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旧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正宁县志》 图书
唯一号: 290720020220000298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旧学
分类号: D631.15
页数: 3
页码: 182-184
摘要: 因设于文庙,又称庙学,为生员研习和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处所。北宋大中祥符五年,本县始设县学,详情无考。元至正初年,于县治罗川城东设真宁儒学。
关键词: 教育工作 旧学

内容

儒学也称县学。因设于文庙,又称庙学,为生员研习和准备参加科举考试的处所。北宋大中祥符五年(1012),本县始设县学,详情无考。元至正(1341—1368)初年,于县治罗川城东设真宁儒学。明洪武二年(1369),知县郭钧、县丞黄翼之重建,正统年间(1436—1449),知县王真增修,成化年间(1465—1487),同知李著增修。弘治年间(1488—1505),教谕强晟修葺,嘉靖年间(1522—1566),知县马存仁、张国政、刘恩,教谕王正相继修葺。嘉靖三十四年(1556),知县樊克正督修儒学,装治正殿,并建东西庑各7楹,戟门3楹,东西南门各1座,棂星门3间。重修明伦堂5楹,于正殿后,东西斋共6楹,神厨、神库及学之仓库各4楹。其时,刑部给事中傅学礼撰《重修学宫记》。万历年间(1573—1619),知县李汝让重修,举人张纪置棂星坊和石栏,知县薛国民重修乡贤、名宦二祠。县人巩焴撰《重修文庙记》。清顺治十六年(1659),知县王士麟捐资修明伦堂。康熙三十六年(1697),知县俞作霖继修。雍正三年(1725)知县萧天华重修。乾隆二十五年(1760),知县诸为霖捐俸重修大成殿5间,左右庑各7间,戟门3间,棂星门3间,泮池1区,崇圣、名宦、乡贤祠各3间,明伦堂5间,“博文 ”“约礼 ”斋各3间,敬一亭1座,训导公廨1处。备有礼器761件,乐器59件,舞器77件,弓矢羽旌等94件。光绪三十年(1904)重修。额设廪生、增生各20人。学生3年两贡。岁试入学文生12人、武生8人,科试入学文生12人。
  隋代创科举制度,县域科举人才无考。唐代,于家庄人于休烈开元(713—741)初中进士。宋代,据阳周县永宁乡王祖庆墓碑载,王翌中进士。元代,据明嘉靖《庆阳府志》卷十四载,郭文英中进士。明、清两代,全县中进士者8人、中举47人(文举37人,武举10人);贡生220人。
  义学起于宋、元两代,明、清吸收乡村贫家子弟进行免费教育。主要为官办,经费源于田租和商税。清乾隆五年(1740),知县茹玺于罗川西门外创建正宁义学,又称罗川书院,正屋3间,左右各3间,大门1间。乾隆二十八年(1763),知县折遇兰重建罗川书院,维修旧房9间、大门1间及墙垣,并增建讲堂3间、学舍4间。设立膏火,考录生童,延师讲课。并撰有《重建罗川书院碑记》。书院有祭器16种,乐器16类,及《四书大全》等书籍多种。同治九年(1870),宁州知州杨大年建立宫河义学。光绪年间,义学停办。
  社学萌芽于宋,开办于元。元代50家为1社,设社学1所,置社长、社师各1人。要求农家子弟读《孝经》、《大学》、《论语》等书。明洪武七年(1374),真宁县立社学,每社学配社师1人,招收童子入学。学习内容承袭元代外,还包括 “御制大诰 ”、“本朝律令 ”及婚、冠、丧、祭等礼节。弘治十七年(1504),朝廷令县立社学,民间子弟15岁以下者入学不收学费。清代因袭明代做法,通令各县于每乡、镇设立社学1所。
  私塾为明朝以后主要办学形式。明、清至民国,县域各村均有私塾。由塾师租赁几间房屋招收学生。大户集中同族子弟,户摊学费聘请塾师。民国时,乡绅、富户邀当地学识高的秀才任塾师,宫河南庄堡王宝珊家就设有家塾。私塾教学内容因时代、教师、学童等情况随时变更,学生年龄、文化程度不受限制。初以《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等为教材,后学《四书》、《五经》、《明贤集》等。私塾以识字为主,倡行背诵,也注重书法,教习写作信笺、对联、契约之类应用文。后习写旧体诗,作文章。塾师备有戒尺、竹板,常体罚学生。清光绪三十年(1904)后,增加算术、图画、音乐等课,为 “改良私塾 ”,与兴办的各种小学堂并存,但改良之举并未真正引起重视。1950年,私塾方消失。

知识出处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

《正宁县志》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这一伟大变革的光辉历程,实事求是地反映了成功与失误的经验教训,是一部认识和了解县情,开发正宁资源,振兴县域经济,实现兴县富民的好志书。《正宁县志》运用新观点、新材料、新体例和新方法进行编纂,它批判地继承正宁县的历史文化遗产,坚持“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解放50多年来正宁县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就,突出了时代特征、地方特点和民族特色。

阅读

相关地名

正宁县
相关地名