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文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315
颗粒名称: 第四十三章 文化
分类号: K901.6
页数: 39
页码: 248-286
摘要: 县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新中国建立前,由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自发的文化活动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往往自生自灭。新中国建立后,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县域文化事业不断得到发展。
关键词: 城市文化 地方文化

内容

县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新中国建立前,由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自发的文化活动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支持,往往自生自灭。新中国建立后,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县域文化事业不断得到发展。
  第一节机构民国时期的文化机构国民党统治区文化机构县民众教育馆民国15年(1926)建于罗川,设有阅报室,借阅新图书,宣传新文化、新思想。后改称 “中山民众教育馆 ”,不久撤销。29年(1940),复筹设民众教育馆于山河,馆长彭秉道,有图书报刊700册(份)。
  县图书馆(民众阅报室)民国25年(1936)7月设于县政府,由王西园经办,但 “经费毫无 ”,当时人称 “无发展希望 ”。
  县社教剧社民国33年(1944)由县党部在山河筹办,负责人党志贤、雷鸿轩。演员有李喜林、雷大月、雷鸿轩、先子灵、杨天福等,多为票友。排演有秦腔、眉户剧目《黑叮本》、《闯宫抱斗》、《游西湖》及有进步性的时装剧《愚仆》、《大烟害》、《大脚好》等。38年(1949),剧社解散。
  革命根据地时期的文化机构民国26年(1937),新正县政府设文教科,有科长1人、科员2人。所辖各区均配有文教干事。28年(1939)春,设新正县民众教育馆,除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外,还组织教育工作团,巡回指导扫盲识字工作。33年(1944),文教科并入民政科。次年,复设文教科。
  新中国建立后的文化机构县文化馆1950年成立县民众教育馆。次年改称文化馆,设阅览室、图书室,有馆长1人、干事2人。1952年设展览室。1958年12月,改称宁县第二文化馆。1962年1月复称正宁县文化馆。1981年末,文化馆(站)有职工19人。2006年底,有职工6人。
  县秦剧团1950年1月成立,称县社教剧团,属民间职业文艺团体。樊嘉勋兼团长,邓庚申任副团长。1955年5月,改称县曙光剧团,由甘肃省文化厅发给营业证,转为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1958年12月,改称宁县剧团二队。1962年1月,恢复正宁县剧团。次年,并入庆阳地区剧团。1966年3月,成立县文工队,编制20人,编演小型文艺节目。1968年10月,文工队撤销。1976年5月,再度成立县文工队。1978年8月,恢复县剧团,由股级升为科级。行当齐全,有二级演员1人,三级演员4人,初级职称5人。1983年试行承包制。1985年底有职工27人。1994年解除承包关系。2006年底,设团长、副团长各1人,职工54人(正式44人,临时10人)。县财政只拨部分经费,其余费用靠演出收入贴补。
  县新华书店1951年,宁县新华书店派驻本县发行员1人,后季成立正宁县新华书店。1966年庆阳地区拨款4万元,新建一幢两层营业办公楼及平房书库、职工宿舍。1966年前,隶属县文化教育卫生局,“文革 ”时期,隶属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1977年后,由县委宣传部直接领导。1979年,移交省新华书店管理。2006年底,辖头、宫河门市部,共有职工13人,其中经理、副经理各1人。
  县文化出版局新中国建立后,县人民政府设文教科。1954年,改称教育科。次年,成立文化科,1957年撤销。1962年,设文化教育卫生局。1971年12月,改设文化教育局。1983年12月,成立文化广播局。后设文化教育局。1985年3月,成立文化局。2002年7月,成立文化工作办公室。2004年12月,成立文化出版局,下设文化市场管理稽查大队、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剧团、民俗研究所6个事业单位和10个乡镇文化站。2006年底,文化出版局设局长1人、副局长2人、干事10人。
  乡镇文化站1979至1984年,先后建成公社文化站12个,隶属县文化教育局。承担图书借阅、报刊阅览、电视转播、文艺演出、板报宣传、科技咨询、文物普查收集、民间工艺品收集展览、民间文学收集整理、文化市场管理等任务。2006年底,有乡镇文化站10个,配文化专干10人。
  县图书馆1979年设于县文化馆内。1986年分设,馆舍面积175平方米,其中图书阅览室75平方米。收藏图书资料12370册,其中图书10500册,报刊1870册。年入藏量160册。年外借书刊780册(次),接待读者4040人(次),图书开架率98%。2006年底有职工6人,藏书1.4万册。
  县博物馆1989年设于县文化馆内。次年,馆藏文物1226件(一级10件、二级51件、三级1165件、另新征集172件)。2006年底,有职工6人。馆藏文物1257件(一级
  8件、二级35件、三级385件,一般文物829件),管理野外文物26处(国家级1处、省级6处、市级4处、县级15处)。
  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文联)1995年6月成立,科级社会团体,隶属县委,下辖文学、书画、戏曲、影视、摄影5个协会。2006年底,有职工5人。
  县旅游局2002年7月成立,科级事业单位,与县接待室合署办公,核定事业编制4人,隶属县政府办公室。2005年6月,正式分设,直属县政府。2006年底,设局长1人,副局长、干事各2人。
  表43-1-11990—2006年正宁县文化事业发展情况表(单位:个、人)第二节设施明、清两代,公共文化设施有戏楼、戏台。民国时期,除增建戏楼、戏台外,县民众教育馆开办一些简陋的阅览室、展览室和阅报所。新中国建立后,文化设施种类逐渐增多,有礼堂、影剧院、展厅(室)、图书室、阅览室、舞厅和文化广场。
  新中国建立前戏楼(台)新中国建立前,县域有戏楼、戏台90多座,分别建在山河、后庄子、松树、冯柳、刘堡子、上官庄、宫河、彭家川、上南、寺村堡子、北华山、泰山庙、周家、榆林子、乐兴、西堡子、八蜡庙、文乐、石佛头、头滩、二郎山、狼牙洼、林家坡等处。1950年代,多数戏楼(台)因年久失修而倒塌。“文革 ”中,“红卫兵 ”以破 “四旧 ”(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为由,拆毁剩余的绝大多数戏楼、戏台。2006年底,全县仅存宫河小学、宫河西里村、罗川泰山庙、永正刘家堡4处戏楼。
  表43-2-1新中国建立前正宁县主要戏楼一览表续表新中国建立后设施露天舞台1956年1月,在县城东关建曙光剧场舞台。至2006年底,县城有体育场舞台、人民广场舞台,乡镇有永和、湫头、周家、永正、宫河、榆林子、罗川舞台,共9处。
  县礼堂(社会主义文化室)位于县城北环路高台上。1964年3月始建,次年10月竣工,耗资11万元。系县籍民间工匠刘德山、何伯玉设计施工。初为土木结构,长42米,宽21米,厅内有圆形木柱16根,木长条椅120张,座位600个,其余为站位,可容纳观众1200人。舞台宽20米,深10米,高5米。前厅为两层板楼,二楼装有电影放映机。占地600平方米。1982至1983年,改建两次,增修乐池,改木长条椅为胶合板单人坐椅,台后扩建化妆室3间180平方米,增设消声、电器扩音、通风等设备。建成后,先由县财政局管理,1976年移交县剧团,1983年归县文化局管理。自建成至2006年底,接待本省及外省演出团体60多家,观众达6万人(次)。
  影剧院(电影院)县电影院位于县城中街。1984年始建,1988年10月交付使用。系砖混钢屋架结构,占地7168平方米,建筑面积1762.9平方米,座位1096个。主要用于电影放映、文艺演出、召开大型会议。1983年,建成宫河影剧院。次年,建成榆林子影剧院。
  县人民广场位于县城南侧。2004年3月始建,10月竣工。由陕西省城乡设计院设计。占地53亩,建筑物、硬化、绿化分别占地20%、42%、38%。分东西两个区块,东区以青少年活动中心、休闲廊架、娱乐喷泉为主体,西区以老年活动中心、露天舞台、文化馆、图书馆为主体。场内陈设健身器材,搭配花草树木,仿 “清官坊 ”一座,集文化娱乐、休闲健身、大型集会等功能为一体。
  表43-2-2新中国建立后正宁县演出场所一览表续表第三节传统文化活动社火又称 “耍故事 ”、“摆社火 ”。是在鼓乐、戏剧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艺术。通常在农历年末岁首排练,元宵节前后演出,正月底结束。
  随着时代的演进,社火从形式到内容发生质的变化。“文革 ”期间,古代剧目停演,社火被斥为宣传 “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的 “四旧 ”之一被禁演。1980年代,社火活动恢复。现在,社火演变成一种内容健康、形式活泼、名目繁多、生动有趣的文娱活动,并成为一种新民俗。在阵容上,它以彩旗前导,用锣鼓伴奏、燃火挑灯、鸣放鞭炮来渲染气氛;在表演技巧上,将音乐、舞蹈、戏曲、体育、美术、杂耍融为一体,显得粗犷、活泼、风趣、诙谐。社火形式主要有:车故事在车上表演的故事。先前多用马车、牛车、骡车,1980年代后,代之以手扶拖拉机、四轮机、汽车。现时一般用汽车。车故事用的车辆不能太少,太少显得单调乏味,多了阵容强大,表演内容多样,也显得壮观。先用木椽或钢管在车上搭成亭台、楼阁架子,再用花布、花束、明镜、丝穗、图片等装饰一新。有的还分前厅后厅。演员可多可少,一车可表演一出戏的某一场景,也可表演两出戏里的两个场景,多选取人们耳熟能详的传统剧目。如《打镇台》、《白蛇传》、《三娘教子》、《铡美案》、《黄鹤楼》等。还有创新内容的《“三个代表 ”暖人心》、《只生一个好》等。有时,人们还在车上做一大的模型,宣传展示某个行业取得的成绩。2001年,庆阳地区举办香包艺术节,县文化教育系统以 “赵邦清教民稼穑 ”为内容装扮的社火车获一等奖。
  马故事骑在马、骡、驴身上表演的 “故事 ”。演员一人一骑,手持刀、剑、戈等任意一种兵器,摆出一种固定的姿势,依序排列。这样,人们从表演者的脸谱和兵器便可分辨出名堂来。同 “车故事 ”一样,马不能太少,越多越好。近年来,由于农户很少饲养大家畜,此类 “故事 ”已停演。地故事也叫 “跑社火 ”,就是在 “地上 ”表演的 “故事 ”,适宜晚上表演,家庭院落、机关单位院子、街道、打麦场都可作为表演场地。表演内容源于古典传说,也有自编自演的创作节目。演出时,先由一丑角开路。演员根据情节,依次按不同的队列出场表演,队伍变化灵活,有分有合。其间灯火通明,焰火助兴,有的还将杂耍、武术融入其中。有些地方还挑选一 “巧嘴人 ”(春官)触景生情,即兴发挥,见谁夸谁,说几句顺口溜,以取得诙谐幽默的效果。1980年代后,这种演出很少见到。另外,还有 “害婆娘 ”(丑婆)和 “蛮老汉 ”(丑汉)。两人相互逗趣,时而佯装亲昵,时而佯作闹气,时而互相追逐,时而故作哭笑,一颦一笑,十分滑稽。他们在队伍中自由穿插,往来自如,即兴发挥,随意表演,使整场演出气氛异常活跃,逗得观众捧腹大笑。
  踩高跷也叫 “走柳木腿 ”。表演时将木材制作的长 “木腿 ”紧缚在演员腿上。腿两边设计有踏脚的 “踏板 ”,使演员的腿脚牢系 “木腿 ”上,浑然一体,便于自由走动。“柳木腿 ”分 “三尺腿 ”、“四尺腿 ”、“五尺腿 ”3种。技术精湛的人多走高腿,能自倒自起、跳墙跨凳。因为表演有一定危险,故多在白天演出。踩高跷用的衣服头盔、刀枪剑戟,多为自己制作,有时也出钱购买。表演时扮作戏剧人物造型,如《白蛇传》、《火焰驹》、《回荆州》等,也有扮演丑角的,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柜中缘》中的小淘气,《屠夫状元》中的胡三,《三滴血》中的晋信书等。演员的化妆较粗糙、滑稽、夸张。踩高跷一般是列队穿梭表演,锣、钹、鼓为打击乐器,敲打起来咚咚锵锵,威武雄壮,如同将士上阵,挥舞兵器厮杀一般。
  芯子俗称 “梢子 ”,寓意高难惊险,如同在树梢上表演。这类社火是衡量社火队水平的标志。过去多以木料制作成架子,安装在牛马车或骡车上,现在选用钢筋焊接,安装在汽车、拖拉机厢,表演者固定在架子上。人物造型逼真,服饰华丽,表演玄妙,以 “奇”、“险”、“高”取胜。演员以挑选10岁左右小孩为最佳,由锣鼓伴奏,不说不唱,做一固定造型。表演内容也是戏剧或典故中的某一情节,如《天女散花》、《天官赐福》、《黑熊盗桃》、《三打白骨精》等。
  跑旱船又称 “踩旱船 ”、“莲船 ”、“彩船 ”。船体用木棍或竹棍结扎成型,用彩色绸缎或彩纸装饰一新,并插上彩花。夜晚表演时须挂红纱灯。船长约1.5至2.5米,宽1米左右。演员多是穿红着绿的青年妇女。按表演者身材的高低,用白布或彩布围起来,而且不能把演员的脚露出来。把船体从演员身上套入,演员双手扶住船的两沿,然后由另一名演员手持浆板,扮作老艄公,二人合作进行划船表演。船时而微微划动,徐徐前进,仿佛随水漂流;时而左右摇荡,大起大落,犹如在搏击风浪。类似跑旱船的活动还有 “跑驴 ”,也是用竹、木制成可爱的驴形,一人扮作妙龄佳人,另一个扮作赶驴青年,演出内容多取材于民间故事或戏剧情节。
  霸王鞭又称 “花棍 ”、“花花棍 ”、“金钱棍 ”,传说由过去穷人讨饭用的棍子演变而来。系一种广场表演艺术形式,边行进边演出。鞭长1米左右,用去皮的木棍做成。大人、小孩都可以玩,大人玩长鞭(棍),儿童玩短鞭(棍)。制作时在木鞭(棍)上钻5至10个小孔,孔上系几枚小铜钱或小铜铃。舞动时铜钱相互撞击,响声清脆悦耳。演员8至12人,可成圆圈、方阵、图案或集体舞蹈队形。演员可分别演出,可对等搭配演出,也可随社火队演出。既可用鞭(棍)敲打自身的背、膀、腰、腿部,也可与他人对打演出。
  狮子舞又称 “耍狮子 ”,约有百余年的历史。制作 “狮子 ”时,先用竹子或木棍扎成骨架,用纸糊上,再让画工画成 “狮子 ”。“狮子 ”种类有 “猫头狮 ”、“鸡公狮 ”、“斗牛狮 ”等。“狮子 ”大张口,用彩布作狮身,饰以绒线响铃。现时多用购买来的现成 “狮子 ”道具,色彩、造型更为逼真。舞狮队伍7至10人不等,这些人穿一样的彩裤鞋帽,腰束彩带,刀棒齐备,威武非常。演出时,1头 “狮子 ”需要3个男青年来表演,1人在前手执绣球引领,1人执狮首,1人充狮尾,首尾相顾,配合默契。“狮子 ”的动作要富于变化,活灵活现地表现出 “狮子 ”的顽皮、勇猛、娇憨的性格。故时而跳跃,时而滚翻,时而旋转,时而搔痒,时而亲昵。较常见的表演形式有 “狮子滚绣球 ”、“勇士戏狮 ”、“群狮戏 ”、“狮子带仔 ”等。
  龙灯舞也叫 “耍龙 ”、“耍龙灯 ”。源于龙播雨的故事,以示制服龙王的欢快心理,在春节期间舞演,增加欢乐喜庆气氛。以前一般用竹、木、纸、布扎成龙头龙尾和龙身,节数不等,均为单数。每节内燃蜡烛称 “龙灯 ”,不燃蜡烛叫 “布龙 ”。现在人们不用纸、布、木糊 “龙”,多用买来的现成 “龙 ”道具。“龙 ”长约数丈,分数节,每节用撑竿撑起,由数名演员表演,随鼓乐踩鼓点,撑杆忽而高耸,忽而低下,上下滚翻,蜿蜒腾飞,甚是壮观。
  大头娃娃用泥巴塑成娃娃头 “模子 ”,干后用纸贴糊,纸干后掏去泥土,即得娃娃头壳,然后用涂料涂染。表演时,演员头带硕大的娃娃头加入秧歌中,和着音乐,做出各种滑稽、幽默舞蹈动作,憨态可掬,生动有趣,令人捧腹。
  秧歌也叫 “扭秧歌 ”。是一种歌舞兼有的民间艺术。原是陕北的一种娱乐活动,民国25年至26年(1936至1937)传入新正县。当时以反映 “边区大生产 ”为主要内容,节目有《兄妹开荒》、《转变 “二流子 ”》等。31年(1942),开展群众性的 “新秧歌运动 ”,创造出许多富有革命内容,形式朴实健康的新秧歌,时称 “斗争秧歌 ”、“翻身秧歌 ”。表演时有小鼓、小锣、小钹伴奏,边走边扭,适合在广场、街道、院落等场地集体演出。演出时男女不限,参演者越多越好。演出服装或借或买,化妆要求不太严格。可走街串乡,也可设地摊演出。一般于节假日演出。21世纪后,中小学组织腰鼓队、花束队,演员多达数百人,承担节日助兴和迎送贵宾等大型活动的演出任务。
  庙会始于唐代,后发展为一种集祀神、娱乐、交易于一体的庙会文化。庙会以寺院或庙观为依托,以某神的 “生日 ”、“坐化日 ”或 “显圣日 ”为正会日定期举行。庙会的筹办不以行政区划为单位,而是以民间祭祀活动的 “社祠 ”、“社下 ”轮办或联办。过去的庙会,迷信活动相当盛行。祭祀 “神灵 ”的方法和内容,各庙有所不同,一般多由庙祝主持,进行庄严的祀典仪式,有的还 “伐马脚 ”、“装巫神 ”,替神代言,舍药、赐子、摇签、降吉,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吸引方圆百里甚至千里以外的善男信女,三教九流,纷至沓来,烧香叩头,顶礼膜拜。有要药的,有求子的,有祈福的,有祈雨的,有求财的,有还愿的,心境各异,虔诚归一。
  当地庙宇多是一庙数神,故庙会往往诸神皆祭,多数没有单一的祭祀对象。过去,除《新中国建立前正宁县主要戏楼一览表》所载庙会外,尚有宫河麻子沟关帝庙会(农历4月8日)、周家王母娘娘庙会(农历3月3日)、湫头滩显圣庙庙会(农历4月8日)等。新中国建立后,由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原来以敬神为宗旨的传统庙会逐渐解体,有的改为一年一度的物资交流大会,会期伴有文娱活动。“文革 ”期间,庙宇全被拆除,活动中断,“文革 ”后,虽未重修庙宇,但庙会活动相继恢复。21世纪后,一些地方修寺建庙,庙会随之恢复,成为一种民俗文化。
  第四节民间文艺民间文学主要有故事、传说、歌谣、谚语、歇后语等。在漫长的封建时代,民间文学以口述形式代代传承。陕甘宁边区时期,具有革命内容的红色歌谣、革命故事等在新正县应运而生并广泛流传。1988年,普查、整理正宁民间故事和传说、歌谣、歇后语、谚语等3000余篇(首、条),次年结集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甘肃卷正宁资料本》、《中国歌谣集成甘肃卷正宁资料本》、《中国谚语集成甘肃卷正宁资料本》,收录823篇(首、条)。故事、传说县域民间世代流传的《太阳和月亮的传说》、《阳光与黑暗》、《景清》、《灶爷的来历》等故事、传说,诠释和演绎洪荒时代宇宙万物的变化、民间风俗的由来和英雄人物的传奇故事。《四郎河的传说》、《苟仁寺的由来》等民间故事、传说,歌颂和赞扬诚实劳动、勇敢机智、主持正义、扶弱抑强的好人,鞭挞和诅咒好逸恶劳、以权压人、为非作歹、丧尽天良的坏人,教育世人和后代要诚实、知足、安守本分,切不可贪婪自私、损人利己,否则将招致祸患,反映了县域民众疾恶如仇、主持正义的思想意识。
  歌谣包括民歌、民谣两种,其种类主要有劳动号子、时政歌谣、情歌、生活歌谣、历史传说歌曲、仪式歌谣和儿歌等,节奏明快,韵律流畅,粗犷豪放而又婉转含蓄,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特别是情歌《二姐与四哥》、《干妹子送干哥》、《交朋友》等,语言纯真,情节动人,把对爱情的执著、相爱的欢乐、思念的殷切叙说得淋漓尽致,热烈大胆却没有丝毫的粗俗。陕甘宁边区时期,民歌融入新的内容。《新正来了刘志丹》、《盼红军》、《中央红军到陕甘》、《骂敌人》、《表顽固》等,歌颂人民爱戴的英雄,表达跟随中国共产党闹革命、打江山的决心和翻身得解放的喜悦,反映出当地人民在土地革命时期的爱和恨。新中国建立后,出现《翻身歌》、《识字谣》、《绣荷包》等歌颂中国共产党和领袖人物,歌颂新生活和新生事物,表达人民当家做主喜悦情怀的新歌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地膜田》、《责任制富了庄稼汉》等反映农村体制改革、农业生产蓬勃发展的歌谣应运而生。进入21世纪,《正宁香包赞》、《正宁好》等反映中国共产党的富民政策的歌谣也不断产生。
  谚语由县域人民在长期社会实践中感受、总结并集体创作。包括实践、信仰、德行、教化、时令、天文、生产知识经验等各个方面。丰富多彩,难以计数,言简意赅,富有哲理。
  歇后语亦为县域民众世代耕耘的一方艺术沃土。其诙谐、幽默、形象、生动,为广大民众熟知与喜爱。
  民间艺术主要有剪纸、刺绣、雕塑、纸扎,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既保持着古朴的文化传统,又在发展中不断翻新技艺,并赋予新的内涵。
  剪纸剪纸源远流长,至今仍盛行全县各地。古拙质朴,厚重粗犷,古老的民俗特色浓厚,风格趋于秀丽工整。取材十分广泛,有反映传统民俗和民间故事传说的,有表达人们热爱劳动、赞美创造的,有反映美好爱情生活的等,几乎涉及农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中具有吉祥寓意题材的有福、禄、寿、喜、如意、盘民间剪纸艺术大师彭粉女长、鹤寿双全、五福捧寿、吉庆有余、耄耋长寿、长命富贵、金玉满堂、连年有余、事事如意、六合同春等;表现动物、植物题材的有十二生肖图、梅花鹿、龙、凤、麒麟、龙凤呈祥、老鼠偷油、二龙戏珠、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鱼儿闹莲、鹿衔灵芝、喜上眉梢、蝶恋花、鲤鱼跳龙门、牡丹、菊花、莲花、梅花、竹报平安、岁寒三友等。美化生活环境的有窗花、墙花、顶棚花、烟格子花、喜笺、灯笼花等;装饰民俗活动的有喜花、寿花、礼花、供花、斗香花等。1980年,县文化馆选编《正宁剪纸》一书,收集剪纸作品43幅,其中25幅在省级刊物发表或展出过。1991年7月,剪纸能手李麦香、彭粉女、任卓芝、赵白玲、巩玉花、赵春娥、魏氏等9人的作品参加全国民间剪纸大奖赛,第11届亚运会期间在北京展出。21世纪后,文化部门对剪纸艺术十分重视,对热爱剪纸艺术的人员培养提高,在技艺上具体指导。彭粉女被授予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称号。
  刺绣俗称 “扎花 ”,具有悠久的历史。是农家妇女的必修针工,遍及全县。其种类繁多,过去多为枕顶、肚兜、绣帽、绣鞋、袜垫、针葫芦、烟袋等生活日用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机、洗衣机、电风扇等各类家用电器的护套及门帘、床围、挂图等刺绣品日渐丰富,种类繁多,其用途更具装饰性。刺绣的内容十分广泛,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民间几何图案等无所不包。风格由传统的艳丽古拙趋于典雅细腻。刺绣技法多样。本县香包以设计精巧、做工细腻、题材广泛名闻遐迩。1987年8月,法国法中友好协会执行局委员、艺术委员会主席让 ·皮埃尔 ·吉莱姆一行4人,前来本县考察香包。2006年底,著名民俗学家靳之林题词全县有香包专业研究机构5个,香包刺绣公司25个,从事香包生产的670户(重点户260户),从业人员14941人(刺绣能手280人),年生产能力150万件(套),销售收入300多万元。产品远销国内20多个省市区及美国、日本、法国、瑞士、新加坡、意大利、泰国等国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形成文化产业。
  县域香包多次出外参展、获奖、被收藏。1986年11月,在庆阳地区首届民间美术作品大展中获二等奖。次年2月,参加第20届全国轻工旅游产品展销会(武汉);5月,参加中国 ·山东潍坊世界风筝博览会;6月,香包《金鱼挂》获省轻纺工业厅 “全省旅游产品百花奖设计三等奖 ”;9月,参加第21届全国轻工旅游产品内销交易会(太原)。1988年2月,《绣龙青蛙枕》获中国艺术博览会(深圳)优秀产品奖;10月至11月,参加第22届全国轻工产品和旅游产品秋季交易会(广州)。1989年4月、1994年8月,在北京、兰州举办的中国第2届、第4届艺术节上,《鸳鸯长命壁挂》、《立体动物》、《五福捧寿》、《十二生肖串》、《青蛙挂香包》、《螃蟹挂生肖》、《绣龙鱼枕》等被中国美术馆收藏,本县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工艺美术优秀组织奖。张治轩的香包作品多次出外参展、获奖,并被收藏:1990年,参加新加坡 ·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展;次年,“小金鱼 ”获甘肃省旅游产品博览会二等奖;1992年,“双头青蛙 ”被中国民俗博物馆收藏;1994年3月,“小布老虎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藏。2002年4月,中央美术学院著名教授、民间艺术大师靳之林题字:“正宁香包香天下 ”;5月,正宁县在首届中国 ·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艺术节上获团体一等奖、香包展厅一等奖、彩车一等奖,83人获奖,其中获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者分别为11、12、22、38人,王孝祥获设计奖,杨志贤、张治轩获收藏奖。2003至2006年,县域集体和个人连续4届在中国 ·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艺术节中多次获奖,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命名正宁县 “中国民间艺术大师 ”15人,甘肃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正宁县 “甘肃省民间艺术家 ”12人。
  附:王立明《中国民间艺术瑰宝 ——正宁香包》香包,古代叫缡、香缨、佩帏、容臭、香球、香囊,正宁人现在叫荷包、耍货子。它是古代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类民间刺绣工艺品,是以男耕女织为标志的古代农耕文化的产物,是越千年而余绪未泯的中华传统文化的遗存和再生。从狭义讲,香包是指里面填充雄黄、丁香、艾叶、冰片、藿香、苍术、白芷等芳香除湿的中药材粉末,外表绣以各种图案的实体造型工艺品。它形状像包,填充物又有香味,故称香包。从广义讲,香包既包括实体型香包,又包括没有填充物的各类民间刺绣工艺品,如刺绣鞋垫、肚兜、帽子、披肩、枕套、台布、门帘、烟袋等。香包范围的扩大,既反映历史的演进,也反映出劳动妇女们与时俱进的创造智慧。正宁香包内容丰富,题材广泛,造型精致,寓意深刻,针黹细密,巧夺天工,被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靳之林,兰州大学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柯杨等知名民俗学家大加推崇,赞叹为 “活的化石 ”、“活的文物 ”,并吸引法国友人专程前来考察。经过3次参加 “中国 ·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艺术节 ”,正宁香包被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旅游者所熟悉和了解,正宁香包这朵绽放于中国民间美术之苑的奇葩愈加娇艳动人。2002、2003、2004年,正宁县先后获香包节展评一等奖、优胜奖。2003、2004年,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委员会命名正宁县 “中国民间艺术大师 ”8人,甘肃省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正宁县 “甘肃省民间艺术家 ”6人;并初步确定全国民俗和民间工艺美术调研基地3处。
  底蕴深厚历史悠久正宁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最早开发的地区之一,1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生存。在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正宁的先民们已能熟练地烧制造型优美、工艺繁复、艺术价值极高的彩陶器,展示了高度的智慧和精巧的技艺。上古时期,这里是黄帝活动的主要地区之一。黄帝冢的原址,就在 “宁州罗川县(今正宁县)东八十里子午山 ”(唐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中语),也就是在五顷塬与二顷塬结合部的岘子处。殷商末期,周先祖公刘在此教民稼穑,辛苦劳作,开启中华民族农业文明的先河。公刘及他的子孙先后在豳地(包括正宁在内的今庆阳市一带)生活300多年,传位10代,直到古公亶父时才南迁到岐下周原(今陕西岐山)一带。《诗经》中的《大雅 ·公刘》、《大雅 ·生民》、《豳风 ·七月》等对此均有生动的记载和描述。在每年春耕开始的时候,正宁民间还遗存有祭祀农业丰收的习俗。在《诗经》中被称为 “陶复陶穴”的窑洞民居,至今仍是正宁农民重要的民居形式之一,可说是几千年前古代民居形式的延续,是研究黄土高原古老农耕文化史的鲜活证据。这一切都说明正宁县传统农耕文化历史之悠久,底蕴之深厚。
  正宁香包,正是在这种具有浓厚的农耕文化底蕴的基础上萌芽、诞生、发展起来的。
  《诗经 ·豳风 ·九罭》反映了3000年前北豳(含正宁)刺绣业的兴盛:“我觏之于,衮衣(古代王侯穿的刺绣有卷龙图纹的衣裳)绣裳。”《诗经 ·豳风 ·七月》诗有言 “蚕月条桑,取彼斧戕,以伐远扬,猗彼女桑。七月鸣鰂,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亦反映出古代正宁蚕丝业的发达。
  今天,正宁民间香包刺绣之所以工艺精湛,非常普及,皆源于先祖农耕文化的深厚传承。1987年5月,在山东潍坊国际风筝博览会上,外国朋友竞相购买正宁香包。1988年,正宁香包《金鱼》、《五福庆寿》、《童子拜寿》等获1988年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博览会一等奖。1989年4月、1994年8月,在中国第二届、第四届艺术节期间,包括香包在内的正宁民间工艺品被中外友人抢购一空。1989年,《人面青蛙》、《绣龙鱼枕》、《五福捧寿》等10余件香包被中国美术馆收藏。同年,正宁县被文化部评为 “全国工艺美术优秀组织奖 ”。1990年,应新加坡商会邀请,正宁县香包产品在新加坡参展,受到广泛好评。1994年,香包产品《小布老虎》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藏。2002年,正宁香包《虎头针扎》、《莲花双鱼》、《双鱼枕》等10余件作品入选中央美院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靳之林的专著《绵绵瓜瓞》、《生命之树》、《抓髻娃娃》。目前,北京、上海、广东等十多个省市及港、澳等地区与正宁联系,希望在他们那里举办正宁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销。江苏、河北、河南、陕西等省的客商纷纷来电来函要求看样订货和组织营销。法国、德国有关学术组织也提出类似要求。从此可以看出正宁香包的魅力所在。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正宁香包从外观分辨,形式多样,有千种之多。从组成结构上看,可分为单体型香包和复合型香包两大类。前者即结构完整、独立单一的香包,如刺绣鞋垫、烟袋、马夹等。后者指由一个主体型香包(一般较大)和一个或几个以上的附属香包(一般较小)组合而成的香包。如生肖串、有缀饰的挂件系列香包等。
  从用途上来分,可分为装饰类(点缀在衣饰上的香包)、欣赏类(挂在、摆放在居室内当艺术品看待的香包,多为挂件、摆放件香包)、馈赠类(作为人际交往礼品的香包)、实用类(实际当做生活用品的香包,如刺绣书包、门帘、台布、枕套、肚兜、马夹等)4大类。
  从有无填充物来分,又可分为立体型香包和平面型香包2大类。
  从使用方法上来分,可分为服饰类、摆放类、枕类、挂件类、包类、实用型6大类。服饰类又分为6小类,即帽类、衣物类、肚兜类、鞋类、绣花鞋垫类、装饰类。枕类又分为4小类,即枕顶类、耳枕类、动物硬枕类、软枕类。包类又分为3小类,即背包类、手提包类、腰包类。挂件类又分为5小类,即挂件串、软片挂件、壁挂、框形挂件、灯挂件。摆放类又分为3小类,即立体动物摆放件、绣花图案摆放件、龙舟图案摆放件。
  实用型类又分为3小类,即绣花门帘、盖单、桌布类、针扎类、烟袋类。
  纵观正宁香包,其文化载体或借以表达深刻内涵的文化形式大体可分为6种:
  一是神话传说、神话人物、民间传说类。神话传说、神话人物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吴刚伐桂、鲧禹治水、鲤鱼跳龙门、黄帝擒蚩尤、刑天舞干戚、共工怒触不周山、伏羲演绎八卦、岐伯论医、神农尝百草等。民间传说有孟姜女哭长城、徐福东渡、愚公移山、八仙过海、梁祝化蝶、白蛇传故事、老鼠嫁女、董永七仙女故事等。在香包上反映这类故事,使正宁香包具有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文化色彩。
  二是文史作品人物类。文学作品有《诗经》里教民稼穑的公刘,《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唐僧等,《三国演义》里的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等,《封神演义》里的哪吒、李靖、姜子牙等,《红楼梦》里的贾宝玉、“金陵十二钗 ”等,《水浒传》里的武松打虎等。戏曲作品有元杂剧《柳毅传书》里的柳毅、《张生煮海》里的张羽,《西厢记》里的崔莺莺、红娘、张生,秦腔《火焰驹》里卖水的李彦贵等。人物有梦蝶的庄周、《二十四孝经》里的王样、黄香、郭巨等。这类故事人物,民间流传很广,人们耳熟能详,绣之于香包,观之赏之,倍觉亲切可爱。
  三是宗教故事、人物类。正宁香包里的宗教文化,涉及佛教、道教。香包上常见的 “卍”标志,源于佛教,梵文读作 “室利靺蹉 ”,代表着太阳四射的光芒,是 “万德吉祥 ”的标志。唐代传入我国,先后被译作 “万”、“德”,现在以 “万”称之。其他如笑口常开、大腹便便的弥勒佛、佛教守护神韦驮、佛的高足弟子罗汉、观世音菩萨、济公和尚及佛教高僧玄奘、鉴真等人物,也常在香包上出现。
  香包上的八卦图,源自道教文化,是道教教义的核心内容,贺寿类香包上常出现的太上老君(老子)、南华真人(庄子),是道教最高神 “三清 ”之二。八仙中除蓝采和、何仙姑外,其余6人都是道教各宗派的创始人。而 “三星高照 ”类香包上的福、寿、禄三星形象也是道教创造出来的。以佛教、道教文化为载体的正宁香包引人进入神秘悠远、古色古香的艺术境界。
  四是花鸟虫鱼类。香包上出现的植物有莲花、荷花、牡丹、松树、柏树、金瓜、葫芦、石榴、梅花、大蒜、白菜、桃、柿子、灵芝、大枣、桂圆、栗子等,多用以表现求子富贵、生活如意主题。动物有五毒(蝎子、蜈蚣、蛇、壁虎、蟾蜍)、十二生肖、鱼、狮子、青蛙、蜜蜂、蝙蝠、鹿、猫、燕子、孔雀、蝴蝶、喜鹊、鸳鸯、白鹤、龟等,多用以表现辟邪消灾、婚姻美满、幸福长寿主题。这类香包数量繁多,洋洋大观。
  五是民俗文化类。图腾崇拜、过年祝寿祭祀等民俗在正宁香包里有鲜明的反映。麒麟、龙、凤凰曾先后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物和吉祥物,在香包里多有表现。过年习俗中的倒贴 “福”字、年画里的胖娃娃、体态丰腴的淑女、门神画中捉鬼的钟馗、秦琼、敬德等人物、祝寿习俗中所献的桃形糕、野祭家祭农祭中用作祭物的家畜形象、建筑工艺制作中流行的如双喜、安、黄金万两、招财进宝、如意头、方胜、百吉等吉祥纹样,在正宁香包文化中,散发着浓郁的民俗气息,能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强烈冲击力。
  正宁香包的内容异常丰富多彩,大致可分为6大块,即图腾崇拜类、爱情婚姻类、祈福求安类、贺寿延年类、辟邪消灾类、时代主题类。图腾崇拜类香包反映先民的图腾崇拜观念。这类香包有龙、凤、麒麟、鹰、蛇、鹿、乌龟、羊等。
  爱情婚姻类香包反映人类生活的性爱、生殖、繁衍主题。这类香包有双鱼戏莲、老鼠娶亲、孔雀戏牡丹、蝴蝶闹金瓜、喜鹊登枝、猴吃桃、刘海戏金蟾、兔吃白菜、狮子滚绣球、麒麟送子等。
  祈福求安类香包反映民间祈求平安、团圆、和睦、如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主题。这类香包有岁岁平安、六娃闹春、事事如意、连年有余、万年福等。贺寿延年类香包反映尊老敬老、期盼长辈福寿绵长的愿望。这类香包有百蝶图、福寿禄、蝴蝶耳枕、五福祝寿、松鹤延年、鹤鹿同春、百兽图、猫蝶烟袋等。
  辟邪消灾类香包,反映原始先民渴望摆脱邪祟侵袭,祈求保护神护佑人们健康成长的观念。这类香包有五毒系列、虎系列、狗系列、螃蟹系列、鸡系列、钟馗、秃女栽棒槌香包等。
  时代主题类香包,即跟随时代脉搏,紧密反映现实生活内容的香包。这类香包有喜迎香港、澳门回归,庆贺北京 “申奥 ”成功,“只生一个好 ”,农家福,田园乐等。
  巧夺天工寓意深刻正宁香包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刺绣工艺品。《礼记》云:“五采谓之绣。”正宁香包即用青、赤、黄、白、黑五色丝线手工刺绣而成,做工精细,针黹细密,堪称一绝。制作中,早期多用纸剪成花样,先贴在粘褙的布上,然后绣花。构图饱满,均衡,层次分明,形象突出,色彩斑斓,具有浮雕之美。后来多用香头或竹签、铅笔、毛笔、圆珠笔等直接将花样描绘在粘褙的布上,用均匀的线条勾画出要绣的轮廓。有的边绣边画,有的画完整后再绣。绣法根据所要表现的不同主题,分为平针绣、补绣、纳纱绣、链条绣、长短针绣、绕针绣、弯针绣等,其纹样有蟠虺纹、龙凤纹、八卦纹、瓜果纹、花鸟纹、禽兽纹、五毒纹等。正宁香包虽然没有苏绣、湘绣、蜀绣那样细腻精巧,但却具有前者未有的古朴、粗犷风格,透着一种民间艺术的神韵。如果把前者比作一幅工笔画的话,那么,正宁香包就是一幅泼墨写意画。“色要少,还要好,就看你使得巧不巧。”正宁香包的色彩对比强烈,线条明快也颇具特色。其用色是典型的民间艺术作品所具有的浓艳色彩,即以红黄蓝三原色和黑白二色为设色基础,大红大绿,红火喜气。“绿托红,喜盈盈 ”,“红配绿,颜色足 ”,绿色象征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红色象征繁荣兴旺,欢乐喜庆。在一件香包上,多种反差强烈的色彩的配合使用,造成浓烈艳丽的色彩效果,呈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鲜明浓郁的乡土气息呼之欲出。
  正宁香包一般巧借动物的自然属性、汉字谐音,通过借喻、象征、借代等方法,寄托种种含义。
  以巧借动物自然属性的手法表现寓意的如:金瓜、葫芦、石榴多籽,鱼、青蛙善生殖,此类香包借喻祈求生子,子孙绵延昌盛。鸳鸯特性是一旦交配便终生偶居,此类香包借喻男女永结同心,白头偕老。燕子、蝴蝶一般双栖双飞,借喻爱情幸福,婚姻美满。龟、鹤长寿,松柏经寒不凋,借喻健康长寿,长生不老,等等。
  以动植物象征的手法表现寓意的如:孔雀、凤凰为异鸟珍禽,象征吉祥富贵。牡丹称 “富贵花 ”,象征大富大贵,荣华富贵。桂圆象征团圆。金橘象征吉利。喜鹊古人称能知时报喜,象征喜事盈门。虎为百兽之王,威武勇猛,象征刚健有生气,等等。
  以汉字谐音手法表现寓意的如:把枣、花生、桂圆、莲子放在一起,寓意 “早生贵子 ”。把莲花、鲤鱼放在一起,为 “连年有余 ”。把桃、五个蝙蝠放在一起为 “五福庆寿 ”、“五福临门 ”。把三个羊、一个太阳放在一起为 “三阳开泰 ”。把喜鹊、梅花放在一起为 “喜上眉梢”。把柿子、灵芝放在一起,为 “事事如意 ”。把柿子、百合花、灵芝组成图案,为 “百事如意 ”。把蝙蝠、铜钱组成图案,为 “福在眼前 ”。把猴子、印章组成图案,为 “封侯挂印”。梧桐、喜鹊同在,意为 “同喜 ”。鹌鹑栖息在落叶之上,为 “安居乐业 ”。瓶、笙、三支戟同现,为 “平升三级 ”。一位老寿星抚着鹿背,托着喜鹊,几只蝙蝠环绕飞舞,表示 “福、禄、寿、喜俱全 ”,等等。
  香包,在人类生活中曾经扮演了重要角色。在古代,香包具有礼仪作用,据《礼记 ·内则》载,未成年男女,晨昏叩拜父母,必须佩戴香包。战国时期以至秦、汉、晋,大男人堂而皇之佩戴香包。晋以后,渐为女人、儿童的专用品。宋时,官吏朝服上开始佩戴香包,礼仪作用愈加凸现。清代,香包成为馈赠佳品,特别是相恋男女以此作为馈赠的信物。在现代,香包是承载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在人际交往、美化环境、陶冶情操、寄情寓意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送一个香包,传递一份友情,捎去一份好心情,表达一番美好的祝愿,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取向。
  正宁香包是华夏民族 “原生态”文化的积淀、传承、结晶,它古老而神奇,斑斓而多彩,古朴而稚拙,反映了正宁人民乐观向上、敦厚豁达的炽热情感,具有雄浑壮阔的阳刚之美,散发着浓郁的民间艺术芬芳,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和期盼。
  雕塑县域雕塑艺术,最早为泥塑的陶制品。境内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罐、碗、壶、瓶等陪葬品,约产生于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如1976年冬周家公社宫家川大队出土的人面纹葫芦口瓶。1970年,在罗川五王庄出土的唐三彩天王俑,现存省博物馆。明清后,县内民间修建庙宇,各种泥塑神像盛行。石雕艺术精妙,历史悠久,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石雕代表作是石狮,民间视为吉祥之物,多置于大门两侧,昂首而立,口含珠玑,双目圆睁,威风凛凛。民间现存的门墩石、拴马桩也随处可见。艺术造诣最高的是明赵氏牌坊的雕刻。2000年,在商业街建 “开拓 ·希望 ”雕塑1座。2004年,在人民广场仿立 “清官坊 ”1座和石象2座。
  泥塑古时,县域就有各种泥塑陶制品和神像。过去民间逢庙会,街上卖泥娃娃的摊点甚多。明清后,民间修建庙宇塑神像一般为泥塑辅以彩绘,形象生动。民国时期,师彦明擅长泥塑。“文革 ”期间,分别在县第一人民医院东面(今住院部)东方红广场及原商业局院内塑有毛泽东像各1座,后拆除。1980年代后,盖房用水泥和沙子制作脊兽。
  木雕自古以来,县境木雕主要有雕花门窗、桌椅板凳及棺木的 “档花 ”。木器家具有仿明式、仿清式。21世纪初,一些艺人以树根为材料,制成各种根雕作品。如杨艺峰根雕作品多达300余件。
  纸扎主要为丧葬礼仪活动中的祭祀品,由原始随葬品演化而来。县域纸扎艺术在清代已相当盛行,之后代代相传,历久不衰。每逢初葬、三年、迁坟等,死者亲属都要请 “纸匠”扎制灵庭、靠山、楼阁、金银斗、牌楼、香幡、课幡、铭金楼、纸人、纸马、纸鹿,后又增加小汽车、摩托车、电视机、电脑、电冰箱等,在坟前或十字路口焚烧,以 “供 ”死者在阴间 “享用 ”,并寄托哀思。本县纸扎以裁为主,容剪、凿、绑、粘、糊、绘画于一体,结构精巧,色彩鲜艳。随着时代的进步,纸扎艺术已被赋予新的内容,渗透到民间节庆、婚礼等活动之中,如扎制彩灯、彩球、彩带、花朵、各类动植物及物品模型等。
  民间音乐民间乐器县域民间乐器有20多种,最常见的有唢呐、祭呐、长筒号、口琴、哇呜等。
  唢呐是民间最常见、分布最广泛的一种乐器,分木杆、铜杆两种。管身正面7孔,背面1孔,上端接有细铜管及芦哨吹嘴,下端接铜质碗子,大头直径约15厘米。铜杆唢呐,其色如金,故有 “金号角 ”之称。本县流行大杆唢呐,长约80厘米,音色苍劲粗犷,高亢浑厚,可传5千米之外。
  祭呐为缩小了的唢呐,音域极高,长约0.4米,通常在拜庙、迎神时吹奏。长筒号管乐器。铜管,铜喇叭,长约1.5米。为携带方便,分为两截。通常在娶亲、送葬途中经过村庄、路口、街市、庙宇、坟茔时吹奏。
  口琴一种古老而原始的用废篦子档或竹材削挖成的单簧弹奏乐器。琴身尺寸不一,一般长12厘米,宽1厘米,厚0.2厘米。簧片根部与琴身连为一体,其他三面用刀刻透,前半段厚同琴体,后半段渐薄。簧片根部钻眼,挽一拉绳。琴身前端拴绳环,拉绳及绳环以丝线最好。弹奏时左手中指穿于绳环之中,拇指和食指抓住绳环,紧贴左腮,右手拉绳,猛拉快松,振动簧片发音。随着口腔张合、舌头蠕动来改变共鸣状态,调节音高,产生旋律。一般多弹奏《信天游》曲调,其音调游移滑动,难以成谱,生疏之人难解其意。现已在民间消失。
  哇呜一种古老而原始的吹奏乐器,土、石、硬木、兽骨均可制作,最常见的为胶泥烧制。哇呜的形状有球形、椭圆形和秤锤形数种,其音孔不等,多者达七八孔。吹奏时,嘴对送气孔,手指按音孔,口风的俯仰缓急,可发出顿、颤、吟、滚等音,音色浑厚幽怨。哇呜一般不入乐队,由牧人、村童自制取乐,今在民间近乎消失。
  民间乐曲县域民间乐曲主要有唢呐曲。
  唢呐曲是县域主要的民间乐曲,历史悠久,盛传全县各地。每逢红白喜事、集会庆典,都可听到高亢婉转、乡情浓郁的唢呐声。唢呐曲牌繁多,有传统曲牌,也有由地方戏曲、民歌演变而来的曲牌。常用的有100多首,如《孟姜女哭长城》、《雁落沙滩》、《五灵孝》、《秦雪梅吊孝》、《祭灵》、《杀鸡》、《花道子》、《闹天吵》、《西风赞》、《将军令》、《扭金莲》、《粉红莲》、《结毛猴》、《狮子楼》、《不知调》、《下河东》、《倒山芋》、《一句半》、《下南坡》、《下江南》、《大摆队》、《摆场》、《南瓜蔓》、《狗钻洞》、《秃娃尿床》、《蓝花花》、《百鸟朝凤》、《珍珠倒卷帘》、《绣荷包》等。唢呐曲讲究在不同场合吹奏不同曲牌。在婚嫁中,娶回新娘时吹《得胜回营》,铺床时吹《一马三条箭》。在丧葬中,妻子亡故吹《光棍哭妻》,丈夫亡故吹《小寡妇上坟》等。1988年,县民间艺人辛正才、黄岁牛、李平参加庆阳地区首届民间器乐、民间曲艺、民间舞调演,辛正才用双杆唢呐演奏的《雁落沙滩》获三等奖。进入21世纪,唢呐也吹奏一些流行歌曲。总之,遇喜事则高吹劲打,节奏明快,曲调热烈祥和;遇丧事则慢吹细打,节奏徐缓,曲调哀婉凄凉。唢呐曲主要靠民间组成的 “鼓乐班子 ”(吹手)来演奏、承传,一般由四五人组成,伴奏乐器有长筒号、小鼓、锣、钹(镲镲)等。
  皮影戏俗称 “影子戏 ”。白天借日光演唱叫 “日影子戏 ”,晚上借灯光演唱叫 “灯影子戏 ”,操纵皮影人动作叫 “挑线 ”。
  县域皮影戏造型和陕西皮影戏一脉相承。影偶多用牛皮刻制,规格有两种:一种为 “寸线”,高约20厘米~30厘米;一种为 “尺线 ”,高约36厘米~40厘米。每件影人由头脸和桩桩(躯干和四肢)两部分构成,可按不同角色自由换头配合。影人的结构,大体分为头(帽子和头相连)、双臂、双手、上身、下身、双腿(双腿和双足相连)等11部分。在影人的胸部和双手系三根签子,即可操纵表演。“布景 ”、“道具 ”如车、轿、马、龙、桌、椅、金殿、宝帐、神架、变花等亦用牛皮刻制。舞台影幕叫 “亮子 ”,宽约2.33米,高约1.67米,用纱罗或薄布制成,以日光或灯光照亮显影为戏。影戏班子一般由5至6人组成,他们吹、拉、弹、唱都能干,都是生、旦、净、丑多面手,一人能唱几口腔。演出剧种主要有秦腔、眉户、道情、弦板等。演唱剧目和大戏完全相同,能唱折子戏,也能唱本戏。整个箱具精致轻便,全副箱具一担挑,窑里院里都能唱,白天晚上都能演。
  新中国建立前,皮影戏是祀神、还愿、喜庆时的主要娱乐形式,表达人们对吉祥平安的愿望和要求。许多村庄或农户在逢年过节、祈雨求福、欢庆丰收、新屋落成、婚丧嫁娶时,均演唱皮影戏。特别是一些边远山区唱大戏不方便,每年都要唱皮影戏,敬神祈福,活跃文化生活。
  县域皮影戏最早由周家乡乔坡村邓老五等人去陕西长武拜师学唱。随后陕西邠县霍三雄,长武县赵牛娃、何庆平,栒邑县于娃等人,先后来本县各村演唱皮影戏,并收徒传艺。
  学艺的有周家村的穆建堂、李义清,榆林子镇来后子村的来雄雄、高官印,永正乡西堡住村的陆来性,山河镇王阁村的邓文焕等人。经较长时间的发展,影人刻制日臻完美,演唱人员不断增加,表演艺术逐步提高。除在当地各村巡回演出外,还远走宁夏、陕北演唱。皮影戏老艺人邓老五,双手能挑4个皮影人同时动作,技艺超群,堪称一绝。
  新中国建立前,乔坡杨庄娃、南住杨克启、下南坡头张同林就自制皮影戏箱具,自聘人员,流动演唱。至1949年底,县域有皮影队6家。新中国建立后,周家、核桃峪、南住、长乐、后庄子等地相继组织过业余皮影戏演唱队。1962年,皮影队减少到3家。1964年,周家大队业余皮影戏演唱队代表本县参加庆阳地区皮影戏汇演,获第一名。1975年,仅存1家。1985年,有4家。1990年代后,县境再无皮影队。
  木偶戏俗称 “肘胡子戏 ”或 “泥头子戏 ”。由艺人操纵木偶进行演唱,可在台上唱,也可在地上挡上帷幕唱,有小型、灵活、方便的优点,演出剧种、剧目和大戏一样。演出队伍较小,易于流动,1个戏班一般为10多人。要求一人多能,既能唱,又能操作。1950年,全县有木偶队6家,1962年有3家,1975年有1家,1985年有4家。1990年代后,县域再无木偶队。
  第五节文艺创作诗歌创作《诗经 ·大雅》中的《生民》、《公刘》及《诗经 ·豳风》中的《七月》等篇是包含县域先民在内的豳地人民最早的诗歌创作。
  明代,景清有《题真宁县境》传世,巩国家撰有《宁宇诗集》(今散佚),吕双璧妻邵氏诗《哀崇祯先皇》、《哀崇祯皇后》二首,收录于《甘肃全省新通志 ·艺文志 ·诗 ·闺秀》。清代,姚用其有《华岳唱和诗集》、巩我造有《诗集》、姚宏烈有《宏烈词集》、雷和有《介庵诗集》。巩我艧、仇佺也擅诗词,多散佚,少量作品收录于清《庆阳府志》、清《正宁县志》。民国时期,雷致远、张鸿儒等人有诗歌传世。
  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1958年 “大跃进 ”运动及 “文革 ”期间,提倡全民作诗,但绝大多数纯属罗列政治口号,艺术性较差。1962年,甘肃省文联副主席、宁县人李秀峰来县体验生活,写出歌咏县域人和事的诗歌多首。之后,在诗歌创作方面有成绩或出版诗集的有雷树田、穆长青、陈默、张俊彪、曹焕荣、秦时暐、任经钊、杨占前等。21世纪后,诗歌作者有冯立民、赵芳宁等人。
  小说创作始于新中国建立后。长篇小说有秦时暐的《延河魂》,张俊彪的《省委第一书记》、《山鬼》、《幻化》(三部曲)等,路笛的《万里风烟》,赵菊香的《马锡五断案》,高俊才的《陈珪璋演义》,门见喜的《雪啸》,冯振峰的《真情历程》。杨志明、曹世民、张俊峰等创作有短篇小说多篇。
  戏剧创作明代有《忠烈侯》,清代有《巩清从闯》、《北地公还愿》、《湫塬之战》,民国时期有王振海的《赃官图》,均散佚。1970年代,李玉书、邢同田有《送棉花》,李玉书有《接班的第一天》,杨建国有《一担粪》、《争炕头》。之后以杨建国的小戏创作最为丰硕,累计创作小戏47种,代表作《冤家亲》、《审狗》、《抬轿》、《舅整外甥》、《追铁匠》,获省级编剧奖多次、国家级奖4次,出版有《杨建国小戏精选》。路笛创作、改编剧作7种。
  散文创作明代有赵邦清的《神柏记》,巩焴的《泰山庙记》、《重修文庙记》等。清代有赵先甲《独醉亭记》。1962年,李秀峰来县,写出散文《清秋山河行》。当代,张俊彪、路笛、姚自昌、高俊才、曹焕荣、先朝阳等出版有散文、杂文专集,刘政、张芹鹤、张俊峰、赵芳宁等在报刊时发作品。路笛的《吻》曾获中国微型文学作品出版大赛一等奖,并被译成日文向国外介绍。
  歌曲创作民国前,县域流传《牧羊情歌》、《闹房曲》、《刮地风调》等歌曲、曲调,作者不详。民国时期,宫河小学等校编创有校歌。26年(1937),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驻防正宁,为民众教唱《国际歌》、《打东洋》、《我们是红军的武装》等抗日歌曲。陕甘宁边区时期,新正县农民汪庭有创作《绣金匾》、《表顽固》、《防汉奸》等,流传广泛。驻新正县的陕北公学、关中第二师范也编创校歌传世。
  新中国建立后,县文化部门配合政治运动组织编创歌曲,但多流传不广。改革开放后,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刘尚哲创作有《下雨啦 ..》等30余首(部)少儿音乐作品,发表在国家、省、市级刊物,其中《庆阳万木向繁荣》获首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艺术节节歌,《走向辉煌》获第三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艺术节节歌评选一等奖,《辉煌庆阳》获第五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艺术节歌曲创作一等奖。正宁县第一、第二、第四中学,周家初中、永正初中等学校也编创有校歌,但均未传唱持久。
  刮地风调雷齐鸣记谱(流行于正宁各地)卖货曲雷齐鸣记谱牧羊情歌流行于永正乡闹房曲文学刊物1976年,县文化馆创办《正宁文艺》,至1981年停刊,共出刊17期,印刷2.5万册,花费1.03万元。1986年创办《正宁文艺报》6期,编印《起飞场》特刊1期。1990年代,全县4所完全中学、周家初中、山河小学及周家、宫河等6个乡镇的10多个文学社团,分别创办《山花》、《心声》、《垦原》、《雏凤》、《花蕾》、《小荷》、《黄土地》、《红杏》等10多个油印刊物;共出刊42期,刊登习作913篇,撰稿作者300多人(次)。至2006年,全县仅有个别校刊刊登文学作品。
  第六节群众文化书法县域书画之风源远流长。清代书法家有路谦,现当代知名书法家有高卓夫、张济堂、王希圣、范希增、雷鸿轩、王宪斌、王正民、李亚平。1989年5月,县文化馆举办首次正宁籍书法家书法作品展览。1992年1月,县书画协会成立,王宪斌任会长。5月,举办县首届文化艺术节书法作品展,入选作者103人、作品131幅。1998年6月,县文联编成《甘肃省书法史志庆阳地区正宁县卷》,收录县书法家、书法工作者52人,其中近代13人、当代39人。1990年代后,县内多次举办书法展览和作品大奖赛,共展出作品1.5万余幅,其中有2246幅作品获奖。
  进入21世纪,全县在市、省、国家级刊物(展览会)发表、展出书画作品约100余幅。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王正民、李亚平的作品多次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书法作品展和《全国书法展作品集》,并获国家级奖多次。2006年,由王万宝牵头,成立县老年书画协会,会员50多人,每逢重大节日,都有书画作品展出。2006年底,县书画协会有会员129人。至2006年,县域书法名人有杨怀卿、刘向阳、王万宝、刘汉斌、赵广禄、董兆西、高鹤生、王蔚林、张致兴、王振远、林海东、李宵黎(女)等人。
  绘画绘画在县内历史悠久,民间素有逢年过节、婚庆丧葬贴字挂画习俗,立碑题匾、寺庙宗祠绘制画图之风盛行亦久。宋代天圣年间(1023—1031),大画家范宽(字仲立,华原人)抵真宁,绘要册湫庙殿壁山水画和庙东兴教院人物画。明代有罗理,善画人物,尤工禽兽,当时庆阳府属各庙殿宇之壁画,多出其手笔,名字载入《中国画家大辞典》。清代有路谦。清代至民国时期,县域民间过春节流行刻印门神、灶神。民国时期有师彦明,据传绘有宫河会宁寺内的壁画。陕甘宁边区时期,不少文艺工作者以速写、漫画、连环故事画等形式木刻石印,反映边区军民的劳动、生活,宣传鼓动各项革命工作。新中国建立后,绘画作为中、小学必修课受到普遍重视,除传统绘画外,还出现宣传广告画、舞台布景画等。“文革 ”中,阎星衍善画巨幅毛泽东像,杨彦峰善画漫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绘画之风更为兴盛,不少青年人脱颖而出。据统计,全县喜爱绘画者约数千人之多。1975至2006年,全县在省级以上刊物(展览会)发表、展出绘画作品100多幅,在地级刊物(展览会)发表、展出200多幅,在县内展出2000多幅。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李一平的《冬碾》入选第9届全国美展,《打秋》参加全国第15届版画展,作品曾获甘肃文艺最高奖 ——甘肃省委、省政府敦煌文艺奖3次。门青的美术作品多次参加省级、国家级展览,其中《无题》在日本展出获奖,并赴日本讲学。贾慧法的美术作品全国有名,并出版画集。杨艺峰的绘画作品多次获奖。绘画作者还有曹智军、习克孝、杨晓刚、邢志超等人。
  摄影民国时期,县内就有外来摄影者在乡、村流动摄影,拍照者为富家大户。1950年初,河南省孟津县人郭同顺落户山河,自办照相馆,为县域第一个专业摄影师,拍摄黑白人像照片。后培养出王培才、李锁印、何浩民等人。1980年代中期,方摄彩色照片。王培才为国家二级摄影师,擅长人像摄影。进入21世纪,群众自购照相机从事摄影的人越来越多。每遇婚丧嫁娶、学生升学、乔迁新居、生日祝寿等,都请摄影师摄影。2006年底,县城、各乡镇均有照相馆,全县约有专业摄影者20多人。
  文化展览
  一般由县文化馆承办。展出时间多选择 “元旦 ”、“春节 ”、“五一 ”、“国庆 ”等重大节日或其他重要政治活动期间,短则1周,长则10日。1966年前多为农业展览,“文革 ”期间,曾办过阶级教育展览。1970年代末,文化展览开始走向文化艺术型。1980年代后,每年均有展出,包括书法、美术、摄影、剪纸、古代文物、迎春灯谜、彩灯、刺绣、民间工艺、手工制作、收藏品等展览。到1980年末,共举办阶级教育、工农业生产成就、革命文物、出土文物、书法、绘画、剪纸及摄影等专题展览14期。1992至2006年底,全县共举办各类文化展览30余期,展品近5万件(幅),参观人数达20万人(次)。
  录像放映1984年12月,县教育局录像队成立,为本县第一个录像队,有录像机、放像机、22时彩色电视机各1台,录像带100盘。至1986年12月,又先后成立县第一中学、县电大工作站、县第三中学、县电影公司、正宁林业总场、县委组织部、县广播站、县教师进修学校录像队,均有专业设备和文娱节目录像带,不定期播放录像节目,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同期,本县先后成立个体录像放映队7个,有录像机8台、彩电9台、录像带95盘,进行营业性放映,有的还应邀到乡间,在办婚丧事时放映。1994年,县有线电视台建成开通后,录像放映逐渐消失。
  文艺交流新中国建立后,每逢物资交流大会,各公社(乡镇)多邀请邻近省份的戏曲演出团体来县助兴演出;县剧团也应邀到周边地区进行营业演出。改革开放后,一些外地的歌舞团也常来县进行营业性演出。1992年,县域举办首届艺术节,邀请甘肃省杂技团一级演员、省杂技协会主席江小珏,陕西省一级秦腔演员王玉琴、王辅生、刘如蕙、任哲中、肖玉玲以及二级演员郭明霞、李买刚、李月娥、李西岚等来县演出,进行艺术指导和交流。2000年秋,甘肃省陇剧团在山河、宫河演出10余场,演出剧目有《枫洛池》、《石龙湾》等。2001年9月10日晚,甘肃省武警文工团在县影剧院演出文艺节目1场。2004年10月25日至10月30日,甘肃省陇剧院在县体育场演出9场。同年10月26日上午,甘肃省 “情系陇原艺术团 ”在人民广场演出文艺节目1场。
  文化市场管理始于1970年代末,主要以管理歌舞厅为主。1980年代,音像市场逐渐兴起,主要以零售录音磁带为主。1990年代,文化市场日渐繁荣。目前,全县文化市场主要包括娱乐场所、网络文化、音像制品、营业性演出、印刷业、出版物等。1994年,成立文化市场管理稽查大队,加强对各类文化市场的管理。
  第七节戏剧剧种秦腔属 “西路秦腔 ”,是县域广为流传的地方戏曲剧种,历史悠久,观众基础深厚,覆盖面大。清光绪年间(1875—1908),宫河镇王笃秦腔戏班活动频繁。民国28年(1939)后,驻新正县境的关中分区八一剧团,大胆探索,使秦腔发生深刻变革。建国后,县上成立专业剧团,使秦腔得到规范发展。
  陇剧由陇东道情演变而来。陇剧的表演在遵循中国戏曲表演体系的基础上,吸收皮影人物的造型和陇东民间舞蹈的特点,借鉴兄弟戏曲剧种以及话剧、歌剧、舞蹈、电影的一些表演手法和技巧,承袭敦煌壁画的动作情趣,形成独立的艺术品位和表演程式。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省陇剧院院长王亨,从艺30多年,在大型陇剧《枫洛池》、《假婿乘龙》、《沙家浜》、《甜蜜的事业》、《枫叶红了的时候》、《卧牛奔月》等剧目中塑造了不同类型的人物。后从事导演和艺术管理工作,先后担任大型现代陇剧《胡杨河》等多部剧目的导演。
  眉户是由地摊子说唱形式发展起来的舞台艺术,源于陕西一带,清代盛行于县域。早期多以自弹自唱为主,清同治年间(1862—1874)后,逐渐发展为 “自乐班 ”、“地摊子 ”演唱形式,民国30年(1941)后始搬上舞台。一般不演大戏,只演一些折子戏,内容浅显易懂,多由农民自编自演,有浓郁的民间生活情趣和地方特色。
  秧歌剧系创作现代剧目。民国26年(1937)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政治部 “战士剧社 ”在宫河镇王录村戏楼上,演出歌剧《亡国恨》、《打回老家去》、《放下你的鞭子》等。32年(1943),关中分区八一剧团编演秧歌剧《组织起来。新中国建立后,县秦腔剧团曾以关中道情演出秧歌剧。杨建国创作的秧歌剧1990年11月参加全区文化下乡文艺调演,获优秀节目创作一等奖、表演三等奖。
  弦板腔新中国建立前后,县内在皮影戏演出中采用。1958年,县剧团曾获平凉地区戏剧汇演剧种(弦板腔)奖。次年10月,宁县秦剧团(由正宁、宁县两团合一)移植排演弦板腔赴省城兰州演出,获好评。《甘肃日报》以《陇原一枝花》为题,报道演出情况,并配发弦板戏《花亭相会》和《摩天岭》的剧照。1960年5月,宁县秦剧团(原正宁县剧团)组成弦板腔剧组,参加全省青年演员汇演。从1959年弦板腔移植上演,到1962年恢复正宁县剧团建制,原宁县秦剧团二队(原正宁县剧团)在演出秦腔、眉户剧的同时,先后排演大型弦板戏《三进士》、《芙奴传》,小戏《花亭相会》、《勤俭持家》等剧目,在县境及宁县一带影响很大。1963年正宁县剧团并入地区剧团后,还在农村演出过几次。1965年,县文工队成立后,以清唱形式,组织演唱如《歌唱 “廿三条 ”好》等小节目多场(次)。
  剧目明、清两代,流传县域的剧目计200多本,秦腔剧目占总剧目的80%,其中《忠烈侯》、《北极公还愿》、《巩清从闯》、《湫塬之战》与县人文历史有关。民国32年(1943),关中分区八一剧团根据4个劳动英雄发家致富的事迹,创作并演出大型秦腔《关中四杰》。该剧分为4出剧:《翻身英雄胡文贵》、《改造 “二流子 ”模范石明德》、《移民英雄冯云鹏》、《开荒英模张清益》,既是一部连台戏,又可单独演出。后陆续创作演出《史可法》、《卧薪尝胆》、《徐州革命》(秦腔)。同时,还搬演兄弟地区的《周子山》、《张丕谟除奸》、《龙王娶亲》等。从33年(1944)底到新中国建立,又创作出《夫妻识字》、《牛永贵挂彩》、《刘二起家》、《保卫和平》、《大家喜欢》、《穷人恨》、《三打祝家庄》等剧目。1950年代初,国家文化部明令禁演一批 “内容有反动毒素、封建迷信及淫秽低级趣味的节目 ”。此间,县上将流行在县内的剧目分别确定为可演剧目、一般可演剧目、修改后可演剧目和禁演剧目几种,予以整顿。1957年,新排改编历史剧《八义图》、《春秋笔》2本,挖掘整理出历史剧《粉妆楼》等7本。“文革 ”中停演传统剧目,以演 “八本革命样板戏 ”为主。1980年代后,县内先后排演秦腔传统剧目《二进宫》、《回荆州》、《五典坡》、《生死牌》、《四进士》、《双罗衫》、《玉虎坠》、《玉堂春》、《哑女告状》、《打金枝》、《八件衣》、《闯宫抱斗》、《铡美案》、《斩李广》、《玉风钗》、《赵氏孤儿》、《彩楼配》、《秦楼案》、《状元媒》、《雁塔寺》、《破宁国》、《铡丁勇》、《葫芦峪》、《火焰驹》等20多出;排演现代剧《穷人恨》、《阎王寨》、《十二把镰刀》、《白毛女》、《梁秋燕》、《血泪仇》、《苦情》、《勤俭持家》、《燕河风波》、《口袋阵》、《党的女儿》、《红灯记》、《三世仇》、《审椅子》等10多出;排演周栋才创作的历史剧《火化金陵寺》、杨建国创作的现代剧《冤家亲》、《烧鸡王》、《满月酒》、《走三湾》、《抬轿》、《审狗》、《棒打灭鼠队》、《舅整外甥》、《追铁匠》、《亲情》、《钻炕洞》、《税费风波》、《突发事件》、《拜寿》、《香包恋》、《新娘杀夫》等30多出。
  演出团体清同治十三年(1874),有宫河王笃戏班,艺人60余人,主要演出秦腔《玉虎坠》、《紫霞宫》、《回荆州》、《金台将》、《春秋笔》等,活动于本县、宁县及陕西省邠县、长武等地,并在西安市设地摊演出。光绪末年至民国初年(1904—1912),陕西商州戏班曾来县演出徽班戏《五福堂》、《水淹七军》、《姚期绑子》等。之后,有罗川 “地轱辘 ”班、刘振海班,山河王阁村郑致顺班,宫河 “万胜永 ”班、麻子沟彭五科班、北头村家戏班,周家芦家堡子陶树林班,县 “社教剧社 ”,罗川城关村家戏班,演出秦腔,多活动于本县,短者两三年即散伙,长者如宫河北头村家戏班、罗川城关村家戏班一直延续到1950年代末。此间,钟世亮以火彩、吹号、拉前场名噪陇东。
  新中国建立后,主要演出团体为县剧团,间或邀请毗邻省区的戏曲团体来县演出。同时,一些有条件的公社(乡镇),招集流散艺人,组织集体或私营性质的业余剧团,活动于县内或毗邻地区,承担乡会、宣传时的戏曲演出任务。1968至1971年,全县有67个生产大队建立农民业余演唱队,时称毛泽东思想宣传队,以演出《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现代戏及歌舞为主。当时全县还有业余剧团、皮影木偶队2家,文艺宣传队5家。21世纪初,活动较频繁的为周家乡周家剧团,系私人剧团。截止2006年,周家乡周家剧团有固定资产5万元,演员30多人,团长李印斌。
  此外,一些民间戏迷们自愿组织 “自我娱乐 ”戏班 ——自乐班。成员多是本地、本村的农民,自由结合,很不固定。乐器自备,演出时不化妆,不上台,可随时随地演出。
  戏曲调演及获奖1958年10月,在平凉地区戏剧汇演中,县剧团获繁荣剧种(弦板腔)奖;次年,县剧团青年女演员赵彩莲获平凉地区表演一等奖。1960年3月,在平凉地区青年演员汇演中,县剧团获培养青年演员成绩显著奖;5月,在全省青年演员汇演中,赵彩莲获优秀表演奖,王彦民获配角奖。1978年10月,在庆阳地区文艺汇演中,县剧团获集体一等奖,杨建国创作的《争炕头》、《科技迷的亲事》分获创作一等奖、二等奖,赵彩莲获表演一等奖,王彦民获表演二等奖;次年,在庆阳地区青年演员调演中,县剧团《火焰驹》剧组获表演第三名,并获舞美二等奖和乐队集体奖,石宜芳获表演一等奖。1981年,在甘肃省现代戏、儿童剧调演中,杨建国等2人创作的《冤家亲》获剧本一等奖。次年,在庆阳地区青年演员汇演中,石宜芳获表演二等奖,孙雪莲获表演三等奖。同年,赵彩莲获庆阳地区优秀表演一等奖;杨建国创作的《冤家亲》获庆阳地区现代剧调演创作一等奖,《冤家亲》演出录像在省电视台播放。1984年,在庆阳地区现代剧调演中,孙雪莲获表演二等奖,杨建国创作的《走山湾》获创作三等奖。1990年,在全省送文化下乡调演中,杨建国创作的《满月酒》获创作三等奖。1998年,在全省群星艺术节上,杨建国创作的《抬轿》、《审狗》获创作银奖。次年,在全省文化下乡剧(节)目调演中,杨建国创作的《烧鸡王》获创作三等奖;在全省小品、小戏调演中,张宏海获表演一等奖。2003年,在全省国税系统文艺调演中,县剧团演出的《税费风波》获演出二等奖;在全省小品、小戏调演中,县剧团赵大鹏作曲的《亲情》、《追铁匠》、《舅整外甥》获作曲一等奖。2004年2月,杨建国创作、县剧团演出的现代眉户剧《舅整外甥》、《税费风波》分获庆阳市第三届精神文明 “五个一工程 ”奖一等奖、二等奖。
  第八节曲艺说书本为唐宋时期兴起并流传下来的一种说唱艺术。县内最早的说书班子少则1人,多则3人。因其人员少,道具简单,轻便灵活,故千百年来一直活跃于民间。说书的内容多是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传统书目主要有《五女兴唐传》、《锦鞭记》、《红灯记》、《相山寺还愿》、《卧虎林招亲》、《十风坡》、《七侠记》、《汗衫计》、《文良斩》、《八王江南历险记》、《金镯玉环记》、《三女上寿》、《善士厅》、《放虎归山》等30多本。民国时期,增加的内容有《三国演义》、《水浒传》、《七侠五义》等。长乐穆家穆平辉擅长说书。
  新中国建立后,说书匠编演的新书段落有《社会主义好》、《毛主席领导六亿人民闹革命》、《天上有个北斗星,地上有个毛泽东》等。宫河王明堂擅长说书、弹唱。各集镇上也有外来艺人设摊说书。1950年代,当地民间尚有零星的说书场子。1960年代后,特别是 “文革”中,说书被视为宣扬 “封资修 ”(封建主义、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受到批判,从此说书消失。
  快板清代和民国时期,县人范锡篆、雷致通、李世藩等,随时将地方趣闻、天下大事改编成语言整齐、音韵和谐、朴实生动、幽默风趣、脍炙人口的儿歌、顺口溜或大段快板词。一些穷人常以快板形式抨击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有的用快板宣传招徕,做 “麻糖会 ”之类的小买卖。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用快板歌颂新社会,宣传人民政府的有关政策;抨击坏人坏事,揭露社会阴暗面。1990年代起,王长明、文正廉、杨建国、邢同田、党致怀等人编说快板或顺口溜,均以新人新事为内容,歌颂农村的新变化,其作品多次在省、市、县一些重大宣传活动中排练演出。在农村,也有人编说快板为婚庆生日喜事助兴。第九节图书发行民国初,罗川书院自制木刻版,印销初级教课读物,模版专库保存。17年(1928)存放模板及书籍的3间瓦房遭火灾焚毁。民国中期,张鹤年、秦善发合股经营石印(用油,和酸写在石板上,经化学处理后,再用纸拓印)局,印销小学练习册等,短期为国民党正宁县政府承印《正宁周报》,31年(1942),石印局被正宁县政府接收。25年(1936)前,县内图书主要发行各级学校课本,由县教育局统一报省各年级学生人数,省教育厅从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订购,课本一般由西安转平凉或长武县邮政代办所,县教育局(教育科)派人、雇牲口专程运回,再通知各校交书款领书。年总发行2万册左右。其他图书为私商、摊贩经销。25年(1936)后,图书发行原则是教育科统一购销,实际上委托私商经销,同样是到长武、平凉取书,或直接到西安甘肃图书发行站取书,一直延续到1951年。此间,核桃峪佛教徒杨某购石印机,印制劝善启蒙读物,也颇有影响。新中国建立后,1951年成立新华书店庆阳专区支店正宁发行组,有工作人员3人。1955年12月改称新华书店正宁支店,1969年改称正宁县新华书店。“文革 ”期间,图书发行门类单一,主要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著作及其他政治书籍。1975年,建立湫头发行点。1979年,设宫河门市部。1982年,省店投资2.48万元新建宫河门市部。1985年,省店投资1.55万元,建成湫头门市部,承担湫头、五顷塬、三嘉、永和4个乡镇的图书供应。1980年代后,个体书店、书贩相继出现,全县图书销售面逐年扩大,文学、艺术、教育、语言、文字、医药卫生、农业科技等类图书成为图书发行的主要门类。2006年,县新华书店销售总额640万元。
  表43-9-11956—2006年正宁县图书发行情况一览表(单位:册、元)续表借阅1951年,县文化馆图书室开展图书借阅,为读者提供图书、报刊阅读服务。此后,陆续建成的各中小学图书室、机关图书室、乡镇文化站图书室,均设专(兼)职图书管理员,定期或不定期为读者提供图书借阅服务。1979年,县图书馆成立后,图书、报刊借阅、阅览项目进一步规范,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展。2000年,宫河镇北堡子村成立姚牛图书屋,存书3364本,价值5万元,现设图书室、阅览室,采用有奖借阅制,不收费用,6年来,借阅人次2万余。2006年底,县图书馆有图书1.4万册,年接待读者0.2万人(次)。
  个体图书销售约民国20年(1931),一些人口较集中的集镇出现流动书客(书商)。1950年代,私人售书逐渐兴起,特别是逢集过节,流动书客肩挑畜驮,或走乡串户,或街头摆摊,销售书籍、年画等,很受群众欢迎。此外,私人售书门市部也在各地零星出现。1960年代,私人售书被禁止。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尽管新华书店在某些乡镇设有图书销售点,但未能满足农村的图书需要,全县另有个体售书户7个。进入21世纪,县城有个体书店8家,其中2家为出租书屋。此外,还有一些书贩摆摊售书。
  第十节风景名胜正宁古景明嘉靖《庆阳府志》据《真宁旧志》录 “真宁八景 ”为:琴山古洞在罗川城南1里抚琴山上,有山洞一个,不知何时开凿。相传每当清风徐徐吹来,洞中恍若古琴弹奏高山流水之曲。清乾隆时,山体剥落,已无古洞踪迹,唯山状如琴。相传此地是唐明皇梦群仙现于 “罗底 ”处。后世据此胜景敷演出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
  罗山兔穴罗山位于罗川城东20里。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八月,唐玄宗梦群仙现于 “罗底 ”,于是广派使者在全国各地查寻和梦境相符之处。一日,一位使者巡游至罗川县,在罗川城东20里金华洞见一老人随一野兔钻入一洞穴,就派人在此处挖掘,获27尊玉石做的真人(道家称得道的人)像,并有心星1座。启奏唐明皇后,遂置真宁观,改罗川县为真宁县。罗山兔穴由此得名。后有《玉像图传》传世。彭祖遗丘即彭祖墓。在罗川城东南50里的香庙塬(今三嘉乡境内)彭祖坳,墓址宏阔。清时墓前只余有1石马。浮屠遗址在罗川城东南30里之陈家川,即目连寺,为佛教建筑。曾载入《方国杂志》。明代寺废,遗址尚存。桥山陵寝桥山即子午岭,桥山陵寝位于县东子午山旁的黄帝衣冠冢,在今五顷塬回族乡境内。
  灵湫古祠灵湫即位于罗川东60里之要册湫,是唐贞观年间(627—649)由于山体滑坡,积水壅滞而形成。方圆数亩,清澈透明,深不可测,天雨不溢,天旱不涸。以败叶枯苇投入,若有推拒之意,被荡漾于岸边。四周乔松荫郁,芳草萋萋,风来水声松涛相间,蔚为大观。相传天旱于此祈祷雨露,莫不应验如神,故称灵湫。故唐、宋时,朝廷多加褒扬封祀。唐时修建龙祠,历封 “应圣侯 ”、“普济王 ”;宋时改封为 “显圣王 ”;明时为一方胜览。每值深秋,素月清辉之下,灵湫风清波静,浮光流金,文臣雅士莫不到此以洗尘襟,以抒怀抱。为明 “庆阳府十景 ”之一。
  阳周古城又名驰武城,位于罗川城北30里。是秦时大将蒙恬被囚禁之地。据路笛考证,城址在今永正乡王家庄。果老幻墓果老即张果老,其墓位于罗川城东60里,今西坡乡碾盘山上。明时尚存墓碑。山体仍宛若碾盘,绿树环绕,风景秀丽,仿佛仙境。
  明正德十五年(1521),王正任真宁县教谕,他削原 “真宁八景 ”中 “桥山陵寝 ”,更为 “万寿晓钟 ”,即罗川城万寿寺中于清晨鸣响的大钟。新增岳山晓翠、石门排翠、龙门天险、古刹荷池、双河柳色五景,增改 “真宁八景 ”为 “真宁十三景 ”。
  新增的五景为:岳山晓翠位于罗川城西20里。山上建有玉皇殿,下有罗湫古碑。王正赞曰:三冬时节,大雪纷飞,山川银装素裹,翠柏青青,拾阶登临,逸兴飞扬,堪可咏题。石门排翠位于罗川城东南70里之石门山,此地与陕西栒邑县相接。石门山高耸入云,地势险要,云雾缭绕,林木葱郁,花香草芳,景色壮观,令人赏心悦目。龙门天险位于罗川城西北40里的龙门川。即长乐以北的圪拉沟,这里坡陡崎岖,地势险要,行人罕至。古刹荷池位于罗川城东20里的龙泉莲花池。池旁原建有观音寺。相传池旧生莲,引来冠盖鳞集,当地人颇以之为苦,遂废。双河柳色双河位于罗川城北的小河与罗水交汇处。过去河畔广植柳树,春季柳絮飞扬,夏秋时节柳枝依依,绿树成荫,为赏景、嬉水、纳凉的好去处。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正宁知县折遇兰修纂《正宁县志》,增删胜景汇为 “正宁八景”,分别是琴峰古洞、罗山兔穴、泰山拱翠、灵湫乔松、温泉夜月、云寂孤峰、五掌山形、支当古渡。新增胜景为:泰山拱翠泰山位于罗川城西南1里,清时树木密布,蓊郁青苍,上建有青帝祠,祠旁古木参天,苍松蔽日。北有罗水环绕,东与琴峰相对。站在泰山之巅,罗川东西两川犹如一匹白练,四面望去,峰峦叠起,阳光下若隐若现。
  温泉夜月温泉位于罗川城西南3里,与黎阳山相对,即五王庄右的石泉。泉穴有3眼,从石缝中流出,汇而为池,冬暖夏凉。夏夜在此沐浴,月光倒泻,上下一碧,趣味无穷。
  云寂孤峰云寂山位于罗川城东南15里,周围山势相对较平坦,云寂山一峰中耸,显出突兀嶙峋之气势。山顶建有古寺,寺前原有高阁二重。山植苍松,屈曲离奇,干霄蔽日。五掌山形五掌山位于罗川城东北2里。顶上五峰紧密排列,如刀削成,状如手掌。朝晖夕阴,足以骋怀娱目。
  支当古渡支当河即芝塘河,源于子午岭,流经关家川、陈家川,入栒邑县。古渡位于罗川城南20里,为今永和镇花园村。古时此为渡口,春夏观景,百鸟鸣翔,牧童横吹短笛,悠扬婉转,河水澄清,烟霞异态,美不胜收。
  附:折遇兰咏 “罗川八景 ”诗琴峰古洞青嶂横空未许攀,瑶琴几度落云鬟,伯奇调冷愁中月,漆室元哀梦里山。别有雍门悲宿草,更无姑射降仙关,荒凉古洞凭谁守,斜日秋城鹤自还。
  泰山拱翠四山回合一峰雄,缥缈晴岚入远空,鹏翅落天当槛出,落江倒日隔窗通。危岩雨溜三秋碧,野浦桃开十里红,绝顶吟诗频帽侧,不知身在紫云中。
  灵湫乔松神工斧就几千年,古庙苍松别一天,大壑鱼龙蒸日月,高秋鳞甲动云烟。钟残峣阙风涛入,雪压苔碑尘尾旋,劲节莫怜多偃蹇,会随霖雨作甘泉。
  温泉夜月一泓澄澈淡于秋,浴罢嫦娥望转遒,窥镜烟鬟频露髻,漾梭鱼队乍惊钩。影翻石壁天齐落,浪静星河夜倒浮,独对清辉心似洗,溶溶逸兴绕龙湫。
  罗川兔穴星精去后几时还,古穴依稀翠霭间,东郭惊魂依皎月,管城幽梦绕中山。曾传捣药充天使,不复骑蜍返玉关,属付白云牢守护,等闲狻犬莫相攀。
  云寂孤峰山椒平远入荒村,缥缈峰顶露寺门,画壁雷风孤电转,洞天日月望云喷。藤垂碧嶂通樵径,烟袅青松动佛幡,高阁正堪朝北斗,好从清磬悟禅根。
  五掌山形五峰如削势峥嵘,仙掌平分入太清,天外芙蓉开玉镜,雨余沆瀣湿金茎。摩挲碧落惊秋雁,指点烟霞赴赤城,绝顶归来更回首,画图浓抹紫云横。
  支当古渡一脉罗川胜鹤汀,古桥苔影接云屏,夕阳鸥鹭参差树,野笛菰蒲长短亭。隔岸淡烟秋月白,夹堤疏雨暮山青,故乡他日扁舟兴,闲指中流一叶萍。
  现代旅游景点黄帝冢详见第四十七章《文物古迹》第三节《古墓葬》。
  蒙恬墓详见第四十七章《文物古迹》第三节《古墓葬》。
  罗川古城位于永和镇罗川村,是古县城所在地,始建于北魏初期,终迁于民国19年(1930)。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明赵氏石牌坊,省级文物清铁旗杆,市级文物文庙大殿、赵氏祠堂及古城墙一段。其南北两面被泰山、琴山、北华山、药王山四山合围,东西一马平川,四郎河沿川而过,自然风景秀丽。2006年,罗川村被省建设厅和省文物局评为首批 “甘肃省历史文化名村 ”。《庆阳市 “十一五 ”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列为重点旅游景区。
  曹文诏墓详见第四十七章《文物古迹》第三节《古墓葬》。
  巩焴手植龙爪槐位于湫头乡双佛堂村。为明邑人巩焴(永和镇堡巷村人)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从京城带回手植。枝繁叶茂,树冠如盖,枝杆曲,盘若卧龙,“鳞甲 ”片片,熠熠闪光,气势非凡。
  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政治部主任邓小平住地旧址详见第四十七章《文物古迹》第六节《革命遗址与革命文物》。
  调令关森林公园位于中湾林场和刘家店林场辖区内,由一岭二沟三梁组成,正(宁)铜(川)公路贯穿全境,距县城29千米,总面积9300公顷,其中森林8122.8公顷。2004年3月,甘肃省林业厅批准为省级森林公园,当年7月建成投入使用。规划总投资3133万元,已建成子午岭观光台和综合接待中心。有直道林荫、调令松涛、黄帝遗冢、子午斜阳、山花烂漫、八仙洞府、将军圣庙、森林氧吧、动植物园等景点。自然风光秀丽,高峰临峡,大起大伏,林木遍布,群鸟飞鸣,阳春山花烂漫,盛夏绿浪涌荡,深秋红绿参差,隆冬银装素裹。
  庵里旅游区位于县城东四郎河上游,距县城8.5千米。古时,此处曾建有尼姑庵。清末,庵舍坍圮,尼姑散去,但庵里沿用至今。1957年,修建庵里水库,后又多次加高加固。水库四周杂灌丛生,林木成荫。盛夏时节,群山、白云倒映于碧绿的库水中,野鸟鸣啼,如同一首首美妙绝伦的轻音乐回荡在库区山间。畅游其地,凉风扑面,令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这里集垂钓、休闲、游览为一体,成为夏日游人观光最理想的地方。
  高庙山位于宫河镇与陕西省彬县永乐镇、旬邑县底庙乡三地之界。高峻突兀,酷似
  一座巨大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在四郎河南岸。登上山巅,彬县永乐大平塬展现在眼前,空旷广袤,一望无垠;山南一座水库,波光粼粼,使人神清目爽;从山顶俯瞰,四郎河如飘带,缠绕于烟雾迷蒙的川间,沿河台地房舍密布,山峁间梯田层层,如诗似画。山左是巨壑,山右是深渊,人在山顶,似在云端,其山之险特,堪称一绝。农历3月18日山上逢庙会,相传为纪念公刘而设,逛会者除正宁、彬县、旬邑三县群众外,还有远从陕西兴平、麟游等地来的游人。届时山顶人如潮涌,锣鼓喧天,大戏登台,喧哗之声传闻数里。
  马鞍山位于宫河镇西向3千米,面积约260万平方米。1958年开始拦沟打坝,封山治理,育苗造林。2006年总经营面积3500多亩,有各种林木30多万株,其中各类果树4万多株。坝里投放20多万尾鱼苗,最重的达5千克有余。夏秋至此,可避暑、观光、垂钓。
  罗川鱼塘21世纪初,罗川当地一些群众自发在四郎河旁田地上引河水建鱼塘数处。2005年,陕西礼泉客商晁仲书又投资兴建集休闲、娱乐、垂钓于一体的肖水渔村。夏秋之季,来此游玩、垂钓的不仅有当地人,而且有莅临本县检查工作的领导及随行人员。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

相关地名

正宁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