭墓清《正宁县志》载:“明参政袁锭墓在县(罗川)西二里。”现已无存。党理墓清《正宁县志》载:“明太仆党理墓在县(罗川)东七十里党家塬。”现已无存。曹妃墓位于周家乡曹家咀子山台上。相传康熙皇帝便服出游,寻访贤才,途经宫家川,遇暴雨,饥寒交困,被曹姓民女扶至家中,衣食款待。康熙回京,深感相助之情,诏封为妃。民女终身不嫁,死葬于此。
  第四节古建筑赵氏石坊位于今永和镇罗川村(明代县治)街道正中,自西而东依次是清官坊、天官坊、恩宠坊。天官坊、清官坊均高8.4米,宽约8.23米,共16层;恩宠坊高9.7米,宽8.35米。全以红砂岩石料凿磨镶砌而成。天官坊、清官坊分别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四月、十二月,是明朝廷为表彰 “一代廉吏 ”赵邦清(曾任山东滕县知县、吏部稽勋司郎中)所建。恩宠坊建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是赵邦清为感念生母刘氏、养母高氏教养之恩建立的,又一说是乡里为赵邦清的两位母亲建立的。这3座石牌坊明柱两侧雕有石鼓,坊面浮雕有飞禽、走兽、山水、房舍,还刻有文字,场景宏大,造型优美,结构严谨,刀法细腻,形象逼真,匠心独运,令人叹为观止。至今300余年,雄姿不减,完整无损,傲然耸立。1963年2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3月、4月,先后被中共正宁县委、庆阳地委确立为正宁县、庆阳地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赵氏祠堂位于赵氏石坊西南侧。建于明天启年间(1621—1625)。坐南面北,面阔三间,明柱砖木结构,斗拱平檐,顶镶脊兽。内有明万历皇帝为赵邦清题词 “坚持清白 ”碑刻及安南国(今越南)正使冯克宽(毅斋)为赵邦清题、随从陈德懿书 “清清清 ”碑刻。2003年12月,被庆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罗川文庙位于县第二中学(罗川村)院内。元代至正(1341—1368)初建,明洪武二年(1369),知县郭钧重修。后毁于兵燹,清顺治年间(1644—1661)重修,康熙、雍正、乾隆时均作过补修。现存大成殿5间,坐北朝南,歇山顶,屋脊两端有鸱吻饰,斗拱结构双抄双下昂,柱头施卷刹。连同殿前平台,共占地1100平方米。保存完好。原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2月,庆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宫河戏楼位于宫河小学院内。始建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后毁于同治年间(1861—1875)的清军镇压回民反清武装的战火。同治十三年(1874),复由宫河里十人社祠共同集资,请四川名匠罗师划所建。坐南面北,占地91平方米,三叠七檩六椽,升斗组合结构,高18米,四角微翘,台口三间,有四根明柱,台后八扇十格,雕梁画栋,玲珑精湛。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五节石刻及其他古迹石刻北魏佛龛碑原立于西坡乡巩家畔村。碑高1.34米,宽0.50米,厚0.20米。正、背面上部各有一龛,造像坐一站二,下部均线刻坐像六身。两侧上部各有一小龛,造像一,下部均线刻坐像六身。无镌文。后移置县博物馆。
  北周释迦牟尼佛石像原立于罗川乡聂家店村,1985年移县博物馆。石像造立于北周保定元年(561)。质地为富平石。身高1.6米,立于莲花座上,普通肩大衣,螺髻,修眉长目,神态端静。座高0.47米,宽0.8米见方,上雕双圆莲花,左右角蹲护法狮,座身平光,四面有镌文、铭佛道、造像年月及施主姓名。
  唐刘家堡砖浮图塔碑唐咸亨五年(674)四月八日造立。高75.2厘米,宽47.5厘米。原立于永正乡刘堡村,2005年出土。现移置于山河镇一村民家中。碑额为 “奉为大唐皇帝敬造砖浮图铭并序 ”。碑文有 “柏树村者,罗川别邑,田村有柏,故以名焉。弘仁蕴义之乡,亶父古公之业者也!”字样。未定级。
  宋显圣庙碑宋太平兴国二年(977)立于原湫头滩显圣庙前。翰林学士扈蒙奉敕撰文,朝散大夫何瀚奉敕书。原碑已毁,碑文载《甘肃通志稿》。。原观已毁,宋承天观碑立于重修承天观(位于罗川村)时的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惟碑犹存,后移置县博物馆。高2.72米,宽0.89米,厚0.22米。朝散大夫行尚书兵部员外郎李维奉敕撰文,翰林侍诏朝奉郎尹熙古奉敕书并篆额。碑额书 “大宋宁州真宁县承天观之碑 ”。碑文楷行相间,由右至左,通行竖写。碑文明确指出:(真宁县)“人敦忠义之风,俗勤稼穑之事。轩丘(黄帝冢)在望,乃有熊得道之乡;豳土画疆,本公刘积德之地。”碑文载《甘肃通志稿》。1981年9月,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宋王祖庆墓碑宋熙宁四年(1071)十一月二十一日立于阳周县永宁乡(今宁县平子乡蒙家村)。后移置县博物馆。碑文被县档案馆拓制保存。
  宋重修浮泽庙碑宋宣和三年(1121)八月立。位于湫头乡湫东村沟内。高2.33米,宽0.83米,厚0.24米。红砂石质。真宁县丞宗樗撰文。碑文述重修浮泽庙始末,宣扬佛教道义。保存完好。因碑体较大,难以移动,故浅埋于原处。
  元燕庆安墓碑元大德七年(1303)三月立于宁州定平县陈严庄(今周家乡燕家村)燕庆安墓前。石碑系燧石雕刻,质地甚坚,打磨光滑规整,造型逼真,碑额、龟座均很完整。通体高3米,宽1米,厚0.2米。碑额小篆书写 “大元故燕君墓表铭”。碑文楷书,由上而下,自右至左,记载了墓主的籍贯、游历、功名、政绩及死去和安葬的时间、地点,后人情况等。后移置县博物馆。
  元尚书礼部牒碑1990年代,罗川乡城关村村民起土时发现。后置于乡粮管所门前排水沟上做过桥,2000年,县文物管理部门发现,2005年4月,移置乡政府院内。高0.61米,宽0.97米,厚0.1米。正面阳刻行草文字,右为 “尚书礼部牒”字两行,中有 “敕所特赐云寿讳□□□敕故牒中宪大夫行员外郎李□宣威将军郎中耶律侍郎□□□□□□□□□敕所”字样;背面为阴刻小楷字,已难辨识。明景圣祠碑明宣德年间(1426—1435)立于真宁县治(罗川)景圣祠内(今县二中校院内),现为县第二中学文庙北侧石阶踏步,虽断为三截,但 “景圣祠”三字清晰可辨。明高夫人墓碑明嘉靖十六年(1537)三月三日立于真宁县中庙乡,为明辽州知州杨和母高夫人之墓碑。后移置县博物馆。
  明 “三清”字碑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三月立于罗川赵氏祠堂内。碑横长2.8米,宽0.9米,厚0.23米。安南国(今越南)正使冯克宽题邑人、吏部郎中赵邦清,行人陈德懿书。碑镌径大0.65米见方 “清清清”3字,并有题款。“文革”中为防止毁坏,赵邦清后裔泥封于墙内。2002年5月,黄孝儒、王蔚林、姚博、崔富占在罗川拜谒赵氏祠堂时发现,从泥土里刨出。后移置县博物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廉仁公勤碑明万历十一年(1583)真宁知县刘衢重刻,内江宁澹居士书。原立于景公祠内。该碑红砂石质,共4通,均高1.9米,宽0.67米,厚0.15米。每碑分别以廉、仁、公、勤为题镌文。1986年移置县博物馆。
  明姚邦建圣旨碑位于宫河镇南堡子村。明万历年间(1573—1619)立。明 “坚持清白”碑明天启元年(1621)六月十八日立于罗川村赵氏祠堂。系万历皇帝为赵邦清题字碑,碑文为 “坚持清白”。存赵氏祠堂内。明曹文诏尽节碑明崇祯十一年(1638)十二月立于罗川姬家山碑子渠。高2.4米,宽0.8米,厚0.3米。上有二龙戏珠碑顶,下有赑屃碑座。清李敬亭墓碑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五月十五日立于解家川佃里村,为 “县东之善士”李敬亭之墓碑。后移置县博物馆。清太子专师范锡篆墓碑原立于永和镇街口为道碣,后移于永和镇丰集小学。上有二龙戏珠碑顶,下有赑屃碑座。刻有嘉庆皇帝亲题的碑文。清骑尉碑清咸丰三年(1853)二月三日立。位于宫河镇法庭院内。系为乾隆五十一年(1786)中武举、后授武略骑尉的王印台所立。上有二龙戏珠碑顶,下有赑屃碑座。
  冯玉祥题字碑民国16年(1927)由县长杨楚才立于罗川城东门左侧台上,后移置县博物馆。高1.57米,宽0.63米,厚0.13米。系国民党爱国将领冯玉祥撰文。碑额书 “仁人之言 ”4字,故又称 “仁人之言 ”碑。
  其他古迹要册湫位于湫头乡湫头滩。古时一湫泓然,不涸不溢,为祷雨之所。南宋祝穆《方舆胜览》载:“桥山之尾有水曰龙湫是也。”旁设龙祠,规模壮观,历代各有封谥。唐僖宗封应圣侯,昭宗封普济王,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封显圣王,并立显圣碑。南宋庄绰《鸡肋编》载:“真宁县要册湫庙中,崇宁间,众碑津润如流,独一碑否,是岁多疫,宣和中复如此。”灵湫殿后有一井,水清冽不染纤尘,殿内一井与此同穴,后涸。湫滩原有一青松,高70余米,梢与塬齐,1940年代砍伐。往昔,每年农历四月初八,各州县农民旗幡鼓乐至湫取水,净瓶注水归置各自境内伐龙祠,隔3年复来更易新水谓之大换,1年更水谓之小换。新中国建立后,夷为平地,后干涸。
  云寂寺在永和镇堡巷村西。沟壑间一峰耸立,古时峰巅建寺,树木荫翳,幡幢隐见,寺前高阁二重。新中国建立后,寺迹碑记尚存,有参天青松2棵,1972年砍伐。明铁钟铸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身高1.25米,口径1.34米,虎头钮,莲瓣肩,绕一周横书 “皇图永吉帝道遐昌道教兴隆法轮常转 ”16字。腹部铸人名和铭文。钟耳8朵(缺1朵),耳面施八卦饰。现藏县博物馆。
  黉宫神柏清《正宁县志》载:“万历三十年(1602)四月十一日,树梢出烟,明吏部稽勋司郎中赵邦清清正执法,人皆畏之。三水文少白精天文,叹曰:‘松柏君子也,真宁赵公,人中松柏也。今松柏出烟,乾所有难乎!’赵公果于本年四月十三日,被奸臣张风翔等参论而归。因勒石记其事。”此柏位于罗川正宁二中院内(文庙大成殿后)。据考,植于汉代,高15.5米,围2.9米,奇峻坚瘦,苍翠挺拔。
  清铁旗杆位于原县治城隍庙(今罗川小学)大门口,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高约16米。旗杆穿过两尊侧首张目露齿相望的铁狮腹部,顶有飞鹤展翅欲起,身蟠双龙。,方斗四角各竖 “卐”字饰小旗,作飘扬状,斗角下系小铃,迎风鸣响。杆下部悬砌一铸铁对联,右联 “社荐鸡豚留永日 ”,左联 “旗翻熊虎待灵风 ”(2003年被盗)。清铁狮、铁鹤各有1对,原置罗川城隍庙内,铸作较精致。现置县博物馆。温泉清《正宁县志》载在罗川五王庄右。往昔,泉从石罅中出,汇而为池,冬温夏凉,上下一碧。遗迹尚存。罗山兔穴详见第四十三章《文化》第十节《风景名胜》。
  第六节革命遗址与革命文物革命遗址西北反帝同盟军成立大会遗址民国21年(1932)1月8日,谢子长、刘志丹带领陕北游击队和南梁游击队,在今西坡乡柴桥子村将其改编成西北反帝同盟军。谢子长、刘志丹分别任正、副指挥,杨仲远任参谋长。全军约500人。这是西北地区成立的第一支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为旗帜的武装。西北反帝同盟军成立旧址柴桥子村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成立大会遗址民国21年(1932)2月12日,谢子长带领西北反帝同盟军,在三嘉乡锦章村召开大会,将西北反帝同盟军改编成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谢子长任总指挥,李杰夫任政委,杨仲远任参谋长。全军400余人。1996年,该遗址被中共正宁县委确立为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寺村塬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遗址民国21年(1932)3月,谢子长带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在寺村塬(南塬)一带发动群众,打击土豪劣绅。在广泛动员群众的基础上,陕甘游击队于4月上旬的一天,在今湫头乡新庄子村山神庙前的打麦场里,召集寺村塬东起五顷塬,西至上南坡头数十个村庄农民约千人,召开寺村塬农民代表大会,选举成立由15人组成的寺村塬革命委员会(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并宣布推翻国民党政权的公告。寺村塬革命委员会下设土地、肃反、财政、粮食等委员会。这是中共陕甘边历史上成立的第一个临时革命政权,也是中共甘肃历史上成立的第一个临时革命政权。8月下旬,国民党军队进攻,陕甘游击队撤离,寺村塬革命委员会随之解散。
  寺村塬革命委员会驻址民国21年(1932)4月,在湫头新庄子村西洼成立寺村革命委员会,驻张进有家的1个窑洞至同年8月。
  正宁县第一个中共党小组诞生地民国22年(1933)7月下旬,由李尚勤主持,在湫头岘子村郭存信家正式接纳郭存信、郭廷藩、左怀玉、郭自发4人为县域首批中共党员,并成立了党小组。是本县第一个党小组。
  正宁县第一个中共党支部诞生地民国22年(1933)10月,由张仲良主持,在西头村秦善合家召开党员大会,选举成立本县第一个党支部,郭存信任书记。陕甘回民游击队诞生地民国22年(1933)秋,龙咀子、西渠回民青年王世英、王世平、马彦林等19人在五顷塬龙咀子村组成陕甘回民游击队,王世平任队长,王世英任指导员。是中国革命史上第一支回民武装。
  五顷塬乡革命委员会民国23年(1934)7月在五顷塬建立,翌年5月,改称南邑乡革命委员会,郭自发任主席。是县域建立的第一个乡级红色政权。
  中共陕甘边南区党委、陕甘边南区革命委员会驻址民国24年(1935)7月,陕甘边南区(辖新正、新宁、淳耀、赤水、永红5县)党委、革命委员会由陕西省中部县(今黄陵县)双龙乡上川小石崖附近的高窑和灵湾,迁至三嘉塬,南区党委驻后坡巴滩,南区革命委员会驻后坡白沟村。唐洪澄、张邦英分别任南区党委书记、南区革命委员会主席。
  新正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大会遗址位于湫头湫东村。民国24年(1935)8月,新正县办事处(同年5月成立,郭廷藩任主任)在陕甘边南区革命委员会的指导下,在此召开工农代表大会,选举成立新正县革命委员会(正栒邠革命委员会)。
  中国共产党新正县委员会成立大会遗址民国24年(1935)8月,在陕甘边南区党委的指导下,在今五顷塬乡南邑村岘子自然村召开来自正宁、栒邑、邠县3县的党员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中国共产党新正县委员会。
  陕甘边南区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遗址位于三嘉乡后坡村白沟自然村。民国24年(1935)10月,陕甘边南区革命委员会改称陕甘边南区苏维埃政府。在此召开新正、新宁、淳耀、赤水4县工农代表大会,选举产生陕甘边南区苏维埃政府。三嘉乡雇农张月(一说秦善秀)当选为主席,张邦英当选为副主席。陕甘边南区苏维埃政府驻白沟村最下层的庄院窑洞。
  中共关中特区委员会、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驻址民国24年(1935)11月,陕甘边南区苏维埃政府改称关中特区。次年1月,关中特委、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迁今五顷塬乡南邑村。26年(1937)8月,关中特委、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分别改称关中分区党委、关中分区督察专员公署。随后,驻地迁至新正县马家堡(今属陕西省旬邑县)。
  中国共产党新宁县委员会、新宁县苏维埃政府成立大会遗址位于西坡乡杨园子村。
  民国25年(1936)2月,在此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新宁县委员会、新宁县苏维埃政府。
  中国共产党新正县委员会、新正县政府驻址位于五顷塬乡南邑村。民国25年(1936)11月,新正县革命委员会改称新正县苏维埃政府。次年10月,新正县苏维埃政府改称新正县抗日民主政府。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驻址民国26年(1937)2月4日,红一军团进驻正宁。代理军团长左权、政委聂荣臻、副军团长陈光、参谋长孙毅和军团部驻宫河镇宫河村大地窑。政治部驻宫河镇王录村,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住农民王度(王振元)家。后勤部驻周家乡核桃峪村。直属部队警备连(连长曾思玉)、工兵连(连长黄朝天)、通信队七分队及电台驻宫河村新城王宪瑞家、炮兵连(连长赵章成)驻宫河村寺沟王四荣家。随军学校驻宫河镇南庄村。随军医院驻宫河镇东山羊头村。属部第一师师长杨成武、政委邓华、政治部主任罗元发驻罗川春场,一团驻山河镇,二团驻罗川高家台,十三团驻戴家店、五王庄;第二师所辖三团驻宫河镇。邓小平1937年红一军团部分干部在王录村的住地,2003年,庆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在正宁宫河合影文物保护单位、市红色旅游景点。八路军抗日残废军人荣誉学校(简称 “荣校 ”)驻址位于三嘉乡关家川村。民国28年(1939)5月,“荣校 ”由栒邑县土桥迁此,31年(1942)后季迁往延安。
  关中师范旧址位于三嘉乡索洛村。民国29年(1940)3月30日晚,因国民党军队偷袭,关中师范由新正县马家堡迁此。5月24日,迁往宁县傅家山。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陕甘宁边区关中支会成立大会旧址位于五顷塬乡龙咀子村胡家湾。民国30年(1941)3月16日成立。秦善秀墓位于今五顷塬乡西头村。民国25年(1936)5月葬。保存完整。何炳正墓位于榆林子镇文乐村。民国25年(1936)葬。保存完整。芦永财墓位于今五顷塬乡南邑村。民国25年(1936)5月葬。
  保存完整。
  赵德荣墓位于三嘉乡锦章村。1966年葬。保存完整。
  王德义墓位于永和镇寺村拉儿沟村北坳。1972年葬。保存完整。1985年10月,中共正宁县委立碑。郭廷藩夫妻合葬墓碑郭廷藩墓位于今五顷乡岘子村。1993年葬。保存完整。
  革命文物秦善秀使用过的铁灯1930年代,时任关中特区苏维埃政府主席秦善秀所使用。现存华池县南梁革命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队员使用过的火枪1930年代初使用。现存甘肃省博物馆。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队员使用过的抬枪、刺刀1930年代初使用。现存华池县南梁革命纪念馆。邓小平使用过的脸盆架、衣架民国26年(1937),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邓小平在宫河镇王录村农民王度家居住时使用。现存庆阳市博物馆。新正县善秀区民众抗敌后援会印章民国26年(1937),新正县善秀区(头区改名)民众抗敌后援会成立后使用。现存庆阳市博物馆。
  中国回教救国协会陕甘宁边区分会关中支会印章民国30年(1941)3月,在新正县湫头区龙咀子村胡家湾成立中国回教救国协会陕甘宁边区分会关中支会后使用。现存甘肃省博物馆,属国家一级文物。“奋勇前进积极支前 ”锦旗民国38年(1949),中国人中国回教救国协会陕甘宁边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十九兵团第三师司令部、政治部赠随军分会关中支会印章支前的新正县民工队。现存甘肃省博物馆,属国家三级文物。
  表47-6-1正宁县国家、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

相关地名

正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