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传统文化活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318
颗粒名称: 第三节 传统文化活动
分类号: K901
页数: 4
页码: 254-257
摘要: 社火又称 “耍故事 ”、“摆社火 ”。是在鼓乐、戏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艺术。通常在农历年末岁首排练,元宵节前后演出,正月底结束。
关键词: 地方文化 传统文化 文化活动

内容

社火又称 “耍故事 ”、“摆社火 ”。是在鼓乐、戏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艺术。通常在农历年末岁首排练,元宵节前后演出,正月底结束。
  随着时代的演进,社火从形式到内容发生质的变化。“文革 ”期间,古代剧目停演,社火被斥为宣传 “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的 “四旧 ”之一被禁演。1980年代,社火活动恢复。现在,社火演变成一种内容健康、形式活泼、名目繁多、生动有趣的文娱活动,并成为一种新民俗。在阵容上,它以彩旗前导,用锣鼓伴奏、燃火挑灯、鸣放鞭炮来渲染气氛;在表演技巧上,将音乐、舞蹈、戏曲、体育、美术、杂耍融为一体,显得粗犷、活泼、风趣、诙谐。社火形式主要有:车故事在车上表演的故事。先前多用马车、牛车、骡车,1980年代后,代之以手扶拖拉机、四轮机、汽车。现时一般用汽车。车故事用的车辆不能太少,太少显得单调乏味,多了阵容强大,表演内容多样,也显得壮观。先用木椽或钢管在车上搭成亭台、楼阁架子,再用花布、花束、明镜、丝穗、图片等装饰一新。有的还分前厅后厅。演员可多可少,一车可表演一出戏的某一场景,也可表演两出戏里的两个场景,多选取人们耳熟能详的传统剧目。如《打镇台》、《白蛇传》、《三娘教子》、《铡美案》、《黄鹤楼》等。还有创新内容的《“三个代表 ”暖人心》、《只生一个好》等。有时,人们还在车上做一大的模型,宣传展示某个行业取得的成绩。2001年,庆阳地区举办香包艺术节,县文化教育系统以 “赵邦清教民稼穑 ”为内容装扮的社火车获一等奖。
  马故事骑在马、骡、驴身上表演的 “故事 ”。演员一人一骑,手持刀、剑、戈等任意一种兵器,摆出一种固定的姿势,依序排列。这样,人们从表演者的脸谱和兵器便可分辨出名堂来。同 “车故事 ”一样,马不能太少,越多越好。近年来,由于农户很少饲养大家畜,此类 “故事 ”已停演。地故事也叫 “跑社火 ”,就是在 “地上 ”表演的 “故事 ”,适宜晚上表演,家庭院落、机关单位院子、街道、打麦场都可作为表演场地。表演内容源于古典传说,也有自编自演的创作节目。演出时,先由一丑角开路。演员根据情节,依次按不同的队列出场表演,队伍变化灵活,有分有合。其间灯火通明,焰火助兴,有的还将杂耍、武术融入其中。有些地方还挑选一 “巧嘴人 ”(春官)触景生情,即兴发挥,见谁夸谁,说几句顺口溜,以取得诙谐幽默的效果。1980年代后,这种演出很少见到。另外,还有 “害婆娘 ”(丑婆)和 “蛮老汉 ”(丑汉)。两人相互逗趣,时而佯装亲昵,时而佯作闹气,时而互相追逐,时而故作哭笑,一颦一笑,十分滑稽。他们在队伍中自由穿插,往来自如,即兴发挥,随意表演,使整场演出气氛异常活跃,逗得观众捧腹大笑。
  踩高跷也叫 “走柳木腿 ”。表演时将木材制作的长 “木腿 ”紧缚在演员腿上。腿两边设计有踏脚的 “踏板 ”,使演员的腿脚牢系 “木腿 ”上,浑然一体,便于自由走动。“柳木腿 ”分 “三尺腿 ”、“四尺腿 ”、“五尺腿 ”3种。技术精湛的人多走高腿,能自倒自起、跳墙跨凳。因为表演有一定危险,故多在白天演出。踩高跷用的衣服头盔、刀枪剑戟,多为自己制作,有时也出钱购买。表演时扮作戏剧人物造型,如《白蛇传》、《火焰驹》、《回荆州》等,也有扮演丑角的,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柜中缘》中的小淘气,《屠夫状元》中的胡三,《三滴血》中的晋信书等。演员的化妆较粗糙、滑稽、夸张。踩高跷一般是列队穿梭表演,锣、钹、鼓为打击乐器,敲打起来咚咚锵锵,威武雄壮,如同将士上阵,挥舞兵器厮杀一般。
  芯子俗称 “梢子 ”,寓意高难惊险,如同在树梢上表演。这类社火是衡量社火队水平的标志。过去多以木料制作成架子,安装在牛马车或骡车上,现在选用钢筋焊接,安装在汽车、拖拉机厢,表演者固定在架子上。人物造型逼真,服饰华丽,表演玄妙,以 “奇”、“险”、“高”取胜。演员以挑选10岁左右小孩为最佳,由锣鼓伴奏,不说不唱,做一固定造型。表演内容也是戏剧或典故中的某一情节,如《天女散花》、《天官赐福》、《黑熊盗桃》、《三打白骨精》等。
  跑旱船又称 “踩旱船 ”、“莲船 ”、“彩船 ”。船体用木棍或竹棍结扎成型,用彩色绸缎或彩纸装饰一新,并插上彩花。夜晚表演时须挂红纱灯。船长约1.5至2.5米,宽1米左右。演员多是穿红着绿的青年妇女。按表演者身材的高低,用白布或彩布围起来,而且不能把演员的脚露出来。把船体从演员身上套入,演员双手扶住船的两沿,然后由另一名演员手持浆板,扮作老艄公,二人合作进行划船表演。船时而微微划动,徐徐前进,仿佛随水漂流;时而左右摇荡,大起大落,犹如在搏击风浪。类似跑旱船的活动还有 “跑驴 ”,也是用竹、木制成可爱的驴形,一人扮作妙龄佳人,另一个扮作赶驴青年,演出内容多取材于民间故事或戏剧情节。
  霸王鞭又称 “花棍 ”、“花花棍 ”、“金钱棍 ”,传说由过去穷人讨饭用的棍子演变而来。系一种广场表演艺术形式,边行进边演出。鞭长1米左右,用去皮的木棍做成。大人、小孩都可以玩,大人玩长鞭(棍),儿童玩短鞭(棍)。制作时在木鞭(棍)上钻5至10个小孔,孔上系几枚小铜钱或小铜铃。舞动时铜钱相互撞击,响声清脆悦耳。演员8至12人,可成圆圈、方阵、图案或集体舞蹈队形。演员可分别演出,可对等搭配演出,也可随社火队演出。既可用鞭(棍)敲打自身的背、膀、腰、腿部,也可与他人对打演出。
  狮子舞又称 “耍狮子 ”,约有百余年的历史。制作 “狮子 ”时,先用竹子或木棍扎成骨架,用纸糊上,再让画工画成 “狮子 ”。“狮子 ”种类有 “猫头狮 ”、“鸡公狮 ”、“斗牛狮 ”等。“狮子 ”大张口,用彩布作狮身,饰以绒线响铃。现时多用购买来的现成 “狮子 ”道具,色彩、造型更为逼真。舞狮队伍7至10人不等,这些人穿一样的彩裤鞋帽,腰束彩带,刀棒齐备,威武非常。演出时,1头 “狮子 ”需要3个男青年来表演,1人在前手执绣球引领,1人执狮首,1人充狮尾,首尾相顾,配合默契。“狮子 ”的动作要富于变化,活灵活现地表现出 “狮子 ”的顽皮、勇猛、娇憨的性格。故时而跳跃,时而滚翻,时而旋转,时而搔痒,时而亲昵。较常见的表演形式有 “狮子滚绣球 ”、“勇士戏狮 ”、“群狮戏 ”、“狮子带仔 ”等。
  龙灯舞也叫 “耍龙 ”、“耍龙灯 ”。源于龙播雨的故事,以示制服龙王的欢快心理,在春节期间舞演,增加欢乐喜庆气氛。以前一般用竹、木、纸、布扎成龙头龙尾和龙身,节数不等,均为单数。每节内燃蜡烛称 “龙灯 ”,不燃蜡烛叫 “布龙 ”。现在人们不用纸、布、木糊 “龙”,多用买来的现成 “龙 ”道具。“龙 ”长约数丈,分数节,每节用撑竿撑起,由数名演员表演,随鼓乐踩鼓点,撑杆忽而高耸,忽而低下,上下滚翻,蜿蜒腾飞,甚是壮观。
  大头娃娃用泥巴塑成娃娃头 “模子 ”,干后用纸贴糊,纸干后掏去泥土,即得娃娃头壳,然后用涂料涂染。表演时,演员头带硕大的娃娃头加入秧歌中,和着音乐,做出各种滑稽、幽默舞蹈动作,憨态可掬,生动有趣,令人捧腹。
  秧歌也叫 “扭秧歌 ”。是一种歌舞兼有的民间艺术。原是陕北的一种娱乐活动,民国25年至26年(1936至1937)传入新正县。当时以反映 “边区大生产 ”为主要内容,节目有《兄妹开荒》、《转变 “二流子 ”》等。31年(1942),开展群众性的 “新秧歌运动 ”,创造出许多富有革命内容,形式朴实健康的新秧歌,时称 “斗争秧歌 ”、“翻身秧歌 ”。表演时有小鼓、小锣、小钹伴奏,边走边扭,适合在广场、街道、院落等场地集体演出。演出时男女不限,参演者越多越好。演出服装或借或买,化妆要求不太严格。可走街串乡,也可设地摊演出。一般于节假日演出。21世纪后,中小学组织腰鼓队、花束队,演员多达数百人,承担节日助兴和迎送贵宾等大型活动的演出任务。
  庙会始于唐代,后发展为一种集祀神、娱乐、交易于一体的庙会文化。庙会以寺院或庙观为依托,以某神的 “生日 ”、“坐化日 ”或 “显圣日 ”为正会日定期举行。庙会的筹办不以行政区划为单位,而是以民间祭祀活动的 “社祠 ”、“社下 ”轮办或联办。过去的庙会,迷信活动相当盛行。祭祀 “神灵 ”的方法和内容,各庙有所不同,一般多由庙祝主持,进行庄严的祀典仪式,有的还 “伐马脚 ”、“装巫神 ”,替神代言,舍药、赐子、摇签、降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吸引方圆百里甚至千里以外的善男信女,三教九流,纷至沓来,烧香叩头,顶礼膜拜。有要药的,有求子的,有祈福的,有祈雨的,有求财的,有还愿的,心境各异,虔诚归一。
  当地庙宇多是一庙数神,故庙会往往诸神皆祭,多数没有单一的祭祀对象。过去,除《新中国建立前正宁县主要戏楼一览表》所载庙会外,尚有宫河麻子沟关帝庙会(农历4月8日)、周家王母娘娘庙会(农历3月3日)、湫头滩显圣庙庙会(农历4月8日)等。新中国建立后,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原来以敬神为宗旨的传统庙会逐渐解体,有的改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大会,会期伴有文娱活动。“文革 ”期间,庙宇全被拆除,活动中断,“文革 ”后,虽未重修庙宇,但庙会活动相继恢复。21世纪后,一些地方修寺建庙,庙会随之恢复,成为一种民俗文化。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

相关地名

正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