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戏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322
颗粒名称: 第七节 戏剧
分类号: I207.3
页数: 4
页码: 275-278
摘要: 秦腔属 “西路秦腔 ”,是县域广为流传的地方戏曲剧种,历史悠久,观众基础深厚,覆盖面大。清光绪年间,宫河镇王笃秦腔戏班活动频繁。
关键词: 戏剧文学 戏曲创作

内容

秦腔属 “西路秦腔 ”,是县域广为流传的地方戏曲剧种,历史悠久,观众基础深厚,覆盖面大。清光绪年间(1875—1908),宫河镇王笃秦腔戏班活动频繁。民国28年(1939)后,驻新正县境的关中分区八一剧团,大胆探索,使秦腔发生深刻变革。建国后,县上成立专业剧团,使秦腔得到规范发展。
  陇剧由陇东道情演变而来。陇剧的表演在遵循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基础上,吸收皮影人物的造型和陇东民间舞蹈的特点,借鉴兄弟戏曲剧种以及话剧、歌剧、舞蹈、电影的一些表演手法和技巧,承袭敦煌壁画的动作情趣,形成独立的艺术品位和表演程式。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省陇剧院院长王亨,从艺30多年,在大型陇剧《枫洛池》、《假婿乘龙》、《沙家浜》、《甜蜜的事业》、《枫叶红了的时候》、《卧牛奔月》等剧目中塑造了不同类型的人物。后从事导演和艺术管理工作,先后担任大型现代陇剧《胡杨河》等多部剧目的导演。
  眉户是由地摊子说唱形式发展起来的舞台艺术,源于陕西一带,清代盛行于县域。早期多以自弹自唱为主,清同治年间(1862—1874)后,逐渐发展为 “自乐班 ”、“地摊子 ”演唱形式,民国30年(1941)后始搬上舞台。一般不演大戏,只演一些折子戏,内容浅显易懂,多由农民自编自演,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情趣和地方特色。
  秧歌剧系创作现代剧目。民国26年(1937)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政治部 “战士剧社 ”在宫河镇王录村戏楼上,演出歌剧《亡国恨》、《打回老家去》、《放下你的鞭子》等。32年(1943),关中分区八一剧团编演秧歌剧《组织起来。新中国建立后,县秦腔剧团曾以关中道情演出秧歌剧。杨建国创作的秧歌剧1990年11月参加全区文化下乡文艺调演,获优秀节目创作一等奖、表演三等奖。
  弦板腔新中国建立前后,县内在皮影戏演出中采用。1958年,县剧团曾获平凉地区戏剧汇演剧种(弦板腔)奖。次年10月,宁县秦剧团(由正宁、宁县两团合一)移植排演弦板腔赴省城兰州演出,获好评。《甘肃日报》以《陇原一枝花》为题,报道演出情况,并配发弦板戏《花亭相会》和《摩天岭》的剧照。1960年5月,宁县秦剧团(原正宁县剧团)组成弦板腔剧组,参加全省青年演员汇演。从1959年弦板腔移植上演,到1962年恢复正宁县剧团建制,原宁县秦剧团二队(原正宁县剧团)在演出秦腔、眉户剧的同时,先后排演大型弦板戏《三进士》、《芙奴传》,小戏《花亭相会》、《勤俭持家》等剧目,在县境及宁县一带影响很大。1963年正宁县剧团并入地区剧团后,还在农村演出过几次。1965年,县文工队成立后,以清唱形式,组织演唱如《歌唱 “廿三条 ”好》等小节目多场(次)。
  剧目明、清两代,流传县域的剧目计200多本,秦腔剧目占总剧目的80%,其中《忠烈侯》、《北极公还愿》、《巩清从闯》、《湫塬之战》与县人文历史有关。民国32年(1943),关中分区八一剧团根据4个劳动英雄发家致富的事迹,创作并演出大型秦腔《关中四杰》。该剧分为4出剧:《翻身英雄胡文贵》、《改造 “二流子 ”模范石明德》、《移民英雄冯云鹏》、《开荒英模张清益》,既是一部连台戏,又可单独演出。后陆续创作演出《史可法》、《卧薪尝胆》、《徐州革命》(秦腔)。同时,还搬演兄弟地区的《周子山》、《张丕谟除奸》、《龙王娶亲》等。从33年(1944)底到新中国建立,又创作出《夫妻识字》、《牛永贵挂彩》、《刘二起家》、《保卫和平》、《大家喜欢》、《穷人恨》、《三打祝家庄》等剧目。1950年代初,国家文化部明令禁演一批 “内容有反动毒素、封建迷信及淫秽低级趣味的节目 ”。此间,县上将流行在县内的剧目分别确定为可演剧目、一般可演剧目、修改后可演剧目和禁演剧目几种,予以整顿。1957年,新排改编历史剧《八义图》、《春秋笔》2本,挖掘整理出历史剧《粉妆楼》等7本。“文革 ”中停演传统剧目,以演 “八本革命样板戏 ”为主。1980年代后,县内先后排演秦腔传统剧目《二进宫》、《回荆州》、《五典坡》、《生死牌》、《四进士》、《双罗衫》、《玉虎坠》、《玉堂春》、《哑女告状》、《打金枝》、《八件衣》、《闯宫抱斗》、《铡美案》、《斩李广》、《玉风钗》、《赵氏孤儿》、《彩楼配》、《秦楼案》、《状元媒》、《雁塔寺》、《破宁国》、《铡丁勇》、《葫芦峪》、《火焰驹》等20多出;排演现代剧《穷人恨》、《阎王寨》、《十二把镰刀》、《白毛女》、《梁秋燕》、《血泪仇》、《苦情》、《勤俭持家》、《燕河风波》、《口袋阵》、《党的女儿》、《红灯记》、《三世仇》、《审椅子》等10多出;排演周栋才创作的历史剧《火化金陵寺》、杨建国创作的现代剧《冤家亲》、《烧鸡王》、《满月酒》、《走三湾》、《抬轿》、《审狗》、《棒打灭鼠队》、《舅整外甥》、《追铁匠》、《亲情》、《钻炕洞》、《税费风波》、《突发事件》、《拜寿》、《香包恋》、《新娘杀夫》等30多出。
  演出团体清同治十三年(1874),有宫河王笃戏班,艺人60余人,主要演出秦腔《玉虎坠》、《紫霞宫》、《回荆州》、《金台将》、《春秋笔》等,活动于本县、宁县及陕西省邠县、长武等地,并在西安市设地摊演出。光绪末年至民国初年(1904—1912),陕西商州戏班曾来县演出徽班戏《五福堂》、《水淹七军》、《姚期绑子》等。之后,有罗川 “地轱辘 ”班、刘振海班,山河王阁村郑致顺班,宫河 “万胜永 ”班、麻子沟彭五科班、北头村家戏班,周家芦家堡子陶树林班,县 “社教剧社 ”,罗川城关村家戏班,演出秦腔,多活动于本县,短者两三年即散伙,长者如宫河北头村家戏班、罗川城关村家戏班一直延续到1950年代末。此间,钟世亮以火彩、吹号、拉前场名噪陇东。
  新中国建立后,主要演出团体为县剧团,间或邀请毗邻省区的戏曲团体来县演出。同时,一些有条件的公社(乡镇),招集流散艺人,组织集体或私营性质的业余剧团,活动于县内或毗邻地区,承担乡会、宣传时的戏曲演出任务。1968至1971年,全县有67个生产大队建立农民业余演唱队,时称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以演出《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现代戏及歌舞为主。当时全县还有业余剧团、皮影木偶队2家,文艺宣传队5家。21世纪初,活动较频繁的为周家乡周家剧团,系私人剧团。截止2006年,周家乡周家剧团有固定资产5万元,演员30多人,团长李印斌。
  此外,一些民间戏迷们自愿组织 “自我娱乐 ”戏班 ——自乐班。成员多是本地、本村的农民,自由结合,很不固定。乐器自备,演出时不化妆,不上台,可随时随地演出。
  戏曲调演及获奖1958年10月,在平凉地区戏剧汇演中,县剧团获繁荣剧种(弦板腔)奖;次年,县剧团青年女演员赵彩莲获平凉地区表演一等奖。1960年3月,在平凉地区青年演员汇演中,县剧团获培养青年演员成绩显著奖;5月,在全省青年演员汇演中,赵彩莲获优秀表演奖,王彦民获配角奖。1978年10月,在庆阳地区文艺汇演中,县剧团获集体一等奖,杨建国创作的《争炕头》、《科技迷的亲事》分获创作一等奖、二等奖,赵彩莲获表演一等奖,王彦民获表演二等奖;次年,在庆阳地区青年演员调演中,县剧团《火焰驹》剧组获表演第三名,并获舞美二等奖和乐队集体奖,石宜芳获表演一等奖。1981年,在甘肃省现代戏、儿童剧调演中,杨建国等2人创作的《冤家亲》获剧本一等奖。次年,在庆阳地区青年演员汇演中,石宜芳获表演二等奖,孙雪莲获表演三等奖。同年,赵彩莲获庆阳地区优秀表演一等奖;杨建国创作的《冤家亲》获庆阳地区现代剧调演创作一等奖,《冤家亲》演出录像在省电视台播放。1984年,在庆阳地区现代剧调演中,孙雪莲获表演二等奖,杨建国创作的《走山湾》获创作三等奖。1990年,在全省送文化下乡调演中,杨建国创作的《满月酒》获创作三等奖。1998年,在全省群星艺术节上,杨建国创作的《抬轿》、《审狗》获创作银奖。次年,在全省文化下乡剧(节)目调演中,杨建国创作的《烧鸡王》获创作三等奖;在全省小品、小戏调演中,张宏海获表演一等奖。2003年,在全省国税系统文艺调演中,县剧团演出的《税费风波》获演出二等奖;在全省小品、小戏调演中,县剧团赵大鹏作曲的《亲情》、《追铁匠》、《舅整外甥》获作曲一等奖。2004年2月,杨建国创作、县剧团演出的现代眉户剧《舅整外甥》、《税费风波》分获庆阳市第三届精神文明 “五个一工程 ”奖一等奖、二等奖。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

相关地名

正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