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卫生防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33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卫生防疫
分类号: R197.2
页数: 14
页码: 368-381
摘要: 《正宁县志》中对卫生防疫的相关描述。
关键词: 卫生防疫 卫生管理

内容

传染病防治防治工作民间防治传染病早有较好的 “土办法 ”。民国时期,一些富余人家每年有服 “四季药 ”的习惯,即冬、春服防风通圣散(汤),夏服银翘解毒散(汤),秋服荆防败毒散(汤),以防时疫。27年(1938)后,为减轻群众疾苦,陕甘宁边区新正县政府经常宣传、教育、动员群众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改变固有的卫生习惯,保护和组织民间中医为群众治病,挖掘、推广民间秘方验方,利用当地药物资源,开展群众性防病治病工作。28至31年(1939至1942),新正县各级政府大力宣传卫生科学知识,揭穿和取缔巫神马角骗钱害人活动。各乡村经常开展卫生检查评比活动,表彰奖励卫生先进家庭和个人,为群众树立榜样。30年(1941)元月至5月,新正县一区龙咀子乡流行病严重,患者甚多。县政府从延安光华药厂请来医生防治,使患者恢复健康。35年(1946)初,新正县克山、伤寒病流行,死30人,边区政府卫生署派医疗工作组来发病区救治,效果显著。
  新中国建立后,1951年10月,设县防疫委员会。每遇疫情,民间采挖贯众、大青叶、板蓝根、白头翁等中草药,自行煎服预防。各级卫生医疗单位发动群众采集中药,服用板蓝根汤、白头翁汤。1970年代,普遍推行合作医疗制度,社员看病实行半免费或全免费。遇到疫情,由生产队集体买药煎服,或把药发给各户煎服。1972年7至9月,痢疾大流行,医务人员指导、发动群众普遍防治3月余,终被控制。70年代中期,防治工作逐渐制度化、系统化。农村赤脚医生和公社卫生院医务人员按病配方,及时开展防治。1981至1985年,全县传染病发病率分别为2565.54/10万、472.7/10万、383.03/10万、339.68/10万、92.76/10万,在全区7县中分居第1、6、7、4、6位。2003年春夏间,南方一些地方发生非典型性肺炎,县域设站建卡,对外地来县人员有发热、咳嗽症状者体检登记,全县进行预防。
  主要传染病1952年春,全县发生麻疹、猩红热等疫病,尤以四区(西坡)于家川乡最为严重。次年春,三嘉区发生流行性传染病,死亡20余人。1972年元至5月,全县发生细菌性痢疾2582例,死亡36例,其中湫头、永和公社死亡22例。本县流行的主要传染病有27种,其中急性传染病23种、慢性传染病4种。
  天花流行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民国时期,部分城镇开始接种牛痘疫苗,农村仍施行接种土痘。新中国建立后,因连年普种牛痘疫苗,1950年代末消灭。
  白喉1952至1954年,发病6例。
  伤寒、副伤寒民国36年(1947),有伤寒患者9人。1954至1956年,发病8例。1963至1964年,发病47例。1975年,发病1例。
  斑疹伤寒1962至1966年,发病17例。
  细菌性痢疾民国36年(1947),有赤痢患者6人。1952至1956年,发病658例,死15例。1964至1965年,发病251例。1972至1975年,发病8798例(1972年大流行,发病3698例)。1975年前,多发生在夏、秋两季;1976年后常年均有流行,7、8、9月为发病高峰。1976至1980年,发病12953例。1981年,发病3092例,其中死12例。1984至1990年,发病1260例。1992至2000年,发病2322例。2001至2006年,发病763例。
  阿米巴痢疾1996年发病1例。
  麻疹俗称 “麸花 ”。1952至1956年,发病798例,因合并症死34例。1963至1965年,发病1738例,死17例。1972至1979年,发病7601例(1975年大流行,发病3076例)。1980年代后,发病率下降。1980至1988年,发病327例。1991至1999年,发病170例。2000至2005年,发病96例。
  猩红热1952年,发病24例,死3例。1955年,发病42例。1956年,发病1例。1974至1980年,发病88例。1984年,发病1例。
  百日咳1955年,发病21例。1963至1965年,发病447例。1972至1979年,发病2838例。1980至1987年,发病72例。1993至1999年,发病9例。2000至2005年,发病3例。
  疟疾1952至1956年,为发病高峰期,共发病887例。1958年后,发病下降。1963年,发病5例。1972年后,基本控制,再无发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时间长,历年程度不一,冬、春多发病,夏、秋次之。1972至1980年,发病居诸传染病之首。1956年,发病92例,合并其他病症死34例。1957年,大流行,部分学校停课,工厂停产,机关停止办公。1963至1965年,发病2965例。1972年,大流行,发病11451例。1973至1979年,发病14682例。1980至1987年,发病4728例。2004至2006年,发病34例。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955年,发病3例,死2例。1965年,发病1例。1967年,发病209例,死21人。1977年,发病160例,发病率98/10万。1980年,发病3例,发病率1.8/10万。1988年后,无发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又名 “日本乙型脑炎 ”。1964、1965、1984年,各发病1例。
  病毒性肝炎1963至1965年,发病67例。1972至1979年,发病804例。1980至1990年,发病470例。1991至1992年,发病267例。2005年,发病219例。2006年,发病393例。
  狂犬病1955年,发病6例。后未见报告病例。
  回归热民国36年(1947),有回归热患者14人。
  流行性出血热2001年,周家乡芦堡子村一村民在西安市打工时发病,住院治疗无效,回家后死亡。脊髓灰质炎即 “小儿麻痹症 ”。1963年,发病1例。次年元至8月,发病1例。1965年,发病3例。2003年,宫河镇北堡子村发生1例 Ⅱ型疫苗变异株脊髓灰质炎。
  其他感染性腹泻2004年,发病3例。次年,发病6例。2006年,发病55例。
  流行性腮腺炎1956年,发病46例。2004至2006年,发病11例。
  新生儿破伤风1956年,发病1例。1996至2005年,发病29例。
  风疹2006年,发病1例。
  肺结核俗称 “痨病 ”,流行已久。1996年起,按乙类传染病上报。1996至1999年,发病501例。2000至2006年,发病689例。
  黑热病俗称 “大肚子痞 ”。1952年,查到利什曼病犬,感染率8.77%。1954年,发病5例。次年,发病19例。1956年,发病39例。1958年后,基本消灭。1964年,发病8例。次年,发病6例。1972年,发病2例,用斯地黑克治愈后,再未见发病。
  麻风病发病约有百余年历史。民国24年(1935),县内发现患者。1952年,发病16例,入院3例,死1例,其余12例集中治疗,就地管理。1954年9月,15例病人送和政县麻风病院治疗。次年,发病9例,多数分布在湫头区杜堡子等地,经动员到和政县住院治疗,并对其赶集、上会、串亲戚、住地和吃饭进行初步隔离,就地管理。1956年,发病7例,入院治疗5例。1963年,检查疑似病例26例,确诊2例,全部送上庄麻风病院治疗。次年6月,发病9例,确诊4例,可疑5例,均送麻风病院治疗或复查。1965年3月,对怀疑对象及原有病人家属进行体检与重点镜检,共发现可疑病例47人,全部送往上庄疗养院复查,确诊9人,均住院治疗。1972年,对47户中有密切接触史的家属121人进行调查,有患者55例,其中住院治疗15例,死4例,治愈出院32例;新发现4例,送两当县麻风病院住院治疗。为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对出院者发给药品继续治疗。次年,进行过滤性普查,同时对现症患者及密切接触者,进行检查登记。主要分布在永和、湫头、五顷塬、榆林子、月明、三嘉。1979年,采用刮片查菌检查线索人群和密切接触者159例,占应检人数的80%,查出中期瘤型患者1例,送两当县麻风病院住院治疗;瘤型残菌患者3例,在家观察治疗。并经普查,累计有患者74例,分布于永正、西坡、月明、湫头、五顷塬、罗川、永和、山河、三嘉、榆林子等10个公社的32个大队、51个生产队,给予免费治疗。1979至1980年,进行全民性大普查。1980年底,迁出6例,经治疗出院44例,死亡21例,继续住院治疗3例。1983年4月,发病率在5年中下降到0.5/10万以下,达到控制县标准。同年在发病的乡、村、组建立防治三级网,聘请专业人员对在家治疗的病人,坚持送药上门,监视服药。次年5月,开展复查,累计发病81例,分布在10个乡34个大队48个生产队,死亡、外迁、下落不明者47例,治愈出院31例,现症患者3例(在两当麻风病院住院2例,在家治疗1例)。发给患者及家属氨苯砜1.8万片。县民政局为4户资助人民币140元、棉布16米、棉被2条。对在家治疗的现症患者李某落实联合化疗和家庭督导访视。是年,经全省检查验收,全县达到基本控制指标。2006年,仅有麻风病1例(治愈监测期),患病率0.42/10万。
  性病新中国建立前,时有流行。1954年,第二区(湫头)梅毒、淋病各发病1例。同年,免费医疗老区(三嘉、湫头)性病。次年2月,县政府政务会议研究,准予县卫生院在30万元内治疗章文发慢性尿道炎及阴性梅毒病。1956年,发病34例,免费治疗30%左右。从1983年起,性病防治列入老区建设资金 “十种病 ”免费防治经费项内。1984年,查出淋病143例、梅毒25例、软下疳3例。1990年3月,在358名重点高危人群中查出淋病2例。次年普查700人,有性病11例。当年,确定依法管理和统计上报性病为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尖锐湿疣、性病性淋巴肉芽肿、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软下疳、艾滋病8种。1993年,调查786人,查出生殖器疱疹12例、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5例。1995年,农村流行病学调查986人,查出生殖器疹9例、非淋菌性尿道炎(宫颈炎)7例。1998年,梅毒发病1例,淋病发病3例。次年,在4229个病例中查出梅毒、淋病各1例,尖锐湿疣3例。2000年,统计上报淋病1例、尖锐湿疣6例。次年,查出梅毒1例、尖锐湿疣3例。2002年,查出性病1例。次年,查出梅毒1例、尖锐湿疣4例。2004年,查出尖锐湿疣8例。次年,查出梅毒7例、淋病2例。2006年,查出梅毒、淋病各2例,艾滋病可疑感染者1例。
  预防接种革命根据地时期,民国34年(1945)起,新正县每年春、秋两季组织医务人员下乡给儿童小面积种牛痘,预防天花。1950年,首次接种牛痘苗5000人(次)。次年,首次接种伤寒霍乱疫苗2000人(次)。1954年,首次接种白喉抗毒素254人(次)、百日咳疫苗7261人(次)。1963年,首次接种卡介苗853人(份),斑疹伤寒疫苗1345人(次),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2367人(次),白喉、百日咳混合菌苗2918人(次)。1964年,首次接种麻疹疫苗,接种率83.91%,百白破三联疫苗2195人(份),投服小儿麻痹糖丸300人(份)。1972年,首次接种百白、五联、乙脑等疫苗9400多人(份),气雾免疫94300多人。1984年,首次接种 A群流脑菌苗1950支。1991年12月,首次在县城成人和儿童中接种有价乙肝疫苗,到次年10月,先后购进和接种795人(份)2285支。1994年,首次接种甲肝疫苗100支。1997年,首次接种气管炎菌苗174支。1999年,首次接种吸精破类6000支。2005年,首次接种 A十C群流脑菌苗5046支,狂犬疫苗463支,流感疫苗33支,腮腺炎疫苗521支。1975年开始计划免疫,到1980年,12岁以下儿童建卡43818名,建卡率92.5%,完成接种和投服疫(菌)苗7种75463人(份),完成率97.7%。1985年7月,在本县召开全区计划免疫工作现场会,永和乡介绍经验;8月,西北五省计划免疫考核团一行4人到永和乡考察。1987年6月,全县计划免疫冷链系统开始运转。1988至1995年,“四苗 ”(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麻疹疫苗、百白破三联制剂)合格接种率连续8年在85%以上。1996至2003年,实施 “中国政府和世界银行贷款卫生 Ⅶ疾病预防项目计划免疫子项目 ”。1999年6月至2003年12月,实施 “澳大利亚政府援助中国消除新生儿破伤风和预防接种安全注射合作项目 ”。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实施 “中国政府与国际疫苗免疫联盟理事会 /全球儿童疫苗基金合作项目 ”。2004年起,使用全市统一印制的儿童计划免疫接种卡。2006年,下发接种卡介苗1875支、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3625支、麻疹疫苗5435支、三价脊髓灰质炎糖丸疫苗32150粒、白喉破伤风二联疫苗475支。抽样调查建卡率100%,建证率94.3%,“四苗 ”全程合格接种率98.6%,乙肝疫苗第1、2针接种率分别为100%,第3针接种率98.6%,首针及时接种率70.0%。
  地方病防治县域是地方病高发区、重病区之一。史料中早就有 “吐黄水 ”、“柳拐子 ”、“瘿瓜瓜 ”等病的记载。有组织地开展地方病防治,始于1940年代的新正县政府。新中国建立后,地方病防治工作得到重视,逐步展开,从1956年起,经常普查各类地方病,建立病历卡片,根据不同疾病,采取不同办法防治。
  1971年,成立正宁县除害灭病领导小组,制定防治工作《四五规划》;在西坡公社高红大队、湫头公社西渠大队进行地方病防治试点;全县普查出的10779例地方病患者大部分接受治疗;各地在防治过程中因地制宜开展防烟、寒、潮和改良水质、营养措施,坚持推广 “卤碱 ”疗法。湫头公社西渠大队共169户690口人,有各种地方病193例,其中大骨节病93例、克山病38例、地方性甲状腺肿55例、布鲁氏杆菌病7例。全大队原有无烟筒灶139户,改灶116户,占应改户的83%。罗川公社姬家山生产队共110口人,有大骨节病69例,基本控制新发病,原发病30名基本痊愈,37名疼痛症状显著减轻。1972年,大骨节病、克山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布鲁氏杆菌病,均不同程度发病,患者6636人,绝大部分接受治疗,不少患者获显效。周家公社惠家塬大队用草木灰浸出液加 “681(卤碱)芒硝治疗大骨节病,治愈率80%以上;永正公社卫生院对大骨节病试用硫酸链霉素穴位注射,取得较好效果。并配合庆阳地区卫生防疫站在湫头公社的西渠、苟仁大队进行防治试点。1974年,县委地方病防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成立,专司地方病防治的组织协调工作。1978年3月,召开防治地方病工作会议,对当年防治工作提出具体落实措施,讨论制订8年(1978至1985)防治规划。次年,大骨节病、克山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病10290例。1980年代,地方病防治经费由省财政在庆阳老区建设资金中列出专款,给予保证。防治方法由单一方面向综合方面发展,效果更加显著。国家与群众积极兴办防病改水工程。1980年规定:给克山病患者,每人每年发医药费1元;给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需作手术者发给手术费30元、治疗费1.50元。1983年7月,国家主席李先念委托夫人、卫生部妇幼司司长林佳楣来县视察,促进了地方病防治工作。至2006年底,全县有各类地方病10330例,患病率4.35%。其中大骨节病8768例,患病率3.7%;克山病395例,患病率0.17%;地方性甲状腺肿1021例,患病率0.43%;地方性氟中毒140例,患病率0.06%;布鲁氏杆菌病5例,患病率0.002%。
  大骨节病俗称 “水土病 ”、”柳拐子病 ”,流行于子午岭山区及前塬塬边沟壑区。1952年发病700例。1955年,三嘉、湫头、西坡等山后地区发病878例,采取改良饮用水源,变土炕为板炕进行防治。次年,三嘉、湫头两区及西坡、月明乡部分地方发病877人。1957年,发病1158例。次年,县、公社医院增置简易病床,设健康院,收治病人,用针灸、拔火罐、内服中药等法治疗,短期有效率100%。1963年发病1079例。1968年,推广外地经验,用 “681”防治,给病人免费发放药物,后经观察疗效不佳,停止使用。1971年,发病3184例。1977至1979年,在罗川公社姬家山生产队采取 “补硒 ”法防治大骨节病试点,效果明显。1978年,发病7899例,其中三嘉、西坡、月明、五顷塬、湫头5个公社的发病人数占总患者的56.3%。同年,普遍推广口服亚硒酸钠与硫酸镁片等疗法。1980年代前4年,给患者发放亚硒酸钠片,并用食盐加硒办法治疗病区人群。1985年,新发现1978年普查时的遗漏患者,经防治,基本控制。2006年底,发病8768例,患病率3.7%,多为 “老拐子 ”。
  克山病俗称 “吐黄水 ”、喉咙痛病,是发病急、病死率高、病因未明的地方性心肌病,主要流行于子午岭山区一带,约有百余年历史。民国9年(1920),皮坊店群众患病在二三个月内死20多人。29年(1940)前后,在三嘉、湫头、西坡等地也有发现。31至36年(1942至1947),三嘉、湫头及西坡等地高发区患者占总人口的40%。新正县应用中药 “雷击散 ”免费给病人服用,效果良好,大部分恢复健康,少数病情减轻。1954年,秦家店、龙咀子,乡克山病爆发,县医院组织6人防治队,抢救治疗8个月,治愈30余人,并控制病情。1957年春,龙咀子乡群众患病死10余人,其中以克山病为多。1960年代,县内参加省医研所在平凉举办的克山病防治训练班学习人员,整理汇编克山病学讲义,下发各院、所,为防治提供参考资料。1960年,刘家店及秦家店爆发克山病,患者34人,死5人;驻子午岭正宁、宁县交界处的省办龙池劳改农场犯人死600余人。其时,推广 “三防四改 ”(防寒,防烟,防潮;改良水质,改变饮食习惯,改善环境卫生,改善居住条件)和 “三早一就地 ”(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治;就地治疗)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在用药上提倡中西药结合,以西药为主,用大剂量葡萄糖、维生素 C和强心类药物配合抢救治疗急性病人,效果显著。1965年,龙池劳改农场再次爆发克山病,犯人死亡严重,农场撤销。次年,刘家店、秦家店集中爆发,患病54人,死10人。此后,全县再未集中发病,仅在周家、宫河等前塬区发现少数患者。1971年,发病519例,采用加大维生素 C剂量和注射葡萄糖、强心药配合治疗,疗效很好。1977年,庆阳地区地方病防治研究所拟定 “亚硒酸钠、维生素 E防治克山病效果观察 ”设计书,在山河公社秦家店生产队投药试验,连续投服6个月为1个疗程,预防克山病效果明显,但治疗效果不佳。1980年底,发病423人,发病率0.25‰。次年10月统计,此病主要分布在县内47个大队、220个生产队。1983年,地区地方病研究所在县医院内科分别用酚妥拉明、消心痛、多巴胺观察治疗50人,有效率85%,并采用大剂量维生素 C加亚冬眠灵和血管扩张剂抢救急性病人。1985年底,全县患者比1971年减少13%,病情稳定,死亡率大幅降低。次年后,对病区内外环境卫生、水、土、粮、蔬菜、膳食、毛发、尿、血液等进行微量元素分析,证实克山病区处于缺硒状态,故改用口服亚硒酸钠片,为全民食盐加硒,使病区群众服硒生活化,病情持续10年稳定,未发生大流行和爆发流行。2006年,全县发病395例,患病率0.17%。
  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 “粗脖子 ”、“瘿瓜瓜 ”,又称碘缺乏病。山后、前塬均有发病,范围遍及全县。1952年,发病216例。1954年,发病216例,发给含碘食盐片免费治疗。次年,发病373例,普遍使用含碘食盐片,治愈16例,未愈185例,好转96例,治疗无效较严重的76例。1956年,发病235例,均用含碘食盐片治疗。次年6月,发病120例。
  1960年代,县内食盐加碘普遍推广,全民食用,规定非碘盐不准出售。1963年,发病290例,发放含碘食盐片2700瓶。次年发病390例,采用含碘食盐片防治效果良好。1971年,发病5044例,占全县总人口的3.7%,发病在100人至500人以上的有三嘉、湫头、永和、西坡、宫河5个公社。次年1月,在山河、湫头、永和、宫河、西坡5个公社进行食盐加碘预防,每人每月用盐按0.5千克计,含碘量按四万分之一添加。1979年,普及食盐加碘。次年,注射碘化油2732人。全县普查出104个大队472个生产队发病;发病率大于3%以上的公社有5个,Ⅰ度病人占58.5%;轻病区大队29个,生产队142个;重病区大队2个,生产队16个。次年,普查患病率有明显下降,危害趋向缓和。当年,发病3167例,发病率19‰;分布在全县12个公社、109个生产大队,重病区在月明公社韩坳大队及西坡公社南桥大队一、二生产队,发病率176‰。1981年,省、地、县组织工作组,查明县域患病率1.7%,7岁至14岁中小学生甲状腺肿大率7.5%,达到国家控制标准。2001年4月,成立县盐业公司,专卖加碘盐,年销售食盐约1000吨,食用加碘盐已普及。2006年,发病1021例,患病率0.43%。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 “布病 ”,系人畜共患传染病。1970年发病820例,并进行13万多人的气雾免疫。次年,在112177个检查对象中检出感染者2032例,发病1037例,进行气雾免疫、中西医结合法治疗。1972年,省201所在县内8岁至60岁人群中普查,发病严重,发病率1.4%。人布病采用布氏活菌苗进行气雾免疫,畜布病采用羊5号和19号菌苗进行气雾免疫,对现症患者采用中西结合法治疗。1976年复查,820例患者全部治愈。1980年4月,经考核验收,正宁县达到或接近国家 “布病 ”消灭标准。抽查870人,皮变反应12例,占1.37%,未见新发病人。为彻底消灭布病,县畜牧部门在榆林子、西坡、永和公社试点,在9个大队58个生产队主抓以畜间为主的防治措施,注重畜圈建设和卫生,加强接羔育幼的个人防护和用具污物的消毒处理。1986年12月,县家畜布病防治经考核达到 “控制区 ”标准,完成第一阶段的防治规划,受到省畜牧厅表彰。2006年,全县有人布病5例,患病率0.002%。
  地方性氟中毒是由于饮水和食品中含氟量过高而引起的一种慢性中毒性地方病。1980、1983年,先后两次开展普查,查出主要病症有氟斑牙和氟骨症。1984年,选用 “氟宁片 ”、“人参再造丸 ”治疗,有效率84%。后,每年在病区继续发放药品。至1988年,病情尚未控制,继续查治。2006年,县内再未见发病。
  卫生监督环境卫生民国23年(1934)2月,国民党总裁蒋介石在江西南昌发起新生活运动,倡导 “礼义廉耻 ”,并与 “衣食住行 ”相结合,讲究卫生是其内容之一。26年(1937),国统区正宁县政府设警佐一员,“负督饬清洁街道之责 ”。29年(1940)时,县域即有新生活运动正宁分会,兼抓环境卫生工作。革命根据地时期,新正县政府响应边区政府号召,开展大规模的卫生运动,组织机关干部和乡村群众经常打扫环境卫生,倡导 “革除旧习,讲究卫生,保证健康 ”。
  新中国建立后,环境卫生主要抓粪便管理和日常大扫除,后来在农村推行密封堆肥,在城镇实行垃圾污物定点堆放处理。1985年,庆阳地区卫生防疫站在县城5处采集污水标本45份,发现理化6个项目均不同程度超标,细菌超标更为严重,个别超标达几百倍;并检查本县影剧院,认为银幕与第一排距离符合卫生要求,观众厅空气容积符合卫生标准。次年,县卫生防疫站对全县服务行业各单位进行卫生学调查,对县招待所、理发馆、旅社、影剧院5个单位建立档案。1988年5月至6月,体检公共场所从业人员332人,体检率90.4%,查出传染病患者并调换工种3人,换发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151户,换证率90.5%。次年,首次设立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员。1990年,体检公共场所从业人员245人,体检率98.5%,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审发率94.3%。对县城和各乡镇16个集中式供水点进行卫生细菌学监测,合格率100%。次年,对各乡镇所在地生活饮用水源进行卫生细菌学监测,合格率84%。1997年,培训、体检公共场所从业人员112名,体检合格并发给健康证的111名,查出 “五病 ”人员1人,调换工种。卫生许可证审发41户。行政处罚9户(次),其中警告2户(次),罚款7户1400元。2006年,累计检查公共场所从业单位234户(次),户均4.5次;培训、体检从业人员65名,培训、体检、合格率均为100%;领证65人,领证率100%,未查出 “五病 ”人员;卫生许可证审发48户,审发率92.31%;检测采样12户24份,合格率100%;对5户检查不合格的理发店实施行政处罚,其中警告2户,责令改正3户。
  生活饮用水卫生1965年3月至4月,对全县水源进行普查,查明有水井1332眼、水泉446个、河渠30余条、窖49口。在山河采取50个水样,进行水温、混浊度等14项水质检验与分析,对已污染的井、泉进行消毒与管理。1970年代,主要抓修建水井、水窖、水泉,提倡人畜分饮。1980年代,对水质水源进行调查检验。到1980年底,国家投入635000元,社队自筹资金36388元,打成塬面机井201眼,完成改水工程34处,病区受益人口16621人。另有三联泵 “小高抽 ”31处。约占全县总人口45%以上的人吃上清洁卫生水。1984年,普查水质水源,确定三嘉乡后坡村、湫头乡湫西村、永和乡马村村、西坡乡东新庄村、山河镇东西关村、永正乡庙沟村、榆林子镇党家4组、宫河镇南堡子6组、罗川乡枣林组、周家乡桌子头村10处为代表性水源。查明氨氮污染超标46.34%,亚硝酸盐氮超标48.76%,硝酸盐氮超标3.65%,耗氧量超标3.65%,大肠菌群超标68.29%。次年,对集中式供水地区的水源采用漂白粉消毒。1993年2月,山河上水工程竣工,建成500立方米蓄水池3个,100立方米蓄水池1个,县城和山河、西坡两个乡(镇)生产、生活用水卫生质量得到改善。1997、1998年,采样检测县城集中式供水点两处和12个乡(镇)部分集中式供水点水质4次56份,均合格。并体检21名从业人员,未查出 “五病 ”(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人员。至1998年底,全县建成小电井7600眼,集雨蓄水窖34200口,12.48万人和2.36万头家畜的饮水问题得到解决。2002年4月,县政府制定下发《县城饮用水源保护区管理办法》。2002至2006年,全县累计落实改水资金2865万元,建成机井、小电井、水窖等各种水利设施4750多眼(处),改水受益人口18.12万人,县城、农村自来水入户率分别为100%、13.2%,80%的干部群众用上清洁卫生水。2003年,对县城自来水总公司和12个乡(镇)部分集中式供水点的16名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体检、办证,培训、体检、办证率各100%;水质监测4次,共采样52份,合格率100%;二次供水采样10份,合格率100%。2004年4月,对25所学校、14所托幼机构水源管理进行专项检查,对未取得卫生许可证的12所单位提出整改措施。2006年,全县9户供水单位的10名从业人员培训体检率及办证率均为100%;检测水质4次,采样38份,合格率100%。并指导2户桶装纯净水生产企业按照量化分级程序予以改进。
  食品卫生新中国建立后,由卫生防疫部门管理。1951年,贯彻落实庆阳专区防疫委员会指示,不准出售死畜肉,饭馆的碗筷食具用开水消毒,一切食品要求妥为保管,严密加盖,严防腐败变质。1954年8月,举办有饭馆、零食摊贩、理发馆、机关食堂从业人员等参加的短期培训班8期,培训231人。培训内容为一般初级卫生常识,人为啥得病,传染病的来源及途径,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管理,使80%以上的食品从业者配有防蝇防尘设备。1964年8月,制定《正宁县集市卫生管理执行办法》。次年,着重抓 “三防 ”(防尘、防蝇、防腐)和食具消毒及 “红绿水 ”(带颜色的糖水)和凉食的管理,各集、镇饮食业部门和各机关单位食堂绝大部分有 “三防 ”设备,仅山河地区用于防尘、防蝇的纱布达30余磅;夏、秋季节严禁 “红绿水 ”(用色素、糖精、凉水拌制的饮料)上市;检验县食品公司8种不合格食品、调料,按食品卫生要求予以处理;有些集镇对饮食服务行业人员进行体检,对患有慢性传染病的炊事人员作以调换。1977年6月,县卫生局发出《关于罗川公社和县铸造厂两起食物中毒的通报》。1983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试行)》颁布,县卫生防疫站配备食品卫生监督员,始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对查出的 “五病 ”患者,调离工作岗位,对体检合格人员颁发《卫生许可证》。次年,体检食品从业人员456人,体检率81.7%,查出肺结核、肝炎各1人,调整工种。发放食品卫生合格证36户。1990年,首次贯彻执行《食品卫生监督工作程序》和《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管理办法》,进行大检查13次,查出伪劣变质食品2132千克,价值6190元,处罚45户,罚款
  1897元,因卫生设施不全停业整顿11户,警告并限期改进45户。年内首次采样检测食品(具)144份,合格128份,合格率88.89%,其中餐具62份,合格49份,合格率79.03%。1997年,审发卫生许可证721户,其中发证185户,审证536户,审发率100%。体检生产经营人员993人,体检率100%,颁发健康证982人。查出 “五病 ”11人,全部调离工种。查出不合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530户(次),处罚197户(次)。其中责令改正4户(次),没收销毁158户(次)26种516千克,价值4212.48元,罚款34户(次)1.27万元,移交法院强制执行16户9000元。依法取缔1户。抽检食品115份,合格108份,合格率93.9%。餐饮具消毒质量检测采样405份,合格106份,合格率40.99%。2006年,培训体检食品从业人员831人,培训体检率100%,未查出 “五病 ”患者;领证830人,领证率99.9%;审发卫生许可证325户,审发率79.2%。共抽检食品、饮品137份,合格率100%;餐饮具抽检221份,合格率100%。上报拟评食品量化分级管理单位262户,其中 “ A”级1户,“B”级4户,“C”级257户。全年累计监督检查3161次,户均4.6次,检查各类食品1500多种、9.5万件,监督覆盖率100%;罚款5户1.4万元;没收和销毁过期霉变食品16户(次)、32类48个品种1603千克,价值1.1万元。
  学校卫生民国30年(1941)3月,国统区各小学成立卫生教育委员会,由校长任主席,设委员3至5人,学生分编为总队、分队,设总队长及分队长,任务是教给学生卫生常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总队长及分队长督促学生搞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1956年9月起,各中、小学逐步开设卫生课,定期检查学生健康,防治学生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1964年,县卫生防疫保健站对县城中、小学7岁至14岁学生进行身体发育调查、视力检查,并进行中、小学教室卫生学调查。查出视力减退率10.97%。原因为34.3%的教室方向不符合卫生标准;课桌、凳子普遍偏高,且小学、中学几乎是同一高度,与学生的身长、坐高不适应;教室采光系数不合理。1979年,对正宁三中573名学生和10名教师全面体格检查,查出常见病11种,患者493例。查出肺结核、肝炎、近视眼等疾病,书面通知学校及学生家长及时予以治疗。给蛔虫病患者免费投服 “驱蛔灵 ”进行驱虫治疗。次年,检查正宁一中、二中、五中、周家七年制学校和山河小学3385名学生视力,正常者2716人,占80.2%,减退者669人,占19.8%。1982年,建立全县中小学生健康档案。经体格发育调查,平均身长、胸围分别比1964年高5.56厘米、增大0.36厘米,体重、坐高分别增加2.19千克、3.97厘米。1985年,体检中小学生5024人,体检率88.8%。为4所完中和3所重点小学配备校医,并由县财政拨款1000元,充实医疗器械。1987年,体检学生10735人,体检率96.7%。查出近视眼449例、沙眼276例、蛔虫111例、结核病3例。1993年6月,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开展肝功能专项调查。体查2762人,查出可疑甲肝32例、乙肝91例,提出预防措施。1997年,贯彻落实《预防性健康检查管理办法》和《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试行)》,对296所中小学校学生健康检查36900人,体检率92.3%。查出沙眼3618例、龋齿10978例、近视9225例、新发病1107例、营养不良2473例。并在县内21所小学建立学校卫生档案。2006年,继续查治在校学生6种常见病,共检查中小学生52040人,体检率97.74%。查出沙眼7343例;龋齿16652例,龋均0.57;视力低下10928例;新发病人1441例;贫血8330例;蛔虫感染7233例;肥胖520例;其他疾病364例。在正宁一中进行在校中学生因病缺课调查,2210名学生中,因病缺课51人(次)共183天。营养发育评价:身高上等175人,下等23人;体重发育上等192人,下等26人。
  职业卫生1950年代,县内一些工厂逐步建立健全卫生防护劳保措施。1960年代,每年进行1次劳动卫生大检查,各厂每周检查1次。1970年代,县卫生防疫站设职业病防治小组,配备专职技术人员,防治职业病。1978年,进行放射卫生调查。次年,调查有15名工人接触有害毒物,采取免费检查。1984年,对县内6个国营厂251名工人建立健康档案,体检接触有害物质者116名,未查出职业病。1987年,对县内21台医用 X光机、17名工作人员防护设施进行调查,提出改进意见。1989年7月,县卫生防疫站举办乡镇企业劳动卫生管理办法和防护知识学习班。次年,对周家地毯厂职业危害进行调查。1991年,对县地毯厂、铸造厂、印刷厂、农机厂、砖瓦厂的作业工人进行健康检查和职业病普查。1993年,查明9户企业接触有害因素工人325名,占职工总数的50.8%。体检223名,体检率68.6%,未发现职业病。同年8月,开展农药管理和购销情况调查。1997年,对17台医用 X光机建立档案。次年,全县9户企业全部建档,接触粉尘、有毒有害物质人员95名,进行系统体检,未查出尘肺病。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颁布,核查全县从事粉尘及有毒有害作业企业4户,从业人员8名,未发现职业病。次年,对3户企业进行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2005年,对有害企业职工健康的监护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2006年,对全县2户有粉尘及有害作业企业的6名从业人员按规定进行健康检查,未查出职业病患者,对2户有职业病危害项目的企业进行全面监督检查。
  爱国卫生运动始于陕甘宁边区时期。民国29年(1940)4月,边区政府动员群众开展卫生运动突击月竞赛工作,要求公共卫生做到11条,个人卫生做到6条,并于5月1日至30日开展竞赛。31年(1942),新正县以 “摆擂台 ”挑战的方式,先从1个区、1个乡、1个村、1个家庭搞起,建立模范试点指导全局,开展群众卫生运动。33年(1944)9月,树立一区(湫头)郭德林家为模范卫生家庭。同月6日,边区《解放日报》以 “新正郭德林讲卫生,全家4年不得病 ”为题,予以报道。是年冬,县内传染病流行,县、区、乡机关干部深入农村,动员和帮助群众修厕所,打畜圈,改良水井、水源。34年(1945)2月,新正县各级政府贯彻边区卫生署的防疫通知,动员群众普遍拆洗被褥,彻底消灭虱子,切断 “出水病”和 “斑疹伤寒 ”的传染源。同月9日,《解放日报》第2版报道卫生模范村庄新正县一区(湫头区)东庄洼的经验。37年(1948),新正县又组织开展规模较大的群众卫生运动。1950年,美国军队在朝鲜战场使用 “细菌战 ”,县内响应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 “动员起来,讲究卫生,消灭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 ”号召,开展以除害灭病讲卫生为内容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次年12月,成立县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卫生工作协会,区、乡、村成立卫生委员会。1952年12月,县第四届首次人民代表会讨论通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决议。1955年,县长唐选廷亲自督查环境卫生,使县城卫生面貌大为改进。次年,全县清除垃圾198229车、46800.5千克,粪便128289车、68460千克,打老鼠36921只,堵鼠洞14034个,打麻雀181389只,河水分段5处,水井加盖214口,改良烟洞53个,建公厕312处,挖蛹41.6千克,灭蝇5.1千克,灭蚊7.85千克,泥麻雀窝2023个,填污水沟20个,泥窑洞26个,新建烟筒313个。1958年,贯彻中共中央 “开展以除四害讲卫生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 ”的指示,全县经过5次大战役,20多次大突击,消灭大量老鼠、苍蝇、蚊子和麻雀,同时开展改良水井、水窖,疏通沟渠,填污水坑,清除垃圾,新建厕所、畜圈(棚)等活动。1960年代初,贯彻 “生产讲卫生,卫生为生产 ”的方针,开展预防肠道传染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1963年,开展以除害灭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仅县机关整修街道500多米,清除垃圾、粪便和尘土5000多车,粉刷墙壁240多面。生产队结合积肥、铲除死角垃圾、污泥、粪便7166900多担;采取弓打、水淹、安妥诱杀等法灭鼠17963只。次年,参加卫生突击活动的有15万人(次),清除污泥粪便38000多车,拆换山墙老炕8914处,粉刷房屋6522间,修建公厕924处、家庭厕所2403处、猪圈2244个,发放磷化锌6.03千克、安妥1843包、“六六六 ”粉964千克,灭鼠53770只,堵塞鼠洞66219个。评出卫生模范单位36个、卫生模范村20个、卫生之家370户、卫生模范及积极分子2000人。周家公社核桃峪大队从1964年起,连续14年评为卫生模范村。1965年,开展管水、管粪、管食品和消灭苍蝇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修建、改建厕所1241所,每个生产队达到2所;家庭厕所17922所,85%以上家庭有1所简易厕所;猪圈18796个,90%以上家庭有猪圈;有20个生产队建立粪便收集制度,规划粪场,专人负责。1970年代,农村广泛开展管粪、管水和改水、改厕所、改畜圈、改炉灶、改造环境为中心的农村卫生基本建设,其中以改水管粪为重点。1973年,全县半数以上的公社、大队人有厕所,猪有圈,鸡有窝,家家有积肥坑,建积肥场3270处。1980年末,90%的农民达到厕所有围墙,大便有粪坑,粪便不外渗,便后压土的要求;80%的农户牲畜有圈有栏,人畜分居,粪便密封堆放,不污染环境;60%的农户住宅环境得到改善,达到卫生要求。1984年2月,开展以讲卫生为内容的 “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
  1986年4月,在山河召开庆阳地区爱卫会第七次委员扩大会议暨正宁县文明卫生城镇建设现场会议,命名正宁县城为庆阳地区首家 “文明卫生县城 ”。同年,县城建立保洁专业队,配备2名卫生检查监督员,检查城镇卫生。县爱卫会制发《城镇卫生管理条例》,规定每年 “五一 ”、“国庆 ”、元旦、春节,至少开展4次大突击活动并组织检查4次,使爱国卫生运动经常化、制度化。同年,开展大面积灭鼠,鼠害密度由每平方公里13.7%降到2.2%。1991年,县城新添垃圾车、洒水车各1辆,垃圾桶50个,新修公厕3处。1995年,灭鼠两次,参加1623人,集资灭鼠毒饵粮小麦4866千克,清油51千克,户均0.1千克,各种杂支补贴费用11234元,投放灭鼠药品的房间和窑洞138305户,覆盖率98.8%,灭鼠229655只。次年3月,省政府授予正宁县 “甘肃省卫生先进县 ”。至1999年,全县累计落实改水改厕资金700多万元,建成人饮工程2000多处,改水受益人口10.71万人,饮用清洁卫生水达12万人,占总人口的57.14%,修建联户公厕854座,标准卫生厕所174座,清洁卫生厕所19479座,占农户的26.8%以上。但仍有73%的农户为露天厕所。2000年,县财政拨款1万元,购灭鼠药品250千克,各乡镇自筹饵粮5500千克,清油400千克,配制灭鼠饵粮6150千克,灭鼠8.8万只。至2006年,县城有市容环卫专用车4辆,市容环卫从业人员45名,年清扫道路保洁面积11万平方米,年清运生活垃圾76000吨。修建农村 “三有 ”(有屋顶,有围墙,有便池)旱厕27200多座,占总农户的56%;修建县城和小城镇卫生清洁公厕864座(国家补助25万元,在县城改建高标准水冲式公厕5处)。先后有8个乡(镇)、21个单位分别被省、市爱卫会命名为省级、市级文明卫生乡镇和文明卫生单位,2个乡镇、232个县乡单位、66个村、3个社区分别被命名为县级文明卫生乡镇、文明卫生单位、文明卫生先进村、文明卫生先进社区,488户城镇居民户、2.7万多农户达到文明卫生标准。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

相关地名

正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