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保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33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保健
分类号: R19
页数: 6
页码: 381-386
摘要: 《正宁县志》中对保健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保健组织学 医疗保健事业

内容

妇女保健新法接生民国时期,人民卫生知识缺乏,封建迷信思想严重,孕妇生产仍沿袭着上辈流传的在炕上跪下生的旧式方法。接生婆往往是村里上了年纪的老太婆(老娘婆),不讲究卫生,接生时不剪指甲不洗手,用不消毒的剪子剪脐带,甚至随便用瓦碴、碗茬或桃黍(高粱)秸秆割断,用旧棉花一包了事。产妇产后在炕上铺些土或灰,整整坐3天3夜才敢睡下;产后要喝3天米汤,以后才给饭吃,即便有新鲜蔬菜、鸡蛋、鸡肉等有营养的东西,都不能给吃,怕吃了肚痛拉痢,只吃烤干的馍馍或烙馍;产后至多休养30天,便照常劳动;“坐月子 ”窑里门窗更比平时关得紧严,一点也不透空气。这些旧有的不科学、不卫生的接生方法,和对产妇的待遇,给大人、小孩带来严重的疾病和灾难。33年(1944)二三月间,新正县三区(长舌头)一乡(阳坡头),有7个产妇分娩,所生7个婴儿,因接生不卫生,得 “四六风 ”等病死4人。三区一乡(雷庄)张维恭兄弟4人,先后娶媳妇5个,因生小孩得病死4个,4兄弟中3个一直打着光棍。故乡间流传着 “生一窝,死一坡 ”、“只见娘怀胎,不见儿走路 ”的说法。33年(1944)4月,新正县南岭张老汉的媳妇难产,经驻军卫生部抢救,母子均平安,使不少干部群众和卫生人员认识到新法接生的重要性。5月,新正县首个 “接生训练班 ”由张清益,在三区(长舌头)一乡(雷庄)漆树沟创办,为期14天,有11名妇女参加。学习内容有接生方法、育儿知识、妇女卫生。10月28日,《解放日报》第4版以《张清益办接生训练班》为题,予以详细报道。6月至9月,新正县派员参加关中分区举办的助产训练班,课程内容有接生方法、儿童保育、妇女卫生、生理卫生、公共卫生。之后,新正县政府培训接生员,推广新法接生,改造旧助产婆,对改变当地土法接生,保护产妇和婴儿身心健康,起到很好作用。
  新中国建立后,1950年推行新法接生,宣传普及妇幼卫生知识,有8万多人受到教育。10月,成立正宁县接生站,宣传新法接生,并派员参加专区举办的接生员和改造旧助产婆训练班。年底,举办训练班,培训接生员,改造旧助产婆。1952年11月,庆阳专署为县卫生院派助产士1人。次年,新法接生73(人)次。1954年,有接生站50处、接生员145人;在二区(湫头)成立老区保健站1处,并在8月中旬集中培训作用发挥不好的14名接生员。当年新法接生349人(次)。次年,制定下发《正宁县接生站建立巩固办法》。1955年,县卫生院有助产士1名;区保健站2处,有助产士1人、保健员4人;乡接生站49处,有接生员147人。全年新法接生349人。次年,宣传92次,听众4万人(次),成立农业社接生站169处,训练接生员338人,接生431人。1958年,改接生站为妇产院,新法接生率85%以上,基本控制产褥热、新生儿破伤风。次年后,召开现场会,推广办站办院经验。后因生活困难,部分妇产院、接生站停止工作。1963年,全县恢复接生站22个,训练接生员50人,并对原有的24个生产队保健站全面整顿,配备农村医务人员48人;县卫生防疫站配备助产士1人,开展妇产门诊、产前检查、出外接生、产后访视及妇女病治疗等工作。全年新生婴儿822人,新法接生102人,占14.75%。1965年,全县共出生新生儿4040名,新法接生3318名,新法接生率75%以上。1972年,新法接生517人。1973至1980年,出生30048人,新法接生8997人,平均新法接生率29.94%。至1980年底,给农村各生产大队配发产包141个(平均每个生产大队配发2个)、脐带卷6000个。1982年,开展围产期保健工作,落实产前检查、产后访视、住院分娩等工作。当年,新法接生率升至84.8%。次年,由于农村经济体制发生变化,许多接生员和女赤脚医生因报酬问题不能解决而放松工作,多数回家承包种地,原有接生用具大部分被私人占有。当年8月,地区妇幼保健站对本县的调查表明:原有接生员420人,发挥作用66人,需培训45人;原有接生用具111套,仅存11套,急需配备100套。1984至1985年,全面整顿村卫生所,复训女乡医、接生员,建立新法接生卡及出生证。1985年,新法接生率在90%以上。次年后,大力推广科学接生,提高住院分娩率,进一步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对孕产妇实行系统管理。1988年,新法接生率为95.59%。2005年第4季度到2006年第3季度,全县有产妇1928人,活产1945人(含17对双胞胎),产妇建卡1767人,系统管理1702人,新法接生1928人,住院分娩997人,产前检查1803人,早检1721人,产后访视1789人。全县有高危孕产妇175人,高危管理175人,高危住院分娩173人,孕产妇死亡3人,婴儿死亡34人,新生儿死亡33人,5岁以下儿童死亡40人。
  禁止妇女缠足妇女缠足,根深蒂固,积习甚远。民国元年(1912)5月,本县遵行省议会通令,始禁妇女缠足。8年(1919),成立县放足会,宣传妇女放足。22年(1933),成立县天足委员会,禁止女子缠足。次年4月,正宁县政府派职员、军警、学生逢集日上街放足。各乡(镇)也遵令组织保丁、高小学生动员青年女子放足。26年(1937)11月,《罗人骥巡视报告书:正宁概况》称:“乡村妇女犹以小足是尚,虽政府迭颁禁令究之,听者寥寥。”28年(1939)8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公布《陕甘宁边区禁止妇女缠足条例》,新正县在全县大张旗鼓地开展宣传,动员广大妇女破除迷信,和封建陈规陋习作斗争,动员中老年妇女放足,禁止青少年女子缠足。8月中旬,新正县召开区、乡长联席会议,研究部署放足工作。县民政科设放足委员会,作为常设机构,负责、督饬各区乡政府的放足工作。到10月底,县内18岁以下妇女中放足的有80%。至翌年,新正县有40岁以下妇女13675人,放足者8002人,18岁以下保证不再缠足的1609人,两项共占40岁以下妇女总数的70%以上。31年(1942)农历4月8日,新正县一区(湫头)妇联利用湫头滩办庙会之机,对未放足的赶会妇女强制性集体放足,尽管做法上有些过火,但对教育群众,进一步打开局面,起到积极作用。至民国末,已无人缠足。
  妇女 “五期”劳动保护详见第三十五章《劳动人事管理》第六节《劳保福利》。妇女病查治民国时期,由于旧法接生等原因,致妇女宫颈糜烂、会阴裂伤、尿瘘、子宫脱垂、盆腔炎症、月经不调等疾病多发,发病率80%以上,死亡率10%以上。1950年代,人民政府提倡新法接生和妇女劳动保护,育龄妇女发病率为65%,死亡率降至8%。从1963年起,开展以防治子宫脱垂、尿瘘 “两病 ”为重点的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并防治宫颈糜烂、阴道炎、外阴炎、阴道滴虫病。县医院和公社卫生院增设简易床,收治重危病人。有各种患者720例,其中子宫脱垂654例,治愈47例,闭经66例,治愈31例。1964年,县人民委员会垫付县卫生防疫站免费医疗款1000元,配发自制的中药补气固脱丸186.5千克,治疗子宫脱垂患者217人,治愈123人,其余有所好转。1974至1980年,对子宫脱垂上子宫托,尿瘘病采用手术治疗,其他几种妇女病采用苦豆子片、墓头回液冲洗,效果良好;累计普查各类妇女病患者16762人,治疗10780人,治愈2415人。1980年,派员参加地区妇幼站举办的尿瘘修补学习班,推广 “火烙 ”疗法治疗宫颈糜烂,治疗子宫脱垂患者468人。1982年,在西坡公社宋畔大队查治一般妇女病,应查440人,实查409人,查出各种妇科病190例并进行治疗,治愈率63%。1984年,上级拨款免费治疗尿瘘、子宫脱垂病人。1988年,子宫脱垂和尿瘘的治疗率分别达到95%、90%。此后,妇女病查治重点由妇女 “两病 ”转为妇科癌症。2005年,在周家乡周家、房村、核桃峪村和五顷塬乡南邑村开展第二轮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应查1129人,实查838人,患病268人,治疗122人。全县应查妇女6762人,实查5297人,患病1592人,治疗958人。在县公路总段14名女工中查出患者10人,治疗10人。2006年12月,在永和镇和西坡乡开展第三轮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应查8262人,实查6681人,患病1344人,治疗1303人。在县城幼儿园24名女职工中查出患者16人,治疗15人。
  儿童保健生长发育状况调查1956年,县卫生防疫保健站成立后,每年对部分儿童进行1至2次体格检查。1982年,在永和公社琴宅大队检查散居儿童890人,对查出的患病患儿进行治疗,并帮助各有关单位制定卫生保健制度。1985年,地区卫生处组织地、县专业人员调查县内0至7周岁儿童体重、身长、坐高、胸围、臂围、头围等6项指标。调查数据与1964年调查数据比较,各项指标均有增长。1993年7月,对县内永和、罗川、西坡、山河、永正、榆林子6个乡(镇)48个行政村开展出生地点、接生员情况、体重、生存情况专题调查,共调查新生儿童2011人。2004年12月,县内启用新版《出生医学证明》。次年,对364名儿童进行体格发育调查,查明体格发育上等23人、中上等90人、中等229人、中下等20人、下等2人。2006年,在全县7岁和3岁以下儿童中开展新生儿访视、儿童口腔、眼保健、儿童营养指导等小儿四病防治工作和系统管理工作。
  儿童病查治民国时期,县内儿童发病率90%,死亡率30%,特别是边远山区儿童死亡率更高。
  新中国建立后,1953年,卫生部门发出关于 “六一 ”儿童节加强儿童保健、重点试行新法育儿的指示,组织人员在节日期间对儿童疾病进行调查和检查。1960年冬,因人民生活困难,农村多数托幼组织停办,幼儿营养不良患者增多,政府拨款进行治疗。1979年,全县1至7岁儿童24250人,实查22579人,服 “驱蛔灵 ”后排出蛔虫者18788人,治愈率83.2%;8至12岁儿童19790人,实查18327人,服 “驱蛔灵 ”排出蛔虫者15315人,治愈率83.5%。次年,对全县1至12岁儿童35897人免费驱蛔,服药后排出蛔虫者29859人,治愈率83.2%。同年,印发独生子女卡片,健康检查独生子女1008人。1982至1983年,对托儿所、幼儿园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和建卡登记,并给予免费驱蛔和缺点矫治。对发病最高的 “两病 ”(沙眼、龋齿)提出防治措施。1984年至次年,在西坡乡五畔村对125名7周岁以下儿童进行智力测验及免费驱蛔,对查出的28名蛔虫症患儿免费发服 “驱蛔灵 ”,对查出的5名营养不良、1名中耳炎、2名气管炎、5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对症予以治疗。1987年5月,试行 “孕产妇和7岁以内儿童保健合同 ”制度。当年,对县直属幼儿园、托儿所儿童进行体格检查和 “两病 ”调查。在湫头乡1058名儿童体检中,查出发病518名,其中佝病459名,对患者全部进行药物治疗。1988年,全面推行 “保健合同 ”制度,每份合同收费12元。2005年8月,民政部 “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 ”在县医院实施。同年,在周家乡周家、房村、核桃峪村和五顷塬乡南邑村开展第二轮儿童病普查普治工作,应查儿童584人,实查536人,普查率91.8%,患病56人,患病率11.2%;治疗55人,治疗率98.2%;缺点发生119人,发生率23.6%;矫治115人,矫治率96.65%。9月,为县城幼儿园80名儿童进行健康检查。还开展新生儿访视、儿童口腔、眼保健、儿童营养指导等小儿四病防治工作,使全县7岁和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分别达到93.4%、92.4%2006年4月,对县城、西关、欢欢3所幼儿园入园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应查845人,实查798人,患病36人,治疗35人,缺点发生258人。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婴儿为传统的喂养方法,新中国建立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由于未实行计划生育,单户家庭子女较多,婴儿一般1岁半后离奶。1980年代后,城镇职工家庭婴儿用奶粉喂养者增多,母乳喂养率逐步下降。1990年,启动《加强中国基层妇幼卫生、计划生育服务项目》工作。次年,县妇幼保健站对县、乡、村三级妇幼保健人员进行母乳喂养等6种保健知识的培训和复训。1995年,创建爱婴医院。1997年9月,县医院被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爱婴医院。次年9月,县中医院、妇幼保健站命名为爱婴医院。此期,4个月婴儿母乳喂养率达到95%以上。
  妇幼保健项目实施1995年6月至1999年,县内实施 “世界银行贷款妇女儿童综合保健项目 ”,总目标:降低孕产妇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具体目标:在1993年基线调查的基础上,达到5项健康指标,在项目实施终期达到8项工作指标。世界银行贷款额度(特别提款权)22万美元,折合人民币191.4万元;县内逐年按计划筹集和投入配套资金90.07万元,总计投资281.47万元。
  实施结束时,项目总目标及具体目标中的5项健康指标和8项工作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国家统一验收标准。2000年1月至次年12月,实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总目标:力争全县在项目结束时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00/10万以下,并基本消除新生儿破伤风。2002年后,延续实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消除新生儿破伤风项目。次年9月至2004年5月,实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母亲安全 ”项目。主要目标:通过政府支持,发动社区、村委会帮助妇女,使全县住院分娩率在2002年的基础上,分别提高5至10个百分点;孕产妇得到健康教育和帮助,群众住院分娩安全知晓率达到85%以上。
  老龄保健新中国建立前,人民处于长期贫困和战争环境,健康无所保障。民国33年(1944)人均寿命34.5岁。1950年代,县医院指定思想好、技术强的医务人员专门对年老体弱的老,干部进行家访巡诊,送医送药上门。成立干部诊疗所,优先诊治老干部疾病。1963年后,各级医院都有1名领导具体负责,并指定1名技术水平较高的医生专为老干部查治疾病。1970年代后期,老干部保健工作有所加强。1980年代,成立老干部休养所,设医务室,配有医护人员,专门负责离休老干部和老红军的健康检查和治病工作,并实行老干部挂号优先,就诊优先。1987年11月,成立县老龄委员会。1988年7月,县内认定 “红军失散人员”112人,每人每月发给25元定补,其中孤寡老人每人每月发给30元定补。1989年,建立老干部活动室。2000年10月,成立县城老年诊疗所,有中医师、西医师、中药师各1人。随着人民生活、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人均寿命逐年提高。1982年7月,第三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县60岁以上人口有9663人(男5634人,女4029人),其中60至64岁4019人,65至69岁3130人,70至74岁1681人,75至79岁698人,80至84岁119人,85至89岁16人。1985年全县人均寿命63岁。1988年全县人均寿命67岁,有87岁以上老人81人;90岁以上老人12人。至2006年底,全县有90岁以上老人71人,其中90至94岁59人,95至99岁10人,百岁以上2人。最高寿者为五顷塬乡龙咀子皮坊店组马德发,女,清光绪十八年(1892)12月生,114岁。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

相关地名

正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