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医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339
颗粒名称: 第五节 医疗
分类号: R197
页数: 8
页码: 395-402
摘要: 《正宁县志》中对医疗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医疗保健 卫生医疗

内容

新中国建立前,民众医疗主要靠散在中医走乡串户或在药铺坐堂行医。当时不仅医生奇缺,而且大部分药铺设在集镇,乡下特别是山区农民,有的请不到医生,买不到药品,致使许多人死于非命。鸦片(大烟)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由陕西流入正宁,被人们用于治疗疼痛等个别病症。民间也采用刮痧、拔火罐、艾灸、割灸、喝酸汤、食大蒜等简易疗法治疗个别疾病。由于缺医少药,无钱治病,盛行乞神治病。一逢庙会,烧香求神、问病乞子者络绎不绝,以香表灰、潭水胶泥当神赐药物而饮食。加上巫医巫婆、江湖骗子到处骗钱害人,群众在精神和物质上常蒙受巨大损失。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重视医疗卫生事业,缺医少药的问题逐步得到好转。1954年,全县治疗患者30860人,其中门诊治疗24894人33127次,出诊治疗5966人10474次。1963年,门诊治疗117782人(次),出诊治疗40702人(次)。1972年,出诊、门诊达29万多人(次),收容住院4056人(次),派往农村开展定期巡回医疗124人(次)。1992年,全县乡(镇)以上临床医疗机构出院病人治愈4917例,治愈率80.4%;好转1031例,好转率16.85%;未愈147例,死24例,病死率0.4%。2006年底,全县乡(镇)以上医疗机构有万元以上医疗设备43台,其中50万元以下39台,50万元~100万元4台。同年,全县乡(镇)以上临床医疗出院人数5901例,其中治愈5628例,好转229例,未愈31例,死10例,其他3例。住院病人中手术630例;危重病人抢救586例,其中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568人(次),成功率96.93%,治愈率95.42%,好转率3.88%,死亡率0.17%。
  中医中医医疗的发展上古时期,“人文初祖”轩辕黄帝活动于县域,曾与北地人岐伯谈医论药,二人之答问被战国时期医学家整理成《黄帝内经素问》流传后世。唐宪庆四年(659),邑人于志宁主持修订完成《新修本草》(《唐本草》)54卷,是为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编修颁布的药典。清乾隆《正宁县志 ·方技》载:“李凤翔:不知何时人。《旧志》载其精脉理,用药辄神效,所活数万人,人咸以为和、缓复生云。”清代后,县内民间有零星的私人诊所及药铺。
  民国2年至9年(1913至1920),县域相继开设中药铺5处,分别是一区2所,二区、三区、四区各1所,共有中医5人,“行医内科,均粗知医学,未曾检定 ”,且商(农)医兼营。29年(1940)5月,国统区正宁县登记中医刘明臣、黄广泰、赵缄三、刘廷广4人。36年(1947),国统区正宁县有中药铺17处。后发展到22处,其中山河9处,宫河7处,永和4处,罗川和湫头各1处,有中医药人员45人。38年(1949),国统区正宁县8万多人口,有私营中药铺33处,中医20余人,平均千人有医生0.32人。
  革命根据地时期,33年(1944)春,新正县在三区(长舌头区,今属旬邑县后掌乡)成立以中医为主体的保健药社,有社长、医生、司药各1人。35年(1946),迁至一区(湫头)。1953年,成立县中医诊疗所。1956年5月,县人民医院设中医股,开设中医诊断室、中药房各1处。是年,有中医103人,其中县医院7人,参加农业社保健站的24人,不脱产参加联合诊所的20人,农业社保健员52人。1963年,召开全县名老中医座谈会。是年,有中医中药人员115人,其中中医82人,中药人员33人;国家干部29人,农村医务人员86人,并为农村医务人员颁发行医证。1969年,开展农村合作医疗,发展 “赤脚医生 ”200多人,进行以 “三土四自 ”为特点的中草药群众运动、“一根针一把草 ”群防群治运动及 “除四害送瘟神 ”群众运动,广泛应用新医疗法、中草药,出现一些中西医结合新成果。1971年,全县采中草药110多种、615850千克,其中合作医疗站自用1.25万千克,搜集民间土、单、验方749个,自制各种丸、散、膏、丹50多种,治疗患者2万多人(次)。1973年,全县制药120种208.5千克,收集整理民间土、单验方260多个。1979年,选拔已达大专水平的赤脚医生6人,到县医院、公社卫生院担任中医师。1980年底,县医院有中医病房。1984年10月,赵国璧等13名中医被甘肃省政府授予 “从事中西医医药卫生工作30年以上有突出贡献的先进个人 ”。同年,县中医医院建成开诊,选拔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知识分子担任县中医院和乡(镇)卫生院院长或副院长。
  中医临床技术县域中医无明显分科,普遍运用中药和针灸两法,治疗脾胃病、妇儿科和其他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在民间,不仅一些中医能使用针术和灸法,许多年老的家庭妇女或 “接生婆 ”也能使用针灸治疗疾病;无针时使用碎瓦片打成刀状,刺破放血;小孩腹泻或有风气,用山艾灸头顶百会穴、肚脐神厥穴、脚心涌泉穴,这些方法一直沿袭下来。陕甘宁边区时期,红军医生和民间医生采用 “针刺放血 ”为群众治疗痢疾、腹泻病等。1950年代,县医院用头皮针治疗脑病后遗症,效果较好。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老中医崔兰亭自治羊心丸与乳香、没药、元胡、三七、桃仁、菖蒲、木鳖子、朱砂、牛黄、麝香等中药配合治疗心脏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等病疗效显著。1963年,县医院推广崔兰亭大夫治多尿症和高血压、心脏病的有效单方、秘方。县卫生防疫站总结推广中医治疗妇女子宫下垂的 “补气固脱丸 ”。宫河镇南庄村人曹汉三曾任陕西省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副所长,是中国著名针灸专家,擅长针治瘫痪、癫痫等症,撰有许多针灸论文,主要有《针灸讲义》、《针灸治疗法则》、《针灸歌赋读本》、《曹汉三医案》等。1970年代,全县先后举办各种形式的新针、新医疗法学习班多期,学习耳针、手针、头皮针、拍压胸穴等技术。1970年,由省医院下放到县医院的老护士姜励文,学习和运用新医疗法,先后用针刺治疗聋哑、小儿麻痹后遗症、癫痫、精神分裂、瘫痪等患者30多例。1973年,宫河公社王录大队社员王前良患晚期肝硬化,腹部膨胀,腹水严重,久治无效,卧床不起,该大队合作医疗站医生王培,采用土方 “碱土 ”热敷腹部,10天后病情好转,1月后下床活动。该站几年间采药40余种,利用土、单验方治病358人(次),针灸治病121人(次)。1970年代后期,湫头卫生院用五加承气汤、真武汤治疗各种腹实症(大便秘结、小便不利)疗效显著。80年代,能治疗肝、胆、心、肾方面疑难病。1984年,县中医院建成后,开始主治各型痔疮、肛漏、肛裂、肛周脓肿、直肠脱垂、结肠炎等,并开展中医护理。1950年代中医诊治各种疾病的治愈率为40%,80年代后提高到60%以上,90年代后提高到95%以上。
  西医民国时期,县内西医发展缓慢。民国21年(1932)4月,河南洛阳人郭运芳主持的宏济医社在正宁县一区(罗川)开业,有医师、护士、药剂师各1人,进行西医外科诊治。38年(1949),国统区有私营西医门诊部2处。
  革命根据地时期,34年(1945),延安抗日军政大学派姚定佩、郭廷昌、黄林等西医人员到新正县保健药社工作,带来第一个听诊器、注射器及其他医疗器件和少量西药。35年(1946)夏,驻新正县马栏镇的关中军分区卫生部部长徐根竹,成功为一村妇摘除腹中重达十几斤的肿瘤;5月,为遭特务暗杀、颈部受枪击的著名学者、延安大学校长李敷仁作手术,取出体内子弹,挽救了他的生命。
  新中国建立后,西医迅速发展,以西医为主的综合医疗机构成为全县医疗卫生事业的骨干力量和主力。
  内科医疗1950年代初,县级医院仅有听诊器、血压计、叩诊锤、体温表等简单器械。诊断疾病靠望、触、叩、听等物理方法进行。1952年,增设化验室,配备专职化验员从事常规化验。1959年,县、公社医院(卫生院)内科门诊病人比1952年增加6倍,住院病人比1952年增加3.5倍,住院治愈率由40%提高到45%。1960年代初,县医院增设内科病床,随之增加心电图机、透视机和检验设备,临床开展胸、腰、腹部穿刺等。同时开展十二指肠引流、气管插管、液体疗法等业务,使内科急危重症疾病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1965年,县人民医院内科采取注射黄体酮的方法消除心力衰竭病人水肿,效果较好。1969年,县、公社医院(卫生院)门诊和住院治愈率达到50%。1970年代,县医院新增纤维胃镜、脑电图机、超声波诊断仪、超声心动图、同位素扫描仪等设备,能够较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消化、呼吸系统的疑难杂病。同时装备检验、透视、心电图机等,诊断和治疗水平相应提高到55%,好转率达到30%。1980年代,增加心脏监护仪、B超等,使心血管疾病的抢救成功率提高到80%以上。尤其是开展 B超业务后,对肝、胆、脾、胰等脏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明显提高。1980年,内科除能诊治本地常见病、多发病外,还能抢救治愈肝昏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中毒性休克等。1988年,治愈率、好转率达到95%以上。2006年底,可开展心、脑、肾等内科危重病的治疗。
  外科医疗1950年代,县内各医院设备简陋,仅有简单的手术刀、剪、镊、钳等器械,无专科医生,可作包皮环切术,遇到重危病人多是全院抢救。1953年,县人民卫生院设住院部,有病床12张。1959年,全县各级医院外科门诊治愈率、好转率为80%。1960年代,县医院设外科,人员有明确分工。1963年,县医院能进行以腹部外科手术为主的中小型手术60多种,施行各种手术107次,治愈率85%以上,其中肠梗阻解除、胃肠吻合、胆囊切除、肝包虫囊肿摘除、子宫切除、剖腹产、胃穿孔修补术等新业务开展良好。1965年,1名患者无名指被刀砍断,只有1/4的皮肤连接,县医院外科大胆对患者断指进行缝合,疗效好,患肢愈后活动灵活;1例股骨骨折病人股动脉突然出血,情况危急,经会诊须立即修补缝合,但无尼龙或塑料管,即在股动脉处行修补缝合术,后无任何反应与并发症,这是县人民医院首例血管外科手术。8月,三嘉卫生院用桌子代替手术床,用大注射器代替吸引器,用大纱布代替压肠板,用腰麻代替全麻,完成1例肠梗阻合并肠胀气手术,成功抢救黄柏生产队佐五婵的生命。1969年,外科住院治愈率、好转率达到85%。1970年代,外科力量有所加强,手术水平提高。一些重点公社卫生院也能开展腹部外科手术。1971年11月,西坡公社宋家畔生产队徐廷俊,运肥时被大车碾伤腹部,致使肠出血,严重休克,县医院全力抢救,使患者脱离生命危险。次年1月,山河公社任秉刚被土方塌伤,住院时昏迷不醒,大量便血,经诊断有肾破裂、肝损伤、胸骨损伤,经连夜抢救,使患者转危为安。次年,有3个公社卫生院可处理一般急、危、重病症,进行一般创伤、骨折、难产、急救、急腹症、计划生育4项手术。1974年,县医院外科同妇科、五官科分设,增添各种内窥镜等设备。1975年,县医院施行开胸复苏术。1980年,能作胆囊摘除、脾脏摘除、胃次全切等腹部手术及扁桃腺摘除术、子宫全切、阴道成形术。1985年,外科门诊住院治愈好转率95%,1988年后为95.5%以上。2006年底,可施行颅内血肿清除、胆囊切除、胃大部切除、甲状腺手术及各种骨折内固定术、部分肿瘤切除术、输卵管吻合术、阴道成形术、子宫肌瘤和卵巢肿瘤切除术、乳腺手术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新中国建立后,县内医疗单位开始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防治疾病。1958年,县医院举办针灸学习班,并运用针灸为群众治病。1960年代中期,倡导和推行 “新医疗法 ”(西医学中医)。1970年,县医院、公社卫生院相继成立中西医结合领导小组,组织医务人员学习中西两法防病治病的理论知识,普遍提倡中西医结合防病治病。次年,县内制订中西医结合工作规划。同年,宫河卫生院用中草药治疗阑尾炎3例、肠梗阻6例、黄疸性肝炎6例、菌痢20例均获良好效果,还有部分医务人员用针灸埋线疗法,治疗聋哑、瘫痪、高血压、口眼歪斜等疾病。1972年,占全县医务人员总数的1/3计57人,能用中西药两法治疗多种疾病;上年至当年的100例急腹症患者中,有90例采用中药 “宽肠汤 ”加西医液体冬眠治疗,效果良好。同年,县医院开始针刺麻醉工作,做手术432例,成功率98%。并用针刺麻醉作肠吻合、子宫切除、子宫破裂修补等手术。另用小夹板治疗四肢骨折130例。用中药治疗躁狂抑郁型精神病345例,好转率80%。用中西两法治疗高血压;五皮饮加减治疗小儿胃炎;头皮针治疗脑病后遗症;地黄丸治疗黄疸性肝炎;中药 “抗菌痢 ”1、2号,配合穴位注射穿心莲及部分西药治疗痢疾,效果良好。次年,县医院对外科急腹症肠梗阻、阑尾炎、胆道疾患等,采用中西两法治疗,使105例患者免除手术痛苦,手术率仅占10%。榆林子公社卫生院以中药为主治疗阑尾炎16例、肠梗阻26例、菌痢1094例,疗效满意。罗川公社各大队合作医疗站用新针、害制、埋线疗法治疗78例患者,治愈率85%以上;割制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123例,治愈74例;用新医疗法治愈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占总治疗人数的50%以上。至1978年,县医院和公社卫生院9年中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阑尾炎、胆道疾病452例,手术治疗32例,非手术治疗率93.1%。1978年底,县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积累病282例,外科主任徐世奎出席全省1978年中西结合治疗急腹症经验交流会议。1978至1980年,有4名在职西医离职学习中医,有4名大队合作医疗站及民间医生经过中西两法考试合格,充实到县、社卫生院。选招1名中医子女进修中医,各卫生院老中医带学徒8名,县医院设立中医病床。全县98名高、中级医师、医士中,能用中西两法防病治病的52人,占西医人数的53%;能辨证施治的16人,占西医人数的16.3%。1990年代后,大部分中医向西医学习诊断及急诊抢救方法。有的学会听诊,看心、脑电图及化验、透视单等。在诊断上,中西医共同参与,提高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技术水平。如骨伤科用透视对位,又用手法复位;用石膏固定,又用小夹板固定。肛肠科手术前后用中西医结合法消炎止痛,内儿科80%以上的病人用西医诊断,中西医结合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
  医疗制度公费医疗详见第三十五章《劳动人事管理》第六节《劳保福利》。
  劳保医疗1958年1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劳动保险条例》,对工矿企业单位的职工实行劳保医疗。
  减(免)费医疗1953至1956年,国家拨专款免费医疗老区(一区头、二区三嘉)贫苦有病群众,共免费诊疗29702人(次),支出38120元。1958年后停止减免。1961年1月起,对贫苦社员和城镇居民、省内外盲流人员患有疾病者,一律免费(包括挂号费、诊断费、治疗费、住院费及药费)治疗。1961至1978年,县域群众医疗拖欠医院医疗费58748元,1978年10月,省财政厅拨款40930元,解决其中的69.7%。1983年起,甘肃省对县内 “十种病 ”(妇女子宫脱垂和尿漏及结核病、性病、6种地方病)的医疗列入 “老区建设 ”资金中,实行减免医疗。1985至1988年,省地共下拨县内结核病防治经费55000元,查治肺结核菌阳病人459例。1988年,省拨 “十种病 ”免费医疗款7.4万元。1994年1月至2001年12月,启动 “世界银行贷款中国结核病预防控制项目 ”,省级、县级分别配套2.864万元、3.5万元,免费治疗涂阳病人572例,治愈538例。2002年1月至2006年底,实施 “世界银行贷款 /英国赠款结核病控制项目 ”,免费初治涂阳343例,复治涂阳94例、涂阴142例。2003年10月至次年9月,实施 “FIDELIS”项目,免费初治结核病涂阳105例,复治涂阳26例、涂阴14例。
  合作医疗1969年初,县内学习湖北省长阳县乐园公社经验,开办合作医疗。实行大队一级统筹,多数大队从公益金中资助一半,农民缴纳一半,缴纳标准各大队不统一,最高缴纳2元。4月25日,三嘉公社刘家川大队建起首所合作医疗站,至月底全县成立大队合作医疗站78个;7月底,全县建立合作医疗制度,有农村赤脚医生(在合作医疗站工作的亦农亦医人员)168人、生产队卫生员197人、接生员130人。合作医疗实行群众办医,走中草药道路,开展 “三土 ”上马、“四自 ”创业的群众运动。合作医疗基金由参医的个人和生产队(公益金)筹集。由生产大队、生产队干部,社员代表和赤脚医生组成合作医疗小组,管理合作医疗站,审核经费开支,确定社员看病吃药的医药费报销标准,定期向社员和上一级医疗机构报告工作。次年5月,全县收缴合作医疗基金10.89万元。1971年,全县10个公社81个大队建起84个合作医疗站,有赤脚医生238人、生产队卫生员566人。罗川公社袁家坪生产队社员袁元元下肢瘫痪,曾在几个医院治疗无效,卫生员袁耀祥采用中草药、针灸等法,治疗30多天,终使病人站立起来。袁东队社员范七保双目失明,卫生员范秉义坚持用针灸治疗,使其重见光明。永正公社西堡住大队合作医疗站赤脚医生,腾出自己的宿舍当病房,自己动手建立简易病床,收住病人27例,并用火针治疗淋巴结核病人10例、小儿疝气10多例。次年,全县办起大队合作医疗站85所,赤脚医生发展到282人。广泛推广、应用针灸和土单验方防治常见病、多发病。周家公社梁家大队女赤脚医生冯月梅,全年采用针灸治病2000多人(次)。当年,全县各社队全部实行合作医疗制度,免费比例平均达到80%以上。1973至1976年,赤脚医生开展采药、种药活动,自制各种膏、丹、丸、散40多种,为合作医疗提供大量资金。此间,国家每年也给合作医疗下拨补助费,群众看病的免费比例保持不变。1973年,全县有赤脚医生289人(女48人),77个大队合作医疗站小伤小病不出队,32个能开展外伤缝合,26个可以放、取节育环。小伤小病实行全免费的9个,免费70%的1个,免费60%和10%的各1个,免费50%的56个,免费40%的9个,免费30%的8个。次年7月,除山河公社的蔡峪,湫头公社的苟仁、南邑等4个大队实行联办外,其余大队都是1队1站,共办合作医疗站109个,其中报免全费的1个,报免50%以上的52个,报免30%~40%的49个,报免20%的7个。罗川公社合作医疗资金由1.2万元逐年扩大到3.6万多元,赤脚医生由10人发展到21人,采集药材2.53万千克,收入5600多元,占社员历年应投资款的31.6%。1975年,111个合作医疗站共有合作医疗基金300.884万元。次年,宫河公社东里大队女赤脚医生杨桂凤在甘肃省先进合作医疗站和模范赤脚医生代表会议上受到表彰。1977年,112个合作医疗站有合作医疗基金353370元,送县红专学校培训赤脚医生120人。1981年底,全县112个合作医疗站有基金417850元,赤脚医生383人(男283人,女100人)经考核,125人达到中专水平,发给赤脚医生合格证101人。1980年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合作医疗站经过整顿,改建为村卫生所,部分由赤脚医生承包经营,报免制度停止实行。1985年,赤脚医生改称 “乡村医生 ”或 “卫生员 ”。1997年,复在县内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乡、村分别按4元、3元补助,农民缴纳3元,减免出诊费,免挂号费、治疗费。庆阳地区补助1.7万元,在榆林子镇中巷村试点。1998、1999年继续在西坡乡试点,后因国家取消农村 “三提五统 ”(公积金、公益金、管理费3项村提留和教育附加、计划生育费、民兵训练费、民政优抚费、民办交通费五项乡镇统筹)费用而停止。2005年10月,正宁县被省政府确定为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县。在五顷塬、湫头、永和、榆林子、宫河5个乡(镇)15个村进行试点基线调查工作。11月,每个农业人口按10元标准缴纳2006年农民参合费用,其中2元纳入大病统筹经济基金,其余8元为参合农民以户为单位建立家庭健康储蓄卡。县、市、省、中央4级财政分别为每个参合农民按3元、2元、5元、10元标准配套补助资金。当年底,中央、省、地、县财政到位569.6万元。2006年,全县参合农民178004人,占全县农业人口206995人的86.12%,共收缴资金178万余元,其中大病统筹经济基金35.6万元、参合农民家庭账户基金142.4万元。县内报免比例为45%。从2006年7月起,参合农民住院补偿起付医药费(门槛费)标准调低为:在乡(镇)卫生院住院治疗为50元,在县级医院住院治疗为300元,在外省和甘肃省市级以上医院住院治疗为1000元。当年,中央、省级财政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每人每年分别由原来的10元调增到20元、5元调增到10元,市、县级的补助标准及分担比例未变。至2006年底,全县统筹基金共计补偿4495人(次),补偿金额3312780.8元,占基金总额50.30%,结余比49.7%,人均补偿765.78元,占实际发生医药费的40.15%。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

相关地名

正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